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鲍承先简介(鲍承先)

发布时间:2024-04-15 04:31:16作者:稳走感情路来源:互联网

鲍承先简介(鲍承先)

本文目录一览:

学者们说他是勋臣,老百姓说他是汉奸,颇受争议的应县人鲍承先

鲍承先

官宦之家 世代承袭

鲍承先,生于万历甲申年(1548)十二月初一日辰时,卒于顺治乙酉年(1645)六月二十八日未时。字奉思,大同镇应州人(今朔州市应县)。鲍承先原籍江南嘉兴崇德县(今浙江嘉兴)。明朝中期,他的五世祖先鲍孟辉,以开创军功,从嘉兴府崇德县迁来应州,食禄于山西大同、应州。为子孙世袭安东卫指挥,安东卫的卫衙就在应县城内东街(今新华书店旧址),安东卫的任务是守护边防,军队大约有三千多人,它所管辖的有应县、右玉、山阴、浑源四个卫所。

他们全家吃俸禄的范围和地点是山阴南口前、后所等八个村庄。鲍承先的父亲鲍崇德官骠骑将军,母亲卞氏,诰命一品夫人,所生一子就是鲍承先。祖父鲍士民,官光禄大夫。他的四世祖先鲍经纶曾任过灵寿知县。鲍承先出生官宦门第,世代承袭,光宗耀祖。

辽东失守 归附后金

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仅三十六岁的鲍承先,以世袭大同、应州卫指挥之后,又出任镇守辽东的参将,随总兵贺世贤、李炳诚,开赴辽东。在守城期间,施行“整顿军务,严明纪律、招抚流亡、修筑城堡、练兵制械”等持久的防御方针。使守城兵将士气大振,边防得以巩固。

不久,鲍承先被提升为开原东路统领“新勇营”副总兵,仍负责守沈阳的重任。过了一段时间,因守城有功,辽东巡抚王化贞、经略熊廷弼,疏请当朝奖励诸将,鲍承先亦受到嘉奖,皇上授他为“都督佥事”衔,继续镇守沈阳城。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兴师,反抗明王朝的民族压迫。已克开原,攻陷抚顺,乃自懿路、蒲河等进军沈阳。鲍承先偕总兵贺世贤、李丙诚,分讯驻守,见太祖兵至,皆不战而退。皇上令左翼兵逐鲍承先等沈阳城北,斩百余首级而去。

天启元年(1621)三月,后金进攻沈阳、辽阳,贺世贤战死。沈阳、辽阳等辽东地区七十余城镇失守,鲍承先退保广宁。次年,后金努尔哈赤率兵大举进攻西平堡。鲍承先从李丙诚及总兵刘渠、祁丙忠等自广宁,奉命驰援,突遭伏击。陷于困境,全军覆没,广宁失守。广宁被后金攻陷后,总兵刘渠、祁丙忠战死,巡抚王化贞弃广宁而入关,游击孙得功在广宁投降了后金。鲍承先战败后,挂冠远隐。

清太宗为发展社会经济,特颁发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法令,并组织迁移,济贫于民,将土地瘠薄的辽河西的百姓,迁移到土质肥沃的辽河东居住。在迁移途中有识鲍承先面貌者,便启奏太宗,太宗视谒告书大喜。终于在辽阳之首山-大黑山访到。刘爱塔在召见鲍承先时,当面言明太宗旨意:赐其家产、奴仆、蟒币鞍马等及其待遇。鲍承先推辞再三,不得已,于崇祯三年(1629),受旨正式归附后金,仍授副将。

袁崇焕

献离间计 斩杀袁崇焕

天聪三年,清太宗自将伐明,他避开明大将袁崇焕的防区,取道蒙古,由喜峰口入,从龙关直抵北京广渠门外,鲍承先从郑亲王济尔哈朗,从马兰峪进攻,屡败明兵。鲍承先在关键时刻,就设法以书招其守将来降,以接近明都。到了北京城下,还招降了明朝的牧马太监,得到了明朝许多战马。

由于鲍承先忠于后金,屡战屡胜,得到了后金的大力重用,在文馆任职(文馆是清初内阁),从这时起,鲍承先开始参与后金统治集团的军政要事。是时,后金兵临北京城下,明辽东经略袁崇焕率师万余驰援,屯广渠门外,凭险设伏。便成为后金伐明的主要威胁。

