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奥地利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首都是著名的“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国土面积8.3万平方公里,不及德国的四分之一,人口也只有800多万。
奥地利、德国和瑞士的主体民族都是德意志人,通用德语。但很多人不知道,纳粹德国元首是奥地利人,而一直生活在维也纳的贝多芬反而是德国人。这也恰好反应了奥地利和德国之间的微妙关系。
▲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
在大部分人眼里,奥地利是一个像瑞士一样的人畜无害的小国,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现在的奥地利是永久中立国,整体实力比欧洲传统强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差很多。
殊不知,历史上的奥地利是一个曾经统治大半个欧洲的世界强国,极盛时期领土包括西班牙、匈牙利、捷克、荷兰、卢森堡、比利时、北意大利,极盛时期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那它是怎样从一个世界强国变成现在的欧洲小国的呢?
▲1829年的欧洲地图,红线内为德意志邦联,中间的暗紫色为奥地利(Austria)
一、辉煌的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是公元962年由奥托大帝在欧洲建立的一个帝国,帝国疆域涵盖今天的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周边地区。
哈布斯堡本来只是瑞士的一个小城堡,直到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才开始不断崛起。
当选为皇帝的5年后,鲁道夫一世夺取了奥地利公国,哈布斯堡家族的中心也从瑞士转移到了奥地利,从此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600多年里,哈布斯堡家族就成了奥地利的代表,这个家族使奥地利公国逐渐成为神圣罗马帝国中的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把持着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直至帝国灭亡。
▲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北起波罗的海沿岸,南到意大利
神圣罗马帝国由德意志人建立的诸侯国组成,代表着德意志地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只是名义上的诸侯之主,类似中国古代的周天子,诸侯听不听皇帝的命令还得看皇帝的实力,皇帝的实力取决于他有多少直属领地,直属领地才是领主直接的经济来源,没有强大的经济来源就没有强大的军队。
一开始,哈布斯堡家族的直属领地主要是奥地利大公国,奥地利大公国要保持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地位需要不断开疆拓土,扩充自己的实力。
哈布斯堡王朝扩充领地的途径非常独特,它不断与欧洲其他王室联姻,如果对方没有子嗣,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就可以继承对方的领地。哈布斯堡王朝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勃艮第、西班牙、匈牙利、波西米亚(今天的捷克)、意大利的全部或部分领地,使领地远远超过了一开始的奥地利大公国,而这些领地的居民大部分不是德意志人。
哈布斯堡王朝在16世纪上半叶的查理五世时期达到了极盛,查理五世先后与法国、奥斯曼土耳其发生战争,都获得了胜利。作为西班牙国王,他资助麦哲伦环球航行,并获得美洲大片殖民地。查理五世曾自豪的说:“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哈布斯堡王朝成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哈布斯堡王朝扩张过程中获得的领地
二、哈布斯堡王朝的衰落虽然领土广阔,但是哈布斯堡王朝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树敌太多,领土内民族成分也比较复杂。就在哈布斯堡王朝如日中天的时候,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狂热支持天主教,打压其他宗教,导致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公开反抗,从而在1618年引发了反哈布斯堡王朝的三十年战争。
战争一方主要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奥地利和西班牙,另一方几乎涵盖了欧洲其他所有国家,包括英国、法国、俄国、瑞典、丹麦等。结果,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实力被大幅削弱,战后对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其他诸侯影响力也大幅下降。
▲三十年战争的战场基本都在德意志地区,德意志饱受战争摧残
三十年战争的失败,使哈布斯堡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停止了领土扩张的步伐。而且祸不单行,哈布斯堡王朝在接下来的一次战争中失去了西班牙这个面积广阔的国家。
