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出殡后亲属需静休两天:
出殡后,丧家有忌出门三天的成例。即使不接待亲友来访,住在这里的亲友们也必须三天烧完圆坟纸以后再走(其实就是为了让孝子们静休两天)。
答谢助丧人员:此间,孝子要设宴答谢协助治丧的亲友们,谓之“踵谢”,俗称“道乏”。而出份子的亲朋好友们,则只发答谢短信或微信。
烧圆坟纸:到第三天时,孝子要到骨灰寄存处烧圆坟纸。 至此,一场白事才暂告一段落。
七、习俗祭祀表格作者建议亲属列一个表格,便于每一位亲属记忆,免得遗忘。
人的一生是多彩的一生,也做出过很多贡献。但岁月毕竟不饶人,最终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当你的亲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在你的亲人归西的路上,晚辈们为了感谢他(她)的教育培养,长记他(她)的恩情,就是用上述方法为他(她)操办后事的。
对于父母之孝,主要体现在三点上,对于这三点,《礼记.祭统》有详细论述。
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红楼梦中的葬礼
可见,古人认为,孝顺父母要作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生则养”,第二件是“没则丧”,第三件是“丧毕则祭”。
不仅如此,对于人的去世,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讳称,据《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可见那些上层人士是不愿把死称为是“死”的,只有平民百姓的死才称为是“死”。
民间的葬礼
虽然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平民百姓的死得不到尊称,但在民间,自古依然对长辈的去世很是尊重的。世俗社会里,人们以“死者为大”,丧事也就是俗称的白事,是非常有讲究的,比如就有“三大禁止”和“三大忌讳”。
白事上的三大禁忌。孝子孝女们禁止穿艳丽的衣服。丧事期间,孝子孝女们一律穿白色的孝服,出殡时还需披麻戴孝,如果穿色彩斑斓的衣服,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丧事期间,禁止唱喜庆的歌谣和大声说话,不然会被认为是对死者的不尊重而受到责怪。禁止泪洒尸身。人去世后,亲属会给死者穿丧服,在穿葬服时,禁止悲泣,以防止泪水滴落在死者的丧服,以免除惊动亡灵。穿孝衣的女子
白事上的三大忌讳。忌讳猫出现在死者的尸体旁。死者出殡前,要求停尸三天,期间要禁止猫近前,以免猫触及尸体,以惊动亡灵,因为古人认为,狗是忠臣猫是奸臣。忌讳柳木、洋槐木这样的软木作棺材的用料。棺木一般采用柏木、松木、楠木、国槐木这样的硬木,一方面耐久,一方面显庄重,而柳木、洋槐木这样的软木,一方面不耐久,一方面不庄重不吉利。3.忌讳孕妇到死者灵堂。即便女子是死者的至亲,如果怀孕了,也是不容许去参加葬礼的,只能在异处悲想了。
穿白衣的女子
这三大忌讳和三大禁忌,其实只是众多禁忌与忌讳中的几点,实际的白事中,还有许多禁讳。对于父母之孝,主要体现在三点上,对于这三点,《礼记.祭统》有详细论述。
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红楼梦中的葬礼
可见,古人认为,孝顺父母要作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生则养”,第二件是“没则丧”,第三件是“丧毕则祭”。
不仅如此,对于人的去世,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讳称,据《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可见那些上层人士是不愿把死称为是“死”的,只有平民百姓的死才称为是“死”。
民间的葬礼
虽然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平民百姓的死得不到尊称,但在民间,自古依然对长辈的去世很是尊重的。世俗社会里,人们以“死者为大”,丧事也就是俗称的白事,是非常有讲究的,比如就有“三大禁止”和“三大忌讳”。
