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紫微斗数

秧马是什么工具 秧马是什么朝代的

发布时间:2024-04-14 16:58:45作者:落荒而逃来源:用户分享

秧马是什么工具 秧马是什么朝代的

本文目录一览:

乡土记忆|秧马

为什么我看到的秧马是三条腿?

查阅了一下资料,秧马也有四条腿的。

古代中国,秧马是半月形的马鞍形状,真像只船。后来就简化了。

秧马,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何时发明,尚无定论。北宋开始大量使用。其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背面象瓦,供一人骑坐其腹以枣木或榆木制成,背部用揪木或桐木。操作者坐于船背。如插秧,则用右手将船头上放置的秧苗插入田中,然后以双脚使秧马向后逐渐挪动;如拔秧,则用双手将秧苗拔起,捆缚成匝,置于船后仓中,可提高功效及减轻劳动强度。宋代大诗人苏轼曾撰写诗文,热情为之宣传推广,并安排实物进行示范表演。当时,在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均有秧马使用。元代以后,继续不绝,各种式样的秧船,皆从秧马演化而来。

秧模田,秧马,独轮车送秧,一条龙。粒粒皆辛苦,是有道理的。

-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八公山视界”,欢迎交流!

(点击右上角“关注”)

乡土记忆|秧马

为什么我看到的秧马是三条腿?

查阅了一下资料,秧马也有四条腿的。

古代中国,秧马是半月形的马鞍形状,真像只船。后来就简化了。

秧马,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何时发明,尚无定论。北宋开始大量使用。其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背面象瓦,供一人骑坐其腹以枣木或榆木制成,背部用揪木或桐木。操作者坐于船背。如插秧,则用右手将船头上放置的秧苗插入田中,然后以双脚使秧马向后逐渐挪动;如拔秧,则用双手将秧苗拔起,捆缚成匝,置于船后仓中,可提高功效及减轻劳动强度。宋代大诗人苏轼曾撰写诗文,热情为之宣传推广,并安排实物进行示范表演。当时,在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均有秧马使用。元代以后,继续不绝,各种式样的秧船,皆从秧马演化而来。

秧模田,秧马,独轮车送秧,一条龙。粒粒皆辛苦,是有道理的。

-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八公山视界”,欢迎交流!

(点击右上角“关注”)

苏轼的《秧马歌》|舒飞廉

插秧机在工作

小满收麦,遇雨,可能二十四节气诸大神们,也被今年的闰二月弄糊涂了。昨晚开车回村,乌云四合,雨滴打窗,一路上都看到开着收割机在大田里抢收新麦的乡民。现在麦秸秆返田,麦粒装袋,湿一点,去收购站用烘干机烘烘,估计也没事,穿雨衣雨靴坐驾驶室,也淋不到雨。有了机器的协作,我估计这雨天收麦,虽然不如晴天里,南风嫩、阳光照、布谷劝、野兔跳那般爽快“了撇”,但要“行蛮”,也不是行不通。雨越下越大,一夜未停,清晨起来读书,密雨犹自在敲击三楼阳台上的白洋铁雨阳篷。今日翻到的是王水照先生选注的《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诗选”部分的《秧马歌》。这个选本有精良的定篇,精确的注音、释字、释典与讲解,还有仔细挑选的“评笺”部分的材料汇编,好像是与先贤们一起座谈,在来龙去脉、前后照应里往下读,特别的津津有味。

以水照老师的出注,《秧马歌》写在绍圣元年(1094年),其时东坡五十九岁,再次贬谪南方,目的地是英州、惠州。中途经过江西吉安,他的老师欧阳修的家乡庐陵,当地已致仕的官员曾安止在修一本名叫《禾谱》的农书,东坡翻看,发现缺失一种农器:“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史记》‘禹乘四载’‘泥行乘橇’。解者曰‘橇形如箕,擿行泥上’,岂秧马之类乎?”他写下这一段文字来推荐“秧马”入谱,已经是赞不绝口,绘声绘色,犹不称意,还特别写诗:

