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一过,中国人就开始等着过年了。于是,不少人最近都在查农历:今年过年是几月几日呀?
过年是大事,国家也将春节定为十分重要的节日,假期天数和国庆假日相同。春节多是书面或比较正式的称呼,民间仍习惯称其“过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是传统计年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就是新年,所以称为“过年”也名副其实。
说来惭愧,身为中国人,我却总对农历、阳历、节气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搞不清。懂些常识,却仅仅是一知半解,少数概念则完全不清楚。
不仅仅是我,许多人也如此。
比如我母亲85岁了,总是查某节气是什么日子。前几天,她拿出皇历问我:“冬至是几号,‘三九’是什么时候?”
我对她说:“怎么这点都会不知道呢?12月22号冬至,每年都是这个日子,又不会变的。冬至起头九,一月份就一定是‘二九’‘三九’‘四九’,还用去查皇历?”
她仍追问:“冬至怎么会是阳历,怎么会每年不变?”
我说,节气不是按农历排的,是按阳历,有几个节气是永远不变的,每年都是这一天。比如立春2月4日,清明4月5日,冬至12月22日等,难得会有一次变动调整。
我这一解释,母亲更糊涂了:节气是为农事服务的,怎么会和阳历有关呢?
本来这事也就过去了——我自己也是一知半解,这么大岁数了,也没必要去搞得那么清楚。可最近,看到微信上一篇文章《中国的农历是传教士汤若望编著的》。百度了一下,居然有好几篇文章证明确有其事,这让我认真起来。要是这个问题再搞不清楚,以后孙子问起来,我也瞎说,那岂不误人子弟?
根据资料显示,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但农历并不是单纯的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并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纪年方面,以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
资料上说,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最早源自何时,暂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上古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中国历史上一生过102部历法,比如夏历、商历(殷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皇极历、唐大衍历等。
阴阳干支,阴自然是指月亮,阳为太阳,干支指天干地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天干地支各取一字组成纪年,比如甲子年、乙丑年等。六十年后重回起点,所以六十年称为一甲子。故六十岁也称花甲之年。
怪不得总是搞不清,这农历那么复杂。这阴阳干支几方结合,让许多人总觉得相互间有关系,却又说不清。
那么,这传教士汤若望又是怎么回事呢?他和我们国家的农历又有什么关系?
查资料,还真有关系。
明朝末年,《大统历》颁行已久。但使用中发现,大统历产生了较大的误差,钦天监预报的日月食“往往不验”。如何修订出更准确的历法,成为重要问题。可中国当时缺乏天文人才,直到一批西方传教士的出现,才给中国带来了欧洲先进的天文知识。
传教士利玛窦、熊三拔、汤若望、庞迪我等与中国官员徐光启、李之藻等结交为好友。在这些中国官员的支持下,1611年,明廷让庞迪我、熊三拔等参与修订历法(崇祯新历)。可是明末社会动荡,历书尚未完成,明朝就灭亡了。清王朝建立后,传教士汤若望向清廷两次上书建议修改历法,还请求清廷派人检验他推测的日食是否准确。顺治元年八月丙辰,大学士冯铨和钦天监官员对当天的朔日食进行实地观测。结果,汤若望的预测准确无误,而使用《大统历》《回回历》所推算的结果,都有误差。于是,清朝决定采用汤若望所献的新历,这就是《时宪历》。
1661年,顺治帝因病去世,年仅六岁的康熙即位。鳌拜等辅政大臣把持了朝政,废除了多项政策,传教士所定新历也卷入其中。他们试图将汤若望和支持西方历法的官员凌迟处死。后因孝庄皇太后干涉,汤若望得以赦免,但在钦天监的职务被免,《时宪历》亦被废。直到康熙帝扳倒了鳌拜,才重新恢复《时宪历》。
西方传教士向中国传播天文学的过程中,的确将很多当时先进的天文学发现和发明带到了中国。不过,如果说当时清政府使用的历法是汤若望编著的,也不完全准确。只能说,传教士们在我国传统历法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推出了新版本。
如今,我国使用的农历,是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负责颁布的,习惯上称为《紫金历》。就编历原则来看,它延续了明末编订的《崇祯历书》、清代的《时宪历》等历书思想,但预测手段已经变为现代天文学手段。节气方面,则都延续了明末以来的几部历书。
紫金历从中华十八年(1929)启用,一直延续至今,当时称夏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沿用时的西方格里历(现行公历),采用公元纪年法,但也恢复和保留了传统夏历在民间的使用。夏历采用干支纪年,两历并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夏历正式称为农历。
