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新社台北2月26日电 题:《搭错车》缘何红遍两岸? 虞戡平:只拍最有价值故事
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 陈小愿
“《搭错车》最火的时候,我去做了四个月的背包客。”69岁的台湾导演虞戡平向记者回忆道。
资料图:台湾知名导演虞勘平向记者介绍拍纪录片时,少数民族朋友赠送的礼物。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
他所执导的电影《搭错车》1983年获金马奖11项提名,在台湾5个月内公映了8次。该片更在1984年成为首部引入大陆的台湾导演拍摄的电影,在厦门、泉州等地连映三个多月,插曲《酒干倘卖无》风行闽南地区,流传至今,成为经典。
近日,虞戡平在其位于新北市的家中接受了中新社记者专访。
虞戡平将《搭错车》在大陆受欢迎,归功于相通的语言、两岸隔离多年的好奇以及其中的人间真情。“人间真情是在任何地域都相通的,也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地方。”《搭错车》讲述了大陆老兵哑叔收养弃婴的故事,该故事在两岸多次被搬上荧屏或戏剧舞台。
只拍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故事,是虞戡平的创作原则。《搭错车》最火的时候,各种投资邀约纷至沓来。虞戡平则背起背包环游世界,逃离这个名利场。他认为自己和投资方都需要时间冷静,不希望商业等因素影响自己对电影价值的判断。一年半之后,他才重新接拍新片。
资料图:作为“大陆老兵二代”,69岁的虞戡平只拍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故事,大陆老兵、少数民族等“边缘人群”构成创作底色。他所执导的电影《搭错车》1983年获金马奖11项提名,1984年在福建厦门、泉州等地连映三个多月,插曲《酒干倘卖无》风行闽南地区。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
总是能捕捉到将热未热的话题,多以大陆老兵为背景,是虞戡平电影的两大特点。他执导的《海峡两岸》在开放之前讲大陆探亲,《孽子》在上世纪80年代较早触碰同性恋话题,《两个油漆匠》涉及受关注度远不如今的少数民族问题……
“这都源于我的生活经历。”作为“大陆老兵二代”,虞戡平1950年出生于台湾。“戡平”这个名字包含了饱经战乱的父亲对和平的渴望。童年时期,虞戡平生活在台北新店溪旁的“违建区”,这是大陆老兵、少数民族等“边缘人群”的聚集地。“边缘人”的重要话题构成了虞戡平的创作底色。
1988年上映的《海峡两岸》是首部反映台湾民众回大陆探亲的电影。虞戡平告诉记者,筹备拍《海峡两岸》时,台湾正处于“转型时期”,每天有很多“运动”,而他认为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不在这些表面,而在社会肌理。
彼时,台湾还没有开放到大陆探亲。但自上世纪70年代末,已经开始有人私下辗转香港、日本、美国等地“登陆”探亲。身为“老兵二代”的虞戡平对此早有耳闻,但尚未有电影触及这个“灰色现象”。虞戡平决定将这个当时略带敏感的话题搬上银屏。他认为,自己更看中电影的人道主义价值,就像影片中的台词“人家心里的事哪里管得住”。
虞戡平向记者回忆道,《海》的拍摄过程虽有波折却得到多方帮助。有外景需要到深圳拍摄。而拍摄人员没有台胞证,按理不能通关。制片人周令刚与大陆媒体朋友沟通,最终得到大陆官方协助,破例让剧组在罗湖拍摄。
“这可能是台湾影人第一次到大陆境内拍外景。”影片中的镜头记录下快速建设中的深圳,成为台湾观众了解当时大陆为数不多的影像资料。
影片上映时,台湾已放开到大陆探亲。“我的电影当然和政策没有直接关系,只能说我捕捉到了当时大家最关切的问题。”虞戡平说。
自1990年起,虞戡平将精力投入纪录片的拍摄,其拍摄的《舞宴》曾参展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此外,《年》讲述传统春节仪式,《掌中舞春秋》讲述闽南人如何带着传统艺术和信仰来到台湾。
虞戡平认为,由于不可加工创作,纪录片比电影更能体现社会历史原貌,更有价值,虽然纪录片是小众文化,但一定要拍下去,“年轻人总是要寻根的嘛”。(完)
他生前光芒万丈,死后令人唏嘘不已。
他是世界级的大导演,Edward Yang。
他是你我心中永远的,杨德昌。
陆川说,《牯岭街杀人事件》是照亮我们黑暗青春的一盏明灯。
马丁斯科赛斯在看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后说,诚实的说,你的电影,在所有层面上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感动。
杨德昌是杉姐的电影启蒙老师,学习电影十年,至今仍无法忘记那4个小时颠覆世界的昏暗观影时间,《牯岭街 》像一扇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大门一样让我见识了什么是电影。
他在一个有限的时间里传达出了一个“社会百科全书”式的无限空间。
2017年是杨德昌的十年之祭,桃园电影节播出了一部纪念杨德昌的最新纪录片。
《十年,再见杨德昌》
豆瓣评分9.4。
《十年,再见杨德昌》采访了当年与他共事的兄弟和受他影响的后辈,这些人的名字至今在台湾电影届甚至世界影坛都十分重要。
他们是:柯一正、小野、余为彦、杜笃之、张震、陈湘琪、魏德圣、陈希圣、陈博文、陈骏霖、虞戡平、唐从圣、鸿鸿、姜秀琼、王维明。
整部纪录片没有杨德昌电影影像的回忆,杨德昌的自画像印在窗子的玻璃上,给人一种平静之感。
也拉开了他与我们的距离,是的,他始终如一个观望着。
本应是伤感和严肃的采访氛围却因为大家讲到杨德昌导演在片场的往事而变成了“杨德昌吐槽大会”。
杨德昌在片场常说的一句话是:“那个人,不要再出现了!”
