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曼姓的来源 曼姓氏怎么读

发布时间:2024-04-18 09:01:10作者:无药可救来源:互联网

曼姓的来源 曼姓氏怎么读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最古老的的22个姓氏,有你的吗?我猜没有

人们常说百家姓,其实不是说姓氏只有一百个。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姓氏有几千个,有记录的就有五千多个。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族号。

中国最古老的22个姓氏分别是:妫、姒、子、姬、风、嬴、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隗、漆、允。

22

允姓,允姓人出自华夏族,“允格之后。允姓在文献中被分别记载为炎帝、黄帝、少昊之后三说,是西、东方部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反映.

21

漆姓的祖先是夏朝时的防风氏。后夏灭周兴,周文王有一子名叫季蚺,本为姬姓,因受封于漆水和沮水之间,故称为漆候,周文王因地名而赐姓于他,为复姓漆雕。由此看来,漆氏实为周文王之后裔。

20

出自夏朝帝王后代。汤灭夏桀后,建立商朝,封夏朝王族的后代到隗作首领,并让他们建立了大隗国,其国君称大隗。大隗国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是楚国的同姓国公元前634年,被楚所灭。其后子孙以原国名为姓,称隗姓。

19

芈姓源于轩辕氏,出自上古黄帝第八世孙季连之后,属于以图腾崇拜为姓。这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贵族的姓氏。 为“荆楚十八姓”之祖。

18

邓姓的始祖,是被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曼氏,是我国最早的少数原始姓氏之一。

17

源于姬姓,为黄帝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相传黄帝在即天子位之前,曾在归藏国当部落首领,即大位后,留下一子继任为归藏君,遂以“归藏”国名为姓氏,称归藏氏,后逐渐又省文简改分衍为单姓归氏、藏氏,世代相传至今,皆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16

偃姓源于古老的黄帝。因为,无论是少昊、皋陶,还是颛顼帝,都是黄帝后裔。

15

董姓,出自帝舜赐予颛顼后裔飂之子的姓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14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

13

妘姓是中国传说时代祝融八姓之一,也是八姓之祖。周朝的鄅国、夷国、逼阳国都是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

12

春秋时晋国大夫。晋悼公时任中军尉,后因年老请退,初荐其仇人解孤代己,因解孤未及赴任而卒,又荐己子祁午以代,孔子赞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可谓尚公矣。”晋平公即位后,被任为公族大夫。本为姬姓,晋平公一年(公元前556年)食采于祁,遂以地为氏改姓祁。

11

一支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三子曹叔振铎,受封于曹,建立曹国,后为宋国所灭,子孙便以国为氏。一支出自中亚昭武九姓的曹国。一般认为,公元前十一世纪,出自姬姓的曹氏是最重要的来源。

10

天水郡。系出芊姓。楚公族大夫上官子兰之后。

9

源于姞姓,出自远古黄帝给裔孙伯儵的赐姓姞,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在姞伯儵的后裔子孙中,有省去“女”偏旁简化为吉字者,世代称吉氏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8

任姓,是5000年前黄帝赐封的12个基本姓氏之一,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荣传统的姓氏。

7

根据西周青铜器铭文,己应为妃姓,在父系社会确立后逐渐去掉“女”,演变为己姓。

6

嬴姓为秦国及赵国国姓。为中国上古八大姓之一,属嬴姓十四氏之始。

5

出自上古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属于以华夏文明起源口传历史姓氏。燧人氏自立为“风”,这是中国人最早的姓氏。

4

姬姓,为黄帝之姓、周朝的国姓,也是多个诸侯国国君的姓,有近5000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姬姓的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3

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 商朝祖因生在殷水,因之为姓,后又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劳, 被舜帝封在商地,并赐姓子。

2

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姒姓可以说是一个小姓氏。由于分化成了许多个姓氏,分布在各地的姒姓不足2000人。据史料考证,姒姓是一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姓氏。姒姓的祖先是被世人千古传颂的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

1

妫姓,中国古姓之一,与姚姓同源,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 属于以居邑名称为姓。妫姓为上古时期原始姓氏之一,得姓始祖是舜帝。

《说文解字》548课:时,为什么那么多人起名叫“曼”?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又”部的三个汉字“叜、燮、曼”。这三个字中,“叜”在现代汉语写作“叟”,“叟”在《说文解字》中不收录;“燮”也不是常用字,“曼”是现代汉语次常用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曼”。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叜。读sǒu。《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叜,老也。从又,从灾。阙。”许慎认为“叜”是会意字。本义是老。

但细究字形之后会发现,虽然是会意字,但“叜”的本义有问题,来看它的字形演变:

(叜的字形演变)

“叜”在甲骨文里,是在山洞里一只手举着一只火把,会意“搜求”,因此,“叜”是“搜”的本字,后来借为“老叟”的“叟”,就是《说文》所说的“老也”。叜是会意字,本义是搜。后来,人们为了表示搜求这个意义,又加了手旁,构成“搜”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叜,即搜之古文,从又持火屋下搜物也。会意。为长老之称者,发声之词,非本训。”

