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生肖

位列三公什么意思 位列三公相当于现在什么

发布时间:2024-04-29 10:22:32作者:浮生如梦来源:网友上传

位列三公什么意思 位列三公相当于现在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位极人臣的“三公”,在不同朝代分别指代哪些职位?

位列三公,在古代可以形容一个人很有能力,在朝堂上前途无量,同时也昭示着此人是朝廷重臣。中国古代封建史漫长而悠久,“三公”这个称呼,也在朝代的更替和历史的演变中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几乎在每个朝代,“三公”所指代的官职都各有不同。那么,“三公”在不同朝代具体是指的哪三个职位呢?

或许一提到“三公”,我们会首先想起一个耳熟能详的词,三公九卿。继而会想到首创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从制度层面来讲,的确是是秦朝开了先河,但是追溯“三公九卿”的根源,从夏朝也能看到痕迹。

《礼记》记载:“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可见,从夏朝开始,已经诞生了三公九卿的概念,甚至这一概念也被放到朝堂官职中,且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到了商周时期,“三公”也同样被重视和提起。根据《史记·殷本纪》所记载:“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这里的西伯昌,就是西周的创始人西伯侯姬昌,包括后面他有雄厚的实力讨伐商纣,也离不开他本身位于“三公”的地位。

周朝建立之后,除了周天子之外,朝堂设“三公六卿”。《尚书·周官》记载:“立太师、太傅、太保,兹为三公。”到了这里,“三公”所指代的就是太师、太傅和太保。除了保障“三公”处理朝廷政务最高官职的权力外,还下设“六卿”,负责帮助“三公”打下手。

到了春秋战国,“三公”不管是职位还是实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春秋时期,由于各诸侯国自发改革,之前“三公”的职权不再依旧沿用,“太保”被摒除于三公“行列”之外,而太师、太傅仍然存在,却不如同以往掌控实权,对于掌权这块来说,含金量委实有些缩水了。

而到了战国时期,“三公”所指代的职位有了新一番的改头换面。原来的太师、太傅、太保全都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司马、司空、司徒。这时候的“三公”,貌似也并不能拥有最高的权势和地位,如《通考》所记载:“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不同的职责,掌管着各自不同的领域,“三公”也有各自的专责。

然后就到了秦朝。秦朝时的“三公”,就是指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三个官职可以说是朝廷权力的中枢,协助皇帝处理朝政。

西汉是以丞相(大司徒)、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西汉从公元前119年开始正式设立大司马,一般大司马这个官职兼挂大将军的名号,例如汉武帝时期的卫青、霍去病,他们本来是大将军,后特加号“大司马”;还有历经汉昭帝、汉宣帝多朝官拜大司马的霍光,人们提起他都尊称一声“大司马大将军”。

对于这“三公”的权力谁最大而言,汉朝是不稳定、且时常转移的。汉初当然是丞相权力较大,到了汉武帝时,他由于宠信外戚和近臣,丞相的实权向大司马职权上过渡和转移。汉成帝时期,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丞相、大司马并列为“三公”。

到了东汉,则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虽然随着统治者的权力下放倾斜度不同,导致“三公”手中的职权也各不相同,但有一个毋庸置疑的共同点是:他们哪怕手里没权,也享受着十分优厚的待遇。

譬如东汉末的袁绍,他是有名的家底厚,为啥家底那么厚呢?别忘了他还有另一个响亮的名号,他袁家“四世三公”,有四代人都做过“三公”,这是怎样荣耀和有权势的家族?所以家底厚也情有可原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度已经初步形成轮廓,这一阶段虽然朝廷仍然设置“三公”,实权却已经逐步实现向三省的转移,所以这时候的“三公”,一般都是闲职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地位级别和待遇变化都不大,只是实权变得少之又少。

