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衡水市桃城区邓庄镇东部的留仲村,是一座古老的大村庄,历史上曾称过留仲堡与留仲镇。全村现有772户,3172人。其中,渠姓有190户、711人,居全村33个姓氏之首。而在别村,邓庄镇东葛村也有姓渠的(初期由留仲村迁入),但户数与人数都不多;在路北开发区渠伍营有一户姓渠的(明初移民),现已迁入市内。如在市区内碰到一个渠姓人,若问其老家是哪儿,几乎都说是留仲村的。渠姓虽在留仲村是大户,但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
明初渠氏移民留仲村
渠氏家谱。
据地方志记载和村中老人的传说,在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渠氏兄弟三家由山西祁县贾令镇迁来。老三落脚于渠伍营村,老二、老大起初落脚于武邑县地圈村,后又移居于原有陈、曹二家的留仲村,随后老大又迁徙到山东,唯有老二定居下来。据说,渠氏家族从山西迁来时,在长途跋涉中,当家人坐的是“骡驮轿”,这可见其家底之殷实与富足。渠氏族来留仲村后,垒房盖屋,开荒种田,并继承与发扬山西先辈的传统精神,既耕读传家又兼营工商,经过数百年的打拼,逐步发展成为村中的名门大户。
明朝时期,在村中建了两座楼——东楼和西楼;清末初期,村中曾出现过“太和号”“大北院”“南布店”“宝老宪”“前、后楼”等多家富户。在1958年前,村北有一大片渠家坟地,石碑林立,最北面的碑上刻有始祖“渠全”之名,有诸多石碑上刻着“大明”“大清”与“邑庠生”“太学生”等字样,显示该族曾有过的荣耀;在清光绪年间,后楼渠承江和渠承浩弟兄二人同科考中武举。据史书和地方志记载,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兴起的义和拳运动中,渠承江是反帝爱国的首领人物。
经过六百余年的繁衍生息,渠氏后人共有多少分支,已细说不清,只知有几个分支人丁兴旺。虽家谱早已失存,标志辈分的“中间字”也多乱了谱;且有的同一辈人最长的生于清末,最小的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还有,最大的辈与最小的辈已相差八辈;尽管如此,但是称呼起来,辈分还不会错。
祁县渠氏原籍上党
渠家大院,晋商博物馆。
为寻根溯源,我借旅游之机去了山西祁县等地。在祁县古城东半城大都是渠氏家族的房产,人称“渠半城”。最著名的城堡式建筑群是渠家大院,现已辟为“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在祁县,渠姓主要分布在县城内、城关乡、赵西镇、贾令镇、来远镇等地,他们是同一个老祖宗。始祖叫渠济,原籍上党(今长治市)长子县,为经商于洪武元年(1368年)迁居祁县。从年代和姓名构成上看,祁县的渠济和留仲村的渠全似为同辈兄弟。可能是兄弟众多,渠全三兄弟迁往河北,而渠济留在了祁县。渠济与其后代靠倒卖上党地区土特产到祁县而逐渐富裕起来,到第九世渠士重时,便结束了摊贩生意,开始在祁县城内开设铺面,创立字号。十四世渠同海由“走西口”经营粮、油、茶,并兼营钱业生意。到十七世“源”字辈,渠氏商业到达辉煌的顶点。其生意触角延伸到全国各大城市水旱码头;并由蒙古、俄国,直至欧洲。开设了三晋源、长盛川、汇源涌等多座著名票号,还有百座茶庄、盐店、绸缎庄、药材铺等。人称渠源浈为“旺财主”,说他家的资产有三百至四百万两白银之多,是全国著名的巨商大贾。从十三世到十七世,渠氏家族人虽都有各种不同的职官头衔,但那都是用银子买取的。只是到了十八世渠本翘一代,始有靠读书考取功名者。
渠本翘
渠本翘(1862年-1912年),字楚南。因自幼眼睛高度近视而不被父渠源浈所喜,故随母寄居在外祖父乔朗山家(即祁县乔家大院)。他入乔家的私塾读书,既有良师指导,又有学友日夜砥砺,学业大进。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中进士,为三甲第四名,以内阁中书用。历任住日本横滨市领事,山西大学堂监督,三品京堂候补,典礼学院直学士。在1906年著名的爱国保晋护矿运动中,他任保晋公司总经理。渠本翘集官、商、绅于一身,是爱国主义者,又是民族工业家,还是捐巨资办学助学的教育家。从史料中知,渠本翘是渠姓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位人物。从考取功名的年代看,渠本翘与留仲的渠承江似为同辈人,但也只是猜测而已。早在农业合作化前夕,山西贾令镇寺塔村曾有人到留仲村找渠姓长者,商量老祖坟上柏树林的处理事宜,原本“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渠氏后裔们,却连辈分也排不上来了。来人又见留仲渠氏户多人多,卖树后的钱也不好分,回去后便再无下文了。
渠伯乃渠姓之始祖
祁县渠氏是由上党地区迁去的,那么上党的渠氏又由何方而来?比较流行的传说是,渠姓源出自姬姓,周武王(姬发)封其同父异兄弟康叔为卫国伯(今河南北部长垣一带),其后代有个人“采邑”为渠地,故此人氏号渠伯,他乃渠姓之始祖。又传说,到唐代天宝年间,渠伯的后裔为避牵连之祸分成了三个姓:渠、瞿、璩。经过千百年社会的、变迁、移民等,渠姓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地;瞿与璩姓也分布多地,在衡水地域内,景县的曹庄和武强的璩家村,都有璩姓人。瞿姓与少见的璩姓均在《百家姓》,不知是何原因,北宋时期钱塘儒人编写《百家姓》时,竟丢掉了渠姓。然而,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公园游览时,我见到一本有关移民姓氏的《千家姓》,文中有“……白日落露 渠窄需宽 卜从揭娣 布依曲弯……”渠姓赫然入目。由《千家姓》可知,在实际中,不在《百家姓》的姓氏还真不少哩!
