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谙、曈、浥、茱、萸、鳜、箬、泗、喑、曲(qū? qǔ?)、苔(tái ? tāi?)、重(zhòng ? chóng?)这些字,你都认识吗,怎么读呢?它们在诗歌里又是怎样发音呢?来瞧瞧这10首耳熟能详的诗,看看这些字到底该怎么读。
1《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字音解析:
曲:音qū,表示弯曲,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卢照邻《曲池荷》);“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曲”字读qǔ 时,表示曲子、歌曲,如“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诗意解析: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所写。这首诗简单平实,笔调清新自然,抓住对象(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真切、传神。尤其是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那种动态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白描手法,简单地勾勒出一幅可爱的“白鹅戏水”的动态画面。
2《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字音解析:
谙:音ān,熟悉、明白之意。在这首词里,指作者曾经很熟悉江南的风景。“谙”在古诗词中用得不多,较著名的还有“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王建《新嫁娘词》)等。
词意解析:
在这首词中,白居易只用十几个字便准确生动地概括了江南春景。他从朝阳、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用烘染、映衬的手法勾勒出美轮美奂的江南美景,使得整篇文词色彩绚丽,层次丰富。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贴切又圆活的“好”字,不仅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且概括出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
3《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字音解析:
曈:音tóng,曈字常用的词组只有两个,一是曈曈,指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二是曈昽,形容太阳初升由暗而明。如“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陆机《文赋》);“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白居易《短歌行》);“晓日曈昽。愁见凝酥暖渐融”(贺铸《减字木兰花》)等。
诗意解析:
“爆竹”指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屠苏”是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用来驱邪避瘟疫,延年益寿。“桃”指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在桃木板上书写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辟邪。
本诗是典型的借物言志诗。王安石不仅是诗人,还是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这首诗表面上描写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的动人景象,实际上抒发了作者期待政治革新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同时以景明志,意味深长,既形象地描绘了新的一年万象更新的景象,又展现出作者对改革前景的乐观与自信。
4《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字音解析:
浥:音yì,意为沾湿。古诗词中用到“浥”字的还有“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露浥荷花气,风散柳园秋”(韦应物《陪王卿郎中游南池》)等。
诗意解析:
这首饯别诗前两句写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后两句借用诗人脱口而出的劝酒辞,饱含临别时依依不舍之意及对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全诗情感真挚,可歌可咏,体现了真切的惜别之情。
5《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字音解析:
柴:此处读作zhài,同“寨”,栅栏之意。鹿柴为地名。
苔:音tái,指苔藓类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读作tāi时,作舌苔一词。最著名的包含的“苔”字的诗要数清代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此外还有“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王安石《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诗意解析: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巧妙结合的特征。“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一句,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只能听见局部的人声,烘托出万籁俱寂的意境。后两句利用强烈的对比手法,突出一小片日影和大片幽暗深林所构成的强烈反差,使得夕阳西下的山景更显出幽冷空寂的色彩。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字音解析:
茱萸:音zhū yú,是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会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如“手种茱萸旧井傍,几回春露又秋霜”(武元衡《长安贼中寄题江南所居茱萸树》);“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万楚《茱萸女》);“茱萸生狭斜,结子复衔花”(萧纲《茱萸女》)。
