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外叫婆婆独宠我们。
宋故游府君志(宋代姓游的墓志铭)
家有丧事,写“灵位”;坟前立碑,制“碑位”;祠堂祭祀,作“牌位”;等,对父母祖宗,都会使用一些敬辞,其中“公”“大人”“府君”“孺人”是最常用的。我们讨论一下“孺人”和“府君”,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府君”是太守的尊称,“孺人”是官家诰封命妇的等级称谓,对过世男女使用 “府君”“孺人”,就是一种敬辞和尊敬
汉代的太守,尊称府君。文学史上,长篇叙事诗“乐府双璧”,北朝《木兰辞》,南朝《孔雀东南飞》,里面蕴含许多生活知识,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遣回家,媒人上门,有“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的内容,这里的府君,就是太守。到唐代,为人写墓志,称逝者为府君。后世沿袭。也就是说,对已故者,用“府君”来表示尊敬。
注意,丧祭活动中,“府君”作为通用词汇使用,针对男性人员,没有等级身份差异,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谁都能用。
“孺人”的意思固定要复杂一些。《礼记---曲礼下》有:“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就是说,先秦时期,大夫之妻称孺人。两汉到隋唐,“孺人”的使用不完全统一。但到宋元明清时期,管家诰封命妇,县令之妻或母亲为孺人。
大体上讲,从宋始,明清时期成为规制,诰封命妇,一品二品官员之母亲或妻为夫人;三品官员之母或妻封为淑人;四品官员之母或妻为恭人。五品官员之母或妻为宜人;六品官员之母或妻为安人;七品官员之母或妻为孺人。所以,实际生活中,一般居民人群,用“孺人”尊称故去的女性,明显是表示尊敬。
隋唐及以前,丧事有铭旌、有魂帛、有墓志铭,没有灵位;坟前立碑也不普遍。明清时期,坟前立碑多了起来,书写碑位碑文,表示对逝者的尊敬。一般用“府君”标识男性人员,用“孺人”标识女性人员。一直到现在,湘西、粤东客家地区等,还有“俗不论士庶之家,妇女墓碑皆书‘孺人’”的讲究。
大唐故甪府君墓志铭(唐代姓甪的墓志铭)
2、“孺人”“府君”都是特定称谓名词,“老孺人”“老府君”“太孺人”“太府君”“大孺人”“大府君”等,没有尊敬的意思
作为称谓性质的特定名词,前面不能加修饰词,后面不能加后缀,否则意思就变了,也没有尊敬的意味了。比如“老”。在称谓前面随便加“老”会怎样?爸爸父亲妈妈母亲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最常见的称谓名词,老爸爸老妈妈老父亲老母亲,意思是父母的年龄大了,没有敬辞的意思。老哥老姐老弟老妹,一般是针对外人,自己家血缘亲人没有这么叫的。爷爷奶奶叔叔大爷,都是亲人,但老爷爷老奶奶老叔叔老大爷,就是外人了,意思完全不一样。就是说,本来是自己的爷爷,“老爷爷”变成别人的爷爷了。
“大”和“太”也不能随便乱用。一般来说,在称呼上,位尊辈高者位大,比大还大的是太。但实际生活中,在称呼上,“大”一般多用于排行,“太”特指曾祖辈人员。大老爷二老爷、大爷大叔、大哥大姐、大姑大姨、大舅二舅等等,一般都作为序齿排行使用,没有敬辞的意思。口语中,曾祖辈的人员一般称呼加“太”,如父系一脉,曾祖父叫“太爷爷”(男老太),曾祖母叫“太奶奶”(女老太),曾祖父的姐妹称“姑老太”;母系一脉,外祖父的父亲称“太姥爷”,外祖父的母亲称“太姥姥”,外祖母的父亲称“太舅姥爷”,外祖母的母亲称“太舅姥姥”等。其他家庭或亲戚人员,是不能随便加“太”的。
所以,我们应当清楚的是,不管在汉语语词结构特征和使用逻辑上,还是在实际生活礼俗习惯上,“孺人”“府君”作为敬辞是可以的,但“太孺人”“太府君”“老孺人”“老府君”“大孺人”“大府君”等,什么都不是,没有尊敬的意思。
唐宋及以后,规范的墓志铭文,称男性为“府君”,称女性为“孺人”,从来没有“太孺人”“老孺人”“太府君”“老府君”“大孺人”“大府君”的说法和用法。这些修饰性的语词使用,应该是民间似懂非懂酸臭文人的卖弄,既不合汉语规范,也不合传统丧祭文化的主流倾向,所以不值一提。
明代姓朱的母亲周氏下葬志石记文
中元节,在我们农村又称之为过“月半”或“鬼节”。
农村的老一辈人对这个节气还是比较重视的。因为是对先人的纪念,更是对祖宗的祭拜,家家户户都有烧纸钱包的风俗。
在六七年代,一个生产队没有几个人会写这种包,因为这种包一是讲究格式,二是在称呼上也很严谨的,现在,把我们这地方的写法记录下来,看看与你那里有什么不同?
