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春节什么意思中文(春节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4-04-15 16:51:14作者:未及挽留来源:互联网

春节什么意思中文(春节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春节与立春是什么关系?

◎ 刘明武

春节,是新年第一天。与春节相随相伴的一个节令是立春。春节有时在立春前,有时在立春后,有时又与立春重合在同一天;可以重合,又可以不重合,这是为什么呢?2019(己亥)年,立春在除夕,第二天春节,几近重合但又不重合。

一、立春属太阳历,春节属太阴历

无论空间距离多远,都力争回家过年,这是中华大地上的习俗。如此热爱春节,是不是应该弄清春节的天文意义?是不是有必要弄懂春节与立春的基本差别?

1、太阳历定立春。

立春是立竿测影区分出的节令。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区分在中午的日影之下。“四立”的四个数据,由《周髀算经·天体测量》所记载:立春,日影丈五寸二分,小分三(1.0523丈);立冬,日影丈五寸二分,小分三(1.0523丈);立夏,日影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0.4573丈);立秋,日影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0.4573丈)。

稍加对比就可以看出,“四立”实际上只有两个数据:立春与立冬这两个节令的长度一致,立夏与立秋这两个节令的长度一致。“四立”为什么由两个相同的日影长度所决定?根本原因在太阳回归的循环往复。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排位第四。立春,属于纯太阳历。

2、北斗指向定正月。

《鹖冠子·环流》:“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北斗星斗柄是动态的。斗柄之动,为无限循环的圆周运动。斗柄循环在天上,春夏秋冬变化在大地上,但是这两种变化有着母源关系。《鹖冠子》指出,北斗星斗柄循环的四个指向,可以确定春夏秋冬四时。

定正月是北斗历的贡献。《淮南子·天文训》:“天一元始,正月建寅。”建,斗柄指向也。中华先贤将天体大圆化为十二等份,分别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达。天体大圆属于空间,十二月属于时间。十二地支统一了时间与空间,将空间的十二方位,时间中的十二月融合在一起。

斗柄圆周循环,斗柄旋转从正北方子位开始,由北而东,由东而南,又由南而西,再由西而北,斗柄指向空间方位中的哪一支,就称之为“建X”。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如此,称之为“十二月建”。

正月建寅,就是以寅月为正月。正月为新年的第一个月。确定哪一月为一年之首的正月,在中华大地上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化。《史记·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周朝以十一月即子为正月,殷朝以十二月即丑月为正月,夏朝以寅月即一月为正月。今天沿用的历,是夏历。在《论语·卫灵公》篇中,孔子论治国方略,首先强调的是“行夏之时”。夏之时,夏历也。今天所过的正月,是夏历界定的。夏历,是太阳历、太阴历、北斗历三历合一的阴阳合历。

3、太阴历定初一。

正月的第一天,就是春节。定春节,定大年初一是太阴历的贡献。太阴历,月亮历也。初一十五,朔望也。朔望之朔,初一也。朔望之望,十五也。初一月缺,十五月圆。月缺月圆,是太阳月亮地球两次三点一线决定的: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如此三点一线,初一。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如此三点一线,十五。月缺者,月光缺失也。为什么月缺?月球在太阳、地球之间,人们看到的是月球的背光面,这就是朔望之朔的原因。月圆者,月光充满也。为什么月圆?地球在太阳、月球之间,人们看到的是受光面,这就是朔望之望的原因。定初一为春节,是月亮太阴历的贡献。以正月初一为起点,月亮圆缺一次为一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月,是朔望月。

4、基本差别。

立春属于太阳历,春节属于太阴历,这就是两者的基本差别。春节与立春属于两种历,这就是春节、立春不一定重合的根本原因。

二、春节定在立春时节的四大好处

1、四时分明。

纯太阳历,是分不清春夏秋冬四时的!以元旦为新年的历,是格里高利历。格里高利历是源自西方社会的纯太阳历。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纯太阳历的元旦还在冬季,而且在隆冬季节。中华大地上的春节在初春,纯太阳历的元旦离初春还有一个多月。

纯太阴历本身,重视的是月亮圆缺,根本没有区分四时的愿望。只有阴阳合历,才能区分出清晰的四时。春夏秋冬四时分明,只有阴阳合历能够达到这一步。

2、明白开端。

以哪一月为正月,以哪一天为年首,实际上是一个重大问题。《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你们要以本月为正月,为一年之首。”《圣经》中的正月是上帝规定的。中华大地上的正月,是由天文决定的。以立春之月论正月,这是太阳历、太阴历与北斗历融合的结果。