春云濛濛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

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垅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

耸踊滑汰如凫鹥,纤纤束藁亦可赍。

何用繁缨与月题,朅从畦东走畦西。

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卢跃檀溪。

归来挂壁从高栖,了无刍秣饥不啼。

少壮骑汝逮老黧,何曾蹶轶防颠隮。

锦鞯公子朝金闺,笑我一生蹋牛犁,

不知自有木駃騠。

真是喜气洋洋,洋洋洒洒,逸兴遄飞,跃然纸上!献了谱,写了诗,还没完,他老先生到惠州,又写了《题秧马歌后》一文,说他将诗抄给惠州博罗县令林抃,在惠州的稻田里制作试用秧马,又想起自己在阳羡有稻田,便找前来探访他的衢州进士梁琯,“乃得指示口授其详,归见张秉道可备言范式尺寸及乘驭之状,仍制一枚,传之吴人,因以教阳羡儿子尤幸也。”好家伙,这一下,大禹传下来的法宝,被东坡由庐陵传到了惠州,又由惠州传到了江浙,他是恨不得天下每一个种水田的人,都骑着秧马去插秧,“朅从畦东走畦西”,“耸踊滑汰如凫鹥”,乘风破浪,不亦快哉!

写写农事,官员以示亲民,隐士以示隐逸,城里人以示农家乐,住民宿吃农家菜,正常的,但像东坡这样的真爱粉,真下乡,真关切,真批评,却是少的,而且我还觉得,东坡是真正种过田,干过农活的。以上诗文中发现称手的农具的狂喜,只有体验过艰苦的田间劳作的人,才可体会到,情不自禁地迸发出来。磨得飞快的镰刀,不轻也不重的锄头,弹性刚刚好的扁担,推起来就走的“鸡公车”,勤勉而听话的牛,这些都是农人们的恩物,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是会有愉快的身体感的。苏轼童年的家在四川眉县纱縠行,县城中的小康之家,可能有临街的店铺,城垣之外也有田地,情形应与生长在江苏高邮竺家巷的汪曾祺,湖北黄梅县城小南门的废名,是差不多的,他们都有在临街老屋的后院里嬉戏、在城外田野上漫游的动人记忆。小苏轼与小苏辙在一块儿学写诗文、学作范滂之余,有无向长工中的老把式“问稼”的经历,我在王水照、崔铭两位老师作的《苏轼传》(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中,没有查到记载。

但苏轼四十五岁(元丰三年,1080年)贬来黄州后,是种过地的。他向太守请借了一块废弃营地,在郡城东门外的低坡上,有五十余亩,自元丰四年二月开始,领着全家人开荒耕作。他全家男女老少,大概是二十余口,人数不算少,十来个劳力总有,何况还有朋友们来“精准扶贫”。他写《东坡八首》,仔细描述他如何经营垦荒、种稻、种麦等农业,以我这个过来人的眼光来审视,他是真的下大田,下大力,出大汗,耐大劳,并不是一味在田埂上穿靴戴帽、拄杖安步,来回寻诗觅愁。读《二红饭》文,可以感受到他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亲手种出的粮食的欢喜。这一年他在东坡收获了二十多石大麦,初衷可能不是吃,而是学陶渊明种秫酿酒。耕作的辛劳,有时候是会超过人类身体的耐受能力的,需要特别的勤勉与忍耐,过了这一关,才能够做回农民。我觉得东坡是有“做回农民”的夙愿的,他开荒东坡,并非是表演给神宗和京城达官观看以乞怜的“行为艺术”,可能就是他理想的实践。在来黄州之前,他在徐州做地方官,求雨谢雨的路上,曾写过五首《浣溪沙》,这恐怕是一组写村社生活最朴素最有情味的宋词,“照日深红暖见鱼”“旋抹红妆看使君”“麻叶层层荣叶光”“簌簌衣巾落枣花”皆如是,我特别喜欢第五首: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乡村四月的风光,唤醒了使君大人“耦耕身”的基因与本能。“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特别好。后来他在《题渊明诗》文里头表扬陶渊明:“陶靖节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人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的确,只有在田野中的人,以农夫的身份,才能体会到南风吹来,刚刚起身的禾苗在光风中招展的喜悦,它是朝向丰收的、新年的、小康的,朝向一家人的饥饿与温饱,又是细微的、身体的、有神的、美学的,这些诗句里,有乡村生活的“夜气”“灵光”与“灵晕”。

