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孙姓的来源和历史(孙姓的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12 14:35:40作者:倚势凌人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孙姓的起源、来源、由来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为卫国国君康叔的后代。拒《元和姓篡》所载,周文王弟8子康叔为卫国国君,其九世孙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氏。因此他又叫孙仲。孙仲的子孙世居汲郡,是为河南孙氏。

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时楚国 期思人,字孙叔,在他任楚令尹时,因教化民众,曾在期思开发水利有功,而深得楚人的拥护,其子孙便以他的字命氏,也称孙氏。

出自妫姓。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因事逃到齐国后,改姓田,田完的5世孙无宇次子田书,为齐国大夫,因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后来齐国内乱,孙书的后人出奔吴国。吴将孙武,其后也。是为山东孙氏。

聚集地(迁徙分布)

出自姬姓的孙氏,世居汲郡。出自安乐的孙氏,至孙武时逃至吴国。其后裔一支留居太原,一支徙居清河,一支徙居汝州郏城。在唐代中原孙氏曾两次向福建移民。唐之前,孙氏世居河南陈留,唐僖宗时孙利定居于江西宁都,传至孙承事,迁居福建长汀河田。其后裔孙友松再迁至广东紫金县,其后孙殿朝又迁至翠亨村,孙殿朝既的高祖。他的孙子孙敬贤有三子:长子达成、次子学成、三子观成。达成娶妻杨夫人,生三子:长子德佑、次子德彰、三子德明。德明就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先生。据有关资料记载,台湾的孙氏皆来自福建泉州,而泉州孙氏系唐末自光州迁入。孙氏不仅在国内分布相当广泛,而且海外不少国家也有不少华人。

台湾的孙氏,人数也不算少,名列五十,多散居在台湾各地,较多的是嘉义县。台湾的孙氏,皆来自福建泉州,而福建泉州的孙氏又来自河南光州。迁居台湾的孙氏先人,是唐朝末年五胡乱华时,由世居河南光州的孙姓,南徙迁闽,移居福建泉州东涑门。以后,孙氏子孙一部分迁居艮邑的嘉禾,一部移居台湾。目前,台湾的孙姓,皆是这支河南光州孙氏的后代。

堂号

\"平治堂\":因为孙叔敖把楚国治理得民富国强。

\"乐安堂\":因为田书伐莒有功,被封于乐安。

\"富春堂\":大军事家孙武带着自己的13篇兵法见吴王,吴王用他为将。他带兵西破强楚,北威齐、鲁,战功赫赫。吴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乐安堂同宗。

\"映雪堂\":晋朝时候御史大夫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里映着雪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名。

历史名人

孙 武: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齐国人,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编撰成《孙子兵法》,成为当时乃至今后的战争具有指导意义的兵学盛典。

孙 膑: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后裔。受庞涓暗害,受膑刑,故称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孙仲谋:既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骁勇无比,后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

孙思邈:唐初著名的医学家,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后人尊为药王。

孙阳:春秋时人,是最早在史书上出现的一位孙姓名人,因以善相马闻名,后世也就以\"伯乐\"两个字来表示一个人的知人之明。

孙姓的起源、来源、由来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为卫国国君康叔的后代。拒《元和姓篡》所载,周文王弟8子康叔为卫国国君,其九世孙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氏。因此他又叫孙仲。孙仲的子孙世居汲郡,是为河南孙氏。

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时楚国 期思人,字孙叔,在他任楚令尹时,因教化民众,曾在期思开发水利有功,而深得楚人的拥护,其子孙便以他的字命氏,也称孙氏。

出自妫姓。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因事逃到齐国后,改姓田,田完的5世孙无宇次子田书,为齐国大夫,因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后来齐国内乱,孙书的后人出奔吴国。吴将孙武,其后也。是为山东孙氏。

聚集地(迁徙分布)

出自姬姓的孙氏,世居汲郡。出自安乐的孙氏,至孙武时逃至吴国。其后裔一支留居太原,一支徙居清河,一支徙居汝州郏城。在唐代中原孙氏曾两次向福建移民。唐之前,孙氏世居河南陈留,唐僖宗时孙利定居于江西宁都,传至孙承事,迁居福建长汀河田。其后裔孙友松再迁至广东紫金县,其后孙殿朝又迁至翠亨村,孙殿朝既的高祖。他的孙子孙敬贤有三子:长子达成、次子学成、三子观成。达成娶妻杨夫人,生三子:长子德佑、次子德彰、三子德明。德明就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先生。据有关资料记载,台湾的孙氏皆来自福建泉州,而泉州孙氏系唐末自光州迁入。孙氏不仅在国内分布相当广泛,而且海外不少国家也有不少华人。

台湾的孙氏,人数也不算少,名列五十,多散居在台湾各地,较多的是嘉义县。台湾的孙氏,皆来自福建泉州,而福建泉州的孙氏又来自河南光州。迁居台湾的孙氏先人,是唐朝末年五胡乱华时,由世居河南光州的孙姓,南徙迁闽,移居福建泉州东涑门。以后,孙氏子孙一部分迁居艮邑的嘉禾,一部移居台湾。目前,台湾的孙姓,皆是这支河南光州孙氏的后代。

堂号

\"平治堂\":因为孙叔敖把楚国治理得民富国强。

\"乐安堂\":因为田书伐莒有功,被封于乐安。

\"富春堂\":大军事家孙武带着自己的13篇兵法见吴王,吴王用他为将。他带兵西破强楚,北威齐、鲁,战功赫赫。吴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乐安堂同宗。

\"映雪堂\":晋朝时候御史大夫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里映着雪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名。

历史名人

孙 武: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齐国人,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编撰成《孙子兵法》,成为当时乃至今后的战争具有指导意义的兵学盛典。

孙 膑: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后裔。受庞涓暗害,受膑刑,故称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孙仲谋:既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骁勇无比,后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

孙思邈:唐初著名的医学家,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后人尊为药王。

孙阳:春秋时人,是最早在史书上出现的一位孙姓名人,因以善相马闻名,后世也就以\"伯乐\"两个字来表示一个人的知人之明。

忆顺义爷高伯崇

文/田定方

高伯崇青年照

顺义爷是岳父的父亲,因家住流曲镇顺义村,故称呼顺义爷。我写顺义爷的想法由来已久了,拿起笔来,又不知从何写起。先写他的经历,还是先写人们对他的记忆,一时拿不定主意。

在网上搜索,找到了马启光老师写的《又想起背馍上学的中学时代》,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身黑呢装、鼻架金丝眼镜,给苏联专家当过高级翻译的高伯崇老师。这或许是世人记忆我顺义爷,目前唯一可见到的文字了。除此而外,关于顺义爷的事情,我只能一一地去找寻了。

2021年3月14日,我和妻子去了趟顺义村,同行的还有高汗大。一是去看望五爷和小爷,还有大伯父和二伯父。二是收集整理关于顺义爷的经历。五大因上班,未能见到。过年时,看望过四大。关于顺义爷的情况,也开始在我头脑中,一点一点地变得清晰了起来。

