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是中国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彝族、纳西族、白族、傣族等民族中。火把节通常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前后举行,时间大约在6月中旬至下旬。火把节是这些民族祈求丰收、祛病除邪、保佑平安的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
火把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传说是关于古代彝族英雄支格阿龙的。据说在古代,支格阿龙勇敢地与恶魔进行斗争,最终将恶魔驱逐出彝族人民的土地。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人们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行火把节,用火把驱逐邪恶、祛除疾病,祈求平安和丰收。
在火把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点燃火把。人们会在家中和村口点燃火把,以驱逐邪恶和疾病。此外,还有歌舞、斗牛、赛马、摔跤等民间表演和比赛活动。
在火把节期间,人们还会举行祭祀活动,向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祭祀活动通常包括祭祖、祭神、祭田等仪式。这些仪式通常由村里的长者或祭司主持,具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
火把节不仅是一个民族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团结、和谐的社区活动。在火把节期间,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份的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共同参与这个节日的庆祝活动。这种集体活动不仅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也传承了民间文化。
火把节是中国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彝族、纳西族、白族、傣族等民族中。火把节是这些民族祈求丰收、祛病除邪、保佑平安的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在火把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加强社区的凝聚力,传承民间文化。
火把节是中国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彝族、纳西族、白族、傣族等民族中。火把节通常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前后举行,时间大约在6月中旬至下旬。火把节是这些民族祈求丰收、祛病除邪、保佑平安的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
火把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传说是关于古代彝族英雄支格阿龙的。据说在古代,支格阿龙勇敢地与恶魔进行斗争,最终将恶魔驱逐出彝族人民的土地。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人们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行火把节,用火把驱逐邪恶、祛除疾病,祈求平安和丰收。
在火把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点燃火把。人们会在家中和村口点燃火把,以驱逐邪恶和疾病。此外,还有歌舞、斗牛、赛马、摔跤等民间表演和比赛活动。
在火把节期间,人们还会举行祭祀活动,向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祭祀活动通常包括祭祖、祭神、祭田等仪式。这些仪式通常由村里的长者或祭司主持,具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
火把节不仅是一个民族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团结、和谐的社区活动。在火把节期间,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份的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共同参与这个节日的庆祝活动。这种集体活动不仅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也传承了民间文化。
