记忆深处的送蛴蟆
●李红军(四川)
近几年,每逢正月十四这天,老乡群和朋友圈里关于送蛴蟆的事必定刷屏。因有太多关于描写此事的文章(作为南充市的非遗项目,相关部门还为此专门出了一本集子《记忆中的蛴蟆节》),本不想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奈何有好奇的外地友人频频发问,于是乎我只能用浅陋的文字将此事呈现出来,好与坏不说,力求给诸位一个较为详尽的回复。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充市西路——金宝镇人。蜿蜒曲折的西河水把南充分成了西路和南路。以河为界,河的南边以顺庆区为首属于南路,河的西边以嘉陵区为代表属于西路。一路向西,沿途有西兴、五龙、龙蟠、金宝、积善、龙泉、晏家、三会等乡镇。而我的家乡——金宝镇刚好处于中间,乃是西路沿途几个乡镇往来城区的交通枢纽,相较而言比较繁华。每年正月十四的送蛴蟆更是热闹非凡,参与者众多。我的记忆里送蛴蟆仅是送蛴蟆,那时还不是现在的“蛴蟆节”。南充的其他地方也有送蛴蟆的,但远没有我们西路这些乡镇搞得隆重、热闹。
“蛴蟆”,本地人发音“蛴蟆儿”(qi阳平me入声),是对蛙类包括青蛙和癞蛤蟆(我们叫癞疙包)的统称。而送蛴蟆的传统据说有350多年了(一说有400多年),至于其的来历,则众说纷纭,有好多种说法。我个人认为比较靠谱的是这一种:旧时每逢新春之际,天气回暖,气温变幻无常,人们尤其是体质较弱的小孩和老人,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咳嗽声如蛙声,腮肿似蛙面,家乡的人便称此病为“春瘟”。恰逢其时冬眠后的蛴蟆为了觅食和交配繁殖,纷纷出洞呈现于世人眼前,因此家乡人把二者联想到一起,又俗称这种病为“蛴蟆瘟”。所以每到这时,家乡都要举行扎灯笼送蛴蟆去瘟病的仪式。久而久之,这种仪式便在家乡一带盛行开来,成为一种历史悠久、祈福消灾的年俗活动。
送蛴蟆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扎灯笼了。小时候,正月十四这天,平时要三催四请的孩子们会自觉地早早起床,冒着严寒,打着哆嗦,抹着鼻涕,拿着弯刀,来到房前屋后的竹林里。经过打量比较,“吭哧吭哧”吐着气,用力地砍倒一根又一根一年生左右(此时的竹子刚好有一定韧性)的高且直的竹子,利索地去掉头尾和枝丫,得意洋洋地拖到院坝里。会做的孩子就自己动手,不会做的只好表现出乖巧懂事的模样央求大人了。在这件事上,女孩子们占尽便宜,一句娇滴滴的“某某哥或叔,帮我做一个嘛,”结果不久后就会有一个漂亮的灯笼到手。
选定一节几十厘米(一般50至80厘米,长的做的灯笼大,短的则相反)的竹筒,有的会留余一截用来握手。小心翼翼地沿两头竹节砍下,最好不要把节头砍破了,破了还得费神用绳子缠紧或重新砍一节竹筒。不知道其他人怎么做的,反正我是简单粗暴直接:用力握紧竹筒两头的竹节(防止节头破了),在石阶或硬石上使劲碰几下,不出意外竹筒会裂出几道缝。沿着裂缝,用小刀或剪刀把竹筒划分成至少6条或最多12条(这个条数有讲究,比如6条寓意溜溜顺,12条象征月月红),然后把用细竹篾编成的直径大小不一(一般20至30厘米,有更大或更小的,视做灯笼的竹筒长短而定)的圆圈,也有用硬铁丝绕的圆圈,往剖好的竹筒中间水平放好,用细绳缠绕在剖开的竹条上,将其固定好。就这样,一个中间圆鼓鼓、两头尖溜溜的纺锤型的蛴蟆灯笼骨架就成型了。
往后就非常容易了:找来透光性好的浅色废报纸或用完的作业本,用米汤把纸打湿,像给病人缠纱布一样,里三层外三层地往蛴蟆灯笼骨架上一糊,中下方留个透气小门,贴上防风纸帘。于是,灯笼就欧了,赶紧拿到太阳下晒干吧。
等到傍晚,到湿地或田埂边挖一小团湿泥巴,塞进蛴蟆灯底部。聪明的读者肯定已经猜到了,这是插入和固定火源用的。而火源有两种:一种是用大约6到8厘米长、成人中指粗细的小竹筒,里面放进一团棉花,并露出头来当灯芯,再慢慢倒入煤油就成了;第二种很简单,切一截6到8厘米的蜡烛备用就好。
重头戏在夜色降临时开始了。随着一阵鞭炮声响,大人小孩把准备好的小竹筒或蜡烛往蛴蟆灯里的湿泥里一插,点燃之后,呼朋唤友,走嘛,二娃,大狗,送蛴蟆了。
刹那间,人声鼎沸,火龙闪现。灯光辉映下,人们个个脸上笑盈盈的,有掣着灯笼的,有用小木棍绑根线提着灯笼的,随着人潮缓缓而行。快活的气氛感染了微冷的夜空,寂静的乡村也激动起来。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灯影晃动,密集得像夏夜天空中的点点繁星,气氛十分热闹壮观。
