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文章来源:“浙电文档保密”公众号
浙电记忆:我永远是电力的一名新兵
“浙电记忆”口述历史档案采集活动的开展中,国网舟山供电公司走访了刘启增,并撰写文章,本期发表,供大家交流。
——编者按
1920年,舟山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定海城关南郊,拉开了舟山电力工业的大幕。从30.8千瓦柴油发电机点亮微光到500千伏大陆联网闪耀千岛,从10千伏海缆送电“海天佛国”到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缆引领全球,舟山电网百年沧桑,昂首迈入超高压时代。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网舟山供电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铭记百年舟电砥砺奋进历程,汇聚起“灯塔”般照亮前行之路的强大力量。
刘启增,山东沂水县人,初中文化,1929年12月出生,1947年11月入伍,1948年5月入党。1978年9月到1981年3月岱山县工业局副局长,1981年3月到1983年12月岱山县电力公司任党总支书记,1985年6月岱山县电力公司离休。
目光如炬、身材挺拔、声如洪钟,这是对刘启增老人的第一印象,热情好客、娓娓而谈、朴实无华,这是采访后的感受。作为一名老兵,刘老已是耄耋之年,看起来还是相当硬朗,他说,“舟山电力发展真快啊,我感觉我永远是电力系统的一名新兵”。
见证岱山电力创业开端
在刘启增的印象里,1978年,刚到浙江舟山岱山工业局工作期间,当时,电是稀缺资源,专供一些要害部门,而老百姓大多用的“煤油灯”。
“当时,发电就靠一家机械厂的柴油发电机,厂里的几个人除了做机械工作外,也懂发电机的原理,好像他们都在省电力系统学习过。”刘启增说,这家机械厂是岱山电力公司的雏形,而厂里的人后来都成为了公司的中坚力量。
刘启增告诉笔者,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用电需求很大,县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线路连接,东沙与高亭的老百姓最先都用上了电。“县政府从省里要了几个技术人员,与机械厂的人一起,在小蒲门准备开建火力发电厂。”
据了解,1973年3月,磨心山坑道柴油机发电房(又称备战电厂)建成投运,总装机容量840千瓦,岱山电厂成立。当时,6千伏输电线自高亭延伸至石马、磨心、司基等村、总长5公里,实现局部供电。1976年,小蒲门起建第一座2×1500千瓦火力发电厂,至1979年实现顺利投产,结束了岱山岛一直无电力工业的历史。同年,高亭至东沙10千伏主线如期架通,东沙电厂并入岱山电网,装机容量4840千瓦。
电力工人在衢山发电厂工作
回忆起建厂初期的情况,岱山县电力公司一位老员工说:“当时,从瑞安和金华两地各调拨来一台发电机组,是我们自己拉着板车到码头运到厂里来的。虽然辛苦,但想到有了好的发电设备,我们心里是相当高兴的。”计划经济时代,省里无偿调拨的发电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岱山电力的困难。
“当时,工业局给我的任务是组织人员,创立岱山电力公司。”刘启增说,他当时就组织了相关技术人员进入电力公司班底,而自己虽说是党总支书记,但尽量把权力都下放给其他人。
据了解,1980年6月,岱山县电力公司成立。是年,公司职工539人,固定资产1296.3万元;下设柴油机组、汽轮机组发电车间,高亭、东沙、长涂供电所。1983年12月与岱山电厂合并二块牌子,一套班子,是岱山本岛发供电合一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刘启增在岱山电力公司的那几年,是岱山电力创业的开端,发展进度很快。
青年时期刘启增
1981年,岱山岛各乡镇通电,有人居住各岛屿均有柴油自发供电,发电容量为4000千瓦左右。其中,黄泽山、小衢山、大鱼山、大峧山、鼠浪湖、官山,分别于1971年、1972年、1980年、1984年、1985年和1986年均有了供电。1982年10月,岱山本岛到长涂岛实现通电工程,铺设岱山小长涂山10千伏海底电缆,长3.7公里。1983年2月长涂线海缆通电,输电至大、小长涂山;10千伏输电线至东剑乡杨梅坑村,总长38.3公里(含海缆)。1984年,小蒲门电厂扩建2×3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当年第1台机组投入运行,1988年第2台机组投入运行。
1985年电力工人在抢修长涂海缆
岱山电力事业蓬勃发展
从电力公司退休后,虽说远离机关,但从报纸、电视上,刘启增还是相当关心岱山电力的发展,他说,改革开放以后,岱山电力事业蓬勃发展,为岱山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据了解,1990年以后,岱山境内供电能力有较大提高,省重点工程岱山2×1.2万千瓦发电厂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这座电厂的建成拉开了岱山电力发展的新篇章。
1989年竣工投运的岱山浪激渚电厂
2×1.2万千瓦发电厂的投运切实解决了当时全县发展的燃眉之急。但是,在海岛孤立电网时代,岱山电网可靠性差,损耗高,消耗指数大是电网在运行中经济效益长期得不到发挥的症结,再加上用电季节性强,峰谷电差异大等原因,导致岱山电力不稳定。这一窘境在2001年底终于得以改变。
