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黄信介个人资料 黄信介为什么选择统一

发布时间:2024-04-28 19:42:26作者:浮生若梦来源:互联网

黄信介个人资料 黄信介为什么选择统一

本文目录一览:

知识贴:的派系

成立于1986年,前身为台湾的“党外运动”,党外运动的标志性事件是于1979年12月10日发生在高雄的“美丽岛事件”。

1980年3月,高雄美丽岛事件于警备总部军法处开庭,被告张俊宏(左一后戴眼镜者)、黄信介(左二手持外套者)、陈菊(左三裙装)、姚嘉文(中白衬衫)、施明德(右三蓄胡者)、(右二裙装)与林弘宣(右一)于法庭接受审判情景

早期的很多主要领导人,都和“美丽岛事件”有关系。施明德、黄信介、林义雄、林弘宣、、陈菊、张俊宏和姚嘉文这八位“美丽岛事件”的受刑人中,除林弘宣外,其他七人都曾经在出狱后担任主席或代理主席。其他的领导层人物诸如江鹏坚、许信良、、王拓、苏贞昌、、游锡堃等人也都与美丽岛事件有关联。

1986年9月28日,游锡堃(图左起)、、颜锦福、费希平、尤清、黄玉娇等人在台北圆山饭店集会,对外宣布成立“进步党”。

1986年9月28日党外后援会推荐大会于台北圆山大饭店举行,132位与会人士签名组建进步党(简称)。是由多个党外组织组合而成,因而也就演变出后来的诸多派系。尽管2006年7月23日,“全代会”通过提案,解散党内所有派系,但是派系依然在内变换为基金会、智库等形态存在。

目前,依然存在于内的派系有:新潮流系、英派、“正常国家促进会”(简称“正国会”)、绿谊连线、涌言会等。

新潮流系,成立于1983年,时称“党外编辑作家联谊会”,是成立之前就存在的派系,以《新潮流杂志》的编采与撰稿人为班底组成,该派系早年的主要政纲为中间偏左、群众运动路线以及社会,近年则以务实为导向;明确的政纲与强而有力的派系纪律,使该派系成为内最具实力的派系。早期代表人物有邱义仁、吴乃仁、洪奇昌等,现今活跃的派系人物为赖清德、陈菊、郑文灿等。

美丽岛系,成立于1984年,时称“党外公政会”,曾与新潮流系的前身“党外编联会”一起是建党之初的两大派系,1979年黄信介创办《美丽岛杂志》,同年因“美丽岛事件”被捕入狱。美丽岛系以黄信介、许信良等“美丽岛事件”当事人为代表,但随着1996年之后许信良的、1999年黄信介逝世等因素而逐渐没落,其成员后来转入新世纪办公室或新动力办公室。

福利国连线,结合尤清、苏贞昌、姚嘉文等于1992年成立,代表人物还有海基会前董事长张俊雄等。2006年派系解散后,内部为为首的“谢系”及苏贞昌为首的“苏系”。现在“谢系”已式微。

正义连线,成立于1992年,由所创,是在党内的主要力量,除了陈之外,还有前“立委”沈富雄、高志鹏等人。后来解散“扁系”,要员大多拼入“正国会”。

新世纪国会办公室,成立于1998年,以海基会前副秘书长、的建党元老之一张俊宏为领军,由美系中壮派党公职人员组成。

新动力国会办公室,成立于1999年,由时任“立委”的许荣淑结合剩余美系山头组成,许荣淑后又于2009年成立人民最大党。

绿谊连线,成立于2004年,经营阳信商业银行的陈胜宏任绿谊连线创设派系时的总召,主要由过去的部分美系人马组成。由于掌握雄厚财力及万张以上选票,经营绿谊连线的陈胜宏、薛凌夫妇有“喊水会冻冰”的实力,现任“立委”的何志伟是薛凌的儿子,陈胜宏为其继父。

主流联盟,成立于2000年,代表人物是召集人蔡同荣(已2014年去世)。2000年掌权后,蔡同荣结合福利国连线、正义连线及新世纪、新动力等的部分势力,形成松散的主流联盟。

联盟,成立于1978年,时为“台湾党外助选团”, 1987年改名为“建国联盟”,主要是1988年后返台的海外“”人士,返台后的这些人逐渐形成内第三势力,以曾在哈佛留学的李应元为代表。1996年底,联盟中主张激进“”的李镇源等另组“”。

一边一国连线,成立于2010年,由陈致中主导,由以已解散的“扁系”为主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许添财、陈唐山、陈致中,又称“一边一国行动党”。

GoGoGo连线,成立于2010年,是以为代表的政治联盟组织。

正常国家促进会(简称正国会),成立于2010年,以游锡堃为代表的政治联盟组织。要员有林佳龙、刘建忻、基隆市长林右昌、“立委”蔡适应、吴琪铭、余天、刘建国、陈亭妃、刘櫂豪、杨曜、前“立委”高志鹏、周雅淑。

英派,于2016年形成,是以蔡英文为代表的政治联盟组织,以陈明文、陈其迈和翁章梁等为其代表,与新潮流系保持友好合作关系,蔡英文曾否认英派为派系,表示已解散所有派系,但还是被众多人认定其为主要派系之一。英派是以2016年由蔡英文所出版的书《英派》为名,以“小英之友会”为主要组织形式。

