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生肖

朱升简介 朱升和李善长是一个人吗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1:53作者:凉话刺骨来源:网络

朱升简介 朱升和李善长是一个人吗

本文目录一览:

智谋远胜刘伯温,才学力压李善长,奇才朱升才是真·大明帝师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朱升 塑像)

元末明初,安徽休宁,台子上村,一个叫做朱升的小朋友出生了。

朱升长到八岁,拜师于老学究江敏求门下,十二岁,又拜师于金斋谕先生门下,十六岁时,再拜陈栎先生门下。

元末战乱,百姓于水火之中,黎民于倒悬之态,但我们的朱升同志,却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看得出来,这是个有坚定理想的人。

江,金,陈三人,都是那个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搞学问有两把刷子,结果很快把朱升培养成了一名高材生。

朱升不负众望,于十九岁考中了秀才。

不过,在那个时代,考中秀才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儿。

元朝虽然是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但其外部虽然统一,内部却基本上算是乱成一锅粥了。

从元武宗海山的至大元年,即公元1308年到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的元统元年,即公元1333年,二十五年里,大元朝廷换了八个皇帝。

皇族频繁内斗,根本没有时间处理国家大事儿,就更别提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了。

内斗频繁,统治黑暗,官僚,法度废弛,再赶上天灾人祸,以及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可以说,此时的朝廷,就是一个烂摊子。

(元末农民起义)

你朱升的确是寒窗苦读数十年,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秀才,但问题是,现在朝廷没有时间给你安排工作,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拿着你的秀才功名回家等着。

这不是朱升的个例,而是元朝末期读书人的普遍遭遇。

比如我们熟知的刘基同志,当年同样是科考中举,然后无官可做,只好回家赋闲。

满腔壮志,一怀离索,朱升只能黯然地回到了乡间。

我想,朱升应该是迷茫的。

作为一个读书人,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即便他拥有满腔的才学,坚定的心智,但在乱世之际,他仍然是脆弱的。

他不明白自己如此发奋读书,考取功名之后却为何不能报效朝廷,但其实,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你不能理解的事情发生,尽管你不理解,但你却必须要接受。

因为,只有切实地体会到这个世界的残酷和无情,被现实所击溃,被痛苦所蹂躏,直到你体无完肤,遍体鳞伤,却仍然能不放弃对这个世界的希望,你才是真正能成就功名大业的人。

光明很遥远,它之所以遥远,那是因为,在沐浴光明之前,必须历经黑暗。

(著书)

回到家乡的朱升没有意志消沉,而是开始一门心思的研究学问,他在乡间游走,写下了记录好人好事的传记《墨庄率意录》,他研究天文地理之学,写下了《星卦提纲》,他研究社会变化和政治制度,写下了《刑统赋解》,他研究奇门遁甲,阴阳方术之学,写下了《龙穴阴阳之诀》,可以说,赋闲在家的朱升不仅没有自暴自弃,反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练就了一身高级技能。

朱升隐居,是二十五岁,在这期间,他一直在等待着朝廷对他的召唤,毕竟学是学了,要是没有地方施展,那实在是一种遗憾。

电影《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曾经说过一句话:

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想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来。

作者以为,这段台词,其实同样也适用于朱升。

他不是想要做官,而是因为,那个官位本来就是属于他的。

不过小马哥只等了三年就能扬眉吐气,但朱升却等了整整二十七年。

(学堂)

至正元年,朱升终于等来了朝廷对他的正式任命:池州路学正。

而这一年,朱升已经五十二岁。

当年的风华正茂变成了如今的垂垂老矣,当年的英姿勃发变成了如今的华发皆白。

将近三十年的时光,我们实在很难想象,朱升是怎么熬过来的。

然而熬了这么多年,得到的,却只是个学正的职位。

学正,主要负责执行学规,考校训导,相当于当地学校的校长,在元时,这是最小最小的芝麻官。

在这个位置上,朱升干了三年,最终还是选择了辞职。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学正实现不了自己理想和抱负,自己在这个岗位上也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自己已经老了,自己已经不再年轻。

一个小小的学正,自己就苦等了将近三十年,如果自己想要出将入相,上天还会再给自己三十年么?

