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日本端午节几月几日(日本端午节)

发布时间:2024-04-15 16:36:20作者:往事如风来源:网友投稿

日本端午节几月几日(日本端午节)

本文目录一览:

【网络中国节·端午】四大传统节日之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①各种传统民俗活动

扒龙舟

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吃粽子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放纸鸢

纸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鸢”。

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②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来源:“双鸭山发布”公众号

两千多年前端午传到朝鲜,如今申遗了,跟我们的端午有什么区别?

中国传统文化是东亚、东南亚等地区文化的滥觞,周围的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囯都深受我国文化的影响,可以这么说,中国是亚洲文化的中心,亦是亚洲文化之母。这种文化往往通过节日、习俗、制度等载体传播出去,并浸透他国。端午节,作为中国最传统的三大节日之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在这一天吃粽子、划龙舟等,进行各种仪式。作为邻邦,韩国的端午习俗也是十分热闹并且富有当地特色。

一、端午节的起源

很多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屈原时的楚国,实际不然,早在屈原之前,端午节就通过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了。节日是一种文化活动,人类的早期文化形态更多的是一种巫术文化,端午节的起源也是如此。在较为原始的社会中,生存永远都是人类的第一要义。五月在传统观念中属于恶月,人们需要在这一个月中举行仪式活动,如祈福、采百草、驱除瘟疫等,来达到保生避祸的目的。原始端午节也就在顺应人们的心理的同时被保留并传承了下来,后来经过先秦(尤其是对屈原的纪念)、两汉、唐宋乃至现代的推动,愈发富有文化内涵。

屈原形象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一个节日往往有多种表现和传承的形式。南北不同,东西也不同,活动花样百出,令人眼花缭乱,但每一种活动都不是无源之水,不同的活动背后往往折射出不同的人文旨趣和自然环境。

有着“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省,其端午节活动可谓十分富有特色。吃,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永远扮演着重要角色。端午节吃什么?那肯定首推粽子。粽子的种类很多,有鸭蛋的、咸肉的,甚至还有水果的。在宁夏地区,盛行吃糯米红枣粽。这与当地盛产红枣、蜂蜜息息相关。跟其他地区不同的是,这里的粽子是用新鲜的芦苇叶包的,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竹叶。因为宁夏位于我国的西北,这里的气候条件不适宜竹子的生长。同样,宁夏也因不产菖蒲而用桃树枝叶和艾蒿来装饰门头,达到辟邪驱晦的目的。艾蒿的功能多种多样,刚长出嫩芽时便可作为菜肴食用,裹上面粉,蒸熟,再淋上香油,香气扑鼻。

芦苇叶

相对于北方,南方的端午节气息更加浓厚,活动种类也十分繁多,如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蒿、斗百草、跳钟馗等等。就跳钟馗而言,就广泛盛行于我国南方一带,尤以徽州最为隆重。在这一天,人们会画出巨大的钟馗像或者扮演钟馗,前面有象征祸害的五毒和小鬼,而钟馗往往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地前去追赶,钟馗循着小鬼的路线走过家家户户,每家都会准备糕点招待,寓意赶走邪恶,迎来幸福。

跳钟馗

不管是吃糯米红枣粽子还是跳钟馗,不同的活动形式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种精神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

二、端午节在韩国的传播以及变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这种特性是她能够成为亚洲文化滥觞的重要因素。至少在公元前400年以前,端午节已经传入了今天的朝鲜半岛,公元前108年,汉帝国征服了卫氏朝鲜,并在其地设置了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这是端午节等传统文化传入朝鲜的重要节点。此外,三国时期,位于朝鲜的高句丽经常趁着中原地区战火纷飞无暇东顾的时候,选择趁火打劫,劫掠人口。彼时已经有几万人被掠去。

隋唐时期的战争与交往又再一次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隋朝攻打高句丽失败后,留下了大量伤兵、逃兵,留下来的人慢慢融合到了当地人中去了。大唐盛世,福泽万里,双方(高句丽、新罗、百济与大唐)各派遣使节,进行文化交流,其中光唐初百济就派遣了20余次,新罗派遣了30余次。相比于战争,和平的文化交往形式显然更容易让人接受。

