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春节期间,回家与亲人团聚、吃年夜饭、拜年、走亲访友……许多看似普通的习俗,都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广义的春节包括年前和年后两个时段,狭义的春节指正月初一。前不久,中国的春节(农历新年)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是春节走向世界的一个信号,在未来,春节也会发挥更重要的文化桥梁作用。关于春节,还有更多有趣的小知识。
春节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春节又称“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春节的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早在上古三代以前,人们就已经掌握“年”的时间周期概念。
正所谓,“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夏朝以“岁”称年,以农作物丰收作为年度时间周期。周代继承夏代的计时传统,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之月,并将年度周期称为年。
狭义的春节指正月初一,除夕和春节是前后接续的两天,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说的就是除夕夜守岁、辞旧迎新的过年习俗。
春节有着怎样的节日主题?
春节的节日主题和文化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量:一是合家团圆,二是辞旧迎新,三是祈福纳祥。
团圆是春节的主要精神内涵,除夕夜,人们吃年夜饭、团坐守岁,尽享天伦之乐;春节后,走亲访友、拜谒问候,与亲友团圆;跨越时空,借助现代新媒体,全球的中华儿女共享民族大团圆。
辞旧迎新是年节通过仪式的主题,除夕夜,人们以爆竹迎年;新年后,接神祭祀、祭拜祖先、拜年庆贺,进入新的生命旅程。
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贴福字、逛庙会、舞龙灯……这些习俗饱含着对过去一年的感恩和喜悦,也有人们对新年的憧憬和梦想。
“过年”,是啥意思?
春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汉武帝太初元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变化,但正月岁首的时间保持不变,年节也就固定下来。
人们常常习惯说“过年了”,而“过年”,体现在“过”字上,指的是人们忙碌着迎接新年、欢快地庆祝新年的一个过程。
广义的春节包括年前和年后两个时段,过年的时段一般从腊日开始计算,腊日在魏晋以前日期不定,南朝时已定于腊月初八。
此后,民间通常将腊月初八作为年节的开始,也有的从祭灶(北方一般是腊月二十三,南方是腊月二十四)开始,直到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
古代岁末为何举行驱傩仪式?
自先秦以来,民间就有岁末驱疫行傩活动。驱傩的时间或在腊日前一天、或在腊日当天、或于除夕之前,是岁末年终的主题活动。
驱傩仪式有两样法器必不可少——鼓和面具。敲起傩鼓,撼天动地;戴上面具,借神驱疫。
民间驱傩虽然没有那么隆重,但也一直传承。宋代岁末驱傩已逐渐演变为傩戏,城乡敲锣击鼓、例行舞傩。
明清以后,傩舞的表演性更强,世俗化增强,宗教性趋弱。驱傩还逐渐融入到其他年俗中,例如有的地方将其与岁末扫尘结合起来。
古代为何要燃爆竹?
“红红火火过大年”,这是喜爱热闹的中国人对年的定义。
一种说法称,爆竹起源于古代的宗教信仰。人们认为,鞭炮等响声能驱赶鬼邪。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驱逐疫鬼。
当时的爆竹是真的“爆竹”,即将竹筒置于火中烧烤,竹筒因受热膨胀而爆出声响。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古人认为,燃放爆竹不仅带来欢腾的过年气氛,还有驱瘟逐疫之功。
“拜年”习俗何时开始流行?
有观点认为,拜年传统源自汉代正日新年拜贺的习俗。汉代以前,民间祭祀庆祝年节的习俗主要在腊日、腊明日,后来移到正日。
依据东汉崔寔《四民月令》的相关记载,当时拜年的内容主要有祭祀祖先、礼敬尊长,以及拜贺宗亲乡党等等。
时日至今,人们拜年仍然如此,先是家庭内团聚,而且要敬祖先、敬尊长。在完成家庭团聚之后,人们才开始按照亲疏远近,给亲戚朋友、邻里乡亲拜年。
春节期间的美食有哪些?
