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紫微斗数

新历是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使用的 阳历和新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5-02 15:24:03作者:孤僻成性来源:网络

新历是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使用的 阳历和新历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阴历,阳历,新历,旧历,农历,分别是什么意思

阴历: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一年为十二个月的一种历法。在中国有一种思想,认为月亮为阴,所以以月亮为参考研究对象的历法称为阴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都是一年12个月,但阴历里的月并不是阳历里的月。阴历的月,叫做朔望月。我国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 一天称“朔日”,定为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为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两个朔望为一个月。

其实,古时候的中国人也并不知道月球绕地球转这个事情,但是无论如何,通过观察月球的盈亏这个方法是正确的。

阳历:是以地球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以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为基础定义为一年。在古代中国,并没有什么日心说和地球绕太阳转的知识,所以,古代中国还是以太阳的相对运动而不是以地球公转为研究对象的。同时在中国有一种思想,认为太阳为阳,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研究对象的历法成为阳历。如前面所说,阳历里的月,其实不是阴历里的月,阴历的月是月球绕地球一圈为一月,是观察得出的;阳历的月是人为划分的,直接按12份来分。

归纳一下:阴历先定义月,然后乘以12为一年;阳历先定义年,然后分为12个月。

新历:就是新的历法,这个叫法只有在不采用以前的历法而采用新的历法的国家或者地区才会采用。我们现在采用的历法是格里历,是1912年建立开始使用,1949年新中国继续沿用的历法。假如我们现在马上换一种历法A,那么这个A历法也叫新历,这个格里历就是旧历了。

旧历:就是旧的历法,同上这个叫法只有在采用新的历法的国家或者地区才会采用。我们以前使用的历法是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先行测算指定,后续不断完善的历法。

农历:就是可以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人们其实并不是专门为农业生产也专门制定一门历法。而是在已有的历法中增加一些用方便农业生产的标识,或者说把他们结合起来,比如24节气。

对于旧历,祖冲之通过观察太阳,测定的一年为365.2428天,现代天文学测定的回归年是365.2422天,只差0.006天。所以,你可以叫它阳历;旧历中有初一,十五等表述,这是阴历的说法,所以,你可以叫它阴历;它还有芒种,谷雨等代表浓重农业气息的24节气内容,所以,你可以叫它农历。

现在引出:我国的旧历,是一部可以指导农业生产的阴阳合历。

阴历和阳历是以天文学为基础,通过大量的观察得出规律,并与时间结合起来的两种不同的历法表示方法。为了理解方便,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有的人是通过观察月亮发明了阴历,有的人通过观察太阳发明了阳历。因为这些人经常在一起生活,他们在交流的时候,发现这两种方式得出的年的时间有点接近。于是他们又把阴历和阳历通过数学的方式换算。这样,他们就既可以用阳历计算时间,也可以用阴历计算时间。然后,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我们要在一年中合适的时间播种,管理,收割农作物。在长期的观察中,也发现了每隔大约15天左右气候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和规律,结合历法。我们又增加了农历的说法。

引申一下:因为工业生产和商业行为跟气候的联系没有农业大,所以,我们并没有工历和商历的说法,是吧?

阴历,阳历,新历,旧历,农历,分别是什么意思

阴历: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一年为十二个月的一种历法。在中国有一种思想,认为月亮为阴,所以以月亮为参考研究对象的历法称为阴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都是一年12个月,但阴历里的月并不是阳历里的月。阴历的月,叫做朔望月。我国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 一天称“朔日”,定为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为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两个朔望为一个月。

其实,古时候的中国人也并不知道月球绕地球转这个事情,但是无论如何,通过观察月球的盈亏这个方法是正确的。

阳历:是以地球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以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为基础定义为一年。在古代中国,并没有什么日心说和地球绕太阳转的知识,所以,古代中国还是以太阳的相对运动而不是以地球公转为研究对象的。同时在中国有一种思想,认为太阳为阳,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研究对象的历法成为阳历。如前面所说,阳历里的月,其实不是阴历里的月,阴历的月是月球绕地球一圈为一月,是观察得出的;阳历的月是人为划分的,直接按12份来分。

归纳一下:阴历先定义月,然后乘以12为一年;阳历先定义年,然后分为12个月。

新历:就是新的历法,这个叫法只有在不采用以前的历法而采用新的历法的国家或者地区才会采用。我们现在采用的历法是格里历,是1912年建立开始使用,1949年新中国继续沿用的历法。假如我们现在马上换一种历法A,那么这个A历法也叫新历,这个格里历就是旧历了。

