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文】
言语虽多不可从 风云静处未行龙
暗中察得明消息 君尔何须问重重
【智慧】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
宽能制狭,缓能制急。
【典故】苏小妹三难佛印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个妹妹叫做苏小妹,受父兄的熏陶自小便习读诗文、慧心妙舌,是个有识的才女,关于他的典故轶事流传下来很多。
苏东坡与金山寺的佛印禅师很投缘,二人常常相互拜访,时间长了佛印与苏小妹也熟识了。常听哥哥夸奖佛印禅师博学,便生了比试之心。
⼀日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到前来拜访哥哥的佛印。佛印彬彬有礼地问:“你⼤哥在家吗?”苏⼩妹对佛印的问话不置可否,却说了一个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这条是拼字联,“僧”是“⼈曾”相拼,“佛”是“⼈弗”相连,但话语中却对佛家弟子有些不敬。
佛印听了⼀愣,抬头见苏小姑娘⼀脸得意神态,就知道是苏⼩妹有意为之,便脱口相对:“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竟然对得天衣无缝。苏小妹见没有难住佛印,反而被佛印戏耍,心里不舒服冲书房⼤喊⼀声:“大哥,有客来访!”自己就快步出了门。
又一日,苏东坡与来访的佛印⼀边品茶,⼀边聊天,竟然忘记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苏小妹上次受了佛印的嘲弄尚未泄恨,这次觉得大哥看重佛印而怠慢自己,心里更不舒坦,便在床上高声念出:“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以“葫芦”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是对佛印禅师的大不敬。苏东坡意识到小妹生气了,连忙将药给她送去。
佛印可是身苦心也苦,既听了“骂声”,还要对下联。他知道上次得罪了苏小妹,这次可要对得⽂雅些。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小妹喂药,一时佳对涌上心头,朗声对道:“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听了,嫣然⼀笑,心里的气⼀下⼦全消了,一口将药喝了个精光。苏东坡见小妹消了气,微笑着对佛印翘起大拇指。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苏东坡邀请佛印禅师来家里饮酒赏月,苏小妹也来凑热闹。几杯酒下肚三人兴致高涨,⼀起来到后花园水池旁。面对着⼀池碧水、两岸青草、清风吹拂、明月倒映,三人一边饮酒,⼀边高谈阔论。
苏小妹见对佛印说:“我有⼀联,不知禅师能对否?”佛印说:“且试试看,请小妹赐上联!”
苏小妹不紧不慢地吟出上联:“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苏东坡⼀听感觉有点难对,上联中含有数字,波心的千佛就是渡江的五百罗汉及他们的倒影。
佛印禅师沉思了⼀会儿,低头瞧见苏小妹的倒影清晰地映在池水中,茅塞顿开,应对道:“⼀位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苏东坡⼀听,立刻拍手称赞:“妙!妙极了!”