皇太极明显的看到这种状况,告诚诸将暂勿进攻。便立即召见鲍承先及其副将高鸿中让他们设法杀袁崇焕,拔掉明军“智勇”双全的著名将领,鲍承先心领神会,和副将高鸿中,捕明内监杨某,监禁起来,假说太宗与明将袁崇焕有秘约,故意让杨内监偷听到,然后又有意放跑杨内监,杨内监回京后向崇祯帝奏本,说袁崇焕“私通后金”。崇祯信以为真,遂逮捕袁崇焕下锦衣狱,次年八月被凌迟处死。

袁崇焕,是明末著名将领,天启三年,骑巡视关外,对沿途的山川地形,关隘城堡,及彼的双方形势,作了详细考察。返京后,坚守辽。同年八月出征山海关,实行“以守战”的方针,构成以锦州、宁远为重点的关防线,屡次挫败后金的进犯。天启六年,获宁、锦大捷,努尔哈赤就在这次战役中,为袁崇焕所击败,受重伤致命。

鲍承先这次向皇太极献离间计,对后金来说,无疑是一此重大胜利,从此,明王朝的彻底崩溃局面业已形成,鲍承先也愈得皇太极的赏识和信任,而在明王朝眼里,鲍承先则是彻头彻尾的“汉奸”。

皇太极

登上内阁大学士宝座

天聪四、五年间,在后金屡次伐明战争中,招降了许多守城将领和当地有名望的绅士,在破滦州,攻大凌河,取迁安,还沈阳,守水平等征战中,鲍承先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屡次向皇太极递奏折,上书建议,对完善后金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七年五月,孔有德、耿仲明来投降,泊舟镇江。鲍承先疏言:“用舟师攻明宜急进,否则,明亦广练舟师以御,即不能为功”。七月已克旅顺,鲍承先反复请示移动镇江舰艇,停泊盖州,并将江岸两旁的船只收回泊诸岛,转移明军视线,以利隐蔽而后主动出击。鲍承先向皇太极启奏上述疏言,在军事战略上、建设上,均起到应有的作用。

八年(1635)五月,鲍承先随代善领清兵从内蒙兵分三路伐明。多尔衮领中路军拔德胜堡、围大同困总兵曹文诏;图鲁竹领左路军取蔚州到广灵,吴拜领右路军从右玉杀虎口入,围怀仁城困总兵张宗衡。

鲍承先又率代善兵马攻取应州、山阴、井坪到广武,最后被明军打败,退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鲍承先这次出兵既为汉军统帅,又给代善当参谋。

明崇祯九年(1636),皇太极正式称皇帝,改金为清,改元崇德,改女贞族为满族。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史国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鲍承先授内秘书院大学士,参与军国重务,并授予世袭“阿达哈哈番。”实际上,他是清初的汉人第一任宰相。

鲍承先故里.应县

皇帝遣官赐祭

崇德三年(1639),大清政府为了加强皇权,实行满汉分途,成立总理部务置承政、满、汉、蒙各一人,下设参政八名(后各部承政又改为尚书)。鲍承先以汉族身份任右参政。

崇德四年(1640),又创立汉军八旗、蒙古八旗这是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制度。以三百人为一牛录,作为基本户口单位,在此基础上,初建黄、白、红、兰四旗,后又增建镶白、镶红、镶兰、镶黄,前者称“四正”后者称“四镶”,合称“八旗”,鲍承先隶正红旗。

崇德五年(1641),鲍承先跟随郑亲王济尔哈郎等,围攻明锦州,鲍承先守衮塔。这时,正值春耕季节,明兵伤害农民,践踏耕地,鲍承先退避不及援。皇上念其有功,赦鲍承先无罪。不久,以病解任。乞休。

顺治元年(1644),清世祖福临继位,这时他才六岁,实际是多尔衮以皇叔辅政,鲍承先随着入关进京后,多尔衮召见鲍承先曰:“何以治道备陈新政?”鲍承先疏言:“愿陛下法尧舜,以利济民生,效汤武,以神武不杀。”

多尔衮听了鲍承先的疏言,大喜,当即赐宴,并赐其马银币。这时,江南三楚、滇、黔、闽、粤地区农民起暴动,反抗民族压迫。多尔衮认为鲍承先有勇谋,善于安定人心,令其前往经略之。

