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传统节日一共有几个?(春节是传统节日吗)

发布时间:2024-04-14 15:35:40作者:往事如风来源:网络

传统节日一共有几个?(春节是传统节日吗)

本文目录一览: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人民日报

1月25日,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举办“中国新年家庭日”,当地民众饶有兴致地试穿中国传统服饰。 本报记者 郑 琪摄

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1月25日举行“欢乐春节·中国文化日”活动,当地观众在现场与中国表演者合影。 本报记者 张远南摄

1月25日,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欢乐春节”活动上, 当地学生在表演中国舞蹈。 本报记者 姜 宣摄

2020年“欢乐春节”文化活动1月25日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当地青少年在活动上学画中国画。 新华社发

海外中国年味别样浓

在中国农历新年到来之际,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当地民众感受到热烈的新春气息。雅加达市内多所高档商场一楼入口处,不约而同地用中国春节元素装扮一新,具有中国古建筑风格的造型显得分外喜庆。印有中文“2020中国新年快乐”字样的条幅,商场内随处可见。位于雅加达南部的“塞提雅布迪一号”商场,是颇受当地民众欢迎的休闲场所。商场内走廊两侧,整齐地摆满了一排排红灯笼,抬头就能看到印有梅花、牡丹等图案的中国伞装饰,满满的春节元素吸引着过往的顾客在此拍照留念。

雅加达北部的班芝兰唐人街更是热闹非凡,前来这条百年老街选购春节用品的人络绎不绝。放眼望去,“中国红”是街道两侧商家装饰的最闪亮的色彩。造型各异的灯笼、中国结、“福”字、年画、唐装……各种年货应有尽有,数百米老街被前来购物的车辆堵得水泄不通,浓郁的中国“年味”让人流连忘返。

当地时间1月18日,一辆贴满中国“福”字、挂着红灯笼的城市观光大巴车从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驶出,开启了“中国春节文化之旅”。这趟洋溢着春节气息的观光大巴车有别于日常的观光线路,专门带领游客欣赏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市中的中国元素,打卡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孔子雕像、中国城等有关中国的景点,并通过导游讲解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当地民众玛塔带着5岁的女儿乘坐了这趟观光车。她对这次旅程赞不绝口:“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能在欣赏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市风光的同时,了解中国古老的文化,感受她在阿根廷散发的活力,让人印象深刻。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每年春节,舞龙、舞狮、放鞭炮、踩高跷等,这些由毛里求斯政府组织的庆祝中国春节的传统活动,会在大街小巷热闹上演。毛里求斯政府还举办自己的春节联欢晚会,由国家电视台现场直播。此外,春节期间,毛里求斯周边国家的民众也常常前往毛首都路易港的唐人街,品尝中国传统美食并体验中国春节文化。

南非庆祝春节的热情也十分高涨。在中国春节来临前几个星期,南非多座城市的广播节目就开始为新春庙会做宣传。新春庙会是每年南非庆祝春节的一项“规定动作”。2020年的新春庙会活动在约翰内斯堡的曼德拉广场举行。活动邀请到来自中国四川的艺术团,为现场嘉宾带来了舞龙醒狮、威风锣鼓、川剧变脸等一系列节目,吸引了很多当地民众观看。

中国春节成为多国公共假日

中国农历新年在印尼是一个重要节日。2002年2月17日,时任印尼总统梅加瓦蒂在雅加达出席华人庆祝新年大会上正式宣布,印尼政府决定把中国农历新年定为国家公共假日,全国放假一天。梅加瓦蒂表示,印尼政府做出这个决定是为了维护印尼民族与华侨华人的共同情感。此后,每年春节来临,印尼政府和官员都会加入庆祝的行列。

除了印尼,同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文莱也把春节列为全国公共假日。今年1月18日晚,“欢乐春节”主题嘉年华活动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独立广场举行,随着马中两国演员的精彩演出,大家一起迎接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马来西亚旅游部在官方网站上宣布,2020年中国农历新年庆典活动于1月25日至26日举行,其间会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

