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紫微斗数

耳根在哪个位置图片下方 耳朵部位图解大全

发布时间:2024-04-13 20:03:36作者:浮生若梦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听力系统解剖之外耳道篇

俗话说:“一分聋,三分傻”,可见人耳听觉系统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听力康复工作者来讲,首先应该熟练掌握人耳的基本生理解剖结构及其功能特点。

众所周知人耳的基本功能是听功能,这涉及到整个听觉系统。其实还有一项人体非常重要的功能,即平衡功能。与前庭系统有关。人耳听觉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人们每谈及耳朵,首先耳廓的形象就会浮现在眼前。其实外耳还包括外耳道。耳廓和外耳道是外耳的主要构成部件。

1、耳廓

耳廓主要是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双耳协同工作可以起到声源定位和双耳听觉平衡立体声的效果。

耳廓由软骨组成,表面覆盖皮肤。耳廓不仅血管少,脂肪层也少,因此,寒冷的冬天,耳廓易被冻伤。

耳廓上主要结构:耳轮、对耳轮、耳轮脚、耳屏、对耳屏、耳甲腔、耳甲艇、耳屏切迹、三角窝、耳垂等。

2、外耳道

成人外耳道起于外耳道口,止于鼓膜,长度约为2.5~3.5cm,直径约为0.8cm。

其中,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软骨部皮肤较厚,有丰富的毛囊、皮脂腺和耵聍腺(分泌耵聍)。骨部皮肤相对较为菲薄。

成人外耳道并不是直线状的,而是呈“S”形的。从外向内,先向前上,然后稍向后,最后向前下。

外耳道有两处狭窄:一处是骨部与软骨部的交界处,另外一处则是骨部距离鼓膜约0.5cm处,此处被称为外耳道峡。

外耳道一端开放,而另一端密闭在鼓膜处,形成一个管腔。

众所周知,如此结构都有其自然的共振频率,耳道也不例外。由于个体差异,外耳道共振也有不同。

多数外耳道共振频率在2000~3000Hz,平均为2700Hz,它包括耳廓共振(2000~5000Hz)和耳道共振(3000~4000Hz)的平均值,共振峰高度约15dB~25dB。在外耳道底部、耳道入口和峡部之间,有迷走神经的分支,所以在制取印模、耳镜检查和佩戴助听器时,有时会出现反射性咳嗽。

外耳道一端开放,而另一端密闭在鼓膜处,形成一个管腔。

众所周知,如此结构都有其自然的共振频率,耳道也不例外。由于个体差异,外耳道共振也有不同。

多数外耳道共振频率在2000~3000Hz,平均为2700Hz,它包括耳廓共振(2000~5000Hz)和耳道共振(3000~4000Hz)的平均值,共振峰高度约15dB~25dB。在外耳道底部、耳道入口和峡部之间,有迷走神经的分支,所以在制取印模、耳镜检查和佩戴助听器时,有时会出现反射性咳嗽。

折耳根:云贵川人的命根子!为啥你说不好吃呢?我想是做法没搞对

一年四季的春天,是人们挖野菜最忙碌的日子,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偿馈赠,就得赶快抢到手,不然的话就得又要等上一年半载才能享受。春天的野菜,品种最为丰富,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最佳,纯天然无污染,是人们餐桌上难得的美味佳肴!最常见的野菜有:荠菜、香椿、折耳根、豆瓣菜、鸭儿菜、蕨菜、水芹菜、鸡冠花、蒲公英,马齿苋……等等,太多了,数不清。而今天我要同大家一起聊的是其中的“折耳根”。

野生折耳根

折耳根是云贵川人的“灵魂”和“命根子”

说起折耳根,对于北方人来说,那可是恨之入骨,把它视为是世界上最黑的“黑暗料理”,闻之冲鼻,食之想吐;然而对于云贵川的人来说,折耳根那可是他们的命根子,一日三餐吃不腻,越吃越想吃,不是“闻着臭,吃着香”,而是“闻着也香,吃着更香”!每年的春季,对于折耳根这道菜,云贵川人是绝对不会放过它。