诗意解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采用了艺术创作的“直接法”,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受。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最后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以乡人之视角,表现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的遗憾,角度新颖,满怀深情。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却情真意切,耐人寻味。
7《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字音解析:
鳜:音guì,鳜鱼是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箬:音ruò,箬笠指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蓑:音suō,蓑衣指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诗意解析:
这首词描写了秀美的水乡风光和恬静的渔人生活。前两句描写自然风光,色泽鲜明但又柔和。后两句由写景转而写人,描写了一位欣赏春光,心情愉悦的渔夫。词中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一幅气氛宁静但又蕴含活力的烟雨图。整首词语言清新淡雅,意境悠然脱俗,寄托了作者追求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8《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字音解析:
泗:音sì,泗水是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
诗意解析:
这是一首蕴含哲理的咏春诗。诗的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及观赏春景的美好印象。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东风的神奇与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景象,颇为凝练传神。然而,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游春观感,实际上,诗人将儒学圣王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深含哲理,手法极为巧妙高明。
9《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字音解析:
重:音zhòng,“花重”即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诗意解析:
这是杜甫在成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前两句写春雨适时而降,用一个“知”字把雨拟人化,写得活灵活现。三、四句写雨的“发生”,道出了雨“潜”“润”“细”的特点。五、六两句写夜雨“黑”“明”相衬的美丽景象,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最后两句用细腻的笔法,紧扣“喜”字,写出雨后清晨以及成都的迷人景象。全诗情感真切入微,描写细腻动人,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0《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字音解析:
喑:音yīn,意为哑,沉默不语。“喑”字在清代及近代的诗中出现较多,如“文高万士喑无声,德盛千豪书可秃”(姚鼐《朱石君中丞视赈淮上途中见示长句次韵二首 其一》);“神龙睡任群鱼泣,病骥喑看万马喧”(丘逢甲《次韵再答宾南,兼寄陈伯严 其一》)。
诗意解析:
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头两句写出了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后两句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指明中国想要有作为、有希望,必须破格荐用人才。全诗语言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自上而下的变革。
这十首诗虽然都是广为流传之作,但诗中字句的读音却需要特别注意。
来源:微信公众号“唐诗宋词”,原标题:耳熟能详的10首诗,你能读对几首?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ài dài】, 日曈【tóng】昽【lóng】。 腊屐【jī】对渔蓬。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 池亭人挹【yì】 ]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 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yǒu 】当风停夏扇, 南帘曝【pù】日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黄河对汉水,绿色对红色。司雨之神对主管打雷之神。古汉语中,“河”一般指黄河,“江”一般指长江。河汉连用指的是天上的银河。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烟雾缭绕的楼阁对冰天雪地的洞窟。月宫对天宫。这里的二组词都是指代神仙洞府。
云叆叇【ài dài】,日曈昽。云层浓厚,天色微明。叆叇【ài dài】指的是云多昏暗的样子,曈昽指的是太阳刚刚升起,天色微明的样子。
蜡屐对渔蓬。以蜡涂过的木鞋对蓬草织的渔帽。蜡屐出处为西晋阮孚爱好木屐,一个脚上穿,一个头上戴。
过天星似箭 ,吐魄月如弓。流星似箭飞快划过天空,新月如弓弯弯。过天星即流星。月亮有许多别称,其中有一个别称叫蟾宫。古时人们认为月亮被蟾蜍吞吐,所以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吐魄月指的是蟾蜍刚把吞进去的月亮吐出来,就是如弓般弯弯的新月。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借住在驿站里的旅客遭遇了黄梅时节的雨季,一阵风吹过,池塘边亭子里的人们喝着酒陶醉在荷花的香气里。这一对写出了不同人的两极心情。驿站里的客人是欲走而走不得,亭子里的人则是沉醉不欲归去。挹是饮酒的意思。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乡村茅草屋前,一轮明月已经落入林中,雄鸡唱着有节奏的韵律(报晓);在铺设有木板桥的路上,青白色的严霜封锁了道路只留下了马蹄的痕迹。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高山对大海,华山对嵩山,四岳是指传说尧舜时代的四方部落首领。三公是指古代天子之下地位最高的三个官员。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宫花指宫廷里面园林开放的花儿,禁柳,皇宫里面的柳树。宫花和禁柳虽然字面不一样,但意思几乎一样,都是皇宫里面的芳草树木。