杨德昌的御用录音师杜笃之印象最深刻的一张照片,是他在安慰发脾气的杨德昌。
张震说,年少时在现场常常被他吓到,杨德昌总是先摔帽子、再摔对讲机。
《牯岭街》中扮演小四二姐的姜秀琼说,杨德昌经常是三字经、五字经的骂。
《独立时代》中的女主陈湘琪说杨德昌是片场暴君。
中影企划组长小野说起还是新人时期的杨德昌,面对前辈依然天天摔东西、大骂中影体制。
以致于当记者问到魏德圣当时在杨德昌剧组的工作是什么时,他不假思索的回答:“被骂”。
记者:你有没有给他骂过?
魏德圣:没有一天是不被骂的。
第一次见杨德昌时,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很好。
高大、帅气、笑眯眯的温和长辈。
张震说杨德昌的穿着打扮很特别,阿玛尼的经典款眼睛、49ers的帽子、eagles football 的夹克。
一句话:“哇,帅哥”。
杜笃之第一次见到他是在《1905年的冬天》这部电视剧中,他的第一反应是:“哇,一个很高大的男生”。
(说到这里,杜笃之眼睛都亮了)
但是,这些所有的好印象全部都在这些人看到片场的杨德昌后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进入到拍摄期的杨德昌是这个样子:
吹毛求疵
一点点不如他的意就生气
摔对讲机
然后骂三字经
然后连路人都要骂
所以,和杨德昌拍过戏后的魏德圣惊喜的发现传说中的那个杨德昌导演终于回来了。
2000年,《一一》被法国媒体形容为“把生命的诗篇透过电影传颂吟唱”,他也因此摘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奖杯。
2007年,杨德昌获得台湾金马奖终身成就奖。
其作品深刻、理性,有强烈的社会意识,被称作“台湾社会的手术刀”。
台湾著名影评人焦雄屏评价他:杨德昌是当之无愧的电影大师,这早已被公认。他是世界级的人物,他的艺术成就让所有人都骄傲。
《光阴的故事》拉开台湾新电影的序幕
杨德昌是台湾新电影运动标杆式的人物。
台湾新电影出现之前,台湾新闻局重新规范了电影尺度,制定电影分级制,文学和电影都有了松动的土壤,渐渐走出逃避主义的庇荫。
电影一改往日的假大空,开始记忆历史、抒发真实情感。
再加上80年代初期台湾电影类型不振、制作粗糙、格调低下,许多电影工作者都感到了台湾电影正处于危机时刻。
当时的中影十分缺人,十几年没有新人。中影这样的官办机构也在努力寻求变革。
电机工程专业出身的杨德昌在美国工作了7年后回到台湾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
中影大胆启用新人杨德昌、陶德辰、张毅、柯一正来担任导演,拍摄了四段式故事片《光阴的故事》,就此拉开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序幕。
小野第一次见到杨德昌,就是因为拍摄《光阴的故事》。
《光阴的故事》本来是陶德臣写好了故事报到文公会的,讲台湾50、60、70、80年代各一个故事,但选中后小野选择尊重导演,故事可以不要,重新来过。
杨德昌当场就表示自己当然不要,他说我只要一个第一次来月经的女孩带着一个比她还小的弟弟就能把故事讲清楚。
小男孩带一个圆圆的眼镜,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小男孩和杨德昌小时候一模一样。
《一一》中喜欢拍人背影的小孩也是这个模样,所以在他的电影里永远有一个小杨德昌,一个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的小孩的样子。
拍完《光阴的故事》之后,影评人焦雄屏、黄建业张昌彦立刻在报纸上毫不留情的给四位新人导演打分数,结果杨德昌的短片《指望》各项指标全部拿了第一名。
那种“少女怀春”以及孩子对成长的渴望在他的镜头下格外细腻。
杨德昌几乎是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
挑战权威
从《海滩的一天》开始,杨德昌第一次挑战中影,所有制度他都不要,例如他提出不用中影的摄影师。
中影高层当时为此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会议的大致内容就是“开玩笑!大导演来我们中影都要用我们的摄影师,你一个年轻小伙子拍个四分之一电影,就这么屌”。
大家把杨德昌从开始骂到结束。
但最后的结论是,小野接到当时中影经理明骥的电话:“小野,如果他(杨德昌)再坚持,换人。”
他们得到的结论是,杨德昌太有才华了,不管多难搞都要搞定他。
和他工作后,我们成了彼此的恐怖分子
《恐怖分子》拍摄现场
拍摄《恐怖分子》时,小野担任编剧,他在《十年,在见杨德昌》的采访中回忆,杨德昌经常是半夜去按他家的电铃,以致于《恐怖分子》把他们拍成了彼此的恐怖分子。
而杨德昌半夜去按别人家的门铃居然不是因为工作,换完了咖啡厅的每一个位子居然不是因为气氛不对,仅仅只是想找人发泄下不好的心情。
小野写了很厚的一摞信痛骂他,大致内容是:
杨德昌,你有一种病叫小飞侠并发症,想得很多,要出手的时候开始犹豫,找各种借口退缩,谁跟你合作谁倒霉,你害死我了,你害死我在中影的信任度了,你等于害死我们全部的制度......你都怪别人不怪自己吗?