苏小妹三次出对都没有难倒佛印,打心底里敬佩佛印禅师的才华,从此两人成了相交极好的朋友。
在潮汕地区,凡是道教庙宇,在神像前几乎都有一到数对筊杯,佛教寺庙偶尔有之。潮汕民间信仰中,凡是求签,均需要向神明掷筊确认。“筊杯”简称“杯”,故潮语“掷筊”又名“跋杯”。然而筊杯并非仅在庙中使用,家中有供祖先神主者,往往也会备有一对筊杯,如果是向新逝的死者神位求问问题,不能使用“筊杯”,只能用两枚硬币。如扫墓等情况,临时需用之时,亦可以二枚相同之硬币代替。
1.禀明:执一对杯筊在香炉上绕三圈,跪在神明前,禀明自己姓名、生辰、住所及请示事项,一次一事。
2.掷筊(问杯):将筊杯合在掌心,并略为上抛掷出让它落地,观看正反的组合。
3.掷筊结果:
圣杯(圣筊、允筊、允杯)
即二支筊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代表所请示祈求之事神明应允、可行。
笑杯(笑筊)
两支皆为正面(阳阳,即两面均为平面),代表陈述不清、无法裁示或明知机缘未至不足,何必有此一问;或所提问题自有主张、已有定数,何必多此一问;亦或神明主意未定,再请示。
阴杯(哭筊、盖筊、盖杯、没筊、没杯)
两支皆为反面(阴阴,即两面均为隆起),表示神明不应许所求之事。
立杯(立筊)
杯筊未倒下而呈立状,一般人掷筊多半对神明“有所求”,但若为“无所求”的信徒,有可能会掷出“立筊”。这是神灵的严重示警。
三.“跋杯”流程
(一)、向神佛禀明
请筊时,双手合掌杯筊置放于掌心中,先向神佛禀明自己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时、年龄、住址,以及祈求神佛圣示指点的事由,一次以一事为原则。禀明叙述时,应条理分明,简单扼要,避免罗嗦冗长而失去重点。
(二)、请神佛圣示
禀报完毕后,先暂候数十秒钟,让神佛有所时间斟酌一番,接着才进行掷筊的动作。掷筊时,头额微低双手捧筊,杯筊平、平呈蝶状;高举至眉心间;再往上拋投才掉落地面,就是一般所谓的「投空掷地」。
1.请筊时,双手合掌杯筊置放于掌心中,禀明个人资料和事由,一次以一事为原则。
2.预备掷筊时,头额微低双手捧筊,杯筊平、平呈蝶状。
3.双手捧筊高举至眉心问。
4.杯筊往上拋投才掉落地面,即是所谓的「投空掷地」。宜特別留意的一点是:掷筊请示以一次为定,不可一而再、再而三,非掷得圣筊不得,如此执着行为已然失去清净心、虔诚心,这种不正确的执筊方法所得结果,已变得无意义。同时宜注意,相同的事由,须待一段时间后才可以再请领圣示。
(三)执筊结果有三种:
·「圣杯」:呈现一凸、一平,表示神佛圣裁「对、好、可以」。
·「阴杯」:呈现凸、凸,表示神佛圣裁「不对、不好、不可以」。依行天宮传统,凡是重大事情获阴筊时,不宜于短期内再请筊。
·「笑杯」:呈现平、平,表示陈述不清楚无法裁示。另外,若信众明知机缘不具足,仍然抱持请示看看的心态;或信众自有主张、已有定数,实在是多此一问的情況下,都会获得笑筊。
最后,根据所”跋杯“的三次结果为一签,由此可变化出二十七签,最后可以对照签诗,以意解签了,以下以福德正神廿八签诗为例:
福德正神签,有廿八签,每签用「驳杯」掷在地下三次,组成一签,这样的组合共廿七签。三次掷杯之中,如有一杯或二杯竖起,称之竖杯,是神灵的严重示警。
一. 三圣杯:上签.郭子仪全禄.
福如东海寿南山,君尔何故苦中间?
富贵荣华天注定,太白贵人守身边。
凡事大吉,暗劝世人.
二. 三笑杯:上吉.四皓八仙,十八学士.
风恬浪静好行舟,高歌鼓舞乐悠悠;
四皓八仙齐畅饮,十八学士登瀛洲。
功名大吉,出外大吉.
三. 三阴杯:下下.武则天坐天.
鬼门关上撞无常,破船更遇浪头风;
久远冤家相罗网,运交吉时也遭殃。
暗阴有财气,光阳则不吉.
四. 圣圣笑:中平.孔子在陈.
哑子得梦事难言,瞎子穿针更不然;
九曲明珠穿得过,在陈绝粮全因贤。
凡事艰难,有贵人助.
五. 圣圣阴:上吉.王安石小登科.
宝镜团圆似月明,琴瑟和鸣畅我情;
红杏枝头春意闹,登科一举状元名。
照时婚姻买卖大吉,初一至十五求大吉.
六. 圣笑圣:中平.刘福妻劝夫.
叶落根深霜不怕,枯木逢春再发芽;
虽是中间多进退,钱财到底属我家。
求财照时吉,事磨但终成.