古典时代的大诗人文章家,真正种过田的也不多,李白杜甫估计没有,王维、孟浩然也够呛,能握锄持镰、挽起裤腿与稻黍稷麦菽既久,我能想到的,也就是渊明与东坡了。现代作家里,写乡土题材的,周氏兄弟,鲁迅可能下乡收过租,周作人是在1919年新村运动兴起的时候,特别去日本宫崎县学过一个月的农,回来后写成《访日本新村记》,说:“种下许多甘薯,在草地上同吃了麦饭,回到寓所,虽然很困倦,但精神却极愉快,觉得三十余年来未曾经过充实的生活。”只是回到北京后,他又躲回自己的书斋了。沈从文、废名不论,许地山可能也只是在后院里栽过一点花生。赵树理、孙犁、周立波、柳青是当行本色,是在庄稼地里摸爬长大的。金庸抗战胜利后,曾在湘西泸溪县的农场里工作过一两年,作为管理人员,可能也下过田吧。大少爷出身,确凿地自愿下田的,是汪曾祺,他1958年去张家口的农科所工作,四年下来,不仅拿下所有的农活,还成为一名打农药的高手,西南联大没有好好毕个业,农科院的绩点却是满分。他割谷打药时,是兴高采烈的,这个大概也是了却掉小时候,他跟随了不起的父亲“王淡人”,在高邮乡下漫游时的乐耕慕农的心愿,所以他的《羊舍的夜晚》《看水》《王全》《塞下人物记》《黄油烙饼》《葡萄月令》等小说与散文,是有农民的汗水味儿与作物的芬芳气息的,与“良苗亦怀新”“日暖桑麻光似泼”等诗一样,非耦耕植杖,而且是发自内心喜欢者,“不能道此语”。

回到东坡的秧马。他说大禹“泥行乘橇”,这个可以说明大禹在下雨天出门治水,可能是乘坐着一种像雪橇一样的载具,也许可推测为后来秧马的原型,他自己第一次看到秧马的“范式”,还是在黄州时期,“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武昌者何?武(汉)鄂(州)黄(州)黄(石)是也。也就是说,以苏轼早年凤翔、密州、杭州、徐州的田野调查,在当日大宋全国范围内,秧马首先出现在武鄂黄黄一带,这可能与其时占城稻传入江淮,分早、晚两季,移秧插栽有关?我能够补充的材料是,在我小时候,在我们老家湖北孝感一带,秧马的确是常见的农器,我们家就有两个,农忙时“我有桐马手自提”,的确是称手好用的双抢大杀器。

今日秧马

父母带领我们兄妹四个小的,排成一排,“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还蛮有一点生产竞赛的味道,谁插慢了,就会被“笼”在里面退不出来。我们觉得“筋烦骨殆”,父母即会用“克马(青蛙)无颈、细伢无腰”来开解我们。我们并不需要使用秧马插秧,它会影响到插秧时那种“手把青秧插满田”的效率与韵律。但是爷爷在秧底田里扯秧,是需要秧马的,他穿着高筒胶鞋骑坐在秧马上,由秧马的肚子里扯出“束藁”(稻草),将扯起来的“翠剡”秧苗缠绕成“秧头”,层层摆放到身边的箢箕里,蚂蟥在春水里钻来拱去,蚱蜢在他身边跳来扑去,等两只箢箕都满了,他就将青秧晃悠悠挑到大田田埂上,稳稳地将秧头均匀地抛到我们身后,等候我们一一分解栽插。这个美妙的“木駃騠”,更多的时候是被“老黧”们使用,以缓解他们的“老腰”的。所以我想与写过《石钟山记》的东坡讨论的是:秧马可能是扯秧的神器,插秧的时候,其实是不太会上阵的。