渠基雷(衡水)
位于衡水市桃城区邓庄镇东部的留仲村,是一座古老的大村庄,历史上曾称过留仲堡与留仲镇。全村现有772户,3172人。其中,渠姓有190户、711人,居全村33个姓氏之首。而在别村,邓庄镇东葛村也有姓渠的(初期由留仲村迁入),但户数与人数都不多;在路北开发区渠伍营有一户姓渠的(明初移民),现已迁入市内。如在市区内碰到一个渠姓人,若问其老家是哪儿,几乎都说是留仲村的。渠姓虽在留仲村是大户,但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
明初渠氏移民留仲村
渠氏家谱。
据地方志记载和村中老人的传说,在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渠氏兄弟三家由山西祁县贾令镇迁来。老三落脚于渠伍营村,老二、老大起初落脚于武邑县地圈村,后又移居于原有陈、曹二家的留仲村,随后老大又迁徙到山东,唯有老二定居下来。据说,渠氏家族从山西迁来时,在长途跋涉中,当家人坐的是“骡驮轿”,这可见其家底之殷实与富足。渠氏族来留仲村后,垒房盖屋,开荒种田,并继承与发扬山西先辈的传统精神,既耕读传家又兼营工商,经过数百年的打拼,逐步发展成为村中的名门大户。
明朝时期,在村中建了两座楼——东楼和西楼;清末初期,村中曾出现过“太和号”“大北院”“南布店”“宝老宪”“前、后楼”等多家富户。在1958年前,村北有一大片渠家坟地,石碑林立,最北面的碑上刻有始祖“渠全”之名,有诸多石碑上刻着“大明”“大清”与“邑庠生”“太学生”等字样,显示该族曾有过的荣耀;在清光绪年间,后楼渠承江和渠承浩弟兄二人同科考中武举。据史书和地方志记载,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兴起的义和拳运动中,渠承江是反帝爱国的首领人物。
经过六百余年的繁衍生息,渠氏后人共有多少分支,已细说不清,只知有几个分支人丁兴旺。虽家谱早已失存,标志辈分的“中间字”也多乱了谱;且有的同一辈人最长的生于清末,最小的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还有,最大的辈与最小的辈已相差八辈;尽管如此,但是称呼起来,辈分还不会错。
祁县渠氏原籍上党
渠家大院,晋商博物馆。
为寻根溯源,我借旅游之机去了山西祁县等地。在祁县古城东半城大都是渠氏家族的房产,人称“渠半城”。最著名的城堡式建筑群是渠家大院,现已辟为“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在祁县,渠姓主要分布在县城内、城关乡、赵西镇、贾令镇、来远镇等地,他们是同一个老祖宗。始祖叫渠济,原籍上党(今长治市)长子县,为经商于洪武元年(1368年)迁居祁县。从年代和姓名构成上看,祁县的渠济和留仲村的渠全似为同辈兄弟。可能是兄弟众多,渠全三兄弟迁往河北,而渠济留在了祁县。渠济与其后代靠倒卖上党地区土特产到祁县而逐渐富裕起来,到第九世渠士重时,便结束了摊贩生意,开始在祁县城内开设铺面,创立字号。十四世渠同海由“走西口”经营粮、油、茶,并兼营钱业生意。到十七世“源”字辈,渠氏商业到达辉煌的顶点。其生意触角延伸到全国各大城市水旱码头;并由蒙古、俄国,直至欧洲。开设了三晋源、长盛川、汇源涌等多座著名票号,还有百座茶庄、盐店、绸缎庄、药材铺等。人称渠源浈为“旺财主”,说他家的资产有三百至四百万两白银之多,是全国著名的巨商大贾。从十三世到十七世,渠氏家族人虽都有各种不同的职官头衔,但那都是用银子买取的。只是到了十八世渠本翘一代,始有靠读书考取功名者。
渠本翘
渠本翘(1862年-1912年),字楚南。因自幼眼睛高度近视而不被父渠源浈所喜,故随母寄居在外祖父乔朗山家(即祁县乔家大院)。他入乔家的私塾读书,既有良师指导,又有学友日夜砥砺,学业大进。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中进士,为三甲第四名,以内阁中书用。历任住日本横滨市领事,山西大学堂监督,三品京堂候补,典礼学院直学士。在1906年著名的爱国保晋护矿运动中,他任保晋公司总经理。渠本翘集官、商、绅于一身,是爱国主义者,又是民族工业家,还是捐巨资办学助学的教育家。从史料中知,渠本翘是渠姓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位人物。从考取功名的年代看,渠本翘与留仲的渠承江似为同辈人,但也只是猜测而已。早在农业合作化前夕,山西贾令镇寺塔村曾有人到留仲村找渠姓长者,商量老祖坟上柏树林的处理事宜,原本“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渠氏后裔们,却连辈分也排不上来了。来人又见留仲渠氏户多人多,卖树后的钱也不好分,回去后便再无下文了。
渠伯乃渠姓之始祖
祁县渠氏是由上党地区迁去的,那么上党的渠氏又由何方而来?比较流行的传说是,渠姓源出自姬姓,周武王(姬发)封其同父异兄弟康叔为卫国伯(今河南北部长垣一带),其后代有个人“采邑”为渠地,故此人氏号渠伯,他乃渠姓之始祖。又传说,到唐代天宝年间,渠伯的后裔为避牵连之祸分成了三个姓:渠、瞿、璩。经过千百年社会的、变迁、移民等,渠姓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地;瞿与璩姓也分布多地,在衡水地域内,景县的曹庄和武强的璩家村,都有璩姓人。瞿姓与少见的璩姓均在《百家姓》,不知是何原因,北宋时期钱塘儒人编写《百家姓》时,竟丢掉了渠姓。然而,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公园游览时,我见到一本有关移民姓氏的《千家姓》,文中有“……白日落露 渠窄需宽 卜从揭娣 布依曲弯……”渠姓赫然入目。由《千家姓》可知,在实际中,不在《百家姓》的姓氏还真不少哩!
渠基雷(衡水)
渠济,祁县渠氏始祖,祖籍上党区长子县,明洪武二年(1369)举家定居于祁县。明朝时先祖渠济经常往返于祁县上党之间倒贩土特产,利用两地价格差异,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点积蓄,便在祁县城内定居下来。他的儿子仍以小贩小卖为谋生手段,随着买卖的日渐兴旺,渠家逐渐富裕起来。经过几代努力成为我国清代商界一支劲旅。
据家谱记载和时代口碑相承,绝大多数的祁县渠姓是一个渠,出自同一宗族。在祁县渠姓主要集中在县城内、三合村、会善村、谷村、西白圭村、塔寺及集林坪村等地。始祖一般公认为渠济,原籍上党长子县,明代洪武年间迁居祁县,繁衍生息,绵延不断,至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只因年代久远,分支繁多,逐渐形成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局面。历史上商业望族渠家指的是城内渠家,即渠济其子忠信后代渠氏12世渠文浩后裔。
元末明初渠济与其子忠义、忠信做贩运小本生意,是走村串户的“货郎挑”,经常从上党贩运潞麻和梨到祁县,再把粗布和枣贩回上党,年长日久,有了些积蓄。
明洪武二年(1369),渠济父子迁到祁县定居。后来其子孙经商于包头一带,到渠源祯曾祖父渠同海时,在包头经营的商业已初具规模,购地十余顷,经营着菜园、油粮、茶叶,并兼作钱业生意。到清朝乾嘉年间,渠源祯的祖父映璜又增设长源川、长顺川两大茶庄,从两湖采办红茶,贩销于西北各地及蒙古、俄国。至此渠家已经积累了万贯家财,成为巨商大贾之家。据渠家传说,渠映璜逝世前有银 120万两,其子长瀛、长发两门各分银60万两,因长瀛早逝,由其两个儿子源潮、源祯继承,各分得银30万两,而长发的60万两银由其子源淦、源洛继承。渠家从渠氏第十七代源字辈,进入黄金时代,当时为晋中八大富户之一。
渠源浈,字筱洲,号龙川,生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死于1921年,祁县人称“旺财主”,在山西票号界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自主自立 个性执拗
渠源浈确实是比较古怪,个性特强的人。他最大的特点是凡事都有主见,从不随波逐流。他出身商业世家,自幼有优越的读书条件,且天资聪慧、学绩过人。但自从其父过早下世后,他深感家中若大商业需人经管,便果断地弃学从商,挑起了家庭重担。他对我国几代同堂的大家庭模式并不欣赏,直言建议其兄,勿以“世结多务同居美名”,应及早分家。其兄渠源潮采纳其意,召集族长、亲朋平分家产。渠源浈除自己应分的房舍、店铺外,对父亲家中物件一样不取,全数留给兄长,自己率妻子、儿女搬出老宅,重创家业。但分家后的渠源浈对其兄仍手足情深,既尊敬、又关怀,尤其到老年,兄弟二人“出入相扶持”,被邻里传为美谈。渠源浈对兄长一往情深,可对自己的子女却存有明显的偏爱。他的长子渠本翘是一位好学上进的读书郎,渠源浈在自己弃学从商时,本对其寄予厚望,可长大后,发现其眼睛高度近视,便十分讨厌他,常常严辞训斥。至于对另外两个儿子——本栋和本梁,渠源浈却十分喜欢,尤其把本栋视为掌上明珠。不料二子俱早夭折。按常理,仅剩下本翘一子了,应移父爱于他,可渠源浈不仅不如此,反迁怒本翘,甚至一度把其赶出门外,致使本翘妻子早亡,生活困难,只好避居到外祖父家去。父子之间的紧张关系直到本翘考中举人后,才稍为缓和。渠源浈不仅待家人脾气古怪,对外人也十分率直。评人论事,向来不藏头掩尾,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渠源浈对有过之人,总是当面指出,不讲情面,常常使对方下不来台,所以人们都怕他。但他对才华出众、能力强于自己的人,却十分尊重,礼贤下士。凡自己不懂的事,肯于虚心向人请教,从不计较对方的地位和身份,又使世人惊叹不已。渠源浈身处落后愚昧的旧中国,但他并不迷信。当时,无论官家还是民间,凡起房盖屋,总要请阴阳、看风水,独渠源浈不信这一套。他家建房修宅都由他自己设计、自作主张,很有点反潮流精神。由于渠源浈自主自立,敢作敢为,因此,祁县老乡们都很敬重他,一致公认他是祁县城中有胆有识的头号能人!