(叜)

《玉篇·又部》:“叜,或作叟。”明陶宗仪《辍耕录》卷四:“友人端叜倪君,过余溪上。”按:今通行本作“叟”。这里的“叜”,指的是年老的男人,用的是“叜”的《说文》所载之字义。

(老叟画像)

“叜”的小篆写法如图:

(叜的小篆写法)

2、燮。读xiè。《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燮,和也。从言,从又、炎。”会意字。本义是和;调和;谐和。《字源》称“构形不明”,还是老办法,考察字形演变:

(燮的字形演变)

“燮”的甲骨文象手持拨火工具调和三火。这个拨火工具“言”后来讹变为“辛”或“言”或“¥”。“¥”是那个拨火工具,后来演变成“辛”,演变成“言”,因此,许慎把中间的“言”当作声符是他的猜想。徐灏《段注笺》:“戴氏侗曰:‘[火¥火又]、[火辛火又]、燮,实一字,盖[火¥火又]为烹饪熟物之称,从又持二火,会意,¥声’”。简单地说,燮是会意字。本义就是调和火候,以烹饪熟食物。调和是“燮”的引申义。

《书·洪范》:“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三是过于柔弱。中正和平,就是正直;强不可亲就是刚克;和顺可亲就是柔克。应当抑制刚强不可亲近的人,推崇和顺可亲的人。这里的“燮”用的就是调和的意义。

其实,清代有个大书画家,叫郑板桥,他的原名叫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名字里的燮,就是来自《尚书》这个典故,燮,就是调和。

(板桥行吟图)

燮还指大熟。《玉篇·又部》:“燮,大熟也。”王安石《再用前韵寄蔡天启》:“定林朝自炊,有匕或无荚。时时羹藜藿,镬大苦难燮。”这个意义其实来源于“燮”的本义。

“燮”还是姓氏。《正字通·火部》:“燮,姓,宋御史燮伭圃。”

“燮”的小篆写法如图:

(燮的小篆写法)

3、曼。读mà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曼,引也。从又,冒声。”形声字。本义是引;展开。《楚辞·九章·哀郢》:“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放(展开)眼四下观望啊,希望什么时候能返回郢都一趟。

(屈原像[特种邮票])

本义之外,“曼”还有很多用法:

(1)长。《广韵·愿韵》:“曼,长也。”郑玄笺:“曼,修也,广也。”《淮南子·氾论》:“侯同曼声之歌,愤于志,积于内,盈而发音,则莫不比于律,而和于人心。”高诱注:“曼,长。”侯同拉长声音吟唱的曲子,是表达愤发的志向和内心积聚着的感情,这种充盈于内心的感情通过音乐表现出来,没有不合音律、不和谐动人的。

(2)柔美。比如:轻歌曼舞。《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郑女曼姬,被阿锡,揄紵缟。”颜师古注引文颖曰:“郑国出好女,曼者,言其色理曼泽也。”于是娇柔美丽的郑国美女,身披齐地生产的细绢衣裳,穿着麻布和淡素绢的衣裙。

(曼妙的女子-来自影视剧剧照)

(3)轻细;细腻。《楚辞·天问》:“平胁曼肤,何以肥之?”洪兴祖《楚辞补注》引李善曰:“曼,轻细也。”女子胸部丰满,皮肤细嫩滑泽,她是如何保养出如此体态的啊?

中国在时代,有很多女孩子取名字,都选用了“曼”字,取得正是以上第(2)第(3)两种意义,或是柔美,或是细腻,正是女子应有的品质。

(4)无。《广雅·释言》:“曼,无也。”王念孙《广雅疏证》:“《小尔雅》:‘曼,无也。’《法言·寡见篇》云:‘曼是为也。’《五百篇》云:‘行有之也,病曼之也。’皆谓无为曼。……曼、莫、无,一声之转。”

(5)蔓延。后作“蔓”。《汉书·王莽传下》:“朝廷忽略,不辄督责,遂至延曼连州。”颜师古注:“曼,与蔓同。”朝廷忽略,不立即进行督察,给予责罚,终于蔓延到了几个州郡。

(战火蔓延)

(6)车幔。后作“幔”。《庄子·马蹄》:“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那么,给它驾上车辕,戴上笼头,它就知道磨刮辕衡,移动套枷,弄坏车幔,毁坏衔木,咬断辔头。

又指没有花纹的缯(丝织品)。《庄子·说剑》:“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 王乃说之。”不过父王所见到的击剑人,全都头发蓬乱、髻毛突出、帽子低垂,戴着粗缯制的冠缨,衣服紧身,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大王喜欢见到这样打扮的人。

