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招隐士 淮南小山 招隐士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8:37作者:浮生若梦来源:网友上传

招隐士 淮南小山 招隐士作者

本文目录一览:

招隐士

招隐士

两汉 淮南小山

guì shù cóng shēng xī shān zhī yōu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yǎn jiǎn lián quán xī zhī xiāng liáo

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shān qì lóng sǒng xī shí cuó é

山气巄嵷兮石嵯峨,

xī gǔ chán yán xī shuǐ céng bō

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yuán yòu qún xiào xī hǔ bào háo

猿狖群啸兮虎豹嗥,

pān yuán guì zhī xī liáo yān liú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wáng sūn yóu xī bù guī

王孙游兮不归,

chūn cǎo shēng xī qī qī

春草生兮萋萋。

suì mù xī bú zì liáo

岁暮兮不自聊,

huì gū míng xī jiū jiū

蟪蛄鸣兮啾啾。

yǎng xī yà shān qū fú

坱兮轧,山曲岪,

xīn yān liú xī dòng huǎng hū

心淹留兮恫慌忽。

wǎng xī wù liáo xī lì hǔ bào tū

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

cóng bó shēn lín xī rén shàng lì

丛薄深林兮,人上栗。

qīn cén qí yǐ xī jūn zēng wěi huì

嵚岑碕礒兮,碅磳磈硊;

shù lún xiāng jiū xī lín mù fá wěi

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

qīng suō zá shù xī fán cǎo huò mǐ

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

bái lù jūn jiā xī huò téng huò yǐ

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

zhuàng mào yín yín xī é é qī qī xī xǐ xǐ

状貌崟崟兮峨峨, 凄凄兮漇漇。

mí hóu xī xióng pí mù lèi xī yǐ bēi

獼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

pān yuán guì zhī xī liáo yān liú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hǔ bào dòu xī xióng pí páo

虎豹斗兮熊罴咆,

qín shòu hài xī wáng qí cáo

禽兽骇兮亡其曹。

wáng sūn xī guī lái

王孙兮归来!

shān zhōng xī bù kě yǐ jiǔ liú

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注释:

①偃蹇:高耸的样子。

连蜷:屈曲的样子。

缭:纽结,纠缠。

②巃嵷:云气弥漫的样子。

③崭岩:险峻的样子。崭,通“巉”。

曾波:水波层层。曾,通“层”。

④狖:长尾猿。

⑤淹留:久留。

⑥王孙: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王夫之通释:“王孙,隐士也。秦汉以上,士皆王侯之裔,故称王孙。”

⑦不自聊:指生活和情感上没有依托,心情空虚。

⑧蟪蛄:夏蝉。

⑨坱轧:云气浓厚广大。

⑩曲岪:山势曲折盘纡的样子。

⑪恫慌忽:忧思深的样子。

⑫罔沕:失神落魄的样子。

⑬憭栗:恐惧的样子。

⑭穴:闻一多疑为“突”之坏字,“虎豹突”与上文“虎豹嗥”、下文“虎豹斗”句法同。“虎豹突,丛薄深林兮人上僳”者,谓虎豹奔突,人惧而登树木以避之也。

⑮嵚岑、碕礒:均为形容山石形状的形容词。

碅磳、磈硊:均为怪石貌。

⑯轮:横枝。

茷骫:盘纡的样子。

⑰杂树:犹言丛生。

薠: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莎而比莎大的草。

靃:成群的样子。

⑱麏:同“麋”,獐。

麚:公鹿。

⑲崟崟:高峻的样子。

⑳漇漇:润泽。

㉑罴:马熊,熊的一种。

㉒曹:同类

招隐士

招隐士

两汉 淮南小山

guì shù cóng shēng xī shān zhī yōu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yǎn jiǎn lián quán xī zhī xiāng liáo

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shān qì lóng sǒng xī shí cuó é

山气巄嵷兮石嵯峨,

xī gǔ chán yán xī shuǐ céng bō

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yuán yòu qún xiào xī hǔ bào háo

猿狖群啸兮虎豹嗥,

pān yuán guì zhī xī liáo yān liú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wáng sūn yóu xī bù guī

