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汪姓的来源和历史 汪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和现状

发布时间:2024-04-12 09:28:01作者:若即若离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姓氏寻宗》汪姓——历史来源

汪姓起源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

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汪姓分布

春秋时,鲁国有童子汪骐,哀公的时候和齐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为他死于国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礼来安葬。这是见于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

东汉时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为躲避祸患,迁至新安,子孙蕃盛,后发展为新安望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徒河间。这说明南朝时汪氏已迁于今安徽歙县,隋初有一支迁至今河南河间。唐代以前中原已经有汪氏聚居点。唐初有汪华,封越国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子孙分布于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许多地方。宋代以后,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

《姓氏寻宗》汪姓——历史来源

汪姓起源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

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汪姓分布

春秋时,鲁国有童子汪骐,哀公的时候和齐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为他死于国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礼来安葬。这是见于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

东汉时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为躲避祸患,迁至新安,子孙蕃盛,后发展为新安望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徒河间。这说明南朝时汪氏已迁于今安徽歙县,隋初有一支迁至今河南河间。唐代以前中原已经有汪氏聚居点。唐初有汪华,封越国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子孙分布于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许多地方。宋代以后,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

汪姓来源争论上千年 各种引用考辨论断莫衷一是

最新的数据表明,汪姓总人口有560多万人,排在全国姓氏总人口的第57位。

很少有姓氏像汪姓,对来源问题的争议大、持续时间长,从古到今1000多年,众说纷纭,各种引用、考辨、解说、论断莫衷一是。以至于汪氏谱牒大都要记载各个历史时期的先祖撰写的《汪芒辨》《平阳辨》《颍川辨》《汪氏附辨》等重要文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汪的释义:水很深很宽广

《说文解字》对汪的解释是:“深广也。从水王声。一曰汪,池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汪的本义,指的是水很深很宽广,也用来表示池塘、水潭。我们现在经常说到的一汪潭水、一汪清泉以及形容眼睛水汪汪等,就是从这个意思来的。

语言学家推测,与汪相关的远古氏族,应该是生活在东部湖、潭水面上从事渔业的人。汪人以此作为氏族的名字和族徽。

来源争论:单一还是多元

目前,汪姓人的主流看法是,汪姓来源单一,是“鲁宗室”,即春秋时鲁国鲁成公的后裔,其先祖可追溯到周公旦。再往上追溯,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帝了,汪姓出自黄帝的姬姓。其他什么来源,都和汪姓无关。

而姓氏学界的专家们则认为,汪姓的来源是多元化的,汪姓是典型的多源姓氏。甚至有人洋洋洒洒例举了汪姓的10个来源:姜姓、姬姓、嬴姓、汪野国、地名、姬姓翁氏、突厥汪古部、蒙古族改姓、满族改姓、其他少数民族改姓等。在中国姓氏学方面较为权威的袁义达先生也认为,汪姓的来源主要有4个:漆姓、姬姓、嬴姓和外族改姓。

在汪姓的学术争辩中,最大的问题是:汪芒氏是不是汪姓的一个来源?对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后面专门讲述。这里,先介绍一下汪姓人公认的汪姓来源于姬姓的说法。

汪姓来源:鲁国王室血统

商朝末期,周国占领了位于河南鲁山的古鲁国。周武王灭商后,委派弟弟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去东征商朝的小伙伴徐国、奄国等17个小国。伯禽将17国讨平后,武王叫他在奄地(今山东曲阜)驻守。

武王大封诸侯时,将周公旦封在鲁国。武王英年早逝,即位的周成王才12岁。周公旦要留在都城辅佐周成王,抽不出身去鲁国就位。想到今后鲁国迟早也要传给长子,所以就让伯禽去当鲁国国君。伯禽就把鲁国从河南鲁山移到山东,先后传了25世34个国君,经历西周、春秋、战国七八百年,直到公元前249年被楚国灭掉。

话说春秋后期,鲁国国君是鲁成公姬黑肱。鲁成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姬午,被立为太子;次子汪,又叫满,世称公子汪。

