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测算

宜读音是几声 寔读音

发布时间:2024-05-01 04:03:51作者:旧人陌兮来源:网络

宜读音是几声 寔读音

本文目录一览:

“尽快”“尽量”中“尽”的读音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杜老师:

我时常听到有人把“这件事我尽快办。”“我们尽量说服他一起干。”中的“尽”都读成四声jìn。这种读法是否正确?谢谢。

浙江读者 皮女士

皮女士:

“尽快”“尽量”中的“尽”表示“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的意思,都应该读三声jǐn。例如:

(1)我尽(jǐn)快写好材料,明天上午交给你。

(2)请你们尽(jǐn)快跟有关单位联系,以便早日解决这个问题。

(3)你们车间要尽(jǐn)量按照客户的要求来制作,如果有什么疑问,及时跟客户沟通。

(4)您放心吧,我们尽(jǐn)量认真、细心、周到处理此事,力争有个圆满的结果。

常说的“尽早”中的“尽”也表示“力争最大限度”一类意思,也读三声jǐn。例如:“这份档案你们用完后尽(jǐn)早送回来。”

“尽(jǐn)量”除了像例(3)那样表示“力求达到最大限度”之外,其中的“尽”在读四声jìn时,“尽量”是“达到最大限度”的意思,其中的“尽”表示“全部用出”。例如:“老李喝了半斤白酒,还没尽(jìn)量呢。”“尽力”“尽心”“尽职尽责”中的“尽”也表“全部用出”,同样读四声(jìn)。例如:

(1)我们一定尽(jìn)力帮助你们克服眼前的困难。

(2)兄弟俩对年迈的父母很尽(jìn)心,每天嘘寒问暖。

(3)尽(jìn)职尽(jìn)责做好工作是我的职责所系。

在您提到的两个语境中,“尽”都宜读三声jǐn。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杜永道

“尽快”“尽量”中“尽”的读音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杜老师:

我时常听到有人把“这件事我尽快办。”“我们尽量说服他一起干。”中的“尽”都读成四声jìn。这种读法是否正确?谢谢。

浙江读者 皮女士

皮女士:

“尽快”“尽量”中的“尽”表示“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的意思,都应该读三声jǐn。例如:

(1)我尽(jǐn)快写好材料,明天上午交给你。

(2)请你们尽(jǐn)快跟有关单位联系,以便早日解决这个问题。

(3)你们车间要尽(jǐn)量按照客户的要求来制作,如果有什么疑问,及时跟客户沟通。

(4)您放心吧,我们尽(jǐn)量认真、细心、周到处理此事,力争有个圆满的结果。

常说的“尽早”中的“尽”也表示“力争最大限度”一类意思,也读三声jǐn。例如:“这份档案你们用完后尽(jǐn)早送回来。”

“尽(jǐn)量”除了像例(3)那样表示“力求达到最大限度”之外,其中的“尽”在读四声jìn时,“尽量”是“达到最大限度”的意思,其中的“尽”表示“全部用出”。例如:“老李喝了半斤白酒,还没尽(jìn)量呢。”“尽力”“尽心”“尽职尽责”中的“尽”也表“全部用出”,同样读四声(jìn)。例如:

(1)我们一定尽(jìn)力帮助你们克服眼前的困难。

(2)兄弟俩对年迈的父母很尽(jìn)心,每天嘘寒问暖。

(3)尽(jìn)职尽(jìn)责做好工作是我的职责所系。

在您提到的两个语境中,“尽”都宜读三声jǐn。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杜永道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20个文言实词汇编:第三辑

【本期要点】第三辑(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其中度、负、盖、故、顾都有文言翻译练习。

【得】

(1)动词用法

①得到、获得。

如: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

②得意、满足。

如: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

译: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满足。

(2)名词用法

收获、心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译: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

【度】

读音:dù (1)名词用法

①法度、制度。

如: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译: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

②限度、尺度。

如: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译: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作为限度。

③胸襟、气度。

如:(刘邦)常有大度。(《汉书·高祖本纪》)

译:刘邦胸襟开阔。

(2)动词用法:度过、越过。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3)量词用法:次

如: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读音:duó 动词用法

①★★估计,推测。

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译: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再进去。