“十四夜(我们这里“夜”要读成“一”),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不知谁粗声武气地唱起了熟悉的童谣,随即几十上百号的大人小孩大声地附和起来。人人声嘶力竭、反复吟唱,震动得夜空瑟瑟发抖(这首童谣的版本有好几种,而我们老家这里唱的就是上述这种)。
唱啊唱啊,走啊走啊,一直来到村口的小河或水潭边。不用谁吩咐,大家噤声把蛴蟆灯插到水边的泥土里,心里默默地许个美好的愿望,然后头也不回地往回走(据说回头蛴蟆瘟会找上身来)。
到家后,孩子们还有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那就是“摇嫩竹”。他们争先恐后地跑到附近的竹林,找到白天就瞧好的那根又高又直的嫩竹,拿出吃奶的力气可劲地摇呀摇,一边摇一边唱“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嫩竹长,我也长,我和嫩竹一起长……”如此这般,三次以上。
这阵子孩子们倒是高兴了,但竹子们可受罪了。整个竹林波涛汹涌,像醉汉东倒西歪,呼呼作响。偶有生猛不懂怜香惜玉的娃,生生折断了嫩竹的小蛮腰。只听得“哗啦啦”一声响,倒下的嫩竹“呯”地敲在某个倒霉催的家伙脑袋上。哦嚯,这下有戏看了:你妈哟,是哪个打在老子脑壳上,都起了个青包。哎呀,是狗日的三娃,你龟儿子赔钱哈。啥子,敢不赔?妈,妈吔,那个三娃用竹竿打我……哈哈,顿时笑声哭声告状声混成一片传出好远好远……
至此,我记忆深处的送蛴蟆的活动,算是大功告成、圆满结束了。发展到今天,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有识之士的推动下,“送蛴蟆”成了热热闹闹的“节”,成了南充市的非遗项目,成了嘉陵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早已声名远播。人们更是赋予了它更多的新内容:唱歌跳舞看大戏,敲锣打鼓耍彩龙,高跷表演逗幺妹,观光文化吃小吃。并且随着人们丰富的想象,蛴蟆灯的种类逐渐多了起来:除了传统的,还有心型的、五角星的、以及各种动物造型的。而糊灯笼的纸也变成了色彩鲜艳的各色彩纸,灯笼愈发好看了。每年正月十四,大约有来自各地的十几万人自驾着车,奔赴顺庆的共兴、嘉陵的三会及金宝、西充的多扶等乡镇,去领略南充独有的“蛴蟆节”的风采,可谓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喜欢安静的我,想想“蛴蟆节”现场车如流水、人潮拥挤的情景,就不去凑热闹了。呆在家里,泡一杯1982年的普洱茶,默默地欣赏着群里、朋友圈里关于“蛴蟆节”的免费直播,安心地当个吃瓜群众,再把脑子里儿时的记忆拉出来晒晒,也是蛮享受的。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李红军,笔名:风月郞。70后,性别请看上面照片,南充职院教师,四川散文学会会员。自小喜欢阅读,写作纯是业余爱好,只为生活加点料。
《天府散文》编委成员
总 编:胡大奎
主 编:唐明霞
编 委:张小明 李红军 姚 佳 梁有劳
投稿邮箱:617859199@qq
3月1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三会镇,众多群众点亮“蛴蟆灯”,场面壮观。当日是正月十四,夜幕降临时分,川渝等地数万名群众汇聚到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三会镇,点亮“蛴蟆灯”,敲着锣鼓唱着“送蛴蟆”的歌谣,将“蛴蟆”送到距离场镇几公里外的溪河边去,以祈福健康平安。正月十四点“蛴蟆灯”“送蛴蟆”祈福这一习俗源于清朝年间,已有300多年历史,历经演变成为川东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民俗节日。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3月1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三会镇,“蛴蟆灯”祈福巡游结束后,群众将“蛴蟆灯”插在水边。当日是正月十四,夜幕降临时分,川渝等地数万名群众汇聚到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三会镇,点亮“蛴蟆灯”,敲着锣鼓唱着“送蛴蟆”的歌谣,将“蛴蟆”送到距离场镇几公里外的溪河边去,以祈福健康平安。