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轱辘车牛驾辕,十来亩子儿地一外儿宅,又没有媳妇儿又没有孩儿。"
坐在家门口编筐子的光棍儿老抹儿,看到街上远处走来一个煞是好看年轻女孩。 在离老抹儿门口很远处老海就直勾勾地盯着看,编筐的手也停在了半空。
这是谁家的姑娘?有婆家了没有?要是能嫁给我就好了。在女孩经过老抺儿门前时,不顾一切地大声哼唱自我推介,看似自言自语,其实是故意让人家听见。
"神经病?"被老抹儿那一嗓子吓了一跳,女孩小声骂了一句,又白了老海一眼,加速向前跑过去。
看着女孩远去的背影,老抹儿又讪讪地唱道,″叮了个叮,当了个当,你走你的路,我编我的筐″。
听说这是八十年前的一个真实场景,要找一个媳妇需要基本的物质条件。要有房子又要有地,还要有车和耕牛等生产资料,女孩嫁过来要吃喝不愁。
现代女孩找对象的硬件要求大致也是这样,男方家要有汽车与洋房,家里还要有矿,没有矿也要有一个金饭碗的好工作。
纳雍清末奇人肖二先生轶事
-1-
话说现在水东乡的岔河桥,是肖二先生为打通开发水东铅锌矿交通而筹资修建的,现已作为纳雍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载入史册。
那么肖二先生是何许人也?
据传,他是纳雍县以角人,真名叫肖临五。老人们时常称赞,当时纳雍有两大奇人,一是周少璞,二是肖临五。
他们都是不畏强权,不怕豪势,把那些贪官污吏当作粪土,冷讽热嘲,把贫民百姓视为亲兄弟,加以爱护,使他们不受欺凌。
特别是肖临五,凡正大人士多为他歌功颂德,认为他对官府采取积极的斗争,冷讽热嘲,为贫民群众则办了不少的好事。至今在以角的营盘脚下,还存有他的一块德政碑。
在原以角乡的遗老们,也时常摆谈肖临五的很多轶事,可见他在清末民初是一位大好人,从这些轶事中可以看出肖老先生的人格。
他家本是小康人家,以务工务农为业,从祖辈都勤俭持家,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大户,广有家私。
清道光年间(约一八二二年),他便独家拿钱投资在今水东乡开采铅锌矿,还出资修建了岔河石桥,以方便人民往返,主要的还是为了把铅锌运出。
到了清宣统年间,他家道中落,只略有田产,可供全家穿衣吃饭,过上温饱生活。
-2-
肖临五从小就入私塾读书,他天资聪明,诗云”“子曰”过目不忘,一问十答,有时教书先生也被他难倒。他却是一个傲脾气,最恨装模作样,仗势欺人的那些人。
他读了十年诗书,已是一个饱学儒生,并考取了秀才,在乡试时不错,中了举人。
如果让他上京求名,也可连科及第,可以做官。但他又痛恨满清政府的专制,丧权辱国,便不想上京应试。于是他就游山玩水道遥自在,耕田种地,以谋生活。
村里有个土老肥,最遭人讨厌,两目不能识丁,却又假充斯文,仗着有钱有势,欺负乡下的老实农民,放,欺榨骗取。
一天,土老肥来请肖秀才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过年,肖老秀才提笔一挥,写道:
满门生无底;
一家午出头。
土老肥一家都不认字,也不知道对联的含义,村中识字的人也很少,虽然有几个读了几句书的,也念不通,都认为秀才老爷写的总是吉祥如意的。
挂了很久,后来来了一个游方秀才,看了这副联,对土老肥说:“满门生无底”是把生字下面的一横去掉成了个“牛”字,“一家午出头”是把午中间的一竖伸出去,也是一个“牛”字,他在挖若你,你家为富不仁,全家都是牛马畜生。
土老肥听了,痛恨了很久,又不敢惹肖老先生。
-3-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中华,由于在建国初期,制度不全,政令不行,在西乡一带,有权有势的人家都无恶不作。
有一个乡绅,官匪合一,又要自鸣清高,表明他也不是土匪恶棍,便请肖老秀才编写一幅对联,以表明他心迹。
肖老爷正要揭发他的短处,就给他编了一联云:
满村寨都是那话;
唯有我清白传家。
横联是:独不傲众。
明眼人一看,都暗暗好笑说,肖秀才又在弄鬼,那话就是指土匪,只有他家是好人,横额也一语道破天机,“独不傲众”都是一丘之貉,不是好人。
劣绅听了,又忍着一肚皮气,不好发作,又无可奈何他。
广告
文采贵州作者:戴明贤
京东
-4-
肖临五对当时统治大定的贪官缪卓尔十分忿恨,便写了一联来讽刺他:
卓然有钱,顾后事须留退步;
尔焉能免,虐良民心遭天诛。
横额是:荒谬已极
这幅联语连敲带打,极尽怒骂之能事,把“缪卓尔”三字包含进去,非常巧妙,流传去宽了,谬卓尔听见,气个半死,无可如何,不了了之。