七. 圣笑笑:中平.张飞义释严颜.
梅花冻雪抖芳菲,江上渔翁把钓飞;
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凡事平常,心诚运至.
八. 圣笑阴:上吉.刘秀兴汉.
皇天降下紫微星,除妖灭怪得安宁;
二十八宿扶圣主,汉王家国再重兴。
暗时星出大吉,凡事二次大吉.
九. 圣阴圣:上吉.舜历山耕田.
富贵总是天注定,五谷丰登胜上年;
共享太平歌舜日,含哺鼓腹乐尧天。
凡事大吉,白天大吉.
十. 圣阴笑:中吉.吕蒙正破窑齐志.
鲤鱼志气本英雄,屈守池中运未通;
一旦峥嵘头角现,风云际会化成龙。
求财潮涨吉,出外风雨吉.
十一.圣阴阴:下下.韩信逼钟离眛自刎.
白虎出山欲害人,鱼入罗网难脱身;
害人之心则害己,飞虫扑火自伤生。
宜守本份,谨防口舌.
十二.笑圣圣:中吉.太公遇文王.
太公钓鱼八十秋,除商灭纣再兴周;
民安国定太平日,江山万里任君游。
凡事照旧,潮涨大吉.
十三.笑圣笑:下下.夷齐耻食周粟.
鱼在小涧生长难,深处安身浅水寒;
清冷香中抱膝吟,夷齐饿死首阳山。
头好尾衰,财气趋淡.
十四.笑圣阴:中吉.释迦,老君,真宗,梁纥.
释迦幻化妙应身,老君抛送玉麒麟;
真宗求嗣生太子,梁纥祷丘出圣人。
诚信立世,有求必应,添油向善.
十五.笑笑圣:上吉.观音渡众生.
日上东方如火轮,十分光彩照乾坤;
二十四气尽清洁,一年四季太平春。
凡事大吉,日照大吉.
十六.笑笑阴:中平.朱寿昌弃官寻母.
一盏孤灯对面休,富贵钱财水上舟;
任他险处不见险,主人有福再添油。
凡事不须强求,向善即逢凶化吉.
十七.笑阴圣:中吉.桃园结义.
三人各姓同一心,桃园结义情意深;
山中石头皆是宝,运来都能变成金。
凡事人和,能成事业.
十八.笑阴笑:中平.程咬金遇赦.
囚人出禁上酒楼,畅饮宽杯解闷头;
劝君慎忍一时气,非干己事且相饶。
宜守本份,以退为进.
十九.笑阴阴:下下.梅妃的故事.
若要求财未得时,只恐鬼贼相侵害;
关门闭户家中坐,灾祸偏从天上来。
遇事不吉,须防小人,防患灾祸.
二十.阴圣圣:中吉.苏小妹答诗.
夫妇有意两相求,绸缪未合各成愁;
心有灵犀一点通,天注姻缘不须忧。
逢春大吉,暗事大吉,凡事有成.
廿一.阴圣笑:中吉.七夕相会.
牛郎织女各天边,阻隔银河路杳然;
百年富贵风前烛,一旦荣华云里仙。
凡事无实,财气五分.
廿二.阴圣阴:中平.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张弓射日总虚空,朽木难雕白费工;
平生常念千声佛,作恶枉烧万炷香。
凡事慎言,事满招损.
廿三.阴笑圣:中平.刘文定买父.
雷霆霹雳震虚空,天公差我察吉凶;
积善之家有余庆,积恶之家有余殃。
作事应随运,求财遇春吉.
廿四.阴笑笑:中平.伏羲画八卦.
伏羲八卦最精灵,六十甲子推五星;
暗虚亏心天地见,举头三尺有神明。
隐忍则善,静以待时,夜求昌吉,财气三分.
廿五.阴笑阴:下下.吕后害韩信.
昔日螳螂去捕蝉,岂知黄雀在后边;
莫信他人直中直,须防心里仁不仁。
凡事太险,谨防则吉.