旧历:就是旧的历法,同上这个叫法只有在采用新的历法的国家或者地区才会采用。我们以前使用的历法是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先行测算指定,后续不断完善的历法。

农历:就是可以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人们其实并不是专门为农业生产也专门制定一门历法。而是在已有的历法中增加一些用方便农业生产的标识,或者说把他们结合起来,比如24节气。

对于旧历,祖冲之通过观察太阳,测定的一年为365.2428天,现代天文学测定的回归年是365.2422天,只差0.006天。所以,你可以叫它阳历;旧历中有初一,十五等表述,这是阴历的说法,所以,你可以叫它阴历;它还有芒种,谷雨等代表浓重农业气息的24节气内容,所以,你可以叫它农历。

现在引出:我国的旧历,是一部可以指导农业生产的阴阳合历。

阴历和阳历是以天文学为基础,通过大量的观察得出规律,并与时间结合起来的两种不同的历法表示方法。为了理解方便,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有的人是通过观察月亮发明了阴历,有的人通过观察太阳发明了阳历。因为这些人经常在一起生活,他们在交流的时候,发现这两种方式得出的年的时间有点接近。于是他们又把阴历和阳历通过数学的方式换算。这样,他们就既可以用阳历计算时间,也可以用阴历计算时间。然后,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我们要在一年中合适的时间播种,管理,收割农作物。在长期的观察中,也发现了每隔大约15天左右气候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和规律,结合历法。我们又增加了农历的说法。

引申一下:因为工业生产和商业行为跟气候的联系没有农业大,所以,我们并没有工历和商历的说法,是吧?

阴历,阳历,新历,旧历,农历,分别是什么意思

阴历: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一年为十二个月的一种历法。在中国有一种思想,认为月亮为阴,所以以月亮为参考研究对象的历法称为阴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都是一年12个月,但阴历里的月并不是阳历里的月。阴历的月,叫做朔望月。我国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 一天称“朔日”,定为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为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两个朔望为一个月。

其实,古时候的中国人也并不知道月球绕地球转这个事情,但是无论如何,通过观察月球的盈亏这个方法是正确的。

阳历:是以地球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以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为基础定义为一年。在古代中国,并没有什么日心说和地球绕太阳转的知识,所以,古代中国还是以太阳的相对运动而不是以地球公转为研究对象的。同时在中国有一种思想,认为太阳为阳,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研究对象的历法成为阳历。如前面所说,阳历里的月,其实不是阴历里的月,阴历的月是月球绕地球一圈为一月,是观察得出的;阳历的月是人为划分的,直接按12份来分。

归纳一下:阴历先定义月,然后乘以12为一年;阳历先定义年,然后分为12个月。

新历:就是新的历法,这个叫法只有在不采用以前的历法而采用新的历法的国家或者地区才会采用。我们现在采用的历法是格里历,是1912年建立开始使用,1949年新中国继续沿用的历法。假如我们现在马上换一种历法A,那么这个A历法也叫新历,这个格里历就是旧历了。

旧历:就是旧的历法,同上这个叫法只有在采用新的历法的国家或者地区才会采用。我们以前使用的历法是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先行测算指定,后续不断完善的历法。

农历:就是可以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人们其实并不是专门为农业生产也专门制定一门历法。而是在已有的历法中增加一些用方便农业生产的标识,或者说把他们结合起来,比如24节气。

对于旧历,祖冲之通过观察太阳,测定的一年为365.2428天,现代天文学测定的回归年是365.2422天,只差0.006天。所以,你可以叫它阳历;旧历中有初一,十五等表述,这是阴历的说法,所以,你可以叫它阴历;它还有芒种,谷雨等代表浓重农业气息的24节气内容,所以,你可以叫它农历。

现在引出:我国的旧历,是一部可以指导农业生产的阴阳合历。

阴历和阳历是以天文学为基础,通过大量的观察得出规律,并与时间结合起来的两种不同的历法表示方法。为了理解方便,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有的人是通过观察月亮发明了阴历,有的人通过观察太阳发明了阳历。因为这些人经常在一起生活,他们在交流的时候,发现这两种方式得出的年的时间有点接近。于是他们又把阴历和阳历通过数学的方式换算。这样,他们就既可以用阳历计算时间,也可以用阴历计算时间。然后,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我们要在一年中合适的时间播种,管理,收割农作物。在长期的观察中,也发现了每隔大约15天左右气候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和规律,结合历法。我们又增加了农历的说法。

引申一下:因为工业生产和商业行为跟气候的联系没有农业大,所以,我们并没有工历和商历的说法,是吧?