要细说顺义爷,得先提及一段历史,那就是山东人来陕西的事。清末同治回乱,加之自然灾害,陕西人口损失过半,多数地区十室九空。山东人焦云龙,在任三原、富平、临潼知县期间,做成了一件重要的政绩,就是徕民垦殖。他看到关中平原四野蒿草,无人打理,便写信让家乡的人来此耕种。光绪十三年,即1887年,顺义爷的祖辈们(顺义爷的老爷,弟兄五个)响应焦县令的号召,怀着“不到陕西不罢休”和“去陕西吃白蒸馍”的美好愿望,从山东出发,推着独轮车,挑着担子,拖儿携女,从现在的淄博市淄川县黑山村出发,进入山西南境,从永济过黄河,历经三四十天的艰难跋涉,来到了渭北地区,落脚在了现在的富平县齐村镇涝池村。

顺义爷的祖辈们初来时,一边开垦荒地,一边给当地的地主当伙计,以做豆腐为主。四五年的时间,一晃而过,生活依然艰难。弟兄五个一商量,决定举家搬迁,另谋出路。可临出发时,出现了分歧,一个去了山西落户,一个去了陕南谋生,剩下的兄弟三人搬迁到了现在的流曲镇东南角的塬上。这兄弟三人中的老五便是顺义爷的曾祖父。

顺义爷的祖辈是最早入住塬上的山东人。时间不长,山东高姓本家人不断涌入。紧接着,张姓、孙姓等山东乡党也加入其中。人越聚越多,形成了村落。由于高姓人家居多,便将村落起名为高家。前,将村名改为顺义村。

流曲古称“通川”,因顺阳、蔡阳二水绕城,涌流蜿蜒曲湾而得名。顺阳河穿境而过,蔡阳河环绕城垣,北眺频山,南望浮塬,幅员辽阔,一马平川,盛产麦米菜籽油,古为秦始皇赏赐王翦大将军“美田千顷”之地。山东人向来吃苦耐劳,不几年,顺义爷的祖辈们就积累下了家底。随后,在流曲街道办起了油坊和豆腐坊。土改时,顺义爷家被划为富农,油坊和豆腐坊被收归集体,开荒出来的土地,大部分按当时国家的政策被收回分配了。

1929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一个男孩降生了。这是迁来陕西后,高家出生的第一个孩子,全家人自然是情不自禁,热闹非凡。家族长辈们一商量,给孩子起了小名为高玉和,官名高明海。这便是我顺义爷了。

山东人除了能吃苦,更看重学识和对子女的教育,这应该是源于他们有着孔孟后人的基因吧!顺义爷自小聪慧,未上学前,就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家道也是如日中天,顺义爷也就有了上学念书的机会,小学便在流曲通川小学上学。1943年,顺义爷考入了元老于右任先生倡建的三原县南郊中学。因国内战事吃紧,学校被迫停办,顺义爷上了两年初中,就回到了家里。

山东人给娃结婚,讲究媳妇年龄要大,女大三,抱金砖。1945年2月,顺义爷结婚了。顺义婆比顺义爷大了一岁多。

一个月后,顺义爷向父亲提出了要继续上学的想法。1945年3月,他到富平县迤山中学上学。1946年2月,顺义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市兴国中学(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晚期,政府将兴国寺改建为“兴国中学”。西安解放后,这里成为“西北艺术学院”“西北军政大学”,最后改名为“西安美术学院”)。顺义爷因为文采好,在兴国中学负责学校校报的编辑工作,称得上是校园的风云人物。期间,改名为高伯崇。

1949年2月,顺义爷从兴国中学毕业。同年3月,在到贤小学教书。1949年9月,全国解放了,各个行业需要大量有文化的人员,顺义爷被调到富平县文化馆工作,主要负责宣传、文史整理和出刊板报。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1952年1月,顺义爷响应国家的号召,参军入伍,在解放军西安西北警备司令部做随军记者。1953年春,他考入西北俄文专科学校学习俄文。(1951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由兰州大学文学院俄文系、西北大学外国语文系俄文组、俄文专修科合并组建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前身——西北俄文专科学校。)

1956年3月,顺义爷三年本科毕业,被分配到国家地质部,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地质方面的俄语专业知识。半年后,地质部领导委派他到黑龙江,给苏联专家当翻译。四年间,顺义爷陪同苏联专家跑遍了东北等地区的山山水水,进行地质勘探。地质调查时,所到之处几乎全是无人区,森林茂密,交通不便。每天都要徒步数十里,钻密林,过草甸,跨急流,宿帐篷,席草地。几乎天天浸泡在雨水、河水、露水和汗水之中,断粮时,只能挖野菜、采蘑菇充饥,还要时刻警惕野猪、狗熊和狼的威胁,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在当翻译期间,顺义爷结交了好多外国友人,特别是前苏联朋友,多年后,还常有书信来往。在工作之余,顺义爷常以笔名“高贲”在《吉林日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在松花江上》。

1960 年布加勒斯特会议后,中苏关系恶化。同年7 月,苏联政府单方面决定一个月内撤走在华的全部援建专家,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和损失。同年八月,顺义爷被调入长春地质学院,教授俄语,一年后,学院取消俄语专业,就把他安排在学院图书馆工作。或许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吧!1961年底,顺义爷向组织提出申请,要求回陕工作,学院领导再三挽留,可他去意已决。

顺义爷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曾经的同学中,有几个在省上干事的,跑到顺义爷家,劝说他到西安外国语大学任教,可顺义爷一辈子不爱求人,也许是多年在外,觉得亏欠顺义婆过多,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回富平到立诚中学任教。

1966年,轰轰烈烈的开始了,顺义爷首先被打成右派,与四、五十名被称为牛鬼蛇神的黑五类分子关押在立诚中学的大殿里改造思想,重新做人。1970年3、5、6号文件传达后,顺义爷因曾经给苏联专家当过翻译,并一直有书信往来,按文件精神对号入座,被定性为“里通外国分子”,遭受了隔离审查、批斗,游行、上学习班检查反省。期间,顺义老爷让五爷曾去立诚中学探望过顺义爷,托了熟人,兄弟二人才隔着屋子的窗户见了一面。1972年,顺义爷得以平反。随后在曹村中学、刘集中学教授语文和英语。1984年,顺义爷调入王寮职中,教授语文。1989年,退休。1995年农历九月初七日,顺义爷因病医治无效,于顺义村的家中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听妻妹高小婵说,曹村土坡的南志秀老先生好像曾经写过《高伯崇先生二三事》一文,遂托王养均老师打听,无奈南老先生年事已高,已经记不起了。南老先生爱好收藏报纸,可在他收藏的报纸中,也未找到1995年的《富平报》。至此,关于顺义爷的讣告原文就没了下落。

我曾问过岳父关于对顺义爷的记忆,岳父给我拍照发来了他手写的一封信,信中讲了四件事,是这样说的:

第一件事:三年困难时期,有次我放学回家,途中在生产队的玉米地里掰了两个玉米棒。回到家后,结果让父亲知道了,他很生气,要求我立马在哪里掰的,就放哪里去。我只好拿着两个玉米棒,返回到地里,用玉米叶把玉米棒绑在了玉米杆上。从这件小事上,体现出了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严厉的,绝不让娃染上歪门邪道,为这事还让我写了个作文《偷玉米记》。