对,双抢结束,也不一定是“归来挂壁从高栖”,秧马是多么有意思的玩具啊!因为“昂其首尾”“背如覆瓦”,又由特别结实的榆枣木制成,我们是可以将之作为木马(摇摇马)来使用的。在门前与稻场上骑秧马玩耍,与当下孩子们在超市门口投币骑摇摇车并无不同,摇摇车有播放器,我们也可以自己唱一点“鸦鹊挑水桥上过”之类的儿歌助兴。我读到李白的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脑补的“竹马”就是“秧马”,这个马,也不是高头大马,小时候没看过马啊,我们想到的是“克马”(青蛙),其实秧马的样子,更像虎斑青蛙嘛。至于“床”,我现在明白了,可能是竹床,我们的确是常常在竹床旁边骑秧马的,用得久的竹床与秧马一样,它们的表皮都是绀红色,是被岁月与汗液交替浸咬出来的。

雨天闲话。话说回来,竹床也好,秧马也好,现在都不太用得上了。替补掉竹床的是空调,替补掉秧马的是插秧拖拉机。要是苏轼再来我们武鄂黄黄,来到我们农四村,看到保志堂哥开着他朋克风的插秧拖拉机(其实东坡的“奇器以奇语写之,笔笔欲活”的《秧马歌》也蛮朋克的),一个人,三五天即将我们全村的稻田“轮把青秧插满田”,如此“了撇”“撇脱”(我觉得“撇”字可能是“瞥”,一转眼,由佛语中来),他老人家一定是又惊讶,又高兴,会写文写诗,再作一首《铁马歌》吗?高兴之余,也会有一点惆怅吧!他讲胸有成竹,了然于口,了然于手,写文如此,插秧又何尝不是如此。心口手的配合,带来了创作中的喜悦,“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在,乡下有“铁马”,城里有“ChatGPT”,“手”已经冇得么事用了。

2023,05,24,孝感市农四村

作者:舒飞廉

编辑:吴东昆

光山农村人工插秧忙,田间一道靓丽的风景

眼下,正是水稻插秧的大好季节,位于光山县斛山乡的众森高效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千亩再生稻示范田内一派繁忙景象,社员们正在有序地进行再生稻的人工插秧。

记者在现场看到,轰鸣的机械往返于田间,平整秧田。社员们也分成两组,一组坐着秧马,拔出育好的秧苗;一组正在紧张地插秧,大家低着头、弓着背,动作又稳又准,不一会儿一排排嫩绿的秧苗就齐刷刷地立在秧田中,仿佛一幅色彩斑斓的田园画面。

香港卫视《老家河南——光山篇》纪录片摄制组对栽秧现场进行了拍摄。

光山县众森高效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光山县最早试种、推广再生稻的大户,通过多年来的试验示范,两茬产量接近1000公斤,二茬米质特优。在该合作社的引领下,光山县再生稻种植推广迅速,种植面积由2019年的3.2万亩增至2020年5万亩,2019年头茬平均产量600公斤,二茬平均产量250公斤,实现了亩均增收800元的目标。

受疫情影响,今年光山县再生稻种植时间比往年有所推迟。复工复产后,由于及时选种适宜的再生稻品种,并广泛组织劳力、机械全力推进再生稻种植。目前,光山县水稻插秧全面展开,全县再生稻栽种已接近尾声。

【光山县众森高效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汤福修介绍说:“今年受疫情的影响,虽然在再生稻的种植这一块进度上时间有些推迟,但是通过我们合作社加班加点抢时间,争取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要弥补回来。今年我们合作社又增加了再生稻的种植面积,目前的再生稻面积已经达到了2000多亩,在第一茬收后我们在二茬上加强管理,争取实现亩产吨粮的目标。”】

视频加载中...