哈布斯堡家族与欧洲其他王室联姻,如果对方无嗣则继承对方领土,这种方式让哈布斯堡家族获得了大片领土,成为欧洲最显赫的家族。然而风水轮流转,没想到有一天它自己成了无嗣的一方。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卡洛斯二世死后无嗣,死前他立下遗嘱将王位传给自己姐姐的孙子腓力,而腓力的父亲是法国波旁王朝的 “太阳王”路易十四。奥地利对此表示反对,奥地利提出卡洛斯二世的姐姐嫁到法国前曾宣布永远放弃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按照亲疏关系,应该由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继承西班牙王位。
这件事双方都有理,这个时候只能靠拳头来决定了,最终双方为争夺西班牙爆发了战争,史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此时法国的国王是大名鼎鼎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正处于鼎盛时期,最终法国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并获得了西班牙的统治权,哈布斯堡家族失去了在西班牙的统治,奥地利玩了一辈子鹰,最后反被鹰啄伤了眼。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之前西班牙属于哈布斯堡王朝
失去西班牙使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大幅缩水,实力也严重受损。接下来因为无嗣问题,哈布斯堡家族差点把自己的大本营奥地利给丢了。
174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奥地利大公查理六世去世,查理六世没有男嗣,只有一个女儿玛丽娅·特蕾莎,根据哈布斯堡家族的宗室继承法规定,女性无继承权。但是查理六世担心死后他的领地遭瓜分,于是死前颁布了诏书允许女儿承袭奥地利所有的领地。
查理六世死后,他的女儿依照诏书的安排成为奥地利首位女大公,但是诸侯们群起而攻之,不承认特蕾莎的继承权,纷纷要求继承奥地利的领地,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就此爆发。
战争几乎波及了整个欧洲,交战的一方主要是奥地利和英国,另一方主要是普鲁士和法国。战争非常胶着,难分胜负,普鲁士一方略占上风。最终以双方签订了《亚琛和约》而结束,和约承认了特蕾莎对哈布斯堡王朝领地的继承权,作为交换,奥地利割让了不少领地给它的对手。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的双方阵营,蓝色为反特蕾莎阵营
这场战争奥地利虽然保住了大部分领地,但是实力被大大削弱。而且,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中普鲁士的国王腓特烈大帝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而普鲁士和奥地利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不断崛起的普鲁士逐渐成为奥地利最大的威胁,后来正是普鲁士取代奥地利统一了德意志。
普鲁士崛起之前,法国一直是奥地利最大的威胁。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王后被处决。看到法国出乱子,本来奥地利应该很高兴,但是路易十六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夫,而且利奥波德二世担心法国的共和思潮会同样波及到君主制的奥地利,动摇自己的统治地位。
于是,他极力联合欧洲各国君主武装干涉法国大革命。奥地利与普鲁士、英国、俄国等君主国家组成反法同盟进攻法国,但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都被军事天才拿破仑击败,他们不得不与法国讲和。
▲法国大革命中,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激起了欧洲君主国的反对
1805年,已经加冕为法兰西皇帝的拿破仑进一步加冕自己为意大利国王,这触怒了奥地利,奥地利与俄国、英国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向拿破仑宣战。
当时全欧洲只有法国、俄国、神圣罗马帝国这三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能称皇帝,其他国家再强大也只能称国王,这三国在波西米亚境内打了一场“三皇会战”,这场战役拿破仑击垮了奥地利和俄国联军,法国皇帝大胜,另外两个皇帝狼狈逃窜。
“三皇会战”不久之后,拿破仑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其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被迫宣布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改称奥地利皇帝,神圣罗马帝国就此灭亡,而在神圣罗马帝国灭亡之前的几百年里,皇位都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担任,这使得奥地利对德意志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拿破仑为了控制德意志,随即在德意志地区组成莱茵联邦,拿破仑为联邦最高元首,支配了联邦的外交和军事,奥地利失去对德意志地区的影响力。
▲极盛时期的拿破仑帝国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
奥地利势力范围收缩到了自己的领地。只要有拿破仑的存在,奥地利就再也无法领导德意志。直到1813年,在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后,趁法国元气大伤,奥、普、英、俄、瑞典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奥地利才将拿破仑击败。