涌言会,成立于2016年,以三立电视台董事长林崑海为代表,俗称海派。谢系式微后,林崑海聚集谢系政治人物的派系组织,以“立委”王定宇、三立前主播、现任“立委”林楚茵为代表,是少数蓝绿通吃的派系。但林崑海本人并不具有党籍。

黄伟哲系统,自2018年黄伟哲担任台南市长后,《自由时报》、NOWnews等媒体将黄伟哲的一群支持党员列为独立派系;也被视为英派的同盟。(直通台湾)

岛内外\"\"势力如何合流,成立?真相:祸首是一台湾教会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台湾从60年代中期以后,由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逐渐转向资本主义工商业为主的社会。加上文化教育的发展,一个新生的中产阶级在台湾崛起。这个阶级对台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准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也强烈要求得到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政治权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代表它的新兴“党外”势力逐渐形成。它反对统治,要求、分权。随着这股政治势力的发展,美国对台湾的“双轨政策”也在不断加强。

它一方面当局,同时又支持地方反蒋势力。在支持地方反蒋势力的过程中,也或明或暗地支持了它对中国的某种分离倾向,因此,台湾岛内的“”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组织——台湾长老教会

70年代,台湾岛内的“”活动主要以“台湾长老教会”为代表。

长老教会是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为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由加尔文在瑞士创立的教派之一。

它于1865年、1873年分别从英格兰和加拿大传入台湾,逐渐形成台湾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的教派别。

它之所以在70年代成为“”势力的代表性力量,是由下列几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其教义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台湾新兴中产阶级的需要。

长老教会主张:

主权在上帝,尊主耶稣为独大,排斥教皇或世俗的;上帝的主权由圣经显示,圣经是徒的最高权威,主将教会的行力分配给全体信徒,教徒之间相互平等;如果统治者忽略上帝的意旨,损害人民的,人民有义务拒绝服从并以公义的立场批判政府;教会有义务引导世俗的权力。

“台湾长老教会”从20世纪中期开始,又根据现实情况提出“入世神学”、“本土神学”的口号,宣称其理想是要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强调要为维护和实现政治而努力。

第二、它有一套十分严密的现代组织系统。

长老教会内部实行共和代议制,它建立了小会、中会、总会三级管理机制,并由设在台南的总会为最高管理机构。

第三、台湾长老教会有很深的国际背景,它是普世教协成员,与美、英、加的长老教会、尤其是美国的长老教会关系密切。

这样的一个宗教团体,在台湾中产阶级自己的政治组织未出现之前,实际上起了准政党的作用,受到中产阶级的欢迎与支持。从50年代末以后的十几年里信徒数目,成倍增长,达到10多万人,其中新增教徒大多属于中产阶级的各阶层人士。

“台湾长老教会”在本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代表台湾有分离倾向的中产阶级中的一些人最早在岛内公开提出“”主张。

这集中反映在“台湾长老教会”发表的几次文告上。除了前面提到的《国是的声明与建议》外,1975年11月,长老教会因“新版白话圣经”遭当局没收又发表了《我们的呼吁》,要求“让每一个人自由使用自己的语言去敬拜上帝”。

这表面看来只是一个使用汉语或长老教会自造的“白话”语之争,而实际上是“中国统一”和“”之争。

因为在台湾长老教会看来汉语是“中国人的”,而“罗马拼音白话”是“我们自己的语言”。这可以说是岛上“”分子主张“建立台湾文化”的滥觞。

1977年8月16日,即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长老教会又炮制了《宣言》。

“宣言”宣称:

“面临企图并吞台湾之际,基于我们的信仰及联合国宣言,我们坚决主张:‘台湾的将来应由台湾1700万住民决定’”。

“宣言”提出:

“为达成台湾人民独立及自由的意愿,我们促请政府于此国际情势危机之际,面对现实,采取有效措施,使台湾成为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

从此,岛内形成了一条与海外以“联盟”为代表的“暴力革命路线”不同的另一条“”路线,即通过体制内改革,发展,依据“住民自决”理论,经过“公民投票”实现“”。

2、岛内外“”势力的合流

在70年代早、中期,台湾社会也曾出现过反映中产阶级意愿的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力量。