▲众森合作社理事长汤福修采访视频

监制/蔡大恩 裴仁和 方明利 责编/梅曙贤 邹璐 余璐(实习)

欢迎朋友圈转发 转载请注明来源

苏轼的《秧马歌》|舒飞廉

插秧机在工作

小满收麦,遇雨,可能二十四节气诸大神们,也被今年的闰二月弄糊涂了。昨晚开车回村,乌云四合,雨滴打窗,一路上都看到开着收割机在大田里抢收新麦的乡民。现在麦秸秆返田,麦粒装袋,湿一点,去收购站用烘干机烘烘,估计也没事,穿雨衣雨靴坐驾驶室,也淋不到雨。有了机器的协作,我估计这雨天收麦,虽然不如晴天里,南风嫩、阳光照、布谷劝、野兔跳那般爽快“了撇”,但要“行蛮”,也不是行不通。雨越下越大,一夜未停,清晨起来读书,密雨犹自在敲击三楼阳台上的白洋铁雨阳篷。今日翻到的是王水照先生选注的《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诗选”部分的《秧马歌》。这个选本有精良的定篇,精确的注音、释字、释典与讲解,还有仔细挑选的“评笺”部分的材料汇编,好像是与先贤们一起座谈,在来龙去脉、前后照应里往下读,特别的津津有味。

以水照老师的出注,《秧马歌》写在绍圣元年(1094年),其时东坡五十九岁,再次贬谪南方,目的地是英州、惠州。中途经过江西吉安,他的老师欧阳修的家乡庐陵,当地已致仕的官员曾安止在修一本名叫《禾谱》的农书,东坡翻看,发现缺失一种农器:“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史记》‘禹乘四载’‘泥行乘橇’。解者曰‘橇形如箕,擿行泥上’,岂秧马之类乎?”他写下这一段文字来推荐“秧马”入谱,已经是赞不绝口,绘声绘色,犹不称意,还特别写诗:

春云濛濛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

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垅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

耸踊滑汰如凫鹥,纤纤束藁亦可赍。

何用繁缨与月题,朅从畦东走畦西。

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卢跃檀溪。

归来挂壁从高栖,了无刍秣饥不啼。

少壮骑汝逮老黧,何曾蹶轶防颠隮。

锦鞯公子朝金闺,笑我一生蹋牛犁,

不知自有木駃騠。

真是喜气洋洋,洋洋洒洒,逸兴遄飞,跃然纸上!献了谱,写了诗,还没完,他老先生到惠州,又写了《题秧马歌后》一文,说他将诗抄给惠州博罗县令林抃,在惠州的稻田里制作试用秧马,又想起自己在阳羡有稻田,便找前来探访他的衢州进士梁琯,“乃得指示口授其详,归见张秉道可备言范式尺寸及乘驭之状,仍制一枚,传之吴人,因以教阳羡儿子尤幸也。”好家伙,这一下,大禹传下来的法宝,被东坡由庐陵传到了惠州,又由惠州传到了江浙,他是恨不得天下每一个种水田的人,都骑着秧马去插秧,“朅从畦东走畦西”,“耸踊滑汰如凫鹥”,乘风破浪,不亦快哉!

写写农事,官员以示亲民,隐士以示隐逸,城里人以示农家乐,住民宿吃农家菜,正常的,但像东坡这样的真爱粉,真下乡,真关切,真批评,却是少的,而且我还觉得,东坡是真正种过田,干过农活的。以上诗文中发现称手的农具的狂喜,只有体验过艰苦的田间劳作的人,才可体会到,情不自禁地迸发出来。磨得飞快的镰刀,不轻也不重的锄头,弹性刚刚好的扁担,推起来就走的“鸡公车”,勤勉而听话的牛,这些都是农人们的恩物,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是会有愉快的身体感的。苏轼童年的家在四川眉县纱縠行,县城中的小康之家,可能有临街的店铺,城垣之外也有田地,情形应与生长在江苏高邮竺家巷的汪曾祺,湖北黄梅县城小南门的废名,是差不多的,他们都有在临街老屋的后院里嬉戏、在城外田野上漫游的动人记忆。小苏轼与小苏辙在一块儿学写诗文、学作范滂之余,有无向长工中的老把式“问稼”的经历,我在王水照、崔铭两位老师作的《苏轼传》(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中,没有查到记载。