后天“立春”,一批“狗宝宝”要“上架”? 生肖应从正月初一算起

封面新闻讯(记者 吴冰清 实习生 姚箬君)到底是个“鸡宝宝”还是“狗宝宝”?最近,对于即将出世的孩子的生肖,市民马女士有些困惑。

马女士的预产期在2月10日,这一天,还没到农历新年,身边不少朋友都告诉她,宝宝应该属鸡,然而,马女士却在网上看到另一种说法——“生肖应该是从立春开始算起”。今年的“立春”在2月4日,“也就是说,应该是狗宝宝?”

听到这一说法,马女士的丈夫张先生错乱了——张先生的生日是2月7日,“我是88年的,那年正月初一是2月17日,立春是2月4日,这么说来,我这30年来,都把属相搞错了,一直以为是‘兔子’,结果是条流落民间的‘龙’?”

那么,生肖究竟怎么算?是从立春算起,还是正月初一算起?这个问题,其实已争论很多年了。

此前,很多媒体报道过民俗学家叶春生的观点,他认为,生肖应该从立春开始算起。叶春生提出这一观点,是基于“岁首”的说法。

辛亥革命之前,农历大年初一叫做“元旦”,立春叫做“春节”,被当做“岁首”;辛亥革命后,政府宣布废除农历改用新历(即公历),用纪年,从1912年开始,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1914年1月,政府又颁布法令改称农历大年初一为“春节”,并一直沿用至今。叶春生认为,按农历的计算方法,人的属相应以“立春”为准。

但也有民俗学家认为,生肖是以干支纪年为坐标的,节气是以农业社会符合农事季节规律为坐标的,两者比照坐标的不同,不能混同,生肖,应该以正月初一为起点。

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之一。“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这样一来,每年的时间不一样。未来让农业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这才有了二十四节气。”

争论多年后,终于,在2017年,生肖的更替,有了“国家标准”。

2017年5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334项国家标准,其中包括《农历的编算和颁行》。这一标准中,“农历年的命名方法”,包括了干支纪年法和生肖纪年法,并举例,对应于北京时间公历1984年2月2日0时起到1985年2月19日24时截止的农历年为甲子年,而这一时间,也对应鼠年。

也就是说,生肖起始时间的“国家标准”,是正月初一。新的一批“狗宝宝”,还得等十几天才“上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2024年2月28日星期三,农历甲辰龙年正月十九

今天是2024年2月28日星期三,农历甲辰龙年正月十九。

宜:祭祀、塞穴、结网、破土、谢土、安葬、移柩、除服、成服、馀事勿取

忌:嫁娶、入宅

今天是正月十九,古人把这一天称为“年封口”,预示着大年就正式过完了,开始封口了,我们的生活也开始步入正轨,那么今天作为过年的结尾,有哪些习俗讲究呢?

“燕九节”又叫晏邱(全真教丘处机),《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正月十九日,“相传是日,真人必来,或化冠绅,或化游仕冶女,或化乞丐。故羽士十百,结圜松下,冀幸一遇之,驱除百病,延年益寿”。

城隍庙会,这天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城隍庙会,以祈求今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一天也有很多忌讳:忌说不吉利话;忌泼水、忌动剪刀。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离不开美食,吃不同的美食有不同的寓意,这在民间也叫“食俗”。到了正月十九这天,年就基本过完了,大家就要各奔前程,开始新一年的忙碌,而在老传统中有“上车饺子下车面”的说法,其寓意就是一路平安。而饺子代表财源广进,面条代表顺顺当当,饺子和面条一起煮就是用面条缠住元宝,寓意这一年里能多多抓财。

欢迎来到历史频道,历史的长河在岁月中流淌,每一个今天都是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让我们一同跳入这时间的洪流,探索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挖掘历史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启这场穿越时空的冒险之旅。

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称帝,称汉高祖,国号为汉,定都长安 ;

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出生,与元稹创建“元白”诗派。后人称“诗魔”;

1904年2月28日,本菲卡足球俱乐部成立;

1972年2月28日,美发射木星探测飞船“先锋10号”;

1987年2月28日,马晓春获中国第一位围棋“天元”称号;

1991年2月28日,中国宣布加入《关于禁止在海底安置核武器的国际条约》;

1993年2月28日,联合国向武陵源、九寨沟、黄龙颁发世界遗产证书;

1995年2月28日,美探测到宇宙最基本构成材料之一的基本粒子“顶夸克”;

2003年2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挂牌成立;

2009年2月28日,第24届世界大冬会在哈尔滨闭幕;

2016年2月28日,中国空间实验室任务公布:2016年发射神舟十一号。

在历史的画布上,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的色彩。今天的故事已经画上句点,但历史的卷轴仍在不断展开。让我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书写属于自己的明天。感谢大家的陪伴,我是历史频道讲诉人铁哥,期待我们下期再见。

2023闰二月,2024年闰年,2025闰六月,有啥说法?