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了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
神圣罗马帝国已经灭亡,为了维持奥地利在德意志的领导地位,1815年,奥地利发起成立了德意志邦联,因为哈布斯堡家族在德意志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奥地利为德意志邦联的永久主席国,依然是德意志的主导,不过这只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回光返照,不断崛起的普鲁士成为终结奥地利在德意志霸权的终结者。
▲1815年德意志邦联成立,奥地利依然是德意志的主导
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担任普鲁士首相之后,普鲁士通过1866年的普奥战争和1870年的普法战争,先后击败了奥地利和法国,彻底扭转了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德意志的地位,普鲁士统一了除奥地利之外的所有德意志地区,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而德意志第一帝国就是之前奥地利主导的神圣罗马帝国。
▲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后,把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
普奥战争后,奥地利地位很尴尬,数百年来奥地利一直是德意志的领导者,实力也最强,本来最有希望统一德意志的是奥地利,结果普鲁士统一了除奥地利之外的所有德意志地区,奥地利彻底失去了对德意志的影响力,实力被大幅削弱。
普鲁士将奥地利排挤出德国之后,试图修复与奥地利的关系,大力支持奥地利往南扩张,防止奥地利再回过头来与它争夺德意志。
奥地利败给普鲁士之后,彻底失去了德意志的领导权,只能试图不断巩固自己在德意志之外区域的统治。奥地利极盛时期取得了非常多的领地,而这些领地大部分居民都不是德意志人。因此,它统治下的区域民族成分极其复杂,德意志人最多,但是只占23%,境内缺乏一个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主体民族,各地发展也非常不均衡,各民族纷争不断,语言不通,交流困难,导致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德国。
▲奥匈帝国境内四大民族比例:德意志人(23%)、匈牙利人(21%)、捷克人(12%)、波兰人(11%)
匈牙利人是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第二大民族,为安抚匈牙利贵族,奥地利成立了二元化的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有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两个主体,奥地利皇帝同时担任匈牙利国王,但是匈牙利王国除外交和国防之外的权力都掌握在匈牙利贵族手中。奥匈帝国不过是一个披着大国外壳的伪强国,随时有解体的风险。
▲奥匈帝国的版图
三、奥匈帝国的解体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后,为了孤立法国,防止法国向德国复仇,不断寻找盟友。1873年,俾斯麦拉拢奥匈帝国和俄国结成“三皇同盟”,实现了孤立和削弱法国的目标。后来奥匈帝国和俄国为争夺巴尔干地区发生了激烈矛盾,德国最终选择与奥匈帝国结成军事同盟,后来意大利也加入到同盟国这一方。
而俄国为确保与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地区的霸权不落下风,选择与法国结成军事同盟。随着英德矛盾不断加剧,后来英国加入到了俄国和法国一方,结成协约国集团。两大军事同盟的建立为一战的爆发奠定了基础,军事同盟犹如赤壁之战中的铁索连舟,盟国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正是一战导致了奥匈帝国的解体,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战爆发前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视察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血青年普林西普刺杀,随即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因军事同盟关系相继卷入战争,一战爆发。
▲奥地利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角
本来同盟国和协约国势均力敌,但是随着意大利倒向协约国,而且后来美国、日本、中国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协约国一方,最终一战以奥地利一方的失败而告终。
作为战败国,奥地利被肢解成多个小国,被剥离了所有的非德意志地区,并被禁止与德国合并,一战使奥地利成为了面积只有8.3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国土面积还不及德国的四分之一,奥地利由世界强国变成了欧洲小国。
▲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成为欧洲小国
作为战败国的统治者,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也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1918年成立的奥地利共和国,哈布斯堡家族的末代皇帝被共和国国民议会驱逐出境。