他不仅如此,还亲自把这楹联帖在衙门问案堂上,轰动了整个衙门,官家派兵来抓他,当地的老百姓都站出来堵住,竟把贪官轰跑了。
广告
贵州山水画概览作者:马天云
当当
-5-
肖临五的佳句一传十,十传百,连省长也听见了,知道他方刚正直,廉洁奉公,便请他出来做事,委任他当西乡以角、阳长一带的丁粮款征收员。
这项工作是当时的肥缺,油水很足,是贪心人求之不得的美差,肖老先生却一向秉公办事,一丝不苟,拿不出的就减免了,能出钱的不多收半厘,卸任时依然两袖清风,仍在以角张家丫口教书度日。
他在任丁粮款征收员时,土司安庆吾家老爹凶神恶煞,称霸一方,光是佃户就有几十家,有千亩良田,按法度要按粮交税,按丁交款。光他家一户,每年应征收两千多小板,占了全乡的一股。
但他家从来不交,马倒政府吃,谁也管不了。肖临五就不怕他,就要先征收他家的。遇到别人好办,要刮安土司的胡子,得磨一把快刀。
肖老先生去省政府申请了对付安家的公文作为护身符,单人独个地来到安家土司衙,见了安老爷,安问他来做啥子,肖说,政府派他来收税,一家也不背出钱。
土司官说:“为啥子?”肖先生:“安家知书识理,懂法度,是老百姓的青天,有钱有勢,放个屁都要响几十里,为啥不交丁粮款,所以我来请官家治理一下这些刁民,要他们拿出钱来。”
他先来一条低门坎,难住了安老爷,他乖乖地交了税便罢休,不行的话,他便把公文拿出来,是直接勒令他交的非交不可。
安家把胡子一摸,说不过去,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只好捏起鼻子说:“我随便交点敷衍一下。”肖说:“不行,你家的田土五千七百六十二亩七分,要交钱二千五百四十二元八角,这是按田土人丁定的,一厘也少不了。”
顺手把公文拿出来,安家一瞧,只好说“交、交、交!”肖说:“安家要交钱了,最好体面些,赶场天花红火炮的送来征收处,一来显得你官家的派头,二来让百姓都知道你官家知法度,名声远扬,说不定总统还要奖励。”
一席话说得安家心里热和和的,果真赶场天拿抬盒装起白花花的小板,请苗族彝家弹琴吹笙,放起火炮送去。
老百姓都说:“肖秀才真利害,把官家银子都榨了出来,真敢摸老虎的屁股,于是大家都争着交款,有几十户人家交不起的,他一律免了,还把收款情况公布,如实把款交到大定府。
广告
走遍毕节作者:王应军,李明星,郭磊
京东
-6-
晚年时他悠闲自在,爱打抱不平,由于他公正廉明,乡风都被他带好了。他写了一首感事诗,曰:
年来时事感沧桑,为甚奔波为甚忙。
世界翻新逐白鹿,江山依旧显黄羊。
身经戎马随风雨,过眼功名等雪霜。
闻道汉家兴亡事,钢人已滴泪双行。
后来他又做了副对联,赠给族人肖风凯。此联是:
做文章原非记忆深浅,全凭斗刻机缘,
想此间非无神鬼;
有学问何必功名迟早,受尽千般折磨,
到而后也是秀才。
广告
寻味贵州作者:梦芝
京东
-7-
后人感他的恩德,鼓励后生向他学习,给他立了一块碑,上有一段记载,原文如下:
临五先生,定郡名士也。生平潇洒豁达,其处世也正,其待人也好,其应事也达便通权。辛丑岁往本郡西乡,设账张家垭口,入其门者多特达之士,诸弟子相继采芹,名播一时,至今颂道不衰。先生教人,可谓至矣。
丁未秋,旋归桑梓而相见有期,至壬子奉委承办官庄,经收本地丁粮一款。昔所定之章,稻谷每斗二钱二分,包谷每斗二钱四分。在他人则加倍征收,望求垄断。先生则依旧例收给,兼老弱穷用,咸承减免,故众佃感戴,莫可喻言。
况残暴迭深,众佃惊惶,哀鸣失所,先生多方保护,始安生业。遇急则救之,危则济之,则阻制之。精明寓以浑厚,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定局靖安以来,未有夫子也。爰及同志,报答无由,敢竭诚鄙,砌请石碣而纪念焉,并题诗赞曰:
卓我夫子,性质温良;博学笃志,言表行坊;
宽以济猛,柔以克刚;乡人感戴,维持有方;
刚方正直,扶弱济强;匡时之器,国土无双;
立碑道左,余寿而康;嘉名永播,万古馨香。
注:选自《纳雍历史故事》,编著张兴福,原标题为《肖二先生与西乡的历史故事》。
新华社台北7月19日电(记者石龙洪、何自力)8月,徐海鹏又将从台湾启程,带着15人队伍前往大陆,目的地是西藏。这只是他每年探险旅行计划的一部分。近些年,他去过新疆20多次、云南逾15次、西藏10多次,足迹还遍及四川、青海、内蒙古等地。
从大漠、雪山,到河川、海岸……过去20年间,这位台湾探险奇人不断“登陆”,追循古人足迹,在山海间触摸厚重历史、领略壮美风光。
徐海鹏近照
近日,记者在台北见到徐海鹏,他个头不高,身材精瘦,皮肤黝黑,性情爽朗乐观,言谈幽默,就如朋友对他的形容:“逍遥大师,队伍中的开心果,常常笑开的嘴占了半张脸。”