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清暑殿(东晋时在建的宫殿)对广寒宫(月亮上嫦娥住的那地方)。拾翠对题红意思拾起翠绿的叶子,在红叶上题字。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是说庄子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天地间翱游,逍遥忘我,梦醒后发现自己还是周庄。周文王梦见一头长着翅膀的熊扑向他的故事。吕望,就是太公望,也就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因为祖先封地在吕地,所以也叫吕望。 姜子牙满腹才学,有一身的本领,可是一直得不到重用,始终默默无闻。 周文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异兽朝自己扑来,异兽非熊非虎,就让人看看吉凶,那人说,这是吉兆,将有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到来,帮助你打下天下。于是,周文王不久就遇到了正在渭水边钓鱼的姜子牙。 姜子牙出山之后,帮助周文王击败商朝,建立了周朝。
北牖【yǒu 】当风停夏扇,南帘曝【pù】日省冬烘。夏天向北的窗户通风凉爽不用扇扇子,冬天向南的窗户日照充足不用生炉子。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鹤舞楼头】即指“黄鹤楼”【玉笛弄残仙子月】弄:吹奏。残:月缺。仙子:指嫦娥。仙鹤在楼头起舞,玉笛声声,奏出的凄婉之音弄残了如仙子般姣好的明月月夜之下,笛声悠扬,一只仙鹤在黄鹤楼头起舞
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列仙传》载:秦穆公有女名弄玉,好道。时有人名萧史,善吹箫作鸾凤鸣。穆公把女嫁给萧史,并为他们筑了一所凤凰台。史教弄玉以箫吹凤鸣声,凤凰聚止其屋。一日,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升仙而去。后人在诗歌中经常引用这个掌故,成语“乘龙快婿”、“龙凤呈祥”也都是说的这个典故。
仙鹤在楼头起舞,玉笛声声,奏出的凄婉之音弄残了如仙子般姣好的明月;而凤凰翱翔于琼太之上,紫箫阵阵,吹出的音调亦伤断了如美人般美好的风。
课文朗读
第26课 忆读书来自小学资源00:0005:38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知识点(转载请备注来源)
一、我会写组词
舅:jiù(舅舅、舅父、舅妈)
津:jīn(天津、津津有味、无人问津)
斩:zhǎn(斩首、斩断、先斩后奏)
限:xiàn (限制、无限、局限)
凯:kǎi(凯旋、凯歌、奏凯)
葛:gě(姓葛、诸葛、诸葛亮)
述:shù(讲述、述说、叙述)
贾:jiǎ(姓贾、贾道、贾宝玉)
衰:shuāi(衰老、衰弱、衰败)
刊:kān(刊物、报刊、创刊)
琐:suǒ(琐事、琐细、烦琐)
朴:pǔ(朴实、朴素、简朴)
篇:piān(诗篇、篇幅、篇目)
某:mǒu (某人、某个、某事)
二、我会认组词
浒:hǔ(水浒、浒苔、水浒传)
传:zhuàn(传记、小传、言归正传)
着:zhuó(着力、沉着、着手)
鲁:lǔ(粗鲁、鲁迅、鲁班)
煞:shà(天煞、地煞、凶神恶煞)
寇:kòu(敌寇、贼寇、落草为寇)
卷:juàn(试卷、卷子、万卷书)
栩:xǔ(称栩、栩栩如生、栩栩欲活)
呻:shēn(呻吟、呻唤、 呻呼)
三、多音字
传:chuán(传说)zhuàn (传记)
煞:shà(地煞)shā(煞住)
卷:juàn(试卷)juǎn(卷起)
抹:mǒ(抹杀)mò(抹墙)má(抹布)
四、近义词
期待——期盼 明白——了解 催促——督促
决定——决心 居然——竟然 欣赏——观赏
兴趣——乐趣 起初——起先 厌烦——厌倦
快乐——开心 思考——思索 消遣——解闷
烦琐——琐碎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津津有味——饶有兴趣 朦朦昽胧——模模糊糊
五、反义词
明白——纳闷 厌烦——喜欢 快乐——难过
生动——呆板 烦琐——简单 华丽——质朴
浅显——深奥 津津有味——索然无味
六、理解词语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天罡:古书上指北斗星,也指北斗七星的柄。
地煞:星相家指主管凶杀的星。《水浒传》 中将梁山泊中的七十二位头领称为“七十二地煞”。
消遣:做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儿。
烦琐:繁杂琐碎。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索然无味:形容没有兴致,没有趣味。
堆砌:比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
无病而呻:比喻没有值得忧虑的事情却长吁短叹,也比喻文艺作品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
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地做出种种表示,想以此博得对方欢心。
不能自己: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或行为。
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借指堆砌辞藻而内容贫乏的诗文。
七、句子解析
1.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不是……而是……”这句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喜欢读书了,另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喜欢读的是《三国演义》之类的书。
2.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智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凑成”有拼凑而成的意思,“勉勉强强”有将就凑合的意思,“凑满”有拼凑够数目的意思。这句话既肯定《水浒传》着力刻画的人物性格极生动,又指出《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人并非个个性格鲜明,但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得多。是一种客观中肯的评价。
3.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连用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有自豪之感。
4.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从读书的意义讲到读书的方法,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既是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儿童的殷切期望。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文中表明顺序的词语有哪些?