不过,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宫美泉宫至今依旧保留在维也纳,作为维也纳最著名的景点和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众多游客,述说着往日奥地利在欧洲的辉煌。
▲世界著名旅游景点美泉宫,哈布斯堡家族留给奥地利的文化遗产
作者:诸葛仲达
编辑:Thomas (唐)
在抗疫的过程中,由于美国、巴西、印度等国的案例,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由于国家与构成国(州)政令不一,因此联邦制国家在抗疫情当中存在着天然劣势。
然而,欧洲国家奥地利共和国也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本身由9个州(构成国)组成,但是它抗疫依然能取得成功,这就是联邦制国家抗疫困难的一个反例。
下面是奥地利共和国的患者数量曲线:累计已经平稳、现存已经下降。
下面是奥地利共和国的患者的“生死”曲线,一直看起来比较舒服,整体抗疫非常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奥迪全国有9个州组成,是典型联邦制国家。联邦制国家在抗疫中不利的问题,在奥地利其实并没有遇到,反而比一些欧洲单一制的国家都要成功。
下面地图就是奥地利九个州的情况。
奥地利各州都有自己的宪法,外各州亦有自己的州政府、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州会议厅。奥地利也是有着明确的联邦制度的传统,早在奥匈帝国时期,它就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
下面表格反应了奥地利共和国的九个州,可以看出它们也是有大有小。
美国、巴西、印度等联邦制的国家在抗疫过程中,的确存在着政令不一,国家与地方扯皮的现象,但这并非是联邦制的本身的问题,而是这些国家自己的问题。
奥地利就是联邦制国家抗疫困难的一个反例,它也是由9个“国家”组成,却在抗疫的过程中很成功,已经接近了大功告成的地步。
奥地利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首都是著名的“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国土面积8.3万平方公里,不及德国的四分之一,人口也只有800多万。
奥地利、德国和瑞士的主体民族都是德意志人,通用德语。但很多人不知道,纳粹德国元首是奥地利人,而一直生活在维也纳的贝多芬反而是德国人。这也恰好反应了奥地利和德国之间的微妙关系。
▲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
在大部分人眼里,奥地利是一个像瑞士一样的人畜无害的小国,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现在的奥地利是永久中立国,整体实力比欧洲传统强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差很多。
殊不知,历史上的奥地利是一个曾经统治大半个欧洲的世界强国,极盛时期领土包括西班牙、匈牙利、捷克、荷兰、卢森堡、比利时、北意大利,极盛时期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那它是怎样从一个世界强国变成现在的欧洲小国的呢?
▲1829年的欧洲地图,红线内为德意志邦联,中间的暗紫色为奥地利(Austria)
一、辉煌的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是公元962年由奥托大帝在欧洲建立的一个帝国,帝国疆域涵盖今天的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周边地区。
哈布斯堡本来只是瑞士的一个小城堡,直到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才开始不断崛起。
当选为皇帝的5年后,鲁道夫一世夺取了奥地利公国,哈布斯堡家族的中心也从瑞士转移到了奥地利,从此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600多年里,哈布斯堡家族就成了奥地利的代表,这个家族使奥地利公国逐渐成为神圣罗马帝国中的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把持着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直至帝国灭亡。
▲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北起波罗的海沿岸,南到意大利
神圣罗马帝国由德意志人建立的诸侯国组成,代表着德意志地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只是名义上的诸侯之主,类似中国古代的周天子,诸侯听不听皇帝的命令还得看皇帝的实力,皇帝的实力取决于他有多少直属领地,直属领地才是领主直接的经济来源,没有强大的经济来源就没有强大的军队。
一开始,哈布斯堡家族的直属领地主要是奥地利大公国,奥地利大公国要保持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地位需要不断开疆拓土,扩充自己的实力。
哈布斯堡王朝扩充领地的途径非常独特,它不断与欧洲其他王室联姻,如果对方没有子嗣,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就可以继承对方的领地。哈布斯堡王朝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勃艮第、西班牙、匈牙利、波西米亚(今天的捷克)、意大利的全部或部分领地,使领地远远超过了一开始的奥地利大公国,而这些领地的居民大部分不是德意志人。