白事上的三大禁忌。孝子孝女们禁止穿艳丽的衣服。丧事期间,孝子孝女们一律穿白色的孝服,出殡时还需披麻戴孝,如果穿色彩斑斓的衣服,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丧事期间,禁止唱喜庆的歌谣和大声说话,不然会被认为是对死者的不尊重而受到责怪。禁止泪洒尸身。人去世后,亲属会给死者穿丧服,在穿葬服时,禁止悲泣,以防止泪水滴落在死者的丧服,以免除惊动亡灵。穿孝衣的女子
白事上的三大忌讳。忌讳猫出现在死者的尸体旁。死者出殡前,要求停尸三天,期间要禁止猫近前,以免猫触及尸体,以惊动亡灵,因为古人认为,狗是忠臣猫是奸臣。忌讳柳木、洋槐木这样的软木作棺材的用料。棺木一般采用柏木、松木、楠木、国槐木这样的硬木,一方面耐久,一方面显庄重,而柳木、洋槐木这样的软木,一方面不耐久,一方面不庄重不吉利。3.忌讳孕妇到死者灵堂。即便女子是死者的至亲,如果怀孕了,也是不容许去参加葬礼的,只能在异处悲想了。
穿白衣的女子
这三大忌讳和三大禁忌,其实只是众多禁忌与忌讳中的几点,实际的白事中,还有许多禁讳。当亲人刚过世时,各类事项都千头万绪,首先应该完成以下几步才是当务之急。另外,由于去世时具体状况的不相同,部分事项的处理方式也可能会有些许差异。今日成都忠德仁爱的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逝者出殡的流程。
1、根据习俗,逝者配偶一般不能参与出殡。
2、为了避免遗忘,骨灰盒应该提前放在领头车辆中。
3、殡车的车头扎好白色纸花,车辆一字排开,打开应急灯。除了直系亲属外,亲朋好友可以先行上车等待。
4、将用过的花圈放到拖运花圈的车里,打包好的遗物一并放入。
5、根据习俗,出殡前,应该在灵堂搭设处、家门口、楼道口以及摆放过花圈的地点周围张贴好红色纸块。
6、在灵堂前举行了简短的出殡仪式后,收捡供品,然后摔碎盛放供品的瓷盘,此举为“岁岁平安”之意。随后,直系亲属则按长幼次序分别带上牌位、遗像和倒头纸,乘坐领头的车辆。
7、出发前,务必再次确认各类票据(主要是费用的收据)已随身携带着,否则可能就会导致无法火化。
8、依照习俗,从离开灵堂至到到达殡仪馆,直系亲属都不能回头。
做七是丧祭中的第一项,也是最频繁的一项。是在葬礼完成后为怀念死者而举行的仪式。
做七,亦称“斋七”、 “七七追荐”、“理七”、“烧七”、“作七”、“做一日”、“七七”等。从死亡当天算起,每隔七天举行一次仪式,至七七四十九天为最后一次做七。
做七大约兴起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佛教向民间传播,道教开始介入殡葬的时期,所以有人认为,做七源于宗教。
也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源自先秦时代的“魂魄聚散说”: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一腊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做七的意义就是祭送死者。
还有人认为,做七与“七”这个字的本意有关。早在造字时,“七”的本义为切断,而不是数字。因而包含了往复的意义,以七为界,周而复始。《易·系·复》中就有“七日来复”之句。在阴阳学说上,七就是由阳转阴的分界,故人死后,每七天一祭,俗称“做七”,至七七四十九日,称为“满七”
做七并不是儒家传统,自唐宋时期之后,做七一直受到官方和士人的反对。唐朝的李翱在《去佛斋说》中对“做七”习俗予以驳斥,其根据便是“伤礼”,不合儒家丧礼要达到人情哀戚的理念。但在民间,做七仪式却一直流行,并且全国多数地区的葬礼中都有这一仪式。
旧时代的做七,有钱人家会举行盛大的水陆,大做水陆道场。而贫穷的百姓则会举行简化的祭奠仪式,以家庭为单位烧纸祭祀。
按照民间的说法,死人的灵魂在死亡后并不能够马上升天。每七天要过一关,家人的祭奠和僧道人的斋会帮助逝者过关。
第一个七也称头七,第七七称为断七、满七。
东北二人转中《哭七关》的唱词生动地描述了东北地区的“做七”习俗:
哭到了一七关,一七关是望乡关,爹爹上了望乡台,女儿我跪在下边;
哭到了二七关,二七关是饿鬼关,大小二鬼把路来拦,儿女们多包几包钱
哭到了三七关,金鸡儿把路来拦,拿起五谷撒平川,爸爸过了第三关;
哭到了四七关,饿狗它把路来拦,爹爹拿起打狗棍,饿狗让路爸爸过关;
哭到了五七关,五七关是阎王爷的关,爸爸最难过的这一关,儿女们扎上五盆花,爸爸过了第五关。