开拓创业 稳健经营
渠源浈自决心继承祖业、投笔从商后,就一心扑在事业发展上。初开始,商界元老们看不起他,连他家铺号的掌柜们也有好几位不听使唤,视他为乳臭未干的小娃娃。可渠源浈出手不凡,刚一主事,便毫不客气地辞退了几位调皮捣蛋的掌柜,大胆起用了一批新人,一下子就打开了局面。渠源浈不仅办事果断,而且工于心计,精于计算。他祖上的商业主要是经营茶、盐、绸缎等日用品。渠源浈一眼认准方兴未艾的票号业有利可图,便联络本家兄弟们共同投资,于咸丰十年(1860)在平遥县城开办了百川通票号,紧接着又独资开设了三晋源票号。还与别人合资将存义公布庄改组为票号。存义公、百川通、三晋源在渠源浈的直接关注下,业务发展很快,分号遍布全国,在票号界颇有名声。渠源浈在发了大财之后,并不忘乎所以。他目睹清末政局混乱,外族入侵,朝廷无能,担心经营中会有意料不到的闪失,便将所赚的一部分白银秘密储藏在自己家偏院的地窑中,以防不测。庚子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太后、光绪帝逃往西安,路经山西时,受到山西票号的接济。回京后,对票号大加奖赏,票号声誉明显提高,业务出现了反常的繁荣。光绪二十八年(1902)百川通票号高额赢利,每股分红高达3万两白银。在这笔巨额利润分到手中后,渠源浈突然宣布将自己的全部本金,计30万两的白银抽回。此举使票号界大为惊愕,世人多不理解,不少人询问渠源浈为什么要这样做,渠只笑而不答。后来,知情人透露:原来渠源浈分析了百川通大走红运的原因,是由于吸收了满族官僚的一笔30000万两白银的巨款。他认为:用别人的钱来赚钱,终究不保险,况且贵族官僚们能不耍赖?因此,不如见好就收,免受后患。果然,时隔不久,百川通的生意便江河日下,一年不如一年。至此,渠源浈的经营远见备受众人称赞。至今,祁县仍流传着这样一条民谚:“旺财主,有眼力,经商不钻钱眼子!”
由于渠源浈审时度势,未雨绸缪,他家的票号、商铺经济效益一直很好。就是在辛亥革命后,整个票号业一蹶不振、气息奄奄,可渠家的三晋源仍照常营业。1913年,祁太平14家票号联名上书北洋政府,要求借款以维持票业。他们也想联络渠源浈参加,渠拒不署名,不参加请愿。不久,其他票号都纷纷倒闭了,渠家的三晋源一直营业到1934年才停业!
官场 若即若离
渠源浈在经营商业取得成就后,也和晋中一带其他商人一样,卷入了花钱捐官的潮流。不过他和别人有所不同,不图虚名。光绪初年,他捐上刑部员外郎后,就赴北京供职去了。渠源浈对刑律本有天生的兴趣。到刑部任事后,不但办事很认真,而且喜欢向一些老资格的刑律专家们请教,经常和他们一起切磋律义,也颇受刑部主要官员的赏识。但由于清政府对捐官和科考任官有种种不平等的待遇,倔强的渠源浈实在受不了人家的另眼看待和刺激,因此,干了五六年后,便干脆弃官归家,重操商业。从此,渠源浈对官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感,尤其对科考制度近乎仇视,这就更加剧了他和热衷于功名的儿子的矛盾。直到渠本翘中举后他仍教训说:“科名本身外物,入者当务其远大,慎勿以一自封”。
由于官场经历的打击,使渠源浈对官府丧失了信心,但他明白,要经商又非依靠官家不可。因此,他对官府采取了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既不得罪官僚,又不和官府过分密切。不过,渠源浈对为官者是亲疏分明的。他看得起、合得来的人,便来往较多,并愿为之服务。而他瞧不起的地方官吏们,便敬而远之,虚于应酬。例如在他刑部供职期间的光绪六年(1880),清政府与俄国关系紧张,为防俄国突然袭击,清廷命曾国荃驻防乐亭。曾国荃在任山西巡抚期间与渠源浈私交甚好,便出面请渠为其筹办军队后勤供应,渠一口应允,随军服务,直至防务解除。但后来,张小帆出任山西巡抚时,一再邀请渠源浈赴省面谈,渠一再推迟,最后才勉强见了一面。张诚恳留他在省内任职,渠坚辞不就,推荐别人以搪塞。辛亥革命太原举事后,阎锡山军饷困难,提出向渠家商借。渠源浈明知借款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但仍慷慨解囊,拿出30万元巨款给阎。渠源浈在山西省也算是政、商两栖的名人,但他在政治上行事谨慎,绝不掉进政治漩涡中去,一切以谋求商业利益为本务。这种政治态度和处世哲学,使他在政治风云变幻中,求得中庸与安全,也是他家商业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眼界开阔 博学多思
渠源浈经商怕风险、求稳妥、喜窑藏等特点,往往给人们留下一个封闭、守旧的土财主印象。其实,渠源浈是个关心时政、审时度势、放眼外洋、思想开阔的人。他身居内陆省份的山西,可思想并不闭塞。他不仅学过四书五经之类的中国学问,而且大量阅读过西方的译著。他家订有报纸,有许多藏书。他经常关心着世界和中国的时势,尤其对西方各国的政治状况多有了解,对政治、法律理论也有过探究,经常将中、西方政治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议论其得失短长。渠源浈对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国力忧心忡忡,对外国资本势力入侵我国十分气愤。日、俄战争期间,曾有一位日本人路经祁县,慕名上门与渠源浈交谈。谈话中,日本人狂妄地声称日本在中国的东北和俄国打仗,是为了帮助中国收回辽东半岛的主权。渠源浈被这种强盗式的理论激怒了,他当场毫不客气地说:“既然日本这样关心中国的主权,那末如今俄国和英国不正在为抢夺我国西藏而争斗吗?贵国怎不为我国的利益而出面干涉呢?”短短几句话,把日本人弄了个大红脸,张口结舌答不上来。渠源浈是一位爱国者,对清廷的软弱无能也十分不满。但在政治立场上,他绝不反清,对皇帝眷恋不已。加之年事已高,整日赋闲祁城,再未参与任何政治活动。
渠源浈就是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票号财东。纵观其一生,他在山西票商中,绝不仅仅是一个富有的出资者,而且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杰出的经营家。他的倔强性格和精明才干是他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他稳健的经营作风,虽与市场经济中敢冒风险的企业家素质要求相悖,但仍不失为一种值得借鉴的经营之道。他观察政治风云,采取窑藏现银的办法,阻滞了资金向近代工业的开发上转移,丧失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机遇,是很可惜的!不过,对渠源浈这样一位封建社会末期的商人来说,是无须苛求的,留做历史的反思好了!
