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紫微斗数

高氏起源地在哪里(高氏起源)

发布时间:2024-04-12 00:05:19作者:作茧自缚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高氏的起源

高氏的起源

整理 王文超

中国姓氏的起源,应始于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姓字从女从生,就是指一个人来源于某一特定的女性氏族。这是基于区分族群、血缘的需要而产生的。姓所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母系的血缘关系的符号,即同姓的成员都出自同一个母系祖先。中国最古老的姓氏都与母系氏族有关,如:姬、姜、嬴、姚、妫、姒、姞、妘等。随着氏族的不断壮大,氏族中开始分化为更多的族群,各个族群为了相互区分,于是产生了氏。氏是指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同一母系祖先的后代散居各地,分为若干分支,每一分支都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高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黄时代,距今约有五千年了。起源庞杂的高氏,是后世多源合流而成的庞大群体。按夏商周的宗法制度,诸侯家族只包括近亲三代可享受特权,即诸侯、公子(诸侯之子)、公孙(诸侯之孙)。公孙之子就不再算是公室,而须另外立氏。公孙之子立氏可采多种办法,有以祖公之名为氏、以封国为氏、以居所为氏等。高氏一族,源出有二:

其一、出自姜姓,以封邑为氏。相传上古华夏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因居姜水流域(在宝鸡扶风境内),故族人以姜为姓。姜氏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与黄帝部族杂处,分为四支胞族,即四岳。伯夷曾辅佐尧掌管四岳。大禹时期,姜氏先祖协助治水有功,为大禹心腹重臣,故因功封侯,称为吕侯。到西周初年,吕尚(姜尚)辅周有功,周武王把他封在营丘(今山东省临淄北),建立齐国,后人尊称为太公望、姜子牙、姜太公、齐太公。其后,子孙以国为氏,迁徙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姓正宗,伯夷则被列为吕姓始祖。春秋时,姜太公六世孙齐文公吕赤之子受封于高邑(在今河南省禹县),称为公子高。其孙傒以祖封邑为氏,称高傒,其后有高氏。另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吕元之子为公子祁,字子高。其子孙也以王父字高为氏。这是高氏的正源。

据《吕氏春秋·勿躬》篇“高元作室”,即高元发明了建造屋子的方法。高元为人类走出穴居时代进入文明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人认为高元是现在所知的历史上第一个以高为氏的人。高元以后,西周时有高奔戎,春秋初年有高渠弥。他们都是最早的一批姓高的人。高奔戎是周穆王的卫士。穆王去郑圃打猎,沼泽芦苇中有虎。高奔戎自告奋勇把老虎擒了回来。穆王大喜,命人打造一个牢笼囚虎,放在东虢饲养,於是东虢就有了虎牢名称。春秋初郑庄公时,力排众议,任高渠弥为卿。庄公逝世后,昭公继位。高渠弥担心昭公加害自己,就在陪昭公出猎时杀了昭公,另立国君。第二年,高渠弥陪新国君到卫国去见齐侯,齐侯借机杀了他和新国君。

齐国传至太公八世孙齐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七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九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十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当今高氏子孙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

其二、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十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三、源于改姓。在夏、商的鲁、豫大地,曾活跃着一支以白天鹅为图腾的高夷氏族。他们的先祖传说为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后来演变成东北地区的多个少数民族。因最早居住在今山东莒县一带,随东夷族入主中原而向西、向南迁移,到商朝进入河南北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高夷成为周的属国,位于周朝的东部,遂以国命氏,史称高句骊。春秋以后,高夷的高句骊氏逐渐向冀北至辽东一带迁移,形成后来的高句丽。他们以单字高为姓。这支高姓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到唐朝以后,高句丽之高姓的主要一部向西北迁移,演变为北方汉族高姓一系。另一部向东北,再进入朝鲜,成为当今朝鲜族高姓的始祖。

北周时期,大将军高琳的祖先是高句丽人,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北京市密云县一带。清朝光绪年间到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这一时期,鲜卑族中有楼氏改姓高氏。还有后燕皇帝慕容云,本为鲜卑族,自称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高阳氏颛顼后代,改姓高。北齐重臣高隆之的父亲,本姓徐,被姑婿高氏收养,因随其姓,叫高干,是北魏时的白水郡守,高隆之随其父改姓高。高隆之因故被杀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