华人占文莱总人口约1/10,对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很大。文莱政府规定每年的中国农历正月初一为全国假日,以示对华人的尊重和对农历新年的祝贺。在庆祝中国新年的活动上,文莱唐人街上演由花车、舞蹈团体等组成的大型游行,红色和金色是装饰物的主要颜色,这体现了中华文化与文莱文化的融合。

南非政府对中国春节十分重视,每年都会派官员出席当地举行的春节庆祝活动。在除夕当天,南非总统发表新春贺辞,为在南非的华侨华人送上新年祝福。除夕之夜,约翰内斯堡唐人街推出年夜饭。几十家餐厅的数百张桌子沿街摆开,当地民众和华侨华人一起,边品尝美食,边欣赏舞龙舞狮表演。为了尊重中国过年的习俗,经约翰内斯堡市政府特批,每年除夕当天唐人街可以燃放烟花。在烟花和爆竹声中,欢乐的人群意兴阑珊,直至深夜还不愿散去。

中国的春节也正成为阿根廷人喜爱的节日。2019年春节期间,仅春节庙会一项活动就吸引了超过80万人次参与,观看龙舟比赛的观众更是将马德罗港区围得水泄不通。今年的春节活动将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在阿经营小超市多年的华侨郑先生说:“如今逛中国城的当地人越来越多,春节期间许多客人来购买中国结、招财猫,祈求好运。看到中国春节在阿根廷越来越受欢迎,作为华侨感到十分骄傲。”

1972年毛里求斯与中国建交后,当地华侨华人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毛里求斯政府规定,中国春节为毛里求斯法定节日,全国放假一天。毛里求斯总统几乎每年都会参加春节庆祝活动,以表达对当地华人和中国文化的尊重与认可。

普天同庆增进中外友情

印尼旅游部中国推广司司长文森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是印尼公共节假日,对于印尼民众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印尼各大城市将举行欢庆春节的多种多样活动。此外,印尼旅游部还将携手中国驻登巴萨总领事馆在巴厘岛、美娜多等地开展盛大的欢庆中国新年活动,以便让来到印尼度假的中国游客同样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中国春节气息。

一位正在商场内购买年货的雅加达居民告诉记者,他将受邀前往朋友家里共庆中国农历新年。“作为国家法定公共假日的春节,是印尼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春节不仅仅是印尼华人的节日,很多印尼其他族裔的民众也非常喜欢春节期间组织的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庆祝活动。大家通过各种形式参与,乐在其中。”

对于南非民众来说,中国春节深深吸引着他们。通过体验中国春节系列庆祝活动,他们不但有参与的乐趣,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多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刻理解。润物细无声,春节如春雨般滋养着南中人民的友谊。通过共同庆祝中国的春节,南非当地人与华侨华人的关系越来越和谐,南非与中国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

近年来,过“中国年”已经逐渐进入阿根廷民众的生活。今年元旦刚过,商家们便纷纷挂出中国结、贴上红对联,用中文和西班牙语推出名目繁多的促销活动。阿主流媒体《号角报》则早早地刊登出一些介绍中国农历新年的文章,包括向当地民众介绍“金鼠闹春”的寓意。中国城里张灯结彩,不少阿根廷人学起中国人购年货、尝美食的习俗,和家人吃个团圆饭,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

如今,由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中国驻阿根廷使馆和当地侨团联合举办的“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已经成为当地居民和华侨华人共度佳节的重要内容。除了传统的赛龙舟、逛庙会、看中国电影外,今年的庆新春活动更添新意,举办了走进河床俱乐部球场等活动,让春节走出中国城,将中国文化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民众更能接受、更有参与感的方式感受中国新春文化,拉近中阿民众距离。

韩正梅是毛里求斯土生土长的华裔,她每年都会和家人到路易港的唐人街参加春节活动。在她看来,中华文化,特别是春节文化早已成为毛里求斯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韩正梅告诉记者,庆祝春节不但能加深毛里求斯华侨华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还能维系两国人民的感情,增进毛中两国友谊,非常有意义。

(本报雅加达、布宜诺斯艾利斯、约翰内斯堡1月27日电)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28日 03 版)

春节到底是“节”还是“假”?