第二件事:父亲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他每次从学校回来,总能看见自行车上带着捡拾的布条或别人丢弃再修理还能用的物件。凡是我们用过的作业本,正反面必须写完,不能浪费纸张。尤其是1994年,父亲因患病在西安空军医院住院治疗,他用水特别俭省,要求我们洗脸时要把脸盆棱起来接水。我对父亲说,你听一下,别人在锅炉房打开水时,嫌前面水管的水温度低,都哗哗地放掉了,然后才接热水。父亲一听,就训斥我,你是陪我看病还是教训我来啦?还问我,你是咋当书记的?你看见没看见马路两边“我们只有一个西安”的牌子?国家花了多大的代价从黑河引水,你讲究当书记哩,啥是浪费都不知道。

第三件事:父亲在西安住院时,常有他的学生前来探望,其中有一个学生叫马文彦,是西安火车站的党委书记。我给父亲说,你能不能让你的学生给我在车站或铁路上找个事干?父亲听后,断然拒绝,并说你这是要害我的学生,我从来给学生没有教过这一套。

第四件事:时期,父亲被打成了,戴上了“里通外国”的帽子,但他至始至终没有怨言。他给我们举例说,运动,就好比是种庄稼,锄地时肯定会伤苗,那么他就是那棵被伤害的苗。历史证明父亲是清白的。父亲曾在我家四间房的墙上,用毛笔横写了十米多长的毛主席语录“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还在两句话的中间画了一个很大的红太阳,表明自己热爱毛主席,相信。

顺义婆在世时,每每忆起顺义爷,最多的就是。那个时期,顺义婆是在担惊受怕的日子里度过的。每到放学的时候,顺义婆总是站在家门口期盼着能够看到顺义爷的身影。一旦顺义爷遇事晚回来一会儿,她就会提心吊胆的,因为在那个时期,如果回来晚,就有可能被揪出来去批斗、游行。所以,顺义婆最怕顺义爷回来晚了。

在二伯父的眼中,顺义爷干净喔也,穿得衣服总是平平展展,一尘不染。书桌上的书摆放得很整齐,近乎于“洁癖”。这些书,是不允许别人乱翻动的,除非顺义爷同意。

晚年时候,顺义爷变得有些孤僻,可能是文人性格所致,或许是受的影响。他时常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开着电视,戴着耳机,听新闻联播。如果有孩子进来打扰,他用山东腔会骂道:屁闺女,出去!

高汗大在王寮职中上学时,常给顺义爷提水。他说,你顺义爷有三个脸盆,一个洗脸,一个洗抹布,一个洗脚。他洗过脸的水,肯定会沉淀下来,然后将上面的清水倒入其它脸盆,洗抹布或洗脚用。

在五爷的心里,顺义爷一辈子性格耿直。结束后,他多次劝说顺义爷向上面写申请,反映自己的情况,但顺义爷说要相信党,相信组织,国家对自己一定会有个交代的。

小爷最佩服的是顺义爷的文采。不论是俄语、英语,还是吹拉弹唱,写毛笔字,写对联,顺义爷是信手拈来,样样在行。

顺义爷在东北当翻译时,生产队曾给他写信,看能不能给队上寄些钱,以解燃眉。顺义爷没有任何犹豫,当天就寄回来了自己一月的工资60元,并回了信。

丽姑忆起顺义爷,颇有感慨。1988年,丽姑学医,因专业课的需要,顺义爷给丽姑辅导了一段时间的拉丁语。1994年,顺义爷到八里店骨伤医院看病,准备顺路到丽姑家看看,可丽姑考虑当时家里条件差,不想让长辈伤心,便委婉拒绝了,谁料想1995年她家新房建成,条件好了的时候,想邀请顺义爷去她家,竟然阴阳相隔,这成了丽姑心中终生的遗憾。丽姑的儿子出生时,顺义婆给孩子送了一件毛大衣,这在当时算得上很高档的礼物了。事后丽姑才知道,这是顺义爷生前专门叮嘱顺义婆的。

离开小爷家时,他提及了一件事:听外甥女女婿说,曹村马家坡有个人叫马正旺,应该是我顺义爷的学生,曾在一本书中提及过顺义爷。当晚,我就联系了同事马振东,一问得知,马正旺老先生是他十三爷。随即,我和振东约好,第二天去拜访马正旺老先生。

马正旺老先生,也是教育界的前辈,今年79岁,是立诚六二级学生。人很和善,对我的拜访,很是热情。

马正旺老先生是我顺义爷在立诚中学带的第一届学生,令他印象最深的是:高老师知识渊博,教书很认真,教学方法独特,对学生很好。特别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曾组织学生用俄语给苏联的学生写信,拿现在的话说,就是结对子。他们认为这是高老师逗着玩,根本就不会收到回信的。可谁知,过了一个多月,班里每一个同学竟然都收到了来自苏联学生的回信,这让他们对高老师一下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也对学习俄语有了很大的兴趣和动力。

马正旺老先生在回忆录《坎坷一生》中有一篇文章《拉煤见闻录》,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近三年里,我披星戴月跑了近十万里路,等于绕地球一圈多,积攒的钱凭票购买了一辆179元的飞鸽牌自行车,成了家中唯一值钱的家当。当时通往煤矿的一段土路拓宽并铺碎石,筑路工人全是本县北部各公社和大队派人,许多被冤枉的好人在此改造修路,其中就有我高中时的俄语老师高伯崇,因他为苏联专家当过翻译,中苏关系破裂后改行从教,常有书信来往,开始后,被定为里通外国的嫌疑分子批斗后,清除出教师队伍,接受贫下中农监督教育。第一次见到老师,很吃惊,寒暄之后,他那一口流利的俄语问得我目瞪口呆。

这段经历,发生在1968年冬季。当时,顺义爷被定为里通外国嫌疑分子,被村上派到铜川金华山煤矿修路,进行劳动改造,历时四十多天。

从马老先生家里出来,返回时,隔着车窗玻璃,我无暇欣赏马家坡的风景,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一幅画面:寒风凛冽中,一个身穿黑呢装、鼻架金丝眼镜的男人,弯着瘦弱的身躯,被冻得裂了口子的手紧紧地握着铁锨,在铺满碎石的路上,艰难劳作,被风吹乱的头发,也没有时间去整理。休息时,工友们围坐在他身边,听他用流利的俄语讲故事,即使工友们听不懂,可都很专心地听着,爽朗地笑着......

樊民权老师是我以前的同事,顺义爷是他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他是这样评价的:高伯崇老师是我高一时的语文老师,个头不高,衣着笔挺,戴着金丝眼镜,文质彬彬,谈吐风趣幽默,写得汉字横曲竖弯,酷似外文。

高汗大给我发来微信,说在富平县立诚中学的公众号上看到了两篇文章,其中提及到顺义爷高伯崇,我摘录如下,同时对冯长德、成全民两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原成都军区审计局副局长、成都军区后勤部参谋长、成都军区联勤部参谋长冯长德在《往事》中写道:我的老家在富平县觅子乡姚北村。入伍几十年来,每每探亲休假我都要回母校看看。曾经教过我们的老师大多已经作古,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眼前。有我们高中的班主任兼政治课老师刘步兴,语文老师王文平,数学老师张义侠、安兆甲,物理老师陈志诚,史地老师陈益勋,英语老师高伯崇、任宾荆、化学老师董玉哲、张尚孝、体育老师髙金维、初金民,实验室老师赵伟民,图书馆老师赵国尧,还有王伟书记、齐载岳校长、岳增智书记、温天佑校长、孙维琪主任、王丕棋主任、赵学贤、李维平、张复兴、刘育铭、李学文、仇光普、汝芳玲、孙源、安增弟、王传金、尚志恭、陈树治、闫惠琴、赵烈、杜志明老师,还有教务处的杨老师、白老师、樊老师、唐老师等等。他们都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感谢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力量,教给了我们如何做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启蒙教导,才使我们能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遮风避雨,成长进步!