包括饺子在内,春节期间的美食相当丰富。
比如,有的地方过年要吃汤圆,寓意团圆。春卷一般被认为是立春的节令食品,但在江南地区过年也吃春卷,寓意迎春。
糍粑是湖北、湖南一带的年节食品。每到岁末,人们就忙着浸泡糯米,准备打糍粑。通常而言,要先泡好糯米,上饭甑蒸熟,趁热倒入石臼中,将糯米熟饭捣烂。
此后,将捣烂成团的糯米团取出,平铺在簸箕或案板上,待冷却后,切成圆形或长方形,或火烤、或油煎、或水煮,同样美味。糍粑亦是待客佳品。
吃年糕有啥讲究?
早期社会粘性的米糕用作祭神,后来逐渐成为年节的标志性食品。过年吃年糕,意味步步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山东高密农家一般用黍米面做年糕,把糕面和水后平铺在大盘子上,上锅蒸熟。然后,将其用手拍成两三厘米厚的饼,拍平后插上红枣,凉透之后切成方块保存,年节期间可以切成薄片蒸着吃,更大的用途是腊月二十三祭灶和过年时祭神摆供。
苏州年糕用糯米面制成,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在这首诗中被描写得淋漓尽致,“珍重题糕字,风光又一年。”
为何正月初七是“人日”?
人日又称“人庆节”“人七日”。据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至于古代因何原因将七日定为人日,历史文献中尚无清晰的解释。据民间传说,女娲在前六日造出鸡狗猪羊牛马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天是人的生日。
人日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积淀了浓郁的本土文化,例如有剪彩戴胜、登高,以及吃七宝羹等习俗。
转自:中国新闻网
来源: 青海日报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春节期间,回家与亲人团聚、吃年夜饭、拜年、走亲访友……许多看似普通的习俗,都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广义的春节包括年前和年后两个时段,狭义的春节指正月初一。前不久,中国的春节(农历新年)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是春节走向世界的一个信号,在未来,春节也会发挥更重要的文化桥梁作用。关于春节,还有更多有趣的小知识。
春节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春节又称“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春节的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早在上古三代以前,人们就已经掌握“年”的时间周期概念。
正所谓,“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夏朝以“岁”称年,以农作物丰收作为年度时间周期。周代继承夏代的计时传统,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之月,并将年度周期称为年。
狭义的春节指正月初一,除夕和春节是前后接续的两天,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说的就是除夕夜守岁、辞旧迎新的过年习俗。
春节有着怎样的节日主题?
春节的节日主题和文化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量:一是合家团圆,二是辞旧迎新,三是祈福纳祥。
团圆是春节的主要精神内涵,除夕夜,人们吃年夜饭、团坐守岁,尽享天伦之乐;春节后,走亲访友、拜谒问候,与亲友团圆;跨越时空,借助现代新媒体,全球的中华儿女共享民族大团圆。
辞旧迎新是年节通过仪式的主题,除夕夜,人们以爆竹迎年;新年后,接神祭祀、祭拜祖先、拜年庆贺,进入新的生命旅程。
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贴福字、逛庙会、舞龙灯……这些习俗饱含着对过去一年的感恩和喜悦,也有人们对新年的憧憬和梦想。
“过年”,是啥意思?
春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汉武帝太初元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变化,但正月岁首的时间保持不变,年节也就固定下来。
人们常常习惯说“过年了”,而“过年”,体现在“过”字上,指的是人们忙碌着迎接新年、欢快地庆祝新年的一个过程。
广义的春节包括年前和年后两个时段,过年的时段一般从腊日开始计算,腊日在魏晋以前日期不定,南朝时已定于腊月初八。
此后,民间通常将腊月初八作为年节的开始,也有的从祭灶(北方一般是腊月二十三,南方是腊月二十四)开始,直到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
古代岁末为何举行驱傩仪式?
自先秦以来,民间就有岁末驱疫行傩活动。驱傩的时间或在腊日前一天、或在腊日当天、或于除夕之前,是岁末年终的主题活动。
驱傩仪式有两样法器必不可少——鼓和面具。敲起傩鼓,撼天动地;戴上面具,借神驱疫。
民间驱傩虽然没有那么隆重,但也一直传承。宋代岁末驱傩已逐渐演变为傩戏,城乡敲锣击鼓、例行舞傩。
明清以后,傩舞的表演性更强,世俗化增强,宗教性趋弱。驱傩还逐渐融入到其他年俗中,例如有的地方将其与岁末扫尘结合起来。
古代为何要燃爆竹?