常言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通俗”,如果用“吃”来解释这句话,则更为入木三分。对于吃的东西来说,真是厌之如“毒药”,喜之如“蜜糖”。云贵川人的折耳根,就像是东阳人的“童子尿鸡蛋”、长沙人的臭豆腐、柳州人的螺蛳粉,徽州人的臭鳜鱼,不喜欢吃的人闻之色变,而喜欢吃的人则视若珍宝,这就是中华美食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所在。折耳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下面简单为大家科普一下:

折耳根,说白了,也就是一种普通的野菜,大多生长在田埂,沟渠和山坡上,喜欢湿地环境,也就是常年有水滋润的地方。折耳根只是云贵川人的一种方言叫法,它又名“鱼腥草”、“狗贴耳”等,鱼腥草是药书上的称谓,狗贴耳是广东人的叫法。折耳根之所以又叫鱼腥草,就是因为折耳根不管是闻起来还是吃起来,都有一股十分强烈的鱼腥味,而且挥发性很强,远远都能闻到。最关键的是它的味道不只是有腥味,而是腥味中还夹裹着辛辣味,所以很冲鼻。

人工种植的折耳根

折耳根有纯野生和人工种植区分,野生的味道更浓,叶子较小,根部较短,当然野生的折耳根更加好吃,原汁原味,口感更脆,辛香味更浓;相反,人工种植的折耳根由于使用化肥和喷洒农药,长得更加茂盛,叶子宽大肥厚,根部长而粗壮,但是味道偏淡,口感欠佳。因此,纯野生的折耳根才是云贵川人餐桌上的“极品”,如果是生在城市,弄点人工种植的吃一吃,也很满足了!

野生的折耳根

说了这么多,折耳根究竟如何做来才好吃呢?

折耳根既然是云贵川人的最爱,那他们的做法毫无疑问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做折耳根菜,辣椒红油可以说是折耳根菜不折不扣的最佳搭档,也可以说是做折耳根菜的灵魂。如果是重庆人,还要加上花椒,增加麻味。折耳根可以凉拌、煎炒、煲汤、火锅,但是作为云贵川人最喜欢的是凉拌折耳根和折耳根炒腊肉这两道菜,一般只吃根,不吃叶;而重庆人既吃叶又吃根,叶子下火锅,其根用来凉拌和煎炒。

折耳根炒腊肉

真正的云贵川人吃折耳根是很少煮熟的,常常是吃生的,因为只有吃生的才会最大限度保留折耳根的“特殊香味”,吃起来才香浓爽脆,原汁原味。如果说经过了高温烹煮或者焯水,吃起来就不是那个味了,软绵绵的,味道也不浓了。因此,凉拌折耳根才是对云贵川人最具诱惑力的一道菜,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面对凉拌折耳根这道菜,可以说根本没有抵抗力!接下来就为大家分享“凉拌折耳根”的具体做法,非常简单!

凉拌折耳根,我家每次至少拌5斤,次次秒光盘

——凉拌折耳根的做法——

材料:折耳根、香菜、姜、蒜、辣椒油、生抽、老抽、香油、花椒油、白胡椒粉、盐、香醋

做法步骤:

野生的

1、挖回家或者是买回家的折耳根,去掉叶子(根据个人喜好,叶子也可以保留,但一般人不喜欢)和根上的胡须,放入盆中清洗,一定要多清洗几遍,最好用一点力气搓揉,因为根上的泥沙很多,清洗好后用清水浸泡5分钟左右,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2、姜洗净不去皮,大蒜剥皮,姜和大蒜切成末,香菜洗净切成香菜末,折耳根切成1公分左右的小段,注意折耳根千万不要焯水,如果焯水后再凉拌,那这道菜就浪费掉了,做出来就根本不是那个味。

3、将沥干水分的折耳根段放入不锈钢盆中,加入姜蒜末、适量食盐、生抽、老抽、香油、辣椒油、花椒油、香醋、白胡椒粉,用带上一次性塑料手套的手将折耳根和所有调料搅拌均匀,让其充分入味,最后撒上香菜末即可。

4、拌好的折耳根不能立刻就吃,将拌好的折耳根用保鲜膜封闭起来,放入冰箱冷藏室,注意不是冷冻室,冷藏2个小时以后,拿出来就可以吃了。

看似简单三步就做好的凉拌折耳根,那个味道真是无法形容,各种调料的味道,夹裹着折耳根独有的鱼腥味、辛辣味,强烈地刺激着你的味蕾,让你欲罢不能,一口气恨不得把它秒光光!反正我家里每次5斤起拌,一家三口,每次都是除了菜盘子,其它什么也看不见!