正月十四点“蛴蟆灯”“送蛴蟆”祈福这一习俗源于清朝年间,已有300多年历史,历经演变成为川东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民俗节日。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3月1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三会镇,众多群众点亮“蛴蟆灯”,场面壮观。当日是正月十四,夜幕降临时分,川渝等地数万名群众汇聚到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三会镇,点亮“蛴蟆灯”,敲着锣鼓唱着“送蛴蟆”的歌谣,将“蛴蟆”送到距离场镇几公里外的溪河边去,以祈福健康平安。正月十四点“蛴蟆灯”“送蛴蟆”祈福这一习俗源于清朝年间,已有300多年历史,历经演变成为川东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民俗节日。新华社记者张超群摄
3月1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三会镇韩家嘴村,孙辈们帮村民贾兴华制作“蛴蟆灯”。当日是正月十四,夜幕降临时分,川渝等地数万名群众汇聚到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三会镇,点亮“蛴蟆灯”,敲着锣鼓唱着“送蛴蟆”的歌谣,将“蛴蟆”送到距离场镇几公里外的溪河边去,以祈福健康平安。正月十四点“蛴蟆灯”“送蛴蟆”祈福这一习俗源于清朝年间,已有300多年历史,历经演变成为川东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民俗节日。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3月1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三会镇,一位小朋友仰望“蛴蟆灯”。当日是正月十四,夜幕降临时分,川渝等地数万名群众汇聚到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三会镇,点亮“蛴蟆灯”,敲着锣鼓唱着“送蛴蟆”的歌谣,将“蛴蟆”送到距离场镇几公里外的溪河边去,以祈福健康平安。正月十四点“蛴蟆灯”“送蛴蟆”祈福这一习俗源于清朝年间,已有300多年历史,历经演变成为川东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民俗节日。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中华大地恒久持远的民俗节日,是春节文化长廊一幅美丽画卷,更是维系人们对美好生活爱恋和期盼的民族情结。
四川南充市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古老的民俗节日——“蛴蟆节”。传说可以此驱除瘟疫,让来年风调雨顺,国富民安。
追溯“蛴蟆节”的来历,据传,大约在明末清初,三会镇等地当年的春节还没过完,好多村民就突然染上了瘟疫,咯血而亡。此时,恰有一名道士云游此地,经他点拨,人们才知道是西溪里的“蛴蟆”(类似于蟾蜍)瘟神窜出作怪。为驱走“蛴蟆”瘟神,百姓们按照道士指点,将竹子砍了做“蛴蟆”灯,点上蜡烛,插到西溪河边。“蛴蟆”瘟神果然逃遁,从此村子远离病痛和灾害,年年五谷丰登。
传说归传说,随着岁月的流逝,苦痛的“蛴蟆节”也渐行渐远,衍生出全新的“蛴蟆节”。今天,它寓含着驱除瘟疫的古意,又营造着欢乐祥和的氛围,演变为人们庆祝“元宵节”的另一种方式,也成为南充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这天,在嘉陵区三会镇、顺庆区共兴镇和临近的西充县一些乡镇,“蛴蟆节”都会如期举行。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参与的人数之多,积极性之高,实属罕见。