(7)又通“蛮”,通“万”,皆取所通字字义,不再详说。

此外,“曼”还是姓氏,《万姓统谱·愿韵》:“曼,见《姓苑》。”

“曼”的小篆写法如图:

(曼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548课,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殷商古国——曼国,曼姓来历,妇井曾在曼地发展农业

商代有曼国,“曼”字最早出现在殷墟卜辞中,南宋《路史·后纪》记载:“初,武丁封季父于河北曼,曰曼侯。有曼氏;优、邓,其出也。”曼国为商武丁时期的侯爵封国,始封君是武丁的三叔,地理位置在今河北,后来的邓国(在今河南邓县)就是出自曼国。西周铜器“曼龚父盨(xǔ)”即为曼国所有,其铭文:“曼龚父作宝盨用,享孝宗室,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那么商代曼国在河北具体哪个位置?据古籍记载,河北井陉县,古有绵蔓(曼)水,汉初韩信著名的背水一战,即为此水。商代曼国或在绵蔓水流域,今河北鹿泉市境内有北故城,据说就是商代曼国故地。

“曼”的甲骨文上下“两只手”,中间“一只眼睛”,通常说法认为是“两手张目”,就是用两手撑开上下眼睑,使看得更远更清楚,从而引申到延长、伸展等意义。比如《楚辞·哀郢》中有“曼余目以流观兮”的诗句,其中“曼余目”就是“(我)纵观”的意思。曼加“水”为“漫”就是指水在地面延伸扩大的意思;加“草”为“蔓”指枝多延伸的蔓草植物,等等。至于“曼”为什么会有“柔美”之意,则说成是古人以眼大为美。另有说法“曼”的造字本义来自远古时期女子跳祭舞时用手将美瞳半遮半掩的一种妖娆舞姿,同时眸光流转,媚目传情,窥视四方。金文的“曼”已演变为用纱巾替代手指,故而“曼”字又引申出“曼妙”、“柔媚”、“轻歌曼舞”等意义。两则相较,“曼”字来源于当时族人们的文娱活动较为可靠,曼地女子个个能歌善舞,或为祭祀,或为庆贺。

曼的甲骨文

从地图上看,曼国虽为商王室宗国,却距当时的商王畿较远。武丁为什么为自己的宗族去那么远的地方封建一个方国?原因可能是为了防御当时强大的不断向中原伸入的鬼方。作为农耕时代,农业的发达意味着国家的兴旺,军国的需要,卜辞中对农事的记录可以说是最多的了。卜辞:“壬戌卜,争,贞:乞命曼田于先侯?”之前说到先国时,商王曾令曼人去先地田猎或开垦农事,妇井也曾被派往曼地大力发展农业,可以看出,曼地是一个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的所在,不然商王是不会看中这块远离王畿的外疆之地的。卜辞:“己亥卜:……妇井于曼。”妇井,商武丁王后,继妇好之后的又一位能征善战的巾帼英雄,同时她还是一位农业专家,擅长农业种植,卜辞中多有她带领族人种黍的记录,著名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就是为她所铸。妇井是井国(今河北邢台)公主,据说武丁得妇井后,便将发展国家农业的重任交付于她,在妇井的带领下,商代农业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这才使得武丁有更多的资本南征北战,奠定“武丁盛世”的局面。以上卜辞记录妇井执事曼地的情况。妇井在曼地做了些什么?从卜辞中记录她事迹的一惯情况来看,无关乎农田开垦、粮草种植或祭祀田猎等事。曼国与井国相隔不是很远,同在殷商以北,作为井国出身的妇井,自然更为熟悉当地一带的气候、土质等信息,商王将曼地交于妇井打理非常合理。卜辞:“癸亥卜,宾贞,今日勿(上羊下皿)令曼?”大意是贞问要不要让(上羊下皿)这个人去指示曼侯,这个(上羊下皿)应该是商王身边较为亲近的人。卜辞:“已酉卜,争贞;共众人呼从曼,古王事,五月。”可以理解为贞问是否召集“众人”令他们听从曼侯替商王做事。除此之外,卜辞中还有不少记录曼人向商王进贡龟甲的事,说明古时绵蔓流域多有龟甲类动物。

石家庄鹿泉市抱犊寨

曼国最后结局不见记载,从曼地远离中原的地理位置来看,亡于商末周国的可能性较小。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曼国出去的邓国归顺了周朝,并一直延续到春秋,估计曼国也有臣服周室的可能。但是春秋时曼国故地变成了蔓葭邑,即战国时期的宁葭,为中山国领地。我们都知道中山国是白狄之国,春秋时河北石家庄一带白狄猖獗,由白狄建立的国家还有鼓国、肥国、鲜虞国等。当年赵武灵王灭中山,首先占据宁葭,并在此部署,可见蔓葭邑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据此推测,曼国估计亡于白狄,曼人可能流落到自己的宗国邓国去了。战国后期,赵国吞并中山,蔓葭邑彻底成为赵国领地。曼国之后有曼姓,蔓姓,是现在曼姓的最早来源。