到了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诞生与完善,逐渐取代了三公九卿制,但是“三公”依然存在。隋朝虽然还设有“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却参与朝政的比例并不大,多限于礼乐之事。因为实际上参与朝政事务的大权,还是集中在尚书令及其相关职务之上。以及后来的宋元明清中,“三公”也依旧存在,仍然多为名誉上的“虚衔”。

即便是后期制度经过多重演变,“三公”仍然贯彻封建社会发展的始终,其中种种演变,也多能窥见历代朝政官职的更改与完善。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参考资料:尹钊,高雯婷《“位列三公”吉语花钱》

历史冷知识:什么是三公?普通人升到三公最快多长时间?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绝大部分读书人做官的天花板就是三公了,那么到底什么是三公呢?其实三公这个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具体的官职定义也是在变化中的。

比如,最在在夏、商时期,并没有所谓的三公;到了周朝的时候,周公作周礼,这才规定了三公的说法。当时的“三公”是指:太师、太傅以及太保。

“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礼记

随着周朝的衰微和灭亡,到了秦朝、西汉的时候,重新定义了三公。这一时期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职务称之为“三公”。

西汉末至东汉初期,三公的定义再一次发生变化,这一时期把: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称之为三公。

汉光武帝刘秀在建武二十七年又改为太尉、司徒、司空称之为三公。

三国时期也基本上沿用了这一个分类方法。那么三公都分别负责哪些事务呢?简单来说太尉是负责一事、武力,相当于国防部长;司徒负责行政事务,是所有地方官府之长。相当于一国总理;司空负责国家的水土建设、礼仪、祭祀等,相当于水利部、城建部、外交部、天文台的集合。

在整个两汉时期,三公都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顶级官职。许多人从年纪轻轻出仕开始,一直熬到头发花白,两眼昏花也只不过一个州郡小吏。就算有庞大的背景势力和独到的学术见解,再加上极好的运气,从一个布衣要想升到三公一职,没有花个十几二十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今天以史为鉴在《墨说三国》小栏目中就给大家讲一个神人,这个人从一介布衣出仕,到位居三公,仅仅花了95天!

此人就是荀氏八龙之一的:荀爽!

荀爽(128年-190年),字慈明,出身于著名的颍川荀氏。

他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高洁之士,被人称为“神君”的荀淑。荀淑一辈子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经常谴责皇亲贵戚,于是被官员所嫉恨,一辈子也就当了一个郎陵侯的相。

但是荀淑这辈子最大的成绩不是所谓的“神君”,而是能生儿子,不但能生,更能培养儿子!荀淑生了八个儿子,分别是:荀俭、荀绲(荀彧的爸爸)、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荀专!

荀淑的八个儿子都继承了荀淑喜爱读书、品德高尚的优良传统,都是一方名士,被人称为“荀氏八龙”。荀爽就是荀淑的六儿子,而且是荀氏八龙中最为出色的一位。被公认为“荀氏八龙,慈明无双!(荀爽字慈明)”

世说新语里面有一个荀氏和陈氏的小故事,很有意思:

当时非常有名的陈太丘(陈寔[shi])打算去拜访荀淑,因为陈太丘从不贪腐,连个仆役都没有。只能是长子陈纪(字元方)为他驾车,二儿子陈谌(字季方)拿着仗跟在车后面,陈太丘的孙子陈群(字长文)这个时候还很小,也一起坐在车里面。

等到了荀淑家,荀淑家里也没有仆役,负责开门的是荀靖(字叔慈),倒酒的是荀爽(字慈明),其余六个儿子负责上菜,荀淑的孙子荀彧(字文弱)这时候也还小,坐在荀淑膝前。

与此同时,负责观察天象、解释谶纬的太史跟朝廷上书说:“据我观察,有品德高尚的真人往东去了。”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孙子陈群)尚小,载著车中。即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孙子荀彧)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世说新语·品德篇》

荀爽因为学问最为出色,一直受到朝廷的关注。

汉桓帝时期,荀爽曾被朝廷征召,拜为郎中,但是荀爽给朝廷上奏自己的见解后,直接弃官离去了。

因为当时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政治上十分不稳定,整个大汉陷入第二次党锢之祸。荀爽为了不牵扯其中,隐遁汉水之滨达十余年之久,在此期间,荀爽先后著了《礼》、《易传》、《诗传》等书,号为“硕儒”,名气极大。

黄巾起义后,天下大乱,党锢之祸也解除了,朝廷又多次征召荀爽,荀爽还是不出仕。

但是好景不长,董卓率领西凉士兵进京,直接凭借粗暴的手段一手掌控了朝政,对于不听自己的人只有一个字:杀!