在正月十四这天,人们就开始忙活了。女人们把浸泡了一夜的糯米晾干,慢慢摇动石磨,看洁白的米浆牛奶般溢出;男人们则钻进后院竹林,砍倒一根根鲜嫩的翠竹,准备着做“蛴蟆灯”的原材料;老人们早就在灶堂架满了柴火,眼瞅着大铁锅里冒出了袅袅的水汽,只等主妇们把包好的汤圆倒入锅里。这些汤圆可真大(“蛴蟆节”民俗中又一大特色),小碗一般,一个人吃一个就足够了。
孩子们的心思可不在这边,他们正手拉着手,围绕成大圈子,齐声高唱着流传下来的歌谣,过着属于自己的节日呢!“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长,我也长,我和嫩竹一起长”……
许是孩子们的歌声给男人们助了兴,吃了大汤圆,喝了米酒,红着脸儿,摩拳擦掌上阵,开始做“蛴蟆灯”。先把嫩竹子截断,大概两米左右;把最上面的竹节划拉成条,向中间挤压,成纺锤状;再以细篾编织,糊上一层白纸,呈中空状;最后在底部搁置一块泥团,点上蜡烛,大功告成。
彼时,村里早已选出了几名竹艺高强的能人,他们已经花费了好几天时间,齐心协力地共同完成一个超大的竹编“蛴蟆”,摆放在场镇的中心位置。只要它亮相,将是助推“蛴蟆节”高潮和升华节日主题的秘密“武器”。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空气中飘逸出烟花火炮的味道,还有春天馥郁的各种花香……眼看天色已晚,夜幕笼罩了山川大地。场镇上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像一条长龙盘踞在其中。
一年一度的“蛴蟆节”正式开始了。且看,超大的“蛴蟆王”隆重出场了,只见它伸个懒腰后,叉开四肢,张开大嘴,鼓动腮帮,伸出喉舌,被四个壮汉吆喝着抬上了轿子,颤悠悠地开始了游行。
鼓乐队紧随其后,带着队伍高歌行进。人人手里都擎着一杆“蛴蟆灯”,向着春天的田野出发。“蛴蟆公,蛴蟆婆,我把蛴蟆送下河……”队伍中开始有人不自觉地领唱起来,其他人随声附和,声浪一阵高过一阵,波涛一般此起彼伏,场面煞是壮观。远远望去,那高擎于人们手中的万千盏“蛴蟆灯”,闪烁着红色的光芒,像沉降于凡间的星星,照耀着人群走向河流。
“蛴蟆节”的由来是岁月留下的伤痕,但这种民族传承的文化和精神,已经超越了苦难,它更像是岁月拧成的一条绳子,把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口音和肤色的人们紧紧拴在了一起,来感受这片土地的多情和神秘。
为防控疫情,当地自行取消了去年和今年的“蛴蟆节”,静下心来的人们,审视历史的镜头,闪过远古,闪现今天,仿佛凤凰涅槃,定格于清丽婉约的现代南充城:柑橘在开花,桑蚕在吐丝,白鹭在翩飞,嘉陵江水在奔腾……
2月18日,农历正月十四,在南充嘉陵、顺庆、西充部分乡镇都在举办热闹非凡的“送蛴蟆”活动。蛴蟆也就是大众熟知的青蛙,也称作“蛤蟆”。正月十四送蛴蟆是川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间传统节目。
18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举办“蛴蟆节”最为热闹的乡镇之一——南充嘉陵区三会镇。今年嘉陵区三会镇已是第八届举办蛴蟆节。据了解,预计今年参加蛴蟆节活动的人数将达到8万余人。
红星新闻记者在三会镇的街道上看到,家家户户都正忙着扎蛴蟆灯,而制作蛴蟆灯的一般都是家里的老人。砍下一根嫩竹子,在细竹筒上编织成灯笼状,将蜡烛做成灯芯。在灯笼竹骨架的下端竹节里塞入稀泥,将蜡烛灯芯插在稀泥里,再在外面糊上一层纸,开一个小口供空气进入,一盏蛴蟆儿灯便做好了。
不少镇上的居民连扎了几十盏蛴蟆灯,摆放在家门口。除了蛴蟆灯,镇上还摆放着几只巨型的蛴蟆模型,人们纷纷上前合影,晚上村民将抬着巨型蛴蟆模型参与送蛴蟆游行。
晚上6点半,三会镇热闹非凡,上万盏造型各异的蛴蟆灯汇聚成灯的海洋。四面八方的游客和村民涌入三会镇。星光点点,礼花绽放,十分热闹,最隆重的活动便是送蛴蟆灯,它意味着送蛴蟆瘟。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整个送蛴蟆队伍唱着歌谣在长达2公里的道路上游行,十几个人抬着巨形蛴蟆送到一农田中。此时人们开始燃放烟花,在此祈福。
同时送蛴蟆的队伍中有一群孩子,他们个个手持蛴蟆灯,送往河边。当队伍行进到河边时,鼓乐齐鸣,鞭炮炸响,孩子们奋力将蛴蟆灯投进小河里,象征蛴蟆送下河。有的孩子则将蛴蟆灯插入松软的土中,让灯芯继续燃烧以驱蛴蟆。
红星新闻记者 王红强 摄影报道
编辑 敬玲燕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