导语:2023闰二月,2024年闰年,2025闰六月,有啥说法?

斗转星移,节气更迭不止,转眼间已经进入寒露时节了,下一个节气是霜降。老话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冷空气越来越频繁,早晚已经很凉了!

不知道是发没发现,2023癸卯年是闰二月,明年2024年是闰年,而到了2025乙巳年(蛇年)又是闰六月,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种现象只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置正”安排的结果,和其它的并无关联。

中国历史上有过100多种历法,每个历法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如,汉武帝的《太初历》,元朝的《授时历》,清朝的《时宪历》等等。

这些历法从天文数据上会有些区别,但设计思路基本上是一致的,和现在我们现行的农历差不多。

经过发展,到了的时候开始改用西方的历法——公历,就是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那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

那么,为什么要“置正”?闰哪个月是由什么决定的?有哪些说法呢?

1、为什么要闰月

阳历是平年是12个月约365天,闰年是约366天。

阴历是一年12个月约354天。

也就是说,阳历年的长度要比阴历年的长度要长约11天,这样常此下去,必然会出现在与四季脱节的情况。

为了防止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古代历法学家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方法来平衡。不过,这种方法有一定缺陷,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就废除了这种固定闰周的方法,而是采用无节令月置闰,每2至3年置1闰的方法。

而我们现行农历就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约354天,有闰月的年份是约384天。有了阴阳历,农民种地再也不用只看太阳或月亮了。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它表明了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最适合指导农事活动。

有了二十四节气,人们就可以在相邻的两个冬至日之间安排播种、耕耘、收获和冬藏,在每两个节气之间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

2、闰哪个月是由什么决定的?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和十二个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没有中气的这个月被历法规定为“闰月”,称作“闰某月”。

例如:2023年3月21日,农历二月三十日,是中气“春分”,再隔一个月后,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谷雨”,而当中这一个月(2023年3月22日——2023年4月19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二月后面,所以叫闰二月。因此,2023癸卯年闰二月,农历年的长度是约384天。

在比如,2025年7月25日,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是中气“大暑”,再隔一个月后,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处暑”,而当中这一个月(2025年7月23日——2025年8月22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六月后面,所以叫闰六月。

简单点说,闰哪个月是由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中气”决定的。例如,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九月节令,霜降是九月“中气”,如果九月里没有“中气”霜降,就要闰一个九月,让霜降出现在农历九月里,这样才能适应寒暑的变化,才能保持和公历(阳历)的回归年同步。

3、民间有哪些说法?

由于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要“置正”,才能保持和公历(阳历)的回归年同步。所以,就出现了有的农历年里有立春节气,有的农历年里没有立春节气,也就是民间说的“双春年”和“无春年”。

关于“双春年”和“无春年”在民间也有很多农谚,比如“一年两个春天,毛贵如”,“双春夹一闰,春寒逢秋旱”,“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寡年无春腊月寒,来年六月天不闲”,“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双春兼闰月,结婚好时年”,“两春夹一冬,没被暖烘烘”等等。

当然,上面这些农谚只不过是一种民间的说法,而“双春年”和“无春年”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要“置正”的结果,并不能用来判断年景,就当一种民间文化来了解就行,不能作为判断天气和年景的依据。

此外,需要了解的是,如果当年是“闰六月”的话,那么,部分年份是火把节最早的年份,也是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最晚的年份,这点是一定的。

二、2024年是公历闰年

公元2024年,公历闰年,共366天、53周。

为什么要设计闰年?

因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回归年),而公历的平年只有365天,比回归年短了大约0.2422天。这样一来,4年下来就会累积出来一天,故在第四年的2月末加1天,使当年的时间长度变为366天,这一年就是闰年。

由于现行的公历,我们在日历上只能看到一个大写的阿拉伯数字,没有农历内容那么丰富,不知道闰年在民间有什么说法!

您知道闰年在民间有什么说法吗?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