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一年四季24节气排序(24节气排序)

发布时间:2024-04-16 02:24:45作者:稳走感情路来源:互联网

一年四季24节气排序(24节气排序)

本文目录一览:

24节气的顺序表:24节气的时间脉络,你能熟背吗?建议收藏!

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二十四节气作为重要的时间记载和农事指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二十四个节令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的顺序表,以及其时间脉络。

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其实是来自三百多年前订立的依据太阳黄阳度数划分。在历史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脉络

立春(每年2月4日或5日):春季的开始,万物开始复苏,大地回春。

雨水(每年2月19日或20日):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春雨润物,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惊蛰(每年3月5日或6日):冬眠生物苏醒,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

春分(每年3月20日或21日):昼夜几乎相等,春季进入全面生长期。

清明(每年4月4日或5日):气温逐渐回升,春意盎然,适合踏青祭祖。

谷雨(每年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

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入夏之始,万物生长蓬勃,气温逐渐升高。

小满(每年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每年6月5日或6日):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收获。

夏至(每年6月21日或22日):白昼最长,正式进入盛夏季节。

小暑(每年7月7日或8日):炎热季节开始,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

大暑(每年7月22日或23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可能出现雨水较多的情况。

立秋(每年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进入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8月23日或24日):暑气逐渐结束,天气变得凉爽。

白露(每年9月7日或8日):气温下降明显,夜晚出现白色露珠。

秋分(每年9月23日或24日):昼夜等长,秋季进入盛收季节。

寒露(每年10月8日或9日):天气更冷,寒意渐浓,露水逐渐结成。

霜降(每年10月23日或24日):初霜出现,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

立冬(每年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气温进一步下降。

小雪(每年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开始出现初雪,气温急剧下降。

大雪(每年12月7日或8日):日短夜长,寒冷程度加深。

冬至(每年12月22日或23日):白昼最短,进入寒冷的冬季。

小寒(每年1月5日或6日):气候寒冷,寒冷程度逐渐加深。

大寒(每年1月20日或21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寒冷达到顶峰。

二十四节气速记口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写到最后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其顺序表和时间脉络的深入探索,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到古人对时间的认知。尽管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二十四节气在人们的生活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无论是农事生产、节庆文化、还是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都渗透其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最后就是你还知道有哪些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口诀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

参考资料《二十四节气志》、《二十四节气全鉴》

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春季从立春开始,

到冬季的大寒结束。

春季:

立春,2月4日,春天开始的时节。

雨水,2月19日,冰雪开始融化的时节。

惊蛰,3月5日,虫子破土而出的时节。

春分,3月20日,春天过半的时节。

清明,4月5日,万物生长的时节。

谷雨,4月20日,稻谷开始播种,春雨纷纷落下的时节。

夏季:

立夏,5月5日,日渐长,夏意渐浓的时节。

小满,5月21日,丰盈的生命气息无处不在的时节。

芒种,6月6日,稻子、麦子等有穗的农作物播种的时节。

夏至,6月21日,一年之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时节。

小暑,梅雨结束,盛夏即将到来的时节。

大暑,盛夏时节。

秋季:

立秋,8月7日,逐渐感觉到秋意的时节。

处暑,8月23日,暑热开始减弱的时节。

白露,9月7日,天气凉爽,出现朝露的时节。

秋分,9月23日,秋夜渐长。

寒露,10月8日,感觉到晨露寒冷的时节。

霜降,10月23日,早晚变凉,开始出现霜的时节。

立冬,11月7日,冬天开始的时节。

小雪,11月22日,开始下小雪的时节。

大雪,12月7日,雪越下越大的时节。

冬至,12月21日,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节。

小寒,1月5日,最冷的天气即将到来的时节。

大寒,1月20日,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

24节气养生歌诀,跟着做,健康一整年

24节气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几千年来指导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重视天人相应的中医也很重视节气养生,如何对照老祖宗的养生经验和时间节点来养生健体?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立 春