鲍承先受旨未赴,已疾卒。从此,结束了三十多年戎马生涯,终年六十一岁。

鲍承先故里.山西应县

世祖皇帝忽闻长逝,痛久之。差内院大学士范文程等,视含殓、吊唁。(古代人死后,要给死者口中含珍珠、玉器、翡翠、贝壳等,因死者身份不同,有所区别)范文程视含殓,就是要看鲍承先入殓时,所含的物品、穿的服装以及棺木的质量,够不够“大丧”的等级规格。吊唁,实际是礼节性的向遗体告别。

遣官赐祭,祭文曰:“初,公从大兵攻永平、昌黎,诸将纵兵俘掠,公,独严勒所部,秋毫无犯。全活以数十万计民。甚德之。又以创业之始,首需人才,既秉铨政,尤留意选拔。每下城邑,辄简拔奇俊士,擢用之。虽在大位,居官清谨。身殁之日,家无余蓄。在乡里尤多义举士,民景慕公德,于康熙丙寅年间,大同府庠及应州、大同县两学俱到崇祀乡贤。”大学士吴正治撰。

鲍承先死后,就埋葬在京师房山县沙锅村祖坟,因为他家就居住在北京城“鲍家胡同”,当时鲍家胡同半数以上的住户是鲍姓。至于鲍承先是不是汉奸,笔者读到此处自有分晓,就不用笔者赘言了。

山西历史名人 一百四十一 鲍承先

鲍承先(?-1645年),山西应州(今山西省应县)人,后入汉军正红旗。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鲍承先,出身将门,世袭武职。明泰昌元年(1620年),鲍承先因功加都督佥事衔。

明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八旗军由懿路、蒲河,进攻沈阳、辽阳,鲍承先不战而退,损失百余人,被俘数千人,逃回城中。次年,沈、辽相继失守,鲍承先退守广宁。

明天启三年(1623年),后金努尔哈赤率兵大举进攻西平堡,鲍承先随总兵刘渠奉命驰援,遭遇后金军伏击大败,全军覆没,刘渠战死,鲍承先败逃。隐匿数日后,投降后金,努尔哈赤仍授其副将之职。

清天聪三年(1629年)十二月,皇太极率军伐明,鲍承先跟随郑亲王济尔哈朗由龙井关入关进攻马兰峪,招降其守将。在北京城下,又招降了明朝的牧马厂太监,得到许多明朝战马。由于他忠于后金,后金大臣宁完我推荐他在文馆任职。文馆是清朝初期的内阁,从此时起,鲍承先开始参预后金统治集团的军政大事。

这时,后金军兵临北京城下,击败明军于德胜门外,明辽东经略袁崇焕率军2万人驰援,屯广渠门外,凭险设伏,成为后金军的主要威胁。皇太极召鲍承先、高鸿中密议,让他们用计杀袁崇焕。

鲍承先抓了几个明朝太监监禁起来,伪造与袁崇焕有秘密联络的情节,故意让这几个太监偷听到,然后又故意让他们逃走,崇祯皇帝听信了太监的报告,于是杀了袁崇焕。从此,鲍承先越发得到皇太极的信任。此后数年,他或征战,或招降,在后金对明的战争中立了不少功劳。并屡次上书建议,对完善后金的建设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清天聪四年(1630年),清军攻克永平,鲍承先跟从清军同去,亲自撰写诏书晓谕迁安知县朱坚台、游击卜文焕等人,使他们开城投降,清军趁势进取了滦州。皇太极命鲍承先与副将白格率镶黄、镶蓝二旗的兵马戍守迁安,设立了五座台堡,明军来攻的时候,鲍承先指挥军队击退了他们。

清天聪五年(1631年),鲍承先跟从皇太极攻打大凌河,招降了翟家堡。

清天聪六年(1632年)十一月,皇太极询问文馆的诸位文臣,考察各部政绩好坏来进行取舍。鲍承先与宁完我、范文程上奏疏说:“应当考察他们的进言,有人真心为国,有人巧言令色,应该以此为准决定他们的去留。”