以寅月为正月,这是北斗历的贡献。以春节为年首为新年第一天,这是太阴历的贡献。立春,则是太阳历的贡献。北斗历,研究的是北斗循环周期。太阴历,研究的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周期。月亮公转周期,也是月亮圆缺周期。太阳历,研究的是太阳回归周期。将三种周期融合在一起,需要精密的计算。所以,太阳历、太阴历、北斗历三历合一的阴阳合历是一个精密、精美、精准的数理体系。

正月是新年的第一月,春节是新年的第一天,在时间坐标上,这是开端。“凡事预则立。”春节,儿童过的是节,老人过的是一年的计划安排。

3、认识循环。

太阳回归周而复始,无限循环。斗柄运动周而复始,无限循环。月亮圆缺周而复始,无限循环。圆周运动,是中华先贤对天体运动做出的终极判断。

观测天体运动,制定天文历法,产生了一系列圆运动的成语,请看以下几个论断:

其一,《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其二,《黄帝四经·经法》:“四时代正,终而复始。”其三,《孙子兵法·兵势》:“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其四,《文子·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腊月与正月,除夕与春节,其运动状态同样是周而复始。终而复始,周而复始,描述的是圆运动无限循环的运动状态。天体运动是循环的,春夏秋冬四时是循环的,风霜雨雪是循环的,这是中华先贤的认识。

过年

高洪

★压岁钱★

年年岁岁年年过,绵延千年的中华传统习俗春节,也叫“过年”。年,承载着一家老少一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年,希望在来年寄托往日的希望和幸福,周而复始,年年如此,尽管希望有时渺茫甚至落空,但一家人锲而不舍,拼命而为,不论身处何方,都有一个目标——“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合家团团圆圆”。

童年的回忆

​而今,人们似乎对回家过年没有那么热衷,那么急不可待。记得小时候,已到过年,特别是大年三十,整晚都不会睡觉,盼望大人给压岁钱,初一穿衣裳,那时小孩对钱没有数,只要是新年压岁钱,都高兴得不得了。现在的娃娃就不得了,几百上千的压岁钱寻常人家都拿不出手,其实这还不是大人养成的习惯,总认为,自己以前苦不要在下一代重现,出手阔绰,相互攀比成为当今时尚,这种风气尤其在农村特别盛行。

★走亲访友★

年味

每当逢年过节,人们都要相互走亲访友,远方近邻互致问候,俗称“拜年”。以前拜年都比较简单,带些平时不常有的礼物到亲戚家拜年,大家平时少也走动,时逢过年,七大姑八大姨相互走动走动,联络一下亲情,其乐融融,好不热闹。到了现在情况就变味了,原本是一场久违的重逢叙旧,结果演绎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炫富真人秀,动辄几千,上万,其实大家都明白,长此以往吃不消,但还是年年乐此不疲,愈演愈烈……

★过年印象★

今日的农村,从集体所有制,到包产到户,再到撤村并镇,成为失地农民,离乡不离土进城务工,成为城市农民工身份,挣到的钱是原来种土地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生活好了,兜里有钱了,走的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当上了城里人;走的在自己的宅基地盖起小洋楼。每到逢年过节,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广大农村,年,已经没有年味,烟花爆竹(城市可以理解)不然放,走亲访友无人问,每到过年不是三五成群,就是张三李四比阔(亲戚也如此),已经没有过往的喜庆氛围。

走亲串门

★节后语★

变革四十年,神州大地翻天覆地,生活的改变,习俗也随之而改变,好的应该继承,延续,不好的应该摈弃。当地政府需因势利导,不搞一刀切,从人们的思想行为,移风易俗上群策群力,找回该有的“中国年”味,把极具地方特色文化氛围代代相传。

2024.1.21. 成都

“春节”用英语到底应该怎么讲

礼节大概是一种最具文化代表性的规矩,它缺乏明文规定,又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改变,因而学起来非常麻烦,遵守起来也并不容易,异域中的异乡人常常因为对礼节问题的误读和误解闹出文化笑话。

今年“拜错年”的是模特刘雯。

刘雯2018instagram拜年页面

大年初三,刘雯在社交网站上晒出一张和邓文迪的合影,配文“Happy Lunar New Year!!!”遂遭阵阵责骂声,借助平台提供的编辑功能进行修改,顺应改成“Happy Chinese New Year!!!”(缩写CNY)之后仍然没有平息舆论。