微风渐暖意渐困,劝君常把懒腰伸。

疏肝调经气血畅,吐故纳新肺亦清。

养生要点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后养生要注重养肝,因春在五行属木,与肝相应,充分地伸懒腰有助于血液循环,拉伸关节筋经,激发肝的机能。

雨 水

春捂下厚上且薄,调畅情志以养肝。

少酸略甜粥养胃,捶背升阳驱体寒。

养生要点

雨水节气后,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逐渐增多。雨水节气是最容易出现“倒春寒”的节气,春捂也有捂得恰到好处,注意下厚上薄,谨防寒从脚下起。

惊 蛰

惊蛰一到百虫闹,春游丛林防叮咬。

按摩迎香健鼻窍,远离流感鼻炎扰。

养生要点

惊蛰节气有句谚语叫“春雷响,万物长”“九九”艳阳天正在这个时候,此时外出踏青,一定要防虫类叮咬,避免损害皮肤。

春 分

香椿一把健脾胃,理气抗菌食欲归。

蒸饭且把香菇配,麦菜降脂兼润肺。

养生要点

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正是“春困”的高发时段,但也是调整阴阳平衡的保健时机。在餐桌上,不妨增加点香菇、香椿和香麦菜的摄入量。

清 明

平肝养阴去风热,晚睡早起舒形体。

广步于庭莫久卧,时令青蒿服之宜。

养生要点

清明节气是一个重要的养生时间段。“断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怕上火的人,不妨吃些青蒿蹄花汤,青蒿是清热解毒佳品,再配以猪蹄,更具滋补润燥功效。

谷 雨

巧吃三笋养三腑,竹笋护肠排宿毒。

莴笋健胃增食欲,芦笋利水膀胱舒。

养生要点

谷雨节气,气温回升,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大,要注意排湿排毒。此时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春笋被誉为“春天菜王”,有润便护肠的功效。

立 夏

花间漫步养心脾,以指代梳五经拿。

转眼运目好入眠,晨起涌泉多揉擦。

养生要点

立夏后,温度逐渐攀升,人们会烦躁上火,睡眠质量也会有所下降。可试试中医经典养生方法“拿五经”:用五指分别点按人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

小 满

汗多贪凉久损阳,湿多挟热肝脾伤。

肚胶温灸神阙暖,丝瓜入汤湿热光。

养生要点

进入小满节气后,因为高温、多雨等原因,人体阳气容易受损。此时养护阳气、补中益气比较适合按揉足三里穴,还可饮用丝瓜汤祛除体内湿热。

芒 种

暑湿至此渐增多,按摩丰隆梅煮酒。

烦热更需把心静,扩胸拉筋祛烦忧。

养生要点

芒种节气常与黄梅时节连在一起,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人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容易导致痰湿内聚。不妨试试按摩丰隆穴,经常按摩此穴有健脾胃、祛痰湿的作用。

夏 至

阴阳至此两相转,食苦养心少流汗。

早起晚睡戌时前,菜不过夜多吃鲜。

养生要点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节气后,夏天的“烤”验才真正开始,让心静下来可练习中医经典健身气功六字诀。六字诀中的呵字诀尤适宜夏季练习防治心病,缓解焦躁情绪。

小 暑

常吃水下三鲜菜,粉蒸莲藕除烦热。

水煮鳝片补中气,河蚌煮汤祛热咳。

养生要点

进入小暑后,炎热的气温使人喜欢呆在空调房里,殊不知这也是“干眼症”的一个诱因。蚌肉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的功效,此时可多食用。

大 暑

西瓜少食免驻湿,热水多饮防寒蚀。

百草为丸三伏贴,冬病夏治最宜时。

养生要点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三伏中最热的中伏通常是在大暑节气。西瓜适量食用可以清热,吃多了反而容易驻湿。此时比较适宜冬病夏治。

立 秋

秋瓜坏肚勿多吃,秋膘缓贴莫嫌迟。

滋阴润肺防秋燥,银耳芝麻佐餐食。

养生要点

立秋后,适当地“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若贴补过分,且运动不足,消耗的热量过低,则易导致肥胖。