(徽州景色)

也许是心神俱疲,在离开了工作岗位之后,朱升远走他乡,移居到了徽州府的歙县。

他在徽州府隐居十年之后,就已经是六十多岁了,但上天似乎并没有打算彻底放弃这个已经衰老的读书人。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在一统天下的道路上努力奋斗的朱元璋派兵包围了徽州。

这场保卫战的较量,敌我双方的力量是悬殊的。

朱元璋不说是百万大军,但收拾人单势孤的徽州城,问题不是很大。

十月,天气已经不能算暖,在一派肃杀的气氛中,两军对垒,已然有了剑拔弩张的味道。

徽州府的战时最高指挥官,叫做福童。

福童这个人,打仗水平不太清楚,但其人对大元朝廷倒是忠心耿耿,所以朱元璋几次劝降,都被福童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其实,这场仗打起来,后果会怎么样,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福童知道此战必败,所以战败后必然是元兵溃逃,城池受损,房倒屋塌,百姓受难。

而朱元璋就算是通过武力手段拿下了城池,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儿,因为徽州府民风素来彪悍,当地的老百姓未必会臣服于他,搞不好还会暴起反抗。

这两种情况,使攻城和守城的双方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都急需一个突破口,或者说,他们需要一个转折点。

(福童 形象)

而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一个身形佝偻,步履蹒跚的老人从两军之中缓缓走出,顶着强弓硬弩,冒着万箭之簇,却面不改色,从容的站在场中,对徽州守将福童不过三言两句,福童就选择了开城投降。

史载,军士秋毫无犯,百姓安居乐业,不受其扰。

而这个在千军万马中改变局势,保全徽州百姓的老人,正是闲居于此的朱升。

能决定一场战争走势的,并不一定是先进的武器和精锐的士兵,也有可能,是人的勇气和智慧。

看来,当年那个心怀满腔报国志向的朱升,终于以另外一种形式实现了他救黎民于水火,解万民于倒悬的理想。

不过很可惜,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

(朱元璋 形象)

朱元璋在人群中匆匆地看了朱升一眼,但却没有从此之后记住他的容颜。

这次错过了,没有关系,因为一年之后,他们还会再见面。

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又派兵攻打婺源,打不打的下婺源不要紧,要紧的是,朱元璋在当地听闻,有一个叫做朱升的人在此隐居。

不知道是朱升同志是真的很牛,很神,还是他给自己买了热搜,婺源人民把他传的是神乎其神,说他是当地诸葛亮,身负绝学,天文地理,奇门遁甲,五行阴阳,兵法韬略,泥瓦打洞,按摩松骨,越狱升级,无所不精,无所不会,得之基本上就能得到天下。

朱元璋不是刘备,没有刘备闲情逸致的时间,也没有刘备三顾茅庐的谦卑,所以他立刻派人,软硬兼施,把朱升弄到了自己的公司上班。

这一刻,对朱升来说,来得实在是太晚了。

因为这个时候的朱升,已经将近七十岁。

在中国历史上,上一个七十岁出山,辅佐主公成就功名大业的人,叫做姜子牙。

但朱升没有姜子牙的广大神通,七十岁的他已经不堪重负,他还能有多少的精力,他还能有多少的时间呢?

当年朱升追逐名利,如此迫切热烈地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而如今朱元璋对他十分重用,把他奉为上师,给予他一切尊荣的时候,他还会想要这一切么?