成全民,国家一级编剧,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专业创作员,他在《感念我高中时代的老师们》中写道:还有好多老师,影像和故事在心海如彩云翻飞。教我们体育的高金维、初金民老师,一老一少把学校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搞得热气腾腾。记得当时我们学校在全省体操、篮球、排球、田径等体育比赛中总是名列前茅。后来驰名全国的陕西排球队长曹淑芳,就是这一时期本校培养出来的。教我们俄语的高伯崇老师,曾经是苏联专家的翻译,因为专家撤走才当教师。自然俄语水平杠杠的。教我们几何课的张义侠老师,长相就是列宁模样。那光亮的额头辉耀思辨,解答作图论证无不精准。还有和我们一起打篮球的赵学贤、赵烈等老师,一上球场就只尽情玩乐,根本都忘记了各自的师生身份。岁月更替,年华如流,我的这些老师们,现在我都永远见不到了。今生有幸能接受恩师教诲,我感激不尽!

妻弟樊凯说,又一次深触了记忆,往事历历在目。

爷爷是一个严肃的人,教育孩子于潜移默化中。很难见到爷爷夸奖孙子,但是他心里希望后代个个成才。记得我在小学四年级时,特别在一本受到奖励的《小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辅导书》内页里,竖着写了两列:“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呈给爷爷看,自认为字写的还行,加上受到的奖励,爷爷会夸奖一番。但是爷爷并没有说什么,皱皱眉头,思索一下,叫我拿一支笔给他。我还以为要给我做批示,判个高分数,就特别拿了一支红墨水的钢笔。爷爷什么话都没说,在我写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旁边,另写一遍。但见字迹工整,线条清晰,两列字体笔直,简简单单十个工笔字深深触动了我的心,令我顿时感觉羞愧不已。

爷爷是一个节俭的人,他会将第一次洗了脸的水,放置在房门边沉淀后,将上层清水倒出,做下一次洗脸用。沉淀的污垢,爷爷会用来给房子前边像五六岁小孩手臂一样粗的苹果树浇灌。一般到了秋天,房前的这颗苹果树,像感恩似的,也会零星结出三四个有小孩子拳头一般大的苹果。差不多等苹果成熟了,爷爷会把苹果摘下来,算一下有几个孙子在跟前,然后在抽屉里拿出一把他许久都没有用过的有点锈迹小刀,笑眯眯地将苹果切成很多小份。我们这些小孩子都会流着口水等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牙苹果。虽然那个苹果味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酸涩,但是那种口感又再也无从找到。

爷爷是一个讲究的人,应该是一个对道学有研究的人。每逢重要的节日,我都会看到爷爷找出一张红纸,裹住一块砖,用浆糊粘好。在砖上的红纸上,爷爷都会工整地写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字样。然后,他会将砖竖起来,供在厨房前圆形的石墩上,并在写了字的红砖前放一个装了碳灰的碗,点燃三支香,恭敬地插上。当时我也不懂,但就觉得姜太公一定是一个很厉害的神仙了。

爷爷是一个喜欢秦腔的人,是个文化人,每周的秦腔节目绝不落下。孙子们都闲啰嗦,没人爱听,也不会欣赏,但是有电视看总比不看好,小孩子们就会看一搭不看一搭的闲玩。每次看到精彩处,特别是台词精彩时,爷爷就会情不自禁的拍着桌子,合着曲调,进行吟唱,并且会不停赞叹这个字用的好,那个韵压的好。我们这时候就会定睛看电视,看台词。我那时虽然不甚懂,但朦胧中开始对字韵有了感觉。

爷爷已过世很多年了,我也追随过他老人家的足迹去过俄罗斯,到过莫斯科、尔热夫、西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等地方,学过几句俄罗斯话,还带着我的爸爸妈妈媳妇孩子跟我的俄罗斯朋友在长沙聚过餐,聊着天。我的老爸在上学时,坐在自行车上从爷爷那学到的俄语还是挺标准的,因为我的俄罗斯朋友惊奇得竖起了拇指赞扬了他,当然他们也赞扬过我的弹舌音。哈哈,受爷爷的影响,我们充满了语言天赋,Очень хороший(非常好)!!!

后记

由于时间久远了,很难清清楚楚还原顺义爷一生中所走之路、所经之事,我只是用简单的语言记录,以便后人们能时刻忆起高伯崇先生。

作者简介:

田定方,富平县宫里镇雷村人,文史爱好者。

孙姓的起源、来源、由来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为卫国国君康叔的后代。拒《元和姓篡》所载,周文王弟8子康叔为卫国国君,其九世孙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氏。因此他又叫孙仲。孙仲的子孙世居汲郡,是为河南孙氏。

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时楚国 期思人,字孙叔,在他任楚令尹时,因教化民众,曾在期思开发水利有功,而深得楚人的拥护,其子孙便以他的字命氏,也称孙氏。

出自妫姓。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因事逃到齐国后,改姓田,田完的5世孙无宇次子田书,为齐国大夫,因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后来齐国内乱,孙书的后人出奔吴国。吴将孙武,其后也。是为山东孙氏。

聚集地(迁徙分布)

出自姬姓的孙氏,世居汲郡。出自安乐的孙氏,至孙武时逃至吴国。其后裔一支留居太原,一支徙居清河,一支徙居汝州郏城。在唐代中原孙氏曾两次向福建移民。唐之前,孙氏世居河南陈留,唐僖宗时孙利定居于江西宁都,传至孙承事,迁居福建长汀河田。其后裔孙友松再迁至广东紫金县,其后孙殿朝又迁至翠亨村,孙殿朝既的高祖。他的孙子孙敬贤有三子:长子达成、次子学成、三子观成。达成娶妻杨夫人,生三子:长子德佑、次子德彰、三子德明。德明就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先生。据有关资料记载,台湾的孙氏皆来自福建泉州,而泉州孙氏系唐末自光州迁入。孙氏不仅在国内分布相当广泛,而且海外不少国家也有不少华人。

台湾的孙氏,人数也不算少,名列五十,多散居在台湾各地,较多的是嘉义县。台湾的孙氏,皆来自福建泉州,而福建泉州的孙氏又来自河南光州。迁居台湾的孙氏先人,是唐朝末年五胡乱华时,由世居河南光州的孙姓,南徙迁闽,移居福建泉州东涑门。以后,孙氏子孙一部分迁居艮邑的嘉禾,一部移居台湾。目前,台湾的孙姓,皆是这支河南光州孙氏的后代。

堂号

\"平治堂\":因为孙叔敖把楚国治理得民富国强。

\"乐安堂\":因为田书伐莒有功,被封于乐安。

\"富春堂\":大军事家孙武带着自己的13篇兵法见吴王,吴王用他为将。他带兵西破强楚,北威齐、鲁,战功赫赫。吴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乐安堂同宗。

\"映雪堂\":晋朝时候御史大夫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里映着雪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名。

历史名人

孙 武: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齐国人,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编撰成《孙子兵法》,成为当时乃至今后的战争具有指导意义的兵学盛典。

孙 膑: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后裔。受庞涓暗害,受膑刑,故称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孙仲谋:既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骁勇无比,后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

孙思邈:唐初著名的医学家,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后人尊为药王。

孙阳:春秋时人,是最早在史书上出现的一位孙姓名人,因以善相马闻名,后世也就以\"伯乐\"两个字来表示一个人的知人之明。

中华孙氏各支起源,孙家人你可知?