在这样的局面下,董卓再次强行征辟荀爽出仕,荀爽打算一跑了之,但是董卓派来的人来的很快,荀爽没来得及跑就直接被“半押运”到平原担任平原相。(刘备也曾经担任过平原相)

荀爽只能被逼赴任,等荀爽走到半道,到了苑陵的时候,董卓又改主意了。

命令荀爽回到首都,直接给荀爽升官,升到了光禄勋(光禄勋居于皇宫中,负责皇帝的安危,地位十分重要。)

荀爽的光禄勋刚刚担任了三天,董卓再次给荀爽升官,直接一步到位升到了顶级的司空!

荀爽从一介布衣,被征召出仕,到位列三公,只花了短短95天时间,而且一大半时间还花在了路上。创下了有史以来升官最快的记录。

哪怕后世先秦苻坚对王猛一年中五次擢升,从小官至丞相都花了好几年,这已经是惊世骇俗的快速上升了。

董卓秉政,复徵爽,爽欲遁去,吏持之急。诏下郡,即拜平原相。行至苑陵,又追拜光禄勋。视事三日,策拜司空。爽起自布衣,九十五日而至三公。--《裴注三国志》

荀爽虽然被董卓强行任命为司空,但是权势基本上不大,倒是荀爽居中调和,让董卓少杀了一些大臣。

如董卓打算迁都长安时,三公之二的太尉黄琬与司徒杨彪极力反对。董卓气的要当场杀人了,荀爽赶紧打圆场说:“相国其实也不想急忙迁都啊,崤山以东起兵,不是一天可以平定的,所以要先迁都,以对付他们。这正与秦朝和汉初的情况相同。”董卓才没有当场杀人,后来只是免职。

董卓迁都长安候,荀爽暗中联络王允、何颙、荀攸等人,打算刺杀董卓,恢复汉室。

但是荀爽这时候年纪大了,还没等筹谋妥当,就一病不起,享年六十三岁。

而荀爽死后,何颙、荀攸单独打算刺杀董卓,结果事情暴露,二人都被抓了起来,何颙觉得自己死定了,与其被董卓折磨而死还不如自杀算了,于是在监狱中自杀;

荀攸却跟没事人一样,安安稳稳的待在监狱中,结果没几天,董卓就被吕布杀了。

何颙:这是啥情况?我就这样白死了?

荀爽死后,被埋在了长安。董卓死后,关中大乱,西凉士兵互相攻杀不止。一直到了荀彧当了曹操的中书令,北方差不多被平定了,才把荀爽的墓葬迁回祖坟,并且把何颙的尸骨一起安葬在荀爽旁边。

以史为鉴评曰:

荀爽名气极大,而且懂得藏拙,在政治智慧上应该要比王允之辈强很多,而且荀爽子弟众多,要是荀爽不死,加上荀彧、荀攸这样出色的人才辅佐。汉朝在董卓死后迎来一波中兴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可惜荀爽死在董卓死之前最关键的时刻,王允获得了董卓死后的权力。但是王允名气不够大、格局不够大、政治手段不够强,最后在大好形势之下昏招迭出,逼反了西凉士兵。不但自己身死,而且害惨了长安的百姓。

要是荀爽多活一年,在荀氏子弟的帮助下,大汉是否会多延续一段时间呢?

