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明」的人,目前全国只有25万人口,是个稀罕姓氏。明姓最早的始祖是谁?说来话……不长不短。话说在约3~1万年前的「燧人氏」年代。有个叫「谯眀氏」(qiao2)的部落酋长。他有个子孙叫「明繇」(you2)。
燧人氏雕像
明繇在燧人氏手下当差,名列「四佐」之一,也算是身份煊赫了。其它3佐分别是:必育、成博、陨丘。话说他们4个都是「户雒氏」(luo4)的儿子?我想,不至于这么整齐吧?要说,他们都是户雒氏部落出来的英杰,我倒是相信。
轩辕12姓也一个个喊「爹」,号称是轩辕黄帝pOfDdX-f46+血统的直系子孙,然而实际上是攀龙附凤。他们只是协助轩辕战败蚩尤pOfmC-m7+的周边氏族部落而已。而且当时,他们往往是墙头草,谁胜利倒向谁。闲话少说,明繇就是明姓人家的得姓始祖。
独麓鏖战
明姓其它源头:姬周、鲜卑等等几乎任何姓氏,都少不了姬周的源头。姓氏书说,明姓也有部分,源自于周太王的二儿子、虞国君主「仲雍」。虞国在现代的陕西省平陆县。虞国被晋国兼并后,作为虞国大夫的「百里奚」,作为嫁妆被附赠到了秦国,机缘巧合成了秦国丞相。百里奚的儿子叫百里视,字孟明。他是秦国开疆拓土的猛将,后代以「明」为姓的有。
基因血统测序
关于姬周源头的明姓,还有个小源头。那就是「周公姬旦」的儿子「姬明保」,他继承了周公的位子,后代富集在「成周/洛阳」。现代洛阳眀氏人家,如果测序基因血统,不知道还能不能搜寻出姬周父系血统的蛛丝马迹。按照目前的姬姓源头姓氏统计,姬周血统偏向于pOfDrS-f5+神农后裔、西戎氏族。
几乎任何姓氏,都少不了鲜卑的源头。1500年前的「鲜卑族自助汉化事件」,导致「斗眷氏」改姓「明」,至于为什么是明,而不是斗?我不得而知,可能,是鲜卑语意译过来的吧。至于满蒙等少数民族改姓明的,不提也罢。
游牧民族改为汉姓
眀氏总谱:堪为全国姓氏总谱典范可能是由于明姓人口不多,聚合方便,所以,明姓人家凑在一起修了1部难得的眀氏总谱。从2002年起修谱,历时4年半。他们甚至创造性地统一了本来各异的堂号,一律叫作「日月堂」。也算是家谱界的一件盛事了。经过同堂探讨,他们把25万明姓人口,划分为17个宗支。
姓氏家谱
01/山东、德州、临邑、前后明村「余庆」宗支;02/江西、赣州、南康「章公」宗支;03/湖北「冕公」宗支;04/河南「星公」宗支;05/湖北随州「明玉珍」宗支;06/山东、东营、利津「苍公」宗支;07/广西广东「泗公」宗支;08/云南「恭公」宗支;09/湖南、常德、澧州(li3)「华公/富公」宗支;10/河南省、驻马店、上蔡县「远公」宗支;11/山东、滨州、邹平「纲公」宗支;12/山东、菏泽、郓城(yun4)「著公」宗支;13/江苏、南通「万里公」宗支,江苏、盐城、大丰「世英公」宗支;14/山西、高平「亮公」宗支;15/辽宁、葫芦岛、绥中的明姓人家;16/河北、沧州、河间的明姓人口;17/安徽、蚌埠(beng4bu4)、怀远「正龙」宗支……
拾遗:17宗以外的明姓人口然而,以上只是主要的明姓人口而已。其实,明姓在中国乃至于全世界,还有零零碎碎的分布。比如,在云南腾冲,就有完备的眀氏家谱和宗祠。其实,那是满清推翻明朝之后,残留在云南缅甸边境的「小倔强」,他们非要以「明」为姓,可谓「铁杆明粉」。
腾冲屋角
除了这些南明铁粉,还有些回族人,也不服气满族人的统治,乃至于整个乡集体改姓「明」。不过,《康熙大帝》的宰相「明珠」,可不是姓「明」哦,人家是满族人,复姓「纳兰」双名「明珠」。否则,他还想「去清复明」是怎么的?