孙姓

孙姓的历史悠久,姓源的头绪很多,中华孙姓之根系,吸收这各时期、各地方、各民族之血脉,其发展有如川溪之汇聚,纷繁宏观。先秦时期的卫、齐、楚、吴、晋、郑、秦,中原许多诸侯国都已出现孙氏。秦汉以降,时有家族通过改姓、赐姓诸途径,成为孙氏族人。唐宋以后,许多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又有相当部族加入孙姓行列。明初,政府要求将复姓更为单姓,这样又有一批带孙字的复姓氏族变为孙姓族的一员。概括起来,主要有五大来源:

一、先秦时期孙氏的三支主干

根据唐宋时期有关谱牒和史籍的概括,孙氏在先秦时期主要有三支主干。

1、姬姓卫国孙氏

卫国姬姓乃周文王之后。唐代林宝《元和姓篡》卷4“孙”姓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武仲以其祖父名字“惠孙”中的“孙”为姓氏,称孙武仲,于是卫国孙氏产生。

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八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原封于康(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史称康叔封。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原来统治的部分地区及殷民七族又分封给康叔,以商的旧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为都城,以监管商的余民而建立为国。卫国位于今河南北部,还拥有河北南段和山东西端的部分地区。卫康叔遵循哥哥周公的谆谆劝导,以文王“明德慎罚”的政策治理国家,卫国颇有起色而成为当时的大国。

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名和,是西周末、春秋初年的卫国国君,约公元前812年—758年在位。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周都镐京(今山西长安),杀了周幽王。卫武公与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合兵帮助周王室平定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并护卫周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卫武公姬和勤修政事,国泰民安,颇受百姓拥戴,是当时最有名的诸侯。武公有子名惠孙,惠孙有子名耳,为卫上卿,食采邑于戚(今河南濮阳县北),姬耳有子名乙,字武仲。依据周的宗法制度,诸侯国国君的儿子称公子,孙子称公孙,公孙之子离其嫡长大宗之血缘已略疏远,而可以其祖父(父王)的字为氏,另外繁衍出一支宗族的支脉。这样,武仲便以其祖父惠孙的“孙”字为姓氏,是谓孙乙、孙武仲、卫国孙氏便如此从姬姓分离出来。

姬姓可谓中华民族中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古史传说中的华夏部族,以两大部落首领皇帝和炎帝而著称。皇帝便是姬姓,号轩辕氏,因居住于姬水旁,而后得了姬姓,是为皇帝氏族。炎帝为姜姓,号神农氏,因居住于姜水旁,而得了姜姓,是为炎帝氏族。姬和姜都从女为姓,其作为氏族的标志,反映出原始部落以女性所繁衍子女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组织结构。一些学者推断出皇帝氏族的发祥地大约在今陕西的北部,而炎帝始祖约在山西省西部偏南的地方,两部落相距并不很远,乃至婚姻相通。

周氏兴起在渭水中游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老部落。而周王的姬姓,据有关传说,似乎又可推导出是嫡系的“炎黄子孙”。周代先祖称弃,号后稷,相传是帝喾的儿子;帝喾相传又是黄帝的儿子玄嚣的后裔,号高辛氏,娶有邰氏之女姜螈而生弃。姜螈姓姜,应属炎帝氏族系统,这样,弃便是黄帝氏族和炎帝氏族通婚所结之果。自后稷十几代传至公刘,迁居于豳(今陕西旬邑县),再九传至古公亶父,迁居于戚山脚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自文王姬昌即位,周日益强大,武王姬发终于灭商而一统天下。而周文王的十二世孙中的一支,以祖父

之字为氏,改姓孙,主要生活于其采邑地:戚(位于今河南濮阳县北面)。

2、芈姓楚国孙氏

宋代欧阳修、宋祁撰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孙氏“出自芈姓。”楚蚡冒生王子章,字无钩,生蒍叔伯吕臣,孙蒍贾伯羸生艾猎,即令尹叔敖,亦为孙氏。”及出国的最高级别官员:另尹孙叔敖,为楚国孙氏的源头。

芈姓为先周时期的楚国国姓。楚人的族源有中华华夏说、东夷蛮族说、土著三苗说等,其实楚民族是中原华夏族的一支与周围土著居民不断杂交蕃衍而形成的,楚文化便是华夏文化与蛮夷文化融通汇合而结出的果实。

屈原的《离骚》开头就说:“帝高阳之苗裔”,自称是中原高阳氏的后裔。高阳氏即我国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炎黄联盟中的重要首领:颛顼。据司马迁《史记》所载,颛顼是皇帝之孙,是当时的一位华夏族部落首领。其后裔的一支称祝融,氏族繁衍分为八姓,临江水与蛮族杂居。祝融后代陆终娶鬼方之女,该女怀胎十一年而不分娩,于是剖腹产,开左肋生出三人,开右肋又生出三人,第六子叫季连,其分支为芈姓,乃楚人的先祖。

在商朝时期,由于中原斗争的激烈,季连部族逐步南迁到达汉水流域。而当地苗族部落的归附,楚人先祖又与三苗土著居民不断融合,力量不断强大,季连后裔中最著名的人物为酋长鬻熊。此时商纣王的统治极为残暴,为求得楚族的生存与发展,鬻熊决定投靠周族,并在营救周文王与协助周武王讨伐纣王的过程中立下许多功劳。周成王时封功臣后裔,便将鬻熊的曾孙熊绎封为子爵,建立楚国,疆域位于今豫西南和鄂北地区。因为鬻熊的历史功绩,及其对楚族社会的影响,从此开始,楚国国君改为熊为姓氏。

蚡毛是春秋初期的楚国国君,姓熊名眴,号蚡冒,其子蒍章,在当时楚国的外交事务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通志·氏族略》云:“蒍章食邑于蒍,故以命氏。”这样,蒍氏也逐步发展为楚国的一个望族,见于《左传》的有关人物也不少。蒍章之子蒍吕成,字叔伯,楚成王时曾被任命为令尹。其孙蒍贾,字伯羸,幼年即出入楚王宫廷,评议政事,楚庄王时任工正。蒍贾之子蒍敖,字艾猎,即楚国著名的贤臣:孙叔敖。其后代便以孙为氏,楚国的孙氏一族由是产生和繁衍。