作为诞生于农耕文明、物质匮乏年代的春节,面对现代化、城市化的新生活方式,习俗在消失,年味在变淡,过年的仪式感也在渐渐简化为年夜饭、春晚、拜年的“老三样”,并渐渐脱离农耕文明和家族传承的文化内核。于是,在一些人眼中,春节几乎等同于“7天长假”“大周末”。那么,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春节如何显得与其他日子不一样呢?

传统观念里,过完元宵节才算过完年。

不过,作为诞生于农耕文明、物质匮乏年代的春节,面对现代化、城市化的新生活方式,习俗在消失,年味在变淡。以前从视觉(春联与灯笼)、听觉(鞭炮与拜年呼声)、味觉(饺子等美食)、嗅觉(香火和火药味)全方位体验的春节,渐渐简化为年夜饭、春晚、拜年的“老三样”,并渐渐脱离农耕文明和家族传承的文化内核。于是,在一些人眼中,春节几乎等同于“7天长假”“大周末”。

生活需要仪式感,让一年中的某一天与其他365天有所不同。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春节如何过现代化这一关呢?

■专家观点

年味淡化是文化的缺失

著名学者冯骥才:年文化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它是数千年历史中不断创造、选择、约定俗成而来的。它通过大量密集民俗的方式,五彩缤纷的节日包装,难以数计的吉祥图案,构筑起年的理想主义的景象。

我们之所以感到年味儿淡薄,正是传统年俗日益消减所致,而不是因为年的情结淡漠。后者从大家置办年货的红火,春运大潮的涌动就可以看出。“旧”年俗所以被淡化,一是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冲击;二是生活方式多样化,很多人不愿再遵循繁缛习俗;三是现代人缺少对年文化的充分了解和认知。于是,种种传统年俗被一样样地从春节中“撤出”,以至春节竟被调侃为“大周末”——缺少年意、缺少年味——恐怕这是当代中国人深深的集体失落。

不仅年俗,当一种生活成为过去,它遗留的风俗不再是生活方式,而是文化方式;它不是物质载体而是精神载体。一个民族最纯粹的文化,往往就活生生地保留在风俗中。因而,风俗不但不应被盲目破除,反而要被审慎对待乃至放置保护之列。

春节不仅仅是“消费狂欢”

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常嗣新:随着社会发展,一些仪式必然会消失。比如说小年祭灶。现在城乡生活大都是用煤气,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也在提高,自然没人热衷祭灶王爷;再比如,过去以家族为中心的磕头拜年仪式,将随着小家庭的增多和家族成员的分散而减少。

同时,片面将一些传统年俗视为陋习而丢弃,也损害了年文化传承。目前许多地方不提倡甚至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活动,甚至提倡休闲度假,把文化气息浓厚的春节变成西式的嘉年华、消费节,失去了民俗的节日自然变得稀松平常,应该说,这种主动瓦解自己的文化才可怕。

民族向心力是心底里的认同,是经过小时候的耳濡目染,通过对家庭、团圆、传统仪式及其承载的文化的认同,自觉地传给下一代人。如果这一代年轻人对春节的理解仅仅是“周末”“消费狂欢”,如何让他们把民俗文化传递到下一代,又如何让海外华人认同中国年。

2月24日,游人在江苏南京秦淮灯会赏灯游览。 新华社发(刘建华 摄)

要用新形式触动年轻人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近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裂解,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转型。

历史上形成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代表中国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的一种习俗传承;家族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本构成与核心,重大节日多半是在以家族为中心的闭合空间里进行;所以,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团聚往往是节日的集中表现形式,以老年人为中心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大团圆和尽享天伦之乐,是社会普遍追求的美满伦理境界。

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则完全不同,文艺复兴后构建起来的西方节日内涵,大大超出了家族范畴。在一定意义上说,西方节日是以个人为主体,以社会为核心,以年轻一代为主流,搭建出的某种开放式的联欢与狂欢。节日活动更侧重与非血缘关系者的横向社会交往或人际交流,在节日中普遍得到的是个人的幸福感与愉悦感。

对于古老的本土节日,一方面要坚守传统的内核,另一方面,要辅以新颖的形式,焕发其中的魅力,才能够触动更多年轻人的心;也就是说,如何以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他们揭示节日的文化内涵,让更多年轻人理解和认同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价值情怀。

