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铁木健余氏族谱大全 铁木健和忽必烈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4-04-13 14:42:45作者:往事如风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重庆黔江发现八角塔和尚墓,墓主疑是元朝宰相铁木健后裔

黔江区香山寺有两座和尚墓,位于真武观崖壁下, 小地名叫懒板凳。墓的主体为八角棱塔,分塔身,盖棺,塔顶,是层次较高的4品莲台。塔底座呈四方形宽1.5米,高约2米,塔身分4层,下大上小,逐层递减,盖棺一下分2层,塔顶是小型的莲花宝塔。两座和尚墓修建的历史相对有点长,据目测起码得有300年以上,墓葬规模如此之高,想必墓主人在香山寺有极高的地位。

两座和尚墓前有菜地后有民房,这是目前的状态,要是在300年前想必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如果没有估计错的话和尚慕下葬应该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川之前,附近的村民绝大多是是湖广填川而来。明末清初之前就有香山寺,看来这座香山寺的历史底蕴相当的丰富,也正是香山寺的历史底蕴深厚,才使得附近的古文物众多,有其像几百年以上历史的和尚慕。

和尚墓的主人姓余,法号法有老和尚,修建和尚墓的应该是法有老和尚的弟子,要不然墓碑上不会刻有恩师两个字。说到姓余不得不提铁改余,元朝末期农民义军推翻铁木家族王朝,元朝宰相铁木健出逃南方。铁木健带领九子一胥逃至洞庭湖一带,明军仍旧紧追不舍,铁木真为避免全家覆灭将5个儿子改姓余,3个儿子改姓谭,1个儿子一个女婿改姓金分散隐居在湖广一带。后来又有部分铁木健后人迁至四川隐居,据说云贵川,两湖两广一带近几百年来,金姓,谭姓,余姓都未通婚,想必就是避免近亲通婚。

以前发表过很多关于铁改余,铁改谭的文章,对于铁改余的叙述就不在多写。法有老和尚本姓余,法号法有,墓碑上有没刻有法有老和尚的真实姓名,其弟子为何可以隐瞒法有老和尚的真实身份,无非就是避免让仇家破坏法有老和尚的安息之地。铁木健尽管生前是云超宰相,但那是前朝的事情,身份再高贵战争过后也不过是贫民一窝。为了逃命出家还要更名换姓,可以见得铁木健后裔生存环境有多么的恶劣。

和尚墓最高规格为12层,塔陵12层一般为禅师,9层为法师,德高望重的老和尚为5层,普通和尚跟普通墓葬没两样。法有老和尚以5层塔葬算是高规格,和尚群里算是出类拔萃的僧人。人的追求一向都是往高处走,而法有老和尚一直到圆寂都没能当上法师或者方丈,不只是法有老和尚对名利没有过多的欲望还是资质过低而无法升任法师难以理解。

和尚是俗家人对出家人的尊称,在古代叫和尚对于出家人是一种荣誉,自隋朝和尚帮李渊登基后,原本不食荤菜的戒律被打破,和尚可以大口大口吃肉,但是和尚出于对佛祖的尊重,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戒律。自唐朝以后,庙宇林立,很多守寺庙的大部分都不是出家人,假冒和尚的人就不再遵守清规戒律,给人的印象很是反感,后来就有臭和尚的说法,和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得不到俗家人的待见。

佛教里的信徒都会有禅师、法师、和尚三个称谓,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本人不信奉佛教,但大意也可以推测出来。禅师是佛教信徒最高的称谓,可能佛教发源地西方的梵文里都没有禅师一词,是佛教传入到中原后才有的称谓,而得到禅师称为的都是皇帝封赠,好比如南朝陈宣帝称南岳慧思和尚为大禅师,唐中宗赐神秀和尚为大通禅师,能称为禅师的一定是佛法造诣极高的和尚。

法师梵文译过来就是能演讲佛经的出家人称为法师,释迦和他的弟子都是法师。唐玄奘精通佛教所有经典书籍亦称为三藏法师,法师极有可能是佛教学位的称号。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臧地称为律师,现代的法学律师称为极有可能是佛教统管戒律的法师演变而来。法师最高学位的应该是三藏法师,毕竟人家精通佛经,学问最高学位也是最高。而在寺庙里混一辈子没能评为法师的都称为老和尚,悟性高佛缘深但是资质不高,没能评上法师只能称之为老和尚。