祁县乡土文化信息平台位于衡水市桃城区邓庄镇东部的留仲村,是一座古老的大村庄,历史上曾称过留仲堡与留仲镇。全村现有772户,3172人。其中,渠姓有190户、711人,居全村33个姓氏之首。而在别村,邓庄镇东葛村也有姓渠的(初期由留仲村迁入),但户数与人数都不多;在路北开发区渠伍营有一户姓渠的(明初移民),现已迁入市内。如在市区内碰到一个渠姓人,若问其老家是哪儿,几乎都说是留仲村的。渠姓虽在留仲村是大户,但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
明初渠氏移民留仲村
渠氏家谱。
据地方志记载和村中老人的传说,在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渠氏兄弟三家由山西祁县贾令镇迁来。老三落脚于渠伍营村,老二、老大起初落脚于武邑县地圈村,后又移居于原有陈、曹二家的留仲村,随后老大又迁徙到山东,唯有老二定居下来。据说,渠氏家族从山西迁来时,在长途跋涉中,当家人坐的是“骡驮轿”,这可见其家底之殷实与富足。渠氏族来留仲村后,垒房盖屋,开荒种田,并继承与发扬山西先辈的传统精神,既耕读传家又兼营工商,经过数百年的打拼,逐步发展成为村中的名门大户。
明朝时期,在村中建了两座楼——东楼和西楼;清末初期,村中曾出现过“太和号”“大北院”“南布店”“宝老宪”“前、后楼”等多家富户。在1958年前,村北有一大片渠家坟地,石碑林立,最北面的碑上刻有始祖“渠全”之名,有诸多石碑上刻着“大明”“大清”与“邑庠生”“太学生”等字样,显示该族曾有过的荣耀;在清光绪年间,后楼渠承江和渠承浩弟兄二人同科考中武举。据史书和地方志记载,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兴起的义和拳运动中,渠承江是反帝爱国的首领人物。
经过六百余年的繁衍生息,渠氏后人共有多少分支,已细说不清,只知有几个分支人丁兴旺。虽家谱早已失存,标志辈分的“中间字”也多乱了谱;且有的同一辈人最长的生于清末,最小的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还有,最大的辈与最小的辈已相差八辈;尽管如此,但是称呼起来,辈分还不会错。
祁县渠氏原籍上党
渠家大院,晋商博物馆。
为寻根溯源,我借旅游之机去了山西祁县等地。在祁县古城东半城大都是渠氏家族的房产,人称“渠半城”。最著名的城堡式建筑群是渠家大院,现已辟为“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在祁县,渠姓主要分布在县城内、城关乡、赵西镇、贾令镇、来远镇等地,他们是同一个老祖宗。始祖叫渠济,原籍上党(今长治市)长子县,为经商于洪武元年(1368年)迁居祁县。从年代和姓名构成上看,祁县的渠济和留仲村的渠全似为同辈兄弟。可能是兄弟众多,渠全三兄弟迁往河北,而渠济留在了祁县。渠济与其后代靠倒卖上党地区土特产到祁县而逐渐富裕起来,到第九世渠士重时,便结束了摊贩生意,开始在祁县城内开设铺面,创立字号。十四世渠同海由“走西口”经营粮、油、茶,并兼营钱业生意。到十七世“源”字辈,渠氏商业到达辉煌的顶点。其生意触角延伸到全国各大城市水旱码头;并由蒙古、俄国,直至欧洲。开设了三晋源、长盛川、汇源涌等多座著名票号,还有百座茶庄、盐店、绸缎庄、药材铺等。人称渠源浈为“旺财主”,说他家的资产有三百至四百万两白银之多,是全国著名的巨商大贾。从十三世到十七世,渠氏家族人虽都有各种不同的职官头衔,但那都是用银子买取的。只是到了十八世渠本翘一代,始有靠读书考取功名者。
渠本翘
渠本翘(1862年-1912年),字楚南。因自幼眼睛高度近视而不被父渠源浈所喜,故随母寄居在外祖父乔朗山家(即祁县乔家大院)。他入乔家的私塾读书,既有良师指导,又有学友日夜砥砺,学业大进。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中进士,为三甲第四名,以内阁中书用。历任住日本横滨市领事,山西大学堂监督,三品京堂候补,典礼学院直学士。在1906年著名的爱国保晋护矿运动中,他任保晋公司总经理。渠本翘集官、商、绅于一身,是爱国主义者,又是民族工业家,还是捐巨资办学助学的教育家。从史料中知,渠本翘是渠姓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位人物。从考取功名的年代看,渠本翘与留仲的渠承江似为同辈人,但也只是猜测而已。早在农业合作化前夕,山西贾令镇寺塔村曾有人到留仲村找渠姓长者,商量老祖坟上柏树林的处理事宜,原本“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渠氏后裔们,却连辈分也排不上来了。来人又见留仲渠氏户多人多,卖树后的钱也不好分,回去后便再无下文了。
渠伯乃渠姓之始祖
祁县渠氏是由上党地区迁去的,那么上党的渠氏又由何方而来?比较流行的传说是,渠姓源出自姬姓,周武王(姬发)封其同父异兄弟康叔为卫国伯(今河南北部长垣一带),其后代有个人“采邑”为渠地,故此人氏号渠伯,他乃渠姓之始祖。又传说,到唐代天宝年间,渠伯的后裔为避牵连之祸分成了三个姓:渠、瞿、璩。经过千百年社会的、变迁、移民等,渠姓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地;瞿与璩姓也分布多地,在衡水地域内,景县的曹庄和武强的璩家村,都有璩姓人。瞿姓与少见的璩姓均在《百家姓》,不知是何原因,北宋时期钱塘儒人编写《百家姓》时,竟丢掉了渠姓。然而,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公园游览时,我见到一本有关移民姓氏的《千家姓》,文中有“……白日落露 渠窄需宽 卜从揭娣 布依曲弯……”渠姓赫然入目。由《千家姓》可知,在实际中,不在《百家姓》的姓氏还真不少哩!
渠基雷(衡水)
【莫道书生不知兵,睢阳一战显威名!