关于公子汪,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鲁成公的夫人姒氏生下姬午不久,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彩虹绕身,然后就怀孕了。怀孕25个月后,姒氏生下一子。此子生下后,两只小手一直握着不松开。3天后,才把手松开。大家发现,他的左掌有纹路,像流动的“水”字,右手有一个“王”字纹路,两掌上的纹路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汪”字。鲁成公根据这一体貌特征,为他取名汪。汪出生前,父母已为他取名满,所以又叫满。

很不幸的是,公子汪出生的那年,鲁成公去世了。年仅3岁的太子午当上鲁国国君,是为鲁襄公。公子汪为人敦实聪敏,长大后,鲁襄公拜他为上大夫。因多次为国立功,鲁襄公按惯例,以他的名封他为汪侯,食邑颍川,俗称颍川侯。

公子汪只有一个儿子,名挺,比孔子大一岁。因为挺是鲁成公的孙子,时人按例称他公孙挺。公孙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诵,次子名芒。问题来了,诵和芒两兄弟该姓什么呢?还是姓姬吗?当然不行。

周朝分封各地诸侯,也建立了相应的礼制:三代公孙以后,“诸侯不得祖天子,百姓不得祖诸侯。”这是什么意思呢?像鲁国这样的诸侯国,除继承爵位的嫡长子支系外,其他支系的人,到第三代人后,就不得以周王室为先祖;诸侯国国君的后代,不得以国君为先祖。

鲁成公的儿子汪、孙子挺,可以叫公子汪、公孙挺;曾孙诵肯定不能叫公曾孙诵,只能另取分支氏。氏的取法有多种,周王室或侯国公室分出的氏,最常见的取法,要么以“王父(祖父)字”取氏,要么以封爵取氏,要么以封地取氏等。

所以,按照惯例,诵以王父公子汪的名“汪”为氏。公子汪曾被封为汪侯,也可以说是以爵为氏。汉朝以后,姓、氏不分,汪氏也叫汪姓,四川人习惯叫姓,所以我们的报道一直都是以姓为称谓。

就这样,汪姓正式诞生了,公子汪成为汪姓的始祖,许多汪姓家谱上,尊称他为“汪满”。汪诵是汪姓开宗接派的重要人物。鲁定公10年(公元前500年),汪诵出任都司马,鲁定公把平阳封给他作为食邑。汪姓的郡望“平阳”,由此开始。

汪诵有3个儿子:汪越、汪铨、汪锜(又作汪踦)。汪锜是正史上汪姓有确凿记载的第一位名人。汪锜与孟武伯、冉求御一起作战,死于郎之战,时年19岁。古代男子年满20岁才算成年,要举行专门的加冠仪式。20岁以下属于未成年人,去世叫作“殇”,意思就是不搞任何纪念仪式。

汪锜为国捐驱,到底该按古礼作为“殇”处理,还是作为为国立功的“烈士”对待呢?对此,孔子一锤定音:“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所以,汪锜得到了厚葬,鲁国国君还赐给他谥号“烈侯”。

其他来源:共有四种说法

如今,国内有些姓氏文化研究机构或研究者,喜欢从谱牒学的角度看待姓氏,认为所在姓氏是单一的血缘来源,其他来源,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干脆就两个字:不认。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从姓氏文化学的角度来说,现今任何一个姓氏,都不可能是单一的来源,都会有其他来源。所以,客观地说,现今的汪姓,应该还是有其他来源的。在此,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我们有必要将其他的来源介绍给读者。

一是源于嬴姓之说。这个来源,说起来话还长。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即位,殷侯武庚乘机作乱,想复辟商朝。周公旦花了3年时间,将武庚的叛乱平息。由于北殷氏汤(唐)侯也参加了武庚的叛乱,周公旦也将其灭掉。周成王把汤(唐)侯西迁到杜原(今陕西始平),封为杜伯,史称汤杜氏或唐杜氏。