能称之为老和尚的一般都是在寺庙里混得很久,没能评上高学位的出家人,不过这些人清规戒律不大遵守,但是又不会做出破坏佛教戒律,同时也不会祸害民间百姓。老和尚在禅师法师眼里就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不逊之徒,在众多和尚眼里对老和尚即厌烦,辈分高但又不得不尊重。老和尚虽然在佛教届内不大受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待见,但是混得很开的出家人,历史上没有记载过有这类老和尚,在电视里看见过,那就是济公老和尚。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酒肉穿肠过,行走江湖最洒脱。

佛教文化很深奥,对普通人来说很难理解,本文似懂非懂地写此文稿让大家见笑敬请谅解。文稿水平不是很高,但是这两座和尚墓绝对是香山寺上的一大亮点。有幸来到黔江游玩,对和尚墓感兴趣的有机会何不前来走走,参观一下这座有蒙古血统的老和尚墓,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重庆黔江发现八角塔和尚墓,墓主疑是元朝宰相铁木健后裔

黔江区香山寺有两座和尚墓,位于真武观崖壁下, 小地名叫懒板凳。墓的主体为八角棱塔,分塔身,盖棺,塔顶,是层次较高的4品莲台。塔底座呈四方形宽1.5米,高约2米,塔身分4层,下大上小,逐层递减,盖棺一下分2层,塔顶是小型的莲花宝塔。两座和尚墓修建的历史相对有点长,据目测起码得有300年以上,墓葬规模如此之高,想必墓主人在香山寺有极高的地位。

两座和尚墓前有菜地后有民房,这是目前的状态,要是在300年前想必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如果没有估计错的话和尚慕下葬应该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川之前,附近的村民绝大多是是湖广填川而来。明末清初之前就有香山寺,看来这座香山寺的历史底蕴相当的丰富,也正是香山寺的历史底蕴深厚,才使得附近的古文物众多,有其像几百年以上历史的和尚慕。

和尚墓的主人姓余,法号法有老和尚,修建和尚墓的应该是法有老和尚的弟子,要不然墓碑上不会刻有恩师两个字。说到姓余不得不提铁改余,元朝末期农民义军推翻铁木家族王朝,元朝宰相铁木健出逃南方。铁木健带领九子一胥逃至洞庭湖一带,明军仍旧紧追不舍,铁木真为避免全家覆灭将5个儿子改姓余,3个儿子改姓谭,1个儿子一个女婿改姓金分散隐居在湖广一带。后来又有部分铁木健后人迁至四川隐居,据说云贵川,两湖两广一带近几百年来,金姓,谭姓,余姓都未通婚,想必就是避免近亲通婚。

以前发表过很多关于铁改余,铁改谭的文章,对于铁改余的叙述就不在多写。法有老和尚本姓余,法号法有,墓碑上有没刻有法有老和尚的真实姓名,其弟子为何可以隐瞒法有老和尚的真实身份,无非就是避免让仇家破坏法有老和尚的安息之地。铁木健尽管生前是云超宰相,但那是前朝的事情,身份再高贵战争过后也不过是贫民一窝。为了逃命出家还要更名换姓,可以见得铁木健后裔生存环境有多么的恶劣。

和尚墓最高规格为12层,塔陵12层一般为禅师,9层为法师,德高望重的老和尚为5层,普通和尚跟普通墓葬没两样。法有老和尚以5层塔葬算是高规格,和尚群里算是出类拔萃的僧人。人的追求一向都是往高处走,而法有老和尚一直到圆寂都没能当上法师或者方丈,不只是法有老和尚对名利没有过多的欲望还是资质过低而无法升任法师难以理解。

和尚是俗家人对出家人的尊称,在古代叫和尚对于出家人是一种荣誉,自隋朝和尚帮李渊登基后,原本不食荤菜的戒律被打破,和尚可以大口大口吃肉,但是和尚出于对佛祖的尊重,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戒律。自唐朝以后,庙宇林立,很多守寺庙的大部分都不是出家人,假冒和尚的人就不再遵守清规戒律,给人的印象很是反感,后来就有臭和尚的说法,和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得不到俗家人的待见。