守一城而卫天下,保江淮而兴唐祚!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张巡,唐朝名臣、名将,也可以称为名帅,江淮之地的捍卫者,大唐国祚的续命人,究其根本,他……是个书生】
【张巡,出身不差,早年博览群书,通晓兵法,不过他有个小毛病,只愿意和有才的人结交,一句话概括就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41年,唐玄宗开元末年中进士,和兄长张晓一门两进士,名重一时,传为佳话。
随后出任清河县令,政绩不俗,加上重气节,讲义气,所以朋友挺多,人格魅力挺大。
任期满后,因为他不愿意屈从杨国忠,所以又被调派到真源县当县令,当然,是金子到哪儿都能发光,人在真源做得也非常不错,很受百姓拥护,直到安史之乱爆发!】
【755年冬,唐朝东平郡王,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联合史思明掀起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很多人对张巡的了解大概只有睢阳十月坚守,可事实上,他还有坚守雍丘、转战宁陵之功,两年灭敌十二万可不只是睢阳一战的结果。
756年,燕军(安禄山称大燕皇帝)将领张通晤攻陷宋州、曹州,张巡的顶头上司谯郡太守杨万石见势不妙果断投降了燕军。
你说你降就降吧,这货还偏偏想拉着张巡一起,这事儿整得。张巡表示非常气愤,立马起兵抗击燕军,响应的有千余人。
随后单父县尉贾贲领兵到雍丘这地方和张巡汇合,合兵两千余人,这是张巡手上仅有的兵马,还不是他一人掌兵。
而这时候的雍丘县令令狐潮已经率全县投靠燕军,这家伙大概是史上最顽强的龙套了,一辈子都在给张巡刷战绩】
【投降燕军后,令狐潮马上得到了重用,他被任命为军将,率军东征,击败了淮阳军,将俘虏的百余名官兵带回雍丘准备处死。
结果就是他去见燕军大将李庭望这一会儿功夫,这些被俘的淮阳军官兵趁机杀了守卫,大闹雍丘县,城外的张巡、贾贲两位老兄哪能放过这机会,立刻率军进攻,令狐潮只能弃城而逃。
没过多久,龙套……嗯,令狐潮又卷土重来了,这次他带了一万五千燕军,想要夺回雍丘,而此时雍丘城内唐军不过三千余人。
按说兵力这么悬殊,这时候应该坚守城池才是。但贾贲笑了笑表示大哥别闹,坚守不出那是宋明清的书生。
我大唐书生可是专业拎刀砍人的,一句话,不怂!于是贾大人率兵出城了,结果就因为兵力悬殊,没打赢,兵败身死,这就很惨了!
贾大人死了,张大人还在啊,于是作为本期主角的张巡张猛人继续率军跟燕军死磕,史载:张巡驰骑决战,被创无数,仍力战退敌!
所以别以为张大人只是个文弱书生,人家也是能拎刀砍人的主,至于后期为什么不出城砍人……废话,饿这么久,你让他拿口水杀人啊?】
【退敌回城后,将士们共推张巡为主将,张巡由此兼领贾贲的兵马,率军击退燕军多次冲锋,累积杀伤一万多燕军,而己方损失……一千多。
城外令狐潮仰望着城头,在那里老朋友张巡正向他招手,令狐潮叹息一声,这仗没法打了啊,一万五千燕军,张巡给报销了一万多,还打个嘚儿,撤!】
【令狐潮退了,但是不久这位更新装备后又来了,这次更狠,四万兵马,还汇同了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等人。
而张巡呢!本来有三千兵马,结果上次损失了一千多,就剩两千兵马。
城中军民慌了,两千打四万,大人,咱别玩刺激了行不?实在不行咱就逃吧!
张巡淡定表示,四万不算啥,正好敌人估计也是你们这心态,对我们很轻视,正好趁机出城搞一票。
说干就干,张大人不玩虚的,留一千人守城,带另外一千多号人分成数个小队出城直奔敌军。
事出突然,燕军根本没反应过来,更没想到张巡敢一千打四万,顿时被冲散阵型,大败而逃】
【刚到呢,就被张巡送了一场败仗,令狐潮等人肯定不爽,于是第二天整军再战,这次张巡没浪了,老老实实守城。
令狐潮挺富有,上来就是一百辆投石机猛轰,城楼和矮墙都被轰塌了,张巡瞧了瞧,轰成这个鬼样子也不好看啊,于是大手一挥,城上立刻立起木栅。
这回倒是好看了,不过令狐潮却想哭,丫鬼主意咋这多呢?
投石机既然不行,那就再换,这次云梯攻城,密密麻麻的燕军将士顺着云梯往上爬,张巡见此笑了笑,你们爬云梯挺辛苦啊!
出于人道主义,张巡决定请他们烤烤火,于是在蒿草上浇上油,点火扔下去,燕军将士想骂人,姓张的,我们不冷!】
【令狐潮望着城头那是满脸伤心泪啊,天可怜见,额就想打个胜仗,表现一哈子,有囊个难吗?
事实上就是这么难,因为张巡守城有个特点,不死守!抽空就给燕军来一下狠的,要么趁燕军松懈去偷袭一下,要么趁燕军觉睡得正香的时候去放把火庆祝一下,搞得燕军士卒欲仙欲死的。
坚守雍丘六十多天,大小战事三百多次,带甲而食,剑不离身,抽空还爱搞偷袭,令狐潮彻底无奈了,搞不定,撤~
什么?撤兵?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啊,门儿都没有。张巡一下乐了,这战机不来了吗?立刻率兵追击,大败敌军,俘虏两千多人,差点儿活捉令狐潮。
令狐潮彻底毛了,我都不打了,你还来,不忍你,马上带着兵又回去围雍丘,但到雍丘后他又无奈了,攻城攻不破,打又打不赢,算了,试试招降算了!
两人一个是雍丘县令,一个是真源县令,之前挺熟悉,令狐潮就想打一下感情牌,结果可想而知,被张巡一通怼后,惭愧而走。
没辙,继续围吧,这一围又是四十多天,直到李隆基逃往四川的消息传来】
【令狐潮听到这消息一下子乐了,皇帝都跑路了,张巡你还守个什么?跟咱混不香吗?
立刻写了信给张巡送去,张巡看了信沉默了一瞬,这事儿闹心啊!不过他没捂着,立刻把情况告诉了众人。
手下众人看了这信军心立刻不稳了,有六人更是要求率兵投降,毕竟皇帝都跑了,他们还守什么,改天换日就在今朝了。
张巡看着这六个高级军官眼神幽幽的,估计心里在笑,多亏了令狐潮啊,这不安定因素不就找出来了?
当然,张大人没立刻动手,而是借口明日再商议,打发了众人,然后第二天把皇帝的画像拿出来朝拜之后才宣布这六人的投敌计划。
六人当时就麻了,张大人你不厚道啊,这钓鱼执法跟谁学的?无奈群情激愤,六人当场领了盒饭,军心重新稳定】
【令狐潮挺郁闷,没能招降张巡不说,还帮他清理了内部不安定因素,这波属于助敌啊,亏死了!
但没办法,事情已成定局,得嘞,继续围吧,他就不信了,凭雍丘小城一座,粮食能撑多久。
确实,雍丘没粮食了,但张巡表示,城里没粮不代表城外也没有啊,没粮食咋办?抢啊,燕军辣么多粮食,少一点又不会死人。
正巧,给燕军运粮食的船队来了,数百艘船呢,张巡在城上见着都羡慕,雍丘就缺粮食啊,不过不急,粮食马上就是他的了。
白天没动作,等到了晚上,张巡把军队调到了城南,装作要出城的样子,令狐潮知道后立刻把军队也调到城南堵他,毕竟这位张大人鬼主意太多,得防着点儿。
结果千防万防,不料张巡就是虚晃一枪,人家目的就是城外那些粮食,趁燕军都在城南聚集的空档,立刻派人去河边抢粮食。
带不走的直接一把火全烧了,给令狐潮气得半死】
【张巡智盗敌粮,给令狐潮气得不行,立刻大手一挥,开……攻城!
