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回族是一个“融合型”、“多元型”且在我国形成较晚的的民族,是中华文明与伊斯俩目文明融合下的产物。从姓氏文化上看,回族比其他民族多了一种名字,即“经名”。起经名是回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它传承着厚重的中华文化,蕴含着回族的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定乾坤,执掌天下权柄后,敕谕:“回回入户,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下诏:“复衣冠如唐制,禁胡服,胡语,胡姓名。”并在全国敕建大量清真寺,推动回族中国化进程。
回族响应官府号召,基本舍弃了原母语(包括闪含语系的阿拉伯语,印欧语系的波斯语、阿尔泰语的突厥语,蒙古语等)名字中的本名、教名、父名、祖父名、族名、地名、部落名的结构形式,只取其首、尾或中间的某一个字音作为姓氏。回族马姓多源自“穆罕默德”(马哈麻),回族的李姓多源自“阿里”,回族的苏姓源自“苏来曼”、“曼苏尔”,“尤素福”,回族的丁、赛、白姓源于“赛福丁”、“白希丁”,回族的杜姓源于“阿卜杜勒”等。回族姓名也由原来的“暗都剌”、“到剌沙”、“马哈麻”、“阿老丁”、“仉仉沙”变为了“王岱舆”、“海瑞”、“丁鹤年”、“李挚”、“郑和”等。与此同时,回族兴起了起经名的风俗。
经名也称回回名,教名,起“经名”是来源于伊斯俩目的礼法制度。《提儿密济圣训集》有段圣训说:“婴儿出生后,父亲应在第七日为其宰羊、命名、剃胎发”。新生儿出生后一月内,回族人家会请阿訇爷或长辈为孩子举行命名仪式。在场的人应洗大净,阿訇先对着婴儿右耳念“唤礼词”(也叫吹外邦克),然后再朝其左耳念“宣礼词”(也叫吹内邦克)。通过吹邦克,将伊玛尼(信仰)贯入婴儿体内,希望孩子在潜意识里牢记伊斯兰是他的生命之根。
念完邦克后,所有在场的人应捧手做杜瓦(祈祷),杜瓦词为:“胡大,求您使他健康长寿、身体健康、性格和善、使他给养丰富、信仰坚定、享有美好的事物,阿敏”。之后,阿訇爷从历代的先知圣贤或贤女的名字当中选一个书写在一张彩纸或专用卡片上,并要写明所写名字的阿文和音释,以及当天的年月日,另外还要向婴儿的父母讲解所起之名的历史身份、品德操守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即应该向全家宣教。
在举行命名礼这天,有条件的要宰羊,一般的也要炸油香、炸馓子、做点心等,或者包核桃、糖果、花生等礼包送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以示庆贺。命名礼结束后,要用红枣、白糖、红糖、冰糖水等甜东西给小孩儿开口。
回族“经名”多采用古兰、圣训中的圣人(先知)名、阿拉伯先贤、先哲名,颂真主的美名及吉祥赞美词和宗教用语等。
1、圣人、先贤、先哲名:阿丹、努哈、穆萨、易卜拉欣、尔撒、穆罕默德。
2、赞颂真主的美名:拉赫曼(普慈的)、拉希姆(特慈的)、马立克(掌权的)、古杜斯(圣洁的)。
3、与宗教有关名称,带“丁”(宗教)和冠以“阿卜杜勒”(仆人)的经名:伯德艾丁(宗教的圆月)、白希丁(庄严的宗教)、阿卜杜阿齐兹(力量之仆)
4、古阿拉伯人名:阿慕尔、加萨尼、哈西姆
回族经名存在一些波斯与什叶派遗俗。如经名:盘舍(星期四)、杜舍(星期一)即来自波斯语,经名多用阿里、哈三、侯赛尼、法图麦等什叶派圣人名字,而阿布伯克尔,奥斯曼等名字较少。
随着回族使用汉语的程度加深,经名也开始汉化。出现了缩减音节,比如安友卜缩减为安友,或者友不,穆罕默德简称“穆罕子”、苏莱曼简称“玛乃”。出现名字后缀‘子、儿 、头’如:主麻—主麻儿,乃比—乃比儿,法图买—法麦儿等等。有的在“经名”前还冠以姓氏作为正式姓名使用,如:“海尤稣”、“马乌德”、“刘尔萨”、“李阿里”、“蒋哈三”等。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