佛教里的信徒都会有禅师、法师、和尚三个称谓,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本人不信奉佛教,但大意也可以推测出来。禅师是佛教信徒最高的称谓,可能佛教发源地西方的梵文里都没有禅师一词,是佛教传入到中原后才有的称谓,而得到禅师称为的都是皇帝封赠,好比如南朝陈宣帝称南岳慧思和尚为大禅师,唐中宗赐神秀和尚为大通禅师,能称为禅师的一定是佛法造诣极高的和尚。

法师梵文译过来就是能演讲佛经的出家人称为法师,释迦和他的弟子都是法师。唐玄奘精通佛教所有经典书籍亦称为三藏法师,法师极有可能是佛教学位的称号。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臧地称为律师,现代的法学律师称为极有可能是佛教统管戒律的法师演变而来。法师最高学位的应该是三藏法师,毕竟人家精通佛经,学问最高学位也是最高。而在寺庙里混一辈子没能评为法师的都称为老和尚,悟性高佛缘深但是资质不高,没能评上法师只能称之为老和尚。

能称之为老和尚的一般都是在寺庙里混得很久,没能评上高学位的出家人,不过这些人清规戒律不大遵守,但是又不会做出破坏佛教戒律,同时也不会祸害民间百姓。老和尚在禅师法师眼里就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不逊之徒,在众多和尚眼里对老和尚即厌烦,辈分高但又不得不尊重。老和尚虽然在佛教届内不大受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待见,但是混得很开的出家人,历史上没有记载过有这类老和尚,在电视里看见过,那就是济公老和尚。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酒肉穿肠过,行走江湖最洒脱。

佛教文化很深奥,对普通人来说很难理解,本文似懂非懂地写此文稿让大家见笑敬请谅解。文稿水平不是很高,但是这两座和尚墓绝对是香山寺上的一大亮点。有幸来到黔江游玩,对和尚墓感兴趣的有机会何不前来走走,参观一下这座有蒙古血统的老和尚墓,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成吉思汗的后代,改名换姓各自逃命,600年后靠一首诗团聚在四川

提起元朝这个疆域辽阔的朝代,就不得不提到成吉思汗。

许多人对他的认知,也许还停留在《沁园春·雪》中那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实际上,这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戎马一生,打下了历史上面积最大的蒙古帝国版图,开创了多项世界纪录。

成吉思汗的辉煌事迹甚至远扬海外,成为欧美人眼中“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基因传播者”,吸引了无数崇拜者。

在他天生精湛的作战技术指挥下,一草一木化身金戈铁马,自北而下,势如破竹,几乎横扫整个欧亚大陆。

然而,在公元1360年元帝国覆灭后,这个庞大的家族却很快销声匿迹,从此消失于历史之中,再也无人能寻。

2004年,四川省乐山市同兴乡余家湾村中有20多户人家一同公开发声,称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曾改名换姓各自逃命,600年后靠一首诗团聚在四川。

可为何当年的北方族人居住到南方巴蜀之地?又为何突然改姓为“余”呢?

当记者再三上门探寻真相时,一位名叫余海奎的老人站了出来,向人们揭开了一个埋藏百年之久的悠远故事……

放弃戎马生涯 被迫向南逃亡

时间追溯回成吉思汗驰骋沙场的时代,为了扩大家族的力量,成吉思汗的妻妾众多,仅留下姓名的就有六个儿子、四十多个孙子。

余海奎老人口中的“祖先”,正是成吉思汗的重孙铁木健。

铁木健官拜上卿,功勋显著,曾被元顺帝亲封为西平王。

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孩子们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肩负延续家族荣耀的使命。

在这样优渥的环境下,他的九个儿子都高中进士,唯一的女儿也嫁给了一位中举的才子,造就了“九子十进士”的佳话。

到元朝末年,政治局势风雨飘摇,各地起义暴动事件频发,铁木健受命常年领兵征战。

受蒙古族天生擅长骑射的影响,再加上习得一手好兵法,铁木健几乎屡战屡胜,其名号令敌军闻风丧胆。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时朝中小人当道,结党营私之风盛行。

