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公安部网站、国家统计局、封面新闻、人民网
上面一个甲
下面一个鸟
你知道念什么吗?
答案是“nià”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云南丽江,一支以鸟为图腾的家族,姓“nià”。因姓氏太罕见,无法在信息系统中输入显示,给村民们带来了种种不便。为了能够在城市中顺利生活,全村老少集体改姓“鸭”。
“nià”字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少了一横的“鸟”,下半部分是“甲”。但是由于当前电脑系统对这个生僻词“无可奈何”,村民办理二代身份证时,只好将其拆开,拆分为“鸟”和“甲”二字,从而组成了鸭子的“鸭”。
记者在采访村民鸭正高时得知,改姓这一行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遗憾也没有用,如果不改,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就“出不去”。无论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什么票都买不了,甚至银行卡里的钱都没有办法提现。
鸭正高也表示,姓氏就像是他们这一支的根源,“鸭”这一字并不能很好地代表“nià”字原本的真正含义。而且现在为了不给后代添麻烦,家族里男性成员的小孩都在出生后随母姓,姓鸭的女孩子嫁到男方家,小孩还随男方姓。
但是如果有机会、有可能,他们还希望回归nià姓,不能丢掉老祖宗传承的宝贵姓氏。
你的姓氏罕见吗?
这些冷门姓氏你了解几个?
这些冷门姓氏你都能读对吗?
姓名是一个人的“名片”
也是认识了解一个人的基本
现实生活中
你见过以下冷门姓氏吗?
图片来自@人民网
中国的姓氏有多少?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早在5000多年前,姓就由父系来世袭和传递。最早的姓氏记载,可追溯至唐朝(公元627年),当时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都记录下来了,并写成了一本《氏族志》,颁布天下,成为当时推举贤能、撮合婚姻的依据。
我国最早的《百家姓》,起源于北宋时期(公元960年),据文献记载:当时全国共有484个姓氏,其中,单姓408个,复姓76个。我国现存的姓氏大约有5600个,在实际应用中只有1000多个。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有关资料显示,在姓氏中,按人口集中程度分为四种,即:大姓姓氏、常见姓氏、罕见姓氏和稀有姓氏。其中,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姓氏有2400种,占总人口的97.93%;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23种,占总人口的56.61%。
你的姓氏在哪里最多?
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二〇二一年全国姓名报告》,从整体分布看,常见姓氏分布广泛,在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分布,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性。
王、李、张等二十二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河南;
陈、黄、吴等二十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广东;
刘、孙、高等十二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山东;
周、唐、彭等十一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湖南;
徐、朱、丁等九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江苏;
潘、陆、韦等五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广西;
杨、何、罗等五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四川;
程、汪、方等四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安徽;
邹、熊、万三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江西;
白、郝两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河北;
金、毛两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浙江;
胡、余两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湖北;
武姓、段姓、马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分别是山西、云南和甘肃。
图片来自公安部网站
你都见过哪些罕见的姓氏?
来源: 四川日报
是当代中国人口排名第44位姓氏。
在宋版《百家姓》排行第30位。
魏姓晋国六卿之一,起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诸侯国魏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后魏国被晋国消灭,封给大夫毕万,后人以邑为氏,尊毕万为得姓始祖。
截至2013年,魏姓人口大约占中国人口的0.45%,总人口大约有570万。
主要集中于河南、四川、河北三省,大约占魏姓总人口的28%。
历史发展一、魏姓源出隗姓
夏商时期,西北部落隗姓中的魏地部落,最终发展为国家,即魏国。商末隗姓魏国后被灭,其子孙以国为氏,姓魏,已有4000年历史。
二、魏姓出自姬姓