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表明顺序的词语有:“七岁时”“十二三岁时”“1980年”。
3.作者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
《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大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4.结合冰心老人的选择和自己的阅读经验,说说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
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
九、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 (1 ):点题。开篇点题,引出读书的话题。
第二部分 (2-8):读书经历。回忆读书经历,点出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 (9-10):择善而读。以丰富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好书。
第四部分 (11-12段):读书感悟。总结全文,告诉我们“读书好”,要“多读书,读好书”。
十、课文主题
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表达了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告诉青少年“读书好”,勉励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答:冰心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有:七岁时读《三国演义》,引起对章回小说的兴趣;然后读了《水浒传》,觉得里面的人物性格生动、个性鲜明,比《荡寇志》强多了;十二三岁时读《红楼梦》,中年时再读,体会大有不同。冰心认为只有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书才是好书。
2.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示例:这句话是作者的阅读体会,读了这句话,我也深有同感。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要想扩充知识面,就要在课下有选择地、广泛地阅读。在我的书柜里就有许多中外名著,每当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我都会读上一个小时。在阅读中,我了解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语文素养。阅读让我感到幸福,从书中我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快乐。以后我还会坚持阅读,让阅读伴我成长。
3.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学讨论,说明理由。
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一半。
示例一:我不赞同这种读书方法。字音读不对,自然也很难理解这个字以及与之相关的词语、句子的含义,不利于理解整本书的内容。我们在读书时还是要尽可能把握每个词语、每句话的内涵,这样才能加深理解,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
示例二:我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作者当时年纪尚小,要她像成人那样去读一部长篇小说显然是不现实的。对于七八岁的小孩,读书时从整体入手,不要过分纠结于某个字、词的含义,只要把握大致内容就可以了。
谙、曈、浥、茱、萸、鳜、箬、泗、喑、曲(qū? qǔ?)、苔(tái ? tāi?)、重(zhòng ? chóng?)这些字,你都认识吗,怎么读呢?它们在诗歌里又是怎样发音呢?来瞧瞧这10首耳熟能详的诗,看看这些字到底该怎么读。
1《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字音解析:
曲:音qū,表示弯曲,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卢照邻《曲池荷》);“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曲”字读qǔ 时,表示曲子、歌曲,如“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诗意解析: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所写。这首诗简单平实,笔调清新自然,抓住对象(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真切、传神。尤其是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那种动态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白描手法,简单地勾勒出一幅可爱的“白鹅戏水”的动态画面。
2《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字音解析:
谙:音ān,熟悉、明白之意。在这首词里,指作者曾经很熟悉江南的风景。“谙”在古诗词中用得不多,较著名的还有“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王建《新嫁娘词》)等。
词意解析:
在这首词中,白居易只用十几个字便准确生动地概括了江南春景。他从朝阳、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用烘染、映衬的手法勾勒出美轮美奂的江南美景,使得整篇文词色彩绚丽,层次丰富。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贴切又圆活的“好”字,不仅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且概括出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
3《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字音解析:
曈:音tóng,曈字常用的词组只有两个,一是曈曈,指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二是曈昽,形容太阳初升由暗而明。如“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陆机《文赋》);“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白居易《短歌行》);“晓日曈昽。愁见凝酥暖渐融”(贺铸《减字木兰花》)等。
诗意解析:
“爆竹”指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屠苏”是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用来驱邪避瘟疫,延年益寿。“桃”指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在桃木板上书写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辟邪。
本诗是典型的借物言志诗。王安石不仅是诗人,还是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这首诗表面上描写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的动人景象,实际上抒发了作者期待政治革新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同时以景明志,意味深长,既形象地描绘了新的一年万象更新的景象,又展现出作者对改革前景的乐观与自信。