攻吧,张巡表示不怂!不过打了几天后张巡发现出事儿了,箭不够了,咋办呢?
照例望了望城外,燕军有啊!于是好戏来了,趁着夜黑风高,张巡密令麾下士兵……扎草人,对,扎草人,还给穿衣服那种。
完事儿后拿绳子绑好,从城头上慢慢放下去,由于之前张巡玩得太花,燕军是一刻都不敢松懈,这不,草人刚放下去就被燕军发现了,然后禀报令狐潮。
令狐潮出营一看,好家伙,还想搞偷袭?这不能忍,立刻下令燕军放箭,估计当时他还挺得意,终于被他逮到一次,出口恶气,不容易啊!
燕军也是憋了太久,好不容易有个发泄的机会,哪能轻易放过,可劲儿的放箭,一直放到天色发白。
天…亮了,梦碎了,燕军悲伤的发现墙上那些全是草人,他们跟个傻子似的,放箭扎了一晚上的草人玩儿!
他们满脸不开心,张巡却开心了,好家伙,草人身上密密麻麻全是箭,一数,数十万支,充分证明了他们人气有多高,这燕军对他们满满的都是爱啊!
眼看前景这么好,张巡决定再接再厉,之后几天每晚按时放草人下去,燕军将士看了都撇嘴,贪得无厌啊你,把我们当傻子了是吧?
燕军表示我们不傻,就不放箭,气死你!不放箭好啊,张巡表示你们确实不傻,所以我给你们还准备了惊喜。
几天后,眼看燕军已经习以为常,张巡决定派真人下去玩玩,敌我一家亲嘛,没毛病。
于是五百勇士充当了一次草人,燕军将士看到以为还是草人,估计都挺无语的,张大人你这草人玩几天了,没新意啊!
没新意吗?张巡表示今天咱不玩草人,本大人教你们撵兔子。
五百勇士下城后持刀直奔敌营,燕军毫无防备之下吃了大亏,直接炸营了,将士自相践踏,不辩敌我。
以致于令狐潮下令集集兵马都没人搭理他,仓促之间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被唐军杀得大败,令狐潮狂奔出去十多里才稳住阵脚】
【当然,作为一个称职的龙套,令狐少侠……错,是令狐大人肯定不会轻易放弃,因此没多久他又来了,加紧围城。
期间,张巡曾让部将雷万春跟令狐潮答话(睢阳六忠烈之一)结果燕军趁机放箭,以致于雷将军脸上中了六箭。
最牛的是即便如此雷将军依旧巍然不动,而且就这都还不死,直让令狐潮以为射中的是木头人,等燕军查探后才知道竟然是雷万春。
令狐潮很惊异,远远的对张巡说:刚刚看见雷将军,才知道您的军令有多森严,但不知天道,终究免不了败亡。
张巡当即怼了回去:你连人伦都不懂,还敢妄谈什么天道?令狐潮当时估计挺尴尬,至于不?】
【燕军围城日久,城中木材都用尽了,因此张巡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燕军,不过这次不搞偷袭,他决定换个思路,假装弃城。
对令狐潮放话说,请你领军退后六十里,我好弃城逃逸!按说这话正常人都不会答应,可令狐潮不是正常人。
他太想赢了,因此他没多想什么,果断的带兵退了六十里,张巡也如约带兵出城,不过不是逃跑,而是去搞破坏。
离城三十里内的燕军营寨全被他毁了,木材什么的只要有用通通带回城里,用来守城。
令狐潮气坏了,姓张的你不讲信用啊,说好的逃跑呢?你这样显得我很傻知道不?无奈,张巡已经退回城中,他只能再次率军围城。
可能是觉得耍了令狐潮一次很过意不去,因此,张巡决定再耍一次,又派人给令狐潮传话,让他送三十匹马来,供他出逃,这样令狐潮就可以兵不血刃的得到雍丘。
被骗了一次按说应该长记性了,偏偏令狐潮不长记性,又按张巡说的给他送了三十匹战马。
张巡得到马后,立刻挑了三十名壮士,每人配一匹战马,准备第二天给令狐潮一个惊喜,毕竟这么听话的孩子可不多见。
燕军营寨中,令狐潮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天黑都不见张巡出逃,心里那个气啊,姓张的你又耍我!
于是,第二天这家伙又率大兵压境,责备张巡失约,张巡回答得挺有意思,他说我确实想逃,但将士们不让我走啊!一摊双手:我有什么办法,我也很绝望啊!
令狐潮气炸了,装,来你继续装,我令狐潮看起来这么像傻子吗?
大手一挥,兄弟们攻城!结果很悲剧,燕军阵型都还没列好,三十名勇士就骑着令狐潮昨日送去的战马杀了过来,燕军猝不及防,登时大乱不止。
被斩首百余级,兵器、牛马更是损失不少,令狐潮随后率军退到陈留,一时不敢再攻雍丘,实在是被张巡搞怕了】
【令狐潮退兵后,张巡又打听到有七千燕军进驻白沙涡,想切断雍丘后路,于是张巡趁夜率兵突袭,大败燕军。
这也是为什么张巡守一城就能守住江淮的原因,因为你如果不干掉他,哪儿也别想去。
之后回军经过桃陵的时候,张巡又遇上了四百多名燕军,于是这些人悲剧了,全被张巡俘虏!