文/堰风

夏商古国——杞国,“杞人忧天”来自这里,杞姓来历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话题是“满族语言与满族姓氏”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话题是“满族语言与满族姓氏”。 首先我们来看看满语。 满语作为官方语言,在清朝长期使用。 一度与满语一起成为全国广泛使用的语言。 但清朝中期以后,随着时间的发展,满文逐渐被废弃。 满族多选择使用北方汉族的本民族方言作为语言。 到了20世纪80年代,除了东北一些边远地区和新疆一些老年锡伯族外,满语已基本失传。

虽然我们说满语已经基本失传,但它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例如,当我们和一个东北人交谈时,我们问他:“请问,你姓李吗?” 另一个人答道:“是的。” 这里的“井”,在满语里其实就是“是”的意思。

那么满族的讲解完了,我们再来看看满姓。 据《八旗氏族谱》等文献记载,满族姓氏有650多个,在我国各民族姓氏中仅次于汉族。 与其他历史悠久的民族一样,满族姓氏的起源仍可追溯到古代图腾崇拜。 那么我们来仔细看看曼姓,也叫“哈拉”。 左图为满文“哈拉”的写法。 哈拉最初是“木昆”,满语是“家人”的意思。 后来,随着人口的倍增,家族支脉和随行驻军转移到其他地方,原来的木昆被分成了几个新的木昆。 一般来说,一个家庭使用一个姓氏,但由于上述情况,也存在许多家庭同姓的情况。

清朝入关后,随着民族关系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汉族旗人不再以姓氏来命名,而是以满族的名字命名。 满族旗人也因受到汉族文化习俗的影响,改用汉字作为姓氏。 例如,我们可以看到“瓜尔加”的音译。 瓜尔甲意为“关”,后改为“关”。 牛祜禄的名字在满语里是狼的意思,所以他改姓“郎”。 而尔根觉罗则改姓“赵”。 还有人以满族姓氏音译成汉语的第一个字为姓,比如我们熟知的佟佳,改姓“童”,马家改姓“马”。等等。 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名叫佟的满族时,很可能他过去就姓佟佳。

1911年辛亥革命后,绝大多数满族人普遍改姓为汉字,或者改姓为汉字,让别人不知道他们是满族人。 如今,许多满族人已经不知道自己的旧姓氏了。 它是什么。 从左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比如梁家姓氏改为“梁”,舒家姓氏改为“舒”,土家族姓氏改为“土”。 如果你身边有这些姓氏的满族朋友,他们过去的满族姓氏很可能就是以上。

#蒙古语综合频率# #汉族跟蒙古族# #中华新疆文化# #麻利嘎血统# #赫哲族简介# #满族与索伦# #五十七民族# #聊聊自己的民族# #哈萨克语言解法# #蒙古关系#

老韩讲了一个故事:谱析曼氏邓姓

曼氏邓姓是华夏邓姓中的一支,是殷商子姓分支曼氏中的一支后裔,确切地说是周封侯曼氏吾离的后裔。本宗是曼氏邓姓中的一支,族谱中有明确记载不属于东汉邓禹公后裔。本堂《邓氏族谱》(以下简称堂谱)中所记载的自曼季公至邓禹公间一千二百余年的曼氏邓姓史点滴,是我宗十数次编谱先祖们的辛勤汗水所凝聚。本文将堂谱中有关曼氏邓姓的人源、地源和姓源的记载逐一列出,并尽力做到与史籍中的有关记载相互印证,其意在与曼氏邓姓宗同探讨,力求寻得一个较为接近邓史事实的结论。析文是笔者个人对族谱记载的理解,自以为合情合理的推断亦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或进一步论证。

一、曼季与殷商侯国

堂谱记载:“曼氏,季。公系商汤王二十二世孙殷商武丁王之叔小辛王之弟”,“后尊称曼季为受姓鼻祖”。

析:古人王者有姓,贵族有氏,而庶民奴隶则无姓氏。曼季为殷商贵族,因不能为王故赐受曼氏。从史籍《世本》和《路史》中关于武丁王封叔父的记载来看,曼季的季字作叔字解,曼季即曼叔,无有名和姓。

据此可推定为:曼氏邓姓最早的先祖是殷商武丁王的一个曼氏叔父。曼季作为人物名字在史籍中暂未见到,只出现在邓氏族谱中,是编谱先祖为尊重鼻祖,故以季代名,称曼季公。受姓鼻祖赐受曼氏后,其祖姓子姓即成为了历史,不可再作为姓,否则应视为藐视王(皇)威。