可惜历史无法假设,如果有喜欢写穿越、架空历史的朋友,倒是可以以荀爽活着为背景架空一下三国历史,倒也极为有趣了。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位极人臣的“三公”,在不同朝代分别指代哪些职位?

位列三公,在古代可以形容一个人很有能力,在朝堂上前途无量,同时也昭示着此人是朝廷重臣。中国古代封建史漫长而悠久,“三公”这个称呼,也在朝代的更替和历史的演变中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几乎在每个朝代,“三公”所指代的官职都各有不同。那么,“三公”在不同朝代具体是指的哪三个职位呢?

或许一提到“三公”,我们会首先想起一个耳熟能详的词,三公九卿。继而会想到首创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从制度层面来讲,的确是是秦朝开了先河,但是追溯“三公九卿”的根源,从夏朝也能看到痕迹。

《礼记》记载:“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可见,从夏朝开始,已经诞生了三公九卿的概念,甚至这一概念也被放到朝堂官职中,且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到了商周时期,“三公”也同样被重视和提起。根据《史记·殷本纪》所记载:“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这里的西伯昌,就是西周的创始人西伯侯姬昌,包括后面他有雄厚的实力讨伐商纣,也离不开他本身位于“三公”的地位。

周朝建立之后,除了周天子之外,朝堂设“三公六卿”。《尚书·周官》记载:“立太师、太傅、太保,兹为三公。”到了这里,“三公”所指代的就是太师、太傅和太保。除了保障“三公”处理朝廷政务最高官职的权力外,还下设“六卿”,负责帮助“三公”打下手。

到了春秋战国,“三公”不管是职位还是实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春秋时期,由于各诸侯国自发改革,之前“三公”的职权不再依旧沿用,“太保”被摒除于三公“行列”之外,而太师、太傅仍然存在,却不如同以往掌控实权,对于掌权这块来说,含金量委实有些缩水了。

而到了战国时期,“三公”所指代的职位有了新一番的改头换面。原来的太师、太傅、太保全都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司马、司空、司徒。这时候的“三公”,貌似也并不能拥有最高的权势和地位,如《通考》所记载:“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不同的职责,掌管着各自不同的领域,“三公”也有各自的专责。

然后就到了秦朝。秦朝时的“三公”,就是指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三个官职可以说是朝廷权力的中枢,协助皇帝处理朝政。

西汉是以丞相(大司徒)、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西汉从公元前119年开始正式设立大司马,一般大司马这个官职兼挂大将军的名号,例如汉武帝时期的卫青、霍去病,他们本来是大将军,后特加号“大司马”;还有历经汉昭帝、汉宣帝多朝官拜大司马的霍光,人们提起他都尊称一声“大司马大将军”。

对于这“三公”的权力谁最大而言,汉朝是不稳定、且时常转移的。汉初当然是丞相权力较大,到了汉武帝时,他由于宠信外戚和近臣,丞相的实权向大司马职权上过渡和转移。汉成帝时期,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丞相、大司马并列为“三公”。

到了东汉,则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虽然随着统治者的权力下放倾斜度不同,导致“三公”手中的职权也各不相同,但有一个毋庸置疑的共同点是:他们哪怕手里没权,也享受着十分优厚的待遇。

譬如东汉末的袁绍,他是有名的家底厚,为啥家底那么厚呢?别忘了他还有另一个响亮的名号,他袁家“四世三公”,有四代人都做过“三公”,这是怎样荣耀和有权势的家族?所以家底厚也情有可原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度已经初步形成轮廓,这一阶段虽然朝廷仍然设置“三公”,实权却已经逐步实现向三省的转移,所以这时候的“三公”,一般都是闲职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地位级别和待遇变化都不大,只是实权变得少之又少。

到了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诞生与完善,逐渐取代了三公九卿制,但是“三公”依然存在。隋朝虽然还设有“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却参与朝政的比例并不大,多限于礼乐之事。因为实际上参与朝政事务的大权,还是集中在尚书令及其相关职务之上。以及后来的宋元明清中,“三公”也依旧存在,仍然多为名誉上的“虚衔”。