火把节是中国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彝族、纳西族、白族、傣族等民族中。火把节是这些民族祈求丰收、祛病除邪、保佑平安的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在火把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加强社区的凝聚力,传承民间文化。
火把节是中国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彝族、纳西族、白族、傣族等民族中。火把节通常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前后举行,时间大约在6月中旬至下旬。火把节是这些民族祈求丰收、祛病除邪、保佑平安的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
火把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传说是关于古代彝族英雄支格阿龙的。据说在古代,支格阿龙勇敢地与恶魔进行斗争,最终将恶魔驱逐出彝族人民的土地。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人们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行火把节,用火把驱逐邪恶、祛除疾病,祈求平安和丰收。
在火把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点燃火把。人们会在家中和村口点燃火把,以驱逐邪恶和疾病。此外,还有歌舞、斗牛、赛马、摔跤等民间表演和比赛活动。
在火把节期间,人们还会举行祭祀活动,向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祭祀活动通常包括祭祖、祭神、祭田等仪式。这些仪式通常由村里的长者或祭司主持,具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
火把节不仅是一个民族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团结、和谐的社区活动。在火把节期间,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份的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共同参与这个节日的庆祝活动。这种集体活动不仅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也传承了民间文化。
火把节是中国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彝族、纳西族、白族、傣族等民族中。火把节是这些民族祈求丰收、祛病除邪、保佑平安的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在火把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加强社区的凝聚力,传承民间文化。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历史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信仰
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宗教的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本民族的祭司“毕摩”、巫师“苏尼”在彝族地区有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川、滇毗邻处的大、小凉山较为突出。在滇、黔、桂彝区,除保留着本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信仰外,部分地区还流行着道教、佛教。近代以来,教与天主教也传入少数彝族地区。
彝族对自然的崇拜来源于万物有灵的观念。由于过去彝族地区生产力低下,人们对大自然缺乏驾驭能力,因而对万事万物皆视为有灵之物,与人一样具有生命与意志。这种自然崇拜是和人类灵魂崇拜同时发展起来的。彝族认为,人出生时灵魂附于肉体,死后灵魂离开肉体而存在。由这一灵魂观念推想到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灵魂,并把它们的活动或自然现象都视为灵魂支配的结果,从而形成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它以民间信仰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彝族社会中。主要有天崇拜、地崇拜、水崇拜、石崇拜、火崇拜、山崇拜等。
