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星座

七夕巧果图片(七夕巧果)

发布时间:2024-04-14 03:15:51作者:樱花飘落来源:网友分享

七夕巧果图片(七夕巧果)

本文目录一览:

七夕别忘吃“巧果”,分享5种好吃做法,造型好看、鲜香四溢

七夕也被称为“乞巧节”,古代的女子这一天都会做一些“巧果”,来“乞求”能够像织女七姐一样,拥有一双“巧手”。

在北方有的地方,到了七夕节前,会用面粉制作大量的巧果,讲究的人家,还会在图案上涂上颜色。用红线穿成一串,给宝宝们戴上,寓意心灵手巧。

七夕将至,分享5种“巧果”的做法,造型好看,鲜香四溢,图一个甜蜜浪漫好彩头。

一、金鱼酥

1.准备豆沙馅20克,加入少许面粉,把豆沙馅和得硬一些,方便操作。

准备面粉40克、植物油3克、白糖3克,加入少许清水,把面粉搅成面絮,再和成柔软的光滑面团。再准备面粉30克,加入植物油10克,和成一块油面,软硬要和面团一致。

2.案板上撒上底面粉,把面团取出,揉光滑后搓成长条,下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把面剂子摁扁,包入一小块油面,放在虎口处转动,把开口收紧,防止擀制时露馅。

3.把面剂子摁扁,用面杖擀成舌状。正反面都要擀,油酥更容易擀均匀,擀好之后,把面片折起来。再次正反面地擀开,叠成小面块备用。

把豆沙馅包进面皮里以后,把面皮按对角挤压,慢慢地挤出金鱼的形状。

4.在烤盘中均匀刷上油,把做好的金鱼酥生坯摆放在烤盘中,均匀刷上蛋黄液,用豆沙馅做成眼睛,粘在金鱼酥上面,再撒上少许黑芝麻点缀一下即可。

烤箱温度调到160度,上下层同时加热。先预热3分钟,预热好以后,放入烤箱中烤制20分钟。

5.20分钟以后已经烤好,造型俏皮可爱,从尾巴处,能清晰地看到酥层,观之形美动人,食之酥松香甜,别有风味。

二、菊花酥

1.准备面粉100克,加入白糖5克、植物油3克,用凉开水和面,揉成光滑柔软的面团。

接着和一块油面,准备面粉30克,加入植物油10克和成面团。然后,把面团搓成长条,揪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把面剂子摁扁,包入一小块油面,放在虎口处,把开口收紧,收成圆面团。

2.案板上多撒点面粉,把面团压扁、擀成牛舌状,然后把面片折起来,再擀成长条,擀好之后叠成小面块备用,这一步的目的是把油面擀均匀,方便起酥分层,擀的时候要轻一点,不能擀破皮,不然那容易影响层次和美观。

3.准备豆沙馅20克,掺入少许面粉,把豆沙馅和得硬一些,然后在每个小面块里都包上豆沙馅,同样收紧开口,多余的面揪掉不要。把包好豆沙的生坯 ,用刀压成薄厚均匀的圆形面片,不要用擀面杖擀,不然容易破皮。

4.烤盘上均匀刷上油,把面片每隔1厘米剪一下,剪至三分之一处即可,剪成菊花的形状,每一个花瓣都拧90度,菊花酥的生坯就做好了。

5.做好的生坯摆放在烤盘中,花心处刷上蛋黄液,撒上黑白芝麻点缀一下就能准备烤了。

6.烤箱提前预热,160度、上下火同时加热、烤25分钟就可以了。烤好的菊花酥层次分明、一碰就掉渣,咬上一口酥松香甜、回味无穷。

三、荷花酥

1.准备豆沙馅20克,把豆沙馅和得硬一些,方便包制。

准备面粉50克,加入植物油5克、白糖3克,再加入少许清水,把面粉和成软一点的面团。接着,我们和一块油面。盆中放入面粉30克,加入植物油10克,把油面和的和面团一样柔软,这样更容易操作。

2.和好的面直接取出来,把它揉光滑。下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把面剂子摁扁,包入一小块油面。放在虎口处,转动着收紧开口。

全部包好后,把面剂子摁扁,擀成牛舌状。再叠起来,擀成长条,折成方形的小面块备用。

3.擀的时候,正反面都要擀,更容易把油面擀均匀,方便面片起酥分层。然后把小面块轻轻地擀薄一点,包入一小块豆沙馅,放在虎口处收紧开口。把面块团成小圆球,揪掉多余的面团备用,