遣唐使

尽管端午文化传入朝鲜半岛的时间比较早,但是由于该地区政局长期动荡不安,精神文化上的活动自然让步于物质生活方面。乃至于直到1518年,端午节才被确定为朝鲜的三大节日之一,其重要性与春节、中秋并列。纵观朝鲜的端午节,我们会发现不少很有趣的现象。我国的端午节形式很多都被朝鲜给继承了,朝鲜的端午节日期居然也是五月五日,并且他们也吃艾糕、贴符辟邪等。当然了,他们也融入了一些特色,使这个节日更加充满本土气息。

祭神是韩国端午节一项重要的活动,在2005年的时候,韩国为此还申请了端午祭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成功了。当时这件事在国内引发了巨大的讨论,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中国曾经的藩属国,怎么能把中国传过去的端午节占为己有?实际上,韩国的端午祭的性质、仪式基本跟我们不一样,仅仅保留了名称,也就是说,我们两国的端午节从内涵上说完全就是两个节日了。

韩国端午祭

韩国端午祭的神是新罗大将军金庾信。据说金庾信小的时候便表现得天赋异禀,游于四方。山神惜才,将特有的剑术教授于他。为此,山神还特地为他打造出一把绝世好剑。一身武艺的金庾信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更是联合唐朝,击败了百济和高句丽,成为一代民族英雄。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视为十二山神之一,每年端午的时候,载歌载舞,献上祭品,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除了金庾信,还祭祀首露国王、“梵日国师”等,此不赘述。

金庾信雕像

端午祭这一天,人们不分老少,穿上特有的衣服盛装出席,观看巫师祭祀或者面具舞等。祭祀神的形式有很多种,有“世尊巫祭”(世尊是神名),巫师头上戴着三角的斗笠式样的帽子,脖颈上挂着念珠,在大巫师的周边围着女巫和鼓手,伴随着鼓声,女巫吟唱祭歌,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来表达婚姻的美好、伟大,祈求多子多孙的家庭美满。此外还有“群雄将帅巫祭”,这个仪式主要是抚慰那些为国牺牲的将领和士兵,仪式中巫师呼喊着历朝历代将军的名字,演奏着雄壮的悲歌。盛赞结束后,人们会献上丰富的祭食,祈求国家富强、人民平安。除了以上祭祀种类,朝鲜半岛还有“不净巫祭”、“七星巫祭”、“天王巫祭”等等。

以上祭祀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官方的意思,但是随着近代殖民者的入侵,国家的身影逐渐退出,为了使这一传统文化延续下去,韩国民间商人自掏腰包,共同合作,祭祀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一的祭神,而是融合了传统游戏。当天,祭神活动依然会隆重举行,但是摔跤比赛、荡秋千、足球会、自行车比赛等活动同样熠熠生彩。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文史君说

不管是吃粽子也好,还是划龙舟也罢,亦或者是祭祀山神,节日表现形式无论怎么变,其祈求幸福安康、国家富强、辟邪趋福的美好心愿都是一以贯之的。然而可惜的是,当今中国的传统节日氛围逐渐消衰,不少人对节日都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很不利的,韩国端午祭申遗的成功,倒是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

参考文献

王鹏:《中韩端午节俗异考》,《东疆学刊》第26卷第4期

马杰:《中国端午文化在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传播及演变》,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作者:浩然文史·士为知己)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中日韩三国都过端午节,他们真的是同一个节日吗?