根据彝文典籍记载,在原始时代彝族曾有过图腾崇拜,相信人类与动物、植物有着血缘关系。史诗《勒俄特衣》中的“雪子十二支”、《雪族(子史篇)》就有这方面的记载。目前彝族社会还存在大量的图腾崇拜遗迹,主要有竹崇拜、葫芦崇拜、松树崇拜、粟树崇拜、动物崇拜等。如云南澄江县松子园一带的彝族将“金竹”视为祖神。云南哀牢山区彝族一直流传有供奉“祖灵葫芦”的习俗。云南、贵州、四川彝族地区许多村寨都有自己的“神树”、“神林”。云南哀牢山自称为“罗罗”的一支彝族就把虎作为自己的祖先,“罗罗”即其语言中“虎虎”的意思。每家都供奉一幅祖先画像,称为“涅罗摩”,意为“母虎祖先”。
彝族认为祖先去世后灵魂照样存在,可给活人以祸福,所以要加以崇拜,祈求其给子孙降福。彝族认为人死后有三个灵魂,其中一灵魂守火葬场和坟墓,一灵魂归祖界与先祖灵魂相聚,一灵魂居家中供奉祖先的灵牌处。但无论哪一个灵魂,其是否安适都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兴衰祸福,因此需要祈求祖先的佑护。安灵与送灵仪式是彝族盛行的两个重要祭祖活动。安灵仪式在丧葬数日或数月后择吉日举行由毕摩主持。仪式包括选灵竹,招灵附竹,制作灵牌,献药除病,祭灵供奉几个程序,安灵仪式结束后,灵牌供奉在家中。送灵是将家中供奉的祖先灵牌集中送到野外同宗的祖灵箐洞。送灵仪式最隆重。送灵时间确定后,要通知亲友,亲友闻讯后,需带牛、羊、猪、酒等礼品盛装参加。送灵中最重要的活动是在毕摩主持下举行的一系列宗教仪式,每场仪式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毕摩是彝族传统宗教中的祭司。在彝语中“毕”为举行宗教活动时祝赞诵经之意,“摩”意为长老或老师。毕摩产生的年代久远,据彝族传说,最早出现的毕摩家族是“施子史德”家,后来又有“两林”、“射舌”等家族相继成为毕摩。传说中著名的毕摩有阿都尔普、毕阿诗拉则两人,他们因法力高深而声名远扬。相传毕摩原由彝族最高统治等级的兹莫担任,后由诺合等级担任,然后又传给被统治阶级的曲诺等级担任。至新中国成立前,兹莫等级中的毕摩已属凤毛麟角。诺合等级中也只有几个家族从事此业。大量的毕摩都由曲诺担任,著名的曲诺毕摩家族有“吉克”、“沙马”、“曲比”、“阿育”等,这些家族都是传承久远的世袭毕摩家族。
毕摩的宗教活动主要有:玛都迪(做灵牌)、撮毕(送灵牌)、孜摩毕(念平安经)、卓尼硕(念净宅经)、消布(念消咒经)、撮那固(念治病经)、里次日(念咒鬼经)、撮日(念咒仇敌经)等等。此外,还主持结盟仪式和在纠纷中主持神判仪式。
苏尼是彝族社会中的巫师,“苏”在彝语中意为“人”,“尼”意为作法术时的情景。苏尼一般由曲诺或阿加等级中的成员担任。苏尼并非世袭,男女均可担任,法器主要为羊皮鼓和木槌。苏尼不懂经文,也不诵经和主持重大祭祀活动,其主要社会职能是施行巫术,驱鬼治病。苏尼在彝族社会中的地位不及毕摩,从事宗教活动的收入也较毕摩低。
节日
节庆是各地彝族生活方式和习俗的集中表现。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事节庆;有以祭祀神灵、祖先为主的祭祀节庆;有以追念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为主的纪念节庆;有以欢庆丰收、庆祝胜利为主的庆祝节庆;有以歌舞戏曲活动为主的社交娱乐节庆等。主要的节庆有:
彝族年: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彝语称“库施”。各地过年时间不一,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选吉日过年。
火把节:为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早上,人们要杀牲祭祖;晚上,要举着火把在庄稼地中转游,意为烧死害虫,祈求庄稼丰收。
此外,黔西、滇东彝族在农历的三月三要过祭山节;云南石屏、元阳、巍山一带的彝族每年要过两次祭龙节,第一次在夏历二月第一个属龙日,第二次在秋收前,称“赔龙”,意为感谢龙王爷的雨露之恩;云南楚雄的彝族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八要举行插花节,以祝愿幸福安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广西那坡、云南富宁一带的彝族在农历四月要举办跳弓节,农历三月三为广西隆林彝族的护林节。
婚恋
补年节
彝族婚姻的特点是同族内婚、家支外婚、等级内婚、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禁婚。这一特点在凉山彝族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新中国成立前若异族通婚,按习惯法要处死或逐出家族。严禁家支内婚,同宗、同姓通婚视为,违者处以死刑。严格执行等级内婚,统治阶级的兹莫和诺合与被统治阶级的曲诺、阿加、呷西之间,禁止通婚,婚外性关系也在严禁之列,违者均要处死。曲诺和阿加不通婚,但限制没有前者严格,主要区别在于彝族后裔和非彝族后裔之间,如彝族曲诺与非彝族后裔通婚或发生性关系,一些地区会被处死,多数地区是以降低其等级作为处罚。彝族传统婚姻中有转房习俗,有生育能力的妇女丈夫去世后,子女又尚未成年,则须转嫁给死者的同胞兄弟或近亲叔侄。如彝族家中无子嗣,家支内部有权分配其财产,称为“吃绝业”。新中国成立后,同族内婚和等级内婚的限制已被打破,彝族青年男女以感情为基础自由恋爱,出现了跨族别婚、跨等级婚、跨国界婚。