四、源于赐姓。高氏建立北齐后,高姓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据《北齐书》载,北齐皇帝高洋因鲜卑人元景安、元文遥有功,被赐姓高。另外,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

起源庞杂的高氏,是后世多源合流而成的庞大群体。公子高有个孙子叫。是公子高之孙,於是以公子高之名为氏,称“高 ”。后世庞大高姓的主源宣告诞生。

二、历史上高姓的分布和迁移

  春秋战国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华北地区,其中一支在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后,经吴越之地,进入楚国,最终到达海南。秦汉时期高姓的足迹已经遍布于华北、陕甘宁以及中原地区。东汉末期是高姓的鼎盛时期,在山东地区形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渤海高姓。西晋时,高姓主要向北和东北迁移。南北朝时,高姓因北齐的灭亡而被迫移民陕南和西蜀。隋唐时期,高姓主要的活动地仍在长江以北,但继续向四川和江浙地区迁移。五代宋元时期,高姓大批移民于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区。明末清初高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高姓大约有8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5%,排在第十五位。安徽为高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高姓总人口的15.6%,占安徽总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北、陕西、河南、四川五省,这五省高姓占高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山西、湖北、浙江,这三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0%。全国以皖豫陕冀为中心,向东北、西北、东南呈放射形分布。

  明朝时期,高姓大约有9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为明朝第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高姓人口基本没有增长,远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600年中高姓人口纯增加率为4%,净增加了4万。山东为高姓第一大省,约占总高姓人口的18.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浙江,这三省高姓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甘肃、河北,这四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9%。宋、元、明期间,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北迁移,特别是向江浙赣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山东、江浙赣、陕晋三个高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高姓的人口已达1 452万,居全国第十五,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1%。从明朝至今近600年中高姓人口由93万激增到1450余万,达15倍之多。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这五省又集中了31%。山东居住了高姓总人口的14.6%,为高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3%。全国形成了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区域。在近600年间,高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流。

三、当代高姓的分布

  高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湖北东部、甘肃西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达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东中部的地区高达6.4人。高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高姓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1.2%以上,尤其在甘肃河西走廊、山东中部、陕晋北部、黑龙江东北,在1.8%以上,有的达到3.6%以上,这部分高比例的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9.2%;在四川、湖北大部、湖南北部、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东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高姓频率在0.6%-1.2%,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0.5%;其他广大地区,高姓频率不足0.6%,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0.3%。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省沧州)。此支高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守渤海太守高洪。

渔阳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后置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以渔水之阳得名。 高隐、之后。

广陵郡:汉时置,治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此支高氏,为吴丹阳太守高瑞之后。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此支高氏,为鲜卑族高氏之后开基。

辽东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所建郡,治所在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之后。

2、堂号

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做费城宰(相当于今之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辞海》:愚,纯朴也。由是,高姓后代以“厚余”作为高姓的堂号。

渤海堂: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

此外,高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渔阳堂”、“辽东堂”、“广陵堂”、“河南堂”、“有继堂”、“供侯堂”、“双玉堂”、“后余堂”、“报本堂”、“守愚堂”等。

高姓起源----渤海高氏始祖是高傒

高氏图腾

根据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高氏在中国有1710万人。高氏在中国各大姓氏中排第十五位,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068%。中国历史上,高氏称帝王者有十四人,曾建立北齐、燕、荆南等。

,山东临淄高傒公墓

一、高姓渊源

1、源于高傒。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姜姓高氏族人大多尊奉高傒为得姓始祖,亦有尊奉高渠弥(姜渠弥)、高克为得姓始祖者。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当今高氏子孙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

汉朝时的渤海郡蓨县

2、源于齐惠公(姜姓,吕氏,名元)之子。春秋时期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以王父字为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3、源于鲜卑族。北魏孝文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熙元493~496年)大力实行政治改革,推行文化上汉化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改北方胡人多音节复姓为汉字单姓,鲜卑族拓拔部寔娄氏部落改为高氏,后融合于汉族;

北齐时期,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改汉字姓元,因有功于北齐,文宣帝高洋赐他们“高”姓。当高氏建立北齐后,高氏贵为北齐的国姓,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氏以示恩宠之举。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高氏祠堂