徐海鹏1959年生于台湾,祖籍与明代著名探险家徐霞客同属江苏江阴。他自小在海边长大,喜欢逐浪奔跑,喜爱与自然融为一体。
徐海鹏等人在戈壁沙漠
28岁那年,他从400多人中脱颖而出,获选台湾“环球徒步”4名成员之一,每天负重30公斤、耗时2年完成了一次“丈量地球”的特殊旅行。这段经历在他心里埋下探险的种子。40岁时,他辞去待遇优渥的工作,卖掉名车名表,正式走上专业探险之路。
徐海鹏与“郑和1号”仿古船
“当时,家人都以为我疯了。”回想起当初的选择,徐海鹏直言,虽然遇到很大阻力,但对自己的坚持从未后悔。
徐海鹏认为,探险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动力,代表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力量。然而,近代探险为西方世界主导,中国常是被探险的对象。尤其清末,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西方探险家在中国边疆地区大肆掠夺文物,他为之扼腕。
“探险要有意志力,还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人骨子里并非没有探险精神,张骞、玄奘、郑和等都是杰出探险家。”1999年,徐海鹏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山河探险协会,他们希望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寻找探险足迹,规划属于中国人的探险活动。
徐海鹏与环球骑行的云南小伙金永刚合影
重新探勘沉寂已久的“古丝绸之路”,成为协会首要目标。当时,他们规划前十年的探险主题之一是“郑和下西洋”。
造古船是个大难题。造访过40多家造船厂后,他们终于在海南找到8位老师傅,花2年时间打造出全长15.8米、远洋航行最多可搭乘12人的“郑和1号”仿古船。为完成计划,徐海鹏还学习驾船技术,考了船长执照,并10多次到大陆,与专家学者交流,听取意见。
2007年,该船实现环台湾岛热身航行;一年后,从台湾基隆往返江苏太仓。按照规划,要完成循“郑和下西洋”航迹旅行,需经2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港口,航线逾3万海里,至少耗时2年。遗憾的是,由于没有足够的水手,这项计划最终被迫“搁浅”。
在徐海鹏看来,那次致敬前人的海上探险活动,不仅为圆自己的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唤醒同胞对民间海事能力的重视,将古人的精神传承下去。
为追循古人足迹,徐海鹏阅览了大量古籍资料,筹办活动有许多外人看不到的艰辛和挑战,路途中更要应对各种艰难险阻。但他从不言累,乐此不疲。
徐海鹏在宁夏旅行
这些年,徐海鹏逐步将重心转为带领更多台湾朋友来大陆探险。到新疆感受“丝路”风情,去西藏攀登雪山,走进香格里拉,踏访三江并流处,体会西双版纳……“中国历史悠久厚重,边疆风景壮美,将探险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相结合令人心动,最受台湾朋友喜欢。”
“在大陆探险旅行,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感受大陆同胞浓浓的情义。”一路走来,徐海鹏交了很多大陆朋友,云南青年金永刚就是其中一位。2000年,他们在昆明结识。被徐海鹏的探险精神所感动,金永刚许下骑自行车环游世界的心愿。
17年后,金永刚完成了梦想,历时2年,行程4万多公里。他特意将台湾作为最后一站,以此“感谢台湾的师父”。徐海鹏说:“我们一起探险培养的友谊,纯粹而特别。”
徐海鹏在玉门关
20年来,徐海鹏到大陆不下50次,亲身感受到大陆发生的巨变。“西部地区交通越来越好,旅行更加便利,也让更多人有机会到边疆地区开展历史文化之旅。”
“每天做一件接近梦想的事。在长年与大自然相处的生活中,所学习到的乐观、进取、冒险犯难的精神与坚定的意志力,已深深成为我的精神力量与身体记忆,而这才是我终生的宝藏。”徐海鹏曾在旅行手记上这样写道。
谈到未来,这位台湾探险家说,他将一直走下去,直到走不动,老了以后就到山之巅、海之角,安静地生活。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