“红红火火过大年”,这是喜爱热闹的中国人对年的定义。
一种说法称,爆竹起源于古代的宗教信仰。人们认为,鞭炮等响声能驱赶鬼邪。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驱逐疫鬼。
当时的爆竹是真的“爆竹”,即将竹筒置于火中烧烤,竹筒因受热膨胀而爆出声响。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古人认为,燃放爆竹不仅带来欢腾的过年气氛,还有驱瘟逐疫之功。
“拜年”习俗何时开始流行?
有观点认为,拜年传统源自汉代正日新年拜贺的习俗。汉代以前,民间祭祀庆祝年节的习俗主要在腊日、腊明日,后来移到正日。
依据东汉崔寔《四民月令》的相关记载,当时拜年的内容主要有祭祀祖先、礼敬尊长,以及拜贺宗亲乡党等等。
时日至今,人们拜年仍然如此,先是家庭内团聚,而且要敬祖先、敬尊长。在完成家庭团聚之后,人们才开始按照亲疏远近,给亲戚朋友、邻里乡亲拜年。
春节期间的美食有哪些?
包括饺子在内,春节期间的美食相当丰富。
比如,有的地方过年要吃汤圆,寓意团圆。春卷一般被认为是立春的节令食品,但在江南地区过年也吃春卷,寓意迎春。
糍粑是湖北、湖南一带的年节食品。每到岁末,人们就忙着浸泡糯米,准备打糍粑。通常而言,要先泡好糯米,上饭甑蒸熟,趁热倒入石臼中,将糯米熟饭捣烂。
此后,将捣烂成团的糯米团取出,平铺在簸箕或案板上,待冷却后,切成圆形或长方形,或火烤、或油煎、或水煮,同样美味。糍粑亦是待客佳品。
吃年糕有啥讲究?
早期社会粘性的米糕用作祭神,后来逐渐成为年节的标志性食品。过年吃年糕,意味步步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山东高密农家一般用黍米面做年糕,把糕面和水后平铺在大盘子上,上锅蒸熟。然后,将其用手拍成两三厘米厚的饼,拍平后插上红枣,凉透之后切成方块保存,年节期间可以切成薄片蒸着吃,更大的用途是腊月二十三祭灶和过年时祭神摆供。
苏州年糕用糯米面制成,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在这首诗中被描写得淋漓尽致,“珍重题糕字,风光又一年。”
为何正月初七是“人日”?
人日又称“人庆节”“人七日”。据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至于古代因何原因将七日定为人日,历史文献中尚无清晰的解释。据民间传说,女娲在前六日造出鸡狗猪羊牛马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天是人的生日。
人日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积淀了浓郁的本土文化,例如有剪彩戴胜、登高,以及吃七宝羹等习俗。
转自:中国新闻网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韦庆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崔凤骁(中国人民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
百节年为首。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悠久、最隆重、最丰富、最欢乐的传统节日。由上古时期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的今日之春节,融合了祀神祭祖、辞旧迎新、亲朋团聚、家国同庆、休闲游乐等多种具有神圣感、仪式化、趣味性的文化习俗活动,是中国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是融于每一个中国人血脉之中的文化基因,欢度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具有长久、稳定、特殊的文化心理意义,是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春节让中国人具有厚实的归属感、安全感和意义感
文化的范畴包括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主观文化,春节体现了三者的交融。物质文化是由一个群体对自然环境、经济和技术的适应性发展而来的,包括食物生产策略、经济体系和技术等。春节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体现了中国的农业文明;春节期间的传统饮食和以各种“非遗”为代表的手工艺等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春运期间乘坐的高铁、拜年的电子红包、旅游时观看的无人机表演等则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文化指社会行为的共有准则以及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制度,如家庭、婚姻和性别角色等。祭祖和拜年是春节的重要社会文化活动,其中包含多种行为准则。例如,辈分和亲属关系,对每个人该说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有着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主观文化指一个群体共享的一套观念或知识,包括共同持有的信念和文化价值观等。阖家团圆是中国人欢度春节在主观文化上最核心的诉求,在时间轴上向过去延伸为敬祖和乡愁,向未来延伸为祈福和奋斗,在空间轴上由个人幸福扩展至家和、国兴、天下太平。
