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相声行业有意思的事情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经常被吐槽为封建糟粕的相声谱系。笔者认为相声行业能传承一百多年不怎么走样,这个所谓的“封建糟粕”在其中还是起到了相当作用的。
先不谈这件事,还是言归正传谈一下相声各代的门长和各个时期的领军人物吧。
相声行业有个规矩,那就是每一辈艺人都有一个门长,一般都是由这一辈第一个拜师的艺人担任,也称为大师兄。后面拜师的艺人一般拥有两个排行,一个是本门的排行,另一个是行业本辈的大排行。比如刘文亨拜师时本门排行在丁文元后面,是二师兄,他在文字辈里大排行则是老九。不过随着相声艺人越来越多,大排行已经没有了,真要排的话,大排行排在第五万两千八也没啥意思。
在一些特定时期,门长威望很大,比如马三立的拜师仪式就恭恭敬敬请来了上一辈的门长裕德隆。张寿臣的威望更不用多说。但在解放以后,大家都是同志关系,都是文艺工作者,连师徒制度都一度取消了,也就没有什么门长概念了。
1, 相声前三代
虽然相声行业尊奉“穷不怕”朱绍文当祖师爷,但在常见的相声谱系中,张三禄还是被尊为第一代相声艺人,虽然他只是算朱绍文的老师,并不是师父。
相声第二代只有三个人,朱绍文、阿彦涛和沈春和,其中阿彦涛代表了旗人和清门相声,沈春和则是说评书出身,他们都算朱绍文的师弟。这一代非说门长的话,只能是朱绍文,但没有实际意义,整个行业就仨人。
相声第三代人就多了一些,但也仅仅只有十几个人,如果排门长的话,应该是朱绍文的大徒弟贫有本,据说他也是相声史上第一位捧哏。不过这位大徒弟后来和师父关系不太好,也没有传承。这一代也没有门长概念。
第三代相声艺人里已经存在字辈概念了,朱绍文的几个徒弟名字里都有“有”字,如贫有本、富有根、徐有禄和范有缘等人都是,不过这个“有”字并不是整个行业的字辈。
相声前三代还处于草创阶段,这一时期由于从业人员少,还没有实质性门长概念,如果推举领军人物的话,则应该是朱绍文和恩绪两人。朱绍文是祖师爷,恩绪则是一个重要人物,他不仅是马三立的外公,还是万人迷李德钖的师父,曾经入宫给慈禧表演过太平歌词,影响力比较大。后来李德钖频繁代拉师弟,也让恩绪门下云集了一帮知名相声艺人。
2、相声第四代—德字辈
这一代也就是著名的相声八德时期,门长是裕德隆,他是朱绍文徒弟桂祯(富有根)的大弟子,就是由于他拜师早,因此后来拜师的艺人都随着他改了名字,比如李佩亭改名李德钖,卢伯三改名卢德俊等,这就形成了著名的相声八德。
当然,也有没改德字的,如郭荣启的父亲郭瑞林、荷花女的父亲吉坪三等人都是。
这个时期相声行业的领军人物明显是李德钖,他依靠冷面滑稽和文明相声走红,是第一位影响力能同时扩展到江南和东北的相声艺人。
如果再多选一位领军人物的话,则应当是焦德海,一方面他在北京天桥影响力很大,和刘德智一起成为天桥相声市场上的扛把子。另一方面焦家门的弟子以及他儿子的弟子们在我国相声界地位很高。张寿臣是焦德海的徒弟,赵佩茹是焦德海的学生,焦少海的徒弟。
3、相声第五代—寿字辈
这一代是相声大发展时期,其门长是张寿臣。张寿臣是焦德海的徒弟,是寿字辈相声艺人里能耐最大的一位。他逗哏捧哏都是一流,评书和单口相声也是顶尖,创作和改编能力更是翘楚,堪称相声界顶天立地的人物。