但苏轼四十五岁(元丰三年,1080年)贬来黄州后,是种过地的。他向太守请借了一块废弃营地,在郡城东门外的低坡上,有五十余亩,自元丰四年二月开始,领着全家人开荒耕作。他全家男女老少,大概是二十余口,人数不算少,十来个劳力总有,何况还有朋友们来“精准扶贫”。他写《东坡八首》,仔细描述他如何经营垦荒、种稻、种麦等农业,以我这个过来人的眼光来审视,他是真的下大田,下大力,出大汗,耐大劳,并不是一味在田埂上穿靴戴帽、拄杖安步,来回寻诗觅愁。读《二红饭》文,可以感受到他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亲手种出的粮食的欢喜。这一年他在东坡收获了二十多石大麦,初衷可能不是吃,而是学陶渊明种秫酿酒。耕作的辛劳,有时候是会超过人类身体的耐受能力的,需要特别的勤勉与忍耐,过了这一关,才能够做回农民。我觉得东坡是有“做回农民”的夙愿的,他开荒东坡,并非是表演给神宗和京城达官观看以乞怜的“行为艺术”,可能就是他理想的实践。在来黄州之前,他在徐州做地方官,求雨谢雨的路上,曾写过五首《浣溪沙》,这恐怕是一组写村社生活最朴素最有情味的宋词,“照日深红暖见鱼”“旋抹红妆看使君”“麻叶层层荣叶光”“簌簌衣巾落枣花”皆如是,我特别喜欢第五首: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乡村四月的风光,唤醒了使君大人“耦耕身”的基因与本能。“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特别好。后来他在《题渊明诗》文里头表扬陶渊明:“陶靖节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人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的确,只有在田野中的人,以农夫的身份,才能体会到南风吹来,刚刚起身的禾苗在光风中招展的喜悦,它是朝向丰收的、新年的、小康的,朝向一家人的饥饿与温饱,又是细微的、身体的、有神的、美学的,这些诗句里,有乡村生活的“夜气”“灵光”与“灵晕”。

古典时代的大诗人文章家,真正种过田的也不多,李白杜甫估计没有,王维、孟浩然也够呛,能握锄持镰、挽起裤腿与稻黍稷麦菽既久,我能想到的,也就是渊明与东坡了。现代作家里,写乡土题材的,周氏兄弟,鲁迅可能下乡收过租,周作人是在1919年新村运动兴起的时候,特别去日本宫崎县学过一个月的农,回来后写成《访日本新村记》,说:“种下许多甘薯,在草地上同吃了麦饭,回到寓所,虽然很困倦,但精神却极愉快,觉得三十余年来未曾经过充实的生活。”只是回到北京后,他又躲回自己的书斋了。沈从文、废名不论,许地山可能也只是在后院里栽过一点花生。赵树理、孙犁、周立波、柳青是当行本色,是在庄稼地里摸爬长大的。金庸抗战胜利后,曾在湘西泸溪县的农场里工作过一两年,作为管理人员,可能也下过田吧。大少爷出身,确凿地自愿下田的,是汪曾祺,他1958年去张家口的农科所工作,四年下来,不仅拿下所有的农活,还成为一名打农药的高手,西南联大没有好好毕个业,农科院的绩点却是满分。他割谷打药时,是兴高采烈的,这个大概也是了却掉小时候,他跟随了不起的父亲“王淡人”,在高邮乡下漫游时的乐耕慕农的心愿,所以他的《羊舍的夜晚》《看水》《王全》《塞下人物记》《黄油烙饼》《葡萄月令》等小说与散文,是有农民的汗水味儿与作物的芬芳气息的,与“良苗亦怀新”“日暖桑麻光似泼”等诗一样,非耦耕植杖,而且是发自内心喜欢者,“不能道此语”。