4.在小圆球上打上花刀切到馅心的位置即可,切口太大会影响造型。造型全部做好以后,我们开始炸制,锅内烧油,把荷花酥凉油下入锅中。

5.油量以刚刚没过荷花酥为宜,保持微火浸炸7-8分钟。让荷花酥慢慢受热,花瓣才会充分绽放。炸至荷花酥层次分明,表面呈微黄色时夹出,放在吸油纸上控油。

一层一层、酥脆可口的荷花酥就做好了。

四、芝麻条

1.准备高筋面粉200克,打入一个鸡蛋,加入白糖10克,先把鸡蛋搅散,再用常温水和面,一点一点地添加,搅拌至没有干面粉下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揉好以后用保鲜膜盖住,密封饧面10分钟,让面筋松弛这样面会更加的柔软有弹性。

再准备一个小盆,打入一个鸡蛋,加入少许清水,搅拌打散成鸡蛋液备用。

2.10分钟以后,在案板上抹上一层植物油,把饧好的面团取出来,不用揉直接搓成长条,揉面起筋的话做出来的芝麻条容易回缩,用手掌摁扁,擀成1厘米左右的厚片,用刀划成一根一根的宽条,再把宽条搓圆一点。

把搓好的面条先粘上鸡蛋液,再裹一层芝麻,裹好之后再用手搓一搓,这样芝麻会粘得比较结实,下锅时不容易掉落。

3.锅内烧油,油温4成热时,油面平静无烟,把芝麻条一个一个放入锅内,轻轻晃动锅防止芝麻条粘在锅底,随着温度的升高,芝麻条会慢慢地飘浮在油面上,用勺子不停地翻动让芝麻条均匀受热,把芝麻条炸至表皮变硬即可捞出,一道焦香酥脆的芝麻条就做好了。

五、炸麻叶

1.准备普通面粉100克,加入食盐3克、食盐能够增加筋性,倒入黑芝麻10克、白芝麻10克、植物油10克,打入一个鸡蛋,和这个面团不用加水,全用鸡蛋就可以,搅不成面絮的时候再打入一个鸡蛋。

2.然后把面絮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 ,把黑芝麻白芝麻揉匀搓进面团中,面团要和硬一点。和好以后拿个小盆盖住、松驰十分钟,以便后期的整形。

3.取出面团,在案板上揉一会,面团太大、我们分成两块来做,把面团揉成一个圆面坯、再按压成片 ,拿个擀面杖把面团擀成一个薄厚均匀的片,擀的越薄炸出来的麻叶、就越酥脆。

4.擀好以后,用刀划成4厘米左右的条,再一条一条的摞起来,斜切成菱形片,麻叶的生坯就做好了。然后把面片抖开,不要摞在一起免得粘连。

5.锅内烧油、油烧至5成热,放入麻叶开始炸,麻叶放入锅内要用筷子翻一翻,炸至变色捞出。然后把油温升高至6成热,再复炸一次,复炸30秒就要捞出,炸的久了就老了。

炸好的麻叶控干油不要急着吃,热的时候还有点疲软,放凉以后吃起来才会酥脆。

(第一美食编辑:开心)

七夕别忘吃“巧果”,分享5种好吃做法,造型好看、鲜香四溢

七夕也被称为“乞巧节”,古代的女子这一天都会做一些“巧果”,来“乞求”能够像织女七姐一样,拥有一双“巧手”。

在北方有的地方,到了七夕节前,会用面粉制作大量的巧果,讲究的人家,还会在图案上涂上颜色。用红线穿成一串,给宝宝们戴上,寓意心灵手巧。

七夕将至,分享5种“巧果”的做法,造型好看,鲜香四溢,图一个甜蜜浪漫好彩头。

一、金鱼酥

1.准备豆沙馅20克,加入少许面粉,把豆沙馅和得硬一些,方便操作。

准备面粉40克、植物油3克、白糖3克,加入少许清水,把面粉搅成面絮,再和成柔软的光滑面团。再准备面粉30克,加入植物油10克,和成一块油面,软硬要和面团一致。

2.案板上撒上底面粉,把面团取出,揉光滑后搓成长条,下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把面剂子摁扁,包入一小块油面,放在虎口处转动,把开口收紧,防止擀制时露馅。

3.把面剂子摁扁,用面杖擀成舌状。正反面都要擀,油酥更容易擀均匀,擀好之后,把面片折起来。再次正反面地擀开,叠成小面块备用。

把豆沙馅包进面皮里以后,把面皮按对角挤压,慢慢地挤出金鱼的形状。

4.在烤盘中均匀刷上油,把做好的金鱼酥生坯摆放在烤盘中,均匀刷上蛋黄液,用豆沙馅做成眼睛,粘在金鱼酥上面,再撒上少许黑芝麻点缀一下即可。

烤箱温度调到160度,上下层同时加热。先预热3分钟,预热好以后,放入烤箱中烤制20分钟。

5.20分钟以后已经烤好,造型俏皮可爱,从尾巴处,能清晰地看到酥层,观之形美动人,食之酥松香甜,别有风味。

二、菊花酥

1.准备面粉100克,加入白糖5克、植物油3克,用凉开水和面,揉成光滑柔软的面团。

接着和一块油面,准备面粉30克,加入植物油10克和成面团。然后,把面团搓成长条,揪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把面剂子摁扁,包入一小块油面,放在虎口处,把开口收紧,收成圆面团。