刘雯除了“错误”地使用了“农历新年”外,还有一项问题在于她此前发的都是祝福大家“中国新年”快乐,成了明知故犯的罪过。

刘雯2016instagram拜年页面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建议实行新历,提议为临时参议院审议通过,次年就任临时大总统第二天,也就是1912年1月2日,发布《改历改元通电》,各省开始使用公历,与农历(阴历)并用。于是才有了“新年”和作为“春节”两个不同的新年。

关于“春节”用英语到底应该怎么讲,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似乎没有特别的讲究,涌入社交网络平台批评刘雯措辞的理论根据在于高晓松的文化普及。

高晓松关于Lunar New Year和Chinese New Year的“讲究”最早出现于2013年高晓松的电视节目《晓松说》,后又收录于次年出版的“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丛书”之《鱼羊野史·第一卷》。

文字版的叙事是这样的:“我知道很多节日是可以共用的,并不是汉族专有的节日……春节,像这种历法上的节日,不是为了纪念某一个人的节日,我觉得可以共用,中秋节也是一个历法上的节日,因为月亮圆了,月亮照亮了中国,也照亮了韩国,我觉得是大家共有的节日。

“韩国的移民在美国,尤其在加州,他们每年不遗余力地呼吁、奔走,进行公关、游说等。美国每年到了春节的时候,包括市长、州长、总统都要发言祝贺,以前官方说叫Chinese New Year,祝贺中国新年,也就是春节。但由于越南、韩国移民不遗余力地努力,加之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投的票也越来越多,影响了政府。最近几年美国的官方到了春节的时候,已经不叫Chinese New Year,而叫Lunar New Year,也就是农历新年。当然很多华侨非常愤怒,我觉得还好,我觉得有些东西本来就是我们各个民族共有的,有些东西是人类共有的。”

高晓松将关于这一天解读的落脚点放在了“月亮照着每一个民族,实际上大家可以共有。春节我认为也可以由东亚民族共有……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化,这是民族自己的选择,我觉得这是人类向文明进步的一个应有的姿态。”

这段落脚点在于倡导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对方文化的文字,会在若干年后成为批判的理论根据,在于高晓松的整个叙事导向在于“韩国的去中国化”问题,“汉城”改名“首尔”是表现,但笔锋一转,将问题指向本土之外的美国,引向了移民多元文化争端。

这种具有强导向性的写法,容易让阅读能力有限的读者将韩国本土“去中国化”和美国移民文化纷争混淆起来,并将后者解读为韩国试图在国际上取代中国的“去中国化”,进而将在美韩侨、越南侨胞主张用“农历新年”的称呼替换“中国新年”的称谓视为是韩国、越南取代中国文化地位的第一步。

加州迪士尼乐园春节活动宣传页面

高晓松所述的情况并非子虚乌有,从2004年开始,美国加州的韩侨社群和越南侨胞社群开始积极举办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新年活动,并开始以该民族国家在相似的时间举办主题类似的庆祝活动,呼吁官方及商业机构使用表意更多元的“农历新年”替换具有特定指向的“中国新年”。

许多位于加州的知名观光旅游景点,例如迪士尼乐园、环球电影城等大多使用“农历新年”作为春节活动的官方称呼,并在服务上顾及非华裔群体的需求,比如提供更有韩式、越南特色的餐饮等,但活动策划仍然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加州迪士尼针对戊戌狗年展开的春节活动主题是《花木兰》,环球电影城的主题则是《功夫熊猫》。

加州当地博物馆等公共场所也多使用“农历新年”,除了作为华人阵地的唐人街坚持使用“中国新年”外,许多商业场所也会并列使用两种称谓,从活动内容上看说“农历新年”有名无实也不为过。

严格地讲,越南和韩国的“农历新年”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国农历新年”。首先是习俗和庆祝方式完全不同,其次韩国使用的“农历”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国的农历,韩国会不会和中国同一天进入农历新年完全取决于韩国使用的新月在协调世界时和中国使用时间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同时,也有可能是后一天。

中国春节并不存在被韩国新年、越南新年取代之虞。中国春节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更广、名声更响、影响力更强、参与者更多、更具深厚的文化底蕴,本应更有自信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多个国家在同一时间段以自己的方式过节,在异地他乡主张自身民族文化独立性也无可厚非,即便发生纠纷也是局限于一定范围内的冲突。

高晓松也承认春节是具有共享性的,以最大恶意揣测他人实在和春节所倡导的文化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