②★考虑、衡量。

如:请王度之。(《齐桓晋文之事》)

译:请大王您考虑这件事。

【文言翻译训练】

1.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以十一月晦行,期岁终复命。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ト忽木曰:“设有罪,构当以身任之,不以累公也。”会桑哥死,乃免。(选自《元史·王构传》)

(题源:2020年东莞东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

2.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入见帝言:“元昊不可击,独以兵守要害,捍侵掠,久当自服。倘内修百度,躬节俭,如祖宗故事,则疆事不足忧。”复给事中,卒。

(题源:2021年广东梅州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检)

【非】

(1)动词用法

①责怪、反对。

如: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译:世上所有的人都反对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

②表否定含义,没有、不、无等。

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译: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2)形容词用法

不对的、错误的。

如: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误的。

【复】

(1)动词用法

①返回、回来。

如:至今九年而不复。

译:到现在九年了也没有回来。

②恢复;还原

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译: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

③回答、回复。

如: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译:不敢说一个字回复。

(2)副词用法

又、再。

如: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译:能够在这里又看到将军您。

再如: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3)形容词用法

重复、繁复。

如: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

再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负】

动词用法

①依恃、依仗。

如: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秦国贪得无厌,依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和氏璧。

②★通“背”。

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译: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③承担、担当。

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它,使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

④★背弃、违背。

如: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约定不给城邑。

⑤失败。

如: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译:那么胜利失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⑥★辜负、对不起。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赵国)去了。

⑦抱有;具有。

如:虚负凌云万丈志,一生襟袍未曾开。(崔珏《哭李商隐》)

译: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

⑧欠债;欠缺。

如:通家尚负责(债)数钜万。(《汉书·邓通传》)

译:邓通家尚且负债数目极大。

⑨蒙受

如:负屈无处诉,哀号动穹苍。(刘基《赠周宗道》)

【文言翻译训练】

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节选自《汉书·傅介子传》)

(题源:2021年广东高三上学期调研考)

【盖】

(1)名词用法

用芦苇或茅草编成的覆盖物,雨伞、车篷等。

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译: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2)动词用法

①遮盖、掩盖。

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②胜出、超过。

如: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本纪》)

(3)连词用法

①★因为、由于。

如: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译: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再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②句首发语词,不译。

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译: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4)副词用法

①★表示推测,相当于“大约”、“大概”。

如: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

②通“盍”,何、怎么。

如: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译:(你解牛的)技术怎么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文言翻译训练】

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他山吴氏,年近八十矣,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因相与论诗。余曰:“君之诗宗何代乎?曰:“否”“僻事以为奥,奇字以为古乎?”曰:“否”“然则君之诗可观矣。”因出以示余。余为择别其合者若干首。他山晼晚【注】不遇,策杖行吟,时时惧其诗之不传,盖犹不能忘情于名者。(节选自清•戴名世《吴他山诗序》)

【注】晼晚:日将西,日将暮。

(题源:2021年天津红桥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一模)

【故】

(1)名词用法

①★缘故、原因。

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译: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②旧识、旧交。

如: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译:你怎么和项伯是旧交?

③★★特指旧法、旧典、成例

如: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名儒俊材置左右。(《汉书·楚元王传》)

译:这时,宣帝按照武帝的先例,招引选出有名的儒士、才智出众的人放置在身边。

(2)形容词用法

旧的、过去的。

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译:魂啊回来吧!返回过去的居所不再离乡背井。

(3)动词用法

①死亡。如:病故

②衰老。如: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4)副词用法

①故意、存心。

如: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译: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

②同“固”,原来、本来。

如: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译: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③仍、还是。

如: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译:三天就能在机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仍嫌慢。

(5)连词用法

因此、所以,表因果关系。

如: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译: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

【文言翻译训练】

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使者既到府,掾史涕泣,共和药进嘉,嘉不肯服。主簿曰:“将相不对理陈冤,相踵以为故事,君侯宜引决。”使者危坐府门上。(节选自《汉书 · 王嘉传》)

(题源:2020年广雅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零模)