先是1968年1月创刊,使“智者与权者由合作、摩擦到分立”的《大学杂志》,后有1974年的主张“温和、渐进的改革路线”的《台湾政论》。

但它们因不尽相同的原因而夭亡。到1978年,代表中产阶级利益与意愿的新兴“党外”势力才正式登上政治舞台。

其主要标志是该年“党外”人士为参加“增额立法委员与国大代表”选举成立了全岛性“全省党外助选团”,并提出12条统一政见。

1979年8月,黄信介、施明德、许信良、张俊宏等人又进一步建立“美丽岛杂志社”,使其发挥“不是政党的政党作用”。

以后这股势力虽在“美丽岛事件”中遭到重挫,但很快便利用台湾内外的有利形势恢复壮大起来,形成实力仅次于的岛内第二大政治力量,直至1986年成立。

“党外”势力代表中产阶级向争夺、权力,这是其主流。同时,它也关心“台湾前途”,并表现了一定的“”倾向。

同时,岛内外“”势力开始公开的勾结。岛内外“”分子虽属一源二流,彼此间心心相印,但是在台湾当局的高压之下,双方一直不敢公开的接触、往来。

到1982年康宁祥等人访美时,“党外”势力不顾台湾当局的事先警告,开始与海外“”势力公开接触。

1982年6月底,“党外”人士、“增额立委”康宁祥等四人,应“北美洲台湾人教授协会”的邀请开始“党外美、日四人行”。

康宁祥等到美国后,先参加了“北美台湾人教授协会”年会,之后便“技巧”地参加了“全美台湾同乡会”年会,并在芝加哥与24个台湾同乡会发表了“共同声明”。

康宁祥、尤清等人开“党外”中倾向“”的势力与海外“”公开接触之先河,以后两股势力便渐渐地“合流”了。

台湾岛内的“”势力出现时,有着十分强烈的反情结,各种团体无一例外地要推翻在台湾的统治,实现“”。

但到了七八十年代,不管是长老教会还是“党外”势力中倾向“”的力量,其矛头所向均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们开始要与实现某种程度的联合,出现双方“合舟共济”,一起反大陆的苗头。

1982年“党外美、日四人行”时,康宁祥等人一改“党外”反对美国卖武器给台湾的立场、态度,不但他们自己支持美国向台出售武器,还说服在美台湾同乡也赞成这样做,最后康宁祥与台湾同乡会在芝加哥的“共同声明”中,提出:“赞成美国出卖防御性武器给台湾”。

1980年3月,在就“美丽岛事件”进行“军法大审”时,施明德在法庭上称:

“30年来台湾事实上已经独立,在5月份我们发起重新加入联合国,以中华名义而非台湾名义,在法律上用中华,在私下通称台湾,分界非常清楚,也就是中华独立。”

1984年1月号的“党外”杂志《台湾年代》的一首诗称:

“我们要在中国大陆一旁能有个自由呼吸的烟窗”,“我们要历史穿上锐利的冰刀,踩在汉人的脊梁上”,“我们要把民族主义的神话敲碎”,“我们要让10亿人都明白,事情并非一定要照旧不可,事情是可以改变的”。

3、林宅灭门血案的影响

在当局对“美丽岛事件”参与者速捕、审判的过程中,曾发生了一件震惊岛内外的大案——“林宅灭门血案”。

2月28日,被当局逮捕的“美丽岛事件”涉案人、台湾省议员林义雄的住宅突遭暴徒闯入。结果,59岁的林母游阿妹和林义雄仅6岁的双生女儿林亮均、林亭均被杀,林8岁的大女儿林奂均身中数刀,重伤未死。林妻恰巧有事外出,幸免于难。

林家遭到血洗,引起岛内很大的震动。次日,蒋经国令“警总”迅速破获此案,当局并悬赏200万元通缉罪犯,但案犯一直没有抓获。

岛内舆论普遍认为,“林宅灭门血案”系当局在美丽岛事件后,为压制日益崛起的党外反对运动所采取的一种血腥“示警”活动。

但是,经过此一血案,在“美丽岛事件”中作出的哀兵姿态和在审判过程树立的“形象”遭到很大破坏,而被捕的党外人士则都成了无辜的“受难者”,获得岛内民众广泛的同情。

在“军法审判”的过程中,黄信介等利用“法庭”提供的“讲坛”,揭发控诉了办案人员刑讯逼供的行径,并指责当局的“戒严体制”、、报禁及“法统”问题,借机宣传自己的主张,充分塑造出“斗士”的形象。

有人就此指出:

“军法大审成了个唱做俱佳的政见发表会,借着大众传播公开出来,无可讳言的对中上层知识分子造成相当的冲击。”

使始料不及的是,公开审判还造就了一批党外的后备力量,即为党外人士辩护的一批中青年律师,如江鹏坚、、、尤清、苏贞昌、张俊雄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党外运动的骨干。

不过,“美丽岛事件”毕竟给党外势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不但《美丽岛》杂志的主要领导人几乎被一网打尽(社长许信良因事件发生时人在美国而幸免,但却长期不敢返台,流亡美国),杂志停刊,各分社及服务处被取缔,也使其他一些党外杂志如《八十年代》、《春风》等也遭查封,受到池鱼之灾,导致一度声势不凡的党外活动随后长期陷入沉寂。

党外势力也从这次挫败中汲取教训,他们更多地通过“议会道路”而不是街头运动的形式同进行斗争,党外“稳健派”一度成为主流。

4、从“党外”到“公政会”

1980年6月,当局宣布在年底恢复停办的“增额中央民代选举”,于是康宁祥等结合美丽岛受刑人的家属参与选战。

结果,“代夫出征”的家属们放低姿态,以其受污辱、受迫害的孤弱形象,赢得民众支持,成果斐然,如姚嘉文的妻子周清玉以台北市第一高票当选“国大代表”,张俊宏的妻子许荣淑也以高票当选“立法委员”,加上康宁祥、张德铭、黄煌雄、黄天福等也当选“立委”,不仅延续了党外的“香火”,也使他们产生再度进行组织化运作的热情。

与此相适应,党外还创办杂志,大造舆论,以厚植群众基础。于是,《亚洲人》、《暖流》、《关怀》、《政治家》、《纵横》、《开创》、《前进》和《新潮流》等一大批党外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在1981年的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中,党外人士以前一年选出的“立委”为骨干,辅之以“监委”尤清、“国代”周清玉等,组成“党外推荐团”,以类似政党提名的方式,推荐党外认定的候选人,同时以“制衡”作为主要诉求,如“要制衡,制衡靠党外”等。