即便是后期制度经过多重演变,“三公”仍然贯彻封建社会发展的始终,其中种种演变,也多能窥见历代朝政官职的更改与完善。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参考资料:尹钊,高雯婷《“位列三公”吉语花钱》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才知他的先见之明

读史可以知今。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公元220年,曹魏黄初元年,曹丕接受汉献帝刘协的禅让,进位为皇帝,是为魏文帝。其后,曹丕立即确定了三公的人选,前太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前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前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

据说,贾诩荣膺为太尉后,还有一段小插曲。史书记载,东吴孙权听说这个消息后,竟然“笑之”,还评价说“曹丕的才能比不上曹操的十分之一:“曹魏必将灭亡。”

众所周知,贾诩智谋超群、算无遗策、文武全才,是张良、陈平式的人杰。如此厉害的谋士,位立于三公,孙权理应害怕才是,但他为何会“笑之”呢?而这就要从贾诩的身平来说起来了。

贾诩出身于凉州武威的一个寒族世家,在当地并没有什么名气。在注重家世且歧视凉州人的汉末,贾诩原本很难出人头地,但是乱世却给了他机会。

在年轻时,贾诩与数十名同伴不幸被一群氐人挟持。面对这群杀人不眨眼的胡人,贾诩诡称:

“你们听说过大汉太尉段熲吧!他可是我外祖父,如果你们放了我,我一定会给你们很多钱!”

氐人一听,皆面面相觑,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段熲可不好惹。当年羌乱时,段熲将氐人的亲戚——羌人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氐人强盗只想劫个财,还不想送个命。因此,氐人赶紧释放了段熲,然后将他的同伴全部杀害了。

在这则惨案中,贾诩表现出了过人的智谋。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贾诩是个只顾自己,不顾同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以贾诩的智谋,未必不能救自己的同伴。但是,贾诩似乎连这份心也没有。而他的这种性格,也为他的“乱武”埋下了伏笔。

时间一晃,十多年后。一代暴君董卓为王允、吕布所杀,而他的凉州部下们皆人心惶惶。而在这个时候,王允又发狠说:“要诛尽凉州人。”听到这个消息,凉州军官李傕、郭汜赶紧带领着部下,向老家的方向逃亡。

在逃跑的路上,李傕、郭汜正好遇到了入京办事的贾诩。听说王允要诛尽凉州人,贾诩同样大惊失色,因此他给李傕、郭汜出主意: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贾诩认为,如果就这样逃归凉州,王允只需派一个亭长就能杀了你等。还不如率众攻打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幸而成功,我们就可以奉国家而征服天下;如果不成功,在逃也不迟。李傕、郭汜二贼一听,认为非常有理。于是他们重整旗鼓,向长安杀去,结果果然击败了吕布,杀死了王允。

原本,汉末乱世可以就此终结。而贾诩却以一己之力,生生制造出一个更恐怖的乱世。正所谓“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李傕、郭汜进入长安后,非但没有济世、安民,反而在长安变本加厉地百姓,挟持天子,无恶不作。三辅数十万百姓,在李、郭二贼的祸害下,陷入了“人相食”的悲惨境地。

贾诩见此情况,心知不妙。因为李傕、郭汜均为残暴武夫,最终结果肯定是被诛戮。而作为帮凶的自己,肯定也没有好下场。因此,贾诩施展计谋,帮助汉献帝逃离了李、郭二贼的控制,而贾诩自己则先后投奔了自己的同乡——段煨和张绣。

在张绣手下,贾诩将曹操打得几乎仅以身免,还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与爱将典韦。当贾诩发现曹操具有一统天下的潜质,于是赶紧撺掇张绣投降于曹操。

曹操还想统一天下,自然不会公开因为私仇杀掉张绣,但这绝不代表曹操不会在暗处捅刀子。在一次宴会上,曹丕指着张绣大骂:“你杀了我的哥哥,还有脸站在这里?”听了曹丕的话,张绣心知,这并非曹丕不能容他,而是他背后的曹操不容于他,曹丕不过只是杀人的刀。在绝望中,张绣只好自杀了。