读史到此,不禁感叹。

我们无从窥探朱升的内心世界,但我们能知道的是,在效力于朱元璋之后,朱升给出了那一条让朱元璋振聋发聩的建议: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江南的张士诚称了吴王,结果被元朝几百万大军按在地上捶。

两湖的徐寿辉称帝,结果被陈友谅所灭,陈友谅进而称帝,也被元军所针对。

巴蜀的明玉珍称帝,结果困守四川,永远失去了角逐天下的机会。

(一统天下)

而朱元璋正是因为采取了朱升韬光养晦,低调做人,低调做事,注重发展,不慕名利的建议,最终击败了一众对手,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明。

洪武二年,朱升功成身退,辞官回乡,一年后病逝。

是的,纵观这位仁兄的一生,别离多欢乐少,愁苦多风光少,混得似乎不怎么样。

和他属于同僚的李善长成了大明开国第一辅臣,而半路出山的刘基则在民间被广为流传,成为了神机妙算的代名词。

剩下如汪广洋,杨宪之流,一个一个也都在大明王朝的政治舞台上混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唯有朱升,黯然落寞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不过,李善长冤死,刘基病杀,汪广洋自缢,杨宪被砍了头,数风流人物,还真就这位老哥落了个善终。

朋友们啊朋友们,人生不止有虚名浮利,人生的维度很宽广。

正如当年明月所说:

所谓成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

那么,朱升虽无雄名,但千百年后,仍魂兮永逝,名旋风举。

智谋远胜刘伯温,才学力压李善长,奇才朱升才是真·大明帝师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朱升 塑像)

元末明初,安徽休宁,台子上村,一个叫做朱升的小朋友出生了。

朱升长到八岁,拜师于老学究江敏求门下,十二岁,又拜师于金斋谕先生门下,十六岁时,再拜陈栎先生门下。

元末战乱,百姓于水火之中,黎民于倒悬之态,但我们的朱升同志,却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看得出来,这是个有坚定理想的人。

江,金,陈三人,都是那个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搞学问有两把刷子,结果很快把朱升培养成了一名高材生。

朱升不负众望,于十九岁考中了秀才。

不过,在那个时代,考中秀才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儿。

元朝虽然是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但其外部虽然统一,内部却基本上算是乱成一锅粥了。

从元武宗海山的至大元年,即公元1308年到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的元统元年,即公元1333年,二十五年里,大元朝廷换了八个皇帝。

皇族频繁内斗,根本没有时间处理国家大事儿,就更别提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了。

内斗频繁,统治黑暗,官僚,法度废弛,再赶上天灾人祸,以及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可以说,此时的朝廷,就是一个烂摊子。

(元末农民起义)

你朱升的确是寒窗苦读数十年,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秀才,但问题是,现在朝廷没有时间给你安排工作,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拿着你的秀才功名回家等着。

这不是朱升的个例,而是元朝末期读书人的普遍遭遇。

比如我们熟知的刘基同志,当年同样是科考中举,然后无官可做,只好回家赋闲。

满腔壮志,一怀离索,朱升只能黯然地回到了乡间。

我想,朱升应该是迷茫的。

作为一个读书人,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即便他拥有满腔的才学,坚定的心智,但在乱世之际,他仍然是脆弱的。

他不明白自己如此发奋读书,考取功名之后却为何不能报效朝廷,但其实,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你不能理解的事情发生,尽管你不理解,但你却必须要接受。

因为,只有切实地体会到这个世界的残酷和无情,被现实所击溃,被痛苦所蹂躏,直到你体无完肤,遍体鳞伤,却仍然能不放弃对这个世界的希望,你才是真正能成就功名大业的人。

光明很遥远,它之所以遥远,那是因为,在沐浴光明之前,必须历经黑暗。

(著书)

回到家乡的朱升没有意志消沉,而是开始一门心思的研究学问,他在乡间游走,写下了记录好人好事的传记《墨庄率意录》,他研究天文地理之学,写下了《星卦提纲》,他研究社会变化和政治制度,写下了《刑统赋解》,他研究奇门遁甲,阴阳方术之学,写下了《龙穴阴阳之诀》,可以说,赋闲在家的朱升不仅没有自暴自弃,反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练就了一身高级技能。

朱升隐居,是二十五岁,在这期间,他一直在等待着朝廷对他的召唤,毕竟学是学了,要是没有地方施展,那实在是一种遗憾。

电影《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曾经说过一句话:

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想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来。