处 暑

着衣常把神阙暖,饮食偏润汤为先。

夜眠早卧半时辰,晨起蜂蜜润喉间。

养生要点

处暑节气表示炎热暑天快要结束了。这个时节饮食不宜辛辣刺激,以滋润的汤品为宜。晚上也不宜睡得太晚,以免贪凉伤身。早晨起来可喝些蜂蜜水,滋阴润燥。

白 露

桂圆三颗温心脾,颈肩腹足防风追。

时近初秋渐温燥,荸荠雪梨汁一杯。

养生要点

“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白露节气晚上睡觉不宜再多露身,以免夜里的寒凉之气侵入机体诱发疾病。

秋 分

秋凉胃疾渐增多,南瓜煮粥保安康。

重阳登高喊远山,健肺怡情少惆怅。

养生要点

秋分节气后,气候渐凉,是胃病多发的时节。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此时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南瓜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是暖胃佳品,宜多食。

寒 露

晨起行路莫贪早,掌摩后腰肾阳发。

撷来桂蕊做酒酿,暖身活血气自华。

养生要点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柿子有清热祛燥、润肺化痰等功效,但柿子虽好也不要空腹食用,也不可多吃,一般一天最好不要超过一个。

霜 降

至此进补最适宜,膏方对证好调理。

大枣煲汤温心脾,热水洗脸冷洗鼻。

养生要点

霜降节气容易出现腹泻,很多人以为是受凉引起的,但如果总是晨泻便是要注意是不是肾阳受损所致。可选用生姜、大枣等食材煲汤,还要注意腹部及下肢的保暖。

立 冬

姜末入饺温三焦,餐后冬枣肠胃润。

散寒来碗神仙粥,白果猪肚喘咳消。

养生要点

立冬节气要注意防“五寒”:防颈寒,薄围巾立领装出门穿,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莫嫌烦;防肺寒,温肺散寒来碗神仙粥,防腰寒,双手搓腰肾阳暖,防脚寒,家庭足浴赛灵丹。

小 雪

阳升阴降勿多动,偏食辛辣内火起。

按揉太溪养肾经,生吃萝卜熟吃梨。

养生要点

小雪时节每天坚持按摩太溪穴有助于滋养肾经。平时不妨试着生吃萝卜熟吃梨,吃萝卜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梨具有润肺清热、养阴生津等作用,熟吃可避免寒凉太过。

大 雪

睡前足浴畅血脉,晨起对足搓涌泉。

舌顶上颚饮玉液,茶熏银海蜜养颜。

养生要点

大雪节气可双足对搓脚底涌泉穴以补肾,道家养生术认为,舌顶上腭时,会有津液溢出,吞咽之有杀菌健脾胃的功效,热茶蒸气熏蒸双目,有助缓解大雪节气眼干不适等症。

冬 至

阴极之至阳气生,饺汤补益最相宜。

搓揉耳廊冻疮远,额颈保暖邪难欺。

养生要点

冬至节气是养生的重要时间点,阳气开始逐渐萌发生长的时机,平时可吃点饺子。试试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廓这三种按摩方法。

小 寒

气血阳虚皆难暖,枣芪炖汤阿胶添。

内服外治莫相忘,常灸气海与关元。

养生要点

小寒节气是比较冷的时间段,气虚、阳虚、血虚人群这个时候最怕冷。不妨试试汤品驱寒取暖:气虚怕冷喝黄芪牛肉汤;阳虚怕冷喝干姜肉桂羊肉汤,血虚怕冷喝鸡丝阿胶汤。

大 寒

时逢腊八好食养,五谷杂粮细熬粥。

按揉太溪三阴交,敛阴护阳无烦忧。

养生要点

大寒节气是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仍要注意防寒保暖,风寒感冒可试试热粥暖身散寒。此时还可多按摩太溪穴、三阴交穴,以养阴养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