寿字辈的相声艺人并不是都随着张寿臣改了名,改名的如李德林改名李寿增、马轸华又名马寿岩等,没改名的更多,如马桂元、马三立和郭荣启等人都没改。
张寿臣威望极高,在他当门长时期相声行不仅发展快而且凝聚力强,他是解放前三十年相声界的绝对领军人物。
在解放后,相声第五代寿字辈领军人物则成为了马三立,马氏相声成为相声行业的艺术标杆,无数相声后人从小就走上了宗马之路。
有意思的是,张寿臣还有一个经历最为传奇,那就是他见过朱绍文和赵伟洲,从相声第二代的朱绍文开始,一直到第八代的明字辈艺人,张寿臣见证过七代相声艺人的传承,在相声行业内除他之外无人有这个资历。
4、相声第六代—宝字辈
相声第六代宝字辈门长是赵佩茹,他师从焦少海,从小又接受焦德海的传授。因此赵佩茹的能耐很大,有人说他是“大量活的”,这个评价不准确,还是通天教主更为适合。
赵佩茹业务极其精熟,是将捧哏上升到专业艺术层次的第一人。他的门下徒弟也极为出息,李伯祥、高英培和侯耀文等人都是文字辈的翘楚。
不过,宝字辈相声艺人的名字却不是跟着赵佩茹改的,而是随常宝堃,这中间主要是因为常宝堃是张寿臣的大徒弟,而且常宝堃名气也确实相当大一度成为天津相声的代表人物。
有意思的是,这中间还是有插曲的,因为张寿臣门下字辈顺序是“立仁义”,所以他给常宝堃起的艺名叫常立桐,张门徒弟都是立字辈,比如刘宝瑞叫刘立棠,张寿臣亲儿子叫张立林,最喜欢的徒弟叫于立德,还有康立本等等。但是常立桐的名字没有叫响,只有本名常宝堃和小蘑菇叫响了,因此之后很多相声艺人随了宝字。
但是像马三立他们这些寿字辈下面的徒弟很多都是由师父赐名,马三立的徒弟大多数都是笑字辈,不跟宝字。
当然,这一代相声艺人的领军人物并不是赵佩茹,而是侯宝林。解放前侯宝林在天津异军突起成为和常宝堃并列的相声明星,解放后更是成为相声界首屈一指的领头羊。侯宝林对相声行业整体地位和品味的提升提到了关键作用,其门下弟子也各有所长各有成就。
5、相声第七代—文字辈
第七始,门长这个概念开始模糊化,有没有门长已经不很重要了,谁是门长似乎也无所谓了。要说门长是谁的话,当然是赵心敏,因为他拜师最早。但文字辈艺人的名字却是随着张寿臣的徒孙,常宝堃的大徒弟苏文茂改的。
和常宝堃一样,苏文茂虽然叫过苏伯仁和苏仲仁等艺名,但最后还是用了苏文茂本名并且叫响了,其他艺人们都跟着他改了文字,并没有随赵心敏的心字。这和宝字辈一个路数,名气大名头响本事大的不是门长胜似门长。
文字辈相声艺人的领军人物毫无疑问是马季,苏文茂和侯耀文同样很出色,但论起对相声行业的影响力,马季不论是从传承、艺术、创新等方面都是文字辈首屈一指的领头人。
6、相声第八代—明字辈
这一代的情况就更复杂了。按照传统门长制度,第八代门长应该是赵伟洲,他拜师最早,那么字辈就应该随着他的“伟”字。最不济也可以按照张寿臣定下的“立仁义”的“义”字。
但这一辈却被约定俗成定成了“明”字辈,是随着苏文茂的大儿子苏明杰叫的。至于为什么随苏明杰,连苏明杰本人都不清楚。只是坊间传闻有几位相声界老前辈在苏文茂家定下的,以后就这么叫开了。
但是呢,明字辈从一开始就是生在红旗下,很多规矩都改了,因此什么门长啦,字辈啦都没了,也没人刻意在自己名字中加“明”字了。冯巩叫冯明光那是巧合,不是说相声改的。