春节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在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主观文化上的交融,更集合了众多文化符码印刻在每个人的头脑中,熔铸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共同记忆中。所谓文化符码,是指人们视为某一文化代表性符号的人或事物。比如,今年是甲辰龙年,龙即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文化符码。总书记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可见,龙作为文化符码,除了在个人和群体记忆中呈现鲜活的形象外,背后也凝缩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含义。春节是中华文化符码展示最集中的场景之一,除了以龙为代表的生肖文化符码外,书法、春联、饺子、爆竹、年画、春晚及其经典作品等也都属于典型的中华文化符码。
正因为春节是中华文化在不同文化范畴上的综合体现,并集合了众多的中华文化符码,所以让中国人具有了特别厚实的归属感、安全感和意义感。归属感源于个体感知到的对他人和群体的依恋和认同,参与到文化中是满足归属感的重要方式。在欢度春节的氛围中,每一个中国人都被亲情、友情、家乡情、同胞情紧密地包裹,是一年中感受亲缘之“母亲”和中华民族之“母亲”温暖怀抱的最浓时刻。安全感是指文化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确定答案的感觉。在城市化、社会变迁和世界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时代,春节以其踏实的亲情、厚重的家国情怀、跨越千年的文化底蕴,让中国人一年一度找回家和万事兴、国泰民安、平安是福与自强不息等超越个体短期困境和时代阶段局限的稳定人生答案。意义感涉及人们面对死亡能够进行有效的心理防御和建构的过程。文化为身处其中的人群提供了可传承的价值观,是获得意义感的重要途径。依据心理学的恐惧管理理论,人们仅是想到死亡便会自动唤起存在性恐惧感,此时他们会更加维护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春节是辞旧迎新的仪式化活动,守岁与压岁、祭祖与祈福、敬老与爱幼、相聚与分离等活动在激起生命感伤的同时,给人以人生意义的抚慰和升华,让每一个中国人在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力量。
春节是中华文明突出特点的具象化综合表征
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春节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以其悠久历史体现了连续性,以其迎新应变体现了创新性,以其举国同庆体现了统一性,以其民族交融体现了包容性,以其和合欢乐体现了和平性。春节所体现的中华文明这些宏大深邃的突出特点,并不是抽象晦涩的,而是非常具象化和贴近人民的。比如,全国人民(以及海外华侨和友人)在除夕之夜全家一起收看央视春晚是1983年以来形成的春节“新”习俗,晚会节目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不同艺术形式,这至少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性、统一性和包容性三个特征。再如,春节燃放烟花爆竹除了体现创新性之外,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平性。老祖宗在发明火药之初并没有把它用于研制枪炮和发动战争,而是将其用于制作爆竹,从驱鬼迎神到庆祝喜庆活动,是爱好和平的良好明证,浸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在燃放烟花爆竹的活动中,人人都可以参与,亲人和邻居也可以在旁一同观赏,家家户户还可以应和共鸣,蔚为壮观。
从文化心理学视角看,中华文化相较于西方文化,其显著的特征在于其非个人主义的取向,体现在他人导向、家国情怀、注重和谐等方面,这些价值观彼此不可分割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文化症候群。人们在欢度春节时举行的各类年俗活动,不仅相互关联,而且共振在一起,是对中华文化突出特点的具象化综合表征。春节期间,人们通过参与多个活动、每项活动多人参与等层层叠加,共同构建了我们中国人的大年,而中国人每过的一个大年,最终将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继续积淀,传承给后世子子孙孙。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通过让个体观看文化符码来激活个体所属的文化,然后考察这种文化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春节不仅集合了诸多中华文化符码,而且通过让人们亲身参与和感受,引起了人们除记忆和视觉以外的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具象化的活动和生理反应是激活中国人文化认知与认同的最佳场景之一。文化心理学将这种具体的、情境性的、自下而上通过身体和生理反应而促发的认知形式称为具身认知,它比基于概念知识的、自上而下的抽象认知更有力量。
