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2011年农历什么年(2011年农历)

发布时间:2024-04-19 06:35:35作者:未及挽留来源:互联网

2011年农历什么年(2011年农历)

本文目录一览:

阳历,阴历和农历的不同之阴历和农历 #农历

阳历、阴历和农历是现今世界最普遍使用的历法。上期主要讨论了阳历,本期讨论一下阴历和农历。

阴历是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以及地球自转引起的月相变化制定的。古人称月球为太阴,故称太阴历,简称阴历。阴历以月亮圆缺一周为1月,历时约29.5306天。月亮圆缺12周为一年,历时约354.367天。每年12个月,单数月为大月30天,双数月为小月29天。一年取整数354天后会多出来0.367天。

为了保持平衡,阴历通过设置闰年来解决。以30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里共11年为闰年。在每个闰年的12月末加一个闰日,闰年为355天。另19年为平年,每年354天。这样就使平均每年的天数和月相圆缺的周期几乎一致。

现在世界上使用纯阴历的主要是伊斯兰教国家。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因此它不能反应四季的变化,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中的历,即是所谓的阴阳合历。中国的农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周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近,以调整四季。这种方法是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这样农历的平年为12个月,共354天左右。而闰年比平年多一个闰月,共384天左右。也就是说农历每月的天数依据的是月相变化的周期,农历每年的天数依据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因此这种历法既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

我国的先民把月亮圆缺一个周期称为一个塑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塑日,定为农历每月的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为每月的十五或十六。中国的农历为保证每月的第一天初一必须塑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未来五年,农历年最后一个月的塑日(初一)到下一个塑日(年初一),它们之间的间隔只有29天,所以未来五年没有年三十,只有年二十九。

农历的日期能很好的和各种天象对应,如它的节气对应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利于四季划分和指导。农耕历日较严格的对应月相,能准确的反映潮汐,可以指导海事活动。但是农历大小月完全根据月相变化,需要观测和严格的计算,没有规律。

农历的闰月方式也比较复杂,不便于记忆和推算。就如同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历法。

属兔的人,不同月份性格大不相同#宝宝起名

属兔人不同月份性格?

生肖属兔的人不同月份性格大不相同。1月的免性格开朗也比较认真,但是也爱幻想。2月的免最为敏感有点妄想症而且会先下手为强。3月的免特别怕冷有点叛逆性格复杂容易愤怒。4月的兔话不多但是经常语出惊人。5月的兔比较反复无常,情绪波动很大还容易悲观。

6月的兔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婚后会比较专一。婚前会比较浪荡。7月的兔野心大而且很细心,是兔里面比较强势的。8月的兔有点喜欢夸自己,而且喜欢批评别人,也容易相信别人。

9月的兔是比较有个性的兔,有点亲率但是通常有一双巧手。10月的兔创新能力比较强,想象力丰富且喜欢安静。有匠人精神。11月的兔是所有免里面身体很好的兔,不喜欢固定的生活模式,特别喜欢闹腾。12月的免功利心比较强会有很强的思维逻辑,能够逼别人就范,很有套路。你是哪一种兔?请在评论区里告诉我。

“不怕三月廿七晴,就怕四月初一淋”,今日三月廿七,晴天啥说法

导读:“不怕三月廿七晴,就怕四月初一淋”,今日三月廿七,晴天啥说法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一大早把家里的老黄历撕了一页,因为我家的是每日的老黄历,过去一天就撕去一页,这样的话,从年初的一大叠,随着日历的慢慢变薄,也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当一本撕完了,从新买一本从元旦这天开始。

今天是阳历5月16号,农历三月二十七。并且今年的这个三月来得相当晚,因为前面多过了一个闰二月。不然的话,现在已经是到四月底了。

今天我爸还说要去割掉艾草,因为听他说,野外的艾草已经有点根部叶子都黄了,再不去割,最后可能都枯萎了。我问到,艾草不是要到端午节的时候收割吗?我爸说,是的。但是今年闰二月了,这样算来,现在已经到四月底了,离端午节只有几天时间了。而艾草生长周期不会因为闰月而发生改变的。说的也是,艾草生长不因为多一个月,而停止一个月生长非要等到农历五月初的时候再收割,否则都老了。

并且今天这个日子也不寻常,因为今天是三月的最后一个七日。我们知道,三月有三个明七日,即初七、十七和二十七。今天就是到了三月二十七了。

并且老祖宗们根据七日的天气做出了天气总结。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要好一些呢?我们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怎么说的:

“不怕三月廿七晴,就怕四月初一淋”

今天恰逢是三月二十七,我们来看看这句话是啥意思?