哭到了六七关,六七关衙差关,女儿我扯块布,给我爸爸披在了肩,爸爸舍钱别舍布,做件衣服让他穿;
哭到了第七关,第七关是黑水河,儿女送船爸爸过关。祝愿您老西方大路,一路多保平安。
从这首歌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在关东人的观念中,死者第七天(一七)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他会在阴间里登上“望乡台”眺望阳间的家室,会见亲友。所以家人要搭“望乡台”。
“做七”并不是每“七”都要做,通常是做单不做双,即只做一、三、五、七共四次,最简单的只做“一七”和“五七”。
做七虽然是全国各地通行的习俗,但对每一个七的理解和做七的方法上是有差异的。
东北地区的七关分别是望乡关、饿鬼关、金鸡关、饿狗关、阎王关、衙差关和黑水河。
在南方地区流行的七关则分别是:第一关鬼门关,第二关黄泉路,第三关三生石,第四关望乡台,第五关忘川河,第六关孟婆汤,第七关奈何桥。
颐福陵园是经河南省民政厅批准的灵宝市唯一一家各项全手续合法的经营性公墓。占地176亩,总投资约1.5亿元。颐福陵园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为主体,采用传统墓葬与国家提倡的生态环保葬相结合,以七大君子美德的传统文化打造不同特点的主体区墓园,形成不同文化的七大主体园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由于种种原因,浙江农村葬礼从头至尾几乎完全合乎传统礼制,规范且严格,除了尸体被火化。这些复杂的程序令我们目瞪口呆,虽然对这样的奢华浪费颇有微辞,但从中亦可一窥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之一斑。
因为已经全面推行火葬,逝者的遗体在接受清洗和化妆后,脸盖黄表纸,口含银元珍珠,穿上早就准备好的藏蓝色汉服及布鞋布袜(民俗认为,不能给死者穿皮衣皮裤,否则死者会转世为兽。为死者穿衣时,不能将眼泪滴到死者身上,否则以后做梦就见不到死者)。在吉时,由专人正式将尸体移入棺中。入棺时,死者一般是头朝里脚朝外,然后送火葬场,火化后骨灰入骨灰盒被长子捧着,次子手撑黑伞接回家中。此时家中已布置好供桌,桌上依次摆放黑纱装饰的遗像、骨灰盒,点两盏长明灯(古时叫照尸灯,是用来防猫狗靠近尸体的,以免灵魂投胎到动物身上),并供小米饭一碗,上插竹筷1双,叫“倒头饭”,以及水果若干。供桌前放一大锅,焚烧纸钱。来客即烧,想念时即烧,所以家中几乎烧纸不断。
女儿在见过父亲最后一面后,必须回到自己的家中,等待兄弟的正式通知。从接到通知的那刻起,做女儿的便开始哭悼,然后上路奔丧,且必须一路哭至外婆家中。临到家时,还得稍作停留,要\"望乡而哭\"。到家后,先要在灵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安慰才停止。
同时,家族邻居都会来帮忙办理丧事,发讣文、告亲戚,帮办者中以一老爷爷为首,叫“大总”。同时每天早、中、晚饭前3次到土地庙“送浆水”。浆水多由生水、面粉、小米混合而成,装在壶里,有的壶里只装清水,也叫做浆水。此外,还要扎制纸车、纸马,用黑面烙制“打狗饼”、“打狗棒”,取意西天路途遥远,又有恶狗拦路,一旦遇到恶狗便可用棍子打它们,同时把打狗饼扔出去喂狗,以便趁机脱身。此后是“指路”,死者长子站在板凳上,手举扁担,面西而呼死者的称谓,后说“上西方大路朝佛”,连喊4次,烧纸车纸马,送亡者归西。
对至亲,儿子们是要亲自上门报丧的。报丧时必须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论长幼,都要叩首。
接到死讯的亲友们也会在第一时间上门吊唁。比较亲近的亲友,要在灵前正式举哀哭悼,直至有人劝慰。其他人则只需在灵前烧化几张纸钱既可。
逝者自去世到吉日出殡,中间相隔12天。其间,女儿和兄弟要带着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在骨灰盒旁(以前是棺材)轮流昼夜守灵。
葬礼当天的凌晨,大总要带人挑着酒菜去暖坟。
儿子儿媳们披麻戴孝穿草鞋(孝服极像汉服,媳妇的上衣要扎进裙子里,而女儿的必须放在外面)在家中接客,而女儿们则内穿湖蓝色衬衫、黑色长裤、白色布鞋带着自己的丈夫儿女从自家出发前来奔丧。女儿除了要备礼金,还必须带米糕、酒菜等数担。因人手不够,还得请人帮忙挑。临到家门前,会有专人放鞭炮并接过担子。