寄信之前小野先把信给吴念真看,吴念真说:“不要寄啦,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是谁,他不会有错,都是你错,你寄给他他只有更恨你”。
结果,收到信的杨德昌打电话给小野时只说了一句话,“你的信我看了”,之后电话那头传来的就全是杨德昌气到发抖的声音。
这封信后,杨德昌再也不找借口了,他说:“拍啦,《恐怖分子》啦”。
拍完《恐怖分子》之后,他非常不满意,一直骂人,说自己就是妥协后拍的,就是没有准备好,虽然《恐怖分子》拿下了当年的金马奖最佳影片。
虽然小野一直说杨德昌有小飞侠并发症,但在五年后看到《牯岭街》后,他原谅了杨德昌,他才发现不是杨德昌的错,而是整个台湾的大环境跟他合不来。
《牯岭街》用了2000多万的资金,在当时是大制作了,因为当时的电影能拍到800万的已属罕见。
杨德昌为了拍戏效果,常常不择手段。
张震说,当年拍摄《牯岭街》,有一次刚到片场他就被导演大骂,然后要求面壁思过一小时,14岁的他吓得浑身发抖,结果不到一个小时就被导演叫出来拍戏,那场戏刚好就是要张震当时的那个状态。
在杨德昌公司工作的人,每个都必需是全能选手,你是副导演也是木工,导演组身上挂的枪、抹布、铁锤、刨刀、电钻,DIY的高手。
拍《一一》的时候,开场的戏是气球忽然破掉,杨德昌的剧组里,导演组、道具组每个人都在玩气球,因为大家都在想怎样控制气球。
以上这些干货,全部来自于《十年,再见杨德昌》中的被访者。
这些被访者中,最懂杨德昌的恐怕要数杜笃之。
杜笃之参与了杨德昌的每一部电影作品。
从《光阴的故事开始》第一次见面。
杜笃之因为对陈旧的录音技术不满,尝试新技术被老师傅修理,却得到了杨德昌等人的赞赏。
他们如所有知音一般很快找到了默契。
两人经历了电影事后配音到同期录音的变革。
而《牯岭街》是杜笃之第一次使用同步录音的作品,很难想象之前的观众连林青霞、甄珍的声音都没有听到过。
当杜笃之还籍籍无名的小辈时,杨德昌点名每部作品都要由他来录音。
杜笃之回忆说,杨德昌格外重视电影的技术细节,这在之前的导演是没有过的。
这些细节也正是杜笃之想做的东西,所以他们很快就很合。
两人半夜开车上山,只为录一条车子开过的声音。
《海滩的一天》在日式的房间里,杜笃之当时为了录音想要搭一块很大的地板,以杜笃之当时的身份和地位,别的导演不可能答应他的要求的,但杨德昌答应了。
《牯岭街》中,冰店堵人那场戏,杨德昌和杜笃之自己制造降雨车,让整个小公园下雨。
杨德昌和杜笃之在一起,知音相遇,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来。
有人说他在片场经常骂人、经常发脾气,很多人跟他合不来。
但杜笃之认为,和一个不平凡的人用不平凡的方式拍电影,才能拍出好作品。
讲到两个人最后一次通电话约见面,杜笃之眼含热泪非常遗憾没有去见杨德昌。
《十年,再见杨德昌》中的最后一集的被访者是魏德圣,他曾怀着对杨德昌的无限崇敬在学生时代就去到了杨德昌的公司。
在这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杨德昌的司机,第一次载杨德昌,魏德圣满身是汗。
后来,魏德圣因为剧本获奖受到杨德昌的关注,开始在杨德昌的剧组做助理导演。
结果很多人因为时间问题离开,他莫名其妙的变副导演了。
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哇,完蛋了!