2.案板上多撒点面粉,把面团压扁、擀成牛舌状,然后把面片折起来,再擀成长条,擀好之后叠成小面块备用,这一步的目的是把油面擀均匀,方便起酥分层,擀的时候要轻一点,不能擀破皮,不然那容易影响层次和美观。

3.准备豆沙馅20克,掺入少许面粉,把豆沙馅和得硬一些,然后在每个小面块里都包上豆沙馅,同样收紧开口,多余的面揪掉不要。把包好豆沙的生坯 ,用刀压成薄厚均匀的圆形面片,不要用擀面杖擀,不然容易破皮。

4.烤盘上均匀刷上油,把面片每隔1厘米剪一下,剪至三分之一处即可,剪成菊花的形状,每一个花瓣都拧90度,菊花酥的生坯就做好了。

5.做好的生坯摆放在烤盘中,花心处刷上蛋黄液,撒上黑白芝麻点缀一下就能准备烤了。

6.烤箱提前预热,160度、上下火同时加热、烤25分钟就可以了。烤好的菊花酥层次分明、一碰就掉渣,咬上一口酥松香甜、回味无穷。

三、荷花酥

1.准备豆沙馅20克,把豆沙馅和得硬一些,方便包制。

准备面粉50克,加入植物油5克、白糖3克,再加入少许清水,把面粉和成软一点的面团。接着,我们和一块油面。盆中放入面粉30克,加入植物油10克,把油面和的和面团一样柔软,这样更容易操作。

2.和好的面直接取出来,把它揉光滑。下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把面剂子摁扁,包入一小块油面。放在虎口处,转动着收紧开口。

全部包好后,把面剂子摁扁,擀成牛舌状。再叠起来,擀成长条,折成方形的小面块备用。

3.擀的时候,正反面都要擀,更容易把油面擀均匀,方便面片起酥分层。然后把小面块轻轻地擀薄一点,包入一小块豆沙馅,放在虎口处收紧开口。把面块团成小圆球,揪掉多余的面团备用,

4.在小圆球上打上花刀切到馅心的位置即可,切口太大会影响造型。造型全部做好以后,我们开始炸制,锅内烧油,把荷花酥凉油下入锅中。

5.油量以刚刚没过荷花酥为宜,保持微火浸炸7-8分钟。让荷花酥慢慢受热,花瓣才会充分绽放。炸至荷花酥层次分明,表面呈微黄色时夹出,放在吸油纸上控油。

一层一层、酥脆可口的荷花酥就做好了。

四、芝麻条

1.准备高筋面粉200克,打入一个鸡蛋,加入白糖10克,先把鸡蛋搅散,再用常温水和面,一点一点地添加,搅拌至没有干面粉下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揉好以后用保鲜膜盖住,密封饧面10分钟,让面筋松弛这样面会更加的柔软有弹性。

再准备一个小盆,打入一个鸡蛋,加入少许清水,搅拌打散成鸡蛋液备用。

2.10分钟以后,在案板上抹上一层植物油,把饧好的面团取出来,不用揉直接搓成长条,揉面起筋的话做出来的芝麻条容易回缩,用手掌摁扁,擀成1厘米左右的厚片,用刀划成一根一根的宽条,再把宽条搓圆一点。

把搓好的面条先粘上鸡蛋液,再裹一层芝麻,裹好之后再用手搓一搓,这样芝麻会粘得比较结实,下锅时不容易掉落。

3.锅内烧油,油温4成热时,油面平静无烟,把芝麻条一个一个放入锅内,轻轻晃动锅防止芝麻条粘在锅底,随着温度的升高,芝麻条会慢慢地飘浮在油面上,用勺子不停地翻动让芝麻条均匀受热,把芝麻条炸至表皮变硬即可捞出,一道焦香酥脆的芝麻条就做好了。

五、炸麻叶

1.准备普通面粉100克,加入食盐3克、食盐能够增加筋性,倒入黑芝麻10克、白芝麻10克、植物油10克,打入一个鸡蛋,和这个面团不用加水,全用鸡蛋就可以,搅不成面絮的时候再打入一个鸡蛋。