有人忌惮铁木健的实力,欲除之而后快,便三番两次地巧言进谏。

元顺帝昏庸无道,听信了奸佞谗言,认为铁木健趁着战乱壮大家族势力,暗中鼓动当时的民间自卫组织——红巾军,欲一举谋权篡位。

随着尔虞我诈之势愈演愈烈,平日里交好的“朋友们”三五结群地“离去”,铁木健这才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苦思冥想研究对策。

为避免招来杀身之祸,他决定亲自上朝面圣,请求告老还乡。

低调离开元大都后,铁木健率领家族众人浩浩荡荡地朝西南方向行进。

可惜,年数已高的他劳于苦苦奔波,加之担惊受怕、思虑过重,在逃亡中途就不幸离世。

忍痛作别亲人 从此隐姓埋名

缺少了主心骨的力量,一大家族的人顿时乱了阵脚。

有人提议即刻原路返回,投靠铁木健生前的同僚门下,也有人提出继续向西南前进,逃得越远越好。

众口难调,一时间族内争论不断,整支队伍停滞在泸州凤锦桥处进退两难。

后来,族人统一按照辈分排序,由长者优先发言。

考虑到队伍庞大,且妇孺老少占据绝大部分,集体行动极容易暴露行踪,大家最终决定兵分多路,各自逃散。

可家族的血缘纽带不能就此斩断,为了避免以后失去联系,他们一致将姓氏改为“余”,有着“杀不尽,斩不绝,还有余”的寓意。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分离前特地即兴作了一首长诗:

“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作乱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头插柳杈。否泰是天还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识别归何处,散时犹如浪卷沙。余字更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

这首诗由铁木健的九儿一女每人作一句诗拼凑而得,假以时日他们再次重逢,就将它作为专属暗号。

一切安排妥当后,族人们便匆匆收拾行囊,朝不同方向各自寻找安家之地。

余海奎老人的祖辈正是当年的其中几位族人,离开了大部队。

他们逃到四川乐山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并在这里扎根为家,起名“余家村”,从此隐姓埋名过起了朴素平凡的生活。

为了让后人记住祖辈的故事,他们还亲手编撰了《余氏族谱》,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我祖源流派甚长,同家骨肉脉难忘。”余海奎常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他从小就听家中长辈讲述祖先的故事,几十年过去依旧耳熟能详。

余家村其他二十多户人家也同他一样,每个人都谨记着祖辈的经历,家家户户至今都各自保留着一本族谱。

自元朝覆灭后,明朝取而代之,重建大一统天下,成吉思汗不再是被人们奉若神明的存在,他的名字甚至成为当时的敏感词汇。

眼看社会环境如此动荡,族人们只得继续隐瞒真实身份,等待和平年代的到来,这样一晃就是几百年。

提到思亲之苦,余海奎感叹不已:“诗作好后,十人便各自分散,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几百年不曾相见。”

每逢佳节团聚之时,村里的人们尤为思念远方的亲人,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实现族人团聚。

迎来和平年代 尝试刊报寻亲

实际上,自1949年建国以后,余家湾就有族人尝试过寻找亲人。

当时社会秩序逐渐稳定,还确立了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成吉思汗的辉煌历史成就被重新提起,曾经的“黄金家族”终于不必再苟活于世。

于是,他们在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

文案内容引用了那首长诗的其中一句:“本是元朝宰相家”,并问这是何人所作。

然而,这份寻人启事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收到任何回应。

600年的时间,早已使物是人非,不断消磨着血缘联系,岂能是一朝一夕足以修复的。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余家湾的族人开始思考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

他们向更加权威化、大众化的报刊提出请求,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四川地域内,逐步扩大到全国各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收到了第一封回信,紧接着很快迎来了第二封、第三封……

数不清的温暖从不同地区汇聚而来,其中有慰问与鼓励他们继续坚持下去的好心人,也有十分喜爱诗词的文学爱好者。

然而最令人惊喜的是,有人真的答对了暗号。

血浓于水的感情从不曾消失,他们终于找到了同源异乡的亲人。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成吉思汗后裔循着线索慕名前往余家湾,长达六百年的骨肉分离终于在今朝得以团聚。