这句农谚说的是在三月二十七这天出现晴天不要紧,就是怕到了四月初一这天出现淋雨天气。我们来看看具体怎么理解的。

“不怕三月廿七晴”这里说的“三月廿七”就是指的农历三月二十七这天。这里说的是晴天。说明不怕这天是晴天,说明这天出现晴天会是不错的天气。我们知道,已经到了三月底了。这个时候正是到了夏收的时候。比如说油菜收割之后需要晒粮。而南方的小麦已经开镰收割了。不管是什么粮食,在收割的时候都需要晴好天气。

“就怕四月初一淋”

这里说的是在农历四月初一这天。如果出现了下雨天气,这个时候就是怕出现降雨。说明这个时候出现降雨天气会给夏收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即将大范围收割小麦需要大晴天,就是怕降雨刮风天气。这样的话小麦倒伏,麦粒水中烂。并且四月初一下雨,可能后期是连绵不断的降雨天气。

今天就是到了三月二十七了,晴天有啥说法呢?

“三月廿七晴,遍地收黄金”

这里说的是到了这个日子出现晴好天气,就是说明小麦腊熟非常好,遍地金黄的麦穗就像遍地收黄金一样。这是丰收年的预兆。

两会·影像链接丨看!这就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

一年来,中华大地

文旅新业态、文化新场景、文创新产品

不断涌现

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文化基因

与现代文明交相融合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

政府工作报告中

对文化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

今年春节

潮汕英歌舞、福建游神等

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民俗活动刷屏走红

甚至一路漂洋过海

刮起“又老又潮”的中华传统文化之风

2024年2月14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4年春节英歌舞展演巡游活动火热上演。 新华社发(姚军摄)

2024年2月12日正月初三,人们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玉田镇琅峰村参加游神民俗活动。 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超80亿元

创造了新的春节档票房纪录

2024年2月18日,观众在贵州省黔西市横店电影城电影海报前留影。 新华社发(范晖 摄)

今日之中国

“文博热”火爆

“文创风”劲吹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让我们跟随镜头深入大江南北

感受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

品味文化传承与发展相得益彰之美

2023年4月21日,一名读者在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元宇宙阅读体验馆内通过触碰不同光线来感受音律的变化。该体验馆是全国公共图书馆领域率先落地的元宇宙阅读体验基地,将推动阅读行为和场景从一维到多维,实现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沉浸式体验的多元方式。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2023年5月18日晚,位于上海的一大纪念馆原创的情景党课《又见新青年》在展厅内实景演出。自2021年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全新开放以来,一大纪念馆对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播正不断“圈粉”年轻人。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2023年6月6日,游客在河南洛阳无上龙门沉浸式体验馆观看影片。洛阳大遗址保护和遗址公园建设亮点突出,一批集空间游玩、非遗体验、沉浸互动等为一体的文化场景次第涌现,优秀文创项目和产品破“圈”而出,让年轻人心向往之。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2023年6月6日,游客在武汉市汉口历史风貌区巴公房子前拍照。随着汉口历史风貌区旧城改造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风貌区内一座座老建筑被修缮、改造,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的生命。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2023年6月22日,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村民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蒋村龙舟胜会上划龙舟。蒋村龙舟胜会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2023年7月16日在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景区拍摄的趵突泉造型文创雪糕。各具特色的文创雪糕在炎炎夏日里受到人们欢迎。 新华社发(初宝瑞摄)

2023年8月8日,进行暑期研学的学生在位于西安的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里体验皮影戏演出。 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2023年8月16日,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2023年9月15日,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观众在馆内参观珍贵文物。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2023年10月22日,观众在位于贵阳市的“红飘带”数字体验馆内观看体验长征故事。以长征为主题的数字体验馆——“红飘带”项目利用全息影像、三维声场等新技术再现伟大长征。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2023年10月22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木厂镇杨茂松村村民在重阳节活动中打陀螺。 新华社发(查宇波摄)

2023年11月16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第二小学的学生在大课间表演安塞腰鼓。 新华社发(王正摄)

2023年11月29日,“冰墩墩”龙年新春特别版——“龙墩墩”系列新品在国家体育场金色大厅正式发布。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024年1月29日,福建南平武夷灯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展厅内悬挂龙形灯笼。 新华社记者 刘莲芬 摄

2024年2月15日,观众在西安市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观看实景演出,感受历史与现实融合的魅力(手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岑云鹏 摄

2024年2月20日,人们在观看贵州省石阡县仡佬毛龙节舞龙大赛。每逢春节期间,石阡县各仡佬族村寨会自发组织编扎毛龙,行走于各村寨之间,贺新春、送吉祥。2006年,仡佬毛龙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2024年2月24日,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人们在元宵节庆祝活动上猜灯谜。元宵佳节到来之际,庙会、联谊会、文艺演出等庆祝活动在海外多地举行,多国民众共同体验中国文化、共度中国传统佳节。 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当传统浸润现代

传统文化更有寄托

新文化形态也在不断酝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让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

策划:赖向东 郑卫 鱼澜

统筹:宋为伟 徐亮

制作:岑云鹏

编辑:张善臣 宋为伟 岑云鹏 李梦娇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