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满族多啰氏、高佳氏、高尔吉氏、萨克达氏、郭啰啰氏、郭尔佳氏、清朝中叶以后许多冠汉姓为高氏。

5、源于羽真氏。出自汉、唐时期,羽真氏族部落首领高朱蒙(高邹牟)于西汉元帝刘奭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了高句骊国,朱蒙自称是高阳氏之苗裔,所以改为单姓高氏。高氏一族在高句骊国的统治维持了六百多年的时间。到了唐高宗李治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句骊国被唐朝军大总管徐世勣(李勣)和安东都护薛仁贵联军所灭。其后,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高氏族人迁居中原内地,世代沿称高氏。

湖南宁乡沩山乡沩水村高氏宗祠

6、“高”字开头的复姓简化。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改为单姓“高”。

7、源于官位。一是出自汉朝时期官吏高庙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高庙令的后裔子孙中,到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之际,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高令氏,后简化为单姓高氏、庙氏,世代相传。二是出自晋朝时期官名高力督(全称为高力督军,是西晋时期设置的军制官称,负责掌管高力军种,也就是统领由少数民族组成的外线作战军团),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高力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高力氏,后简化为单姓高氏、力氏、督氏,世代相传。

山东省新泰市新汶办事处张庄社区高氏祠堂

8、还有汉朝的匈奴句(音勾)王宜冠侯高不识后裔;金时女真人纥石烈氏、纳兰氏改高姓;回族中如元代学者西亚人高亨及子高克恭,其先世为西域回回,随蒙古征服者入关,落籍山西,以高为姓。在南方,则有其他少数民族,如白族、哈尼族、京族、黎族、苗族、仡佬族、锡伯族、回 族、东乡族、裕固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中的高姓。这些民族的高姓,或是其先祖由汉文化汉化而来,或是按少数民族译音确定,或是接受官方赐姓而得。

安徽省庐江县盛桥镇板桥村高氏宗祠

二、历史上高姓的分布和迁移

春秋战国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华北地区,其中一支在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后,经吴越之地,进入楚国,最终到达海南。秦汉时期高姓的足迹已经遍布于华北、陕甘宁以及中原地区。东汉末期是高姓的鼎盛时期,在渤海郡蓨县形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渤海高姓。西晋时,高姓主要向北和东北迁移。南北朝时,高姓因北齐的灭亡而被迫移民陕南和西蜀。隋唐时期,高姓主要的活动地仍在长江以北,但继续向四川和江浙地区迁移。五代宋元时期,高姓大批移民于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区。明末清初高姓进入了台湾。

2007年厦门世界高姓宗亲首届联谊大会

三、当代高姓的人口及分布

当代高姓的人口已达1710万,为全国第十五位姓氏。从明朝至今近600年多年中,高姓人口由93万增加到1710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这五省又集中了31%。山东居住了高姓总人口的14.6%,为高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区域。

四、历史上的高姓郡望

世界高姓宗亲联谊会会旗

1、渤海郡:汉文帝前元14年(公元前166年)置渤海郡,郡治浮阳(今河北沧州沧县旧州镇)。辖境相当于今河北省沧州市东部、天津市东南部、山东省德州市东北部(乐陵,庆云一带)、山东省滨州市北部。东汉时,高洪为渤海太守,在郡内蓨县(今河北景县南)落户定居,其后裔高允为北魏宰相,高欢为北齐奠基人。高洋建立北齐王朝,高颎为隋朝宰相,高俭(字士廉)、高冯(字季辅)、高郢(字公楚)、高璩(字莹之),是唐朝宰相。

2、渔阳郡:秦始皇设置。汉朝时郡治渔阳县(北京密云西南)。下辖渔阳、雍奴等十二县。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北丰宁、昌平和北京密云、顺义、平谷、通县以及天津宝低、武清等县。

北魏宰相高间是渔阳郡雍奴县人。

台湾时任主席为大会题词

3、辽东郡:战国时期燕国燕昭王姬平置郡。郡治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范围约相当于现在的辽宁省。西晋时改为辽东国,后复郡。十六国后燕末(晋元兴三年)部分地被高句丽占有。北燕又侨置辽东郡于今辽宁西部。北齐时废。北魏著名谏官高道悦,是辽东新昌县(今辽宁海城县北)人。