重庆风光
还有韩国,也有明姓人家。那是「明玉珍」的后代。据说当年,明玉珍从湖北流窜到重庆,占山为王,被朱元璋剿灭后,后代被发配到高丽国居住。到如今,朝鲜加韩国的明姓人口,已经达到4万之多,实在是繁衍得很旺盛。每年都会有明姓人士,从韩国到重庆祭祖。
明姓的起源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段引人入胜的纪录,融合了神话传说、宗族传承,以及对古代英雄的尊敬。
这个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中国的上古时期,那是一个神话与现实交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一个古老的部落名为明族。明族在当时是一个强大而神秘的部落,居住在中国中原地区。这个部落以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而闻名,是上古时期的重要族群之一。
明族的首领或祖先,被称为明氏。据说,明氏是一个非常智慧和勇敢的领袖,他带领明族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明氏的智慧和勇气为他赢得了族人的尊敬和爱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祖先,明族的后代们开始采用明作为自己的姓氏。这是对明氏的一种纪念,也是对家族历史的一种传承。
除了部落的传说之外,明姓的起源还可能与古代的地理分布有关。在中国古代,一些家族或地区的居民会以其所在地的特征来命名自己的姓氏。因此,居住在明族领导的地区的居民,为了表明自己与这个部落的联系,也可能采用了明作为姓氏。
一个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明成祖朱棣,他是中国明代的一位著名皇帝。朱棣以其政治改革和文化贡献而闻名,特别是他发起的永乐大典,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朱棣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明朝的鼎盛时期之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明姓的起源可能既源于远古时代的明族及其首领明氏,也可能源于与明族地区相关的地名或文化传承。这个姓名就像是一段古代部落、宗族文化和地理分布的故事,从一个强大部落的首领或一个具有特定地理标识的地区延续至今,成为了一个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姓氏。
#暑期创作大赛#
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比如汉武帝刘彻,“武”这个谥号就是用来褒扬他的武功。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明”,也是一个美谥。以下,就让我们一起盘点历史上的“明皇帝”。
一、汉明帝
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字子丽,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
刘庄即位之后,恢复了被秦朝废除的冕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初服旒冕”的皇帝。对内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严禁后妃家族封侯干预朝政,防范外戚功臣势力;同时治理水患,在黄河沿岸修筑千里大堤,彻底解决了积患已久的黄河问题,维持了黄河900多年的稳定。
对外,派窦固出击北匈奴,设立西域都护,吞并西南的哀牢国,使康藏高原上的白狼等百余国称臣,并从天竺(印度)将佛教引进。在位期间,招抚流民,救济贫农,兴修水利,使得吏治清明,境内安定,民安其业,户口滋殖,时人颂曰“赫赫盛汉”,与其子汉章帝时期并称“明章之治”。
永平十八年八月壬子日(75年9月5日),驾崩于洛阳东宫前殿,时年四十八岁,在位十八年。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
二、魏明帝
魏明帝曹叡是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
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日(239年1月22日),曹叡病逝于洛阳,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曹叡在位前期颇有建树,堪称一代明君。不过,他在位后期大兴土木,沉溺于享乐,并将司马懿和曹爽选为托孤大臣,这直接为曹魏灭亡埋下了伏笔。
三、晋明帝
司马绍 (299年~325年),东晋第二位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的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为宫人荀氏。永昌元年 (322年) ,司马绍正式即位。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朝廷,成功制衡权臣世家,推动南方安定发展。
太宁二年 (324年),司马绍平定王敦之乱,停止追究王敦党羽,全力重用丞相王导,保持与江东士族和谐关系,稳定东晋的局势,对巩固皇室权威影响深远。太宁三年 (325年) ,司马绍病逝,年仅二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肃宗,葬于武平陵。
四、刘宋明帝
刘彧(439年-472年),即宋明帝,宋文帝刘义隆之子,南朝宋第六个皇帝。刘彧即位之初,能尽诸将之力,进用才学之士,又亲自讲学,有宽仁之声。其后宠信阮佃夫、王道隆等,专擅威权,府库为空,百官并断禄俸,而奢靡益甚。
并且,刘彧残忍好杀,几位弟弟次第被杀,宋孝武帝20余子更是尽丧其手,骨肉相残,莫此为甚。史称“宋氏之业,自此衰矣”。泰豫元年(472年),刘彧去世,葬于高宁陵。