清天聪八年(1634年)五月,皇太极攻打明朝山西大同,明朝总督张宗衡、总兵曹文诏等人让鲍承先次子鲍韬写信给鲍承先请和。起初鲍承先投降,明军将鲍韬投入了应州的监狱,后来放他出来并让他送信,在山上行走的时候,遇到了蒙古土谢图济的骑兵,将鲍韬等人的马夺走了,鲍韬遇到一个叫做冯国珍的人,把鲍韬送到了后金贝勒代善的大营,并且与鲍承先相见,随后鲍承先将冯国珍引荐给皇太极。

清天聪九年(1635年)正月,鲍承先上疏说:“我私下里看见元帅孔有德、总兵耿仲明等人为部将请求敕命,帝王开国,首先就应该注重自己的名号与仪制,自应该有上下之分。如果您想招来更多的投降者,可以让吏部去下诏招揽,使皇恩是出于您的而不是大臣的。”皇太极不以为然,对他说:“孔有德等人率众航海远来,他们的功劳不小。我诚心对待部下,之前已经有旨意了,怎能随便更改?你当初失败后来归降,如今尚且位列诸功臣,受到朝廷的恩养。难道前来归顺的将领就没有功劳了吗?我对你说的这些话不是责备你,我深知你也是诚心进谏,所以我也以诚心来开导你。”

八月,睿亲王多尔衮讨伐察哈尔蒙古时得到了元朝的传国玉玺,鲍承先请求皇太极命工部制做安放玉玺的宝盒,择一吉日,亲率群臣到城外迎接玉玺进宫,颁布得到传国玉玺的诏书给满、汉、蒙古各族人,皇太极听从了他的建议。不久,鲍承先和其他汉官宁完我、范文程、罗绣锦、梁正大、齐国儒、杨方兴等劝说皇太极顺天意,合人心,受尊号,定国政。十二月,代善、阿巴泰、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萨哈廉、杜度、岳托、豪格诸贝勒都先后宣读了誓词。而此时赶到盛京的外藩漠南蒙古诸贝勒,也要求皇太极上尊号,于是满蒙诸贝勒联合恳请皇太极即皇帝位。

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文馆为内三院,鲍承先被授为内秘书院大学士。

清崇德四年(1639年),汉军八旗创立,鲍承先隶属于汉军正红旗。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清世祖顺治定都北京,鲍承先跟从顺治入关,成为第一任内阁宰相,参与当朝军国大事。他与宁完我、范文程一起上疏建言:为明崇祯帝发丧,安抚宗室,举用遗臣,减免税赋,举办乡试,训练保甲,法尧舜拯救苍生,效汤武不杀无辜。顺治二年(1645年),鲍承先逝世,顺治帝命大学士范文程验看装敛及安葬准备情况,并赐祭品。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学者们说他是勋臣,老百姓说他是汉奸,颇受争议的应县人鲍承先

鲍承先

官宦之家 世代承袭

鲍承先,生于万历甲申年(1548)十二月初一日辰时,卒于顺治乙酉年(1645)六月二十八日未时。字奉思,大同镇应州人(今朔州市应县)。鲍承先原籍江南嘉兴崇德县(今浙江嘉兴)。明朝中期,他的五世祖先鲍孟辉,以开创军功,从嘉兴府崇德县迁来应州,食禄于山西大同、应州。为子孙世袭安东卫指挥,安东卫的卫衙就在应县城内东街(今新华书店旧址),安东卫的任务是守护边防,军队大约有三千多人,它所管辖的有应县、右玉、山阴、浑源四个卫所。

他们全家吃俸禄的范围和地点是山阴南口前、后所等八个村庄。鲍承先的父亲鲍崇德官骠骑将军,母亲卞氏,诰命一品夫人,所生一子就是鲍承先。祖父鲍士民,官光禄大夫。他的四世祖先鲍经纶曾任过灵寿知县。鲍承先出生官宦门第,世代承袭,光宗耀祖。

辽东失守 归附后金

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仅三十六岁的鲍承先,以世袭大同、应州卫指挥之后,又出任镇守辽东的参将,随总兵贺世贤、李炳诚,开赴辽东。在守城期间,施行“整顿军务,严明纪律、招抚流亡、修筑城堡、练兵制械”等持久的防御方针。使守城兵将士气大振,边防得以巩固。