4、广陵郡:初设于汉武帝时。治所是广陵县(今江苏扬州)。辖四县。辖境相当于今江苏省宝应、高邮、江都、扬州等县市。三国时吴国丹阳太守高瑞家族居住在广陵。高瑞第四世孙高埋和高埋之子高肖都是著名孝子。高埋幼年丧父,13岁时遇饥荒,自己以菜充饥,留粮食给母亲吃.还能关怀爱护幼弟.高慢后来在晋朝做官,把家迁至袜陵。高瑞十四世孙高智周,是唐朝宰相。

5、河南郡:秦朝时名三川郡。汉高帝改为河南郡,治所在洛阳(今河南洛阳)。辖二十二县,辐境大致相当干今河南省孟津、很师、巩义、荣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妆阳、伊川、洛阳等县市。北魏孝文帝推进权化改革,迁都洛阳,令鲜卑人改用仅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姓,并以洛阳为籍贯。北齐时,原魏皇族元景安、元文遥被北齐皇帝踢姓高。因此,高景安、高文遥都成为洛阳高姓名人。

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为《中华高姓大通谱》题谱名

五、高姓堂号

1、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做费城宰(今之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词海》:愚,纯朴也。由是,高氏后代以“厚余”作为高氏的堂号。

2、渤海堂: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其后裔子孙遂以为堂号。

高姓堂号还有\"渔阳堂\"、\"辽东堂\"、\"广陵堂\"、\"河南堂\"、\"有继堂\"、\"供侯堂\"等。

2011年中国高家历史文化高峰论坛

六、高姓历史名人

高柴:(生卒年待考),齐国人。春秋时期孔子门生,孔子认为他是品学兼优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高渐离:(生卒年待考),战国末年燕国人,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击筑能手。

高欢:(公元495~547年),字贺六浑,渤海蓨人。北魏、东魏将领、重臣,北朝齐国奠基人,被其子追尊为献武皇帝(天统元年改谥神武皇帝),庙号高祖。

高仙芝:(公元?~755年),高丽(朝鲜族)人,著名唐朝将领。

高适:(公元702~765年),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杜甫、岑参等著名诗人交好,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封渤海县候,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代表作有《燕歌行》等。

高怀德 (926—982),字藏用,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

后唐中军都指挥使高思继之孙,后周天平节度使、齐王高行周之子,宋太祖赵匡胤的妹夫,北宋开国功臣。以拥戴有功,宋初为殿前副都点检,曾参与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后与石守信等秉宋太祖意图自请解除兵权。宋太宗时官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死后追封渤海郡王,谥号“武穆”。

高琼 (935-1006),字宝臣,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北宋大将。历任龙直指挥使、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他屡立战功,不识字而晓达军政。澶州之战时,与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为“澶渊之盟”的订立立下大功。

高皇后:(公元1032~1093年),安徽蒙城人。高皇后是宋英宗皇后,宋神宗之母。宋神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宋哲宗立,尊为太皇太后,权同听政,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她起用司马光、吕公著等,斥逐变法派,凡宋熙宁、宋元丰所建新法,次第刬革略尽,史称元佑更化。临政凡九年。逝世后谥号“宣仁圣烈皇后”。

高汝砺:(公元1154~1124年),字岩夫;应州金城人(今山西应县)。著名金右丞相,封寿国公。

高克恭:(公元1248~1310年),字彦敬,号房山,其先回鹘(维吾尔族);籍贯大同(今山西大同),居于燕京(今北京),晚年寓钱塘(今浙江杭州)。著名元朝画家。

高则诚:(公元1305~?年待考),名明,一字晦叔,号莱根道人;瑞安人(今浙江永嘉)。著元朝名戏曲家,所著南戏剧本《琵琶记》流传甚广。

高启:(公元1336~1374年),字季迪,长洲人(今江苏苏州)。著名明朝初期诗人。高启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比拟“初唐四杰”。著作被后人汇编为《高太史全集》,以及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高攀龙:(公元1562~1626年待考),初字云从,后字存之,别号景逸;直隶常州府无锡人(今江苏无锡)。著名明朝东林党首领之一。