所以笔者以为,但凡称曼公为“子曼”,称曼姓邓国为“子姓邓国”,称曼氏邓姓为“子姓邓氏”,都应该是不恰当的。曼季是殷商子姓后裔,这是史籍记载和邓氏族谱所确定的,所谓“曼氏邓姓是上古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后裔”的说法是错误的。“后尊称曼季为受姓鼻祖”,此应是曼氏邓姓后人在第一次制谱时定地位。

从氏往上溯,曼季是殷商子姓分支曼氏一支的得姓始祖,从姓往上溯,曼季是曼氏其中一支曼氏邓姓的受姓鼻祖。“后尊”即是曼氏邓姓后人尊(奉)的。曼季公是曼氏邓姓最早、最前面的一位祖先,后人尊其为“受姓鼻祖”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堂谱记载:“武丁王中兴时,封曼季为殷(室)辅考证监史邓侯于河北召陵之邓城也”。

析:曼季的官职看似有托孤之意,疑是小乙王所封。这一官职应是《史记·殷本纪》中所记载的“冢宰”一职,类似于辅佐周成王时的周公旦和清朝时的“首辅大臣”的职能。武丁王在位五十九年,估计登王位时年龄不大。“三年不说”后有了傅说等贤人,武丁王亲政,封曼叔为侯爵位,封地在河北召陵邓城,以封地名前置称“邓侯”。

曼季封地的三个地名中,只有召陵这一地名史上有记载,且至今仍是,现为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河北”是指什么地方,是黄河以北还是现在河北省或汉水以北仍需考证。堂谱中有“河北召陵”之说,春秋战国时先祖墓葬地又在“河北古城”、“河北颖川向阙”和“汝南城北”,据此笔者以为史籍中记载的“武丁王封叔父于河北”与堂谱中记载的“河北”是同一个地方,即河南省汝南至召陵又至颖川一带,属淮河以北。

邓城地名未见于史,也未见遗迹,但在召陵西南约二十公里的地方有一邓襄寨镇,当地传说“春秋时,邓侯受封于邓襄,故改名邓襄寨,东北有一天然湖叫“邓湖”,湖中有一高台,台上建有佛寺一座,此是邓侯闲时游玩之处”。传说中的邓侯,应是曼氏邓姓始祖、周封邓侯吾离,因吾离传侯国于祁侯,此后再无邓侯。两千多年前的事能流传至今,可见并非是有意编造。另笔者曾在网上见到有宗亲留言说:“邓国在召陵邓城”,“邓国在邓襄寨”,此也并非空穴来风。根据族谱“曼季立国于颖川召陵间”,“初封于殷乃河北召陵邓城也”的记载和邓襄寨的传说,可以推定为邓襄寨是曼季公的首封地邓城。

堂谱记载:“吾离袭侯国于邓州”而曼季公的封地又在“河北召陵”,为此,曼氏邓族的先祖们也纳闷过,并解释说此“河北”就是河南,只是新王易制叫法不同而已,再者,“旧谱源流考”,也就是说传承下来的源流考就是这么记载的。笔者认为,河南邓州与“河北召陵”是非常明显的两个地方,之所以产生困惑是因为古时没有精细地图和交通、通讯不便所致。

春秋时邓襄寨属于古蔡国,如果邓襄寨是堂谱中所指的古邓城,那么周王为何将蔡国境内的邓襄封与邓侯,而蔡国又为何允许周王从中剜出一块给邓侯?唯一的解释是:邓襄本是曼氏先祖封地,周武王灭殷商后,并未收取殷商贵族的土地,邓襄作为曼氏后人祭祀先祖的地方,便一直保留到春秋初,曼氏后人袭封侯国于邓州后,周王又将这块曼氏先人的土地封给了邓侯吾离。

史书中提到的殷商侯国邓国,堂谱中未见记载,曼公是殷商子姓王族,是否可以立国?周武王伐纣前,其部族称周族,周人,史籍中未见有称周国的。所以,笔者认为在殷商时封了一块地算不算国还有待考证,若真有殷商侯国邓国,那么它的所在地应该在河南郾城县东南的邓地,南与召陵相接。殷商时,此地应为曼氏家族居所地,武丁王“初封”曼叔于“邓城”后,后又将此邓地封给了曼叔。所以,此地既可称为邓地,又可以称曼地,这既符合史籍记载,又符合邓族家谱中的“曼季立国于颖川召陵间”的记载。

“曼季立国于颖川召陵间”,共繁衍了不少于八代,其中六代世袭邓侯。公元前1046年,曼氏殷商邓国因宗主国殷商的灭亡而灭亡,存世约两百年。

二、周邓国和周诸侯国邓国

堂谱记载:“昆,仕殷纣王,封特专外军政后归周封侯”。俊,字元诚,周诸侯,配田大夫人田祚侯之女,长子吾离”。

析:堂谱记载曼氏昆是曼季第六代孙,是曼氏九公的孙子。“特专外军政”一职,应是纣王退守殷都朝歌时所封。周武王攻破朝歌后,纣王自焚,曼氏昆见大势已去,率部族归降周王,周武王为显仁德,将纣王之子武庚封于朝歌,而将曼氏昆封到了河南邓地,并将殷商侯国之邓地封给了兄弟叔度,是为蔡国。曼氏昆是周诸侯国邓国的第一位国君。受封后,曼氏族人(邓人)从郾城东南的曼氏发源地迁徙到了河南邓州一带,建立了邓国,这与马世之先生(1937年生,河南省温县人,考古学家),“西周初,邓人南迁至南阳盆地”的推断相吻合。