乡村振兴有望保存“年文化”

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不久前,不少西方政要在所谓“拜年视频”中淡化中国春节而代之以“农历新年”,看似扩大了祝福范围,实际上是将这个中国传统节日“去中国化”“泛世界化”。

网络时代,西方的庆祝方式很容易倒灌到中国,如果长期任由这种趋势发展,在中国青少年眼中,“农历新年”很可能逐渐被视为和圣诞节等类似的世界性节日。中国文化气息浓厚的春节逐渐变成西式的嘉年华、消费节,可能会丢失民族个性。

如何保存年文化?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很多农村发展的民宿,就是农耕传统文化保存在当代并活下来的一个典范。民宿外部构造是传统的,但里面有现代的生活设施。

在农村,我们应该结合旅游,把24节气对应的习俗继续应用,做成体验项目,或者至少拍摄成视频,讲好每个阶段做的事情,有点类似于“网红”李子柒的节目,但要进一步点明这是中国的节气习俗。

新农村把中国传统“年文化”如样本一般保存下来。我们应该把村子存下来,村里的人满足传统农业要求,让它变成一种农业工作的样本或者项目,可以让孩子来学习体验,也可以让城市人来这里生活。

用新科技增添年俗新内容

一飞智控(天津)科技创始人齐俊桐:近年来,各个城市在春节期间举办无人机集群表演成为一项新的年俗活动。今年春节期间,我们也举行了多场无人机表演秀,用科技表达了新春祝福和城市魅力。

除夕当天,我们数百架无人机连续飞行20多分钟,绘制出21幅绚丽的画面,为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每一位工作者传递对家人和亲人的祝福,用无人机表演的方式,表达他们心底最想说出的话。

将无人机集群表演做出花样、玩出创新,将科技与中国元素结合,以独有的方式向全国人民拜年。

用无人机集群表演这种新技术呈现风俗活动,在多地开展。即使在零下20摄氏度的齐齐哈尔,数百架无人机依旧能完美地完成表演。

高科技技术结合各地知名地标,还能让全球人民看到中国科技的进步和新形象。在不断探索的同时,也注重了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衔接。

2月24日,民俗表演队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塔儿村乡窑子头村表演舞狮。新华社发(陈晓东 摄)

■群众心声

年味跑不出景区

天津市吹糖人手艺人张师傅:春节期间,天津整个城市静悄悄,马路上基本没有灯笼,晚上基本没有鞭炮声。只有到了古文化街才能看到点年味。

广州市民何先生:南方有些观众看不太懂春晚的“笑点”,本身就比北方民众少了一项春节活动。春节我们去了当地改造过后的小洲村,但游客稀少。近年来亲朋走动也变少,印象中的春节只存在于各大“花市”之中。

春节就当放了个长假

天津打工者许先生:河南老家以前的春节讲究多:二十三,烙火烧;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剪柏枝;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从小年一直忙到元宵节后。但在城市里,除了贴春联、看春晚外基本感受不到年味,就当放个长假了。

山东网民“豆瓣儿爸爸”:山东老家春节三十晚上不在家团聚,男人一定要去各种各样的酒局。

河南省周口市一名村民:春节期间主要时间都是打牌,年前回到家就开始打牌,一直到过了十五就打工。

很多习俗应恢复起来

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霍树青:年来自农业社会,但在城市社会,大家彼此走动少。应该借着过年的机会,大家增加一些当面的交流。疫情下不聚集,但是小范围的交流必不可少。

还要恢复一些传统的年文化习俗,比如“花会”。我小时候杨柳青每条街过年时都会有各种表演,丰富多彩,而不只是舞狮子、踩高跷。但现在这些活动都变得单调了,很多习俗濒临失传,应该赶紧保护起来、恢复起来。

很多年文化应该通过文化符号传承下来,比如木版年画“瑞雪兆丰年”“新年多吉庆”“合家乐安然”等,北方过年文化就齐活了,所以应该把这些文化符号传承下来,年轻人就能从其中了解过去春节的样子,过去年的样子,就不会单单把春节当成一个假期了。

春节属于风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