高一功:(生卒年待考),米脂人(今陕西米脂)。著名明末农民军将领,随李自成起兵反明。

高斗魁:(公元1623~1670年),字旦中;浙江鄞县人(今浙江宁波)。著名清朝医学家。以医术精湛名噪一时,著有《医学心法》、《四明医案》、《吹毛篇》等医学著作。

高凤翰:(公元1683~1748年),字西园,号南村又号且园,晚号南阜山人,尝自称老阜,一号石顽老子,松懒道人,蘖琴老人;胶州人(今山东胶州,一说济宁)。著名清朝书画家。

高翔:(公元1688~1753年),号西唐,又号樨堂,一作西堂;江苏扬州人。著名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高翔善画山水花卉。著有《西唐诗钞》。

高鹗:(公元1738~1815年),字兰墅,一字云士;祖籍铁岭(今辽宁铁岭),汉军镶黄旗人。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著名清朝文学家。

高剑父:(公元1879~1951年),早年名麟,字爵廷,广东番禺人,著名岭南画派的创立者,

高岗(1905~1954),陕西省横山县武镇乡高家沟村人,原名高崇德,字硕卿,贫苦农民家庭出身。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领导人之一,历任陕甘宁边区中央局书记、西北局书记、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高士其(1905~1988)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图文丨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高氏的起源

高氏的起源

整理 王文超

中国姓氏的起源,应始于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姓字从女从生,就是指一个人来源于某一特定的女性氏族。这是基于区分族群、血缘的需要而产生的。姓所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母系的血缘关系的符号,即同姓的成员都出自同一个母系祖先。中国最古老的姓氏都与母系氏族有关,如:姬、姜、嬴、姚、妫、姒、姞、妘等。随着氏族的不断壮大,氏族中开始分化为更多的族群,各个族群为了相互区分,于是产生了氏。氏是指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同一母系祖先的后代散居各地,分为若干分支,每一分支都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高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黄时代,距今约有五千年了。起源庞杂的高氏,是后世多源合流而成的庞大群体。按夏商周的宗法制度,诸侯家族只包括近亲三代可享受特权,即诸侯、公子(诸侯之子)、公孙(诸侯之孙)。公孙之子就不再算是公室,而须另外立氏。公孙之子立氏可采多种办法,有以祖公之名为氏、以封国为氏、以居所为氏等。高氏一族,源出有二:

其一、出自姜姓,以封邑为氏。相传上古华夏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因居姜水流域(在宝鸡扶风境内),故族人以姜为姓。姜氏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与黄帝部族杂处,分为四支胞族,即四岳。伯夷曾辅佐尧掌管四岳。大禹时期,姜氏先祖协助治水有功,为大禹心腹重臣,故因功封侯,称为吕侯。到西周初年,吕尚(姜尚)辅周有功,周武王把他封在营丘(今山东省临淄北),建立齐国,后人尊称为太公望、姜子牙、姜太公、齐太公。其后,子孙以国为氏,迁徙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姓正宗,伯夷则被列为吕姓始祖。春秋时,姜太公六世孙齐文公吕赤之子受封于高邑(在今河南省禹县),称为公子高。其孙傒以祖封邑为氏,称高傒,其后有高氏。另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吕元之子为公子祁,字子高。其子孙也以王父字高为氏。这是高氏的正源。

据《吕氏春秋·勿躬》篇“高元作室”,即高元发明了建造屋子的方法。高元为人类走出穴居时代进入文明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人认为高元是现在所知的历史上第一个以高为氏的人。高元以后,西周时有高奔戎,春秋初年有高渠弥。他们都是最早的一批姓高的人。高奔戎是周穆王的卫士。穆王去郑圃打猎,沼泽芦苇中有虎。高奔戎自告奋勇把老虎擒了回来。穆王大喜,命人打造一个牢笼囚虎,放在东虢饲养,於是东虢就有了虎牢名称。春秋初郑庄公时,力排众议,任高渠弥为卿。庄公逝世后,昭公继位。高渠弥担心昭公加害自己,就在陪昭公出猎时杀了昭公,另立国君。第二年,高渠弥陪新国君到卫国去见齐侯,齐侯借机杀了他和新国君。

齐国传至太公八世孙齐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七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九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十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当今高氏子孙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