回到东坡的秧马。他说大禹“泥行乘橇”,这个可以说明大禹在下雨天出门治水,可能是乘坐着一种像雪橇一样的载具,也许可推测为后来秧马的原型,他自己第一次看到秧马的“范式”,还是在黄州时期,“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武昌者何?武(汉)鄂(州)黄(州)黄(石)是也。也就是说,以苏轼早年凤翔、密州、杭州、徐州的田野调查,在当日大宋全国范围内,秧马首先出现在武鄂黄黄一带,这可能与其时占城稻传入江淮,分早、晚两季,移秧插栽有关?我能够补充的材料是,在我小时候,在我们老家湖北孝感一带,秧马的确是常见的农器,我们家就有两个,农忙时“我有桐马手自提”,的确是称手好用的双抢大杀器。

今日秧马

父母带领我们兄妹四个小的,排成一排,“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还蛮有一点生产竞赛的味道,谁插慢了,就会被“笼”在里面退不出来。我们觉得“筋烦骨殆”,父母即会用“克马(青蛙)无颈、细伢无腰”来开解我们。我们并不需要使用秧马插秧,它会影响到插秧时那种“手把青秧插满田”的效率与韵律。但是爷爷在秧底田里扯秧,是需要秧马的,他穿着高筒胶鞋骑坐在秧马上,由秧马的肚子里扯出“束藁”(稻草),将扯起来的“翠剡”秧苗缠绕成“秧头”,层层摆放到身边的箢箕里,蚂蟥在春水里钻来拱去,蚱蜢在他身边跳来扑去,等两只箢箕都满了,他就将青秧晃悠悠挑到大田田埂上,稳稳地将秧头均匀地抛到我们身后,等候我们一一分解栽插。这个美妙的“木駃騠”,更多的时候是被“老黧”们使用,以缓解他们的“老腰”的。所以我想与写过《石钟山记》的东坡讨论的是:秧马可能是扯秧的神器,插秧的时候,其实是不太会上阵的。

对,双抢结束,也不一定是“归来挂壁从高栖”,秧马是多么有意思的玩具啊!因为“昂其首尾”“背如覆瓦”,又由特别结实的榆枣木制成,我们是可以将之作为木马(摇摇马)来使用的。在门前与稻场上骑秧马玩耍,与当下孩子们在超市门口投币骑摇摇车并无不同,摇摇车有播放器,我们也可以自己唱一点“鸦鹊挑水桥上过”之类的儿歌助兴。我读到李白的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脑补的“竹马”就是“秧马”,这个马,也不是高头大马,小时候没看过马啊,我们想到的是“克马”(青蛙),其实秧马的样子,更像虎斑青蛙嘛。至于“床”,我现在明白了,可能是竹床,我们的确是常常在竹床旁边骑秧马的,用得久的竹床与秧马一样,它们的表皮都是绀红色,是被岁月与汗液交替浸咬出来的。

雨天闲话。话说回来,竹床也好,秧马也好,现在都不太用得上了。替补掉竹床的是空调,替补掉秧马的是插秧拖拉机。要是苏轼再来我们武鄂黄黄,来到我们农四村,看到保志堂哥开着他朋克风的插秧拖拉机(其实东坡的“奇器以奇语写之,笔笔欲活”的《秧马歌》也蛮朋克的),一个人,三五天即将我们全村的稻田“轮把青秧插满田”,如此“了撇”“撇脱”(我觉得“撇”字可能是“瞥”,一转眼,由佛语中来),他老人家一定是又惊讶,又高兴,会写文写诗,再作一首《铁马歌》吗?高兴之余,也会有一点惆怅吧!他讲胸有成竹,了然于口,了然于手,写文如此,插秧又何尝不是如此。心口手的配合,带来了创作中的喜悦,“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在,乡下有“铁马”,城里有“ChatGPT”,“手”已经冇得么事用了。

2023,05,24,孝感市农四村

作者:舒飞廉

编辑:吴东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