【固】

(1)形容词用法

①坚固、险固(多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

如:秦孝公据殽函之固。(《过秦论》)

译:秦孝公占据着殽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

②★固执、专一

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再如:之心,日益骄固。——唐· 杜牧《阿房宫赋》

③安定、稳固

如: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谏太宗十思疏》)

译: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

(2)动词用法

巩固、加固。

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译: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3)副词用法

①★★坚决地。

如: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

②★原来、本来。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译: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顾】

(1)动词用法

①★环视、回头看。

如:荆轲顾笑武阳。(《荆轲刺秦王》)

译:荆轲回头看着秦武阳笑了笑。

②观看,瞧。

如: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译: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

③★★访问、拜访。

如: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

译: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④顾虑、考虑。

如: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

译:做大事不必考虑小节。

⑤眷念,顾及

如:屈平既嫉之,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副词用法

①★表示轻微的转折,只是、不过、反而等。

如: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译: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②★难道。

如: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译: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蜀国边境那个和尚吗?

【文言翻译训练】

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题源:2021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

【归】

动词用法

①★★女子出嫁或出嫁的女子回娘家。

如: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译: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

②返回、回来。

如: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由有、公西华侍坐》)

③归还。

如: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归还赵国。

④归附、归属。

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译:江表的英雄豪杰全都归属依附于他。

⑤通“馈”,赠送。

如:自牧归荑。(《诗经·静女》)

译:郊野采荑草赠送给我。

【文言翻译参考答案】

实词“度”:

1.第二年春季他们返回,在卢沟驿停驻,他们估量此行已超过了期限,将会有不可预测的灾祸发生,王构对卜忽木说。

(得分点:明年:第二年;度:估量;且:将;不测:不可预测)

2.如果对内整顿各项制度,亲自做到节俭(厉行节约),按照祖宗的旧例,就不用担心边患了。

(得分点:百度:各种法度(制度);躬:亲自;如:按照;故事:旧例)

实词“负”

楼兰王背弃汉朝有罪,皇帝派我来诛杀他,应当改立以前在汉朝做人质的太子为王。

(得分点:负:背弃;更:更改;前太子质在汉者:定语后置)

实词“盖”

人到暮年的吴他山,没受到重用,拄着拐杖,边走边吟,时时刻刻担心自己的诗歌不会流传后世,大概还是摆脱不了要扬名于世的想法。

(得分点:不遇:没受到重用;策:拄着;盖犹:大概还是)

实词“故”

将相不面对法官陈述冤情,这样沿袭已成旧例,您应该自杀。

(得分点:踵:沿袭、继承;故事:旧例、先例;引决:自杀)

实词“顾”

鲁肃心里还轻视吕蒙,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益显赫,可不能用旧眼光看待他啊,您应当去拜访他。”

(得分点:轻:轻视;故:过去或者旧的;顾:拜访,看望)

今日大年初四,俗话:“初四吃五样,龙年财气旺”,老传统不能忘

“初四吃五样,龙年财气旺”,大年初四要吃哪5样东西?早看早知道

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当中都对过年有一种偏执,无论自己身处哪里都会在春节来临之前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出现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说法。其实过年回到家后,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走亲戚,然后跟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喝玩乐,聊一聊过往的事情以及对未来的发展和规划。

眼看着大年初四就要来临了,按照传统的说法,大年初四需要接五路,也就是说迎接五路财神。由此我们也能够看出来初四的日子就有多重要了,俗话说:“初四吃五样,龙年财气旺”。为了讨个好彩头,在大年初四时,也需要提前准备好这5样食材才可以,究竟是哪些食材,我们就要了解一下。

豆腐。

既然是春节,我们在吃菜品的时候,就得挑那些寓意比较好的食材。就比如说豆腐,豆腐不仅吃起来口感软糯,老少皆宜,而且它的发音听起来“兜福”特别像。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可以把所有的福气兜起来,福气多了之后,往后的日子也会一年比一年过得好。

芹菜。

由于初四是迎财神的季节,所以在这一天来临时,我们也需要吃一些招财的食物,很多人都会纳闷:什么样的食物才算得上是招财呢?其实招财的食物特别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芹菜了,芹菜听起来就好像是“勤财”一样,如果吃青菜,就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赚钱,有付出就会有所收获。