还有人打出绿色旗帜,上面写上“党外”两个大字,政党的色彩更加浓厚。

1983年,又逢“增额立委”选举,党外“立委”、“国代”、省市议员及党外杂志代表20余人共同通过了“党外人士竞选后援会草案”,并于9月18日正式成立“党外中央后援会”,使党外组织化、制度化。

但是,由于部分党外杂志的新生代编辑对由公职人员主导不满,便于9月9日先行成立“党外编辑作家联谊会”(简称“编联会”)。由于党外山头林立,参选爆炸,间接导致一些党外领导者如康宁祥、张德铭、黄煌雄等在年底的选举中落选。

但是,党外在12月的选举中仍取得了很大突破,共有9人当选“增额立委”,当选率超过12%。

1984年5月,党外公职人员正式组成“党外公共政策研究会”(简称“公政会”),由“立委”费希平任理事长,台北市议员林正杰为秘书长。但是,当局在党外准备成立此一组织前,策动一批学者组织了“中华公共政策学会”,并向台“内政部”先行登记,以“技术性”方式阻止“公政会”的“合法化”。

9月,公政会仍径行挂牌运作。当局随后表示该会为“非法组织”,将依法处理。

12月6日,费希平致函秘书长蒋彦士,表示愿意沟通,以使紧张气氛缓和下来。然而费希平的举动却引发党外温和派与激进派的路线之争,党外新生代的、邱义仁及作家李敖等均为文反对,认为费希平自失一个反对派的立场。

次年3月,公政会改组,费希平黯然下台,尤清继任理事长,担任秘书长。

1985年底的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再度来临,党外的内部虽仍有歧见,在经过协调后,公政会与编联会暂释前嫌,合组“党外后援会”,推荐候选人,且提出20项政见,以“新气象,自决救台湾”作为共同口号,俨然以政党的地位自居。

5、的成立

1986年,又是“增额中央民代”选举的年份。4月开始,党外推动各县市设立公政会分会,准备在年底选举中以严密的组织与相抗衡。12日,康宁祥率先成立“首都(台北)分会”,随后党外人士在各县市相继成立14个分会。这使得与党外的关系再度紧张。

5月9日,以著名学者陶百川、胡佛、张忠栋和李鸿禧等为中介,派中央政策会副秘书长粱肃戎等,与党外代表康宁祥、尤清、黄天福、费希平等8人进行协商沟通。

双方经过5个多小时的讨论,达成如下结论:

(1)对“宪法”实施双方都有共识,至于如何推动“宪政”,仍有待继续磋商;

(2)公政会及其分会可以成立,细则有待进一步协商;

(3)参加人士一致同意,在磋商期间要共同为政治和谐而努力。

此一行动,可视为一种“党际对话”与相互妥协,不仅表明在蒋经国的主导下,在主动调整与在野势力的互动上跨出了一大步,也是党外势力取得公开、“合法”地位的前奏,预示着当局实施30余年的的废止,因而被称为“惊天动地的历史盛会”。

但是,参与协商的人士却也遭受内部的保守派及党外激进派的强烈抨击,双方主要沟通代表梁肃戎、康宁祥被分别冠以“梁勾结”、“康放水”的称号。

由于各自的内部争议,双方在5月24日的第二次沟通中未能有所突破,仅达成一个共同声明:参加人士对于第一次沟通所获致结论之一、二点,皆仍一致表示同意。惟第二点中有关公政会名称及登记问题,经交换意见后,容再沟通。

5月底,冯沪祥控告党外杂志《蓬莱岛》涉嫌诽谤的“蓬莱岛”案宣判,发行人黄天福、社长与总编辑李逸洋三人被判有期徒刑8个月,引起党外激进人士的不满,使双方预定于6月7日举行的第三次沟通流产。

党外则除继续推行组织化目标外,也将发展方向转向一连串的街头司法抗争中。6月9日,公政会台北分会在台北市议会大厦前举行抗议集会,为时任市议员的等举行“人狱欢送会”,替他们披上“光荣入狱”的绿带。

会后,等欲步行到“法院”报到以示抗议,遭到警察拦阻,党外人士在市议会门口静坐,与警方僵持17个小时。

次日凌晨,陈等才做出让步,同意乘市议会提供的汽车到台北市地检处“送监执行”。

9月28日,党外人士在举行年底“中央民代”选举后援会推荐大会时,突然赶在当局正式宣布解除“戒严”之前宣布成立“进步党”(简称“”),并于3年后领取政党证书,正式获得“合法化”的地位。

6、当局的态度

对的成立采取了宽容的态度。9月30日,梁肃戎等三位沟通代表与中介学者深谈后发表声明,愿与筹组的无党籍人士继续沟通,代表也予以呼应,双方关系并没有因的成立而紧张。

11月10日,在台北召开有165位代表出席的“第一届全国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章、党纲,选举江鹏坚为首任党主席及由31人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在党纲中提出的基本政治主张是:

实行美国式的资产阶级自由政治体制;台湾前途应由台湾全体住民,以自由、、普遍、公正而平等的方式共同决定;台湾应采弹性作法,重新加入联合国,重返国际社会;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列于该党“外交”之中,两岸“应以平等地位进行和平竞争”。

先天不足,带有相当浓厚的“”色彩,此后更由争取自由一步步落入“”的泥潭。

党章规定,其组织原则采运作方式,实行合议制,其组织系统设中央、县市及乡镇三级。

是台湾近40年出现的第一个反对党,它打破了“”的政治格局,促进了台湾政治化的进程,也为台湾政局发展增加了一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知识贴:的派系

