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农历几月几(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发布时间:2024-04-14 12:43:25作者:倚势凌人来源:网友整理

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农历几月几(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本文目录一览:

2023年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号 中秋节习俗象征意义介绍

中秋节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从古至今,中秋节一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向往。让我们来看看2023年中秋节是哪一天,有哪些有趣的庆祝活动吧!

2023中秋节具体几月几日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2023年中秋节为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2023年中秋节为9月29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3中秋国庆放假连在一起。共放假8天。中秋节、国庆节: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2023中秋节习俗简介

1、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2、赏花灯。花灯也就是灯笼,本是民间的一种工艺品,主要用途是照明,中秋节花灯是艺术产物,古代到了中秋节这天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会相邀赏灯。

3、祭月(拜月)。祭月,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在古代,广东部分地区的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的习俗。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而后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4、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

5、吃月饼。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中秋节象征意义是什么

亲人的团圆、丰收、富足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来源:闽南网综合

2023年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号 中秋节习俗象征意义介绍

中秋节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从古至今,中秋节一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向往。让我们来看看2023年中秋节是哪一天,有哪些有趣的庆祝活动吧!

2023中秋节具体几月几日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2023年中秋节为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2023年中秋节为9月29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3中秋国庆放假连在一起。共放假8天。中秋节、国庆节: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2023中秋节习俗简介

1、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2、赏花灯。花灯也就是灯笼,本是民间的一种工艺品,主要用途是照明,中秋节花灯是艺术产物,古代到了中秋节这天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会相邀赏灯。

3、祭月(拜月)。祭月,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在古代,广东部分地区的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的习俗。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而后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4、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

5、吃月饼。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中秋节象征意义是什么

亲人的团圆、丰收、富足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来源:闽南网综合

今年中秋月有何不同

中秋之夜,碧空如洗,圆月如盘,最温馨的自然是和家人一起其乐融融地赏月,而今年中秋月也特别应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年中秋月圆的具体时刻是9月29日17时58分,正值黄昏。太阳落山不久,月亮便从东方悄悄升起,陪伴我们共度良宵。

不是常说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吗,今年为何不同?从概率上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发生的情况更多。但21世纪中,“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也不少见,共有37次,从2021年开始,今年中秋节是连续第三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本世纪中,中秋月圆在农历十六有48次,在农历十七有15次。

为什么还有“十五的月亮十七圆”?

我国传统历法中的月份是依据月相制定的,叫作“朔望月”。传统历法中的月份采用定朔法,即初一一定是朔日。由于从朔到望的间隔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以及朔在一天中的具体时刻不同,导致满月不仅可能出现在农历的十五或十六,还可能出现在农历的十四或十七。

今年的中秋月更大更亮,是一个“超级月亮”。满月时,如果月亮正好在轨道上离地球最近的近地点附近,这时的满月又被称为“超级月亮”。今年中秋,月亮正好出现在近地点附近,也是本年度第三大满月,前两次出现在8月2日和8月31日。

今年这又大又亮的中秋月,如何观赏?

如果是拍照,月亮刚升起来的时候是拍照的良机,此时月亮在低空与地面上的景色相互呼应。

如果是赏月,中秋的月亮会整晚挂在夜空,且由于今年的中秋月非常明亮,受城市灯光的影响小,即便错过了月出,其他时间也可以观赏。

赏月宜选风景优美,视野开阔的地方。当月亮升到空中,观测条件变好,在自家的阳台观赏也是可以的。

想要欣赏月亮的详细特征,可借助双筒望远镜和较为专业的望远镜观测。透过望远镜,月球上的山地、月海以及大大小小的被撞击形成的环形山等细节近若眼前,清晰可见。如果望远镜的口径过大,注意适当减光,否则过亮的月光有可能让眼睛产生眩光。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本报记者姚雪青整理)《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9日 07 版)

“中秋节”用英语怎么说?