折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折箩这道菜,其实折箩就是把家里的剩饭剩菜全部都折合在一起,加热一下再拿来吃。可能有些地方并不是这样称呼的,但是却采用了这种做法。毕竟过年期间家里的剩饭剩菜特别多,如果直接倒掉的话就显得有点太过浪费了,把那些稍微好一点的饭菜挑出来加热下还可以正常吃,这样就显得没那么浪费了,还有着年年有余的寓意。

米粉。

相对于北方朋友来讲,南方人对于米粉可谓是十分钟爱了。每当大年初四来临时,家里人也会特意准备一些米粉。其实米粉不仅代表着健康长寿的含义,还代表着一路长虹,财源滚滚。在大过年这么喜庆的日子里,肯定得吃些带有吉祥寓意的食物,所以说米粉是最合适不过的食物了,不过北方地区也有着吃饺子的习俗。

猪手。

在以前,普通人家里基本上吃不到猪手,只有富裕人家才能看到,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猪手也代表了财富和稀有。在有些地方晚辈在外出打工或者是做生意之前,家中的长辈会特意给他们做上一碗猪手。希望他们能够在新的一年里生意能越做越红火,家庭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富裕。说白了就是对晚辈的美好祝愿。

收藏:八年级上册课后读读写写注音

第1课《消息二则》

溃退kuì tuì 泄气xiè qì 督战dū zhàn 要塞yào sài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业已yè yǐ 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颁发bān fā 遗嘱yí zhǔ 建树jiàn shù 巨额jùé 仲裁zhòng cái

第3课《“飞天”凌空》

凌空línɡ kōnɡ 翘首qiào shǒu 酷似 kù sì 潇洒 xiāo sǎ

轻盈qīnɡ yínɡ 悄然 qiǎo rán 由衷 yǒu zhōnɡ 新秀 xīn xiù

屏息敛声 bǐnɡ xī liǎn shēnɡ 眼花缭乱 yǎn huā liáo luàn 如梦初醒 rú mènɡ chū xǐnɡ

第4课《一着惊海天》

桅杆wéi ɡān 浩瀚 hào hàn 娴熟 xián shú 咆哮páo xiào 紧绷 jǐn bēnɡ

镌刻 juān kè 一丝不苟 yì sī bù ɡǒu 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 jiā