成立于1986年,前身为台湾的“党外运动”,党外运动的标志性事件是于1979年12月10日发生在高雄的“美丽岛事件”。

1980年3月,高雄美丽岛事件于警备总部军法处开庭,被告张俊宏(左一后戴眼镜者)、黄信介(左二手持外套者)、陈菊(左三裙装)、姚嘉文(中白衬衫)、施明德(右三蓄胡者)、(右二裙装)与林弘宣(右一)于法庭接受审判情景

早期的很多主要领导人,都和“美丽岛事件”有关系。施明德、黄信介、林义雄、林弘宣、、陈菊、张俊宏和姚嘉文这八位“美丽岛事件”的受刑人中,除林弘宣外,其他七人都曾经在出狱后担任主席或代理主席。其他的领导层人物诸如江鹏坚、许信良、、王拓、苏贞昌、、游锡堃等人也都与美丽岛事件有关联。

1986年9月28日,游锡堃(图左起)、、颜锦福、费希平、尤清、黄玉娇等人在台北圆山饭店集会,对外宣布成立“进步党”。

1986年9月28日党外后援会推荐大会于台北圆山大饭店举行,132位与会人士签名组建进步党(简称)。是由多个党外组织组合而成,因而也就演变出后来的诸多派系。尽管2006年7月23日,“全代会”通过提案,解散党内所有派系,但是派系依然在内变换为基金会、智库等形态存在。

目前,依然存在于内的派系有:新潮流系、英派、“正常国家促进会”(简称“正国会”)、绿谊连线、涌言会等。

新潮流系,成立于1983年,时称“党外编辑作家联谊会”,是成立之前就存在的派系,以《新潮流杂志》的编采与撰稿人为班底组成,该派系早年的主要政纲为中间偏左、群众运动路线以及社会,近年则以务实为导向;明确的政纲与强而有力的派系纪律,使该派系成为内最具实力的派系。早期代表人物有邱义仁、吴乃仁、洪奇昌等,现今活跃的派系人物为赖清德、陈菊、郑文灿等。

美丽岛系,成立于1984年,时称“党外公政会”,曾与新潮流系的前身“党外编联会”一起是建党之初的两大派系,1979年黄信介创办《美丽岛杂志》,同年因“美丽岛事件”被捕入狱。美丽岛系以黄信介、许信良等“美丽岛事件”当事人为代表,但随着1996年之后许信良的、1999年黄信介逝世等因素而逐渐没落,其成员后来转入新世纪办公室或新动力办公室。

福利国连线,结合尤清、苏贞昌、姚嘉文等于1992年成立,代表人物还有海基会前董事长张俊雄等。2006年派系解散后,内部为为首的“谢系”及苏贞昌为首的“苏系”。现在“谢系”已式微。

正义连线,成立于1992年,由所创,是在党内的主要力量,除了陈之外,还有前“立委”沈富雄、高志鹏等人。后来解散“扁系”,要员大多拼入“正国会”。

新世纪国会办公室,成立于1998年,以海基会前副秘书长、的建党元老之一张俊宏为领军,由美系中壮派党公职人员组成。

新动力国会办公室,成立于1999年,由时任“立委”的许荣淑结合剩余美系山头组成,许荣淑后又于2009年成立人民最大党。

绿谊连线,成立于2004年,经营阳信商业银行的陈胜宏任绿谊连线创设派系时的总召,主要由过去的部分美系人马组成。由于掌握雄厚财力及万张以上选票,经营绿谊连线的陈胜宏、薛凌夫妇有“喊水会冻冰”的实力,现任“立委”的何志伟是薛凌的儿子,陈胜宏为其继父。

主流联盟,成立于2000年,代表人物是召集人蔡同荣(已2014年去世)。2000年掌权后,蔡同荣结合福利国连线、正义连线及新世纪、新动力等的部分势力,形成松散的主流联盟。

联盟,成立于1978年,时为“台湾党外助选团”, 1987年改名为“建国联盟”,主要是1988年后返台的海外“”人士,返台后的这些人逐渐形成内第三势力,以曾在哈佛留学的李应元为代表。1996年底,联盟中主张激进“”的李镇源等另组“”。

一边一国连线,成立于2010年,由陈致中主导,由以已解散的“扁系”为主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许添财、陈唐山、陈致中,又称“一边一国行动党”。

GoGoGo连线,成立于2010年,是以为代表的政治联盟组织。

正常国家促进会(简称正国会),成立于2010年,以游锡堃为代表的政治联盟组织。要员有林佳龙、刘建忻、基隆市长林右昌、“立委”蔡适应、吴琪铭、余天、刘建国、陈亭妃、刘櫂豪、杨曜、前“立委”高志鹏、周雅淑。

英派,于2016年形成,是以蔡英文为代表的政治联盟组织,以陈明文、陈其迈和翁章梁等为其代表,与新潮流系保持友好合作关系,蔡英文曾否认英派为派系,表示已解散所有派系,但还是被众多人认定其为主要派系之一。英派是以2016年由蔡英文所出版的书《英派》为名,以“小英之友会”为主要组织形式。

涌言会,成立于2016年,以三立电视台董事长林崑海为代表,俗称海派。谢系式微后,林崑海聚集谢系政治人物的派系组织,以“立委”王定宇、三立前主播、现任“立委”林楚茵为代表,是少数蓝绿通吃的派系。但林崑海本人并不具有党籍。