4《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字音解析:
浥:音yì,意为沾湿。古诗词中用到“浥”字的还有“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露浥荷花气,风散柳园秋”(韦应物《陪王卿郎中游南池》)等。
诗意解析:
这首饯别诗前两句写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后两句借用诗人脱口而出的劝酒辞,饱含临别时依依不舍之意及对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全诗情感真挚,可歌可咏,体现了真切的惜别之情。
5《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字音解析:
柴:此处读作zhài,同“寨”,栅栏之意。鹿柴为地名。
苔:音tái,指苔藓类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读作tāi时,作舌苔一词。最著名的包含的“苔”字的诗要数清代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此外还有“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王安石《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诗意解析: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巧妙结合的特征。“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一句,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只能听见局部的人声,烘托出万籁俱寂的意境。后两句利用强烈的对比手法,突出一小片日影和大片幽暗深林所构成的强烈反差,使得夕阳西下的山景更显出幽冷空寂的色彩。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字音解析:
茱萸:音zhū yú,是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会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如“手种茱萸旧井傍,几回春露又秋霜”(武元衡《长安贼中寄题江南所居茱萸树》);“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万楚《茱萸女》);“茱萸生狭斜,结子复衔花”(萧纲《茱萸女》)。
诗意解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采用了艺术创作的“直接法”,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受。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最后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以乡人之视角,表现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的遗憾,角度新颖,满怀深情。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却情真意切,耐人寻味。
7《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字音解析:
鳜:音guì,鳜鱼是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箬:音ruò,箬笠指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蓑:音suō,蓑衣指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诗意解析:
这首词描写了秀美的水乡风光和恬静的渔人生活。前两句描写自然风光,色泽鲜明但又柔和。后两句由写景转而写人,描写了一位欣赏春光,心情愉悦的渔夫。词中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一幅气氛宁静但又蕴含活力的烟雨图。整首词语言清新淡雅,意境悠然脱俗,寄托了作者追求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8《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字音解析:
泗:音sì,泗水是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
诗意解析:
这是一首蕴含哲理的咏春诗。诗的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及观赏春景的美好印象。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东风的神奇与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景象,颇为凝练传神。然而,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游春观感,实际上,诗人将儒学圣王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深含哲理,手法极为巧妙高明。
9《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字音解析:
重:音zhòng,“花重”即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诗意解析:
这是杜甫在成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前两句写春雨适时而降,用一个“知”字把雨拟人化,写得活灵活现。三、四句写雨的“发生”,道出了雨“潜”“润”“细”的特点。五、六两句写夜雨“黑”“明”相衬的美丽景象,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最后两句用细腻的笔法,紧扣“喜”字,写出雨后清晨以及成都的迷人景象。全诗情感真切入微,描写细腻动人,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0《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字音解析:
喑:音yīn,意为哑,沉默不语。“喑”字在清代及近代的诗中出现较多,如“文高万士喑无声,德盛千豪书可秃”(姚鼐《朱石君中丞视赈淮上途中见示长句次韵二首 其一》);“神龙睡任群鱼泣,病骥喑看万马喧”(丘逢甲《次韵再答宾南,兼寄陈伯严 其一》)。
诗意解析:
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头两句写出了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后两句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指明中国想要有作为、有希望,必须破格荐用人才。全诗语言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自上而下的变革。
这十首诗虽然都是广为流传之作,但诗中字句的读音却需要特别注意。
来源:微信公众号“唐诗宋词”,原标题:耳熟能详的10首诗,你能读对几首?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