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女娲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人和动物都有各自的生日。
鸡的生日是正月初一,狗的生日是正月初二,羊的生日是正月初三,猪的生日是正月初四,牛的生日是正月初五,马的生日是正月初六,人的生日是正月初七。
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动物的生日都被遗忘,但是人类的诞辰却被保留了下来。
这一天,就被成为“人日节”。
女娲造人,敬畏天道
中国的神话中有女娲造人,西方的神话里有上帝造人。
这是先民的智慧。
他们认为,人类是自然之子,要服从自然,服从天道。
西汉东方朔在《占书》中说:“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
古人认为,如果正月初七这天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也预示人寿年丰,天下大同。
这并不是迷信,而是古代人民对自然和天道的敬畏。
人类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也就不能忤逆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做事。
天道的规律,一定高过人的小聪明。
人类要懂得谦卑,对天地,对鬼神,对大自然,都有敬畏之心。
现在很多人什么也不怕,没有一点敬畏之心,这是很危险的。
“举头三尺有神明”,对于中国人来说,天地鬼神是敬畏,更是内心原则的守护者。
很多人之所以无恶不作,就是没有一点点敬畏之心,天不怕,地不怕,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多了这份敬畏,我们就能更好的约束自己,善待别人。
夸父逐日,持守人道
《夸父逐日》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故事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
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留下,于是就开始逐日。
他奔跑不息,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水,准备往北边的大湖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被渴死。
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桃花园。
传闻这片桃林终年茂盛,为往来的过客遮荫,结出的鲜桃,为人们解渴,让人们消除疲劳,重新踏上旅程。
人类是自然之子,却也是万物之灵。
除了天道之外,也有人道要坚守。
所谓人道,是生生不息的努力,是惠及他人的福泽。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
一直在努力奔跑,努力做事的人,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这是天之道,也是人之道。
《易经》里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夸父身死,却留下桃林,护佑后来人继续努力。
人类渺小,总要互帮互助,才能一直繁衍至今。
心存善念,帮助别人,不只是一个人的福报,更是人类族群的福报。
在人日节这天,人们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
一方面是祈福,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一方面是骄傲,表达对人本身的尊重。
初七习俗
作为节日的尾声“初七”这一天,历来讲究就很多,老祖宗也常说,一年福气旺不旺就看初七了!那么大年初七到底有何习俗呢?接下来一起看看吧。
1.送火神
正月初七有“送火神”的讲究,就是孩子们各选一根两米的木棍,然后用麦秆绑住,等到日落黄昏时,在自家门口点起寓意“火神”的棍子,由孩子举着跑向离家较远的地点,待到火把燃烧殆尽后,这个名为“送火神”的仪式就结束了,火神送出后,代表整年都会无火灾之忧,平安度过。
2.吃七菜羹
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正月初七为“人日”,就是“人”的生日,故古人用七种蔬菜,熬成七菜羹,也就是俗话的杂混汤,因为古代农耕社会,最大愿望就是风调雨顺,所以只要初七吃了七菜羹,来年必定是个丰收年。
3.捞鱼生
我国南方地区,流传着“捞鱼生”的古俗,顾名思义,捞鱼生就是捞煮熟的鱼肉,往往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当有人将鱼肉、佐料倒在大盘中,大家都会站立而起,舞动筷子,将鱼肉快速捞起,口中还要念叨:“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后越捞越多,就代表新年大展宏图。
以上初七的六大讲究,或许今日已经很难看到了。随着近代科技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信仰逐渐走向理性,像很多封建传统习俗慢慢被人们抛弃,无疑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然而有些传统习俗历经铭心,至今依旧传承发展,毕竟那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绝不可能随意否定,那么,大家觉得哪种新年习俗值得发扬光大呢?
编辑:沈湫莎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