因为当时的技术组全部都是杜笃之一样的国际级大牌,但是制片组、场务组、导演组、道具组全部是一群新人。
魏德圣就带着这一群毫无电影拍摄经验的人和这群国际组的人对接,杨导在现场飚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
情况最糟糕的一次,杨德昌搬起椅子差点要打魏德圣。
但第二天,杨德昌还是来给他道歉,魏德圣瞬间感动。
虽然每天的工作就是被骂,连靠墙站一下都是奢望,但魏德圣也坦言,在这里他学到了这辈子最多的东西。
直到现在,每次自己在拍戏过程中想要松懈的时候,魏德圣就会想到如果是杨导在拍这部电影,这个镜头能过吗?
谈到《赛德克.巴莱》因资金缺乏一度难以维持拍摄,但他依然在跟自己的老师比赛,想到《牯岭街》当时也因资金问题拍摄困难,坚持拍摄8个月时,魏德圣坚持拍了10个月拍完整部电影。
虽然和杨德昌有过多次不愉快的经历,但他讲到自己因工作原因去美国时,特意抽出时间翻墙去看望杨德昌的墓碑时,我们知道,在他的心里杨德昌是一位对他影响至深的老师。
张震承认自己做演员和拍《牯岭街》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牯岭街》让张震感受到了大家为了同一件事情在努力、在工作的感觉。
十、五六岁打工时,张震选择去杨德昌的公司,希望再次回到那个大家庭。
《牯岭街》中的扮演小四二姐的姜秀琼说当她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牯岭街》时,那个震撼的感觉,让她选择了“做电影”。
此外,杨德昌一手带出来的子弟兵还有《牯岭街》的编剧鸿鸿、杨顺清、《独立时代》的副导演陈以文、王维明还有女主角陈湘琪,《一一》的制片人陈希圣等。
很多人提到过杨德昌的语言能力不如他的绘画能力。
有一次,柯一正问他《青梅竹马》要拍什么,他说拍侯孝贤在路上走,进电梯,电梯门打开,侯孝贤没出来,电梯门关,再开再关再开,他出来。
当时没人明白他在讲什么,后来片子出来大家才知道,他说的是一种状态,是镜头语言。
鸿鸿说,这个时代慢慢追上了杨德昌,和他最开心的距离是做他的电影观众,因为和他工作太痛苦了,吹毛求疵,山崩地裂。
吴念真说,杨的现场他真的不是很喜欢去,因为太严肃了。
陈圣希找朋友来做助理导演,结果这个朋友看完就说你们这边好恐怖,我还是不要来了。陈希圣问为什么,他说你们这么大的现场,一百多张办公桌,全剧组没一个人敢坐着……
《牯岭街》后期配音时,张震刚好是青春期变声,有一次效果出不来,杨德昌就在录音室门口大喊:“张震,出来,我们两个到外面单挑!”制片人马上回了一句:“他才14岁啊,你有神经病啊!”
2000年,《一一》在戛纳拿了最佳导演奖,杨德昌回到母校交通大学办台湾首映。电影开演,有个记者跑到银幕前举起摄像机要拍前排观众。杨德昌大喊一声,“我的B!”,随即冲过去踹那个人,一路把他赶出去。
在他看来,谁都不能打扰电影。
他曾把陈湘琪扣下来练台词一百遍直到第二天清晨,但自己也在办公室一旁坚守着,虽然这场戏最后完全被剪掉。
杨德昌是漫画家,每个镜头翻出来他的分镜脚本,跟画面都一模一样,甚至连演员的表情都一样。
正因为他是这样的严谨、绝对不妥协,所以他和每个人都显得格格不入。
因为他身边的人都是一群“差不多先生”,只有他一人在追求绝对中的绝对。
《十年,再见杨德昌》通过对这15位杨德昌子弟兵、战友的采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面的杨德昌。
学习到了许多电影拍摄现场的处理方式,如杜笃之讲到《牯岭街》中,杨德昌是如何学习塔可夫斯基的。
《十年,再见杨德昌》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蓬勃向上、人才辈出的台湾新电影黄金时代。
每一位电影人都让我们感动,杜笃之讲到全台湾的第一套录音设备,是侯孝贤自己借了一百七八十万送给他的。
从这个层面来看,《十年,再见杨德昌》记录的不仅仅是杨德昌,而是和他有关的一批人,是一个时代。
姜秀琼或许是最了解他的人,她说自己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是因为她知道,杨导肯定不喜欢。
她说,我没有看到他,真的好好享受过生活。
杨德昌去世时,心爱的儿子才7岁。
他这一生所有极度的愤怒和极度的喜悦都来自于电影。
有人说冲动是魔鬼,但对于杨德昌来说,冲动是它所有创作的源泉。
杜笃之说,你要理解他,一个人脾气那么大,惹那么多人讨厌以后,他还是那么倔那么野蛮,那可不是简单的情商低。当然是自私,谁不自私,那你看他的电影,被震撼之后呢。
《牯岭街》剧本的准备耗时3年。
构思《一一》的故事,杨德昌花了15年。
吴念真不止一次说过,“”这个王八蛋,拍片速度太慢了,不然怎么会只有那几部电影呢”。
杨德昌在短暂的生命中仅仅留下了七部半作品。
他点燃了电影,电影也燃烧了他。
十年之前忽然传来的噩耗令多少人唏嘘不已,至今仍无法相信。
但与杨德昌最好的距离不就是做他的观众吗?