黄伟哲系统,自2018年黄伟哲担任台南市长后,《自由时报》、NOWnews等媒体将黄伟哲的一群支持党员列为独立派系;也被视为英派的同盟。(直通台湾)

如何撕去伪装,蜕变成一个“”政党?来龙去脉一文了解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由台湾“党外运动”发展而来的,于1986年9月28日冲破,以“抢滩”方式突然宣告成立。

随着岛内政治环境的变化,进入90年代,逐渐脱去、进步的外衣,将所谓建立“”列入党纲,从而演变为一个“”党。

岛内外各种名目的“”组织亦聚集于的羽翼之下开展活动。

90年代初、中期,岛内形成了主控“”活动的局面。由于“”主张遭到绝大多数民众的反对和唾弃、使得以“”为诉求的各种选举屡遭挫败。

90年代后期,产生分化,进入淡化“”的转型期。顽固“”派“”而出,妄图重振陷入困境的“”活动。

1、雷震事件

1949年11月,由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胡适为发行人的政治性刊物《自由中国》正式创刊。

该刊主要是敦促改革政治、经济,实行西方自由制度。

50年代初,该刊发行人改由雷震担任。雷曾任监察委员,迁台后一度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和中央改造委员会下设的考核设计委员会委员。

雷震以《自由中国》为阵地,批评蒋氏父子的专制与,主要是反对军队设立党部,要求军队国家化;反对党化教育,主张取消“救国团”;反对特务统治,要求开放舆论等。

在看来,这些言论,对其巩固统治极为不利。1954年12月,亲自下令开除了雷震的党籍。

但是《自由中国》并没有退缩,在以后几年里,反以更尖锐的语言批评台湾当局,其别抨击了的“大陆”政策、等要害问题,在台湾引起很大反响。由于该杂志背景广泛,也得到美国的好感,因此不敢轻举妄动。

1960年初,台湾“总统”换届选举即将进行。按“宪法”规定,“总统”可以连选连任两届。

为使第三次当选,“国大代表”讨论通过了“修改《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的提案,规定“动员戡乱时期”,“总统”、“副总统”得连选连任,不受“宪法”第47条连任之限制。

于是,第三次连任“总统”。对此,《自由中国》杂志进行了猛烈抨击。

同时,广泛联络台籍人士,筹备组党,并决定9月底正式成立——中国。

9月4日,台湾当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知匪不报”的罪名,一举逮捕雷震等四人,查封了《自由中国》杂志,“中国”胎死腹中。

台湾当局此举虽在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美国的指责,但台军事法庭仍以“煽动叛乱罪”判处雷震10年徒刑。

此即震动岛内外的“雷震事件”。

这是“党外人士”与的第一次政治冲突,亦成为“党外运动”的发端。至此,由批评专制到酝酿组党的“党外运动”遭受到沉重打击,在整个60年代,处于沉寂状态。

2、“党外运动”的发展

进入70年代后,由于岛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党外运动”由“星星之火”终于燃烧起来。

70年代初,被逐出联合国,“外交”上遭到一连串的失败,激起了一批新生代知识分子对台湾局势的严重关注。

另外,此时正面临着最高权力的更替,为了给蒋经国接班铺平道路,打出“政治革新”旗号、在上层权力中有限度地吸收了一批亲蒋的年轻台籍“政治菁英”、对岛内各种批评的激烈言论、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在这种环境下,党外力量重新聚集,“党外运动”再度兴起。

在这个时候,一批极力主张政治改革的新生代知识分子,开始创办刊物,并以此为阵地,聚集力量,呼吁呐喊。如《大学》杂志、《台湾政论》、《这一代》等、虽然这些刊物先后遭查禁,但党外力量却得以重振。

1979年8月,使“党外运动”发生历史性突变的一份新杂志——《美丽岛》问世了。

《美丽岛》由黄信介、张俊宏创办,它几乎网罗了当时台湾所有重要的“党外人士”——“新生代”、“元老派”、“群众性人物”、“知识性人物”、“激进派”、“温和派”等共七十多人,可谓党外势力的大集聚。

另外,《美丽岛》在台湾各地先后设立“十多个分社和服务处,其影响力也涵盖整个台湾地区。

《美丽岛》事实上成了党外的机关刊物。

该杂志发行人黄信介在《发刊词》中写道:

“在历史转折点的今天、推动新生代的政治运动,让成为我们的政治制度,是台湾1800万人民对中华民族所能做的最大贡献。”

由此可见《美丽岛》杂志的宗旨。《美丽岛》杂志创刊之后,就以激烈的甚至锋芒毕露的文字,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发行量高达15万册。

它不仅仅是党外知识分子坐而论道的讲坛,而且成为党外汇集群众,组织政团的阵地,开创了自《自由中国》之后“党外运动”的又一高潮——群众性的街头斗争。

“党外运动”步入了新的阶段。

3、的成立

严酷的现实使“党外人士”认识到:聚合而生,而亡。只有统合起来,实行组织化和政党化,才能成为一支有实力与抗衡的力量。

事实上,“党外运动”产生之日起、“党外人士”就有组党的愿望。但台湾当时处于“戒严”时期,任何组党活动都属非法。在这种情况下,党外采取了其他的组织形式。70年代,党外主要以刊物杂志聚集和组织力量,《美丽岛》杂志社就已初具政团规模。