不久,鲍承先被提升为开原东路统领“新勇营”副总兵,仍负责守沈阳的重任。过了一段时间,因守城有功,辽东巡抚王化贞、经略熊廷弼,疏请当朝奖励诸将,鲍承先亦受到嘉奖,皇上授他为“都督佥事”衔,继续镇守沈阳城。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兴师,反抗明王朝的民族压迫。已克开原,攻陷抚顺,乃自懿路、蒲河等进军沈阳。鲍承先偕总兵贺世贤、李丙诚,分讯驻守,见太祖兵至,皆不战而退。皇上令左翼兵逐鲍承先等沈阳城北,斩百余首级而去。

天启元年(1621)三月,后金进攻沈阳、辽阳,贺世贤战死。沈阳、辽阳等辽东地区七十余城镇失守,鲍承先退保广宁。次年,后金努尔哈赤率兵大举进攻西平堡。鲍承先从李丙诚及总兵刘渠、祁丙忠等自广宁,奉命驰援,突遭伏击。陷于困境,全军覆没,广宁失守。广宁被后金攻陷后,总兵刘渠、祁丙忠战死,巡抚王化贞弃广宁而入关,游击孙得功在广宁投降了后金。鲍承先战败后,挂冠远隐。

清太宗为发展社会经济,特颁发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法令,并组织迁移,济贫于民,将土地瘠薄的辽河西的百姓,迁移到土质肥沃的辽河东居住。在迁移途中有识鲍承先面貌者,便启奏太宗,太宗视谒告书大喜。终于在辽阳之首山-大黑山访到。刘爱塔在召见鲍承先时,当面言明太宗旨意:赐其家产、奴仆、蟒币鞍马等及其待遇。鲍承先推辞再三,不得已,于崇祯三年(1629),受旨正式归附后金,仍授副将。

袁崇焕

献离间计 斩杀袁崇焕

天聪三年,清太宗自将伐明,他避开明大将袁崇焕的防区,取道蒙古,由喜峰口入,从龙关直抵北京广渠门外,鲍承先从郑亲王济尔哈朗,从马兰峪进攻,屡败明兵。鲍承先在关键时刻,就设法以书招其守将来降,以接近明都。到了北京城下,还招降了明朝的牧马太监,得到了明朝许多战马。

由于鲍承先忠于后金,屡战屡胜,得到了后金的大力重用,在文馆任职(文馆是清初内阁),从这时起,鲍承先开始参与后金统治集团的军政要事。是时,后金兵临北京城下,明辽东经略袁崇焕率师万余驰援,屯广渠门外,凭险设伏。便成为后金伐明的主要威胁。

皇太极明显的看到这种状况,告诚诸将暂勿进攻。便立即召见鲍承先及其副将高鸿中让他们设法杀袁崇焕,拔掉明军“智勇”双全的著名将领,鲍承先心领神会,和副将高鸿中,捕明内监杨某,监禁起来,假说太宗与明将袁崇焕有秘约,故意让杨内监偷听到,然后又有意放跑杨内监,杨内监回京后向崇祯帝奏本,说袁崇焕“私通后金”。崇祯信以为真,遂逮捕袁崇焕下锦衣狱,次年八月被凌迟处死。

袁崇焕,是明末著名将领,天启三年,骑巡视关外,对沿途的山川地形,关隘城堡,及彼的双方形势,作了详细考察。返京后,坚守辽。同年八月出征山海关,实行“以守战”的方针,构成以锦州、宁远为重点的关防线,屡次挫败后金的进犯。天启六年,获宁、锦大捷,努尔哈赤就在这次战役中,为袁崇焕所击败,受重伤致命。

鲍承先这次向皇太极献离间计,对后金来说,无疑是一此重大胜利,从此,明王朝的彻底崩溃局面业已形成,鲍承先也愈得皇太极的赏识和信任,而在明王朝眼里,鲍承先则是彻头彻尾的“汉奸”。

皇太极

登上内阁大学士宝座

天聪四、五年间,在后金屡次伐明战争中,招降了许多守城将领和当地有名望的绅士,在破滦州,攻大凌河,取迁安,还沈阳,守水平等征战中,鲍承先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屡次向皇太极递奏折,上书建议,对完善后金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七年五月,孔有德、耿仲明来投降,泊舟镇江。鲍承先疏言:“用舟师攻明宜急进,否则,明亦广练舟师以御,即不能为功”。七月已克旅顺,鲍承先反复请示移动镇江舰艇,停泊盖州,并将江岸两旁的船只收回泊诸岛,转移明军视线,以利隐蔽而后主动出击。鲍承先向皇太极启奏上述疏言,在军事战略上、建设上,均起到应有的作用。