这一辈的相声领军人物则要分时期看,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姜昆就成了事实上的相声行业领头羊,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末。而到了新世纪,郭德纲异军突起成为相声市场的带头大哥,而姜昆则以曲协主席的形式成为相声界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明字辈以后,相声行业再也没有了统一的字辈,也没有了门长,不过大家约定俗成的相声大辈分依然存在,相声演员出去见面一盘道基本也能分清楚谁大谁小来。
说在最后,为什么相声行业的辈分问题经常被大家津津乐道,同样存在江湖辈分的戏曲、评书和大鼓等行业反而议论不多呢,一方面原因是相声市场相对较大,关注度较高。另一方面也和相声行业有统一辈分有关,简单明了好懂。不像评书和大鼓那样分成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有不同的字辈,算起来很麻烦。
不过,相声行业以后逐渐也会进入艺人各自为政的局面,行业统一字辈将随着明字辈艺人的逐渐老去成为历史。
马氏相声的传奇,从马三立的外祖父恩绪(后因为避光绪讳改为恩培)开始,恩绪女儿把恩萃卿嫁给自己爱徒马恩禄,也就是后来的马德禄。恩萃卿给马德禄生了三个儿子,老大马桂元,老二马桂林,老三马桂福。
下图的俄罗斯套娃从大到小就是马桂元,马桂林,马桂福,还有一个小女孩是马桂福堂妹马桂英。
本来马德禄不打算让自己儿子从事相声行业,可在妻子恩萃卿去世后,他续娶了一个专业败家一百年的媳妇儿丁氏,每天跟吸金黑洞一样根本填不满。再加上自己的搭档李德钖非常喜欢马桂元,觉得他是个说相声的材料,而马桂元也很喜欢说相声,多方压力之下,马德禄先生只好修改了自己儿子的人生轨迹。
马桂元先生确实是祖师爷赏饭的奇才,学什么灵什么,李德钖对他一方面严加管教,一方面爱护有加,所以马桂元年纪轻轻就大放异彩,一副要超越师父成为第三代万人迷的势头。
而这时候丁氏越来越造作,老马家也越来越潦倒,不得已小儿子马桂福(马三立)也只能辍学回家,走上了相声之路。万幸马三立对相声也热爱至极,可跟大哥马桂元不一样,马三立的师父周德山属于溺爱型家长,对马三立都是捧着教,于是冷面教官马桂元上阵,扮上黑脸对弟弟进行铁匠教学。当时马三立学活一有错就挨打,而且都是拳拳到肉的暴击,有一次马三立在台上炸了场子,得了观众一个满堂彩,到后台就被大哥左右开弓一通大嘴巴,说他那里尺寸火候不对,气口节奏有问题,听相声不是图一乐懂吗辣鸡~
在这种严苛教育下,马三立的技艺练得格外扎实,并且对自己大哥也敬畏主要是畏惧有加。后来马德禄被媳妇丁氏气死,马家的财产也被这倒霉娘们卷包烩。而马桂元继承这个空壳家族之后,竟然精神崩溃,靠吸大烟消遣,年纪轻轻就没了。
之后马三立扛起了整个家族,还领养了马桂元的遗孤马敬伯,最困难的时候十几口人就他一人养着,万幸这时候马家没有了败家货,基本都是懂事无比的,即使分担不了压力也不给马三立添乱。
于是马氏相声开始正式壮大和传承,马三立长子马志明,大名鼎鼎的少马爷成长起来之后,马氏相声达到了巅峰。不过少马爷才高气傲,父亲被下放的时候,他到处给父亲鸣冤,结果被一起下放,还差点丢了小命。后来重回舞台,艺术大有井喷之势,结果有因为“天拖保全”事件,让少马爷再次变得沉默。
到了马志明儿子马六甲这一代,基本上就淡出相声行业了。马六甲跟堂哥马小川(马志良之子)都有相声门户,但只是业余说相声,并没有在行业内深造的意思。