作者以为,这段台词,其实同样也适用于朱升。

他不是想要做官,而是因为,那个官位本来就是属于他的。

不过小马哥只等了三年就能扬眉吐气,但朱升却等了整整二十七年。

(学堂)

至正元年,朱升终于等来了朝廷对他的正式任命:池州路学正。

而这一年,朱升已经五十二岁。

当年的风华正茂变成了如今的垂垂老矣,当年的英姿勃发变成了如今的华发皆白。

将近三十年的时光,我们实在很难想象,朱升是怎么熬过来的。

然而熬了这么多年,得到的,却只是个学正的职位。

学正,主要负责执行学规,考校训导,相当于当地学校的校长,在元时,这是最小最小的芝麻官。

在这个位置上,朱升干了三年,最终还是选择了辞职。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学正实现不了自己理想和抱负,自己在这个岗位上也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自己已经老了,自己已经不再年轻。

一个小小的学正,自己就苦等了将近三十年,如果自己想要出将入相,上天还会再给自己三十年么?

(徽州景色)

也许是心神俱疲,在离开了工作岗位之后,朱升远走他乡,移居到了徽州府的歙县。

他在徽州府隐居十年之后,就已经是六十多岁了,但上天似乎并没有打算彻底放弃这个已经衰老的读书人。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在一统天下的道路上努力奋斗的朱元璋派兵包围了徽州。

这场保卫战的较量,敌我双方的力量是悬殊的。

朱元璋不说是百万大军,但收拾人单势孤的徽州城,问题不是很大。

十月,天气已经不能算暖,在一派肃杀的气氛中,两军对垒,已然有了剑拔弩张的味道。

徽州府的战时最高指挥官,叫做福童。

福童这个人,打仗水平不太清楚,但其人对大元朝廷倒是忠心耿耿,所以朱元璋几次劝降,都被福童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其实,这场仗打起来,后果会怎么样,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福童知道此战必败,所以战败后必然是元兵溃逃,城池受损,房倒屋塌,百姓受难。

而朱元璋就算是通过武力手段拿下了城池,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儿,因为徽州府民风素来彪悍,当地的老百姓未必会臣服于他,搞不好还会暴起反抗。

这两种情况,使攻城和守城的双方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都急需一个突破口,或者说,他们需要一个转折点。

(福童 形象)

而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一个身形佝偻,步履蹒跚的老人从两军之中缓缓走出,顶着强弓硬弩,冒着万箭之簇,却面不改色,从容的站在场中,对徽州守将福童不过三言两句,福童就选择了开城投降。

史载,军士秋毫无犯,百姓安居乐业,不受其扰。

而这个在千军万马中改变局势,保全徽州百姓的老人,正是闲居于此的朱升。

能决定一场战争走势的,并不一定是先进的武器和精锐的士兵,也有可能,是人的勇气和智慧。

看来,当年那个心怀满腔报国志向的朱升,终于以另外一种形式实现了他救黎民于水火,解万民于倒悬的理想。

不过很可惜,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

(朱元璋 形象)

朱元璋在人群中匆匆地看了朱升一眼,但却没有从此之后记住他的容颜。

这次错过了,没有关系,因为一年之后,他们还会再见面。

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又派兵攻打婺源,打不打的下婺源不要紧,要紧的是,朱元璋在当地听闻,有一个叫做朱升的人在此隐居。

不知道是朱升同志是真的很牛,很神,还是他给自己买了热搜,婺源人民把他传的是神乎其神,说他是当地诸葛亮,身负绝学,天文地理,奇门遁甲,五行阴阳,兵法韬略,泥瓦打洞,按摩松骨,越狱升级,无所不精,无所不会,得之基本上就能得到天下。

朱元璋不是刘备,没有刘备闲情逸致的时间,也没有刘备三顾茅庐的谦卑,所以他立刻派人,软硬兼施,把朱升弄到了自己的公司上班。

这一刻,对朱升来说,来得实在是太晚了。

因为这个时候的朱升,已经将近七十岁。

在中国历史上,上一个七十岁出山,辅佐主公成就功名大业的人,叫做姜子牙。

但朱升没有姜子牙的广大神通,七十岁的他已经不堪重负,他还能有多少的精力,他还能有多少的时间呢?