八年(1635)五月,鲍承先随代善领清兵从内蒙兵分三路伐明。多尔衮领中路军拔德胜堡、围大同困总兵曹文诏;图鲁竹领左路军取蔚州到广灵,吴拜领右路军从右玉杀虎口入,围怀仁城困总兵张宗衡。

鲍承先又率代善兵马攻取应州、山阴、井坪到广武,最后被明军打败,退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鲍承先这次出兵既为汉军统帅,又给代善当参谋。

明崇祯九年(1636),皇太极正式称皇帝,改金为清,改元崇德,改女贞族为满族。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史国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鲍承先授内秘书院大学士,参与军国重务,并授予世袭“阿达哈哈番。”实际上,他是清初的汉人第一任宰相。

鲍承先故里.应县

皇帝遣官赐祭

崇德三年(1639),大清政府为了加强皇权,实行满汉分途,成立总理部务置承政、满、汉、蒙各一人,下设参政八名(后各部承政又改为尚书)。鲍承先以汉族身份任右参政。

崇德四年(1640),又创立汉军八旗、蒙古八旗这是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制度。以三百人为一牛录,作为基本户口单位,在此基础上,初建黄、白、红、兰四旗,后又增建镶白、镶红、镶兰、镶黄,前者称“四正”后者称“四镶”,合称“八旗”,鲍承先隶正红旗。

崇德五年(1641),鲍承先跟随郑亲王济尔哈郎等,围攻明锦州,鲍承先守衮塔。这时,正值春耕季节,明兵伤害农民,践踏耕地,鲍承先退避不及援。皇上念其有功,赦鲍承先无罪。不久,以病解任。乞休。

顺治元年(1644),清世祖福临继位,这时他才六岁,实际是多尔衮以皇叔辅政,鲍承先随着入关进京后,多尔衮召见鲍承先曰:“何以治道备陈新政?”鲍承先疏言:“愿陛下法尧舜,以利济民生,效汤武,以神武不杀。”

多尔衮听了鲍承先的疏言,大喜,当即赐宴,并赐其马银币。这时,江南三楚、滇、黔、闽、粤地区农民起暴动,反抗民族压迫。多尔衮认为鲍承先有勇谋,善于安定人心,令其前往经略之。

鲍承先受旨未赴,已疾卒。从此,结束了三十多年戎马生涯,终年六十一岁。

鲍承先故里.山西应县

世祖皇帝忽闻长逝,痛久之。差内院大学士范文程等,视含殓、吊唁。(古代人死后,要给死者口中含珍珠、玉器、翡翠、贝壳等,因死者身份不同,有所区别)范文程视含殓,就是要看鲍承先入殓时,所含的物品、穿的服装以及棺木的质量,够不够“大丧”的等级规格。吊唁,实际是礼节性的向遗体告别。

遣官赐祭,祭文曰:“初,公从大兵攻永平、昌黎,诸将纵兵俘掠,公,独严勒所部,秋毫无犯。全活以数十万计民。甚德之。又以创业之始,首需人才,既秉铨政,尤留意选拔。每下城邑,辄简拔奇俊士,擢用之。虽在大位,居官清谨。身殁之日,家无余蓄。在乡里尤多义举士,民景慕公德,于康熙丙寅年间,大同府庠及应州、大同县两学俱到崇祀乡贤。”大学士吴正治撰。

鲍承先死后,就埋葬在京师房山县沙锅村祖坟,因为他家就居住在北京城“鲍家胡同”,当时鲍家胡同半数以上的住户是鲍姓。至于鲍承先是不是汉奸,笔者读到此处自有分晓,就不用笔者赘言了。

武汉走出的明朝名将:让努尔哈赤忌惮,因4万银子丢了性命

不久前,钟南山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武汉为什么被称为“英雄的城市”呢?这是因为武汉历史山走出了许多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

比如我们即将提到的明朝名将熊廷弼。

熊廷弼,字飞白,湖广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人,生于1569年。熊廷弼家庭贫寒,从小就帮人家放牛,来谋求生计。熊廷弼不能去私塾上学,就一边放牛,一边读书,来学习知识。