做凉拌折耳根需要注意以下3点:

1、折耳根不能焯水后再凉拌,不然味道会大变,失去脆性。

2、花椒油可以用花椒粒自己熬制,不吃花椒可以不放,这是重庆人喜欢的味道;辣椒油也可以自己用辣椒粉制作,我是为了图方便,直接买的花椒油和辣椒油。不过辣椒油是这道菜的灵魂,一般都要放,有了辣椒油,味道和颜色就大不同!

3、刚开始拌好的折耳根最好不要吃,没有充分入味,吃起来不脆还很生硬,冰箱冷藏之后,那才是锦上添花,绝味!

综上所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再好吃的美食也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胃口,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和风俗,各有特色,各具风格,做自己喜欢吃的,吃自己喜欢吃的,才是最快乐的!

我是家常美味,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如果大家觉得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留言指导,我每天在这里为大家讨论美食相关的话题;分享美食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您的收藏+评论+转发,关注+点赞,将是我继续奉献优质美食内容的强大动力,下期再会!

耳朵上有痣,到底是福还是祸?有4个特征的不能大意,可能是癌

小李12岁那年,右耳耳垂上突然长了一颗黑痣,家里的老人都说这是“吉痣”,说明小李福气大,让他别担忧。因为这颗黑痣也不痛不痒的,小李也就听老人的话,没去理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颗黑痣似乎也在长大,小李24岁那年,黑痣突然溃破、出血,家里人送他到医院检查,结果却被确诊为黑色素瘤,需要立即手术切除。

警惕突然出现的黑痣

黑色素瘤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它基本上是由皮肤上的色素痣恶变形成的。黑色素瘤病情发展相对较快,而且有非常容易转移。黑色素瘤的一大诱因就是紫外线照射过度晒太阳,此外,外伤摩擦、免疫缺陷、化学致癌物的影响等,也是导致黑色素瘤发生的诱因。

而痣既可以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慢慢形成的,任何年龄段都会有长痣的可能。

形成黑痣的一大原因是紫外线。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使皮肤内部产生黑色素。而日复一日接受紫外线的洗礼,会刺激潜伏在皮肤内的黑色素,使其活跃增加,从而聚集形成了黑痣。

身体的摩擦,皮肤经常受到摩擦刺激,也容易出现黑痣。

压力过大,体内内分泌紊乱,新陈代谢能力下降,黑色素细胞不能通过皮肤排出,也会长出痣来。

身上出现的黑痣,有很多时候难以判断其为良性还是恶性。相对而言,如果是恶性的黑色素瘤,它的形状会逐渐增大,它会呈现向四周扩散的趋势,相较最初的时候,肉眼可见形状会比过去大许多。

除了会变大之外,黑色素瘤的颜色也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有的颜色会变浅,有的颜色会加深,还有的会出现颜色不均匀的情况,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就得提高警惕了。

哪些痣更容易恶变成黑色素瘤?

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痣,那么哪些痣会发生恶变,这就需要我们加以辨别区分了。

首先,普通痣的外形是规则的,黑色素瘤的外形很不规则和不对称;痣的边界和边缘部分是清晰的,而黑色素瘤产生后,边缘部分则是锯齿状和模糊的;

一般痣的直径很小,不会超过5毫米,而黑色素瘤的直径大,如果一颗黑痣的直径超过了6毫米,那么就要警惕是否为黑色素瘤了。

颜色的变化,也是衡量痣有没有变化的关键因素。痣的颜色是相对统一的,不容易发生变化,色泽是清晰的;而黑色素瘤的颜色则是不规则的,有些是混杂在一起,而且容易变色,比如变成了蓝色或者其他混合的色泽的话,就需要格外的提高警惕了。

哪些因素会影响痣向黑色素瘤恶变?