2001年11月28日, 110千伏舟山至岱山联网成功,岱山从此结束了海岛县孤立“火力”发电网的历史,为岱山经济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电力联网为岱山经济社会提供了稳定的电源,各类用电价格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大大改善了岱山的投资环境,加快了岱山经济社会发展。
舟山—岱山电力联网工程竣工剪彩仪式
2003年5月,岱山县电力公司开始由舟山电力局代管,电力事业发展进入新时期。同年,岱山县电力公司全面启动农村电网改造工程。通过近3年改造,全县共改造130多个行政村,受惠农户近4万户,全部实现城乡同网同价,提前完成 “户户通电”的工程任务。
2010年12月24日,经过近一年时间建设,220千伏蓬莱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是岱山首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也是破解岱山电网、嵊泗电网发展瓶颈的核心工程。岱山电网由此实现了从110千伏电压等级向220千伏电压等级的历史性跨越。“220时代”的到来,将从根本上提升岱山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为临港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电力保障。
2014年7月4日,又一核心工程,拥有“世界首个无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之称的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岱山侧正式投运,岱山进入交直流混联电网供电时代。
直至近些年,随着岱山进入大桥时代、大石化时代和自贸区时代,国家政策的叠加为岱山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岱山公司适度超前谋局布篇,220千伏鱼山输变电工程、220千伏岱山输变电改造工程、110千伏中柱输变电工程、35千伏大西输变电工程……一大批电力重大工程的投运,不断开发建设外岛电力基础设施,实现了岱山电网发展的二次腾飞。
一切都要听党指挥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搬哪里。
虽说在电力公司待了几年,但实际上,刘启增那些年一直被党组织借派到各地、各部门。刘启增说,从当兵的那时起,他就知道一个道理,一切要听党指挥。
刘启增一家
刘启增,1947年11月入伍后,两个月集训后就进入了战斗生活。从江北打到江南,参加过三大战役中的两大战役,趟过了四、五次鬼门关,住过两次野战医院。
“连续三年过年都是在打仗中度过,当时真的很苦,连续7天7夜在壕沟里蜷缩着度过,这一切都是为了战胜敌人。”刘启增告诉笔者,全国解放后,他在杭州待过一段时间,随后又接受命令到绍兴剿匪,两三个月又来到舟山,进入公安部门。
在他家的卧室里,有一张黑白色的合影高挂墙上,格外引入注目。原来1965年7月1日,作为公安代表参加北京全军军训器材展览会,他接受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刘启增等接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合影
刘启增告诉笔者,作为一名员,在战斗年代,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不怕受伤,党需要我们打哪里就打哪里;而在和平年代,不仅有高度的荣誉感与责任感,而且也要在做事上听指挥,要为新中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光与热。
于是,由于在政治素质过硬,刘启增被派到了工业局,最后负责组建岱山县电力公司。“虽说我是电力系统的一名新兵,但我是一名党员,电力部门是一个要害部门,挑选精干力量很重要。”
在刘启增的努力下,一个政治上、技术上过硬的电力公司班底搭建完成。刘启增说,看到这帮人能把电力事业搞好,自己也很欣慰。
伯乐不是常常会有的,但刘启增这个伯乐,却为岱山电力的发展相了不少“好马”。
刘启增说,在那些年,组织起来的人员成了电力公司名副其实的领头羊,电力事业迅速发展,东沙与高亭的老百姓都率先用上了电,柴油发电机组逐渐在扩大。同时,在他们的努力下,小蒲门电厂随后扩建,岱山电力事业从此也走上了正轨。
时代在进步,岱山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也时常牵动着刘启增老人的心。
“1947年从山东出来的那些同伴,差不多在战争年代没了,没有像我这样还能活到现在的,感谢党与国家给予我的一切,还能亲眼看到舟山乃至全国的变化。”刘启增说,过去的90年,他度过了漫长的战争岁月与和平年代,一开始干事业总是艰辛的,但只要有党的坚强领导与英明决策,没有打败不了的敌人,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国家肯定会变得更加富强,更加美好。
他真诚祝愿,舟电百年,再创辉煌。
岱山之上,谁留迹印
大浪淘沙,东海之滨
供稿:国网舟山供电公司
作者:陈泽云、何伊娜、汤志成、刘小渊
口述历史
ID:wzuoralhistory
长按关注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