农历是一种以月相和节气为基础的日历体系,也被称为阴历或旧历。它在中国等东亚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农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其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最早的农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时期。商朝时期的农历称为“夏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以朔(即月初)为始,以晦(即月末)为终,每月的长度约为29或30天。由于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天左右,因此每年的长度不固定,一般在354-384天之间。这种农历的使用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很长时间,甚至一直到明清时期仍然有使用。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地使用的历法不同,为了统一标准,鲁国大夫郑国提出了一种新的农历——“周历”,它以冬至为年初,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以朔为始,以望(即月中)为终,闰月不定。这种历法得到了当时鲁国君主的支持,被称为“鲁历”,并被广泛使用。
到了汉朝时期,由于历法的混乱和不统一,汉武帝下令成立了太初历法,将鲁历做了一些改进和修正,成为了“太初历”。这种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长度为29或30天,闰月不定,但规定闰月的方式比较复杂。太初历的使用推广了很长时间,在唐朝时期达到了顶峰。
唐朝时期,农历的修正和改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唐玄宗时期,魏征和李淳风先后制定了两种新的历法——大衍历和开元历。这两种历法在太初历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学计算和观测天文的方法,使得农历的精度和准确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我国在农历的基础上还生出了二十四节气,用来指导农作生产,每一个节气都意味着气候的变化,相应的节气都有相应的农作生产,比如惊蛰就是地下冬眠的虫子要从冬眠中醒来了。比如霜降,农村有句老话叫做:“霜降不割禾,一天落一箩”。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霜降到了还没有割禾,那么一天稻谷会掉落一箩筐,所以稻谷一定要在霜降之前收割完成。所以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指导着农民们进行相应的农事活动。
总之,农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从商朝时期的夏历,到周历、鲁历、太初历,再到唐朝时期的大衍历和开元历,不断地修正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农历体系。虽然现代社会已经使用公历为主,但农历在中国等东亚国家仍然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农业、传统节日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想要了解更多农历相关的知识,点击下方链接吧~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元旦一过,中国人就开始等着过年了。于是,不少人最近都在查农历:今年过年是几月几日呀?
过年是大事,国家也将春节定为十分重要的节日,假期天数和国庆假日相同。春节多是书面或比较正式的称呼,民间仍习惯称其“过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是传统计年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就是新年,所以称为“过年”也名副其实。
说来惭愧,身为中国人,我却总对农历、阳历、节气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搞不清。懂些常识,却仅仅是一知半解,少数概念则完全不清楚。
不仅仅是我,许多人也如此。
比如我母亲85岁了,总是查某节气是什么日子。前几天,她拿出皇历问我:“冬至是几号,‘三九’是什么时候?”
我对她说:“怎么这点都会不知道呢?12月22号冬至,每年都是这个日子,又不会变的。冬至起头九,一月份就一定是‘二九’‘三九’‘四九’,还用去查皇历?”
她仍追问:“冬至怎么会是阳历,怎么会每年不变?”
我说,节气不是按农历排的,是按阳历,有几个节气是永远不变的,每年都是这一天。比如立春2月4日,清明4月5日,冬至12月22日等,难得会有一次变动调整。
我这一解释,母亲更糊涂了:节气是为农事服务的,怎么会和阳历有关呢?
本来这事也就过去了——我自己也是一知半解,这么大岁数了,也没必要去搞得那么清楚。可最近,看到微信上一篇文章《中国的农历是传教士汤若望编著的》。百度了一下,居然有好几篇文章证明确有其事,这让我认真起来。要是这个问题再搞不清楚,以后孙子问起来,我也瞎说,那岂不误人子弟?