2.然后把面絮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 ,把黑芝麻白芝麻揉匀搓进面团中,面团要和硬一点。和好以后拿个小盆盖住、松驰十分钟,以便后期的整形。

3.取出面团,在案板上揉一会,面团太大、我们分成两块来做,把面团揉成一个圆面坯、再按压成片 ,拿个擀面杖把面团擀成一个薄厚均匀的片,擀的越薄炸出来的麻叶、就越酥脆。

4.擀好以后,用刀划成4厘米左右的条,再一条一条的摞起来,斜切成菱形片,麻叶的生坯就做好了。然后把面片抖开,不要摞在一起免得粘连。

5.锅内烧油、油烧至5成热,放入麻叶开始炸,麻叶放入锅内要用筷子翻一翻,炸至变色捞出。然后把油温升高至6成热,再复炸一次,复炸30秒就要捞出,炸的久了就老了。

炸好的麻叶控干油不要急着吃,热的时候还有点疲软,放凉以后吃起来才会酥脆。

(第一美食编辑:开心)

七夕小知识:为何流行吃“巧果”?

中新网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上官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穿针乞巧、储七夕水等习俗,都体现了一种“中国式浪漫”。

包括七夕在内的岁时节日,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色彩。近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鹏对七夕的由来和种种习俗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七夕的美食有巧果及一些时令水果,七夕观星则是远古时期星辰崇拜的遗俗。

七夕源自天象崇拜?

关于七夕的起源,主要有自然天象崇拜、时间数字崇拜等说法。

实际上,七夕主要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人们慢慢地将织女星与牵牛星人格化,并结合男耕女织的生产实践,创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后来,七夕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丰富习俗和内涵的节日。

“牛郎织女”的传说何时出现?

“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很早,在战国末期已具雏形。汉代,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已经极为成熟,相关的节俗也开始流行。

这一传说流行于汉代,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土壤。汉代的爱情与婚姻已经要受到家族和社会的制约,它在汉代的世俗演化,使其更贴近汉代普通人的生活现实,所以也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对象。

七夕为何被称作中国的“情人节”?

将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主要是当代的一种文化重构。

当然,传统的七夕本身就蕴含着爱情的元素,牛郎织女的传说歌颂了爱情的坚贞不渝,所以将其称作中国的“情人节”也有一定的道理。对此,一些学者已经做了论证。

但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七夕的节俗比较丰富,以西方情人节的框架来看,将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较为勉强,乞巧节、女儿节的相关习俗容易被边缘化。

七夕何时正式成为节日?

将七夕正式作为节日是在汉代。汉代是七夕由古代历法的天文点向岁时节俗转变的时期,后世的一些节俗基本在汉魏之际就已形成。

如晋人葛洪整理的《西京杂记》记述,汉宫“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此外,“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就描绘了当时乞巧等习俗已经开始流行。

为何又叫“乞巧节”?

七夕节还有许多专名,有的是根据节日所在历法中的位置命名,如七月七、七夕;有根据节日活动主体命名的,如女儿节;有根据节日的活动内容命名的,如乞巧节、巧夕。

乞巧节主要源于古时女子向织女“乞巧”的习俗,在甘肃陇南地区西和县,至今仍保留着仪式完整、被誉为活化石的七夕乞巧民俗。

古代如何“乞巧”?

古时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七夕斗巧,判定斗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

资料图:民众体验投针验巧。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穿针乞巧,即女子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喜蛛应巧是指捉蜘蛛放于小盒中,至天明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明清两代很盛行。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或河水与井水混合在一起。

此外,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下的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便是“得巧”。

七夕美食有哪些?

七夕的节令食品有巧果、酥糖、瓜果等。

其实历朝历代的七夕节令食品都有所不同,汉代食糜,“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晋代则是吃汤饼,“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北人唯设汤饼。”

宋朝时七夕节的节日气氛达到顶峰,节日食品也较为丰富,有煎饼、果食等等。据记载,“又以油麹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精致的“果食”就是巧果一种早期的形态,后世的巧果逐渐演变成多种花色糕点。

为何要吃桂圆、花生等食物?

七夕来临之际,人们吃的水果主要是一些时令瓜果,如在乞巧时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有些地方还有食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的习俗,含有求子生子的寓意。七夕时某些地方有拜床母、种生求子的习俗,也是此类寓意。

古代过七夕如何送上祝福?

最早,人们正是通过观察星宿而产生了浪漫的想象,创造出“牛郎织女”的传说。七夕观星实际上是远古时期星辰崇拜的遗俗。

七夕是“女儿节”,年轻女子们会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相互之间还会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赠送,表达希望对方心灵手巧的祝福。(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