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刘可欣
我们平时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常常用“猴年马月”来形容等待的遥遥无期。那么这个“猴年马月”我们到底能够等得到吗?答案是:我们不仅等得到,我们可能已经度过了很多“猴年马月”,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图源网络)
“马月”很可能就是指农历五月
要说清“猴年马月”到底是哪一年哪一月,就要弄清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天干地支。
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年都有一个地支,十二地支为一轮回,对应着十二个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而按照古人以寅月作为干支年的第一个月(即正月)的算法,那么农历五月对应的就是“午(马)月”。所以,“猴年马月”指的申猴年的“午(马)月”。而距离我们最近的“猴年马月”是在2016年(农历为丙申年)农历五月。下一个“猴年马月”则是在2028年(农历为戊申年)的农历五月。
值得一提的是,2028年有闰五月,这意味着我们过完了一个“猴年马月”还得再过一个”猴年马月”。当然,这都是后人推测的说法,也有“猴年马月”具体所指不可考、来自方言谐音演变的说法。
五月各种雅称体现先人生活智慧
由此,农历五月也被称为“午月”。除此之外,五月还有很多的雅称,有按照气候来分的,也有按照万物生长情况来分,颇为有趣,这些雅称体现了先人的生活智慧和情趣。
按照气候与气温,农历五月有仲夏、中夏、郁蒸、郁月的别称。在古人的认识中,最初一年只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又将农历的十二个月份,按照“居首的称孟,居中的称仲,居末的为季”的顺序,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成了古人常用的相应月份代称。古人以农历四、五、六月为夏天,五月排第二,所以称为仲夏、中夏。而所以将五月称为“郁蒸、郁月”,是因为夏天天气炎热,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的缘故。杜甫就曾在《夏夜叹》中“抱怨”道: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午月”中的“午”是“仵”的意思。《五行大义》中说:“午者,仵也,亦云萼也。仲夏之月,万物盛大,枝柯萼布于午。”意思是说,农历五月万物盛大,百草茂盛。而五月百草之盛当属菖蒲。菖蒲亦称为尧韭,是“花草四雅”之一(其它三“雅”指的是兰、菊、水仙),生长在水岸河边,中国多数地区都有分布。
端午节时悬挂的菖蒲和艾叶(图源网络)
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其根茎可制香味料,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五月五,迎端午,农历五月还有被称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的端午节。而逢端午节之时,中国民间有着喝菖蒲酒、以菖蒲叶作剑,与艾叶一起扎成束,悬挂于门口用以驱祟的重要习俗,因此五月也被称为“蒲月”。
古人追求美,也给月份起了极富诗意的名称,以当月盛开的花来命名的月份别称也不少。在农历五月,热烈鲜艳的石榴花开得正盛,因此农历五月也称“榴月”,其它的月份别称如下:杏月(二月)、桃月(三月)、桂月(八月)、菊月(九月)等。四月“梅月”则既指梅子成熟的月份,也指梅雨季节。
石榴花(图源网络)
这与大家小时候所熟记的《十二月花开歌》的内容:“一月水仙清水养,二月杏花伸出墙,三月桃花红艳艳,四月杜鹃满山岗,五月牡丹笑盈盈,六月栀子戴头上,七月荷花浮水面,八月桂花捏蜜糖,九月菊花迎秋风,十月芙蓉抖寒霜,十一月山茶初开放,十二月腊梅雪里香”基本相符。
在《诗经》的《豳风·七月》中记载“四月秀葽,五月鸣蜩”,蜩即是蝉。意思是在农历五月,知了的幼虫们开始钻出土表,爬到树上抓紧时间羽化成虫,在树上开始夏天的第一声鸣叫,因此五月的别称之一也叫“鸣蜩”。
齐白石所作《知了图》(图源网络)
五月还有个典雅的名称叫蕤宾。蕤宾指的是十二律中的第七律。十二律是古代的定音方法,也是古代汉族乐律学名词,分为六阳律和六阴律,每一律都与地支、月份有相对应关系。蕤宾本是古乐十二律中的第七律,但按照古人以正月对应第三律太簇的规定,第七律蕤宾就对应五月,故代指农历五月。
曹丕的《与朝歌令吴质书》中写“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天气和暖,众果具繁。”此处就是说五月的气候温暖,万物生长茂盛。陶潜在《和胡西曹示顾贼曹》中写到: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颸。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这两处的“蕤宾”都指的是农历五月。《水浒传》第十三回中提到“时逢端午,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可见,蕤宾也代指端午节。
这些月份别称汇集了古人强大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创造力,是古人在生活和学习中总结的智慧。理解这些月份的别称,除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中国古代文学,更能在日常生活中增添一丝来自古时的闲适和诗意。当走在大街上听到第一声蝉鸣的时候,我们就能想到已是农历五月,万物盛大之时。
(文中月份所指均为农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中文 之美
翻阅古籍,再一次陶醉于中文之美!
