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书友要求,今天讲的是:“恒”字。
恒,读作héng或gèng,其古字形写作“亘”,本义为上弦月渐趋盈满的样子,又引申出长久、持久的意思。
左边“忄”不要写宽,首笔为左竖点,以露锋入笔,稍左斜,稍重,勿长;第二笔右点写成小横点,要轻巧,与左竖点的起笔基本平齐,并且注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不要过远;竖笔起笔稍重,角度略平,然后转中锋向下行,挡住横点的起笔,竖身稍左斜,中间稍细,劲挺有力,最后以垂露收笔,不可悬针。
右部“亘”字首横起笔略低,抗肩圆收,稍厚重,勿长;“曰”部斜势抗肩,上宽下窄,与首横直对。左竖起笔稍靠左,向下略轻,右斜;横折与左竖虚接,横画抗肩,勿重,行至首横的收笔下方稍提锋顿笔向左下写右竖;中间小横稍偏左,抗肩角度一致;底横实接左竖的收笔,与上面两个横画间距相等,收笔托住右竖;最后长横起笔左探,左轻右重,收笔稍下压,略呈拱形,等距。
“恒”字的行书写法:
应书友要求,今天讲的是:“恒”字。
恒,读作héng或gèng,其古字形写作“亘”,本义为上弦月渐趋盈满的样子,又引申出长久、持久的意思。
左边“忄”不要写宽,首笔为左竖点,以露锋入笔,稍左斜,稍重,勿长;第二笔右点写成小横点,要轻巧,与左竖点的起笔基本平齐,并且注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不要过远;竖笔起笔稍重,角度略平,然后转中锋向下行,挡住横点的起笔,竖身稍左斜,中间稍细,劲挺有力,最后以垂露收笔,不可悬针。
右部“亘”字首横起笔略低,抗肩圆收,稍厚重,勿长;“曰”部斜势抗肩,上宽下窄,与首横直对。左竖起笔稍靠左,向下略轻,右斜;横折与左竖虚接,横画抗肩,勿重,行至首横的收笔下方稍提锋顿笔向左下写右竖;中间小横稍偏左,抗肩角度一致;底横实接左竖的收笔,与上面两个横画间距相等,收笔托住右竖;最后长横起笔左探,左轻右重,收笔稍下压,略呈拱形,等距。
“恒”字的行书写法:
今天分享的是:“悼”字。
悼,拼音dào,从心,卓声,表示与人的内心有关,本义为恐惧,后引申指悲痛、哀伤。
左边“忄”不要写宽,左点露锋入笔,向下稍左斜,稍重,勿长;第二笔横点与左点的起笔基本平齐,两点间的距离不宜过远;竖画起笔稍重,角度略平,然后转中锋向下直行,中间稍细,劲挺有力,最后以垂露收笔,不可悬针。
右边“卓”字为异写,“人”字以斜取势,撇笔稍带弯度,撇身稍立;右点位置稍高,形体略长,略取平势;“曰”部斜势抗肩,左竖由重及轻,稍右斜;横折横画与左竖虚接起笔,横画勿重,稍抗肩,行笔到位后向上稍提笔锋然后顿笔内擫写右竖,竖身稍重,左斜;中间小横左靠,抗肩圆收,勿重;底横实接两竖,且间距相等;长横起笔左探,角度略方,左侧抗肩稍大,中间稍细,右部略平,收笔稍下压,使其略呈拱形;最后竖笔垂直有力,与上部重心对应,收笔介于垂露与悬针之间。
“悼”字的规范字写法:
“悼”字的行书写法:
在春天,找一片绿草地,让心情随花开。没有什么烦恼是一场春雨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场。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汉字是“桓”字,你知道怎么读吗?
一、“桓”字怎么读?读音:【huán】
同音字:还
结构:左右结构
二、“桓”字是什么意思呢?1、最基本的,它指的是古时候立在城门、宫殿门前那种大木柱,叫做“桓表”。
这不仅仅是个装饰物,更是一种象征权力和威严的标志。
2、“桓”字还有大、威武之意,如“桓治”表示大治,即国家治理得非常好。
3、“桓桓”则用来形容威武的样子,比如古文中描述将军威武的样子,“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4、“桓”还是一个姓氏,是许多人的家族名。
三、“桓”字在古文献中的引用《说文》里就说“桓,亭邮表也”,这意思是说,桓是古代标志性的建筑元素。
《礼记·檀弓》记载:“三家视桓楹”,这里的“桓”指的是建筑中的柱子,象征家庭的稳固和荣耀。
《周礼·大宗伯》中的“公执桓圭”,则是用“桓”来描述一种权力的象征。
《诗·商颂·长发》中的“玄王桓拨”,用“桓”来形容王的威严和力量。
四、桓姓的介绍说到桓姓,这个姓氏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它的来源有四个,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桓常,说明桓姓和咱们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有着不解之缘。
到了春秋时期,桓姓变得更加多样,比如宋桓公、齐桓公的后代,都以桓为姓,把桓姓和春秋五霸的辉煌历史紧紧绑在一起。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首席记者 吴净净
昨天,猛犸新闻报道了《给武汉捐十万斤大葱的是河南嵩(song)县!不是“hao”县》之后,迅速引来网友热议,央视新闻主播的这个错别字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讨论。不少媒体跟进后,也将河南嵩县送上了“热搜”。不过很快,一份疑似当天该节目的口播稿照片被曝光,从照片来看,这次是主持人“背了锅”。而今晚的新闻节目中,这条新闻再次播出,这次嵩县“正了名”。
河南嵩县闫庄竹园沟村,给武汉捐了十万斤大葱。因为联系不到刨葱机械,300多个村民到地里用手硬拔了三天,然后由志愿者开车送到武汉。河南嵩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寒冷天气中,300多名村民连续3天,硬是从地里拔出了10万斤大葱,这个暖心的新闻让很多人泪奔,也因此登上了2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节目,只是主播在播送这条“战疫情 手刨三天大葱的贫困县村民”消息时,误将河南嵩(song)县,读作河南(hao)县,一时也引发了河南网友和业内人士的讨论。
当晚,这则消息就在嵩县网友的朋友圈刷屏,虽然有人生气,有人无语:“这蒿县”读的让我都想“蒿头发”!但更多的网友则是自嘲和调侃,读错音确实令人遗憾,不过善良大气的河南人不太计较,该村村支书在接受采访时更是表示,“念错字没关系,只要葱送到了就行。如果当地需要,咱还可以再捐”。
只是其他网友对于主播的“不专业”有些不满,毕竟嵩山少林寺和嵩县是同一个“嵩”。很快,一份疑似当天该节目的口播稿照片被曝光,从照片来看,口播稿的文字中就存在错误,编辑误将“嵩县”写成了“蒿线”,稿件中甚至被特意标注了该字的拼音。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人崔征也在朋友圈晒出了这份口播稿,并为主播“鸣冤”:“播音员又一次替人背了锅!”并指出这位播音员是他的师姐,业务能力和水平“从上学时就有口皆碑”,他也在统一回复中反问:“新闻频道的播音员能(敢)随便改稿子吗?”
河南网友大气原谅,有人表示“字错了不要紧,只要这份心意送到地方就行”,不过也有同行媒体人则认为“主持人缺乏基本的地理知识”,但不论如何,今晚的节目中,这个字已经更正。幽默的河南人还调侃“这梗简直就是精准扶贫,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河南嵩县”!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