1597年,28岁的熊廷弼参加乡试,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二年,熊廷弼入京参加会试,又金榜题名,考中进士,从此步入官场。

熊廷弼在官场里面,一无靠山二无背景三无朋党,属于“三无人士”。可是,熊廷弼却敢于蔑视权贵。这里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熊廷弼步入官场的第一份官职是保定推官。当时,万历皇帝派遣太监王虎到北直隶担任税监,管理和收取矿税。王虎为人贪得无厌,横征暴敛,将那些不听话的人全部抓起来,等候处理。

熊廷弼上任后,了解到这些情况,不顾王虎的淫威,将这些人全部释放。不仅如此,熊廷弼还上疏朝廷,请求撤掉税监,减轻民众的负担。王虎对熊廷弼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厚非。明朝重文轻武,从科举之路走出来的文官地位较高,熊廷弼根本就不怕王虎。没过多久,他的职位不降反升,成为监察御史。

第二个例子:1608年,熊廷弼奉命巡按辽东。当时,努尔哈赤在辽东一带崛起,进行了统一女真的战争,隐然威胁到明朝在辽东的统治。辽东巡抚赵楫、总兵官李成梁没有看到努尔哈赤的威胁,竟然主动放弃宽甸地方的800里领土,将当地6万老百姓迁移到内地来安家。他们这种做法,没有受到朝廷的处罚,反而受到了奖赏。

兵科都给事中宋一韩提出异议。朝廷随即让熊廷弼调查这件事。熊廷弼调查清楚后,对赵楫、李成梁两名实权派大臣进行弹劾,还直言不讳地提到前任辽东巡按何尔健、康丕扬与他们互相勾结、包庇。可惜,万历皇帝长期不理朝政,熊廷弼的弹劾竟然不了了之。

明朝末期,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已经统一了辽东,成为明朝最大的心腹之患。1619年,在著名的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对明朝已经从防御变成了进攻。熊廷弼被派往辽东,代替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的杨镐为辽东经略。万历皇帝还赐予了熊廷弼一把尚方宝剑。

说到尚方宝剑,大家一定觉得是一把“先斩后奏”的宝剑,其实,明朝时期的尚方宝剑用处不大。不信,大家可以在今日头条APP上搜索“尚方宝剑”,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文章和视频:

熊廷弼在前往辽东途中,安抚了从辽东逃到关内的民众,又请出尚方宝剑杀掉逃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陈伦等人。熊廷弼到达辽东后,祭祀了魏国牺牲的将士,安抚了流民,修整了防守战具,积极筹备防备,因此很快就稳定了局势。

熊廷弼知道明朝军队实力不及后金,应该以防守为主。因此,他修缮城墙,调兵遣将扼守各处要冲。此外,他还联合朝鲜,对后金形成牵制,使其顾头不顾尾。因此,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努尔哈赤见辽东局势平稳,不敢进攻。

熊廷弼是一名文官,却颇具军事才能。由于他脾气火爆,动辄骂人,部下都对他敬而远之,朝廷里对他的看法不太妙。众所周知,明朝末期,朝廷对在外握兵权的武将很忌惮,如果有人搬弄是非的话,武将的日子会很难过。熊廷弼也是如此。

1620年,熊廷弼在几次被言官弹劾的情况下,上交了尚方宝剑,自请免职。

1621年,接替熊廷弼的袁应泰打了败仗,畏罪自杀。天启皇帝随即起用了熊廷弼。这是熊廷弼第二次担任辽东经略。熊廷弼上任后,与辽东巡抚王化贞的关系处得很僵,谁也不服谁。1622年,后金军队大举进攻,明朝将领孙得功、鲍承先等不战而逃,导致全线溃败。

战后,朝廷罢免了熊廷弼的官职,判了死刑。本来,熊廷弼有机会逃过一死。他让人用4万两银子贿赂魏忠贤,乞求缓期执行。可是,后来他却莫名其妙地违背了承诺,不肯拿出4万两银子。魏忠贤恼羞成怒,极力劝说天启皇帝将熊廷弼杀了,并传首九边。

熊廷弼死时年仅56岁。

熊廷弼之死,是明朝的又一损失。崇祯皇帝继任后,为他平反昭雪,追加谥号“襄愍”。

【参考资料:《明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