他走了,但“爱与希望不死”。
他走了,但杨德昌电影不死。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编:
《请跟我来》是1983年发行的一首中文歌曲,由梁弘志填词、谱曲,钟兴民编曲, 苏芮、虞戡平主唱。此曲是电影作品 《搭错车》电影原声专辑中一首。
《搭错车》是1983年荣获了台湾金马奖11项大奖的一部感人至深,情真意切的电影作品。它的电影原声专辑有10首音乐,其中有6首歌曲和4首配乐。这4首配乐分别是《一样的月光》、《酒干倘卖无》、《请跟我来》的变调音乐。这十首音乐分别用在了电影的起初——高潮——结局中。它的音乐制作班底,不仅有创作型才子罗大佑,侯德健等倾力制作,更有苏芮这样的实力唱将的鼎立加盟,所以说《搭错车》的音乐之所以会莫大的成功,勇夺“最佳音乐奖”,其幕后人员的呕心创作,也是不容忽视的。
但这首《请跟我来》真正走入我们的青葱岁月,也是要1986年以后了。
我有这样一个感觉,就是,似乎在80年代初期,谈起流行歌曲,最躲不过的、最需要前期交流的似乎就是这首《请跟我来》。关于生活的种种我们并不知道,关于爱情的种种我们尚未尝试——这首请跟我来,似乎就是远古的一个呼唤,似乎就在那里静静的站定,等待这诸如我们这样的一群人,来膜拜,再次地奠基……
青春是一副无悔的毒药。谁说的?喝过了,才知道……
视频加载中...
【高能E蓓子】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新一季《歌手》宣布了踢馆新规则之后,微博上各种疯狂拉票,许靖韵的英皇师哥师姐们都出动了。
吃瓜群众就围观排面
毕竟能和顶尖歌手们同台谁不想要呢?
这届阵容也是“神仙打架”,杨坤吴青峰齐豫,还祭出大王炸刘欢。
刘欢第一期唱的《夜》,恢弘大气仿佛交响诗,你敢相信这么完美的演唱是在感冒的情况下完成的吗?
新人张芯和进口小侄子Kristian Kostov也表现惊艳,大家每轮演唱完我都被歌洗了一遍,差点忘记上一位演唱的内容了。
不知道是不是现场观众也这样,我一直看好的齐豫姐姐这两期排名一直在危险边缘徘徊……
最新一期只得了第五名,网友:能还齐豫一个正常排名么?
暴露年龄的事实:已经有95后不认识齐豫了
第二期齐豫在唱完《是否》《爱的箴言》之后,只得了第六名,我已经感到很惊讶了。
表现没有什么大问题,技巧好到几乎没有换气声。
要说槽点,弹幕上主要集中在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发型和服装。芒果台Tony在齐豫姐姐这里失效了。
除此之外弹幕区都挺涨知识的,网友提到了《搭错车》、罗大佑、李宗盛张艾嘉、三毛、波西米亚风……
大家提到的这些关键词,也串起了一段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能圈起半壁音乐界大佬江山。
1、《是否》不是《知否》,背后还有这些故事
齐豫唱《是否》的时候,弹幕区一片以为她要唱《知否》。
怪《知否》最近太红
好多年轻网友还说没听过《是否》,但在八十年代,《是否》流行的程度绝对碾压《知否》,至今仍是经典金曲。
这要从1983年的神片《搭错车》说起。
之前我们写徐克提到“新艺城”。在香港创作出很多喜剧的新艺城,到台湾拍的第一部片,却是正经的悲剧文艺片。
那时张艾嘉担当新艺城台湾总监,最初给了一个“一群人去台北搭错车”的剧本,黄百鸣看了觉得无聊,夹带私货换成了自己的故事,48小时内写出剧本。
原定的片名在那个时代没有通过,后来他们随意选了《搭错车》倒过审了(来源:中国报)
黄百鸣写剧本堪称流水线生产,一部电影有多少笑点都设定好。写悲剧也一样,他写了一个哑父把女儿养成大明星的故事,从头悲到尾,连狗都要落个惨死的命运,赚足眼泪。
黄百鸣还透露这片感人到让钟路明从捡破烂变编辑,后来钟投身动漫成为《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策划人之一
后来TVB《娱乐插班生》还cos了《搭错车》剧情,融梗了一把“九龙皇帝”曾灶财故事。
看得出梅小惠影射哪位天后吗?