廿六.阴阴圣:中平.三藏取经.
三藏取经往西天,路途险阻劳圣贤;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凡事艰难,财运未到,忍以待时.
廿七.阴阴笑:中平.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赴蟠桃,龙王降夺蓝采和;
因贪玉皮动刀战,慈心惟佛来讲和。
凡事曲折,有贵人助,财运未到.
廿八.竖杯:衰签.赛卢医歹心害人.
口占昆山玉,行人问吉凶;
劝君急退步,不久落坑中。
歹心作恶,天降横祸.
“跋杯”的目的在于请求神佛指点迷津,从而走上人生正确道路,同时启迪内在智慧,沉淀错综复杂的思绪与安抚徬徨不安的心灵,信之则灵,不信则泯。
来源:慧来藏工作室
【签文】
言语虽多不可从 风云静处未行龙
暗中察得明消息 君尔何须问重重
【智慧】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
宽能制狭,缓能制急。
【典故】苏小妹三难佛印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个妹妹叫做苏小妹,受父兄的熏陶自小便习读诗文、慧心妙舌,是个有识的才女,关于他的典故轶事流传下来很多。
苏东坡与金山寺的佛印禅师很投缘,二人常常相互拜访,时间长了佛印与苏小妹也熟识了。常听哥哥夸奖佛印禅师博学,便生了比试之心。
⼀日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到前来拜访哥哥的佛印。佛印彬彬有礼地问:“你⼤哥在家吗?”苏⼩妹对佛印的问话不置可否,却说了一个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这条是拼字联,“僧”是“⼈曾”相拼,“佛”是“⼈弗”相连,但话语中却对佛家弟子有些不敬。
佛印听了⼀愣,抬头见苏小姑娘⼀脸得意神态,就知道是苏⼩妹有意为之,便脱口相对:“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竟然对得天衣无缝。苏小妹见没有难住佛印,反而被佛印戏耍,心里不舒服冲书房⼤喊⼀声:“大哥,有客来访!”自己就快步出了门。
又一日,苏东坡与来访的佛印⼀边品茶,⼀边聊天,竟然忘记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苏小妹上次受了佛印的嘲弄尚未泄恨,这次觉得大哥看重佛印而怠慢自己,心里更不舒坦,便在床上高声念出:“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以“葫芦”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是对佛印禅师的大不敬。苏东坡意识到小妹生气了,连忙将药给她送去。
佛印可是身苦心也苦,既听了“骂声”,还要对下联。他知道上次得罪了苏小妹,这次可要对得⽂雅些。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小妹喂药,一时佳对涌上心头,朗声对道:“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听了,嫣然⼀笑,心里的气⼀下⼦全消了,一口将药喝了个精光。苏东坡见小妹消了气,微笑着对佛印翘起大拇指。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苏东坡邀请佛印禅师来家里饮酒赏月,苏小妹也来凑热闹。几杯酒下肚三人兴致高涨,⼀起来到后花园水池旁。面对着⼀池碧水、两岸青草、清风吹拂、明月倒映,三人一边饮酒,⼀边高谈阔论。
苏小妹见对佛印说:“我有⼀联,不知禅师能对否?”佛印说:“且试试看,请小妹赐上联!”
苏小妹不紧不慢地吟出上联:“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苏东坡⼀听感觉有点难对,上联中含有数字,波心的千佛就是渡江的五百罗汉及他们的倒影。
佛印禅师沉思了⼀会儿,低头瞧见苏小妹的倒影清晰地映在池水中,茅塞顿开,应对道:“⼀位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苏东坡⼀听,立刻拍手称赞:“妙!妙极了!”
苏小妹三次出对都没有难倒佛印,打心底里敬佩佛印禅师的才华,从此两人成了相交极好的朋友。
为了哥哥一路做到宰相,为哥哥还巨额房贷……
苏辙真的是苏东坡的大冤种弟弟吗?