首先用钱纸把封好,封成信封或包裹一样。字是竖着来写,如下所示:
从左到右的写法,第一竖着写上——天運(运)某年某月某日火炼(化);第二行写着“奉上”,奉写在下面,上字写在上面;第三行,也就是正中写的是已故先人名讳,如父母辈,应写成——故显考(女性为故显妣)某公名讳老大人灵(魂)下受(收)用;第四行写上“关津匆阻”;第五行(也就是最右边上),写上最关健的——今逢(当)中元(月半)之期孝男某某(孝子姓名)储备财包多少(数目)封。
左为日期,右为节气,关键在于中期的称呼有些讲究。
上一代为父辈,称呼为男性为显考,女性为显妣。男性为老大人,女性尊称为老孺人。祖辈称之为故祖考或祖妣……依此类推。但是,得注意,过中元写请谏包又有区别——比如叔伯兄弟、岳父岳母、舅爷舅妈、外公外婆……等等。大多一样,只有正中竖着的那行,在称号上该是谁就是谁而已,在最右边孝子栏称呼也得改变,并加上“请谏”的字样。
其实,写法很简单,搞对称号,尤如写信封一样,写清楚就行。
这些都是前传后教,民间习俗而已。现在街上专门有写好的(或印刷的),只要买回来写上名字和日期便可,有些年轻人买上一梱纸,什么也不写,上坟前一烧完事……更有大多数年轻人干脆不过这中元节,有的甚至不知道这个节。
【图文 天地心原创】
中间穿黑色衣服的是我姑母,于2015年逝世,右边(男)是我姑丈
时维
公元二零一五年农历乙未岁冬月中浣之二日 侄林△△兄弟统男、侄率孙、侄孙等致祭于适徐姑母白娘家老孺人之灵柩前而哭曰:
呜呼!
天寒地冻兮,
草木凋零。
岁深冬月兮,
天时短极。
节届阳生兮,
岁运无穷。
世事茫茫兮,
人生杳杳。
愚侄远在京城,
路遥三千。
黎明初曙,
梦惊噩耗:
电告九旬姑母,
尘缘修满。
忍离年迈老伴夫君,
痛别儿女乡邻亲友。
骑鸾西去。
诏赴瑶池。
呜呼恸哉,
呜呼伤哉!
吾父兄妹五人,
姑母排行最幼。
姑母生于十五年丙寅岁腊月廿二日寅时。
可怜姑母,
春秋九十,
惨淡一生。
命运坎坷,
奔波劳碌。
夏暑冬寒,
风雨艰辛。
才生八月,
娘亲撒手。
襁褓无知,
嗷嗷待哺。
幸有祖母在堂,
心怀慈悯。
强忍悲痛,
育婴抚幼。
母乳断缺,
屡向地方邻舍奶娘,
乞讨充饥。
更赖两位兄长,
手足情重。
竭力扶持,
方得艰难成长。
及至年方十七,
初适龙板陈延芳为室,
生得一女。
本冀同心携手,
共振家声。
无奈时乖命舛,
天有不测风云。
六二年,壬寅孟夏。
姑母时年三六,
讵料晴天霹雳。
枕侧夫君,
年仅三四,
一病不起。
琴瑟弦断,
姻缘镜破!
当斯时也,
岁遭饥馑,
家况窘迫,
母女无助,
难撑门户。
天夺妇志,
无可奈何!
只得经媒介绍。
出门陈家,
改适东海,
与徐府章升为续弦继配。
生儿育女,
共苦同甘。
灌园食力,
夜寐夙兴。
朝夕劳作。
辛苦经营。
种种人生苦辛,
何忍细述!
幸喜近年。
仰蒙国恩,
不愁饱暖,
家境渐宽。
儿媳膝前奉孝。
孙层房中请安。
四代同堂
一家欢乐。
老伴左右,
形影不离。
朝夕照应,
其乐融融。
正宜乐享天伦,
安度夕阳晚景,
更盼寿享期颐。
呜呼!
自古而今,
死生在天,
匆匆过客,
人谁不归!
既然天道难违,
此日寿归遐龄。
抛却烦恼,
再无忧憾。
闺阁流芳,
含笑九泉。
侄因远在北疆,
路远时促。
未能捧香酹酒,
绕柩辞灵,
唯有遥望南天,
凭空挥泪。
尔侄生然,
统率儿侄孙等晚辈,
愧陈薄奠,
灵前致哀拜奠,
待至明朝,
送归山头。
长眠千秋吉穴,
安息万古佳城。
聊尽后室晚辈人伦之份也。
如此而已,
抑又如何?
言词有尽而意不可终,
亲情无限谨聊表哀思!
呜呼姑母,英灵在上。
魂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
尚飨。
愚侄林△△兄弟统男侄率孙侄孙等拜奠
【附:这是我们湘北平江本地现在仍使用的祭文,特借头条一角发帖,供各位分享,诚请指正是幸】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