除了大放催泪弹,这片还有很多歌舞片段,女主的歌需要找“幕后代唱”,找谁呢?
导演虞戡平在崔苔菁的《夜来香》节目里看到了唱歌很有爆发力的Julie,决定请她来唱电影里的歌。
来源:马世芳《耳朵借我》
而那时彭国华创办飞碟唱片,听到Julie的声音后有了完整的企划,他找来当时很多有才的音乐人来创作,像李寿全、罗大佑、梁弘志……又给这位女歌手起了艺名苏芮。
她造型经常是黑色衣服,还有个“黑衣歌后”外号
没错,就是后来的乐坛大姐大苏芮。彭国华的艺人包装企划非常完整,《搭错车》不仅是电影原声带,新人苏芮在专辑上也有姓名和封面,把原声带和个人专辑合二为一了。
这张专辑后来在“台湾100佳唱片”里排名第二,第一是罗大佑的《之乎者也》
这张专辑面世,犹如一枚“深水炸弹”。
除了娓娓道来打动人心的《是否》,还有故事性更强的《酒干倘卖无》《一样的月光》……大神级创作阵容加持,几乎每一首都是首本名曲↓
那也是新艺城第一次自资出唱片,没想到专辑大卖。后面才有了签下王靖雯、Beyond的新艺宝。
来源:黄百鸣《东方日报》专栏
而《搭错车》电影和专辑双成功,对新艺城、飞碟、苏芮乃至整个演艺圈都影响深远。
苏芮的影响力多大看这张图就知道了……认得出她是谁吗?
电影横扫金马奖11项提名拿4项大奖,还拿了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和最佳电影配乐奖。那给新艺城带来的信心是,他们更密切地和台湾业界合作了,才有了后来的林青霞、王祖贤演港片……
还记得这三位一起拍的电影叫什么吗?
《搭错车》原声带则直接捧红苏芮,助攻飞碟创业成功。之后公司捧出了张雨生、王杰、小虎队等大咖,短短几年飞碟成为演艺圈两大“龙头”之一。
其实飞碟唱片创业的首张唱片是《陶大伟1983创作专辑:嘎嘎呜啦啦》,陶大伟就是陶喆的爸爸,2012年离世
提到张雨生不能不提张惠妹。张惠妹驻唱时被张雨生、张小燕等大佬看好,要和她签约,由张雨生亲自带她。一开始让她在飞碟电台唱歌,到她签约时,唱片公司已由飞碟唱片变成彭国华重新成立的丰华唱片。
张惠妹一直视张雨生为恩师
遗憾1997年张雨生车祸去世。2000年阿妹在丰华发完最后一张专辑,转投华纳。
2001年,彭国华病逝。苏芮经历了离婚,一手提携她的“伯乐”彭国华也去世了,那令她一度很消沉,逃避媒体还想退出歌坛。
来源:新娱乐
到2014年,彭国华才获得获得第25届金曲奖“特别贡献奖”,他的遗孀张小燕上台领奖。张小燕已是主持界大姐大,可提起亡夫也一脸崇拜,她说彭国华离世前,写下大大的“笨”,意思是说她太“笨”,要朋友帮忙照顾她……
把电影和专辑概念完美结合的,他是第一人
彭国华、张小燕和丰华唱片也是传奇,之前我们写孟庭苇的时候提到→女文青的宿命:拉拉、出家、遇渣男……孟庭苇中了几条?详细的故事我们以后再写。
说回来,当年能和势头凶猛的飞碟唱片分踞半壁江山的,也只有滚石唱片了。微妙的是,彭国华最开始就是滚石的初创成员之一,只是很早期就另立山头办了飞碟唱片。
贵圈风水轮流转,你大佬去哪都是大佬。
2、从“金韵奖”到滚石唱片,
华语乐坛的风光都在这了
回到1976年,那是“神奇”的一年。
七十年代末很多年轻人爱唱英文歌,“民歌之父”杨弦尝试用余光中的词谱曲,写出了《乡愁四韵》。部分中文歌经由主播陶晓清的电台播放,意外得到听众好评。
一些年轻人开始创作、投稿,“民歌”之风小范围传播起来。
到当年12月3日,据说在淡江大学的一场民谣演唱会上,李双泽拎着可乐瓶上台,怒轰同学:“你一个中国人,唱洋歌,什么滋味”?还有传他当场怒砸可乐瓶。
《淡江周刊》还出了评论
多年后陶晓清的儿子马世芳才还原了现场真相,李双泽拿的不是可乐瓶,也没有摔瓶子。
1977年李双泽就去世了。陶晓清因为推广民歌被称“民歌之母”,儿子马世芳也就被人开玩笑是“民歌”本人(来源:马世芳《地下乡愁蓝调》)
虽然可乐是假的,但引起轰动是真的。年轻人们开始反思、讨论,掀起“民歌运动”。1977年,新力公司(新格唱片)还推出了“金韵奖青年歌谣演唱大赛”,鼓励年轻人自主创作。
还出了不少合辑
齐豫就是第二届金韵奖的冠军。
当年还有一边帮父亲送瓦斯的李宗盛,写歌组团参加了第三届金韵奖,拿了个优胜歌手奖。