中秋节用英语怎么说?

中秋节在英文里是Mid-Autumn Festival.

Mid是middle的简称,所以期中考试就是mid-term exams或直接说mid-terms。autumn是“秋天”,Festival毫无疑问,表示“节日”。

中秋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夕、仲秋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诗词欣赏

折桂令·中秋

[元]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中秋节最早是出现在什么时候,古人都是怎么过的?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宣告新年到来的春节、祭祀先祖的清明节、感恩敬老的重阳节,多种多样的节日尽管有着各自的主题,但无一例外都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寄托了人们内心美好的愿景。

在如此众多的节日当中,中秋节尤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人们往往会团聚在一起赏月观桂花、饮酒吃月饼。顾名思义,中秋节就是位于农历秋季正当中的节日,这一天秋高气爽、圆月皎洁,大文豪苏轼正是在这样的场景下创作了著名的《水调歌头》。那么,中秋节最早是出现在什么时候,古人又是如何过节的呢?

其实,中秋节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天象崇拜。对于每天夜里都高高挂在天穹上释放光芒,且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盈缺的月亮,原始人类感到十分奇异,对月亮的崇拜也由此产生。根据考证,中秋节诞生前,华夏大地上的先民们往往在秋分这一节气时祭祀月亮,又称“祭月节”,后来才改到了八月月亮最圆满的十五日。直到汉代,“中秋”这一名称才出现在文献当中,中秋节也逐渐得以流传和普及。

两千年前的人们庆贺中秋的方式与如今可谓大不相同,当时的人们尽管也同今天一样欣赏明月,但互相赠送的礼物并非精美可口的月饼,而是裘皮。毕竟在中秋之后气温会越来越低,而在没有棉衣的当时,裘皮已经属于相当实用的御寒衣物了。除此之外,汉朝人也会在中秋节孝敬老人,这或许也和天气渐凉,老人日常生活更加不易有关。

到了以繁荣为标签的唐朝,中秋节终于成为了得到官方认可的正式节日。如此风雅的节日配合唐朝时兴盛的诗文化,便催生出了诸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佳作。唐朝时中秋节受到欢迎,其实也和社会经济发展,百姓夜生活更加丰富有关。

到了宋朝,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中秋节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且根据苏轼诗中“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描述来看,如今流行的月饼或许也是在那时大致定型的。另一方面,记录都城汴梁市井生活的《东京梦华录》也记载道:“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通过这段记载,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到当时汴京人是如何庆贺中秋的,还能感受到经济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多么丰富多彩。众所周知,月球的吸引力会导致地球上的潮汐,而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便是大潮容易发生的时间。因此,浙江一带的人们在中秋节除了赏月外,还会把观潮作为节日的重点项目。

进入明清两代,我国封建统治达到巅峰,而市民文化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得益于演义小说的繁荣,许多如今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得以广泛传播,人们对月亮的想象也愈发丰富。另外,此时的人们对于过节也逐渐有了一定的规范。

举例来说,为了和天上圆圆的明月遥相呼应,赏月时所食用的月饼、瓜果都以圆形为最佳。明代学者陆启泓在《北京岁华记》中描写当时人们过节的盛况道:“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相比于《东京梦华录》中宋朝人的过节方式,明朝人似乎更加重视中秋节最初的祭祀内容,这或许是对最初“祭月节”的一种致敬。

同样记录明代北京人过中秋节场面的还有《帝京景物略》,书中写道:“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这段描述当中一个重要的信息便是当时的人们又将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如今中秋节讲究团团圆圆,或许正是从明代延续下来的传统。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当中地位较高的一个,中秋节最早起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祭祀活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秋节的名称、日期、内容等都逐渐得到了确立,它也从一个原始的祭祀活动成为了象征团圆的盛大节日。正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中秋夜晚皎洁的明月升起,团圆便成为了海内外华人共同的希冀,这种无形的纽带也正是中秋节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