在春节变迁实践中发掘和拓展人民的文化主体性
今年是中国春运的第70个年头,据统计,春运人数从最初的2300万人次增长到今年的90亿人次。在城市化和全球化浪潮中,没有哪一项短期的人口流动能达到中国春运的规模。然而,与通常人们所定义的流动不同,春运的流动首先是为了回家和团聚,而有了这一年一度的回家和团聚,外出和分离就是更有方向和归期的。可见,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城市化建设和现代化发展,春节的延续性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是在变迁中增添了新的色彩。人们运用一些现代科技和理念,使春节的传统习俗更加丰富和精彩。比如,今年央视春晚的创意年俗秀《别开生面》,融合不同地域的特色“年味”食品实物,随着歌舞、地方特色的影视、方言和电子屏幕上的创意一起亮相,展现了“面食里的大中国”。社会心态与文化变迁是中国社会心理学家特别关注的研究课题,他们将社会一段时期内发生的达到一定规模的群体性心态称为社会心态,而把很长时期都比较稳定的深层心理称为民族性。可以说,中国人过春节的表层就像社会心态的演变,不同时期会随着环境和风潮出现各种变化,但春节的价值与精神内核关联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纵使历经巨大变迁仍然相对稳定。
从文化心理变迁机制上看,中国的文化变迁并不是简单地朝着西方个人主义的方向发展,而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和增加合理的现代性价值和理念。中国人今日之春节即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比如,阖家团圆和孝亲敬祖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春节传统文化,但是到男方父母家过年则逐渐被人们放弃,代之以交替到男方父母和女方父母家过年,或者带着父母一起旅游过年。类似这种融合和“变通”,源于人民群众自发的应变和智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是个体的行为,也不是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群体行为长期互动形成的自下而上的过程。文化心理学将文化看作人们主观上认为的大多数人共同拥有的知识和观念,并将其称为共享现实。就春节而言,它是一个个中国人心中所认为的大多数中国人会如何看待春节的最大公约数。因此,春节的变迁是一个在中国人群体心理中发生的复杂过程,但参与其中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中国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充分发掘和拓展人民在春节变迁实践中的文化主体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阶层视角下的文化心理变迁机制研究”(20BSH141)阶段性成果)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春节期间,回家与亲人团聚、吃年夜饭、拜年、走亲访友……许多看似普通的习俗,都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广义的春节包括年前和年后两个时段,狭义的春节指正月初一。前不久,中国的春节(农历新年)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是春节走向世界的一个信号,在未来,春节也会发挥更重要的文化桥梁作用。关于春节,还有更多有趣的小知识。
春节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春节又称“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春节的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早在上古三代以前,人们就已经掌握“年”的时间周期概念。
正所谓,“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夏朝以“岁”称年,以农作物丰收作为年度时间周期。周代继承夏代的计时传统,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之月,并将年度周期称为年。
狭义的春节指正月初一,除夕和春节是前后接续的两天,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说的就是除夕夜守岁、辞旧迎新的过年习俗。
春节有着怎样的节日主题?
春节的节日主题和文化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量:一是合家团圆,二是辞旧迎新,三是祈福纳祥。
团圆是春节的主要精神内涵,除夕夜,人们吃年夜饭、团坐守岁,尽享天伦之乐;春节后,走亲访友、拜谒问候,与亲友团圆;跨越时空,借助现代新媒体,全球的中华儿女共享民族大团圆。
辞旧迎新是年节通过仪式的主题,除夕夜,人们以爆竹迎年;新年后,接神祭祀、祭拜祖先、拜年庆贺,进入新的生命旅程。
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贴福字、逛庙会、舞龙灯……这些习俗饱含着对过去一年的感恩和喜悦,也有人们对新年的憧憬和梦想。
“过年”,是啥意思?