通常在日常生活中,脚底、肘部和头皮部位的痣,恶变的倾向相对较高,因此对于这些部位的痣,一定要加以注意。

要避免对痣的刺激。创伤和刺激会导致良性的色素痣发生恶变,临床上,10%-60%的黑色素瘤患者发病前都有过创伤史。

福州的一位女性患者,没事总是抠脚底上的一颗黑痣,然后那颗痣居然越来越大,最后到医院检查成了恶性黑色素瘤。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上的痣,要避免用手抠或者其他方法的刺激。

通常情况下,正常的痣基本上很少发生大的改变,如果在短时间内,发现身体某个部位的痣有了明显改变的话,就要提高警惕,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了。#清风计划##真相来了##你好,秋分#

参考资料:

[1]《恶性黑色素瘤全球增速最快,我国超六成患者发病集中在肢端》.健康时报网.2020-1-4.

[2]《千万不要随意去除身上的黑痣 警惕发生恶变》.科普中国.2019-7-4.

[3]《“小黑痣”变皮肤癌,抠出来的? 医生:创伤与刺激可能导致良性色素性皮肤病发生恶变》.福州晚报.2020-3-3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耳朵上有痣,到底是福还是祸?有4个特征的不能大意,可能是癌

小李12岁那年,右耳耳垂上突然长了一颗黑痣,家里的老人都说这是“吉痣”,说明小李福气大,让他别担忧。因为这颗黑痣也不痛不痒的,小李也就听老人的话,没去理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颗黑痣似乎也在长大,小李24岁那年,黑痣突然溃破、出血,家里人送他到医院检查,结果却被确诊为黑色素瘤,需要立即手术切除。

警惕突然出现的黑痣

黑色素瘤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它基本上是由皮肤上的色素痣恶变形成的。黑色素瘤病情发展相对较快,而且有非常容易转移。黑色素瘤的一大诱因就是紫外线照射过度晒太阳,此外,外伤摩擦、免疫缺陷、化学致癌物的影响等,也是导致黑色素瘤发生的诱因。

而痣既可以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慢慢形成的,任何年龄段都会有长痣的可能。

形成黑痣的一大原因是紫外线。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使皮肤内部产生黑色素。而日复一日接受紫外线的洗礼,会刺激潜伏在皮肤内的黑色素,使其活跃增加,从而聚集形成了黑痣。

身体的摩擦,皮肤经常受到摩擦刺激,也容易出现黑痣。

压力过大,体内内分泌紊乱,新陈代谢能力下降,黑色素细胞不能通过皮肤排出,也会长出痣来。

身上出现的黑痣,有很多时候难以判断其为良性还是恶性。相对而言,如果是恶性的黑色素瘤,它的形状会逐渐增大,它会呈现向四周扩散的趋势,相较最初的时候,肉眼可见形状会比过去大许多。

除了会变大之外,黑色素瘤的颜色也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有的颜色会变浅,有的颜色会加深,还有的会出现颜色不均匀的情况,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就得提高警惕了。

哪些痣更容易恶变成黑色素瘤?

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痣,那么哪些痣会发生恶变,这就需要我们加以辨别区分了。

首先,普通痣的外形是规则的,黑色素瘤的外形很不规则和不对称;痣的边界和边缘部分是清晰的,而黑色素瘤产生后,边缘部分则是锯齿状和模糊的;

一般痣的直径很小,不会超过5毫米,而黑色素瘤的直径大,如果一颗黑痣的直径超过了6毫米,那么就要警惕是否为黑色素瘤了。

颜色的变化,也是衡量痣有没有变化的关键因素。痣的颜色是相对统一的,不容易发生变化,色泽是清晰的;而黑色素瘤的颜色则是不规则的,有些是混杂在一起,而且容易变色,比如变成了蓝色或者其他混合的色泽的话,就需要格外的提高警惕了。

哪些因素会影响痣向黑色素瘤恶变?

通常在日常生活中,脚底、肘部和头皮部位的痣,恶变的倾向相对较高,因此对于这些部位的痣,一定要加以注意。

要避免对痣的刺激。创伤和刺激会导致良性的色素痣发生恶变,临床上,10%-60%的黑色素瘤患者发病前都有过创伤史。

福州的一位女性患者,没事总是抠脚底上的一颗黑痣,然后那颗痣居然越来越大,最后到医院检查成了恶性黑色素瘤。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上的痣,要避免用手抠或者其他方法的刺激。

通常情况下,正常的痣基本上很少发生大的改变,如果在短时间内,发现身体某个部位的痣有了明显改变的话,就要提高警惕,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了。#清风计划##真相来了##你好,秋分#

参考资料:

[1]《恶性黑色素瘤全球增速最快,我国超六成患者发病集中在肢端》.健康时报网.2020-1-4.