在曹操阵营,贾诩还是受到重视的,每当面临重大问题,曹操总要向贾诩问计。但是曹操不问,贾诩从不主动献计,相反他总是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谁也不见,家人一律不许跟高门结合,只想低调,低调,再低调。

贾诩之所以如此低调,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并非曹操的旧臣,而且还和曹操有杀子之仇。曹操之所以不杀他,是因为天下还未统一,贾诩确实还有用。而贾诩明白,天下统一之时,必然就是自己的死期。

在赤壁之战中,贾诩也在军中,曹操像往常一样,向他问计。但贾诩却说:“如今刚刚灭了袁绍和刘表,理应休养士民,不能打。”

实际以当时曹操的实力,消灭孙权和刘备还是有相当胜算的。但是贾诩不仅不献一计,反而要求曹操退兵。由此可见,贾诩根本不希望曹操统一天下。难怪赤壁之战后,曹操怒骂自己的谋臣:“如果郭嘉在,肯定不会让我落到如今的田地”。相比于郭嘉,贾诩的智谋甚至还更胜一筹。但是贾诩,绝对没有郭嘉那样的忠诚。

之后,贾诩帮助曹操平定了马超、韩遂,“解放”了自己的凉州老家。在曹丕和曹植的夺嫡之战中,贾诩又巧妙地站在了曹丕一边,并成功得到了曹丕的青睐。果然曹丕继位后,立即投桃报李,将贾诩封为太尉。

但是贾诩获封太尉之职,真能服众吗?很显然不能!三公是天子旁边的辅星,应该找德行完满无可非议的标杆型人物担任,他们并非具体做事的官僚,而是应是道德、意识形态的代言人,要具有“公心”而非“私心”。只有这样,才能将国家导向好的方向。

有人恐怕要问了,我们不是应该提倡“唯才是举”吗,三公干嘛需要德行?但实际上,毛主席曾经说过:“路线错误,知识越多越”。有才无德之人,虽然有平定天下的能力,有着超过常人的见识,却没有不计个人得失、为国为民的高尚品质。他们做人做事的出发点,完全都是为了一己私利。

贾诩这类人之所以归附曹魏,并非为了结束乱世、安辑百姓,而是为了保全性命、猎取富贵。若能让自己获得利益,即使是误国害民的计策,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进献;如果不能获得利益,他们便会意味索然,即使心中已经有了利国利民的方案,他们也会选择缄口不言。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若天下统一,贾诩大可像张良一样闭门自守、不问世事;但在天下还未统一之时,位列三公的贾诩就应积极为国献计献策,以求早日实现统一,让百姓少受涂炭之苦。但是具有如此强大能力的贾诩,却一言不发、一计不献,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毕竟对于贾诩来说,国家维持的状态似乎对他更有利。

贾诩身居高位却尸位素餐,孙权自然会“笑之”。他一笑曹丕所用非人,任命贾诩为太尉,对东吴没有任何威胁;他二笑曹丕给自己埋下祸根,将有才无德之人放在朝廷最高位,无异于埋下定时炸弹。因为有才无德之人有奶就是娘,他们毫无忠诚可言。

45年过后,曹魏果然为司马氏所篡夺,而曹丕后来托孤的司马懿,也和贾诩一样,是个自私自利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有才无德的小人。而孙权的东吴呢?国祚竟然还比曹魏长了8年。如此一看,孙权确实有先见之明。

看了霍去病自污的故事,大家是否有所感触?为了帮助大家学习历史,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但毕竟普通历史爱好者,没有养成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所以我们可以用这套《白话资治通鉴》作为过渡。

这套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本书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

做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因为这一套在头条做活动,一套十大本,原价498,现在头条读者只要208,可以说是很超值了。大家可以点下面的横条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