哈布斯堡王朝在16世纪上半叶的查理五世时期达到了极盛,查理五世先后与法国、奥斯曼土耳其发生战争,都获得了胜利。作为西班牙国王,他资助麦哲伦环球航行,并获得美洲大片殖民地。查理五世曾自豪的说:“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哈布斯堡王朝成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哈布斯堡王朝扩张过程中获得的领地
二、哈布斯堡王朝的衰落虽然领土广阔,但是哈布斯堡王朝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树敌太多,领土内民族成分也比较复杂。就在哈布斯堡王朝如日中天的时候,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狂热支持天主教,打压其他宗教,导致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公开反抗,从而在1618年引发了反哈布斯堡王朝的三十年战争。
战争一方主要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奥地利和西班牙,另一方几乎涵盖了欧洲其他所有国家,包括英国、法国、俄国、瑞典、丹麦等。结果,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实力被大幅削弱,战后对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其他诸侯影响力也大幅下降。
▲三十年战争的战场基本都在德意志地区,德意志饱受战争摧残
三十年战争的失败,使哈布斯堡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停止了领土扩张的步伐。而且祸不单行,哈布斯堡王朝在接下来的一次战争中失去了西班牙这个面积广阔的国家。
哈布斯堡家族与欧洲其他王室联姻,如果对方无嗣则继承对方领土,这种方式让哈布斯堡家族获得了大片领土,成为欧洲最显赫的家族。然而风水轮流转,没想到有一天它自己成了无嗣的一方。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卡洛斯二世死后无嗣,死前他立下遗嘱将王位传给自己姐姐的孙子腓力,而腓力的父亲是法国波旁王朝的 “太阳王”路易十四。奥地利对此表示反对,奥地利提出卡洛斯二世的姐姐嫁到法国前曾宣布永远放弃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按照亲疏关系,应该由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继承西班牙王位。
这件事双方都有理,这个时候只能靠拳头来决定了,最终双方为争夺西班牙爆发了战争,史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此时法国的国王是大名鼎鼎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正处于鼎盛时期,最终法国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并获得了西班牙的统治权,哈布斯堡家族失去了在西班牙的统治,奥地利玩了一辈子鹰,最后反被鹰啄伤了眼。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之前西班牙属于哈布斯堡王朝
失去西班牙使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大幅缩水,实力也严重受损。接下来因为无嗣问题,哈布斯堡家族差点把自己的大本营奥地利给丢了。
174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奥地利大公查理六世去世,查理六世没有男嗣,只有一个女儿玛丽娅·特蕾莎,根据哈布斯堡家族的宗室继承法规定,女性无继承权。但是查理六世担心死后他的领地遭瓜分,于是死前颁布了诏书允许女儿承袭奥地利所有的领地。
查理六世死后,他的女儿依照诏书的安排成为奥地利首位女大公,但是诸侯们群起而攻之,不承认特蕾莎的继承权,纷纷要求继承奥地利的领地,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就此爆发。
战争几乎波及了整个欧洲,交战的一方主要是奥地利和英国,另一方主要是普鲁士和法国。战争非常胶着,难分胜负,普鲁士一方略占上风。最终以双方签订了《亚琛和约》而结束,和约承认了特蕾莎对哈布斯堡王朝领地的继承权,作为交换,奥地利割让了不少领地给它的对手。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的双方阵营,蓝色为反特蕾莎阵营
这场战争奥地利虽然保住了大部分领地,但是实力被大大削弱。而且,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中普鲁士的国王腓特烈大帝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而普鲁士和奥地利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不断崛起的普鲁士逐渐成为奥地利最大的威胁,后来正是普鲁士取代奥地利统一了德意志。
普鲁士崛起之前,法国一直是奥地利最大的威胁。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王后被处决。看到法国出乱子,本来奥地利应该很高兴,但是路易十六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夫,而且利奥波德二世担心法国的共和思潮会同样波及到君主制的奥地利,动摇自己的统治地位。
于是,他极力联合欧洲各国君主武装干涉法国大革命。奥地利与普鲁士、英国、俄国等君主国家组成反法同盟进攻法国,但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都被军事天才拿破仑击败,他们不得不与法国讲和。