3、妫姓齐国孙氏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孙氏还有一致,“出自妫姓。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桓、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这是说齐大夫陈书有战功被赐孙姓,乃为齐国孙姓的由来。

妫姓与姚姓同为虞氏部落之姓,相传舜生于姚墟而得姚姓,居于妫而得妫姓,为河流弯曲处,妫即妫水,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源出历山,注入黄河。舜的族源,存在两种说法:《史记·三代世表》中说,舜是皇帝族的后代;而《孟子》说:“大舜,东夷之人也。”从各类古史记载分析,舜的出声地、居住地、生产作工之处,既有山西、河南诸中原地区,也有山东、浙江诸东夷之地。是否可以如此推测:舜族及其子孙,应是中原华夏族之一支与东夷部族融合杂交而产生的后代。

田完是舜的后裔虞阏父之子妫满的后代。周武王伐商时,虞阏父为周族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生产,管理从事制作、烧窑的陶工。由于管理有方,器用齐备,颇有劳绩,又因他是圣贤虞舜的后代,周武王就把女儿嫁给虞阏父之子妫满,并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建立陈国。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又称胡公慢,本家族便以陈为氏。

从陈胡公开始,陈国经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传承,到桓公时发生了内乱。桓公患重病至死,其弟佗杀了太子免而自立,是为陈历公。太子免的三个弟弟跃、林、杵臼为兄报仇,联合蔡国又设计杀死了历公,三个弟弟相继即位为利公、庄公、宣公。利公立五个月即去世,庄共七年后去世。宣公继位后,原本已立太子御冠,后又要改立宠姬之子款,便狠心杀了太子御冠。利公之子陈完,字敬仲,与太子御冠交往甚好,怕祸及自己,便于公元前672年逃往齐国。陈完到齐国后,谦让推辞了卿的职位,只担任管理百工的“工正”之职。

陈完的四世孙陈无宇为官“上大夫”,其五世孙陈书伐莒有功,齐景公赐以孙姓,并封以采邑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一带),于是齐国孙氏出现。

二、先秦各国其他孙氏支脉

1、晋国姬姓王族子孙中的孙氏

《左传·成公十七年》(公元前592年)二次出

现“孙周”之姓名,杨伯峻注:“孙周即晋悼公。”《史记·晋世家》云:“悼公周者,其大父捷,晋襄公少子也,不得立,号为桓叔,桓叔最爱。桓叔生惠伯谈,谈生悼公周。”孙周也是因为其祖父为少子小宗,不得立为主后,作为王室旁支便改为孙氏。后来由于偶然的机会,晋国贵族袭杀历公,才迎王室旁支孙周即位,是为晋悼公。《吕氏春秋·似顺篇》载,晋卿赵简子有家臣孙明。家臣一般为平民阶层,说明晋国平民之中也已产生孙氏。

2、郑国姬姓王族中的孙氏

《左传·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记载:“郑群公子以僖公自之死也,谋子驷。子驷先之,夏四月庚辰,辟杀之孤、子熙、子侯、子丁。孙击、孙恶出奔卫。”孙击、孙恶便是郑国姬姓王族中的公子王孙。

3、秦国孙氏

《庄子集释·马蹄篇》疏:“列兹云:姓孙,名阳,字伯乐,秦穆公时善治马人。”伯乐孙阳之识千里马,其故事被广泛传播。就是说春秋秦国也出现孙氏,尽管其人祖籍不明。

4、商代孙氏

宋赵明城《金石录》卷17《汉安平相孙根碑》载:“考厥先出,自有殷立商之系,子汤之苗;又云胜武定周,封比干之墓,后裔分析,避地匿轨,姓曰孙焉。”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官至少师,纣王尹虐无度,国势危殆,比干犯颜直谏,遭纣王剖心杀害。传说比干被害后,其妻室逃进森林避难,产子便以林为姓,名坚,林坚为比干之子,此后林氏后裔都已比干为先祖。这里却冒出来一支孙姓的比干后裔,所谓“后裔分析”,应是比干家族中的另一支。

三、改姓赐姓为孙氏

1、荀姓与孙氏之关系

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其“荀”姓与孙氏也存在不解之缘。根据唐司马贞作《史记索引》和唐颜师古在《汉书·艺文志》记载:汉代因为要避宣帝名询之讳,巡行都改为孙姓,甚至说曾下诏令改姓,就连战国时代的荀卿都改为孙卿;当然后来有相当部分人将姓又改了回来,但终究有一部分认为改过来,由是也成为汉代孙姓支脉的一个不小的源头。

2、汉代有子女随母亲姓氏的情况

《汉书·夏侯婴传》记载:“初婴为滕令奉车,故号藤公。及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令公子孙更为孙氏。”

三国东吴时,官拜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镇守皖城(今安徽潜山县)的孙河,字伯海,本姓俞,和东吴孙氏同乡,也是吴郡人。《三国志·吴书·宗室传》裴注引《吴书》曰:“河,坚族子也,出后姑俞氏。”所谓孙坚的“族子”,而“出后姑俞氏”,应是孙氏族中女子出嫁所生之子,自然随外家姓俞。他年少时随孙坚征讨沙场,典领亲兵,常为前驱,孙坚视为心腹。后又随孙策平定江东,多立战功,《三国志·吴书·宗室传》谓:“孙策爱子,赐姓为孙,列之属籍。后为将军,屯京城(今江苏镇江市)。”孙策不但重新赐他姓孙,还列之属籍,即回登上富春孙氏族谱。

3、被孙氏族人收为继子而改为孙姓

如明代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的孙士美家族,孙士美累官深州知州,其父孙讷官仕天策卫经历,祖父本姓朱,乃太常寺卿朱奎之后,因出继孙氏,遂以孙姓家族显名。《江都孙氏重修族谱》谓:始祖孙谨行,生于明万历年间,“公本姓徐,继姓孙,因有明孙暗徐,祖遗风焉,立谱从孙氏,盖不忘本也。”此人由徐氏而为孙氏继子,改为孙姓,且成为江都孙氏一族之始祖。

四、复姓省字成孙姓

叔孙氏。一是源于姬姓,《姓谱》载,春秋鲁桓公的儿子公子牙,字叔,又称为叔牙,叔牙的两个孙子:彭生、德臣,彭生便已“叔仲”为氏,德臣以“叔孙”为氏。春秋鲁大夫有叔孙豹、叔孙德臣,西汉有叔孙通。二是源于北魏拓跋族,《魏书·官氏志》载:“拓跋邻命叔父之胤曰乙旎氏,后改为叔孙氏。”北魏有叔孙健,本姓乙旃氏。

长孙氏。长孙氏源头也有二:一是汉代已有此姓,《汉书·艺文志·孝经》著录有《长孙氏说》二篇;而《汉书·儒林传》载,有淄川(今山东昌乐西)人长孙顺,曾师从王吉,受《韩诗》之学,治学有显名,官博士。二是源于北魏拓跋族,《魏书》说:“孝文帝以拓跋为皇枝之长,改为长孙氏。”唐代太宗的长孙皇后及名相长孙无忌,即为其后。另《周书》记有河南洛阳人长孙俭,为鲜卑族人。

