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土族的纳顿节,和“花儿会”一样,是中国第一批,收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面的,十几年来,人们对这个节日的关注度似乎越来也低了,甚至很多90、00后都没有听说过,关于“纳顿会”的来历,人们也是说不清,道不明。
今天,阿青就带你了解下土族“纳顿会”来历的故事和民间传说,一共3个版本,还挺有意思的呢。
版本一:纳顿会起源于一个“木匠”对皇帝的反抗据说在很早以前,在民和官亭一代,有一个一个手艺高超、远近闻名的木匠。有一次,皇帝要兴建皇宫,便招他去主持设计修建,他便欣然前往,后来等皇宫竣工,皇帝一看,被木匠精湛的技艺折服了,就有了爱才之心,就想让木匠留在宫里给皇家办事,可这个木匠自由惯了,不喜欢各种各样的约束,就没有答应皇帝的要求。
皇帝一看,既然得不到人才那就就毁掉他,便心生了歹毒的念头,想加害于木匠,给他赐毒酒喝。结果被木匠看出来了,木匠找了个借口,假装肚子疼,趁着上厕所的功夫逃跑了,一直跑到了民和官亭一带。他又看到这里的农牧赋税繁多、民不聊生,而官府有毫无作为,它顿时义愤填膺的组织起义了,他招兵买马,老百姓也纷纷响应,义军在木匠的统帅下精心操练,准备粮草,伺机起事。
这件事情被当地官府知道,里面上报给了皇帝,皇帝就派人打探真伪,足智多谋的木匠得知消息,立即让大家收起武器,换上长袍,手拿扇子,擎起彩旗,敲起锣鼓,跳起舞蹈来。打探消息的人不知内情,而当地人回答说:“我们在跳纳顿、庆丰收哩!”,总算是免去一灾。
木匠起义最后结果如何不知道,但是人们7月节跳舞的的习俗却留了下来,最后成为了“纳顿会”。
版本二:纳顿会是成吉思汗的一队小兵“庆丰收”的习俗据说在元朝初期,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征战西北。大军到了河州城后,兵分两路,一路从风林渡过黄河,经接官岭、古部驿进军西宁,一路经积石关(亦称临津关)从循化进攻西宁府。两路大军过黄河都经过三川。大队人马因长途行军作战,搞得人困马乏,就在黄河边驻扎休息。
正当大军睡得正香时,不知什么原因,上司忽然下了立即开拔的命令,大部分军队又开拔上了征途。但是,一小部分军队因劳累过度没有听见出发的号角声,等天亮一看,大部队已开拔走了,想赶部队,一无粮草、二无向导,就只好留在三川了。
这些军队在三川开垦荒地种庄稼,准备到秋季备齐粮草再去寻找大部队。到了第二年秋天,庄稼上场了,蒙古尔的军队也征服了整个中国,成吉思汗的后代在京城当了皇帝,不需要他们再去征战了。上面也传下命令叫他们这些留在三川的军队不必回来,而在原地亦兵亦农,边守黄河,边开荒种地。
他们农闲时练兵,农忙时务劳庄稼。以后日子太平了,练兵活动就成了娱乐活动。到了七月,庄稼丰收了,粮食足了,草长高了,马养肥了,人心也快乐了,他们就从兵器库里搬出了兵器、军旗,敲起锣鼓,庆祝起丰收来了。
这种活动就慢慢地变成一种固定的庆典仪式了。当地的土著人也参加进来了,就形成了现在的纳顿。
版本三:穷怕了的三川农牧,为庆祝丰收而载歌载舞,后成为纳顿会据说过去三川地区过去十年九旱,七灾八难,农业难得有好收成。没有办法,人们就请法拉立插牌,请文家寺(三川地区一座寺院)的喇嘛背着《甘珠儿经》转山诵经求雨都没有效果。后来,有人从四川灌县著名的二郎庙背来了木雕的二郎神像,为其修建寺庙,虔诚供奉。说来也怪,那一年,果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喜得大伙眉开眼笑。于是众人抬着供有二郎神像的八抬大轿,逐村庆贺。一路上锣鼓喧天,颂歌声声。有些妇女,拿不出什么贵重的东西来敬献二郎神,便将一些自做的香荷包挂在二郎神的脚前。穷怕了的人们盼来了丰收年,欣喜若狂,载歌载舞。从此,这一活动流传下来,演变成了今天的纳顿。
抛开故事的真实性,其实纳顿会的习俗也保留了一些历史本质,由于土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传说故事是传承传统文化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纳顿会的产生,应该也是土族先民的“农业生产”文化的必然产物,既然存在,那有它的合理性。
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阿青所说的3个版本里,关于纳顿会起源个传说,哪一个最有“可信度”呢?