曼氏俊(约公元前790-730在世)是堂谱中有记载的第二位周侯,是邓侯吾离之父。

在堂谱中,自曼氏昆至曼氏俊其间约二百五十余年未见有封侯、世袭侯和国君之类的记载。《世表》和《世本》及史籍中也未见有相关记载。笔者认为,史籍与堂谱对这段历史均无记载并非巧合,而是共同证明了一个事实:在这两百余年的时间内,周邓国既无侯也无国君,邓国的实际国君是周天子,而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只有一个:西周初的“三监之乱”。

周武王灭殷商后,并没有消灭殷商的所有势力,为监督、遏制这些势力,除将在郾城东南至召陵邓地上的曼氏(邓人)迁至南阳盆地外,还将其兄弟分封在卫、鄘和邶地,史称“三监”。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这一行为引起了其它兄弟的不满,主要是叔鲜和叔度,于是他们联合纣王之子武庚一同造反,史称“三监之乱”。

周武王兄弟的目的是夺取王位,而武庚的目的是恢复殷商,武庚想复国,必然要联络殷商的旧势力,在南阳邓州一带的殷商子姓后裔曼氏自然脱不了干系。周公旦用三年多的时间镇压了叛乱,杀武庚、叔鲜、囚叔度。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曼氏昆的邓国难免遭殃,周公旦虽未将曼人逐出邓地,但爵位与国恐怕是没有了。因为此事,不但引起了周王朝对这些殷商“顽民”的警觉,而且还将邓地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若此推断能成立,可解周邓国二百五十余年杳无声息之迷。西周末春秋初,曼氏后人曼氏俊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对周王朝的耿耿忠心,赢得了刚东迁洛阳又急需壮大自己势力的周平王的青睐,于是封曼氏俊为侯爵位,并许以侯门之女田氏为妻。作为新任国君的曼氏俊,当务之急是重组军队和修筑城防,襄阳团山邓城应是曼氏俊在位时修筑的,这与对团山邓城修筑时间的考证大体相同。

湖北襄阳团山邓城是周诸侯国邓国的一座边城,是曼氏先人们所创造的千古不朽的伟大工程,其遗址于2006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是曼氏邓姓后人寻根谒祖值得一去的地方。

堂谱记载:“吾离,初称曼氏迨,元城公长子,世袭邓侯”。“子春,吾离长子,周诸侯,谥祁侯,国并于楚事见鲁庄公十六年传,生殁阙葬双湖观形”。

析:吾离父子是春秋战国时见之于史仅有的两位邓国国君和曼氏邓姓的先祖。祁侯是世袭邓侯,史籍中称祁侯是为了区别于之前的所有邓侯。对于这位亡国之君,曼氏邓姓编谱的先祖也不愿多写,甚至连如何亡国的都让后人自己去查找,可见曼邓姓后人对亡国一事两千多年来一直存在偏见。祁侯是死后谥封的,是贬义上的侯,即无封地之侯、空侯。邓禹公谥元侯则是裹义上的侯,有天下第一侯之意。

堂谱记载:“传至吾离来朝于鲁由周桓王在鲁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袭封邓侯都于河南南阳处邓州新野之间也”。

析:曼氏邓姓的先祖吾离,不是秦朝时配张仪之姝的吾离,而是史籍中记载的公元前705年到鲁国访问的邓侯吾离。“吾离袭侯国于邓州”, 可以说明吾离袭侯国时,邓国所在地在河南南阳邓州一带。从地理上看,“都于邓州新野之间”,与马世之先生所推断的完全一致,即:“都城在河南邓州西南的林扒镇”。

林扒镇是邓州四大古镇之一,历史上肯定辉煌过,明朝以前此地叫邓林,春秋时叫什么无可考。

邓国在邓州,已有诸多名人、专家和学者都论证过,一致认为邓国的所在地在邓州。但邓国的国都在哪里,至今仍存在一些争执。有人说是河南邓州,有人说是湖北襄阳,有人说是西周时在邓州而春秋时在襄阳邓城。很显然,认为在襄阳的依据是有团山邓城遗址。笔者以为,古邓国的疆域西南以汉水为界,北邻古申国(今南阳市东南,邓州市以北),东临唐国和蓼国(新野),总面积应该有数千平方公里。有人说超过一万平方公里。