士孙氏。“士”为先秦时期最低级的爵位,《通志·氏族略》将其归入“以爵系为氏”之列。《姓氏考略》载,春秋时齐大夫有士孙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谓:崔杼杀气庄公,“葬诸士孙之里。”杜注:“士孙,人姓,因名里。”里是国民聚居点,以人姓名里,说明当时士孙氏族具有一定的规模,至汉有士孙张,士孙睦、士孙瑞,北魏有士孙天与。

王孙氏。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周定王大夫满为顷王之孙,所以被称为王孙满,其后人即以此为氏。其实类似大夫满后代的王孙氏的情况很多,凡各姬姓诸侯国及周王之子孙仕诸侯者即可用,所以王孙氏源头纷繁,如卫有王孙贾、吴有王孙pp、齐有王孙挥、楚有王孙由等。还有贾孙氏,它也直接源于王孙氏,据《世本》,为春秋卫国大夫王孙贾之后;而《姓苑》认为,其孙自以去周王室远,改为贾孙氏,之后讹为古孙氏,音已随变。便又出现古孙氏,《元和姓篡》这样说:“本姬姓,王孙贾之后,随音改为古孙氏。”所以,王孙氏、贾孙氏和古孙氏同出一源。

孟孙氏。据《元和姓篡》,源于姬姓,乃鲁桓公之子庆父号孟孙,其后人以祖辈名号为姓。仲孙氏,亦源于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共仲,其后子孙以仲孙为氏。而《姓氏考略》说:“齐亦有仲孙氏。”如齐桓公大夫有仲孙湫。季孙氏,据《世本》,源于姬姓,春秋鲁公子季友之后,为季孙氏,鲁大夫有季孙肥、季孙行父、季孙意如等。又说孟孙、仲孙、季孙,乃春秋鲁公子庆父生有三子,以王孙之故,而以次序排列,分别称孟孙、仲孙、季孙。

室孙氏,一般认为即王室之孙,与共孙氏的起源相同;而《姓氏考略》说:“室孙氏即宫孙氏。”《汉书·艺文志》有宫孙氏。

大孙氏,系春秋楚国大孙伯之后人。

唐孙氏,据《世本》,一说出祁姓,帝尧之后裔唐侯,其子孙仕晋,号唐孙氏。一说出姬姓,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唐叔虞死后,其子孙仕晋,便称唐孙氏。

县孙氏,据《路史》,源于芈姓,楚公族有县孙氏。

颛孙氏,据《风俗通义》,源于妫姓,春秋时陈公子颛孙仕鲁,其子p孙以祖辈名字为姓氏,如春秋时孔子弟子有颛孙氏。

臧孙氏与杨孙氏,据《通志·氏族略》,都是以邑为氏,臧孙氏源于姬姓,鲁公子食邑于臧,其后代为臧孙氏,春秋鲁大夫有臧孙纥、臧孙达;杨邑,秦、晋皆有之,秦有杨孙皓。

五、少数民族中的孙姓

1、北方有关民族

鲜卑族,魏晋南北朝时,驰骋于中国北方大地,先后建立前燕、西秦、南凉等。《晋书·冯跋传》载,北燕国尚书令孙护,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叱支,一个叫乙拔,三人“俱有才力,以骁勇闻。”该国以鲜卑族人为主,从名字上看,就可知兄弟三人决非汉族,或为鲜卑族人。当时在辽东鲜卑族的慕容氏前、后燕国中,孙姓大将不少,据《晋书·载记》中有:前燕国有大将孙丁,安西将军、并州刺史孙希;后燕国有大将孙盖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估计高爵显的孙护不喜原鲜卑名,而改孙氏。鲜卑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后逐渐与汉族等融合,所以,其中有人改姓汉姓孙氏,是很自然的现象。

契丹族,为鲜卑的一支,隋唐时建立的大贺氏部落联盟,后又建立大辽。《旧唐书·北狄传》载,“契丹有别部酋帅孙敖曹,初仕隋为金紫光禄大夫。武德四年,于靺鞨酋长突地稽俱遣使内附,诏令与营州城旁安置,授云麾将军,行辽州总管。至孙万荣,垂拱初累授右玉钤卫将军、归城州刺史,封永乐县公。”孙敖曹、孙万荣为隋、唐时契丹部落酋长,该部或即《辽史》契丹审密部先世。孙万荣虽授得官职,但不堪地方官员的侵侮,乃举兵反唐,屡大败唐兵,武则天很称“孙万斩”,终战败被杀。《旧唐书·孙孝哲传》谓,孙为契丹人,其母有姿色,与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私通,因得亲近,天宝末(公元755年)官至大将军。安禄山反叛时,受一殿中监的官职,且封以王位。为人残忍,果于杀戮。可以断言,唐代契丹族中孙姓已不少。辽被金灭后,契丹族人渐与汉族、女真族、蒙古族融合。

朝鲜族,源于朝鲜半岛,聚居于吉林延边,分布在东北等地。今《福山孙氏谱书》称,晋灭东吴之际,东吴孙氏族人中有一支渡海迁居三韩(马韩、辰韩、弁韩,今朝鲜半岛)。《宋书夷蛮传》载,高句丽国王高琏,有大将叫孙漱,估计应是汉族孙氏移民之后裔。高丽学者金富轼所撰《三国史记》中说,新罗初期,朝鲜移民分居山谷之间,分别为阏川杨山部、茂山大树部等六部,均为朴姓。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今九年春,改六部名称,还分别赐姓,茂山大树部改名渐梁部,并赐姓孙。元代,蒙古军队屡次攻入高丽,将大批高丽人掳略到中国;同时还有一些高丽人,因其他原因迁入中国。如当时有高丽人孙袭卿,官至礼部员外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73“附载满州旗分内高丽姓氏”中有“孙氏”,《清朝通志》卷8《氏族略》,满洲其人中同样既有高丽姓:孙氏,世居望京地方。

如今的朝鲜族人都是在近代时期迁入中国东北地区,其中也同样有孙姓人氏。

女真与满族,主要聚居于东北,入关后散居各地,建立过金、清。女真建金国后,许多女真人迁入中原与汉族杂居,受汉文化影响,且渐改为汉姓。金朝廷几次下令,禁止女真人改称汉姓,但实际上阻挡不住这股汉化潮流,金朝灭亡后,未曾改为汉姓的女真人纷纷改为汉姓。陆文贵《墙东类稿·孙公墓志铭》载,有女真人乌克逊氏为金明威将军,居京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金为元兵灭后,徙居河北大名,“始从汉俗,以孙为氏。”有子三人:孙信、孙义、孙仲,孙仲之长子孙泽为墓主。这部分女真孙氏,在元、明时期,完全融入汉族。