最近,很多网络文章在谈苏东坡和弟弟苏辙的关系。有的猛夸苏辙是“大宋第一暖男”;有的说苏辙不惜用官位给苏东坡赎罪,为了拯救哥哥才一路做到宰相,还拿出巨款为哥哥还房贷,处处以兄长为先,颇有“兄控”情结……
在真实历史中,苏辙对苏轼确实很好,但要说他是为了哥哥还房贷,为了哥哥而当宰相,那就太扯了。
侍奉父亲,让哥哥先去做官
我们先简单聊聊苏轼和苏辙的前半生。
唐宋八大家,苏家占了仨:苏洵、苏轼、苏辙。其中苏洵是老爸,苏轼是大哥,苏辙是小弟,关于这一点,人所共知。事实上,苏洵总共生了仨儿子,大儿子名叫苏景先,在苏轼3岁(虚岁,下同)那年不幸夭折了。照这个排行,苏轼是老二,苏辙应该算老三。
苏轼和苏辙同父,但未必同母,因为老爸苏洵娶有一妻二妾,妻子姓程,两个小妾分别姓杨和姓任。程氏生了苏轼,史有明载,但苏辙是谁生的呢?可能是程氏生的,也可能是杨氏或者任氏生的。
传说苏轼还有个妹妹,人称“苏小妹”,嫁给了苏轼的得意门生秦少游。实际上苏轼没有妹妹,只有一个姐姐,在眉山大家族中排行第八,人称“苏八娘”。苏八娘嫁到眉山官宦之家,20岁左右被虐待至死,所以当苏轼哥俩做官以后,很长时间都不跟姐姐的婆家来往。
苏轼和苏辙在同一年结婚,那年苏轼19岁,苏辙才16岁。婚后第二年,哥俩就跟随父亲苏洵进京考进士。苏轼和苏辙同时考中,但苏洵却落榜了。考中进士后,哥俩又参加国家公务员选拔考试(时称“铨试”),都没能通过。直到公元1061年,哥俩再次进京,终于在最高级别的选官考试(时称“制举”)中取得优异成绩。当时苏轼26岁,苏辙23岁。
公元1062年,苏轼正式进入官场,被派往陕西做官,而苏辙则谢绝了朝廷的派遣,留在京城开封侍奉苏洵。苏轼在陕西凤翔府(今宝鸡市)当了三年“签判”(全称“签书判官厅公事”),苏辙则在开封侍奉了三年老爸。也就是说,为了向父亲尽孝,同时也为了让哥哥安心工作,苏辙放弃了早早做官的机会。用儒家伦理讲,他做到了“孝”和“悌”,堪称道德标杆。
公元1065年,苏轼从陕西回到开封,改做京官。眼见哥哥回京,父亲有人侍奉了,苏辙才前往河北大名府担任“推官”,那是他在官场的第一份工作。
但苏辙到大名府刚一年,父亲就去世了,苏辙和苏轼扶柩还乡,丁忧守制,直到1069年才再次进京。进京后,苏轼在开封府做“推官”,苏辙被派往陈州(今河南周口)做“教授”。此后十年里,苏轼仕途都很顺利,从推官升通判,从通判升知州,在各地岗位上不断升迁。苏辙呢?一直当副职,不过官衔也在升迁。
乌台诗案,替哥哥向皇帝求情
但是到了1079年,苏轼在浙江湖州当知州的时候,出大事了,著名的“乌台诗案”来了。
关于乌台诗案的前因后果,各种论述车载斗量,这里无需啰嗦,我们只看看苏辙在此案中的表现。
案发之时,远在湖州的苏轼毫不知情,而正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做签判的苏辙因为离开封很近,收到了好友王诜王驸马的书信,赶紧派仆人骑快马飞奔湖州。遗憾的是,那个仆人半道上耽搁,让抓捕苏轼的钦差赶到了头里。当然,就算仆人能提前赶到湖州,也不能扭转案情,但至少可以让苏轼有个思想准备。
1079年八月十八,苏轼被押解到开封,当天深夜下了大狱。苏辙先托京城友人打探案情,然后向皇帝宋神宗上书求情。这篇文章叫《为兄轼下狱上书》,全文有几百字,我们只摘录其中最关键的几句:
“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微臣早年丧父,与兄长苏轼相依为命,如今得知他被捕入狱,全家惊恐,痛哭失声。