天地万物,草木摇落,飞禽走兽,稚子鱼虫,均有我们古人途经人间时赋予的别称雅称,不过二三字的名字,也动人有趣得像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故事,惹人回味无穷!这便采撷一番常见事物的古称,邀你同赏同痴同醉。
《18个事物中文雅称,
心动18次!》
01
有一种雅致,
将【六月】唤作【荷月】。
古时的这会儿,
也就是农历六月,叫“荷月”。
即将迎来的农历七月,叫“巧月”,
接着:八月是桂月,
九月是菊月,十月是小阳月或梅月,
十一月是冬月,十二月是嘉平月,
一月是元月,二月是杏月,三月是桃月,
四月是清和月,五月是榴月。
02
有一种雅致,
将【青山】唤作【翠微】。
婉约派晏几道有词云: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
不似流莺取次飞。
03
有一种雅致,
将【西瓜】唤作【青门绿玉房】。
明代诗人瞿佑的《红瓤瓜》中云:
“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腥血沁中央。”
一口“青门绿玉房”下肚,
真是“顿消烟火气,齿有冰雪声”。
04
有一种雅致,
将【苹果】唤作【超凡子】。
吃苹果,
咱就说吃个超凡子,
仿佛吃下的是令人超凡脱俗的仙果。
05
有一种雅致,
将【螃蟹】唤作【无肠公子】。
️
明《夜航船》记载了古人的冷幽默:
《抱朴子》里说,
山中辰日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蟹谱》又说,出师下岩之际,
忽见蟹,称为横行介士。
06
有一种雅致,
将【猫】唤作【狸奴】。
一入凛冬,
多少人向往的是陆游笔下的: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在宋代,喵已经很受宠了,
养猫,要用“聘”,
猫就如家庭成员一样被礼待。
不会抓老鼠?也没关系的,
有《睡猫》诗为证:
“瓶吕斗粟鼠窃尽,床上狸奴睡不知。
无奈家人犹爱护,买鱼和饭养如儿。”
07
有一种雅致,
将【酒】唤作【忘忧物】。
陶渊明《饮酒》之七: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言饮酒忘忧。
08
有一种雅致,
将【茶】唤作【不夜侯】。
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说:
“饮真茶令人少睡,
故茶别称不夜侯,美其功也。”
白居易也曾在诗中写道:
“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
09
有一种雅致,
将【男子】唤作【玉郎】。
元稹有诗云:
“想得玉郎乘画舸,几回明月坠云间。”
玉郎是古时对男子的美称或昵称。
10
有一种雅致,
将【女子】唤作【婵娟子】。
婵娟不单是“千里共婵娟”的明月,
还可指姿态美好的女子,
“玉堂挂珠帘,中有婵娟子。
其貌胜神仙,容华若桃李。”
11
有一种雅致,
将【书信】唤作【双鲤】。
古乐府诗云: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人因以双鲤、双鱼、尺素指书信。
12
有一种雅致,
将【花开时吹过的风】
唤作【花信风】。
“风有常,花有信,
以花事次第记载时光,于是岁月含香。”
我们的民族“花历”,
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风,
自小寒至谷雨,八个节气共分二十四候,
每一候(每五日)一时令花开,
二十四候代表着二十四种花期。
13
有一种雅致,
将【玫瑰】唤作【刺客】。
梁实秋说,
列玫瑰为“刺客”,也是够冤枉的。
不过细品之,“刺客”实在取得妙!
不单因她周身是刺,后人以玫瑰喻爱情,
这偷心的刺客!谁不曾被刺伤过?
古有“花三十客”之说,
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
兰为幽客,桃为妖客,杏为艳客,
梨为淡客,菊为寿客,葵为忠客,
腊梅为寒客,琼花为仙客,
丁香为情客,月季为痴客等等。
14
有一种雅致,
将【天上】唤作【碧落】。
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云: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15
有一种雅致,
将【月亮】唤作【望舒】。
“望舒”出自《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是说上天入地漫游求索,
前有月神望舒代为开路,
后有风神飞廉追随。
望舒是古神话中为月亮驾车的天神,
后世用作月亮的代称。
取一个像月一样皎洁的姓名,
也是极浪漫的,
譬如“雨巷诗人”之名戴望舒。
16
有一种雅致,
将【萤火虫】唤作【照夜清】。
明代陈继儒《珍珠船》记载,
“照夜清,萤也。”
17
有一种雅致,
将【石头】唤作【山骨】。
古人称,
山之肌肤在泥土,山之骨在石。
《西游记》写到找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时,
对芭蕉洞口就有这样的记叙——
正是那:山以石为骨,石作土之精。
烟霞含宿润,苔藓助新青。
嵯峨势耸欺蓬岛,幽静花香若海瀛。
几树乔松栖野鹤,数株衰柳语山莺。
诚然是千年古迹,万载仙踪。
18
有一种雅致,
将【钱】唤作
【孔方兄】/【阿堵物】。
古代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中记有,
晋鲁褒作《钱神论》,
尝以钱为孔方兄;
王夷甫口不言钱,
乃谓钱为阿堵物。
“孔方兄”是爱称,“阿堵物”是蔑称,
这里面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
西晋大臣王夷甫,常鄙夷妻子贪钱俗气,
自命清高的他,从来不说“钱”字。
妻子逗弄他,就让婢女把钱堆在他床边。
王夷甫早晨醒来,见钱碍事,没法下床,
就冲婢女大喊:“举却阿堵物。”
是说,快拿走这玩意儿!
阿堵,是那时的口语“这个”。
配图丨视觉中国
来玩个造句游戏吧!
请在留言区用上文提到的古称造句,
分享你的日常。
小编先来:今天花了些“孔方兄”,
与身边的“婵娟”“玉郎”,愉快地共进晚餐了。
监制 | 李浙
编辑 | 王若璐 校对 | 少卓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