当年朱升追逐名利,如此迫切热烈地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而如今朱元璋对他十分重用,把他奉为上师,给予他一切尊荣的时候,他还会想要这一切么?

读史到此,不禁感叹。

我们无从窥探朱升的内心世界,但我们能知道的是,在效力于朱元璋之后,朱升给出了那一条让朱元璋振聋发聩的建议: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江南的张士诚称了吴王,结果被元朝几百万大军按在地上捶。

两湖的徐寿辉称帝,结果被陈友谅所灭,陈友谅进而称帝,也被元军所针对。

巴蜀的明玉珍称帝,结果困守四川,永远失去了角逐天下的机会。

(一统天下)

而朱元璋正是因为采取了朱升韬光养晦,低调做人,低调做事,注重发展,不慕名利的建议,最终击败了一众对手,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明。

洪武二年,朱升功成身退,辞官回乡,一年后病逝。

是的,纵观这位仁兄的一生,别离多欢乐少,愁苦多风光少,混得似乎不怎么样。

和他属于同僚的李善长成了大明开国第一辅臣,而半路出山的刘基则在民间被广为流传,成为了神机妙算的代名词。

剩下如汪广洋,杨宪之流,一个一个也都在大明王朝的政治舞台上混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唯有朱升,黯然落寞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不过,李善长冤死,刘基病杀,汪广洋自缢,杨宪被砍了头,数风流人物,还真就这位老哥落了个善终。

朋友们啊朋友们,人生不止有虚名浮利,人生的维度很宽广。

正如当年明月所说:

所谓成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

那么,朱升虽无雄名,但千百年后,仍魂兮永逝,名旋风举。

朱元璋手下4大谋士,此人知名度最低,但却功不可没

昔日汉高祖刘邦建立巍巍汉朝,手下文臣不仅有张良,还有萧何、陈平、王陵、曹参等人,都是一世人杰。而唐太宗李世民随父亲李渊建立唐朝时,李世民帐下也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谋士。元朝灭,明朝立,朱元璋麾下的谋臣除了刘伯温和李善长外,其他人知名度并不高。本文小编介绍一位鲜有人知的重要谋臣,在朱元璋创业时期立下大功,朱元璋登基那年就去世了,朱元璋称评价他为: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此人,名叫陶安。

历史学家吴晗先生曾说过,朱元璋麾下一共有4大谋士,分别是刘伯温、李善长、朱升、陶安。刘伯温已经广为人知,而李善长作为朱元璋的“萧何”,长期为朱元璋筹备粮草、军械等后勤工作,是为勤勤恳恳的文臣。朱升的名气,也十分响亮,当年朱元璋攻打徽州,亲自请朱升出山,朱升向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9字方针,奠定了朱元璋的霸业。而第四位谋臣,名叫陶安,此人名气最低,但作用也很大,因为他为朱元璋选定了都城——南京。

朱元璋从濠州(古凤阳)起兵,大概的发展线路是:凤阳、定远、滁州、和县、太平(位于江南),在朱元璋占领滁州和和县之后,朱元璋的首要目标,就是渡江,继续往江南发展。但朱元璋缺乏水军,从凤阳跟着朱元璋来的这些草莽英雄,大多都不善水战。

这时,有三支队伍慕名来投奔,第一位是年轻将领邓愈带来万余人,有步兵,也有水军,邓愈当年才16岁。第二位来投奔的人名叫俞廷玉,他带着三个儿子(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和手下2000巢湖水军来投奔朱元璋,第三位来的人名叫廖永安,他带着弟弟廖永忠和近千名巢湖水军来投奔,此时,朱元璋的队伍不仅声势浩大,而且有近1万名水军,然后开始策划渡江。