一夫一妻制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形态。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各地彝族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也存在少数土司和诺合一夫多妻,一般家庭因转房或无嗣纳妾而造成的一夫多妻现象,极少数地区还保留有夫兄弟婚和妻姊妹婚残余。彝族家庭以父权为核心,在彝族家庭中,实行父子联名制和财产父系继承的原则,儿子婚后即另立门户,只有幼子婚后与父母同住。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十分低下,只有家政的支配权,没有参与财产分配的权利,也不能参加重要的社交活动。男子是一家之主,拥有家产决定权和子女婚姻决定权。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现象得到改变,妇女地位逐渐提高,男女平等的意识已深入到彝族家庭。
彝族的婚礼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泼水、抹黑脸、哭嫁、新娘婚前禁食、婚后“坐家”等。彝族男女婚前要举行订婚仪式,订婚时要先取吉兆合婚,男女双方各杀一头猪,取胆、胰观看,以胆色澄黄、胰大直肥为吉,若胰脏卷曲则为凶,表示不能相配。婚期根据双方出生年月的属相选定,一般都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以后到次年二月这段秋收后的黄金季节举行,最佳日子是在有六颗星与月亮成一平行线的时候,彝族称为“他波”。最佳婚龄是17、19岁。女子如果过了17岁还未出嫁,则要再举行一次成年礼。
丧葬
大部分地区彝族实行土葬,凉山彝族实行火葬,葬后,就地挖土、石盖严,或将骨灰装入袋,用马驮藏于岩穴。此后,要为死者举行“安灵”仪式,用一寸左右的竹子,外包白羊毛,缠红线,装进长五寸、挖有槽的木棒内,再用麻皮缠,削尖木棒两端,挂在一块竹篾笆上,灵牌便做成了,彝语称为“马都”。“马都”置于室内梁下上方神位上。
神位是家中最神圣的地方,不许玷污。父母的“马都”一般供奉在幼子家中,逢年过节,家人都要祭献酒肉,以表示对死者的精神寄托。待父母双亡三年以后,要择日举行隆重的送灵仪式,将“马都”送至人迹罕到的山洞安放。滇、黔、桂地区的彝族受汉族葬俗影响较大,多实行土葬。
来源:经济日报
采花节是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博峪镇富有民族特色的端午风俗。
左图 采花姑娘在采花节上跳“朵迪舞”。
下图 采花姑娘互插枇杷花。本报记者 赵 梅摄
“采花节的那一天,采花姑娘赛天仙,山欢水笑舞翩跹,声声山歌皆祝愿啊,求儿育女是心愿,风调雨顺丰收年……”
采花节是位于甘肃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博峪镇富有民族特色的端午风俗,是博峪藏族群众过端午节的独特方式。
一路花香,一路欢歌。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博峪镇村寨以村为单位举办采花节,祈祷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结伴上花山
每年端午节,博峪镇村寨的人们都会早起,赶着提泉水、洗脸。采花节以“抢水”“采花”“祝福”3个部分构成,“抢水”是序幕。
博峪镇扎塔村党支部书记金看交早在一周前就安排好了采花节各项准备工作。农历五月初四日出前,金看交的大女儿旦卓玛和乡亲们纷纷赶到附近的山上抢泉水,他们在泉边洗脸、痛饮,再提水回家洗头、净身。传说这一天的山泉水有药性,洗浴可以免受蚊虫叮咬及各种疾病,饮用可以消病祛灾。
“抢水”结束后,各家父母都把女儿精心打扮起来。女子穿上当地的民族服饰,花衣裙挂上嵌有玛瑙的直径七八寸的银盘;头顶系上叠成多层的四方青色新头帕,用一条三指宽的彩色锦带箍起;头发编成很多个小辫子,垂至腰际,再绾成一条粗大的辫子。
当太阳从东山顶上冉冉升起的时候,男女老少都换好了节日的盛装,到寨口欢送要去“采花”的人们。
按风俗,每家都要有一名女子与陪同男子参加。远嫁外寨的年轻女子要回娘家,与娘家寨子里的姑娘们一同由自己的哥哥或弟弟陪同上山,若没有兄弟,可以让堂兄弟陪同。
“遥望高山群,飘着朵朵白云,那不是白云,是‘花神’在召唤。告别乡亲上花山哟,采回鲜花送亲人……”姑娘们在“噢唠”(领队)的带领下,围成半圈,唱起告别歌。
人们吹起唢呐,放起鞭炮,把采花队伍送出村庄。采花姑娘在小伙子们的护送下,过河爬坡,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向几十里外的“花山”走去。
“什么花开白如雪?什么花开过端午?”“枇杷花开白如雪,芍药花开过端午……”姑娘们边走边唱着相互对答的上山歌。
一路上歌声不断,穿过丛林,越过山谷,直到百花盛开的采花点——刺儿坎。小伙子们插上新的木刀、木斧、木箭等敬花神,祈祷花神保护家乡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随后,姑娘和小伙子们结伴走向鲜花盛开的山坡,一边唱歌,一边采摘艳丽的花朵。不一会儿,洁白的枇杷花、火红的杜鹃就插满了采花姑娘的头顶。
“美丽花山百花开,层层都是花神在。头层山坡兰花开,兰花一开牲畜乖;二层山坡红花开,红花一开米粮多;三层山坡枇杷开,枇杷盛开人免灾。”采花姑娘唱的采花歌在山间久久回荡着。
