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毫不夸张地说,
相差一两分钟,
就能决定除夕是“年三十”还是“年廿九”。
除夕也叫“年三十”,
然而即将到来的除夕为何不是“年三十”,
而是“年廿九”?农历确定每月天数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上海天文馆网络科普部部长、
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秘书长施韡为公众做了科普解读。
据介绍,如今各个国家和民族采用的历法可分为三类——阳历、阴历、阴阳合历。阳历是以“回归年”即地球公转周期为参考标准的历法。使用最广的阳历当数公历,这部历法以公元纪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平均一年有365.2422天。阴历是以“朔望月”即月相变化周期为参考标准的历法。这类历法不考虑地球公转的因素,以一个“朔望月”为单位累加,一年有354天或355天。
阴阳合历是兼顾“回归年”和“朔望月”两个周期的历法。遵循前一个周期,是为了反映季节按时更替,并指导农业、渔业和牧业;遵循后一个周期,则是为了反映月相,便于纪日和纪时,并指导农业、渔业和牧业,沿海沿江地区还能将其与潮汐关联。
农历就是一部阴阳合历,其月份天数是根据月相变化周期确定的。新月为朔,满月为望,一个“朔望月”平均有29.5306天,所以农历月份的天数是30天或29天,30天俗称“大月”,29天称为“小月”。大月、小月的排布并非一大一小间隔排列,而是完全由月相决定。农历编制规定,每个月的第一天即初一,由朔出现的时间确定,这个原则叫作“定朔法”。
刚刚过去的一个朔,发生在2022年1月3日2时33分,所以1月3日被确定为农历十二月初一。下一个朔将发生在2022年2月1日13时46分,所以2月1日被确定为农历正月初一。这样算下来,这个农历十二月只有29天,因此没有“大年三十”。
上一次出现除夕是“年廿九”的情况,发生在2016年2月7日。下一个“年廿九”除夕,出现在2025年1月28日。从2025年至2029年,“大年三十”将连续缺席5年。其中有没有规律呢?“大体上有规律,但局部上似乎规律性不是很强。”施韡解释说,这是因为月球这颗卫星的体积与地球相比不算很小,因而在围绕地球公转时会不停摆动,好像地球和月球在跳着很复杂的华尔兹舞。“不妨想象一下极端的情况:如果朔发生在23时59分,农历当月的天数就会少一天;如果朔发生在0时01分,就会多一天。毫不夸张地说,相差一两分钟,就能决定除夕是‘年三十’还是‘年廿九’。”
除了根据月相来确定每月天数,农历还根据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规律设立二十四节气,这也是农历置闰的依据。置闰的目的是把月球和太阳的运行规律结合起来,以“协调阴阳”。假如农历一年是12个“朔望月”累加,一年只有354.36天,比“回归年”少10.88天,因此农历采用19年置7个闰月的方法“追赶公历”,使公历和农历每19年只相差0.0518天。由此可见,农历是一部非常科学的阴阳合历。
转自:新华社
来源: 重庆日报
廿八是二十八,廿的读音为nian,是二十的意思,所以人们就很自然地把“廿”字读成二十,廿一就是二十一,廿二就是二十二……以此类推,廿八就是二十八,廿九则是二十九。
“廿”现在的作用已然不单单是汉字了,可以说它已经成功的演化为一种符号的表示了,这就和我们把“20”读作:二十是一个道理,而除了廿之外,还有卅,卌,其中卅即为三十,卌即为四十,这些遵从的都是汉字中的从简原则。
众所周知,日历中的阳历我们一般都用阿拉伯数字来标识,例如:1、2、3、4、5、6、7、8、9,而阴历则会用汉字来标识,如初一,初二,初三...十一、十二、十三...廿一、廿二、廿三...只不过阳历有31号,而阴历则没有,阴历在大月三十为月末,小月廿九为月末,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为大年三十,而有的年份没有。
其实农历并不是中国独自使用的一种历法,而是和格里历(即公历[)并行使用的,也称阴历,是阴阳历的一种,即我们常说的“夏历”,因为二十四节气对我们人类的农业生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又常常把夏历称为是农历。但实际上二十四节气应该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所以应该属于太阳历部分。
祝允明临王献之《廿九日帖》,很逼真,临帖就应该这样
关于临帖要不要写像,各家的观点并不一样,大部分书法家认为临帖就要写像,就要和原帖写得一样,越像原帖说明临摹得越好,就如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所说的那样“查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祝允明临《孝女曹娥碑》
但是,现在也有很多书法家认为,临摹古代的书法字帖,不要一味的描摹画形,要用理解的思路临帖,没有必要和原帖写得一模一样,写得一样是死临帖,这样的临帖可以一时写得很像,一时感觉和很好,但很难真正的进步,更不容易走向创作。听起来也很有道理。
祝允明临《孝女曹娥碑》
其实,临帖到底是要像原帖还是不像,二者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写得太像了,作者的注意力就会只集中在字形上,集中在局部的细节上,反而容易丢失了整体,容易把字写得拘谨、不灵活,也就是很多书法老师说的“有形无神”。
祝允明行书
如果不去追求写像,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笔画和笔画之间的联系、集中在整体的书写性和自然状态上,那么虽然写得很灵活,很有书写性,但是单个笔画和单个字的形状有容易写得不准,也就是很多书法家说的“有神无形”。
祝允明小楷
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同一时间内,这方面用得多了,别的方面用的就少了,很少人能够做到“形神兼备”,所以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矛盾性。
但是解决的方法还是有的,二者也有统一性,这就是需要我们分时间段来训练,在书法初学期间,对于书法的字型、笔画、结构掌握的不是很熟练,用笔功夫不是很深,此时可以集中精力强化练习“形”的部分,不必要去追求字体的“精神”,虽然这样字体显得拘谨不自然,也不必担心。
