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党项族的起源与变迁 党项族怎么读

发布时间:2024-04-13 04:10:18作者:龙行天下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西夏党项人现在是哪个民族?

党项是古老羌族的一支,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在祖国西北地区先是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汉族建立的北宋并立,辽国和北宋灭亡后,又与女真族建立金国和汉族建立的南宋并立,西夏在强邻环伺之周,存在了将近两个世纪之久,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但1227年最终灭国了。西夏最先是被蒙古成吉思汗攻打的,但西夏顽强的抵抗使得成吉思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成吉思汗去世后,其后继者继续攻打西夏,最终把西夏灭掉了。当蒙古打进西夏首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后,为了给成吉思汗报仇,为了报复西夏党项族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屠城,大肆党项族,这样致使党项民族大部分被,其余党项族四散它地。中央电视台曾播出专题纪录片讲述了西夏灭亡后党项族的去向问题,根据专家判断,党项族大部分都融合到其他民族之中了,以至于今天我国56个民族中并无党项族了,但也有少部分改名换姓生活在祖国其他地方,例如据说在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南长滩一带就有党项族的后裔居住。

神秘的党项民族是如何发展演化而来的?

1908年初春,俄罗斯人科兹洛夫带着助手,来到大清国探寻宝藏。在内蒙的黑水城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宝藏,在一座古塔里发现了大量的佛像,壁画,佛经以及大量完全陌生的文字典籍,全部运回了当时的俄国首都圣彼得堡。

科兹洛夫探险队

科兹洛夫

这个惊人的发现,揭开了一个神奇的国度——西夏的神秘面纱。让这个消失700年之久的国度重返大家的视野。同时打开了大家对于这个曾经鼎立与宋辽之间的帝国的好奇心,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建立的国家呢?这群人从何而来?这个国家的人现在又在哪里呢?

20世纪30年代俄罗斯科学家在东方文献研究所的西夏文献中发现一首描述西夏人起源的诗:“黑头石城漠水边,赤面父冢白河上,高弥药国在彼方”。西夏人被称为党项人,在唐朝的史料中记载,党项人被称为弥药人。根据这首诗的描述,专家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弥药人最开始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东部青海湖一带。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

公元四世纪,鲜卑人从遥远的大兴安岭一路西迁至青藏高原,并在这里建立了东西4000里,南北2000里的庞大帝国——吐谷浑。吐谷浑横扫青藏高原,兼并了高原上的很多民族,党项人亦不能避免,有很大一部分归化吐谷浑,慢慢变成吐谷浑的一部分。但是有一支党项人没有屈服,而是率部迁移,这就是拓跋部落,这支部落后来也成为党项人的核心和中坚力量。他们迁移到了析支之地(位于现在甘肃、青海和四川的三省交界处),这个位于黄河河曲之地,水草丰茂,非常适宜游牧生活。

吐谷浑王国

但是这样安宁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太久,吐蕃继吐谷浑之后,在青藏高原上崛起。并一直像东拓展,党项人的宁静生活被打破,处在大国的压迫之中。但是这时候一件事情的发生,改变了党项人的命运。公元626年唐太宗昭告天下:“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个强大的唐帝国抛出了橄榄枝,党项人抓住了。公元638年,析支之地的党项族首领拓跋赤辞请求归顺大唐,并得到大唐皇帝赐国姓——李。

公元663年,吐谷浑被吐蕃消灭,青藏高原上的平衡被打破,远离青藏高原腹地的析支之地也没能躲过吐蕃的攻伐,这一次党项人做出了历史上第二次选择,是在水草肥美的析支之地归化吐蕃还是再次进行迁徙?

析支之地

党项族首领再次向大唐求援,大唐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们,这次党项人彻底离开了青藏高原,迁入离大唐都城长安不远的庆州(现在甘肃庆阳)定居。庆州位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接地带,既有大片的牧场又有农田可以耕种。在大唐接下来的200多年的庇佑下,党项人不断地向中原农耕文明学习,逐渐将这个游牧民族带入文明社会。从此,党项人成为中原文明的一份子。

历史上建立西夏,把宋朝打得满地找牙的党项族,为何消失不见了?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今天,海佑老师继续给大家讲解两宋时期历史风云。

最近电视剧《清平乐》热播,把繁荣的宋朝又带到了大家眼前。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和经济都异常发达的朝代,有很多史学观点认为,宋朝已经一只脚踏进了资本主义时代。

为什么只踏进了一只脚,没有水到渠成两只脚都踏进去呢?因为这个过程被打断了。

清平乐曹皇后

宋朝虽然文化和经济非常发达,但是其军事力量却非常虚弱,不仅打不赢周边的小国,还经常被他们胖揍。

从宋朝建国伊始,周边就强敌林立。造成“强国林立”的现状,不是周边小国有多么强悍,而是宋朝军力是在太弱,相比之下,周边小国的实力,就显得强了。

一路上,宋朝被辽国揍、被西夏揍、被大理揍、被金国揍,最后被蒙古彻底攻灭,实在是一部血泪史。宋朝的资本主义进程,就是被这么打断的。

好了,说了这么多,该提到我们今天文章的主角——党项族了,很多熟悉两宋历史的人都知道,党项族是崛起于两宋时期的一个民族,建立了西夏国,还把宋朝打得满地找牙。

但诡异的是,宋朝灭亡之后,这个民族也随之消散了,之后再也没出现过,这背后有什么缘由呢?