春秋初,此区域除邓国外,应该没有其它国家占有过,直至公元前678年邓灭归楚。吾离袭侯国于邓州时,其都城肯定在邓州,也就是说自西周初至春秋初三百余年的时间里,周邓国的治所或国都一直在邓州,邓国的中心也在邓州。吾离袭封侯国后,将其女许配给楚武王,当时楚称霸中原野心未露,存在吾离迁都的可能性,但不能仅凭邓城遗址就断定这里是邓国所在地和邓国的中心,将邓国的版图缩至邓州以南。据史籍记载,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伐申过邓”时,邓国的北疆仍是以申国为邻。因此,笔者认为邓城是邓国中心的说法是有意将邓州和那块邓地排除在邓国之外,这与我邓氏族谱记载是相违的,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三、亡国后的吾离子孙

堂谱记载:“四代,敏,生殁阙,葬汝南城北向阙”,“十二代,严嘉,生殁阙葬河北颕川山向阙”。

析:本宗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十七位先祖,只有第十七代祖进平公的记载清楚完整,大多无生殁葬向,但有五位先祖葬“河北”汝南至颕川一带。其中,第四代祖敏公,是邓侯吾离的曾孙,是邓国出生的最后一代,是曼氏邓姓得姓先祖中的一个。敏公应该见证了故国的消亡过程,他生在邓州一带的邓国,但死后却葬在“汝南城北”。据此,笔者认为可以证明一个事实:吾离公子孙在国并于楚后,不甘心受制于楚人而选择了迁徙,终点是古蔡国。或者说,至少是吾离公长子祁侯一房的后人迁徙到了古蔡国。

迁徙的终点必须是古蔡国。这是因为古蔡国召陵至颕川一带是曼氏的发源地,在古蔡国中还有一块先祖的封地——邓襄寨。除此之外,他们别无去处。

根据春秋时期先祖墓葬地的记载,还可以推断出下列事实:1、古蔡国的所在地就是史籍和族谱中所记载的“河北地”。2、古蔡国是曼氏邓姓先祖决定改曼姓以故国国名邓为姓的地方。3、古蔡国是第一个冠以邓姓的曼氏后人的出生地。

吾离子孙在蔡地辗转生息了四百余年,共繁衍了十三代人(五至十七代),十三代人中,有郑国大夫惠襄,卫国大夫邓郏,宋国大夫邓子丹,齐国大夫邓威安。至十七代祖前秦左相邓佑(进平公)协助秦始皇扫平六国,将楚人逐出中原“解放”了曼氏故国后,大部分曼氏邓姓人才陆续迁回南阳盆地。迁回的曼氏邓姓人主要聚居在河南新野、邓州和南阳府附近,因该三地都有先祖的墓葬地记载。

四、曼氏邓姓的得姓先祖与第一代祖

堂谱记载:“我族得姓来自国名”,“我吾离后裔缅怀先祖,眷恋故国,乃改曼氏为邓姓,史书上国并于楚以国为姓《左传》,此即我邓姓由来”。

析:此是关于曼氏邓姓姓源的记载,与史籍中的记载相符,并可以从中推出曼氏邓姓的得姓先祖和第一代祖。据此记载,可以证明以“武丁王封叔父曼公于邓”和“武丁王赐曼季邓姓”作为邓姓之源的说法都是错误的,错在以上说法都否认了曼氏邓姓众所周知的、以周诸侯国国名邓为姓的姓源。

公元前678年以前,曼氏邓姓的先祖均为曼氏或曼姓(含前678年出生的先祖),改曼氏为邓姓是在公元前678, 年以后的事,这一点是曼氏邓姓人都清楚的。那么,是谁改曼氏为邓姓,换句话说谁是曼氏邓姓的得姓祖呢?笔者认为,改曼氏为邓姓的人在史籍和族谱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并非什么千古之谜。“吾离传嗣祁侯国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吾离国灭于楚,后人因氏之”,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们,改曼氏为邓姓的是吾离的子孙和后人。人们普遍认为,以邓为姓自吾离第五代起,史上第一位邓姓人鲁国邓扈乐,推算起来应是吾离第五代子孙。据此可推定,改曼氏为邓姓的是吾离的第二至第四代人,这三代人均是曼姓(春秋时开始姓氏不分,故史籍中称“邓国,曼姓”),均是曼氏邓姓的得姓之祖,他们是一个群体,, 是他们共同商定改曼氏为邓姓的。

堂谱记载:“祖吾离,周诸侯,元城公长子,母田大夫人祚侯之女,春秋桓公七年,邓侯吾离来朝是也。公袭封侯国于邓今河南南阳府之邓州,其初称曼氏迨,公传嗣祁侯国灭于楚,始以国为姓,此邓氏之所由起也,故因流溯源俾后嗣得有所考云。生殁阙寿六十有三,葬河南南阳向阙,墓前石狮石马犹存”。“吾离公位下十七代祖邓佑(进平公)致仕归里,长居邓地,创修《邓氏族谱》,尊吾离公为邓姓始祖”,“尊吾离公为一代始祖”。析:此段将吾离其人,邓国所在地、邓姓来由和邓姓始祖、第一代祖记载得非常清楚,并说明了如此记载的目的是为了后人探本溯源有所考。吾离第十七代孙进平公为前秦左相,谱序中称他“首创邓氏谱牒”。