朱元璋经过分析,优先选择了采石矶位渡江的目标,此战,这帮水军们大显身手,操舟若飞,在常遇春、花云、邓愈等猛将的参与下,攻下采石,然后进攻太平(安徽当涂)。元朝3万多军队,被打得仓皇而逃。在朱元璋进入太平城之后,让李善长立即张榜,不准士兵烧杀抢掠,否则立斩。这样的队伍进城后,让百姓眼前一亮,纷纷拥护。《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初,太祖之发采石也。先令李善长为戒饬军士榜,及入城,揭之通衢。一卒违令,立斩之,城中肃然。耆儒陶安等率父老出迎。

这是谋士陶安第一次出场,陶安,字主敬,太平人。他本来是城中德高望重的儒者,看到朱元璋军纪严明,所以他带领父老乡亲们来迎接朱元璋。并且陶安对自己的乡亲们说:

“方今四方鼎沸,豪杰并争,攻城屠邑,互相雄长,然其志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安民,救天下之心。明公率众渡江,神武不杀,以此顺天应人而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

这句话是他的肺腑之言,因为陶安认为,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枭雄都是为了“子女玉帛”而战,并不是为了拨乱安民,只有朱元璋为了民众二战,是真正的明主。陶安帮朱元璋稳定了太平民众,朱元璋任命陶安为幕府参军,此时,陶安给了朱元璋一条极为重要的建议:夺取南京!陶安建议朱元璋,如今东有张士诚盘踞苏吴、西有徐寿辉(陈友谅上司)占据汉沔,朱元璋若想立足,必须占据南京。因为:

“金陵帝王之都,龙蟠虎踞,限以长江之险。若据其形胜,出兵以临四方,则何向不克!”

是的,因为是南京地势险要,水系发达,拥有长江之险,朱元璋若想站稳脚跟,必须拿下南京,以此为根据地,才能平定天下。朱元璋听完陶安的建议,非常心动,按照陶安的建议逐渐谋图南京。(小编注:元朝末年,南京名为集庆,朱元璋占领南京后,改名为应天。)

​此时,朱升和刘伯温还没有投奔朱元璋,朱元璋麾下出名的文臣,仅仅有一个李善长。陶安在此后,帮朱元璋出谋划策,招揽人才,稳定民心,功不可没。朱元璋称帝后,命陶安、刘伯温、李善长三人制定大明律令,并且让陶安领导东阁文臣。

可惜,陶安很快病重,当年九月病逝,朱元璋追封他为姑孰郡公。第二年,谋士朱升也辞官回乡,从此,朱元璋的四大谋士,只剩下刘伯温和李善长了。从结果上看,先离去的陶安和朱升得以善终,而留下的两人,结果令人唏嘘。

群敌环伺,毛主席提出“九字真言”,从此改变了中国的大格局

上世纪60年代,世界处在一个革命与危机并存的时代,美苏争霸加剧,焦点地区局部战争激化,而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以及火热进行中的建设,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也起着非常大的影响,旧殖民地纷纷掀起独立解放运动,以至于西方敌对势力开始污蔑中国在“输出革命”,加紧了对中国的围堵。

同时,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苏联对中国采取剑拔弩张的战争威胁,印度也加紧了对两国边界的蚕食,美国更是把战火重新烧到了中国的近邻越南……

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国际局势,中国的很多领导人心情非常沉重,但是,毛主席却泰然自若,还悠闲地读起书来。

一天,周总理来到毛主席的书房汇报工作,看到毛主席正在捧着一本厚厚的线装古书,见到周总理进来,毛主席意味深长地问了一个问题:“恩来,你读过明史吗?”

周总理非常熟悉毛主席的个性,知道他肯定已经想到了应对的策略,就没有作声,等着毛主席继续说下去。

果然,毛主席接着说:“明朝开国,谋士朱升是有重大贡献的,他提出的九字国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非常正确的,为朱元璋成就帝业立下了头功。我从中也悟出九个字,‘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你觉得如何?”

周总理与毛主席共处几十年,早已如伯牙子期,闻弦而知音,一听毛主席这“九字真言”,周总理顿觉眼前一亮,说:“主席的意思,是指我们应对国际局势之策?”

毛主席点了点头,还幽默地说:“你看看,有没有剽窃之嫌啊?”