祝允明草书
一旦熟练掌握了书法的基本结构、章法和笔法,有了一定的书写功力,此时可以把精力逐渐由“形”过渡到“神”,注重笔画的连贯性和自然状态,经历过“形”和“神”的分解训练以后,再进行临摹,可以尝试着把字写得“形神兼备”。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不能一蹴而就。
我嫩看很多古代书法家的临摹作品,写得不是很像,原因就是他们能够留下来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中晚期作品,已经过了只注重“形”的阶段,比如赵孟頫、王铎等临摹的王羲之行书《集字圣教序》。
祝允明临王献之《廿九日帖》
但也有一些书法家的作品做到了形神兼备,甚至和真迹相比相差无几,比如我们今天介绍的这位书法家的临摹作品,祝允明临王献之《廿九日帖》,把临摹作品和原作放到一起比较,感觉真的很逼真,达到了几可乱真的地步,形神兼备,其实,有了一定的功底,临帖就应该这样。
你觉得临摹古代的书法作品应该写得很像吗?可以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喜欢书法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不二斋,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在我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六十甲子)中的第40年是“癸卯年”。根据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这干支纪年运行,十二地支又对应十二生肖,今年第39年是壬寅虎年,明年2023年就是癸卯年,后年第41年是甲辰龙年。
2023癸卯年有闰二月,农历全年长度为384天,在年首农历正月十四,和年尾农历十二月廿五,各有一个“立春”,故称双春年,或者两头春等。农谚:“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也有民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那么,2022-2023年哪天“入九”?最冷的“三九”从哪天开始,过年处于几九?还冷吗?
从“冬至入九”算三九时间:
为了便于人们计算,现在人们数九开始的时间,是从冬至入九算起。今年冬至交节在12月22日到来,农历十一月廿九。从冬至日入九来算每个九“九天”,九九八十一,九尽桃花开。
一九时间:从2022年12月22日开始到2022年12月30日;二九时间:从2022年12月31日开始到2023年1月8日;三九时间:从2023年1月9日开始到1月17日;四九时间:从2023年1月18日开始到1月26日。每个九“九天”,以此类推九九八一十天,九尽春暖花开!
按照古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入九”算三九时间:
今年冬至日交节公历是在2022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到来,这天是“己酉日”。冬至逢壬入九,也就是说从冬至日算起,遇到十天干中逢壬的日子那天开始算“冬九九”。
根据“十天干”运行来算,“壬日”就是“十天干”中第九位带有“壬”的日子,例如,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和壬戌都是“壬日”。冬至后遇到的第一个“壬日”是“壬子日”,是公历2022年12月25日到来。因此,按古人“冬至逢壬数九”的方法,“入九”的第一天是在12月25日。
以“冬至逢壬入九”来算入九的时间,一九:从2022年12月25日到2023年1月2日;二九:从2023年1月3日开始到1月11日;三九:从2023年1月12日开始到1月20日;四九:从2023年1月21日开始到1月29日结束……以此类推,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样来算,根据现在“冬至入九”来计算,“冷在三九”的开始时间在2023年1月9日开始,到1月17日结束;根据古人“冬至逢壬入九”来算,“冷在三九”的开始时间在2023年1月12日开始,到1月20日结束。
综上所述:2023癸卯年又闰二月,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在公历时间上是1月22日。这样来看,无论按照“冬至入九”来算,还是按照古人“冬至逢壬入九”来算,2023年春节已经过了“冷在三九”的时段,进入四九冰上走的时候,还是比较冷的。
2024年3月9日,农历正月廿九,也是农历的最后一天。
老人常说:“不出正月就是年”,农历正月廿九日,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本土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
正月初九称为上九节,为“天日”,正月十九为中九节,正月二十九被称为后九节,“后九节”也叫作“拗九节”。
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
“正月二十九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
人们要早早起床,彻底清扫家中的灰尘污垢,清理杂物,象征性地送走穷鬼,以此祈祷新年生活富裕。
这一天也被称为“孝顺节”,寓意着孝顺父母。正月二十九要煮孝九粥,体现孝敬父母的美德。
在拗九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早起熬制拗九粥。人们会用糯米、红糖、花生、桂圆、大枣、荸荠、芝麻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
当粥香四溢时,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端着热腾腾的粥,送到长辈的手中。长辈们喝着这碗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甜甜的拗九粥代表了儿女的孝心,父母在这一天喝拗九粥,甜在嘴里,更甜在心里!
已经出嫁的女儿也会回娘家给父母送一碗“拗九粥”,寓意新的一年里父母会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