“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我哥苏轼本性并不坏,仅仅是天性耿直,爱发议论,被人抓住了把柄。
“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微臣愿意将所有官职还给朝廷,只求陛下开恩,不敢奢望您免去他的罪过,但愿您能饶他一死。
苏辙与苏轼的兄弟感情向来深厚,所以这篇文章发于肺腑,绝无水分。
宋人笔记《萍洲可谈》记载,苏轼被捕,惊慌失措,妻儿在后面大哭跟随,走到湖州西门时,苏轼朝天高喊:“子由,以妻子累尔!”意思是希望远方的苏辙能听见,自己生死未卜,只能将老婆孩子托付给他了。
另一部宋人笔记《避暑录话》记载,苏轼入狱,未知生死,让大儿子苏迈探听案情,如果听到宣判死刑的噩耗,就送一条鱼到狱中。哪知一个月以后,苏迈离京借钱,请亲戚送牢饭,亲戚误送腌鱼。苏轼见鱼大惊,写绝命诗寄给苏辙:“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诗意很明确,先说将家属托付给苏辙,又说但愿来生还能跟苏辙做兄弟。
常有学者以“宋朝不杀士大夫”为理由,怀疑以上两段记载的真实性。其实宋朝皇帝从来没有“不杀士大夫”这条祖训,不信可以翻翻《宋史》:宋神宗曾将文官李逢凌迟,宋哲宗曾将王安石的外孙吴侔凌迟,宋钦宗派人杀死了蔡京的儿子蔡攸,宋高宗砍了太学生陈东的头,又将“篡位”的大臣张邦昌赐死。到南宋中叶,更有宰相韩侂胄、大臣苏师旦、状元华岳等人被杀……所以在乌台诗案里,只要皇帝真的动怒,苏东坡绝对难逃一死。
苏东坡怕死吗?当然。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喜生畏死是人之天性,就连苏东坡也不例外。但在小命难保之时,苏东坡第一个想到的总是苏辙。
不过还必须说明的是,当时宁可罢官也要为苏轼求情的人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其中包括驸马王诜、苏辙的上司张方平、苏轼的同乡范镇、苏轼的同学章惇、苏轼的学生黄庭坚、黄庭坚的舅舅李常、黄庭坚的岳父孙觉、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这些人都是官员,有的还是高官。后来苏东坡出狱,流放黄州,这些求情者也都受到牵连,有的被罢官,有的被降级,有的被罚款。
比哥哥成熟,但也比哥哥迂腐
比较哥俩的性格,苏东坡更加直率,更加幽默,更喜欢开别人玩笑,所以树敌较多。苏辙呢?少年老成,城府较深,所以在后半生升官更快。
宋哲宗在位时,奶奶高太后垂帘听政,苏轼兄弟都得到重用。苏轼从杭州知州升礼部侍郎,又从礼部侍郎升礼部尚书。苏辙从户部侍郎升御史中丞,又从御史中丞升尚书右丞。宋朝搞的是群相制度,朝堂上一群宰相,其中“尚书右丞”只比“尚书左丞”低半级,相当于副宰相。到这时候,苏辙的官位已经比苏轼高了。
苏辙为什么能做更大的官呢?因为那时候实际上的国家领导人并非宋哲宗,而是高太后。高太后非常谨慎,所以更喜欢生性谨慎的苏辙。
但苏辙有时候又太谨慎了,谨慎到了简直欠揍的地步。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公元1091年六月,西夏十万大军入侵陕西,屠戮军民万余人。高太后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另外几个宰相都主张出兵反击,苏辙却极力反对。