殚精竭虑 dān jīnɡ jié lǜ

第5课《藤野先生》

挟 jiā 樱花yīnɡ huā 绯红fēi hónɡ 宛如wǎn rú 掌故zhǎnɡ ɡù

落第 luờ dì 畸形jīxínɡ 不逊 bú xùn 匿名nì mínɡ 诘责 jié zé

呜呼 wū hū 凄然 qī rán 教诲 jiào huì 深恶痛绝 shēn wù tònɡ jí

油光可鉴yŏu ɡuānɡ kĕ jiàn 杳无消息yǎo wú xiāo xī

抑扬顿挫 yì yánɡ dùn cuò 正人君子 zhènɡ rĕn jūn zǐ

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

溺爱 nì ài 佃农diàn nónɡ 劳碌láo lù 私塾sī shú 周济zhōu jì

宽厚 kuān hòu 仁慈 rén cí 连夜 lián yè 慰勉 wèi miǎn 不辍 bú chuì

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 为富不仁 wéi fù bù rén

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

脸颊liǎn jiá 黝黑 yǒu hēi 粗糙 cū cāo 崎岖 qí qū 平庸 pínɡ yōnɡ

滞留zhì liú 愚钝yú dùn 器宇 qì yǔ 蒙昧 ménɡ mèi 缰绳jiānɡ shĕnɡ

轩昂xuān ánɡ 酒肆 jiǔ sì 诚惶诚恐 chénɡ huánɡ chénɡ kǒnɡ 胆怯 dǎn qiè

鹤立鸡群 hè lì jī qún 正襟危坐 zhēnɡ jīn wēi zuò

入木三分 rù mù sān fēn 藏污纳垢 cánɡ wū nà ɡòu

第8课《美丽的颜色》

微妙wēi miào 燥热zào rè 沥青lì qīnɡ 骤雨 zhòu yǔ 窒息zhì xī

吹嘘 chuī xū 荧光yínɡ ɡuānɡ 筋疲力尽jīn pí lì jìn 和颜悦色 hé yán yuè sè

第13课《背影》

迂腐yū fú 擦拭 cā shì 搀扶chānfú 交卸jiāo xiè 狼藉 lánɡ jí

游逛yŏu ɡuànɡ 赋闲fù xián 簌簌sù sù 踌躇chŏu chú 马褂 mǎ ɡuà

蹒跚pán shān 颓唐 tuí tánɡ 琐屑 suǒ xiè 触目chù mù 伤怀 shānɡ huái

第14课《白杨礼赞》

开垦 kāi kĕn 主宰 zhú zǎi 倦怠 juàn dài 丫枝 yā zhī 倔强 jué jiànɡ

婆娑pó suō 虬枝 qiú zhī 伟岸 wĕi àn 傲然 ào rán 宛然wǎn rán

秀颀xiù qí 鄙视 bǐ shì 妙手偶得miào shǒu ǒu dĕ 坦荡如砥tǎn dànɡ rú dǐ

潜滋暗长qián zīàn zhǎnɡ 恹恹欲睡yān yān yù shuì

旁逸斜出pánɡ yì xié chū 百折不挠 bù zhé bù náo

第15课《散文两篇》

兴味xìnɡ wèi 洗涤xǐ dí 卑微 bēi wēi 牛犊 niú dú 茸毛rónɡ máo

消逝 xiāo shì 繁殖fán zhí 凋谢 diáo xiè 遏制 è zhì 濒临bín lín

深渊 shēn yuān 星辰 xīnɡ chĕn

第16课《昆明的雨》

辟邪 bì xié 鲜腴 xiān yú 篱笆lí bɑ 格调 ɡé diào 吆喝 yāo hè

暮年mù nián 情味 qínɡ wèi 苔痕 tái hén 密匝匝 mì zā zā

连绵不断 lián mián bú duàn 张目结舌 zhānɡ mù jié shé

初来乍到 chū lái zhà dào

第17课《中国石拱桥》

雄跨 xiŏnɡ kuà 记载jì zǎi 残损cán sǔn 古朴ɡǔ pǔ 桥墩 qiáo dūn

推崇 tuīchónɡ 侵略qīn lüè 序幕xù mù 巧妙绝伦 qiǎo miào jué lún

交头接耳 jiāo tŏu jiē ĕr 惟妙惟肖 wéi miào wéi xiào 独一无二 dú yì wú èr

第18课《苏州园林》

竹竿zhú gǎn 映衬yìnɡ chèn 败笔bài bǐ 丘壑qiū hè 雷同 léi tónɡ

嶙峋 lín xún 依傍 yī bànɡ 蔓延 màn yán 蔷薇qiánɡ wēi 芭蕉 bā jiāo

雕镂diāo lòu 斟酌zhēn zhuó 明艳 mínɡ yàn

因地制宜 yīn dì zhì yí 自出心裁 zì chū xīn cái

重峦叠嶂chŏnɡ luán diĕ zhànɡ 俯仰生姿 fǔ yǎnɡ shēnɡ zī

第19《蝉》

轧zhá 鳍 qí 暴晒 bào shài 隧道suì dào 恶劣 è liè

倒悬 dào xuán 折皱 zhé zhòu 纤维xiān wéi 防御 fánɡ yù 顾忌ɡù jì

联结lián jié 跳蚤 tiào zɑo 车辙chē zhé 黏土 nián tǔ 寻觅 xún mì

喧嚣 xuān xiào 欢愉 huān yú 懒洋洋 lǎn yánɡ yánɡ

不怀好意 bù huái hǎo yì 无动于衷wú dònɡ yú zhōnɡ

第20课《梦回繁华》

绢 juàn 驮 tuó 檀tán 冗rǒnɡ 翰林hàn lín 题跋tí bá

擅长shàn chánɡ 城郭chénɡ ɡuō 考订kǎo dìnɡ 田畴 tián chóu 岔道 chà dào

簇拥 cù yōnɡ 踏青tà qīnɡ 行旅 xínɡ lǚ 宏敞hónɡ chǎnɡ 摄取 shè qǔ

遒劲dào jìn 春寒料峭 chūn hán liào qiào 长途跋涉 chánɡ tú bá shè

摩肩接踵 mó jiān jiē zhǒnɡ 络绎不绝 luò yì bù jué

「古文」千古第一贤文!诸葛亮《出师表》全文翻译,音频+拼音版

独乐园图局部丨寻觅千年经典,感受国学魅力