清雍正、乾隆年间弘昼等编《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其卷76、79“附载满州旗分内之尼堪姓氏”,记载了十余个有勋业孙姓者的简传,及其家族后裔有官位者的资料,主要居住在辽宁沈阳、抚顺、铁岭、大凌河一带。《清朝通志·氏族略》也同样在有“满州旗分内尼堪姓”的一些孙氏人物,居住在辽宁抚顺、盖县等地区。“尼堪”是满语“汉人”之意,但这里是指满洲八旗内之汉姓,并非汉军八旗。尽管其中所载孙姓人物大部分有汉人血统,原可能为满人之奴隶,属有大量汉人投充的包衣佐领,但此时毕竟已与满族融合二类属满洲旗人。满族人在汉人入旗的影响下,加上逐步向关内迁徙,满族仿汉姓渐成普遍现象。清朝初年,护军统领孙达哩,一些满族文献中写成“荪达理”或“逊达哩”,原姓鲁布哩氏,正黄旗人。满清政府覆亡后,大部分满族融合于汉族,其中改用汉姓孙氏者也不少。如《满族姓氏录》记,原满族姓氏“孙佳”,后以单字“孙”为姓。

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草原,亦散居于北方各地。古代蒙古族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家姓”,但有氏族的族姓,为防名字的混淆,蒙古族人保留了附带父姓的习惯。但从元始,在汉人的影响下,不少蒙古族人改用汉字单姓,到明代渐趋增多,特别是临近汉族的地区,其中就有采用孙姓者。今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志》载,本县蒙古族人户有孙姓。

锡伯族,在清代,曾被编入蒙古八旗,后又分归满洲八旗。此后,东北锡伯族人与蒙、满、汉族人长期杂居,文化也颇受影响,而产生孙姓。

2、南方有关民族

客家人,为部分北方汉族南徙后,在江西赣州与福建丁州地区与当地土著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汉族民系。主要为晚唐及南宋时期迁入赣南闽西地区的北方移民之后裔,渐与当地的土著及畲族密切接触而融合,到元、明时期,形成了具有自己方言和社会风俗的客家人。明朝初期开始至清代,客家人向广东梅县及周围地区迁移。由于客家人中有中原汉族之后裔,自然有汉族孙姓之血脉。其孙氏名人有:孙权谋为福建玎汀州长汀的客家人,清康熙年间以武艺拔为武备,善于海战,缉海盗,抗倭寇,以功迁广东提督。广东家族也是客家人,说过自己是东江客家人,老家原住广东紫金县。再如福建《上杭县志》卷八《氏族志》中所载客家姓氏表,就有“孙”氏,其郡号为“太原”,“乐安”。

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的河谷坪坝地区。清嘉庆《临安府志》为当时知府江浚源所编,卷18《土司志》载,明初,朝廷对这一带少数民族的土司和寨长,大都赐以汉姓。如p“亏容甸”,“明洪武十五年,土司阿普纳款,赐孙姓,授正长官司世袭。”朝廷赐云南临安府亏容甸土司以孙姓,且授以正长官的职衔。该土司以赐姓为荣,子孙以孙姓相袭,直至近代。阿普之子名略,其后所传世系为:孙略—孙蕃—孙武孙启荣—孙应寿—孙承祖—孙景元—孙大昌—孙永祚—孙世基—孙世业(弟)—孙荣—孙廷对—孙汉—孙安国—孙荫宗。其正长官职位从明传至清,改为副长官,直到1923年,孙荫宗袭位。该部土司是傣族人,而部民则以哈尼族为多,彝族、傣族次之,当时部民往往有遵从首领姓氏的习俗,所以这一赐姓对哈尼族等民众都会有影响。《新篡云南通志·土司考四·临安府》载有“商河亏容司孙斌元”之土官姓名。而亏容甸即今红河县东南的下亏容。

黎族,居海南岛。吴永章《黎族史》第七章“明代黎族”中有黎人姓氏表,所列明代黎族有姓名可考者183人,其中有明代万历二十七(公元1599年),王宏海《水平黎善后碑记》中出现的定安黎首“孙恩弟”,然在183人中仅此一例,出现频率很低。海南黎族有生黎、熟黎之分,熟黎汉化程度较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就来自汉族移民。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说:“熟黎多福建、湖、广之奸民也。”估计明代的定安黎首孙恩弟即汉族移民之熟黎。

苗族,分布于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广东等地。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通过对湘西苗族生活的实地考察,指出苗民大姓有五个:武、龙、廖、石、麻,而小姓有数十个之多,其中就包括孙姓。凌纯生等《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也指出,纯苗族有五姓,其他如杨、施、彭、张、洪诸姓,乃外姓入赘于苗而习其俗者。孙姓自然应属后者。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乾州(今湖南吉首,属湘西)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孙文明,与石官保、杨正富等揭竿而起,后被官兵围剿而诱杀。

土家族,分布于湘西、豫东诸地,与汉苗杂居。湖南土家族在宋代就已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到明清时期,兔家族中土官的汉文著述还不少。在此前提下,土家族人使用汉姓便很自然,并渐有采用孙姓者。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周围地区。在该族的26个大姓中,格亮姓起源最早,其他许多姓都由他演化而出。至近代,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格亮姓的汉姓变码,就为孙姓。另有堵引氏、木如氏、喇松氏等小姓,其汉姓也为孙。如《景颇族社会调查(一)》载,云南梁河县帮角乡的盆都景颇村寨,是个有42户二百余人的大寨子,由于受周围含文化的影响,其每一个景颇族除去本族固有的氏族名称以外,都有汉姓,其“堵引”氏族,便汉姓为孙。

白族,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周围地区亦有分布。在古代,白族往往依照赘上门的方式,将当地汉人招做女婿,并实行长子随母亲白族姓,此子随父亲汉族姓,这样就把许多汉姓带到白族中来。加上白族没有统一的民族文字,自古以来就以汉字作为通行的语言文字,一些白族人为了读书、工作的方便,遂主动改取汉族姓名。由是,“孙”姓也逐渐在白族人中出现。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近代以来,滇黔广大地区的彝族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除所修家谱其祖先号继续沿用彝族外,都已逐渐采用汉姓,其中就有部分人改姓孙。《云南巍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就出现了孙兴。今云南《通海县志》载,孙氏乃当地彝族人数较多之大姓。《嵩明县志》载,孙兴彝族有15户。

台湾土著(含高山族等少数民族)。台湾文献委员会编《台湾省通志》氏族编第四章“姓氏”中说,台湾土族居民近代受汉族影响,又改用孙姓者。台湾土族或山胞该汉姓,大都在1945年光复后。据1956年的统计,台湾“先住民”(即土族)中的孙氏人数占台湾总人口数的3.3%。

佤族,分布在云南沧源、西盟、永德、镇康、双江、耿马、澜沧、孟连等地。云南所编《瓦族社会历史调查(一)》,其中《西盟大马散瓦族社会经济调查报告》记载,该族不同部落极少有相同的姓,而在一个部落中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姓。如马散寨部落有19个姓,其中就有孙姓,该姓为分支小姓,分属“木依库”大姓。所谓分支小姓主要是在大姓人口增殖的情况下出现的,如“木依库”大姓包括鲁、扫、孙三姓,以及该大姓祖先“瓜”的三个儿子的后裔在人口增殖的情况下,分别以其三个儿子之名为姓而产生的。

阿昌族,分布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地区的一些县份中。云南民族出版社《阿昌族社会历史调查》中提到,阿昌族有孙姓人户,但其来源不详。参考阿昌族的赵、王、杨、曹诸姓原都为汉人,因迁徙和婚姻等原因而成为阿昌族,估计孙姓也有此可能。《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载,孙氏为今云南潞西县高埂田乡阿昌族的10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