李宗盛:知道我为什么做专辑每张都hit吗?因为我怕回来送瓦斯
同样在1976年,另一批年轻人也在为传播好音乐而努力,深受摇滚音乐影响的段锺沂、段锺潭兄弟创办了《滚石》杂志;同年,不愿意当医生的罗大佑,开始参与商业创作,为电影《闪亮的日子》等写了歌。
而校园民歌潮没能持续太久,后期都是偏小情调的“无病呻吟”,渐渐出现了颓势。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段氏兄弟也不甘只做介绍外国音乐的杂志,他们开始涉足唱片领域。1981年滚石推出第一张由吴楚楚、李丽芬、潘越云演唱的合辑《三人展》,吴楚楚早期也和杨弦、胡德夫等一起玩民歌,后来和彭国华一起创办了飞碟唱片。
你大佬去到哪都是大佬X2
同样从“民歌系”被挖到滚石的,还有张艾嘉。林青霞说过,她在演艺圈只佩服一个女演员,就是张艾嘉。
70年代张艾嘉就参演过不少电影,1979年还组了电影公司,制作和出演了许鞍华的第一部导演作品《疯劫》。
到了音乐领域,罗大佑第一次当专辑制作人,做的就是《张艾嘉的童年》专辑。
你没看错,大家的童年启蒙神曲《童年》是张艾嘉原唱的↓
有传《童年》是罗大佑大学时期开始写,花了五年的珍藏之作,拿来给张艾嘉唱。后来两人交往,罗大佑为她写了《小妹》,据说张艾嘉“小妹”的昵称由此而来。
多年后张艾嘉在TVB《志云饭局》松口承认了和罗大佑拍过拖。
她还澄清了和罗大佑在一起的时候已和丈夫办离婚,罗大佑不算三
而齐豫翻唱的《是否》,有传就是罗大佑为纪念这段感情而写的。
另一位和张艾嘉关系很好的音乐人是李宗盛。网上一直有传“张艾嘉和罗大佑交往过,和李宗盛暧昧过”……
张艾嘉也承认了“李宗盛每监制一个女歌星,就会和她谈恋爱”的梗。
来源:《嘉人marie claire》
她和李宗盛很要好,会叫他“小李”。在李宗盛音乐会上,张艾嘉问:“你有没有爱过我”,李宗盛忽然口吃,只好唱一段化解尴尬,后面唱《爱的代价》又洒泪。
那时李宗盛已经二度离婚了,朱卫茵和林忆莲都有去捧场这个演出
虽然好像彼此之间有过情愫,但张艾嘉和罗大佑李宗盛同框并不尴尬,三人都是好朋友。
单就这三个人,已经可以撑起一片华语乐坛高光,而巅峰时期的滚石还有齐豫、周华健、赵传、刘若英、五月天……带来中国摇滚乐鼎盛期的“魔岩”唱片也是在滚石旗下。
而推动了民歌文化的新格唱片,1993年被滚石收购,“民歌系”宣告融入流行音乐时代。签了新格没红的任贤齐,当兵回来后发现自己被归入滚石歌手了。
还差点被淘汰,是小虫把他留了下来,为他打造了《依靠》和后来大红的《心太软》
然而如今,老段的滚石帝国,也影响力不如前了……
看图猜歌名
3、三毛、潘越云、齐豫……
逆天的《回声》再无来者
最后来说说齐豫造型多年不变之谜。
从金韵奖冠军到成为乐坛天后,齐豫离不开“伯乐”李泰祥提携。
他们音乐上的结缘,从《橄榄树》开始。
《橄榄树》是李泰祥向三毛邀的词,早在70年代初已经写好,到金韵奖齐豫拿下冠军后,李泰祥被齐豫的声音惊艳到,很快为她打造了完整的《橄榄树》专辑。
这歌是三毛写对西班牙的情感,改过词之后三毛还不满了(来源:马世芳《耳朵借我》)
也是从这张专辑起,从新格到滚石,齐豫一直视李泰祥为恩师,李泰祥和她的合作也天衣无缝。作品融入了大量古典音乐元素又不失流行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高级感”,远非一般口水歌可比。
后来,齐豫还嫁给了李泰祥的弟弟李泰铭,从师徒变弟媳。
2003年,齐豫和李泰铭离婚了。李泰祥后半生多病,临终前的心愿,是一见弟子齐豫。
齐豫上门探望后,李泰铭还隔空怼前妻探病时没有跟李家说,说她只是为了“交差”。
主要指责齐豫不见他和女儿
齐豫没有回应前夫指责,只在这年的演出上唱了李泰祥一直拿不回版权的《不要告别》。
《不要告别》要纪念的,还有作词人三毛。
三毛和齐豫有交集,也是从《橄榄树》开始的,不过那时齐豫不认识三毛,不知道三毛写《橄榄树》正是荷西走的那年,还唱得很开心。
初见三毛,也觉得她和书里描述的不一样,后来发现彼此有共同爱好,才变得“惺惺相惜”。
1985年三毛拿了歌词找段钟潭做合辑,散文式句式却让大家犯难。齐豫尝试让三毛推倒重来,改成自传式专辑,三毛也很配合,“写到狠处,丝毫不怕撕开心口旧伤”……