苏辙说:“凡欲用兵,先论理之曲直。我若不直,则兵决不当用。”出兵先看占不占理,如果我方不占理,坚决不能出兵。苏辙又说:“夏人引兵十万,直压熙河境上,不于他处作过,专于所争处杀人,此意可见。此非西人之非,皆朝廷不直之故。”西夏干什么出兵十万来打我们呢?因为我们对不起西夏。苏辙还说:“边臣贪功生事,不足以,徒足以败坏疆议,理须戒敕。”边疆守将跟西夏交战,属于贪功生事,于我大宋不利,朝廷应该申斥守将。
其实西夏一直在攻打北宋边疆,王安石变法时期成功反击,夺回失地,还修筑了许多堡垒。司马光一执政,不仅将那些土地拱手送给西夏,还拆除了绝大部分堡垒。作为司马光的追随者,苏辙继续坚持绥靖政策,处处对西夏退让。他真实的想法其实是:西夏可以不遵守约定,我们大宋不能不遵守,因为一打仗就没好果子吃,“兵起之后,兵连祸结,三五年不得休,将奈何?”(苏辙《颍滨遗老传》)假如我们穿越到宋朝,给苏辙解释“和平是打出来的,不是求出来的”这个道理,他不但听不进去,还会骂我们“贪功生事”。
等到高太后薨逝,宋哲宗亲政,苏辙的相权很快就被剥夺,为啥?不仅是因为宋哲宗想要改换朝臣班底,也是因为少年皇帝年轻气盛,早就对苏辙的绥靖外交反感透顶了。
弟弟为啥没钱买房?因为厚嫁了五个闺女
假如抛开军国大事不谈的话,苏辙倒显得亲切可爱,像个真正的暖男。
苏辙有几首诗提到买房的事,其中一首五言诗的开头是:“我老无定居,投老旋求宅。”另一首五言诗的开头是:“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还有一首七言诗:“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诗意都差不多,都是说自己到晚年还没有房子。
其实苏辙早年在开封是有房子的,那是父亲苏洵买的,位于开封内城西门宜秋门(俗称“老郑门”)附近,取名“宜秋园”,又叫“南园”。苏洵一辈子没考中进士,晚年靠欧阳修举荐才当上九品小官,俸禄极低,根本付不起房款,向同乡大臣范镇借了很多钱。这笔债由谁来还呢?主要由苏东坡偿还。苏东坡做官早,前半生的官位也比苏辙高,有能力替父亲还债。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和苏辙先后被贬,不在京师居住,于是托人卖掉了宜秋园。此后苏轼在黄州建造“雪堂”,苏辙在筠州建造“东轩”,都属于自建房。后来哲宗即位,二人回京,苏轼在常州宜兴买下一座农庄,苏辙仍旧没有买房,但却在开封城郊买了几百亩农田,租给佃户耕种。
苏辙买房是在70岁那年,地点是在颍州(今河南禹州),房子是一座破旧的大院子,将近百间,最后被苏辙扩建到百余间。那是苏辙第一次买房,也是最后一次。苏辙官至宰相,俸禄极其优厚,为何到70岁才买房?倒不是他不想买,而是因为他开销太大了。
千万不要相信那些信口雌黄的网文,说苏辙将全部积蓄都拿来帮哥哥。从哥俩现存的信札来看,苏轼在经济上帮助苏辙的次数倒更多一些,因为苏辙的女儿很多。苏辙总共生了七个女儿,其中两个夭折。为了让五个女儿出嫁得风光一些,苏辙几乎花光了毕生积蓄。据苏辙的孙子苏籀在《栾城遗言》一书中记载,仅仅是第五个女儿出嫁,苏辙就卖掉了开封城郊的几百亩地,换来9400贯铜钱,全部做了嫁妆。按照购买力,这9400贯铜钱相当于现在人民币750万元!