在竞选过程中,又出现了“台湾党外人士助选团”、“中央代表选举党外候选人联谊会”等组织。

80年代初,党外又成立“党外人士竞选后援会”、“党外编辑作家联谊会”等组织。这些都为日后党外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党外组织取得突破性进展是1984年5月成立的“党外公职人员公共政策研究会”。“公政会”最初发起人是党外老资格人士费希平,“党外”就是费最先喊出的口号。

“公政会”表面看来是研究会性质,实际上是党外公职人员的政治联络组织,参加的三十多人均为党外骨干。“公政会”的活动,引起当局的警觉。

1984年11月台“内政部”声称其为非法组织,应自行解散。但次年,由于“江南案”发生,使台湾当局在岛内外形象大打折扣,对“公政会”也未深究,这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机会。1985年12月,“公政会”决定将其名称“党外公职人员公共政策研究会”改为“党外公共政策研究会”,意在扩大组织,吸纳非公职人员参加。

1986年4月,“公政会”决定在各地设置分会。经过与当局协调沟通,被允许成立分会,但名称、方式要另订,并取消“党外”字眼。这实际上承认了党外组织的合法性、那么,组党之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1986年9月28日,130多位“党外人士”在台北召开会议,宣布成立进步党。

党外元老费希平为临时总召集人。囊括了党外各类人物和各派力量。10月,在台北市召开第一届全体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章、党纲,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执行委员,江鹏坚当选为党主席。

一个具有完备形态的政党在岛内出现。至此,“党外”一词为所取代,“党外运动”也发展为在野党与执政党的斗争。

4、成立初期的派系

由党外势力发展而来的,由于其骨于分子多年来在反对专制统治、追求政治的过程中做出过贡献,并付出一定的代价,其成立之初又打着“化”、“言论自由”的招牌,因而受到海内外同胞和进步舆论的关注,其组织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是令人失望的是、随着岛内“宪政改革”的发展、政党政治的逐步形成,以及的逐步改善和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的分离意识和“”倾向不断膨胀,其运作和政治取向逐渐背离了“进步”的名称,一步步蜕变为一个以建立所谓“”为主要政治诉求的“”党。

在演变为“”党的同时,也将岛内外的“”力量聚集于自己的麾下,成为“”势力的大本营。

由党外势力发展而来,因此它基本上包容了党外的各主要派别。

在1979年高雄事件以前,主要是以黄信介等人为代表、以《美丽岛》杂志为阵地、主张街头运动的“激进派”;以康宁祥为首的主张采取议会路线进行和平改革的“稳健派”。

高雄事件后,特别是新生代崛起后,其内部在对的性质、运动的策略目标及台湾前途等重大问题上,出现了更大的分歧。

成立以前,存在三个主要派别:

一是以党外公职人员为主,包括了许荣淑、尤清等部分高雄事件受刑人家属和辩护律师组成的“美丽岛系”:

二是以邱义仁、吴乃仁为代表于1984年创办《新潮流》杂志,逐渐形成了以新生代为主、代表激进路线的“新潮流系”;

三是介于两者之间势力较小的“康宁祥系”。

成立后,这些派系及分歧也很自然地带进了党内,成立初期,为了争夺主导权,各派系间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新潮流系”以其雄厚的实力和掌握“组党工作委员会”的优势,在中央领导机构选举中与“康系”平分秋色,“美丽岛系”遭排斥。

1987年,美丽岛系重要人物黄信介、张俊宏等假释出狱后即重振势力,他们加入后就与“新潮流系”就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公开论战。

在“三全”大会上,围绕着中央党部选举,双方又进行了激烈竞争。

最终,“美丽岛系”以微弱多数获胜,黄信介当选为主席,“美丽岛系”控制了中央大权。“康系”则全盘瓦解。

至此,“美丽岛系”和“新潮流系”成为两大主要派系,在内“轮流执政”,主导其路线和政策。

然而这两派无论在政治诉求、斗争策略还是建党原则、大陆政策上,均存在矛盾和分歧。

“美丽岛系”标榜“、自决”,主张以“议会斗争”为主,认为当务之急是促成台湾政治的“化”,而“”目前“只能做不能说”、并主张缓和,因此被称为“温和派”。

而“新潮流系”则主张搞“街头运动”,以激烈手段对付,公开主张“”,反对缓和,被称为内的“激进派”。

但是无论是温和派还是激进派,实质上仅是手段和策略上的区别,实现“”则是其共同追求的根本目标,而且他们均有海外“”势力的支持。

在内还存在一些弱小的“第三势力”,在政治观点上,他们或站在“美丽岛”一边,或靠拢“新潮流”,没有多少独立性。在内,还有主张统一的人士,但他们左右不了大局,而且备受排斥。

内部的这一状况,是其向“”蜕变的重要的内在因素。

5、的“”蜕变历程

进入90年代后,内的派系状况又有变化。

“联盟”等海外独派势力返台,加入,成为内的一个重要派别,增强了内部的独派力量。

另外,随着台湾“宪政改革”的进行,“”势力取得了更大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第三势力”也因此得到发展,并成立了自己的派别组织。

靠近“新潮流系”的姚嘉文、张俊雄、等人成立“福利国战线”:亲“美丽岛系”的、余政宪、彭百显等人成立“正义连线”,他们也以组织的力量积极参与竞争。

从组织形态上看,内五派共立,但在政策路线上仍只有两大派:

一是属温和派,包括“美丽岛系”和“正义连线”;另外三家,“新潮流系”、“联盟”和“福利国战线”则为激进派。

将“”主张列入党纲、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第一步:“住民自决”。

成立之初,以“住民自决”隐晦地表达其“”观念。

“住民自决”的直接含义是,以台湾住民的名义举行公民投票,决定台湾的前途。

从表面上看、“住民自决”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但实质上,它是“”的一种隐晦的表达方式。“住民自决”的目的是使“”。

之所以没有直接使用“”一词,首先是因为成立之时,当局还未正式解除“戒严令”,组党属非法。

是冒着随时为当局取缔的危险突然宣布成立的。

为了生存和取得民心,采取迂回策略,打出政治化和言论自由的招牌,表示要“遵宪”,对“三原则”未表异议,这才得到台湾当局的默认。

其次,成员复杂,其中上层势力大多主张“”,但也有主张统一、反对“”的力量,这以党外元老费希平、傅正等人为代表。而当时“化解矛盾”、“一致对外”,求得内部的“统一”和“平衡”则是当务之急,这也使得组党头面人物在“台湾前途”问题的表达上有所收敛。

“住民自决”有很大的欺骗性和煽动性,是“”主张的最低层次。随着岛内形势的变化,的分离主张进一步发展。

第二步:“台湾国际主权独立”。

1987年7月15日,台湾当局正式解除戒严,开放“”、“报禁”,在这一政治气候下,的“”倾向迅速膨胀。

这年11月,在“二大”上就有人主张,将“人民有主张的自由”写入党纲。当局认为,如果将“”写入党纲,则表明“”已从“言论”进入“行动”层次,当局将“依法处置”。这一提案遂被否决。

1988年4月,召开“二大临时全代会”,“人民有主张的自由”是否列入党纲成为大会争论的焦点。

经过激烈辩论,会议采取折中方法,即避开党纲修改问题,而以“决议案”的方式作为代替。

这就是4月17日通过的宣称“台湾国际主权独立”的“417决议文”。

决议文称:

“‘’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方案之一”,台湾“主权未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本党重申:台湾国际主权独立,不属于以北京为首都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何台湾国际地位之变更必经台湾全体住民自决同意”。“如果国共片面和谈,如果出卖台湾人民利益,如果统一台湾,如果不实行真正的宪政,则本党主张”。

在这里,撕去了“住民自决”的伪装、其“”面目已昭然若揭。

1990年10月7日,召开四届二“次“全代会”,又通过了“1007决议文”,进一步声称:“我国(台湾)主权事实不及于中国大陆及外蒙古。”

对此,海外“”分子一片叫好声。

“联盟”发表声明说,该决议打破了“一个中国”的“虚构性”,“联盟”要与为创设“真正独立”的“”而共同奋斗,并称此举“实为独立运动的一大跃进”、“这是联盟二十几年创盟的目的,因此联盟将全力支持此项决议文”,“全美台湾同乡会”也发表声明,支持通过该决议案。

第三步:“建立”。

进入90年代以后,岛内形势及内部均发生一些变化。

首先,在岛内,政党政治格局基本形成,“宪政改革”进人实质阶段,特别是上台后,对“”采取宽容的态度,非暴力“”实际已合法化、这使“”甚嚣尘上。

其次,在内部,由于其“”色彩日益浓厚,一些“统派”人士不满该党“思想及法西斯霸道作风”,认为“内已没有不主张的自由”,因而先后愤然,有的则被开除出党。

这样,实际上成了“”的“一言堂”。

再次,“美丽岛系”与“新潮流系”在观念、主张上不断调整,在政策、策略上相互吸收、妥协,派系间的矛盾逐渐减少。

1990年10月7日通过“1007决议文”后即于次日发表声明,称“事实主权案”的通过,表明“获得党内空前大团结、长期以来,纷争已正式宣告结束”。

并且认为,公开诉求“”的时机已经成熟。

1991年4月30日,宣布结束“动员戡乱时期”,“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亦被废止,台湾当局遂提出“分阶段修宪”方案。

针锋相对提出“制定新宪法”。为推动“制宪”,于1991年8月14日公开抛出“台湾宪法草案”,24日,又主导召开所谓“人民制宪会议”,正式通过了所谓的“台湾宪法草案”。

该草案主张:

废止“中华”国号,定台湾为“”;台湾为“民有、民治、民享之共和国”;以“”名义重返联合国和国际社会。

这些都为其“”党纲的提出打下基础。

1991年10月,召开“五大”,终于将“”和“建立”的“条款”列入党纲。

对此,台湾当局煞有介事,扬言依法严办,但喧闹一时后,“案”也就不了了之了。

以上可以看出“”演进的基本轨迹:

从“住民自决”到“台湾国际主权独立”,再到“建立”,其“”主张不断升级,并最终理念化,成为该党的政治目标。

岛内舆论认为,“不论从何角度来看,都表明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的数名头面人物在不同的场合发表谈话则公开声称:“就是。”

时任主席的许信良毫不隐讳地宣称,已是“”,其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新潮流系”林浊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们希望扮演追求‘’运动的火车头,我们一步一步地让‘’化,我们每一步都考虑到当时政治环境接受的程度,我们总是提出比大家能接受高一点点的纲领,然后大家折衷一下,就恰到好处。…五年之间,我做了七个步骤,我们是稳扎稳打”。

这番话也清楚道出的“”历程。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