按照外国史学家的说法,中国是三千年的文明,不管是三千年还是五千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延续至今的国家,其他的文明古国的文化都失去了传承,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文化影响力非常大,辐射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围绕着中国形成了一个汉文化圈。

在整个亚洲,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的交流最频繁,产生的摩擦也最多,也是文化相似最多的三个国家,虽然很多文化都出自中国,但到了各个国家后经过演变,变成了本国特色的文化,韩国和日本都是如此,比如争吵最激烈的端午节。

端午节系出中国,但不含义尽相同

中国、日本、韩国甚至越南都有端午节,但是经过近千年的演变,这些国家的端午节的含义和习俗已经不完全相同了,中国的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最著名的就是纪念屈原说,屈原是楚国的贵族,也是一个诗人,主张对内举 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却被小人诽谤,远离中央,最后楚国被秦国攻灭的时候,屈原于五月初五愤而投江,老百姓为了寄托哀思,荡舟江河之上,同时将粽子撒入江中,避免鱼虾吞食屈原的躯体,后来就逐渐演变成在五月初五这边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屈原。

当然,除了纪念屈原说,还有纪念伍子胥和曹娥的传说,其实内容都差不多,其实我们也知道一个节日的形成不可能是因为一件事情就形成了,总是长时间的演变才会形成,比如双11,不就是过光棍节然后商家经过炒作,形成了全民购物狂欢。

中国端午节从无到有,跟古代长江中下游的百越族的习俗有关系,百越族崇拜龙图腾,自称是龙的子孙。在每年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祀,由于远离中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小,到秦汉时,端午节发展成为他们祭龙祖的节日,在图腾祭祀活动中,有一项便是赛龙舟,希望龙图腾能够永争第一,而祭祀用的就是粽子,秦汉统一以后,这个习俗开始传遍中国,而屈原和端午结合起来的记载出现在南梁时期,吴均在 《 续齐谐记》 中记载:“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 宗懔所著 的《荆楚岁时记》中又有采艾辟邪、喝菖蒲酒、竞渡祭祀屈原之说。

韩国的端午节更确切的说是端午祭,韩国的端午祭是结合中国的端午节与本土的祭祀习俗相结合,发展成具有浓厚的祭祀色彩的传统节日。并以此申请非遗成功,韩国申请的端午祭跟咱们的端午节还是不一样的,与中国相同的是,韩国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韩国认为五月初五这天是两个阳数相遇,因此,五月五日这一天在韩国被视为一大喜庆节日。

关于韩国的端午 祭具体开始于何时,目前尚没有确切的资料 考证,大概在新罗时代也就是中国唐朝时期,朝鲜半岛就有了端午节。 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祭祀活动主要来自于神话传说,所祭祀的神灵有大关岭山神金庚信、 大关岭城煌神梵日国师、大关岭女城煌郑家女等,所以虽然韩国的端午祭虽然也有端午两个字,但是跟中国的端午节的含义已经有所不同了。

端午节传入日本的确切时间 ,已经无从考证,但从日本的史书记载来看,大概是公元9世纪,也就是唐朝时期,那个时候的中日两国交流频繁,主要是日本派遣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日本的史书中他把端午节称作 “端午の节句”,仅从名字来看就保留了中国端午节的痕迹,由于遣唐使多是贵族,所以在日本的端午节的活动学习的是唐朝宫廷的的庆祝活动,进入江户时代之后 ,端午节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大众化的节日。

在日本,端午节还可以叫做 “男儿节”,相对应的日本还有个“女儿节”,女儿节”也叫 “桃花节”, 也是源自中国古代的 “上巳节”,也就是三月初三,目前在中国是少数民族盛大的节日。女儿节在三月初三,那么五月初五的阳气最盛的节日也就变成了男儿节,在明治维新之后 ,日 本主张全盘西化 ,废除农历 ,改用公历,因此日本 的端午节也从农历的五月初五变更为公立 的5月5日 。1948年7月 ,日本 制定了《关 于国民节 日的法律》,将端午节的名字改为 “子供日” (儿童节),成为现代日本的11个法定节日 之一,全国放假一天。

中日韩三国的端午节习俗上有什么不同呢?