小伙子们唱着歌,攀上高高的山崖,折下一枝枝香柏,采挖野菜和药材,装进自己的背篓。傍晚时分,人们围着篝火,吃着美味,畅饮美酒,尽情唱歌、跳舞,往日寂静的山林洋溢着欢歌笑语。
“五色山花采到了,心中的祝愿诉尽了……”次日清晨,当东方露出鱼肚白时,人群在歌声中离开采花坪,踏上返回村寨的路。
祝福满村寨
村寨里的人早早来到博峪桥头等候,迎接远足跋涉回来的采花姑娘。
“酒儿本是三兄弟,水儿木儿和土儿。拉萨人喝的是酸奶酒,北京人喝的是大米酒,我们喝的是蜂糖酒,不喝的人喝三口。”推选出的敬酒妇女唱起敬酒歌。采花姑娘接过酒,唱着谢酒歌,喝完香甜的蜂糖酒。
站在寨子口的人观望到采花队伍开始过桥,便立即通知寨子里的乡亲们,人们擂鼓、放鞭炮,在寨口迎接采花姑娘进寨。
人群簇拥着采花姑娘到打麦场上,大家手拉手围成半圈,跳起“朵迪舞”,歌声再次飘荡在山寨。歌声、铃声、舞步声、欢笑声,让博峪山寨成为欢乐的海洋。
当地人认为,采花姑娘是吉祥幸福的使者,因此缺儿少女的人家,或嫁娶迎亲的人家,会备下丰盛的饮食和美酒,热情邀请采花姑娘来到自己家里。姑娘们将采来的鲜花、松柏送给这家人,祝福他们吉祥平安。
博峪采花节的习俗,相传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来自博峪乡开村寨的全晓兰,15岁时第一次上山采花。她向记者讲述了关于采花节的传说:很久以前,博峪山寨一户家境贫寒的夫妇有6个女儿,又收养了达玛姑娘。达玛姑娘带领六姐妹,走遍博峪的山山水水,寻药配方,治愈村民伤病,受人爱戴。在一次采药过程中,遇到暴风雨,达玛遇难。之后,六姐妹以达玛为榜样,继续上山采药,救死扶伤,乡亲们为感恩她们便将博峪的7座山冠以七姐妹的名字。后来,有位青年经过达玛的墓地,采下两朵美丽的花,一朵插在坟头,一朵插在家里的花瓶里,这一年,多年不育的妻子为他生下一个男孩。
“因为这个传说,年轻人在端午结伴上山,祭奠七姐妹,采最好的花带回家。久而久之,采花便成为博峪山寨端午习俗。”全晓兰说,采花节有祈福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生儿育女的寓意,寄托着人们对淳朴、善良、美好的向往,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民俗重传承
在采花节现场,你会发现,博峪采花节有许多唱段,似即兴又似常规,或表达心情,或交流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味道。
据介绍,博峪采花节的歌有《临出门问答歌》《老人嘱咐歌》《路途即兴歌》《男女对歌采花》《下山回村歌》等10首。
65岁的金机灵老人是采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参与民间采花节组织和唱词的整理工作。“我印象最深的是1988年采花节,当时排练了40多天,唱段有7个,当时九寨、文县、舟曲的人都来观看,甚是红火。”
金机灵告诉记者,采花节活动要根据场合编排节目,多以地方特色为主。随着社会的进步,年轻人认为古老的歌舞太古板,所以也会加入现代的元素。
“采花节是民间自发的民俗,表达的是集体的愿望。”金机灵说,关于采花节,各村的村规民约里也有约定,以前各村寨轮流组织,后来哪个村寨有需求就向组织者提出请求,批准后由本村村民自己组织。
随着时光流转,采花节在保持其浓厚民族色彩的同时,也有所改进。
上山采花活动由过去的两天变成了一天,回到村寨后的活动也增加了新的内容,已经成为融文化、经济、体育于一体的民间盛会。
博峪乡有15个行政村,60多岁的老人有四五十位,热心于采花节筹办,认为传承采花节民俗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随着现代文化、现代舞蹈的普及,对传统文化与舞蹈有一些冲击。如今,有文化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接受事物快、有想法,如果充分重视本民族的民俗,就能很好地传承下去。”金机灵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进一步挖掘采花节的民俗内涵,继续发扬光大。他还希望新时代的年轻人把老一辈的唱段、故事记录下来,作为民俗的一部分传承下去。
金机灵的愿望无疑是博峪人共同的心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采花节已经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收集了文字、书籍、音像等资料,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舟曲县博峪乡党委书记金银莲告诉记者。
“我们希望通过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采花节打造成舟曲文化旅游发展的亮丽名片,让更多人加入采花节挖掘、保护、传承的队伍,让优秀的民间文化熠熠生辉。”舟曲县县长郭子文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赵 梅)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