王孙游兮不归,

chūn cǎo shēng xī qī qī

春草生兮萋萋。

suì mù xī bú zì liáo

岁暮兮不自聊,

huì gū míng xī jiū jiū

蟪蛄鸣兮啾啾。

yǎng xī yà shān qū fú

坱兮轧,山曲岪,

xīn yān liú xī dòng huǎng hū

心淹留兮恫慌忽。

wǎng xī wù liáo xī lì hǔ bào tū

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

cóng bó shēn lín xī rén shàng lì

丛薄深林兮,人上栗。

qīn cén qí yǐ xī jūn zēng wěi huì

嵚岑碕礒兮,碅磳磈硊;

shù lún xiāng jiū xī lín mù fá wěi

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

qīng suō zá shù xī fán cǎo huò mǐ

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

bái lù jūn jiā xī huò téng huò yǐ

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

zhuàng mào yín yín xī é é qī qī xī xǐ xǐ

状貌崟崟兮峨峨, 凄凄兮漇漇。

mí hóu xī xióng pí mù lèi xī yǐ bēi

獼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

pān yuán guì zhī xī liáo yān liú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hǔ bào dòu xī xióng pí páo

虎豹斗兮熊罴咆,

qín shòu hài xī wáng qí cáo

禽兽骇兮亡其曹。

wáng sūn xī guī lái

王孙兮归来!

shān zhōng xī bù kě yǐ jiǔ liú

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注释:

①偃蹇:高耸的样子。

连蜷:屈曲的样子。

缭:纽结,纠缠。

②巃嵷:云气弥漫的样子。

③崭岩:险峻的样子。崭,通“巉”。

曾波:水波层层。曾,通“层”。

④狖:长尾猿。

⑤淹留:久留。

⑥王孙: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王夫之通释:“王孙,隐士也。秦汉以上,士皆王侯之裔,故称王孙。”

⑦不自聊:指生活和情感上没有依托,心情空虚。

⑧蟪蛄:夏蝉。

⑨坱轧:云气浓厚广大。

⑩曲岪:山势曲折盘纡的样子。

⑪恫慌忽:忧思深的样子。

⑫罔沕:失神落魄的样子。

⑬憭栗:恐惧的样子。

⑭穴:闻一多疑为“突”之坏字,“虎豹突”与上文“虎豹嗥”、下文“虎豹斗”句法同。“虎豹突,丛薄深林兮人上僳”者,谓虎豹奔突,人惧而登树木以避之也。

⑮嵚岑、碕礒:均为形容山石形状的形容词。

碅磳、磈硊:均为怪石貌。

⑯轮:横枝。

茷骫:盘纡的样子。

⑰杂树:犹言丛生。

薠: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莎而比莎大的草。

靃:成群的样子。

⑱麏:同“麋”,獐。

麚:公鹿。

⑲崟崟:高峻的样子。

⑳漇漇:润泽。

㉑罴:马熊,熊的一种。

㉒曹:同类

骚体赋及“九体”

汉赋有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之分,分别代表了汉赋不同发展阶段的主流形式。

骚体赋

汉初以骚体赋为主,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是现今存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赋作家。贾谊的汉赋以《吊屈原赋》和《鵩(fú)鸟赋》最为著名。

《吊屈原赋》:

汉文帝四年(前176),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途经屈原放逐之地,写了此赋,表现了贾谊与屈原的感同身受,哀悼屈原,实为哀悼自己。

《吊屈原赋》节选

节选大意

写出了一个是非不分、善恶颠倒的昏暗世界,揭示了造成屈原不幸的社会现实。作者着意列举种种错乱反常的现象,反复咏叹,足见感触之深、愤慨之烈,流露出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怨怒不平。

《鵩鸟赋》:

在长沙时,有一天,一只鵩鸟(猫头鹰一类的鸟)入宅,一位不祥,于是写了此赋。赋中宣扬顺天命、齐万物、同生死、等荣辱的老庄哲学。

《鵩鸟赋》节选

节选大意

与《吊屈原赋》相比,前者多政治慨叹,而后者多人生感悟;前者偏于抒情,而后者偏于析理。两者无论在精神上,还是体制上,都对屈原赋有所继承。

其他的骚体赋:

如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司马相如《大人赋》《哀秦二世赋》、扬雄《太玄赋》等。

九体

一些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如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等,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称为“九体”、

淮南小山

淮南小山是淮南王刘安的一部分门客的共称,其《招隐士》是淮南文学群体中仅存的一篇辞赋,是两汉骚体赋中极富意境的一篇:

《招隐士》

大意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可看作是两汉骚体赋中最具情境的一篇。

《长门赋》写陈皇后被废,幽居长门宫,苦闷抑郁,将宫廷妇女失宠后的那种卑微屈辱而又梦寐望幸的哀怨心情写得深细入微,感人至深。如月夜无眠一段:

《长门赋》节选

节选大意

对陈皇后作了一系列动态描写:弹琴垂泪,深宫徘徊,辗转反侧等。梦见天子到来却是虚幻的,醒来后更加失落。充满了凄凉和悲伤。

资料来源:

《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