商末周文王占领隗姓魏国之地,封其亲属于魏国,这是姬姓魏国的始封之地。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毕公高于毕,在今陕西咸阳北,是为毕国。迁封魏国于山西芮城东北的魏城。春秋时,毕公高的后裔毕万辅佐晋献公,于公元前661年灭了姬姓的耿、霍、魏等小国,晋献公封毕万于魏地,建立另一个姬姓魏国。公元前445年传至十二世孙魏斯,于三家分晋事件自立为诸侯,即魏文侯,建立了强大的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再传三世到魏王假,于公元前225年被秦始皇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姬姓魏氏有3100年历史,史称魏姓正宗。
三、魏姓出自芈姓
战国时秦国大臣魏冉,为芈姓之后裔。秦武王去世后,拥立武王之异母弟嬴则(秦昭王),曾长期任秦相,封于穰(今南阳邓州穰东一带),号穰侯,魏冉之族后裔皆姓魏,这支魏姓有2300年历史。
四、少数民族汉化改姓或为少数民族固有之姓。
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
元朝时期蒙古兀良哈部兀良哈氏改汉姓为魏;
得姓始祖得姓始祖
毕万。魏姓为黄帝的姬姓嫡裔,原为毕国人。周文王的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两地之北),后毕国为别国所灭,其后裔万仕晋(今山西省境),成为晋国大夫。
晋献公念毕万在晋国灭霍、耿、魏三国勋卓著,将原是姬姓国的魏地赐给毕万为邑。公元前453年,毕万的后代魏斯与韩、赵两家共同灭掉智氏,继而瓜分了晋国,自立诸侯,建国为魏,公元前225年,魏国即为秦所灭,亡国后的魏国王族子孙遂以国为姓。
毕万也就被后人尊为魏姓族人的得姓始祖。
人口分布先秦时期,魏姓最初活跃于陕西、山西、河南地区。两汉至唐朝,魏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北方和中原。
当代魏姓的人口已近570万,列在中国第44位,大约占中国人口的0.45%。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魏姓人口由45万增到570万,增长了11倍多,魏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四川、河北三省,大约占魏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湖北、陕西、山东、江苏、甘肃、安徽,这六省又集中了32%的魏姓人口。
河南为当代魏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魏姓总人口的9.6%。中国魏姓的分布形成了秦川、豫冀两块魏姓聚集区。
在600年期间,魏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人群回迁十分的强劲,尤其突出向西部四川的迂移。
从高中语文课本中消失了十多年之久的《屈原列传》,在贰零贰零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的语文书(选择性必修)(中册)中回归了。
这篇文章我曾经教过,再讲本文,感觉熟悉,也可谓轻车熟路,教起来便觉底气十足,因而也就忽略了书中的一些注释。
结果,那天下课后,有学生拿着书找我来了:老师,您看,“为”的书下注释写的是四声,您让我们读二声,那考试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我仔细一看,还真是的,书下居然把“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求忠以自为”中的“自为”的“为”标注为“weì”,这怎么可能呢?肯定是要读“weí”的。这里明明是动词,怎么可能读四声,那不就变成介词了吗?不合乎语法呀!
理由如下:“为”的读音是分二声和四声的。
“为”读二声(weí)时,它的词性有六种,分别是:
【1、名词】词义除了是姓氏,还有作为,作用,如:年轻有为。
【2、动词】词义多达二十二个,例如:
(1)、做、干,事在人为
(2)、制、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3)、行,为善最乐
(4)、治理,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5)、救治,疾不可为也
(6)、担任,为楚怀王左徒
(余下的解释及例句可见于下面的词典图片)
【3、连词】则,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庄子》)
【4、副词】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5、介词】被,若属皆且为所虏(为只有表被动时才读二声,余下意思的介词都读四声)
【6、语气助词】呢,表疑问或反问,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我们来看“莫不求忠以自为”这个句子。
这个句子中,应该包含了三个知识点。
一是“忠”的词类活用,按语法要求,“忠”是在作宾语,要求词性为名词或代词,所以,“忠”要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应该是“忠诚的臣子”。
二是“自为”的无条件提宾,即“为自”。
三就是“为”的读和译,根据行文需要,这里的“为”应该读二声(wéi),译为“辅佐或帮助”即可。
整句翻译为“没有不寻求忠诚的臣子来辅佐和帮助自己的”。
新版教材中的注释中把“为”标成四声(wèi),那就注定了它是个介词,然后又把它翻译成动词“帮助”,如此,就混淆了词性和词义,导致“自为”,是一个介宾前置,只能做状语,可又没有谓语可修饰,属于病句,又译为“帮助自己”,词义又属动词了,不合乎语法,不能成立。
“为”读四声时,只有一个词性,那就是介词。比如“为虎作伥”的“为”读四声,“庖丁为文慧惠君解牛”的“为”也读四声,都是“替”“给”的意思。
【小结】判断一个句子中的字或者词的读音,词性和词义及其使用,一定不要脱离开句子,也就是语境,就是要考虑到这个字词在句中的位置,充当的是什么成分,起什么作用,然后才可以确定它的词性、读音和词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和理解文句和文章,否则的话,就会出现偏差乃至错误。
了解语法,学习语法,运用语法,尊重语言规律,遵守语法规则。少犯语法错误。
(个人看法,欢迎批评探讨,不接受人身攻击)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