为了嫁闺女,竟然卖地卖房甚至还要借债,现代人听了可能会感到稀奇,其实在宋朝一点儿也不稀奇。宋朝家训经典《袁氏世范》写道:“当早为储蓄衣衾、妆奁之具,及至遣嫁,乃不费力。若置而不问,但称临时,此有何术?不过临时鬻田庐。”生了女儿就要早早地准备嫁妆,假如等到出嫁时才去准备,怎么来得及呢?恐怕只能卖房子卖地了。
宋朝盛行厚嫁之风,南宋初年跟随宋高宗南渡的大臣李光生了个女儿,朋友写信祝贺,李光回信道:“家有五女,贼盗不过其门。”你们就别祝贺了,我发愁还来不及呢!没听俗话说吗?谁家要是生了五个女儿,连小偷都不屑于光顾他们家。而苏辙刚好有五个女儿存活,所以苏轼在写给同学章惇的一封信里感叹:“子由有五女,负债如山积。”我弟弟苏辙不幸生下五个女儿,欠下一屁股巨债。
那么好,答案来了:苏辙做那么大官,为啥买房那么晚?是因为帮哥哥还债吗?错,是因为嫁女儿把钱花光了。
文并供图/李开周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签文】
言语虽多不可从 风云静处未行龙
暗中察得明消息 君尔何须问重重
【智慧】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
宽能制狭,缓能制急。
【典故】苏小妹三难佛印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个妹妹叫做苏小妹,受父兄的熏陶自小便习读诗文、慧心妙舌,是个有识的才女,关于他的典故轶事流传下来很多。
苏东坡与金山寺的佛印禅师很投缘,二人常常相互拜访,时间长了佛印与苏小妹也熟识了。常听哥哥夸奖佛印禅师博学,便生了比试之心。
⼀日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到前来拜访哥哥的佛印。佛印彬彬有礼地问:“你⼤哥在家吗?”苏⼩妹对佛印的问话不置可否,却说了一个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这条是拼字联,“僧”是“⼈曾”相拼,“佛”是“⼈弗”相连,但话语中却对佛家弟子有些不敬。
佛印听了⼀愣,抬头见苏小姑娘⼀脸得意神态,就知道是苏⼩妹有意为之,便脱口相对:“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竟然对得天衣无缝。苏小妹见没有难住佛印,反而被佛印戏耍,心里不舒服冲书房⼤喊⼀声:“大哥,有客来访!”自己就快步出了门。
又一日,苏东坡与来访的佛印⼀边品茶,⼀边聊天,竟然忘记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苏小妹上次受了佛印的嘲弄尚未泄恨,这次觉得大哥看重佛印而怠慢自己,心里更不舒坦,便在床上高声念出:“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以“葫芦”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是对佛印禅师的大不敬。苏东坡意识到小妹生气了,连忙将药给她送去。
佛印可是身苦心也苦,既听了“骂声”,还要对下联。他知道上次得罪了苏小妹,这次可要对得⽂雅些。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小妹喂药,一时佳对涌上心头,朗声对道:“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听了,嫣然⼀笑,心里的气⼀下⼦全消了,一口将药喝了个精光。苏东坡见小妹消了气,微笑着对佛印翘起大拇指。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苏东坡邀请佛印禅师来家里饮酒赏月,苏小妹也来凑热闹。几杯酒下肚三人兴致高涨,⼀起来到后花园水池旁。面对着⼀池碧水、两岸青草、清风吹拂、明月倒映,三人一边饮酒,⼀边高谈阔论。
苏小妹见对佛印说:“我有⼀联,不知禅师能对否?”佛印说:“且试试看,请小妹赐上联!”
苏小妹不紧不慢地吟出上联:“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苏东坡⼀听感觉有点难对,上联中含有数字,波心的千佛就是渡江的五百罗汉及他们的倒影。
佛印禅师沉思了⼀会儿,低头瞧见苏小妹的倒影清晰地映在池水中,茅塞顿开,应对道:“⼀位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苏东坡⼀听,立刻拍手称赞:“妙!妙极了!”
苏小妹三次出对都没有难倒佛印,打心底里敬佩佛印禅师的才华,从此两人成了相交极好的朋友。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