根据资料显示,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但农历并不是单纯的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并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纪年方面,以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
资料上说,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最早源自何时,暂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上古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中国历史上一生过102部历法,比如夏历、商历(殷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皇极历、唐大衍历等。
阴阳干支,阴自然是指月亮,阳为太阳,干支指天干地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天干地支各取一字组成纪年,比如甲子年、乙丑年等。六十年后重回起点,所以六十年称为一甲子。故六十岁也称花甲之年。
怪不得总是搞不清,这农历那么复杂。这阴阳干支几方结合,让许多人总觉得相互间有关系,却又说不清。
那么,这传教士汤若望又是怎么回事呢?他和我们国家的农历又有什么关系?
查资料,还真有关系。
明朝末年,《大统历》颁行已久。但使用中发现,大统历产生了较大的误差,钦天监预报的日月食“往往不验”。如何修订出更准确的历法,成为重要问题。可中国当时缺乏天文人才,直到一批西方传教士的出现,才给中国带来了欧洲先进的天文知识。
传教士利玛窦、熊三拔、汤若望、庞迪我等与中国官员徐光启、李之藻等结交为好友。在这些中国官员的支持下,1611年,明廷让庞迪我、熊三拔等参与修订历法(崇祯新历)。可是明末社会动荡,历书尚未完成,明朝就灭亡了。清王朝建立后,传教士汤若望向清廷两次上书建议修改历法,还请求清廷派人检验他推测的日食是否准确。顺治元年八月丙辰,大学士冯铨和钦天监官员对当天的朔日食进行实地观测。结果,汤若望的预测准确无误,而使用《大统历》《回回历》所推算的结果,都有误差。于是,清朝决定采用汤若望所献的新历,这就是《时宪历》。
1661年,顺治帝因病去世,年仅六岁的康熙即位。鳌拜等辅政大臣把持了朝政,废除了多项政策,传教士所定新历也卷入其中。他们试图将汤若望和支持西方历法的官员凌迟处死。后因孝庄皇太后干涉,汤若望得以赦免,但在钦天监的职务被免,《时宪历》亦被废。直到康熙帝扳倒了鳌拜,才重新恢复《时宪历》。
西方传教士向中国传播天文学的过程中,的确将很多当时先进的天文学发现和发明带到了中国。不过,如果说当时清政府使用的历法是汤若望编著的,也不完全准确。只能说,传教士们在我国传统历法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推出了新版本。
如今,我国使用的农历,是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负责颁布的,习惯上称为《紫金历》。就编历原则来看,它延续了明末编订的《崇祯历书》、清代的《时宪历》等历书思想,但预测手段已经变为现代天文学手段。节气方面,则都延续了明末以来的几部历书。
紫金历从中华十八年(1929)启用,一直延续至今,当时称夏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沿用时的西方格里历(现行公历),采用公元纪年法,但也恢复和保留了传统夏历在民间的使用。夏历采用干支纪年,两历并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夏历正式称为农历。
元旦一过,中国人就开始等着过年了。于是,不少人最近都在查农历:今年过年是几月几日呀?
过年是大事,国家也将春节定为十分重要的节日,假期天数和国庆假日相同。春节多是书面或比较正式的称呼,民间仍习惯称其“过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是传统计年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就是新年,所以称为“过年”也名副其实。
说来惭愧,身为中国人,我却总对农历、阳历、节气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搞不清。懂些常识,却仅仅是一知半解,少数概念则完全不清楚。
不仅仅是我,许多人也如此。
比如我母亲85岁了,总是查某节气是什么日子。前几天,她拿出皇历问我:“冬至是几号,‘三九’是什么时候?”
我对她说:“怎么这点都会不知道呢?12月22号冬至,每年都是这个日子,又不会变的。冬至起头九,一月份就一定是‘二九’‘三九’‘四九’,还用去查皇历?”
她仍追问:“冬至怎么会是阳历,怎么会每年不变?”