西夏自李元昊建国到亡于蒙古,一共享国一百八十九年。早在唐朝时期,党项人就因为平定叛乱有功,被大唐王朝封为夏州节度使。

后来唐朝灭亡,党项人又先后臣服于五代各朝和契丹人,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又臣服于北宋,后来独立建国。

西夏国全盛时期疆域

因党项人是生于马背上的民族,民风彪悍,战斗力强大,因此当时西夏与契丹和北宋形成三方对峙之势。

在党项人崛起的过程中,它给周边人,留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党项人先后臣服于五代各朝和契丹人,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又臣服于北宋,后来独立建国。

为什么他们最后能够成功独立建国?就是因为他们之前的各种臣服,并不是真正的臣服,而是见风使舵,通过这种方式来谋求自己生存的机会。

辽国和北宋建立之后,党项人在早先比较弱小的时候就先后对其称臣,但是当他们有了一定的实力之后就会进行反叛,他们就是像是一条喂不饱的狗,随时都会咬它们主人一口。

党项人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统一了整个北方草原之后就要向西征伐,当时西夏已经被蒙古人所打败,但是党项人并没有亡国,因此成吉思汗西征就让西夏派军随征,但是被西夏拒绝了。

成吉思汗前脚一走,党项人后脚就趁火打劫,甚至差点儿断了成吉思汗的后路,这让成吉思汗很是恼火。

因此当成吉思汗西征归来之后,就亲征西夏,在蒙古人强悍的进攻之下,党项人只能坚守黑水城不出。但是当时成吉思汗已经65岁高龄,再加上常年征伐,身上伤病无数,因此在贺兰山下就一病不起。

成吉思汗画像

成吉思汗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在其去世之前就留下遗言:“西夏人狡诈,喜欢用诈降,其投降后要将其杀光,以绝后患。”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后,窝阔台继承了蒙古大汗之位,托雷为监国(没错,就是郭靖的义兄)。

在拖雷监国期间就派兵严格执行了成吉思汗的遗言,蒙古人在攻破西夏皇城之后,就开始大肆屠城,不但将西夏皇族赶尽杀绝,就联系下皇城中的普通老百姓也不留活口。

经此一役之后,党项人消失殆尽,就是仅有残存的党项人也都隐姓埋名和其他民族融合了,从此以后中华大地再也没有党项这个民族了。

前往“海佑讲史”WX公众号,阅读更多精彩文章。比如《细读之下令人毛骨悚然的汉朝对匈战争》、《令人唏嘘的乌克兰》、《愿中国再无方方之流》等等等等。

西夏被蒙古灭亡后,党项族为何从历史上消失?900年后找到了答案

党项族曾经是历史上一个非常强悍的民族,原属于西羌族的一支,在汉朝之前,党项族一直过着游牧部落生活,后来各部落逐渐兼并,最终形成了后来著名的党项八部,而历史上建立北魏王朝的鲜卑族实际上也是后来的党项族的一支。

党项起源和西夏的崛起

历史上的历代王朝对于异族的统治一直以来都是统治者最为头疼的事情,既要加强控制,又无法全部控制,不控制则容易发生叛乱,而强制控制又容易引发民族矛盾,秦始皇穷尽国力修建的万里长城,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胡人的入侵。

五胡乱华让统治者意识到了民族危机足以颠覆,终于在隋唐时期,中原王朝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与其用堵的方式,还不如主动开放边境,将少数民族内迁到内地,逐渐汉化,既能增加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又便于统治者加以控制。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项族人也迁往内地,并逐渐集中在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此时的党项族还是以部落为主,并没有形成稳定的统一。

而唐王朝对党项族的态度也比较暧昧,党项族的酋长只要有功,便可封为刺史,党项部落就是在中原王朝的呵护下,逐渐发展壮大。黄巢起义后,唐王朝传檄天下勤王,党项族宥州刺史拓跋思恭看到了乱世中崛起的机会。

他马上出兵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最终因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并封为夏国公,赐姓为李,自此党项族终于有了自己的领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军阀。

唐王朝灭亡后,经历了五代十国的乱世纷争,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而宋王朝的强大,使党项族也感受到了潜在的威胁,李继迁开始率领族人抵抗宋朝的扩张,元昊继位之后,开启了党项族的辉煌发展历程。

这段时期也是党项族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元昊不仅吸收了汉族的文化,而且在文字、建立方面也大都仿效中原王朝,极大推动了党项文明的发展,公元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王朝,将党项文明推向了历史高峰。