春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汉武帝太初元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变化,但正月岁首的时间保持不变,年节也就固定下来。
人们常常习惯说“过年了”,而“过年”,体现在“过”字上,指的是人们忙碌着迎接新年、欢快地庆祝新年的一个过程。
广义的春节包括年前和年后两个时段,过年的时段一般从腊日开始计算,腊日在魏晋以前日期不定,南朝时已定于腊月初八。
此后,民间通常将腊月初八作为年节的开始,也有的从祭灶(北方一般是腊月二十三,南方是腊月二十四)开始,直到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
古代岁末为何举行驱傩仪式?
自先秦以来,民间就有岁末驱疫行傩活动。驱傩的时间或在腊日前一天、或在腊日当天、或于除夕之前,是岁末年终的主题活动。
驱傩仪式有两样法器必不可少——鼓和面具。敲起傩鼓,撼天动地;戴上面具,借神驱疫。
民间驱傩虽然没有那么隆重,但也一直传承。宋代岁末驱傩已逐渐演变为傩戏,城乡敲锣击鼓、例行舞傩。
明清以后,傩舞的表演性更强,世俗化增强,宗教性趋弱。驱傩还逐渐融入到其他年俗中,例如有的地方将其与岁末扫尘结合起来。
古代为何要燃爆竹?
“红红火火过大年”,这是喜爱热闹的中国人对年的定义。
一种说法称,爆竹起源于古代的宗教信仰。人们认为,鞭炮等响声能驱赶鬼邪。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驱逐疫鬼。
当时的爆竹是真的“爆竹”,即将竹筒置于火中烧烤,竹筒因受热膨胀而爆出声响。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古人认为,燃放爆竹不仅带来欢腾的过年气氛,还有驱瘟逐疫之功。
“拜年”习俗何时开始流行?
有观点认为,拜年传统源自汉代正日新年拜贺的习俗。汉代以前,民间祭祀庆祝年节的习俗主要在腊日、腊明日,后来移到正日。
依据东汉崔寔《四民月令》的相关记载,当时拜年的内容主要有祭祀祖先、礼敬尊长,以及拜贺宗亲乡党等等。
时日至今,人们拜年仍然如此,先是家庭内团聚,而且要敬祖先、敬尊长。在完成家庭团聚之后,人们才开始按照亲疏远近,给亲戚朋友、邻里乡亲拜年。
春节期间的美食有哪些?
包括饺子在内,春节期间的美食相当丰富。
比如,有的地方过年要吃汤圆,寓意团圆。春卷一般被认为是立春的节令食品,但在江南地区过年也吃春卷,寓意迎春。
糍粑是湖北、湖南一带的年节食品。每到岁末,人们就忙着浸泡糯米,准备打糍粑。通常而言,要先泡好糯米,上饭甑蒸熟,趁热倒入石臼中,将糯米熟饭捣烂。
此后,将捣烂成团的糯米团取出,平铺在簸箕或案板上,待冷却后,切成圆形或长方形,或火烤、或油煎、或水煮,同样美味。糍粑亦是待客佳品。
吃年糕有啥讲究?
早期社会粘性的米糕用作祭神,后来逐渐成为年节的标志性食品。过年吃年糕,意味步步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山东高密农家一般用黍米面做年糕,把糕面和水后平铺在大盘子上,上锅蒸熟。然后,将其用手拍成两三厘米厚的饼,拍平后插上红枣,凉透之后切成方块保存,年节期间可以切成薄片蒸着吃,更大的用途是腊月二十三祭灶和过年时祭神摆供。
苏州年糕用糯米面制成,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在这首诗中被描写得淋漓尽致,“珍重题糕字,风光又一年。”
为何正月初七是“人日”?
人日又称“人庆节”“人七日”。据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至于古代因何原因将七日定为人日,历史文献中尚无清晰的解释。据民间传说,女娲在前六日造出鸡狗猪羊牛马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天是人的生日。
人日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积淀了浓郁的本土文化,例如有剪彩戴胜、登高,以及吃七宝羹等习俗。
转自:中国新闻网
来源: 青海日报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