吾离公的生平资料见之于史的有:将两位女儿邓曼(邓国曼姓女,讳名)分别嫁与郑庄公和楚武王;鲁桓公十七年访鲁;邓巴楚之战等,另邓襄寨有“邓侯休闲之所”的传说。中巴楚之战发生在公元前703年,是吾离公在位时亲自指挥的一场以弱抗强的战斗。此战时公虽年逾花甲,毫无惧楚之意,三进三退,虽败犹荣,这给了某些编造“邓侯惧楚”的人一记耳光。公逝于公元前702年至689年间。

邓侯吾离本曼氏,春秋时姓氏不分后有史籍称曼姓。公并非邓姓第一人,何以被奉为曼氏邓姓始祖和邓姓第一代祖,道理很简单即:曼氏邓姓的得姓祖是一个群体,是吾离2-4代子孙全体,他们中任何一人都不可能称为邓姓始祖,但他们的共同先祖是吾离公。所以,吾离公为曼氏邓姓始祖和第一代祖是后人尊的,并在曼氏邓姓第一次制谱时载入谱册,传承至今。

五、曼氏邓姓的发源地

堂谱记载:“我族得姓来自国名,邓国地处河南南阳,我族以南阳为郡名”。

析:曼氏邓姓的姓源是以国为姓,这个国是指周诸侯国邓国,而邓国所处地在西汉时属南阳郡管辖,故先祖们说以南阳为郡名。姓氏书中的“望出南阳”和我族称为南阳邓氏均据于此,因此可以说曼氏邓姓的发源地在河南南阳。说是南阳,但“中国万姓出南阳”,曼氏邓姓只是其中之一,它必须会有一个比较具体的地区。中国历史上但凡以国为姓的,大都以该国所在地为姓氏发源地,曼氏邓姓也不例外,所以宗亲也认为邓姓“始于邓国”。始于邓国是因为我族得姓来自邓国,所以这个姓的根理应在邓国。周诸侯国邓国才是先祖们认定的曼氏邓姓的发源地,邓国所属区域内的任何一地,过分强调本地是邓姓发源地的言论都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我族先祖之意。

邓州。邓州是古邓地的中心,是周诸侯国邓国的所在地和中心,应该是曼氏邓姓发源地的代表地。堂谱中有“自周至秦,我族蕃盛于邓州和新野”以及先祖葬“邓州山”的记载。笔者以为,邓州有多少土著邓姓人,古时此地是穰还是县,发掘出了多少文物古件,邓侯吾离是否葬在那座山上等,有待于邓姓人和考古学家,地理学家等不断地考证,不断地加以证实。而一个地方政府筹措资金,为一个姓氏的先祖塑像并建立陵园,这在国内尚属少见,凭心而论,曼氏邓姓人理应心存感激才是。曼氏邓族人到邓州寻根谒祖也无可非议。

新野。新野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期间曼氏邓姓的聚居地,“天下邓氏尽出新野”话说得不算太过分。家谱记载有十四代先祖知可公葬“新野红蓼港”(约公元前330年在世,比邓况早两百多年到新野)。曼氏邓姓中兴之祖邓禹公出生在新野,与本宗先祖同住一地。

邓城。湖北襄阳樊城区曾是古邓国属地,邓国在此建有城防,至今留有邓城遗址。此地还发掘出大量有邓字铭文的铜器和几座被考证为是邓国贵族的墓葬,这些历史存留物对于研究古邓地、邓国和邓人有着极大的价值。但是,若没有史、谱、志的记载作为佐证,就轻意认定此地是武丁王中兴时的“曼地”和“邓地”,是周邓国所在地和中心,是曼氏邓姓的发源地,则难以令人信服。

综上所述,先祖们认定曼氏邓姓的发源地在周诸侯国邓国,其地属南阳郡,其中心在今河南邓州一带。

两千六百余年来,我曼氏邓姓子孙遍布环宇,良臣骁将代不乏人,遗风盛誉永垂千古。自春秋至秦,邓姓名人在史籍和堂谱中均有记载。西汉时,又有大将军邓邦惠、廷尉邓蔚、岳州牧邓文升、鄂州刺史邓子周、北平太守邓长钜等,连接西华侯邓晨先祖四代为官,我曼氏邓族在南阳地区无姓氏能与之比肩。东汉初,西华侯邓晨公和“中兴之祖”邓禹公将我曼氏邓族带至了氏族之林的最高处。(作者 湘东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