但多年后齐豫有在怀疑当时让她改是不是一个对的选择(来源:马世芳《耳朵借我》)
最终,这张专辑的完整名字是《回声:三毛作品第15号》,结合音乐与文学,把三毛的童年、去沙漠到荷西离世都回顾了一遍……音乐制作阵容也很神仙↓
齐豫前夫李泰铭也参与了
在这张专辑的制作过程中,三毛、齐豫、潘越云相处得很开心。三毛说潘越云长得像埃及人,阿潘之后都把眼睛化成埃及风;说齐豫适合波西米亚风,从那之后齐豫一改素色都把布往身上披。
穿好友喜欢的风格,唱恩师写的歌,都是对知己的怀念与感恩。上节目坚持自己的造型,并非“食古不化”,相反,她很有匠人精神和诚意。
有幸听过齐豫和潘越云现场合唱《梦田》,两人的波西米亚风衣饰随歌随动作摆动的一瞬间,我真的是内心被击中。三毛已经离开了很久,可她的故事和心情依然被歌者传递了出来……这大概就是好音乐能制造的神奇魔力吧。
也不知道,齐豫有没有打算在节目上祭出大杀器《橄榄树》。
这首歌听过很多遍,可了解了背后的故事,你总会忍不住想一听再听
就目前来说,她还没有唱李泰祥写的歌。
她曾说李泰祥的歌太精美太“满”,把她定位得很“出世”,她一度满足这种定位,但没能突破意境的时候就瓶颈了。1997年,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她,磨了很久终于推出了自己打造的中文专辑《骆驼·飞鸟·鱼》。
高分神专,这张专辑的制作班底也很华丽,李泰祥有一首作品
《歌手》上唱的就是神专主打《飞鸟与鱼》,齐豫自己写的词。
只是……可能听众对这种文学性的作品兴趣不大?
吴青峰就说这张专辑对他影响很大
E姐结语:
之前我们写过宝岛男团,亮点是以前捧爱豆打造偶像剧的那批大佬,如今依然是大佬。
音乐界也是,圈子很小,大佬只有那么几位,彼此之间都会有交集。在这些交集里,最为暖心的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这批歌手与“贵人”的故事。
苏芮与彭国华,张惠妹与张雨生,齐豫与李泰祥……从小透明到在乐坛里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唱将,歌手们从不曾忘记当年提携过自己的人。
乃至于有像齐豫这样的,把“感恩”的情怀用到变成了自己的专属标签……
以她的实力,选更有“气势”的歌,挑战更让人“眼前一亮”的造型,或许会更有优势,但她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
同时也坚持把不该被遗忘的好作品带给了观众。
而时间不会停滞不前,听众的审美也在变,“民歌潮”式微就是市场淘汰的结果。
八十年代过后,千禧年前后有一波陶喆、周杰伦掀起的R&B风,2004年前后还有数支小众音乐军崛起,苏打绿、逃跑计划也是从那时开始被人关注到的。
到现在,《歌手》舞台上还有18岁小鲜肉Kristian Kostov,有人气很高的刘宁宇,他们代表的又是新一代年轻人的音乐审美。
当这些人,和“国宝级”大神刘欢,再加上“唱了很多年歌的新人”张芯站到同一个舞台上,有一种撞破次元壁的感觉。
或者说,这种“破次元”,其实是多元化。
让已成名歌手站上台比赛,听起来残酷,但观众的“喜新厌旧”何尝不残酷呢?那么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歌手站到一起,与其说是比赛给观众看,不如说是歌手们自己的一波留念——
在这个随时不会有下一集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音乐审美品位,留下认为最值得演绎、挑战的作品。
至于最后谁得歌王,也不是那么重要了,这届选手我选择all pick。
每周五晚24:00,芒果TV全网独播《歌手》~约起呦
最后来一个专题预告:
李泰祥和女弟子们的故事我们还没展开,他培养的女弟子们才是真正的“超级女声”。E姐“宝岛女声”系列专题准备中,请期待呦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