来回这十日里张巡威名远播,因此百姓脱离燕军前来依附张巡的多达上万人,而直到此时,雍丘已经被燕军围了整整四个月。
围城的燕军常常是几万人,而张巡呢?最富裕的时候手上也不过三千人,但他每战必胜,也因此,才有了那句莫道书生不知兵!】
【同月,老朋友令狐潮又来了,这次他学聪明了,他决定智取,派人假扮朝廷使者,谎称皇帝召见张巡。
结果可想而知,张巡岂是能被轻易忽悠的?计谋被轻易识破,领头的使者被杀,随从扭送吴王处。
756年八月,燕将李庭望领兵两万向东攻打宁陵和襄邑,结果因为晚上在雍丘城外宿营,就被张巡热情招待了一次,燕军大败,李庭望无奈收兵逃走。
十一月初四,令狐潮再次率兵一万进攻雍丘,被张巡打得大败而逃。初八的时候这龙套又来了,张巡又送他一场败仗。所以说他是全史最强龙套不是没有道理】
【756年十二月,因为令狐潮屡战屡败,几个月了燕军愣是拿雍丘没有一点办法,索性在杞州筑城,以此来掐断张巡的粮食补给。
同月,叛将杨朝宗率兵两万企图攻下宁陵隔断张巡后路,因此张巡主动放弃雍丘,率兵坚守宁陵,和睢阳太守许远、城父令姚訚在宁陵汇合。
杨朝宗率兵到达宁陵后,张巡、许远派南霁云、雷万春出战,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大破杨朝宗所率兵马。
杀叛将二十员,斩首万余级,杨朝宗收拢溃军,仓惶逃离。这毫无疑问是场大胜,而且是硬碰硬打赢的。
为此,唐肃宗特意下敕书任命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唐军打了胜仗,张巡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肯定不能只顾着自己。
因此他立刻派出使者,向虢王李巨请求给有功将士派发委任状和赏赐,结果这李巨挺抠门儿,就只给委任状三十通,赏赐半根毛都没有。
张巡彻底怒了,我又不是给自己讨赏,那是给有功将士的,加上现在还是大唐危急存亡的时候,至于舍不得一点赏赐?直接写信责备这个宗室王爷。
没错,张巡就是这么刚,李唐皇室都敢骂,可惜这抠门王爷非常光棍,直接不搭理张巡,搞得他一肚子火没地儿发】
【宁陵之战取得胜利后,张巡、许远立刻移师守睢阳,为什么守这里呢?因为这里靠近睢阳渠,在北方被打烂的情况下,唐朝只能依靠江淮钱粮续命。
而江淮钱粮想要快速运达北方就必须依靠运河,所以睢阳这地方至关重要,一旦睢阳丢了,唐朝命脉也将被燕军掐断,那唐朝能不能存在也就成了问题。
757年,大燕皇帝(自称)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继位,派出大将尹子奇率兵十余万进攻睢阳。
面对前所未有的强敌,张巡、许远依旧选择了死守城池,许远深知自己论军事才能不如张巡,因此推举张巡为主帅,自己负责筹集军粮和战争物资。
张巡任主帅后先是诛杀了内部叛将田秀荣,随后率兵主动出城袭击燕军,将燕军打得大败而逃,缴获大批战利品。
事实证明,不是令狐潮不行,实在是张巡太能打,换了个尹子奇依旧只有挨揍的份儿!
初战告捷,朝廷加封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侍御史,姚訚为吏部郎中,当然,依旧只有委任状,赏赐是半分没见着】
【五月,江淮正值麦熟的时候,燕军在城外割麦充作军粮,张巡在城上看到后,立刻集结士兵,擂动军鼓作出一副出战的样子,燕军对他是怕极了,立刻停止收麦,严阵以待。
结果张巡擂鼓擂了一会儿后,不准备打了,让士卒去休息,燕军欲哭无泪,你这有点儿大喘气啊!
不打就不打吧,燕军继续收麦,结果没多久战鼓声又响了,张巡在城上指挥着士卒卖力擂鼓,可能还不时跟燕军招手互动一下,那张笑脸,燕军别提有多恨了。
果然,没多久后,张大人累了,又去休息了,如此几次后,燕军已经有些习惯了,当战鼓声再次响起时,燕军已经没人去在意了。
结果就在这时,南霁云率兵开城门杀了出来,直捣尹子奇大营,斩将夺旗,毫无防备的燕军再次吃了败仗。
几乎就在同时,一名燕军大将率一千铁骑直奔睢阳城下,想要招降张巡。张巡可精了,一边跟燕将聊着天儿。
一边暗中派出几十名勇士,从城上吊下藏在没水的护城壕中,趁燕军毫无戒备的时候突然杀出,再败燕军】
【张巡死守睢阳数月,燕军始终攻不下睢阳,没办法了,就这么个猛人,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过,玩心眼儿更不是对手。
围吧,继续围,睢阳地方就这么大点儿,总归会缺粮的。
他们说对了,睢阳缺粮了,一如王禀守太原,阎应元守江阴,内无粮食,外无援兵,粮食永远是一个大问题。
七月,城内的唐军每天只能分到一勺米,对,一勺,越吃越饿,不吃就只能死,一勺米吃完,再饿时就只能吃树皮、草根,甚至是纸。
坚持到这时候的唐军只有千余人,已经是瘦弱得连弓弦都拉不开了】
【很不幸,睢阳城中的虚弱被燕军知道了,尹子奇大喜过望,望向城头那个年近半百的书生大笑不止,张巡啊张巡,饿殍弱卒,你拿什么和我斗?
攻城!拿下睢阳,他尹子奇定要战胜那个书生!
能攻下吗?不,张巡还没倒下,睢阳…丢不了!当燕军的云梯搭上城墙,当满脸喜色的燕军顺梯往上爬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钩杆、是烈火,燕军攻城再次宣告失败。
攻城失利?不要紧,尹子奇依旧怀着自信,云梯不行就用冲车,用攻城棰,可惜还是不行,城上不断落下的石块告诉他,这办法还是不行。
没辙了,尹子奇再次丧气,回望城上那道身影,书生啊,你在坚持什么?你效忠的皇帝,你那些同袍可有一人援你?
继续围吧,看这书生终究能撑几时!
外敌不退,内患迭起,眼看着唐军将士一个接着一个死去,张巡却是无能为力,这些勇士,这些英雄,没有死在战场,却是死于饥饿,是他张巡无能。
不知坚守数月他可曾睡过一个安稳觉?不知做下这大恶之事前他可曾一夜无眠?这是个狠辣的书生,狠辣到可以以人为食,亲手杀了自己爱妾霍氏给唐军将士充饥。
另一个狠书生叫许远,杀了府中奴僮给将士吃。以人为食,他们该是知道曾经有一个词叫做两脚羊,熟读经史的他们该知道做下这恶事会留下怎样的污名,千载万世也擦不掉、洗不净!】
【张巡,这个书生非常狠,对敌人狠,对自己也狠!世人或争名或为利,唯有他利不曾获半分,杀人为粮也让他将名丢了个干净!
这是个集大善、大恶于一身的人!大善是因为他死守睢阳,力保两淮,如果没有他,以燕军抢掠烧杀的德性,江淮百姓将会死伤多少?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并不夸张,他舍了名利,为的只是忠义和江淮百姓,因此南霁云、雷万春至死不肯背离。
千余唐军也愿追随他,甚至于还劝回了叛将李怀忠,在睢阳生死存亡关头跟张巡战至最后一刻。
说他大恶?这世间大概没什么事是比食人更恶的,因此后世有人说他残忍,说他是吃人魔王!
这确实能说他,他也辩不了,后人能骂他残忍,睢阳百姓能恨他怨他,可唯独江淮百姓不能骂他,大唐君臣不能骂他!
张巡,对得起大唐,对得起江淮百姓,唯一对不住的,只有睢阳百姓,只有他那爱妾霍氏,只有许远府中奴僮】
【睢阳被围,接替李巨担任临淮节度使的贺兰进明、驻军彭城的许叔冀尽数见死不救,两人或是担心救援不成,自己还背上败军之将的骂名,或是嫉妒张巡威望,总之两人都持观望态度,坐看睢阳城陷,张巡等六君子死难。
若说两人都不知道,那真是鬼都不信,张巡可是派南霁云亲身到两处去求援的。
结果两个败类一个比一个气人,许叔冀不给兵马,而是给布匹,气得南八,也就是南霁云大骂不止。
贺兰进明更牛,说睢阳存亡已定,出兵有什么用处?气得南霁云挥刀斩下一指,更是箭射佛塔,发誓剿灭燕军叛贼后一定要杀了这货。
只可惜最后睢阳城陷,南霁云和张巡一起遇难,没机会亲手杀了这货】
【南霁云遍求援兵无果,只能往张巡曾经任职的真源县碰碰运气,倒还真叫他遇上了好运,李贲送了他一百匹马。
又往宁陵,城使廉坦带三千兵马和他一起赶回睢阳,可惜乘夜入城时被燕军发觉,将士大多战死。
南霁云确实不愧为猛将,就这样的境地还能从燕军手里抢到几百头牛赶回城里,对了,记得南霁云似乎还是一个神箭手来着,尹子奇都被他射瞎了一只眼,可惜没射死那货。
依靠少量的粮食,张巡率众又坚守了三个月,直到757年十月,睢阳城被攻破,张巡回望身旁仅剩的五百将士,不禁泪流满面!