灵堂前设了两张桌子,一人记账一人收礼金。还有一人发放回礼,回礼是一包中华和一包大红鹰烟,礼金高者多达5800元,最少的也有几百的。
此时,院子里已是哀乐阵阵,请的乐队班子已开始唱一些剧情悲哀的越剧曲目,越剧演员唱到悲哀处竟至落泪,旁人早已唏嘘。
出殡前要请前来奔丧的亲朋好友吃午饭。午饭开了将近50桌,儿媳们商量之后的菜式有26个,多以海鲜为主,鱼虾蟹鳖一个也不能少。
13点整,辞灵开始。
灵堂布置得肃穆而热闹。至亲将从家中带来的酒肉果品摆满桌子,礼生开始念悼词,专人传菜,儿子儿媳们随着悼词的节奏跪拜。然后是女儿女婿,最后是孙子外孙等。此程序持续了约2个钟头。
逝者的妻子哭得双眼凹陷,无声的哀戚是最深切的哀悼,目睹者无不为之动容。
15:00,吉时到,逝者要去他的新家了。
大家开始装\"馅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儿媳抱着,最后埋进坟墓。此时,送葬队伍也已准备停当,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牌,长孙抱遗像,次子以下的孝属们手持裹着白纸的\"哭丧棒\",大儿媳抱\"馅食罐\"。准备妥当后,即可起杠,伴随起杠,还有两项礼仪:一项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头拆开,把里边的荞麦皮等和枕头套一起烧掉;另一项礼仪是\"摔盆\",即把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碎。这个盆叫\"阴阳盆\"俗称\"丧盆子\",不过也叫\"吉祥盆\"。这个仪式很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总之必须是与死者关系非常近的人。如果无儿无孙,而不得不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式就会使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变近,甚至可确立财产继承关系。摔盆讲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为按习俗,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
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送葬队伍随行。
出殡的顺序为: 草龙--铭旗--孝灯--吉灯--放生笼--铭旌--香亭--像亭--魂轿--纸桥- -乐队--灵柩--遗族--僧道--金童玉女--送葬亲友。在丧礼出殡路上,烟花礼炮从家门口开始一直放到坟前,而且还要扬纸钱,摆茶桌路祭。扬纸钱的人走在舅舅前面,在起杠后,遇有路祭,经过十字路口,河流,桥梁祠庙,城门,以及下葬时,都要扬撒纸钱。
墓地距离家中约有4公里,一路吹打走至墓地,亲人们再次整理墓坑,把随葬的馅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龛内,扫去脚印,然后由族中二老者将骨灰盒放在两个竹筒上滑入墓穴,并将逝者遗物用红绸包裹后塞入后封死。
一砖之隔,天人永隔,从此不相见。
众人再次祭拜、供奉。
仪式结束后大家脱下白色孝服,取下小白花,改在腰中系红腰带。外甥还要红毯加身。下山时,还要给每个送葬的人发两枚钉子、一根红丝带,寓意为家丁兴旺、红红火火。
最后,由长子端遗像,次子打黑伞,三字背子孙袋(内装米、枣、桂圆、钱等物),返回家中。
晚饭后灵堂改成道场。孙辈们在请来的道士们指挥下不停的跪拜,长子还得配合过奈何桥等等,由于全部用土语唱词,我们终究没有听得所唱何物。家中几个孙辈跪拜到23点就撤退了,据说他们的父母必须不停地拜一整夜。
如此之后,还有做七(每隔7天做一次法事)、断七(做七个七之后结束)、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以前,儿子是要守孝3年的,其间必须披麻戴孝,且不能刮须剃发。如今这一习俗已改为留发四七(即28天)。
综上可将葬礼分为:送终——入殓——守铺——搁棺——居丧——吊唁——接三——出殡——落葬——居丧。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