汉献帝刘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东汉时代正式结束,三国时代正式开始。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蜀”,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东汉末年,豪强割据,军阀混战。诸葛亮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今湖北襄阳西),时人称之为“卧龙”。汉献帝刘协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草庐,请他出谋献策,光复汉室。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跟孙权合谋击败曹操,奠定蜀国,与魏、吴形成三分鼎立的雏形。蜀刘备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任丞相。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大小,均由他决定。他当政期间,一方面,励精图治,改善了与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巩固;一方面,东联孙吴,北伐曹魏,积极争取统一,复兴汉室。

蜀刘禅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准备征伐曹魏。出师临行行前,感到刘禅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上表劝诫,这就是《出师表》,又称《前出师表》。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在伐魏途中病卒于五丈原(陕西省岐山县南)军中。

诸葛亮

文章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文章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并据此提出了改革时弊,励精图治的三条建议:一曰“开张圣听”,作者指出,蜀汉的形势虽然“危急存亡”,但先帝所遗老臣中,“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只要能“开张圣听”,就可以发挥这些人的积极作用,巩固、发展蜀汉。二曰赏罚严明,“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三曰“亲贤臣,远小人”,因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而“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条建议,是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第二部分(第6~8段),文章叙述了作者二十年来以身许国的经过,表露出作者勤于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使后主体念创业的艰难,从而发愤图强,振兴蜀汉天下。在叙述二十年的经历之后,作者又讲到刘备对他的嘱托和他自己受托的心情,表示了自己出师北伐的决心,最后再次嘱咐后主要“自谋”、要“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表现了作者临出征时,对后主的无限忠诚和期望。

《出师表》全文以议论为主。文中以恳切的言辞,精辟的分析,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为了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辛,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成之大业,诸葛亮在文中还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二十有一”以身许国的经过。由于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无限忠诚,肝胆相待,后世有志之人也常用之自比。全文前半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半部分重在动之以情。但,刘禅是否会听进去呢?文章最后诸葛亮为何会“临表涕零”?请见文尾分解。

公元228年三国地图参考,孙权还未称帝

出师表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原文,第一段

① 先帝: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221~223年在位。

② 崩殂:指帝王之死。

③ 益州:蜀地,相当于今四川的大部分及云南、贵州的一部分地区。

④ 疲敝:困乏,指刘备在章武二年(222年)伐吴,被东吴陆逊击败之事。

⑤ 秋:时候。

先帝开基立国,还没到一半,中途就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而益州地区人力物力疲惫困乏,这实在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然而,侍奉护卫的官员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在边境上奋不顾身,这都是由于感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恩遇,想把这种恩情报答给陛下啊。陛下应该广泛倾听群臣的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气势,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些不合理的话,以致堵塞忠臣进言劝谏的途径。

出师表原文,第二段

① 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

② 有司:负责专职的官员。

③ 刑:罚。

皇宫内廷和丞相外府,都是国家整体,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如果有违纪犯法或尽忠职守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部门的官吏,来评定应得的惩罚或奖励,借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国理念,不应有所偏袒,否则内廷和外府就有不同的法纪了。

出师表原文,第三段

① 侍中:官名。丞相属官,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应对策问。② 侍郎:官名。尚书属官,皇帝宫廷的近侍,初任称郎中,三年称侍郎,管理车、骑、门户并内充侍卫,外从作战。③ 郭攸之:字演长。时任侍中。④ 费祎:字文伟。时任侍中。⑤ 董允:字休昭,时任黄门侍郎。