周总理也会心地笑了,说:“我建议立即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商讨具体措施。”

那么,毛主席这“九字真言”究竟道出了什么天机呢?其实,就是我国如何应对美苏以及各自喽啰对我国的围攻的战略国策。

首先,毛主席直面当时的真实国情和处境,尽管新中国成立已经十余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整体的格局还是因循旧中国,呈现出严重的地域不均衡,大多数的重工业、化学工业、国防工业,都集中在东北和华东、华南沿海地区,而占国土更例的中部、西部地区,在这些领域却都还处于非常薄弱甚至空白的阶段。

这种分布极不均衡的格局,即使是和平时期,也对全面提升我国国力起着极大的制约,更何况在当今强敌环伺的局势下,就更有着可怕的隐患,一旦敌人发起现代化的突然袭击,可能第一波攻击就足以摧毁我国一大半的生产力!

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尽快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分布格局,把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尤其是国防军工企业,迁往可以作为“大后方”的三线地区。

这个“三线”,可不是今天房地产商为忽悠消费者而说的“三线”,而是国家战略意义上的术语,当时明确划分的三线地区首先是指西部的陕西、甘肃、宁夏、四川(包括重庆)、云南、贵州、青海7个省的全部,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共涉及13个省和自治区。

另外,每一个省和自治区也同样在自己范围内划出了自己的三线,就叫“小三线”。

很快,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毛主席提出的两项重大建议,一个是加快我国核武器的研发工作,另一个就是全面进行三线建设,堪称应对外部干扰的“攻守之策”。

加快原子弹的研制,是对国际敌对势力的有力震慑,毛主席说过:“我们不希望发生战争,但是我们也要做好战争的准备,我们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这掷地有声的声明,与美苏制定的足以毁灭地球千百次的核恐怖政策,是完全不同的。

就在周总理去找毛主席汇报工作那次,毛主席还轻描淡写地对周总理说过:“不就是打核大战嘛,原子弹很厉害,但鄙人不怕。”

既然要进行战略准备,核心就是要建立强大的大后方,这就是三线建设的核心,这次意义深远的会议之后,中国拉开了亘古未有的国民经济战略转移的大戏。

首先,这次大转移,促使东部的优秀人才向中西部转移,数百万东部大城市的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响应号召,自觉自愿地奔赴中西部地区,给这些地区增添了无尽的活力。

其次,这次大转移,在中西部建设出了几千家现代工矿企业及科研院所,还有45个重大科研、生产基地,在原本基础非常单一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形成了包括机械、冶金、化工、煤炭、电力、航空、航天、电子、兵工、核能、船舶工业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而且,在一些原本荒芜的地区,建成了像德阳、攀枝花、六盘水等一大批国家级新兴工业城市,各个省份也同样在各自原本最落后的地区,建立起了新兴工业城市,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国力的均衡发展。

另外,三线建设也给中西部一些古老的城市,比如洛阳、西安、兰州、成都、重庆、贵阳、安顺、遵义等等,注入了现代的工业文明气息,使它们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缩小了与东部发达城市的差距,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线建设虽然产生于特殊的年代,有着种种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它的意义却远超最初的军事战略构想,第一次大规模实现了国民生产力向中西部纵深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经济结构和分布格局,全面提升了国力,直到今天,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很多人说,只有毛主席,才有这样雄伟的战略与魄力,也只有毛主席的时代,才能实现这样空前的战略大转移。此话确实不假。

(参考资料:《雄才伟略》《毛主席与中国道路》《情系大三线》)

为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升,建国后为何没有封爵?