为张睢阳齿!那是痛骂贼人,牙都咬碎的震撼,燕军捉住张巡,用刀撬开他的嘴时,他所剩牙齿不过三颗。
英雄总是悲情,城破即是死期,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姚訚以及死得很早的贾贲,多年后他们被称为睢阳六君子。
人们不会忘记,曾经有这么一群人,靠着数千兵马,坚守江淮两年,歼敌一十二万,最终殉国而死】
【上榜理由:书生亦知兵,探手挽天倾!】
少年博览群书,与其兄一门两进士,名重一时。
青年为官造福一方,不从奸相掌权,不得升迁。
叛乱一朝起,书生领兵,每战皆胜!
雍丘数月,令狐潮饮恨城下,不得寸进。
智取敌粮、草人借箭,妙计层出不穷!
宁陵大捷,皇室吝啬,书生书信大骂!
睢阳十月,人肉为粮,书生狠辣惊人!
切齿击贼,求援无路,睢阳忠烈蒙难!
位于衡水市桃城区邓庄镇东部的留仲村,是一座古老的大村庄,历史上曾称过留仲堡与留仲镇。全村现有772户,3172人。其中,渠姓有190户、711人,居全村33个姓氏之首。而在别村,邓庄镇东葛村也有姓渠的(初期由留仲村迁入),但户数与人数都不多;在路北开发区渠伍营有一户姓渠的(明初移民),现已迁入市内。如在市区内碰到一个渠姓人,若问其老家是哪儿,几乎都说是留仲村的。渠姓虽在留仲村是大户,但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
明初渠氏移民留仲村
渠氏家谱。
据地方志记载和村中老人的传说,在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渠氏兄弟三家由山西祁县贾令镇迁来。老三落脚于渠伍营村,老二、老大起初落脚于武邑县地圈村,后又移居于原有陈、曹二家的留仲村,随后老大又迁徙到山东,唯有老二定居下来。据说,渠氏家族从山西迁来时,在长途跋涉中,当家人坐的是“骡驮轿”,这可见其家底之殷实与富足。渠氏族来留仲村后,垒房盖屋,开荒种田,并继承与发扬山西先辈的传统精神,既耕读传家又兼营工商,经过数百年的打拼,逐步发展成为村中的名门大户。
明朝时期,在村中建了两座楼——东楼和西楼;清末初期,村中曾出现过“太和号”“大北院”“南布店”“宝老宪”“前、后楼”等多家富户。在1958年前,村北有一大片渠家坟地,石碑林立,最北面的碑上刻有始祖“渠全”之名,有诸多石碑上刻着“大明”“大清”与“邑庠生”“太学生”等字样,显示该族曾有过的荣耀;在清光绪年间,后楼渠承江和渠承浩弟兄二人同科考中武举。据史书和地方志记载,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兴起的义和拳运动中,渠承江是反帝爱国的首领人物。
经过六百余年的繁衍生息,渠氏后人共有多少分支,已细说不清,只知有几个分支人丁兴旺。虽家谱早已失存,标志辈分的“中间字”也多乱了谱;且有的同一辈人最长的生于清末,最小的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还有,最大的辈与最小的辈已相差八辈;尽管如此,但是称呼起来,辈分还不会错。
祁县渠氏原籍上党
渠家大院,晋商博物馆。
为寻根溯源,我借旅游之机去了山西祁县等地。在祁县古城东半城大都是渠氏家族的房产,人称“渠半城”。最著名的城堡式建筑群是渠家大院,现已辟为“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在祁县,渠姓主要分布在县城内、城关乡、赵西镇、贾令镇、来远镇等地,他们是同一个老祖宗。始祖叫渠济,原籍上党(今长治市)长子县,为经商于洪武元年(1368年)迁居祁县。从年代和姓名构成上看,祁县的渠济和留仲村的渠全似为同辈兄弟。可能是兄弟众多,渠全三兄弟迁往河北,而渠济留在了祁县。渠济与其后代靠倒卖上党地区土特产到祁县而逐渐富裕起来,到第九世渠士重时,便结束了摊贩生意,开始在祁县城内开设铺面,创立字号。十四世渠同海由“走西口”经营粮、油、茶,并兼营钱业生意。到十七世“源”字辈,渠氏商业到达辉煌的顶点。其生意触角延伸到全国各大城市水旱码头;并由蒙古、俄国,直至欧洲。开设了三晋源、长盛川、汇源涌等多座著名票号,还有百座茶庄、盐店、绸缎庄、药材铺等。人称渠源浈为“旺财主”,说他家的资产有三百至四百万两白银之多,是全国著名的巨商大贾。从十三世到十七世,渠氏家族人虽都有各种不同的职官头衔,但那都是用银子买取的。只是到了十八世渠本翘一代,始有靠读书考取功名者。
渠本翘
渠本翘(1862年-1912年),字楚南。因自幼眼睛高度近视而不被父渠源浈所喜,故随母寄居在外祖父乔朗山家(即祁县乔家大院)。他入乔家的私塾读书,既有良师指导,又有学友日夜砥砺,学业大进。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中进士,为三甲第四名,以内阁中书用。历任住日本横滨市领事,山西大学堂监督,三品京堂候补,典礼学院直学士。在1906年著名的爱国保晋护矿运动中,他任保晋公司总经理。渠本翘集官、商、绅于一身,是爱国主义者,又是民族工业家,还是捐巨资办学助学的教育家。从史料中知,渠本翘是渠姓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位人物。从考取功名的年代看,渠本翘与留仲的渠承江似为同辈人,但也只是猜测而已。早在农业合作化前夕,山西贾令镇寺塔村曾有人到留仲村找渠姓长者,商量老祖坟上柏树林的处理事宜,原本“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渠氏后裔们,却连辈分也排不上来了。来人又见留仲渠氏户多人多,卖树后的钱也不好分,回去后便再无下文了。
渠伯乃渠姓之始祖
祁县渠氏是由上党地区迁去的,那么上党的渠氏又由何方而来?比较流行的传说是,渠姓源出自姬姓,周武王(姬发)封其同父异兄弟康叔为卫国伯(今河南北部长垣一带),其后代有个人“采邑”为渠地,故此人氏号渠伯,他乃渠姓之始祖。又传说,到唐代天宝年间,渠伯的后裔为避牵连之祸分成了三个姓:渠、瞿、璩。经过千百年社会的、变迁、移民等,渠姓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地;瞿与璩姓也分布多地,在衡水地域内,景县的曹庄和武强的璩家村,都有璩姓人。瞿姓与少见的璩姓均在《百家姓》,不知是何原因,北宋时期钱塘儒人编写《百家姓》时,竟丢掉了渠姓。然而,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公园游览时,我见到一本有关移民姓氏的《千家姓》,文中有“……白日落露 渠窄需宽 卜从揭娣 布依曲弯……”渠姓赫然入目。由《千家姓》可知,在实际中,不在《百家姓》的姓氏还真不少哩!
渠基雷(衡水)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