目前传承马派相声的青年演员,就是马六甲的徒弟马军盛伟,这两人是马志明亲自教出来的,传统功底非常扎实,未来也不可限量,可惜他们没有马家的血脉传承,否则马氏传奇就能写到第六代了。
四代传承仅此三家,还有一家待定。第一个四代相声家族就是大名鼎鼎的天津常家,从常连安开始谱写,常连安是京剧富连成的学徒,因为倒仓丢了嗓子,所以转行说相声。常连安走南闯北撂地的时候,在张家口有了大儿子常宝堃,常宝堃可谓是祖师爷赏了一电饭煲米饭的奇才,从小就特别灵,张家口老百姓视其为本地一宝,于是有了“小蘑菇”这个绰号。
小蘑菇成名以后,常家二代都是以蘑菇为艺名,老二常宝霖,艺名二蘑菇,相声界四大宝林之一。老三常宝霆,艺名三蘑菇,国家级相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另外两个是马志明和姜昆)。老四常宝华,艺名四蘑菇。常宝丰,貌似就这位被称为“常九爷”,没有加蘑菇尾缀,大概排到第九大家就觉得贫了,所以就不加了。
第三代中最拔尖的还是小蘑菇这一支,常宝堃之子常贵田,艺名“蘑菇丁”,相声史上第一个少将军衔(文职)。常宝霖之子常贵升常贵元,常宝霆之子常贵德,常宝丰之子常贵春都是说相声的。
到了常家第四代,也基本上淡出了相声行业,目前跟相声还沾点关系的就是常亮、常远、常悦。而名气最大的是常远,但他出名的舞台是话剧小品跟电影,最近他导演加主演的电影《温暖的抱抱》正在热映,两天票房就接近四亿,不知道能不能成为开心麻花又一部爆款。
东北冯家也是四代传承的相声世家,从冯昆治开始,冯昆治就是那位跟肃亲王善耆(川岛芳子之父)叫板,然后被吊打并赶出北京城的硬骨头。其子冯振声拜了高闻元为师,是德字辈艺人,相声界还有一个冯宝华,本名也叫冯振声,两人很容易搞混。冯振声之子冯大荃,是冯家班四大荃之一。第四代冯大荃之子冯幼封,虽然还是说相声的,师承祝景全,但基本上已经淡出了公众视野,微博粉丝1人,也不知道这位老兄怎么操作的,发一条省略号也会送几个粉丝啊~
孙少林,乳名大来子,其实孙少林这名字也是后来马三立给他取的,他本名连自己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姓孙。孙少林当时创办的晨光茶社,是跟北京启明茶社齐名的南北两大相声剧场。
孙少林之子孙小林,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承张永熙,晨光茶社二代目。
孙小林之子孙承林,李伯祥弟子,评书快板相声三门抱,是一位优秀的文艺兵。
到了第四代孙承林之子孙艺宽,也基本上籍籍无名了,只知道还是相声艺人这一条信息。
另外还有一个严格算是曲艺世家,但也拉的进相声谱系的四代相声人,那就是德云社谢金家族。
谢派单弦创始人谢芮芝,因为受万人迷李德钖器重,代拉其为师弟,成为德字辈相声艺人。谢芮芝跟高玉峰合作说相声,后来高玉峰瘫痪,谢芮芝才主攻单弦,终成一代大家。谢芮芝之子谢舒扬,拜了单弦大师荣剑尘为师,他的事业就全部投身到了单弦,而且是伴奏为主。到了谢天顺这一代,才转回了相声行业,并且以捧哏为主。
到了谢金这一代,全职说相声并且成为了逗哏,门户也是李文山代拉到王世臣门下。这么算下来谢金家族的相声传承有断代,那就是他爷爷谢舒扬不说相声,所以只能算是待定状态。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