天南海北的距离都化为乌有,族人们一同在祖先成吉思汗的画像前饮酒祭奠、设宴庆祝,诉说着只属于他们之间的故事。

在四川余家湾这一僻静的巴蜀之地,曾经的“黄金家族”终于找到了归宿。

亲人互相奔赴 百年鸿沟愈合

说到寻亲记号,当初祖辈留下的不仅有十句长诗,还有一份《余氏族谱》。

在余家湾村中,《余氏族谱》以手抄、木刻等不同版本留存着,为了探寻更多的细节,不少后人着手研究它。

伴随着走访调查,记者采访到一位名叫余元富的后人。

他表示,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涉猎族谱,只可惜原来的族谱因故丢失大半,现在手中珍藏的也仅是其中一小部分。

30多年里,余元富走遍了贵州、重庆等周边地区,甚至还曾去过内蒙古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逐渐揭开了覆盖六百年之久的面纱:

“这部家谱编写于清朝年间,里面详细记录了关于成吉思汗从骑兵后到后代人经营元朝,再到如何逃亡到西南地区的这段历史。其中所记载的历史轶事、祖训族规、服饰礼仪等,对研究元史及历史变迁有重要价值。”

这段百年秘史逐渐浮出水面后,吸引了不少专家人士的密切关注。

乐山师范学院长期从事地方史研究的杨炳昆教授表示:

“元朝靠武力征服天下,统治基础并不牢固。为了巩固统治,蒙古贵族分散驻扎各地。元末明初时,元朝统治者败得很匆忙,不可能撤回蒙古草原,必然在全国各地留下蒙古贵族后裔。至于《余氏族谱》,还需要详细查看并参考有关史籍,才能证明它的真实性。”

2003年,四川省铁改余姓蒙研会筹备组经四川省民族研究会、四川省历史学会批准,于2003年3月27日,在宜宾市召开明清时期西南地区蒙古族历史和文化学术研讨会。

余氏家族各支系也派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并提供了各种《余氏族谱》版本、祖先的墓志铭等重要历史物证作为研究载体。

经专家探究证明,相关物证的确具备历史真实性,余家湾村民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得到身份认同后,余家湾的人们格外欣慰:“我们一定会好好保留族谱,家族的传统不能丢掉。”

定期祭奠先祖 弘扬传统文化

近年来,随着“成吉思汗后裔留存于世”的消息传播开来,全国各地有越来越多的子孙后代相继站了出来,奔赴余家湾与曾经的骨肉亲人团聚。

时隔百年,他们的生活习俗大多已被汉人同化。

唯有从性格里的豪迈、刚烈上,似乎还能捕捉到一丝蒙古人的影子。

如今,他们在努力保留过去的风俗痕迹,例如不再过中秋节、在重要节日穿蒙古服装出门等,身份证上的民族一栏也纷纷从“汉族”改成“蒙古族”。

现在每逢清明时节,后裔们都会一同去为祖先上坟,并举办祭祀圣祖仪式。

2022年4月4日,成吉思汗后裔铁改余第五届清明祭祖大会在崇州举行。

来自雅安、大邑等地的数百名余氏族人聚集在崇州群安村余花龙门子的余氏祠堂,按照礼制习俗上香、奏族歌、鸣炮、鞠躬……

据村支书余江涛介绍,群安村如今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姓余,都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裔。

余江涛自己是第33代传人,而最小的孩子已经是第35代了。

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余家湾村发展势头日趋转好,全村总户数上涨为843户,共2580人。

其中党员有50人,还成立了18个村民小组。

曾经这个仅有20余户人家的小村庄,已摇身一变成为人尽皆知的“世外桃源”,不仅民风淳朴,风景也同样怡人。

不少游客不远千里赶来,与村民们一同饮酒吃肉,感受热情奔放的蒙古传统文化。

六百年前,因形势所迫,他们不得已改名换姓,各奔东西,仅靠一首诗维系着寻亲的希望。

如今,他们终于实现了祖祖辈辈的团圆梦,离不开包容的文化环境与稳定的社会背景。

来日方长,历史的遗留问题总会得到解决,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亲人能够重新聚首,将家族文化完好的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