⑦ 遗:给予。

⑧ 阙:通“缺”,过失。

侍中郭攸之、费祎、黄门侍郎董允等,都是善良、诚实,意志忠厚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出来留给陛下。臣认为宫廷里的事,无论大小,都要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才能付诸实行,这样一定能够弥补欠缺遗漏的地方,得到补救和增益的效果。

出师表原文,第四段

① 向宠:初任牙门将,后任典宿卫兵。当初,刘备伐吴时遭到惨败,只有向宠的部队未受损失,诸葛亮认为向宠善于治军,故临行留他掌管军事。

② 行阵:这里指部队。

将军向宠,品格和行为都贤淑公正,完全了解军事布置,当年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能干”,因此朝臣公议举荐他任中部督。臣认为军营里的事,都要征询他的意见,这样才能够使部队团结和谐,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出师表原文,第五段

① 先汉:指西汉。

② 后汉:指东汉。

③ 桓、灵:指东汉的皇帝桓帝刘志和灵帝刘宏。他们宠用宦官、外戚,捕杀贤能,朝政,皆昏荒无道之君。

④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侍中即郭攸之。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吏,这里指陈震。长史指张裔,诸葛亮出⑤ 驻汉中,领留府长史。参军指蒋琬,统留府事。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得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所以衰败覆亡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常常跟微臣谈论到这些历史问题,没有不对桓帝、灵帝两朝政治的败坏而感到叹息和遗憾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都是坚贞、正直、能以死殉节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出师表原文,第六段

① 躬耕:亲身耕种。

② 南阳:东汉郡名,辖境包括今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一带。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

③ 闻达:闻名显达。

④ 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这里是谦词。

⑤ 猥自:使自己降低身份。猥,卑下。这里是谦词。

⑥ 枉屈:屈尊就卑。

⑦ 倾覆:指失败,即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刘备在当阳长坂(湖北当阳巿)被曹操打败,仓惶逃走之事。

⑧ 尔来:自那时以来。

⑨ 二十有一年矣:刘备自建安十二年(207)三顾草庐起,至建兴五年(227),前后共21年。

臣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种田地,只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没有想过要闻名显达和得到权贵的赏识。先帝不嫌弃微臣出身低贱,还亲身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臣,征询臣关于当代天下大事的意见,为此臣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在当阳长坂一役中遇到兵败,臣在战事失利的情况下接受委任,在危险艰难的时刻奉命出使,自从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出师表原文,第七段

① 寄:托付。蜀汉刘备章武三年(223年),刘备伐吴失败后死于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临终时将蜀汉军政大权② 托付给诸葛亮,要他辅佐刘禅。

③ 夙夜:早晚。

④ 五月渡泸:章武三年(223年),蜀汉南方四郡先后发生叛乱。蜀汉刘禅建兴三年(225年)三月,诸葛亮率师出征,同年五月冒着致病的瘴气强渡泸水(金沙江),平定南方诸郡的叛乱。

⑤ 三军:春秋时各大国多设有左、中、右三军。这里指全军。

⑥ 中原:黄河流域。这里指曹魏所占的地区。

⑦ 驽钝:驽,劣马。钝,刀锋不利。谓才能低劣平庸,乃自谦之辞。

⑧ 攘除:铲除。

⑨ 旧都:这里指两汉国都长安和洛阳。曹操掌权后迁都许昌(东汉),曹丕称帝后定洛阳为国都(曹魏)。

先帝知道臣任事小心谨慎,所以在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臣。自从接受任命以来,臣早晚忧虑叹息,唯恐对所托付的事情做不出成效,以致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前年五月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的已经平定,军队的装备也很充足,就应当激励和率领三军,出师北伐收复中原,臣希望能竭尽微薄的能力,铲除奸邪凶恶之人,复兴汉朝皇室正统,回到故都。这就是臣用来报答先帝和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至于考虑政事的得失、兴废,尽量进献好的意见,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出师表原文,第八段