杜伯在杜原建荡社祭祖,又被称为荡王。杜伯后来遭到诬陷,无罪被杀。他的后裔分化为汤(唐)氏、杜氏。因为汤和荡在古代发音相同,而且相互之间可以通用,所以汤氏又称荡氏。

荡氏逃奔到西戎,被推为西戎君。周宣王即位后,曾派大夫秦仲率军去讨伐西戎,西戎君杀了秦仲,与嬴姓秦侯成为世仇。后来,因周幽王无道,西申国申侯联合西戎君,攻进镐京,杀掉周幽王,灭了西周。

周平王东迁洛阳,是为东周肇始。西戎君驱逐了周族人在陕西的势力,回到杜原建立亳国。所以,《史记·秦本记》中对此记载说:“西戎之君号曰亳王,盖成汤之胤。其邑曰荡社。”

西戎君驱逐周人,占领周人土地,让周平王咽不下那口恶气。他和秦国开国君主秦襄公承诺说:“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意思是说,老弟你只要把西戎人赶走,那块土地就是你的了。这个生意,秦国当然愿意做。于是,从周平王30年(公元前741年)开始,秦国就不断讨伐西戎。

终于,周桓王7年(秦宁公3年,公元前713年),秦宁公亲率大军灭了亳国。秦宁公后来把子侄封在那里,因那里古时称为汪,所以就叫诸侯小国汪国,也称秦小汪国。战国时期的魏文侯34年(公元前412年),秦小汪国被魏国吞灭。秦小汪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称为汪姓,母姓为嬴姓。

二是源于汪野国之说。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有个汪野国。汪野国在今甘肃玉门、阳关一带,是古代西羌民族的世居地。汉武帝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大将军霍去病率军西征,西羌民族纷纷归附,汪野国随之不再存在。汪野国臣民中,有的以国名汉化为姓,并慢慢地融合到了汉族中。

三是源于姬姓的翁姓之说。这个说法,被很多汪姓人认为是杜撰的。西周初年,周昭王的支庶子孙被封在翁山(一说在今浙江定海,一说在今广东翁源),其后裔以邑为姓,是为翁姓。唐德宗时期,翁姓的一支进入福建莆阳(今福建莆田)。五代时期,这支翁姓出了个人物叫翁干度,翁干度有6个儿子,分姓为洪、江、翁、方、龚、汪。这6个儿子非常争气,都中了进士,史称“六桂联芳”。最小的儿子翁处休被分姓为汪,后世子孙就以汪为姓。

此外就是少数民族改姓之说了。很多姓氏,都存在这种情况,在此不用多说。

孔子说的“汪芒氏”究竟是怎么回事?

前面我们说到,在汪姓来源的学术争论中,最大的问题是:汪芒氏是不是汪姓的一个来源。这个问题,从古时一直争论到现在,不仅汪姓先祖写了《汪芒辨》《平阳辨》《颍川辨》《汪氏附辨》等文章,现今汪姓人也不断地推出各种具有考证性的文章。

所有文章只有一个目的:证明孔子嘴里说的汪芒氏,不是汪姓的来源,与汪姓没有一毛钱的关系。那么,汪芒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里,我们把各种观点摆出来,请读者自辨。

孔子:防风氏与汪芒部族

说起来,这场旷日长久、贯穿古今的争论,还是孔子引发的。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国打败越国,在拆毁会稽城时,挖出一节巨大的骨头。这节骨头有多大?大得要用一辆车来装!这可不得了,那时还没有恐龙化石的说法,古人的知识也不如现代人渊博,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骨头。

吴国派使者到鲁国去进行友好访问时,顺便把巨骨也带去,向知识渊博的孔子虚心请教。使者见到孔子后,叫人把巨骨拉出来说:“这是我们在拆毁会稽城时发现的,到底是什么人的骨骼,会如此之大?”