其二、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十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三、源于改姓。在夏、商的鲁、豫大地,曾活跃着一支以白天鹅为图腾的高夷氏族。他们的先祖传说为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后来演变成东北地区的多个少数民族。因最早居住在今山东莒县一带,随东夷族入主中原而向西、向南迁移,到商朝进入河南北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高夷成为周的属国,位于周朝的东部,遂以国命氏,史称高句骊。春秋以后,高夷的高句骊氏逐渐向冀北至辽东一带迁移,形成后来的高句丽。他们以单字高为姓。这支高姓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到唐朝以后,高句丽之高姓的主要一部向西北迁移,演变为北方汉族高姓一系。另一部向东北,再进入朝鲜,成为当今朝鲜族高姓的始祖。

北周时期,大将军高琳的祖先是高句丽人,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北京市密云县一带。清朝光绪年间到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这一时期,鲜卑族中有楼氏改姓高氏。还有后燕皇帝慕容云,本为鲜卑族,自称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高阳氏颛顼后代,改姓高。北齐重臣高隆之的父亲,本姓徐,被姑婿高氏收养,因随其姓,叫高干,是北魏时的白水郡守,高隆之随其父改姓高。高隆之因故被杀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

四、源于赐姓。高氏建立北齐后,高姓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据《北齐书》载,北齐皇帝高洋因鲜卑人元景安、元文遥有功,被赐姓高。另外,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

起源庞杂的高氏,是后世多源合流而成的庞大群体。公子高有个孙子叫。是公子高之孙,於是以公子高之名为氏,称“高 ”。后世庞大高姓的主源宣告诞生。

二、历史上高姓的分布和迁移

  春秋战国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华北地区,其中一支在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后,经吴越之地,进入楚国,最终到达海南。秦汉时期高姓的足迹已经遍布于华北、陕甘宁以及中原地区。东汉末期是高姓的鼎盛时期,在山东地区形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渤海高姓。西晋时,高姓主要向北和东北迁移。南北朝时,高姓因北齐的灭亡而被迫移民陕南和西蜀。隋唐时期,高姓主要的活动地仍在长江以北,但继续向四川和江浙地区迁移。五代宋元时期,高姓大批移民于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区。明末清初高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高姓大约有8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5%,排在第十五位。安徽为高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高姓总人口的15.6%,占安徽总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北、陕西、河南、四川五省,这五省高姓占高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山西、湖北、浙江,这三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0%。全国以皖豫陕冀为中心,向东北、西北、东南呈放射形分布。

  明朝时期,高姓大约有9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为明朝第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高姓人口基本没有增长,远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600年中高姓人口纯增加率为4%,净增加了4万。山东为高姓第一大省,约占总高姓人口的18.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浙江,这三省高姓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甘肃、河北,这四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9%。宋、元、明期间,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北迁移,特别是向江浙赣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山东、江浙赣、陕晋三个高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高姓的人口已达1 452万,居全国第十五,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1%。从明朝至今近600年中高姓人口由93万激增到1450余万,达15倍之多。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这五省又集中了31%。山东居住了高姓总人口的14.6%,为高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3%。全国形成了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区域。在近600年间,高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流。

三、当代高姓的分布

  高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湖北东部、甘肃西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达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东中部的地区高达6.4人。高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高姓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1.2%以上,尤其在甘肃河西走廊、山东中部、陕晋北部、黑龙江东北,在1.8%以上,有的达到3.6%以上,这部分高比例的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9.2%;在四川、湖北大部、湖南北部、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东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高姓频率在0.6%-1.2%,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0.5%;其他广大地区,高姓频率不足0.6%,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0.3%。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省沧州)。此支高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守渤海太守高洪。

渔阳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后置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以渔水之阳得名。 高隐、之后。

广陵郡:汉时置,治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此支高氏,为吴丹阳太守高瑞之后。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此支高氏,为鲜卑族高氏之后开基。

辽东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所建郡,治所在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之后。

2、堂号

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做费城宰(相当于今之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辞海》:愚,纯朴也。由是,高姓后代以“厚余”作为高姓的堂号。

渤海堂: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

此外,高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渔阳堂”、“辽东堂”、“广陵堂”、“河南堂”、“有继堂”、“供侯堂”、“双玉堂”、“后余堂”、“报本堂”、“守愚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