我说,节气不是按农历排的,是按阳历,有几个节气是永远不变的,每年都是这一天。比如立春2月4日,清明4月5日,冬至12月22日等,难得会有一次变动调整。
我这一解释,母亲更糊涂了:节气是为农事服务的,怎么会和阳历有关呢?
本来这事也就过去了——我自己也是一知半解,这么大岁数了,也没必要去搞得那么清楚。可最近,看到微信上一篇文章《中国的农历是传教士汤若望编著的》。百度了一下,居然有好几篇文章证明确有其事,这让我认真起来。要是这个问题再搞不清楚,以后孙子问起来,我也瞎说,那岂不误人子弟?
根据资料显示,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但农历并不是单纯的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并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纪年方面,以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
资料上说,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最早源自何时,暂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上古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中国历史上一生过102部历法,比如夏历、商历(殷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皇极历、唐大衍历等。
阴阳干支,阴自然是指月亮,阳为太阳,干支指天干地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天干地支各取一字组成纪年,比如甲子年、乙丑年等。六十年后重回起点,所以六十年称为一甲子。故六十岁也称花甲之年。
怪不得总是搞不清,这农历那么复杂。这阴阳干支几方结合,让许多人总觉得相互间有关系,却又说不清。
那么,这传教士汤若望又是怎么回事呢?他和我们国家的农历又有什么关系?
查资料,还真有关系。
明朝末年,《大统历》颁行已久。但使用中发现,大统历产生了较大的误差,钦天监预报的日月食“往往不验”。如何修订出更准确的历法,成为重要问题。可中国当时缺乏天文人才,直到一批西方传教士的出现,才给中国带来了欧洲先进的天文知识。
传教士利玛窦、熊三拔、汤若望、庞迪我等与中国官员徐光启、李之藻等结交为好友。在这些中国官员的支持下,1611年,明廷让庞迪我、熊三拔等参与修订历法(崇祯新历)。可是明末社会动荡,历书尚未完成,明朝就灭亡了。清王朝建立后,传教士汤若望向清廷两次上书建议修改历法,还请求清廷派人检验他推测的日食是否准确。顺治元年八月丙辰,大学士冯铨和钦天监官员对当天的朔日食进行实地观测。结果,汤若望的预测准确无误,而使用《大统历》《回回历》所推算的结果,都有误差。于是,清朝决定采用汤若望所献的新历,这就是《时宪历》。
1661年,顺治帝因病去世,年仅六岁的康熙即位。鳌拜等辅政大臣把持了朝政,废除了多项政策,传教士所定新历也卷入其中。他们试图将汤若望和支持西方历法的官员凌迟处死。后因孝庄皇太后干涉,汤若望得以赦免,但在钦天监的职务被免,《时宪历》亦被废。直到康熙帝扳倒了鳌拜,才重新恢复《时宪历》。
西方传教士向中国传播天文学的过程中,的确将很多当时先进的天文学发现和发明带到了中国。不过,如果说当时清政府使用的历法是汤若望编著的,也不完全准确。只能说,传教士们在我国传统历法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推出了新版本。
如今,我国使用的农历,是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负责颁布的,习惯上称为《紫金历》。就编历原则来看,它延续了明末编订的《崇祯历书》、清代的《时宪历》等历书思想,但预测手段已经变为现代天文学手段。节气方面,则都延续了明末以来的几部历书。
紫金历从中华十八年(1929)启用,一直延续至今,当时称夏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沿用时的西方格里历(现行公历),采用公元纪年法,但也恢复和保留了传统夏历在民间的使用。夏历采用干支纪年,两历并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夏历正式称为农历。
元旦一过,中国人就开始等着过年了。于是,不少人最近都在查农历:今年过年是几月几日呀?
过年是大事,国家也将春节定为十分重要的节日,假期天数和国庆假日相同。春节多是书面或比较正式的称呼,民间仍习惯称其“过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是传统计年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就是新年,所以称为“过年”也名副其实。
说来惭愧,身为中国人,我却总对农历、阳历、节气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搞不清。懂些常识,却仅仅是一知半解,少数概念则完全不清楚。
不仅仅是我,许多人也如此。
比如我母亲85岁了,总是查某节气是什么日子。前几天,她拿出皇历问我:“冬至是几号,‘三九’是什么时候?”