[2]《千万不要随意去除身上的黑痣 警惕发生恶变》.科普中国.2019-7-4.

[3]《“小黑痣”变皮肤癌,抠出来的? 医生:创伤与刺激可能导致良性色素性皮肤病发生恶变》.福州晚报.2020-3-3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耳朵上有痣,到底是福还是祸?有4个特征的不能大意,可能是癌

小李12岁那年,右耳耳垂上突然长了一颗黑痣,家里的老人都说这是“吉痣”,说明小李福气大,让他别担忧。因为这颗黑痣也不痛不痒的,小李也就听老人的话,没去理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颗黑痣似乎也在长大,小李24岁那年,黑痣突然溃破、出血,家里人送他到医院检查,结果却被确诊为黑色素瘤,需要立即手术切除。

警惕突然出现的黑痣

黑色素瘤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它基本上是由皮肤上的色素痣恶变形成的。黑色素瘤病情发展相对较快,而且有非常容易转移。黑色素瘤的一大诱因就是紫外线照射过度晒太阳,此外,外伤摩擦、免疫缺陷、化学致癌物的影响等,也是导致黑色素瘤发生的诱因。

而痣既可以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慢慢形成的,任何年龄段都会有长痣的可能。

形成黑痣的一大原因是紫外线。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使皮肤内部产生黑色素。而日复一日接受紫外线的洗礼,会刺激潜伏在皮肤内的黑色素,使其活跃增加,从而聚集形成了黑痣。

身体的摩擦,皮肤经常受到摩擦刺激,也容易出现黑痣。

压力过大,体内内分泌紊乱,新陈代谢能力下降,黑色素细胞不能通过皮肤排出,也会长出痣来。

身上出现的黑痣,有很多时候难以判断其为良性还是恶性。相对而言,如果是恶性的黑色素瘤,它的形状会逐渐增大,它会呈现向四周扩散的趋势,相较最初的时候,肉眼可见形状会比过去大许多。

除了会变大之外,黑色素瘤的颜色也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有的颜色会变浅,有的颜色会加深,还有的会出现颜色不均匀的情况,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就得提高警惕了。

哪些痣更容易恶变成黑色素瘤?

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痣,那么哪些痣会发生恶变,这就需要我们加以辨别区分了。

首先,普通痣的外形是规则的,黑色素瘤的外形很不规则和不对称;痣的边界和边缘部分是清晰的,而黑色素瘤产生后,边缘部分则是锯齿状和模糊的;

一般痣的直径很小,不会超过5毫米,而黑色素瘤的直径大,如果一颗黑痣的直径超过了6毫米,那么就要警惕是否为黑色素瘤了。

颜色的变化,也是衡量痣有没有变化的关键因素。痣的颜色是相对统一的,不容易发生变化,色泽是清晰的;而黑色素瘤的颜色则是不规则的,有些是混杂在一起,而且容易变色,比如变成了蓝色或者其他混合的色泽的话,就需要格外的提高警惕了。

哪些因素会影响痣向黑色素瘤恶变?

通常在日常生活中,脚底、肘部和头皮部位的痣,恶变的倾向相对较高,因此对于这些部位的痣,一定要加以注意。

要避免对痣的刺激。创伤和刺激会导致良性的色素痣发生恶变,临床上,10%-60%的黑色素瘤患者发病前都有过创伤史。

福州的一位女性患者,没事总是抠脚底上的一颗黑痣,然后那颗痣居然越来越大,最后到医院检查成了恶性黑色素瘤。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上的痣,要避免用手抠或者其他方法的刺激。

通常情况下,正常的痣基本上很少发生大的改变,如果在短时间内,发现身体某个部位的痣有了明显改变的话,就要提高警惕,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了。#清风计划##真相来了##你好,秋分#

参考资料:

[1]《恶性黑色素瘤全球增速最快,我国超六成患者发病集中在肢端》.健康时报网.2020-1-4.

[2]《千万不要随意去除身上的黑痣 警惕发生恶变》.科普中国.2019-7-4.

[3]《“小黑痣”变皮肤癌,抠出来的? 医生:创伤与刺激可能导致良性色素性皮肤病发生恶变》.福州晚报.2020-3-3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