对于中国的端午节,读者们都很熟悉了,由于中国幅员辽阔,饮食习惯不尽相同,习俗也不相同,所以才会出现粽子的甜咸之争,不过,绝大多数的端午习俗差不多,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悬挂菖蒲、艾草, 饮用雄黄酒,涂雄黄,佩香囊,放风筝,挂钟馗像,栓五色丝线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便是吃粽子与赛龙舟,成为端午节必不可少 的节日活动。 在古代,举行赛龙舟前会进行各种祭祀,祈求家人身体健康,风调雨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祀活动慢慢演变成了以赛龙舟为主,而现代人则更加将赛龙舟作为一种竞技活动,端午节则成了庆祝的节日。

韩国的端午祭是现存比较完整的民俗祭祀活动。在江陵地区, 端午祭有着繁琐的祭祀仪式。中国的端午节只有一天,而韩国的端午祭有五个昼夜,从农历五月初三延续至初七,若从“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时间长达 20 多天;若从“谨酿神酒” 算起,则长达一个月。其内容包括从农历四月起的锯神木、迎神、演戏等一系列祭祀习俗,除了祭祀以外,韩国当地还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 动,如摔跤、拔河、荡秋千、射箭、官奴假面舞剧、汉诗创作比赛、土民谣竞唱大赛等,还有打年糕、做艾糕、画面具扇子、用菖蒲水洗头等风俗。

韩国的端午祭更强调祭祀,民俗反倒成为一种陪衬了,虽然源于中国的端午节,但是韩国发展处了本土的特色祭祀活动,可以说将祭祀发挥到了极致。

日本的端午节相对中国和韩国来讲,更加的混杂,既是男儿节又是儿童节,由于源自中国端午节,所以很多习俗和中国相似,总体来说,日本的端午节有四大习俗。

(1)在门口插菖蒲和艾蒿,中国也有这个习俗,主要是防蚊驱虫,不受邪气的侵害,在日本 ,这个主要为了祛除火灾。日本的住宅多为木板房 ,极易发生火灾,所以防火就显得尤为重要。

(2)饮菖蒲酒和洗菖蒲浴 。端午时节 ,正是日本的梅雨季节 ,气候潮湿闷热 ,容易引发传染病。饮菖蒲酒和洗菖蒲浴以祛避邪疫,更可以强身健体。

(3)供奉粽子和柏饼。日本的粽子是唐朝时从中国传入的 ,当时的粽子只在皇宫中举行端午节时作为供品的 ,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奢侈品,后来才得以普及。 日语里又称粽子为 “茅卷”。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的粽子不是糯米而米粉,形状也有所不同,他们习惯包成锤形。

而柏饼就是日本的特色食物了 ,是用柏树叶包的一种带馅的年糕 ,也是日本端午节不可缺少的食品。柏树在新叶长出之时,枯叶就会落下 ,被认为有 “去旧迎新”的美好寓意 ,象征着新旧交替、绵延不断,日本的端午节过出了春节的感觉,当然这是玩笑话,因为日本端午节也是儿童节,因此制作柏饼的目的也是祈愿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4 )悬挂鲤鱼旗 。这是一项取自中国鲤鱼跃龙门说法的一项习俗,是日本特色习俗,一般仅限于有男孩子的家庭。所谓鲤鱼旗 ,是 以布料缝制成夹层的鲤鱼模样的长筒状旗幡,长两三米 ,鲤鱼有黑、红、青蓝三种颜色,代表一家三口黑色代表父 亲,红色代表母亲 ,青蓝色代表男孩 ,一般家里有 几个男孩子就挂几条青蓝色的鲤鱼 ,鲤鱼的嘴部被缝成一个大大的进风口,当有风吹过的时候,风从鲤鱼口中吹入,鲤鱼变得鲜活起来,就像活的一样,之所以用鲤鱼,也是希望自己家里的男孩能够鲤鱼跃龙门。

可见,中日韩三国虽然都过端午节,而且也的确都是源自中国,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日韩两国的端午节融合了当地的特色,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节日,这也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咱们作为端午节的发源地,也要包容日本和韩国的节日,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节日,不要总看着别人申遗了,咱们还在破坏自己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