历经百年,走向覆灭

西夏王朝虽然在各方割据中的实力最弱,仅仅只有五州之地,但却能够与北宋、辽朝三足鼎立,始终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而更主要的原因是西夏王朝历代君主在各方中虚与委蛇,多方受封,两面称臣,让西夏在乱世中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直到1227年,西夏王朝才被蒙古人所灭,此时的王朝已经延续了近两百年,堪称奇迹!而蒙古人在灭亡西夏王朝的过程中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成吉思汗甚至死在了征伐西夏的路上。

蒙夏战争先后发生过8次重大战役,从1205年开始,双方便开始了大规模征战,一直到1227年发生的第二次中兴府之战。总体来说,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相当长,蒙夏战争反反复复,一直持续了23年。

之所以打了这么长时间,跟西夏百年积蓄的雄厚实力是分不开的,从经济方面看,西夏自从李继迁时起,便逐渐走上了农耕化的道路,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外在商业、手工业方面也获得了较大的成就,其经济实力远非当时还处于落后状态的蒙古人可比。

此外,与西夏地形的险要有关,西夏境内多山,几乎全境都是险地,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对于蒙古骑兵来说,习惯了草原的无拘无束,对西夏的地形几乎无法适应,而纵横草原的战马和勇士也瞬间失去了光彩,导致久攻不下。

1207年,蒙古军大举攻击夏王朝,攻下几座城池便收兵了,然而到了应天四年,蒙古第三次攻打西夏,此次蒙古军队来势汹汹,包围了西夏都城中兴府,西夏无奈只好向金国求救,然而此时的金王朝在蒙古大军的攻击下自顾不暇,西夏无奈,只好屈辱和亲,并被胁迫参加攻打金国的战争。

公元1226年,蒙古军发动大规模的灭夏战争,旨在彻底灭掉西夏。

让成吉思汗下定决心灭掉西夏王朝的原因是西夏的反复无常,在联合攻打金国期间,就曾经多次放成吉思汗的鸽子,直接造成了战争的被动,而西夏在抵抗蒙古入侵过程中,又耍起了手段,只要打不过就在城头竖起白旗。

当蒙古人以为西夏人准备投降时,结果发现又是一场骗局,骗来骗去彻底将成吉思汗惹怒了,也正是1226年这一年,西夏再次背叛蒙古,成吉思汗此时已经64岁了,为征服西夏,成吉思汗下了大本钱,调集各路大军,一定要彻底消灭西夏,虽然西夏人早有准备,但还是抵挡不住蒙古人的轮番进攻。

公元1226年11月,蒙古大军拿下灵州城,包围中兴府,据史料记载,蒙古军队在西夏领土烧杀抢掠,进行了大规模的,将怒火发泄到了无辜百姓的身上。而此时中兴府的军民也在积极备战,党项人的顽强明显让蒙古军大感意外。

双方的僵持战争一直持续到了6月,或许西夏真的气数已尽,此时的中兴府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宫墙房屋倒塌无数,城内百姓夜夜嚎哭,这让西夏人感到了彻底绝望,大大动摇了军心。

在大地震之后,城中很快又爆发了瘟疫,军中的士兵和城里的百姓大都感染,在此情形下,西夏再无还手之力,正式宣布投降,不过要等1个月后才能够让蒙古人进城。

被西夏人骗惨了的成吉思汗已经彻底疯狂,此时他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在临终之前,他恨恨地给儿子和手下大将留下了遗言,自己死后,不要走露消息,要求蒙古军队在进城之后杀掉西夏皇帝,并进行屠城。

一个月后,西夏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向蒙古军投降,而蒙古军队也按照成吉思汗的遗言,杀掉了皇帝,并在城内大肆,就这样,存在189年的西夏王朝正式灭国,而西夏的领土也成为了蒙古帝国的西夏行省。

遗失的党项族人终于被找到了

自从西夏王朝灭亡后,党项这个民族似乎也一夜之间从历史上消失了,很多人说党项不复存在,因为蒙古人进城后,对西夏王族和党项人进行了毁灭性的,但也有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党项人并没有灭亡,而是从此隐姓埋名,不再透露自己党项人的身份。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临投降的前一个月,西夏向蒙古人提出推迟一个月进城的请求,很有可能就是争取足够的时间保护党项族的火种。

1981年时候史金波教授在合肥寻访到了元末西夏人余阙,时任淮西副使的余阙后裔,后人所叙世系可以接上《庐州府志》世系表,为余阙的22~24代后人,还有很多西夏后裔也散落在各地,于蒙古人、汉人通婚,严格意义来说党项的后代依然存在,但党项民族确实已经消失了。

西夏灭亡后,党项的一部分统治者向元朝投降,元朝重用他们,将他们列为“色目人”;一部分投金,现在已经融入汉族;还有一部分东迁至今河北保定地区,当地有记录和遗留下来的遗迹,现在也已经同化,但至少在明代时还是保有着党项的习俗。

一部分留居,遭到蒙古后隐姓埋名,融入到当地其他民族。还有一部分南徙,今四川木雅地区为西夏遗民,“木雅”一词由“弭药”音转而来,而“弭药“为吐蕃称呼党项人的称呼。从语言上分析和藏文文献记载,道孚人即古代之弭药遗民,而木雅人即西夏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