我对她说:“怎么这点都会不知道呢?12月22号冬至,每年都是这个日子,又不会变的。冬至起头九,一月份就一定是‘二九’‘三九’‘四九’,还用去查皇历?”
她仍追问:“冬至怎么会是阳历,怎么会每年不变?”
我说,节气不是按农历排的,是按阳历,有几个节气是永远不变的,每年都是这一天。比如立春2月4日,清明4月5日,冬至12月22日等,难得会有一次变动调整。
我这一解释,母亲更糊涂了:节气是为农事服务的,怎么会和阳历有关呢?
本来这事也就过去了——我自己也是一知半解,这么大岁数了,也没必要去搞得那么清楚。可最近,看到微信上一篇文章《中国的农历是传教士汤若望编著的》。百度了一下,居然有好几篇文章证明确有其事,这让我认真起来。要是这个问题再搞不清楚,以后孙子问起来,我也瞎说,那岂不误人子弟?
根据资料显示,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但农历并不是单纯的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并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纪年方面,以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
资料上说,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最早源自何时,暂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上古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中国历史上一生过102部历法,比如夏历、商历(殷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皇极历、唐大衍历等。
阴阳干支,阴自然是指月亮,阳为太阳,干支指天干地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天干地支各取一字组成纪年,比如甲子年、乙丑年等。六十年后重回起点,所以六十年称为一甲子。故六十岁也称花甲之年。
怪不得总是搞不清,这农历那么复杂。这阴阳干支几方结合,让许多人总觉得相互间有关系,却又说不清。
那么,这传教士汤若望又是怎么回事呢?他和我们国家的农历又有什么关系?
查资料,还真有关系。
明朝末年,《大统历》颁行已久。但使用中发现,大统历产生了较大的误差,钦天监预报的日月食“往往不验”。如何修订出更准确的历法,成为重要问题。可中国当时缺乏天文人才,直到一批西方传教士的出现,才给中国带来了欧洲先进的天文知识。
传教士利玛窦、熊三拔、汤若望、庞迪我等与中国官员徐光启、李之藻等结交为好友。在这些中国官员的支持下,1611年,明廷让庞迪我、熊三拔等参与修订历法(崇祯新历)。可是明末社会动荡,历书尚未完成,明朝就灭亡了。清王朝建立后,传教士汤若望向清廷两次上书建议修改历法,还请求清廷派人检验他推测的日食是否准确。顺治元年八月丙辰,大学士冯铨和钦天监官员对当天的朔日食进行实地观测。结果,汤若望的预测准确无误,而使用《大统历》《回回历》所推算的结果,都有误差。于是,清朝决定采用汤若望所献的新历,这就是《时宪历》。
1661年,顺治帝因病去世,年仅六岁的康熙即位。鳌拜等辅政大臣把持了朝政,废除了多项政策,传教士所定新历也卷入其中。他们试图将汤若望和支持西方历法的官员凌迟处死。后因孝庄皇太后干涉,汤若望得以赦免,但在钦天监的职务被免,《时宪历》亦被废。直到康熙帝扳倒了鳌拜,才重新恢复《时宪历》。
西方传教士向中国传播天文学的过程中,的确将很多当时先进的天文学发现和发明带到了中国。不过,如果说当时清政府使用的历法是汤若望编著的,也不完全准确。只能说,传教士们在我国传统历法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推出了新版本。
如今,我国使用的农历,是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负责颁布的,习惯上称为《紫金历》。就编历原则来看,它延续了明末编订的《崇祯历书》、清代的《时宪历》等历书思想,但预测手段已经变为现代天文学手段。节气方面,则都延续了明末以来的几部历书。
紫金历从中华十八年(1929)启用,一直延续至今,当时称夏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沿用时的西方格里历(现行公历),采用公元纪年法,但也恢复和保留了传统夏历在民间的使用。夏历采用干支纪年,两历并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夏历正式称为农历。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