文/炒米视角

朱升其人

朱升是徽州休宁人,元末明初的一代文宗,”休宁理学九贤\"之一。他不但理学功底深厚,而且精通百家,儒法道墨,无所不精,懂星象占卜、会风水堪舆,关键爱自费出书。拿现在来讲,简直就是一个自媒体达人啊。

徽州自古以来出了很多读书人。那种耕读传家的传统,在几千年的封建史上,赫赫有名。朱升也一样,8岁的时候便开始求学,4年一个教育阶段,19岁便考上了秀才。考上秀才之后,人家自己就当起了民办教师,在家种种地,出出书。即便后来考中的进士朝廷让他去当官,他也不乐意。最后勉强同意去当池州的教育局局长,去了就搞反腐倡廉,结果勉强干了3年回家继续当民办教师了。

朱升与朱元璋的相识

至正18年(1358年)朱元璋攻打婺源受挫,邓愈建议朱元璋去石门拜访朱升。具体方式可以参考“刘备三顾茅庐”。这一年朱元璋在朱升的茅庐里,见到朱升的时候,朱升已经58岁了,仍然是个民办教师。

诸葛亮在茅庐里提出了蜀国建国的国策“隆中对”,而朱升则提出了著名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级国策。朱元璋采纳了朱升的意见,为朱元璋之后取得决定性胜利有着非凡的意义。如何整肃军纪,如何提高战斗力,如何争取民心,如何实现军屯,如何保卫胜利果实,如何以弱胜强?朱元璋只要犯难的时候,就去有请朱学究问策。每次朱元璋都豁然开朗,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

朱升与朱元璋的关系

凡此十余年,朱升和朱元璋的关系,就是那种亦师亦友的”顾问”关系。因为朱升年纪大了,所以他也不用去领朱元璋的工资,天天去上班。朱元璋有事就亲自来问对,自己走不开,就派人把朱升用轿子抬过来问对。朱元璋没事,大家各不相扰,你打你的仗,我教我的书。这种关系其实是最融洽的,也是最安全的关系。

而李善长和刘伯温则不同,他们和朱元璋的关系本质上就是老板与伙计的“雇佣”关系。所以他们或许在历史上更有名,但是结局受朱元璋影响太大。虽然刘伯温后来也聪明地选择离开,但是作为浙党的领袖,他事实上是无法逃脱那个“权利场”的。

但是到了至正28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正式即位的时候,朱升与朱元璋的关系,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此时的天下已经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了。所以,只要朱元璋觉得我们是什么样的关系,那就是什么样的关系。

正是这种关系决定了朱升不被封爵

朱元璋开始颁赐大封功臣的时候,名单里是没有朱升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虽然朱升为官十余年,但是他不算从龙之臣,他只是朱元璋的顾问,虽然工资可能很高,但是大明集团里面他没有股份。所以他的官是一升再升,但是爵位朱元璋可不是按照才能的标准颁发的。

虽然名单里没有朱升,但是,那些爵位的制诰文字皇室礼乐制度,各种诏令,还都必须由朱升来执笔完成。似乎朱元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朱升心里酸酸的。你看吧,叫你早一点加入我们大明集团,你就是不干吧,非得要装什么师傅架子。现在人家都封王封侯了,你功劳其实比他们还大,你连个爵位都没有。

朱升何等聪明之人,替朱元璋出过力不要紧,但是别惦记权利场上的任何东西,”得之易时,失之易啊。”得到的无非就是一些荣华富贵而已,但是失去的那可能就是性命。关系变了,那也就意味着结局就不可测了。

人间蒸发

洪武2年(1369年),71岁的朱升以祭扫祖坟为由,告老还乡。朱元璋刚祭扫完祖坟,是没有理由拒绝朱升的。但是,出生并没有回老家休宁,没有去他当教书匠的石门,人间蒸发了。

这个谜团虽然史书没有给出答案。但是考古却给出了一个惊人结局。

公元1999年,盐城市盐都区南龙港村民挖鱼塘的时候,意外出土了一座墓葬,是朱升第7世孙朱从馨的墓,以朱从馨的墓为线索,逐步又发现了朱升的墓以及墓志。根据当地朱姓后人的族谱,朱升的子孙在盐城繁衍了已经25世,仅盐都县一带就有后裔5000多人。

至于朱升为什么会到盐城?这仍旧是一个历史谜团。炒米猜想朱升懂风水,会堪舆,或许觉得那里风水好吧。

文末彩蛋: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就是来自朱升献策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