▲法国大革命中,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激起了欧洲君主国的反对
1805年,已经加冕为法兰西皇帝的拿破仑进一步加冕自己为意大利国王,这触怒了奥地利,奥地利与俄国、英国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向拿破仑宣战。
当时全欧洲只有法国、俄国、神圣罗马帝国这三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能称皇帝,其他国家再强大也只能称国王,这三国在波西米亚境内打了一场“三皇会战”,这场战役拿破仑击垮了奥地利和俄国联军,法国皇帝大胜,另外两个皇帝狼狈逃窜。
“三皇会战”不久之后,拿破仑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其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被迫宣布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改称奥地利皇帝,神圣罗马帝国就此灭亡,而在神圣罗马帝国灭亡之前的几百年里,皇位都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担任,这使得奥地利对德意志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拿破仑为了控制德意志,随即在德意志地区组成莱茵联邦,拿破仑为联邦最高元首,支配了联邦的外交和军事,奥地利失去对德意志地区的影响力。
▲极盛时期的拿破仑帝国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
奥地利势力范围收缩到了自己的领地。只要有拿破仑的存在,奥地利就再也无法领导德意志。直到1813年,在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后,趁法国元气大伤,奥、普、英、俄、瑞典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奥地利才将拿破仑击败。
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了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
神圣罗马帝国已经灭亡,为了维持奥地利在德意志的领导地位,1815年,奥地利发起成立了德意志邦联,因为哈布斯堡家族在德意志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奥地利为德意志邦联的永久主席国,依然是德意志的主导,不过这只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回光返照,不断崛起的普鲁士成为终结奥地利在德意志霸权的终结者。
▲1815年德意志邦联成立,奥地利依然是德意志的主导
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担任普鲁士首相之后,普鲁士通过1866年的普奥战争和1870年的普法战争,先后击败了奥地利和法国,彻底扭转了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德意志的地位,普鲁士统一了除奥地利之外的所有德意志地区,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而德意志第一帝国就是之前奥地利主导的神圣罗马帝国。
▲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后,把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
普奥战争后,奥地利地位很尴尬,数百年来奥地利一直是德意志的领导者,实力也最强,本来最有希望统一德意志的是奥地利,结果普鲁士统一了除奥地利之外的所有德意志地区,奥地利彻底失去了对德意志的影响力,实力被大幅削弱。
普鲁士将奥地利排挤出德国之后,试图修复与奥地利的关系,大力支持奥地利往南扩张,防止奥地利再回过头来与它争夺德意志。
奥地利败给普鲁士之后,彻底失去了德意志的领导权,只能试图不断巩固自己在德意志之外区域的统治。奥地利极盛时期取得了非常多的领地,而这些领地大部分居民都不是德意志人。因此,它统治下的区域民族成分极其复杂,德意志人最多,但是只占23%,境内缺乏一个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主体民族,各地发展也非常不均衡,各民族纷争不断,语言不通,交流困难,导致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德国。
▲奥匈帝国境内四大民族比例:德意志人(23%)、匈牙利人(21%)、捷克人(12%)、波兰人(11%)
匈牙利人是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第二大民族,为安抚匈牙利贵族,奥地利成立了二元化的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有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两个主体,奥地利皇帝同时担任匈牙利国王,但是匈牙利王国除外交和国防之外的权力都掌握在匈牙利贵族手中。奥匈帝国不过是一个披着大国外壳的伪强国,随时有解体的风险。
▲奥匈帝国的版图
三、奥匈帝国的解体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后,为了孤立法国,防止法国向德国复仇,不断寻找盟友。1873年,俾斯麦拉拢奥匈帝国和俄国结成“三皇同盟”,实现了孤立和削弱法国的目标。后来奥匈帝国和俄国为争夺巴尔干地区发生了激烈矛盾,德国最终选择与奥匈帝国结成军事同盟,后来意大利也加入到同盟国这一方。