①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话。

② 慢:怠慢,疏忽。

③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

④ 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方法。

⑤ 雅言:指正确合理的言论。

⑤ 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刘禅的遗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希望陛下任命臣负责讨伐逆贼复兴汉室的任务,如果没有成效,就请治臣之罪,借以禀明先帝的英灵。如果没有发扬盛德的言辞,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以揭示他们的失职。陛下自己也应该考虑谋划,征询治理国家的好方法,明察并采纳群臣有益的言论,牢牢不忘先帝的遗训,臣就受恩感激不尽了。而今快要去远征,面对表文不禁流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了。

诸葛亮

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益州开始疲敝了?说明之前的益州不是这样的!《隆中对》有言:“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备听取了诸葛亮之言,取代了刘璋,以益州为根据地开始施展宏图大业,最后天下三分,果然有他刘备的一份。但是,随着刘备的时代结束,形势的变化,诸葛亮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话当然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因为诸葛亮对蜀国的一切了如指掌,他的肺腑之言是对自己国家的绝对负责。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话里有话。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是因先帝而报之于“陛下”的,诸葛亮为何如此强调?难道还有谁(刘禅)“懈于内”,不“忘身于外”?诸葛亮如此精明之人,这话怎么能挑明了说呢?接着话题一转,便说“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由此看来,此时的刘禅已经露出“不开张圣听,不光先帝遗德,不恢士之气”的苗头了,而且,刘禅极有可能说了一些不合理的话,以至于“引喻失义”,开始阻塞“忠谏”之路。这可是一顶“大帽子”,这意味着影响和阻塞了国家的前途,这跟先帝的意愿是相违背的。至于兴复汉室正统,成就霸业,就更不用说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对呀,本应该“俱为一体”。为啥还这样说?当然,如果是在刘备时代,这些话就没有说的必要了,但是,此一时,彼一时,说明现在的宫中和府中不为一体了,陟罚臧否,也不同了,刘禅再也不把那些作奸犯科和忠善者送有司来论其刑赏了,平明之理成了遗臣的一种需要和渴望。表面上,诸葛亮似乎提出了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其实不然,这样的情况极有可能已经发生了,使得偏私出现,内外异法。所以,诸葛亮在出征之前,满腹的不安,并向刘婵提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并予表明“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但是,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诸葛亮知道刘禅的小心思(不愿意听这些“长辈”的劝告),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为何要这么说?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刘禅对诸葛亮实际上是很讨厌的,奈何人家是国家元老和上代的重臣,所以,就算有一百个不愿意,也得支起耳朵认真听着,内心实则早就盼着诸葛亮离开了,不要在耳边聒噪为好。况且,刘禅还喜欢黄皓一类的小人,这跟先帝简直是反过来了,故有此一说。两代人一个姓,差距如此之大,不能不令诸葛亮汗颜、痛心,但他还得硬着头皮这样坚持下去。说自己将要去讨伐的魏主,北定中原,却是那么明朗、坚定、睿智……两厢之下一对比,诸葛亮可谓苦在心头,却无处去发泄啊。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一面在规劝刘禅,一面在回顾过去的辉煌,或者是怀念过去的贤主。与前半部分形成对比,想当年,“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今南方已定”“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是这样想的,但刘禅又准备怎样做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面对如此器重自己的先帝的后代,诸葛亮别无他法,在他明知刘禅不可为之际,还是把希望寄托在这么一个人身上,唉……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简直无话可说了,悲痛啊!遥想当年,刘备咨询天下大事,诸葛亮侃侃而谈,那是志趣相投,那是英雄相见恨晚,而今刘禅与先帝如此大相径庭,对于诸葛亮来说,那就是拳头打在棉花上,既无力又无奈啊!

全篇言词之中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诚挚恳切,感人至深。

一篇《出师表》写出了诸葛亮的心酸与无奈。蒸蒸日上蜀汉大业无人可继之,自己又孤掌难鸣,一统天下便在冥冥之中成为了黄粱一梦……诸葛亮会不会有“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感慨,后人不得而知。但《出师表》里表现出的孤注一掷的无奈,令多少后辈为之而痛惜呢!

收藏与点赞齐添,评论共转发一致。

感谢「关注」,雅俗共赏。

推荐阅读《滕王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