孔子仔细看了巨骨后回答说:“我曾听说啊,当年大禹召集群臣在会稽山开会,结果防风氏迟到了,大禹就把他杀了。防风氏的一节骨头要一辆车才能装下,与这块骨头差不多。”

使者没听说过防风氏,就问防风氏是怎么回事。孔子解释说:“防风氏是汪芒氏部族的首领,监守封山和禺山一带的祭祀。这个部族,虞、夏、商时期叫汪芒,周朝时叫长翟,现在叫大人。”

使者觉得防风氏长得那么高,很不可思议,又问道:“人的身高极限是多少?”孔子说:“僬侥氏身高只有3尺,算是最矮的了;由此推算,最高的人,最多不过是他们的10倍而已,应该就是人的极限了。”

这个事情,最先被记在《孔子家语·辩物第十六》中,后来被《国语·鲁语》和《史记·孔子世家》收录,大家都从孔子嘴里知道了大禹与防风氏的传说。

防风氏后代融入少数民族

孔子说的防风氏是怎么回事呢?据说,防风氏是生活在尧舜禹时代的神话人物,身高3丈3尺,力大无比。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天柱折断,神州大地陷入一片汪洋中。在这危急关头,防风氏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伸手从天上取来天泥,填垫坑洼,将泥灰化成大山,把洪水挤进大海。

由于治水有功,他成了生活在今浙江武康一带的防风族部落首领。防风氏是个勤劳爱民的首领,在他的带领下,族人开垦荒莽,造起水田,种植水稻,部族人民很是拥戴他。

禹治水成功,建立极高的威望。舜传位给禹后,中原各大部落逐渐团结在禹的周围,但也有一些部族对他不服气。禹就利用治水政令,号召各大部落,对不愿归属者进行征伐。禹还经常巡视各地,加强统治。杀防风氏的传说,就发生在禹南巡会稽山的时候。

禹把防风氏杀死后,还戮其尸骨以示众人,引起了防风氏部族的极大愤怒,对中原人充满了仇恨。首领被杀,防风氏部族实力弱,担心受到株连,大家分化迁徙,一支进入越地,另一支北迁,在春秋时建立鄋瞒国。《史记》译注中说:“鄋瞒,北方狄族一部落名。亦称长狄(翟)。相传其为防风氏之后代,夏商时称为汪芒氏,周代称为长狄氏。”汪芒氏也称汪罔氏,他们与中原隔绝,努力地繁衍生息、厉兵秣马。

到了春秋时期,宋武公即位,防风氏的后人长狄开始了复仇计划。宋武公时,长狄伐宋,宋军在长丘击败长狄,俘获长狄首领缘斯。大约140年后,长狄又进犯鲁国。结果鲁军将长狄打败,杀了长狄的首领乔如。

长狄屡败屡战,齐惠公2年(公元前607年),长狄伐齐,齐军杀了乔如的弟弟荣如。荣如被杀后,大部分部众在荣如弟弟简如的带领下退到卫国,卫人乘机截杀,俘虏简如。余众又由荣如的弟弟棼如带着逃入路国。后来,晋国在灭路国时,俘获了棼如,鄋瞒国由此灭亡。长狄部民,后来渐渐融入到了华夏大家庭。

疑为“国名和人名混为一谈”

说到这里,汪芒氏又是怎么被传为汪姓的一个来源的呢?原因出在上面我们说到的公子汪的孙子“汪芒”这个名字上。

汪姓研究者认为,古人将人名“汪芒”与国名“汪罔”混为一谈,导致以讹传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夏禹时期的汪罔国,与后来生于东周周敬王时期的汪芒相隔500多年,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更何况,据汪姓研究者考证,汪芒没有子孙后代。

此外,汪芒氏在周朝时不再叫汪芒氏,而叫长狄,春秋时期又叫大人(个子很高的人),即使亡国,国人也不应该姓汪芒或汪。事实上,周朝前留下的姓氏微乎其微,大量姓氏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早期的姓氏书籍不知汪姓根源,根据口传片语只言,就把汪姓归结为汪罔国的后裔,还把汪罔国说成了汪芒国。后期的姓氏书籍全盘抄录早期姓氏书籍,也不加以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