青海土族的纳顿节,和“花儿会”一样,是中国第一批,收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面的,十几年来,人们对这个节日的关注度似乎越来也低了,甚至很多90、00后都没有听说过,关于“纳顿会”的来历,人们也是说不清,道不明。
今天,阿青就带你了解下土族“纳顿会”来历的故事和民间传说,一共3个版本,还挺有意思的呢。
版本一:纳顿会起源于一个“木匠”对皇帝的反抗据说在很早以前,在民和官亭一代,有一个一个手艺高超、远近闻名的木匠。有一次,皇帝要兴建皇宫,便招他去主持设计修建,他便欣然前往,后来等皇宫竣工,皇帝一看,被木匠精湛的技艺折服了,就有了爱才之心,就想让木匠留在宫里给皇家办事,可这个木匠自由惯了,不喜欢各种各样的约束,就没有答应皇帝的要求。
皇帝一看,既然得不到人才那就就毁掉他,便心生了歹毒的念头,想加害于木匠,给他赐毒酒喝。结果被木匠看出来了,木匠找了个借口,假装肚子疼,趁着上厕所的功夫逃跑了,一直跑到了民和官亭一带。他又看到这里的农牧赋税繁多、民不聊生,而官府有毫无作为,它顿时义愤填膺的组织起义了,他招兵买马,老百姓也纷纷响应,义军在木匠的统帅下精心操练,准备粮草,伺机起事。
这件事情被当地官府知道,里面上报给了皇帝,皇帝就派人打探真伪,足智多谋的木匠得知消息,立即让大家收起武器,换上长袍,手拿扇子,擎起彩旗,敲起锣鼓,跳起舞蹈来。打探消息的人不知内情,而当地人回答说:“我们在跳纳顿、庆丰收哩!”,总算是免去一灾。
木匠起义最后结果如何不知道,但是人们7月节跳舞的的习俗却留了下来,最后成为了“纳顿会”。
版本二:纳顿会是成吉思汗的一队小兵“庆丰收”的习俗据说在元朝初期,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征战西北。大军到了河州城后,兵分两路,一路从风林渡过黄河,经接官岭、古部驿进军西宁,一路经积石关(亦称临津关)从循化进攻西宁府。两路大军过黄河都经过三川。大队人马因长途行军作战,搞得人困马乏,就在黄河边驻扎休息。
正当大军睡得正香时,不知什么原因,上司忽然下了立即开拔的命令,大部分军队又开拔上了征途。但是,一小部分军队因劳累过度没有听见出发的号角声,等天亮一看,大部队已开拔走了,想赶部队,一无粮草、二无向导,就只好留在三川了。
这些军队在三川开垦荒地种庄稼,准备到秋季备齐粮草再去寻找大部队。到了第二年秋天,庄稼上场了,蒙古尔的军队也征服了整个中国,成吉思汗的后代在京城当了皇帝,不需要他们再去征战了。上面也传下命令叫他们这些留在三川的军队不必回来,而在原地亦兵亦农,边守黄河,边开荒种地。
他们农闲时练兵,农忙时务劳庄稼。以后日子太平了,练兵活动就成了娱乐活动。到了七月,庄稼丰收了,粮食足了,草长高了,马养肥了,人心也快乐了,他们就从兵器库里搬出了兵器、军旗,敲起锣鼓,庆祝起丰收来了。
这种活动就慢慢地变成一种固定的庆典仪式了。当地的土著人也参加进来了,就形成了现在的纳顿。
版本三:穷怕了的三川农牧,为庆祝丰收而载歌载舞,后成为纳顿会据说过去三川地区过去十年九旱,七灾八难,农业难得有好收成。没有办法,人们就请法拉立插牌,请文家寺(三川地区一座寺院)的喇嘛背着《甘珠儿经》转山诵经求雨都没有效果。后来,有人从四川灌县著名的二郎庙背来了木雕的二郎神像,为其修建寺庙,虔诚供奉。说来也怪,那一年,果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喜得大伙眉开眼笑。于是众人抬着供有二郎神像的八抬大轿,逐村庆贺。一路上锣鼓喧天,颂歌声声。有些妇女,拿不出什么贵重的东西来敬献二郎神,便将一些自做的香荷包挂在二郎神的脚前。穷怕了的人们盼来了丰收年,欣喜若狂,载歌载舞。从此,这一活动流传下来,演变成了今天的纳顿。
抛开故事的真实性,其实纳顿会的习俗也保留了一些历史本质,由于土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传说故事是传承传统文化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纳顿会的产生,应该也是土族先民的“农业生产”文化的必然产物,既然存在,那有它的合理性。
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阿青所说的3个版本里,关于纳顿会起源个传说,哪一个最有“可信度”呢?
图为土族儿女表演傩戏《杀虎将》。 石延寿 摄
图为土族儿女表演傩戏《杀虎将》。 石延寿 摄
图为土族儿女表演傩戏《五将》。 石延寿 摄
图为土族老汉纳顿狂欢庆丰收。 石延寿 摄
图为土族老汉纳顿狂欢庆丰收。 石延寿 摄
图为土族儿女展示新粮面点。 石延寿 摄
8月29日,世界最长的狂欢节——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土族纳顿节拉开喜庆丰收的序幕。据悉,“纳顿”土语原意为“游戏”,民和县三川地区的官亭、中川等七个乡镇的七十多个村庄都过纳顿节。各地举行纳顿的顺序按庄稼收割的先后排列,从农历七月十二日的宋家纳顿开始,一村接一村,一直延续到农历九月十五日结束,历时63天。土族纳顿节既表现了土族的文化个性,又体现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现象,其音乐、舞蹈、颂词、服饰、仪礼等都富有特色。
来源:中国新闻网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