五、南齐明帝
萧鸾(452年-498年9月1日),即齐明帝,南朝齐的第五任皇帝(494年12月22日-498年9月1日)。齐高帝萧道成的侄子,始安贞王萧道生的次子。齐武帝时期,萧鸾担任侍中、尚书左仆射、右卫将军。受遗诏辅政,连续废杀郁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自立为帝。萧鸾即位后,北魏屡侵犯,破齐于新野、南阳、义阳等地。
萧鸾性情多疑多虑,在位时期,将萧道成、萧赜子孙几乎屠戮殆尽。在位五年,庙号高宗,谥号明皇帝。对此,在笔者看来,和刘宋明帝一样,南齐明帝的生平也配不上明皇帝的谥号。
六、北魏明帝
元诩(510年4月8日~528年3月31日),北魏第九位皇帝(515年~528年在位),宣武帝元恪第二个儿子,母为宣武灵皇后胡氏。
元诩幼年继位,随着权臣元乂、母后胡氏相继擅权乱政,大失人心,引发六镇起义,国势日衰。武泰元年(528年),元诩不满胡太后执掌大权,密诏岳父尔朱荣进京勤王。密诏外泄,遭到灵太后毒杀,年仅十九岁,谥号为明,庙号肃宗,葬于定陵。
七、北周明帝
宇文毓(534年~560年5月30日),北周王朝第二位皇帝(557年9月~560年5月),周文帝宇文泰庶长子,母为姚夫人。孝闵帝元年(557年),宇文毓被大冢宰宇文护迎立,继位天王。任内励精图治,崇尚节俭,澄清吏治,修撰典籍。武成元年(559年)正式称“皇帝”。武成二年(560年5月30日)为权臣宇文护弑杀,年仅二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世宗,葬于昭陵。
喜欢看武侠小说的朋友们可能注意到了,很多武侠小说作品中,角色的姓氏都是相当独特的,比如有些文艺范的姓氏(“梅”,“苏”,“楚”),还有些复姓(“西门”,“南宫”,“令狐”,“轩辕”)。
这是为啥?其实稍微有点文学赏识能力的人都知道,是为了给角色增彩,从小到大大家做了这么多语文卷子,在文学鉴赏里面有这么一句“角色特点鲜明”,“独特性”也是“鲜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用平时少见的姓氏,容易加深读者印象,当然不仅于此,独特的兵器(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鲁智深的禅杖);独特的外貌(“身长八尺”,“满脸赤髯”);独特的表现(“景阳冈连喝十八碗酒”)都是塑造角色“特性”的一部分。
当然,这也不是中国独特的现象,欧洲,日本也一样。我不拿别的,就拿《名侦探柯南》来说,这里面“江户川”,“服部”,“毛利”,在日本都不是什么常见姓氏,另一部推理动漫《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也一样,金田一是极少见的北海道原住民姓氏(当然,这个角色是根据横沟正史笔下的金田一耕住塑造的)。
全世界都差不多…
但是,咱们中国作品笔下都是汉姓,那汉姓中的“复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汉姓中的复姓来源是很多的,有的来自官职(司马,太史),有的来自居住地(东郭,南郭),有的则是封地(令狐、羊舌、段干)…
但是,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中国复姓还有一个重要来源:少数民族改姓!
从古始,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就是你来我往,当然,因为汉族有极强的体量和文化优势,总体是周边部族不断被汉化,所以有些姓氏就来自少数民族,比如单于(古匈奴)、叱干(鲜卑古姓)…
也正是这种原因,你会发现中国历史有一个时期复姓名人极多——隋唐!
脱胎于北朝的隋唐时期,相当多的重臣有鲜卑色彩,有独孤,尉迟,宇文,长孙等一堆复姓…
一直不是有个梗嘛:宇文老师教数学…
这影响一直延续到了宋朝,宋朝也有些复姓名人,比如呼延赞,万俟卨(姓氏读mo qi)。
但总体来说,复姓越来越少,我国现存的复姓只剩下81个了,而且都是双字复姓。
有些人可能想问:额,难道还有三字的复姓吗?
古代还真有,对了,强调一下这里说的是汉姓,不包括原始的少数民族姓氏。如西野建,东关正,都是古代汉族的复姓,不过很早就消亡了。
那,复姓为什么越来越少呢?其实一直以来复姓就比单姓要少的,而且根据姓氏发展的规矩,人数少的小姓是会渐渐消亡的,但复姓因为一些特殊性,确实消亡速度加快了。
首先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其实啊,如果正常发展,很多鲜卑姓氏也会成为汉姓复姓的(少数民族姓氏完颜现在可以理解为汉姓了),但孝文帝改成了单姓,连皇姓都由拓跋换成了元,上百个复姓变成了单姓。
后来,到了隋唐,这时期复姓的很多是大族,一旦牵扯上政治,那经常就是抄家灭门,那复姓基本就是灭一个少一个…
而到了明朝,复姓再次受到打击,明朝自北宋以来,第一次实现了汉族的大一统,朱元璋下令“去胡化”,饮食,服饰,民俗都要改,姓氏也不例外。其实朱元璋是针对蒙古式姓名的,但这个执行下来,那谁说的清楚哪个是汉姓哪个是胡姓,很多不常见的复姓也被拆了。老百姓如果没什么文化更是如此,怕受牵连,就把自己用的复姓给改了。
明代史学家王世贞就发现“复姓至我朝则益少矣”的奇怪现象,这就是朱元璋干的,他下令“去胡姓”,呼延、乞伏、完颜等古老的鲜卑、女真姓氏改为单姓(呼、乞、颜),王世贞出于好奇编写了一本《明缙绅奇姓》(《皇明奇事述》卷四“明缙绅奇姓”),他认为复姓少的原因是大家出于方便,去繁化简。
但怎么可能是这么简单的原因啊,根据顾炎武的考察,这其实就是明初改胡姓造成的现象。明初这一波啊,虽然古代胡姓去了不少,但一些汉姓也受池鱼之灾,公孙、叔孙、长孙、王孙这种先秦两汉很常见的复姓也都被改了,只有极少数漏网之鱼,顾炎武批评为“氏族之紊,莫甚于此”。
当然,除了官方行动为,民间也确实有自发“改复为单”的现象,李济《中国民族的形成》中就说到:“…顺应时宜。外来成分在长期定居之后,开始感到他们在社会上受到排斥,因为他们保留着原先部落的多音节的名称。于是要求同化的欲望变得很强烈,结果一些多音节的姓氏变成了单音节。”
作者:云帆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