而俄国为确保与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地区的霸权不落下风,选择与法国结成军事同盟。随着英德矛盾不断加剧,后来英国加入到了俄国和法国一方,结成协约国集团。两大军事同盟的建立为一战的爆发奠定了基础,军事同盟犹如赤壁之战中的铁索连舟,盟国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正是一战导致了奥匈帝国的解体,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战爆发前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视察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血青年普林西普刺杀,随即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因军事同盟关系相继卷入战争,一战爆发。
▲奥地利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角
本来同盟国和协约国势均力敌,但是随着意大利倒向协约国,而且后来美国、日本、中国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协约国一方,最终一战以奥地利一方的失败而告终。
作为战败国,奥地利被肢解成多个小国,被剥离了所有的非德意志地区,并被禁止与德国合并,一战使奥地利成为了面积只有8.3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国土面积还不及德国的四分之一,奥地利由世界强国变成了欧洲小国。
▲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成为欧洲小国
作为战败国的统治者,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也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1918年成立的奥地利共和国,哈布斯堡家族的末代皇帝被共和国国民议会驱逐出境。
不过,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宫美泉宫至今依旧保留在维也纳,作为维也纳最著名的景点和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众多游客,述说着往日奥地利在欧洲的辉煌。
▲世界著名旅游景点美泉宫,哈布斯堡家族留给奥地利的文化遗产
作者:诸葛仲达
编辑:Thomas (唐)
奥地利地理位置图——奥地利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与多国接壤,东邻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邻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邻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邻德国和捷克。国土面积83855平方公里(比重庆市略大)。
奥地利地图——奥地利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其人类发展指数居世界前列。欧盟成员,OECD创始国。奥地利从中世纪末期到一战结束前,一直是欧洲大国之一,更是统治中欧近700年的哈布斯堡王朝所在地,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匈帝国的首都。
奥地利地形图——奥地利地势西高东低,阿尔卑斯山贯穿奥地利的西部和南部,这使得奥地利成为著名的冬季运动胜地。山地占国土面积的70%。山脉南北两侧是石灰岩带,中央是结晶岩带。最高峰为大格洛克纳山,海拔3798米。东北部是维也纳盆地,东南部和北部为丘陵地型及高原。多瑙河流经东北部,在境内长350公里。南部有穆尔河和德拉瓦河,西部则有因河和萨尔察赫河等。森林覆盖率约为46.7%。
奥地利行政区划图——奥地利行政上划分为9个联邦州(Bundesland),分别是:布尔根兰、克恩顿、上奥地利、下奥地利、萨尔茨堡、施泰尔马克、蒂罗尔、福拉尔贝格、维也纳。州下设84个区(Bezirk),区下设市(Stadt)和镇(Gemeinde)。奥地利各州都有自己的宪法,州法不能抵触联邦宪法,此外各州亦有自己的州政府、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和州会议厅。然而除了行政法院外,其余司法机构由国家管理。
音乐之国奥地利——奥地利旅游业发达,壮美的阿尔卑斯山脉是登山爱好者和冬季运动爱好者的理想去处;数百个秀美的湖泊,是夏季休闲和水上运动的好地方;超过四成的森林覆盖率和大面积草地牧场提亮了国家的绿色主色调;尊尚历史的人们,可以在首都维也纳缅怀奥匈帝国的盛世;热爱音乐的游客,则可探访音乐家的故居,聆听一场难以忘怀的音乐会。
奥地利主要城市——除了维也纳、萨尔茨堡和茵斯布鲁克3个著名的奥地利旅游城市美景之外,格拉茨的城堡山、埃根博格城堡,哈尔施塔特的湖泊和林茨的毛特豪森集中营也是奥地利有名的旅游景区,前往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奥地利国家元素——奥地利是著名的音乐之国,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奥地利人口与民族——截至2019年,总人口863.2万,主题民族奥地利人超过90%。奥地利人主要由属于日耳曼部落群的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结合而成,并吸收有马扎儿人、匈奴人、斯拉夫人以及罗马化的土著居民的成分。他们虽与德意志人在族源和语言上有不少近似的地方,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形成过程。奥地利的官方语言是德语,口语使用上德意志语的多种方言,与书面语差别较大。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