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你印象中的海南是什么样?
是成片的椰林,湿润温柔的海风?
是人声鼎沸、充满烟火气的老爸茶馆?
是阿婆卖的绿豆汤、文昌鸡排挡
……
那些记忆中熟悉的味道
藏在街头巷尾之中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
是城市记忆的载体
记录着海南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微信公众号
推出专栏“中国有个海南岛”
关注海南自然人文风貌、吃喝玩乐
多方位深度挖掘海南美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海南本土节日“三月三”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黎族苗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是黎族苗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也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
“三月三”历史传说
\"三月三\"历史悠久,宋代史籍中就有与\"三月三\"相关的记载。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春则秋千会,邻峒男女装束来游,携手并肩,互歌互答,名曰作剧。”
海南黎族传统画
说法一
上古洪水时期,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灾,人畜死亡,只剩下一对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
兄妹二人长大成人以后,决定分头寻找伴侣,相约每年三月三再回到燕窝岭下相会。结果几年过去两人无功而返。
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
于是,在一年的三月三日,他们就在燕窝岭下结为夫妻,他们在燕窝岭上纺纱织布,生儿育女,开荒种田,挖塘养鱼,为黎族人民繁衍了后代。这也是黎族“三月三”节和纹面来历的传说。
海南黎族阿婆纹身
说法二
相传在很久以前,石洞有一只作恶多端的乌鸦精,使黎民百姓不得安居乐业。
一天乌鸦精抓到了美丽的黎族少女俄娘,这年三月三,俄娘的心上人阿贵带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被乌鸦精害死。
俄娘闻讯悲痛万分,终于趁乌鸦精熟睡之机杀死了它,为阿贵报了仇,为黎族百姓除了大害。
俄娘终生未嫁,每年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她都会到俄贤洞唱她和阿贵恋爱时的情歌。后来,黎族人民为了纪念她,把这山洞取名为俄娘洞(昌江)。
俄娘洞
说法三
据说“三月三”是为了纪念黎族的远古祖先“黎母”诞生、庆祝黎族人民幸福吉祥、繁衍昌盛而举行的节日。
黎母石
“三月三”有哪些习俗?
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黎族人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乐器来欢庆佳节。
白天,小伙子们打鱼,姑娘们煮饭烤鱼,然后将祭品放到有天妃和南音化石的岩洞口,祭拜祖先。同时,青年男子背枪荷箭到深山密林去找猎物,把猎物献给心爱的姑娘。
当夜晚来临,山坡上、河岸边,青年男女燃起熊熊篝火,姑娘们身着艳丽的七彩衣裙,手戴各式镯头,小伙子腰扎红巾、手执花伞,开始欢庆活动,在节奏明快的乐曲声中,跳起了古老独特的竹竿舞、银铃双刀舞、槟榔舞、打柴舞、打猎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歌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男女青年各坐一边,互相倾诉爱慕之情,如果双方感情融洽,就相互赠送信物。姑娘们将亲手编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伙子腰间,小伙子则把耳铃穿在姑娘的耳朵上,或把鹿骨做的发钗插在阿妹的发髻上,相约来年的“三月三”再相会。
海南“三月三”晚会
如今黎族“三月三”节成了丰富旅游产品、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盛会,每年都吸引数万国内外游客。
海南哪些市县有“三月三”节?
在海南,陵水,白沙, 五指山,三亚,琼中,乐东,保亭,昌江等市县会欢庆“三月三”节。
\"三月三\"节要吃什么?
鱼茶
黎家人大多嗜酸,擅于采集各种天然食材制成“酸菜”,而且并不局限于野菜、水果,甚至连鱼类、肉类也能做成酸菜。
“鱼茶”便是黎家人最喜欢用来款待客人的招牌菜肴,同时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味小吃。
米饭和鱼块掺在一块看似普通,然而经过腌制发酵后却产生了奇妙的味道,初入口时会觉得酸怪难以接受,但就像臭豆腐和怪味豆一样,鱼茶闻时虽臭,却越吃越甘美鲜香,仿佛上瘾一般根本停不下来。
竹筒饭
竹筒饭是海南黎族传统美食,通常是黎家人出远门、上山打猎或招待客人时才制作。
用山兰稻打出的“香米”或上等的糯米配以肉类为原料,放进新鲜的粉竹或山竹锯成的竹筒中,加适量的水,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炭火中绿竹渐焦,米香、肉香和竹香混杂着飘散开来,令人垂涎欲滴。
“一家香饭熟,百户闻竹香”便是对黎家竹筒饭最贴切的赞誉。
烤全牛
黎族人以牛和铜锣作为财富象征,拥有得越多就代表着社会地位越高。所以,“烤全牛”一般只有在重大祭祀活动中才会出现,如果您有幸碰上,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用秘制腌料腌制过后的肥嫩牛肉经过几个小时的均匀炙烤,再配上一点点蘸料,外酥里嫩,焦香鲜美,绝对能排上最令人难忘的美味TOP10。
苗家三色饭
三色饭是海南中部山区苗族人民的特色小吃,一般是在农历“三月三”期间制作和食用,是苗族人民用来招待客人和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性食品。
苗家三色饭有红、黄、黑三色,分别取色于新鲜植物红蓝藤、黄姜和三角枫汁液。饭团入口甘香甜滑、形态美观,是开胃去火的清凉食品,极具苗族风味。
山兰米酒
山兰酒用黎话称为“biang”,黎族同胞依山傍水而居,酒采用所居山区的山兰稻谷酿制。
制作时,将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再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饼”碾至粉状掺入其中,装进坛里酿制。逢重大节日或是迎接宾客,热情的黎家人便取出来与客人一齐痛饮。
山兰酒根据存放的时间长短味道而不同,刚酿好的酒存放十天左右时是甜的,入口醇香、甜中微辣、辣而不燥,可滋补养身、去湿防病,尤其适合女性饮用。
鹧鸪茶
鹧鸪茶可能是海南当地最接近自然的茶叶了。早在十五六世纪的明代,琼岛中部五指山脚下黎苗人民世代居住的广阔地区,山高林密、人烟稀少。
一踏进这块土地,首先就听到鹧鸪鸟的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就把这广阔的地区叫作“鹧鸪啼峒”,把当地黎、苗族人民上山采摘用来制茶的树叶叫做鹧鸪茶。
鹧鸪茶药香浓郁,冲泡后汤色清亮,饮之口感甘甜、余味无穷,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利胆等功效,是理想的解油腻、助消化保健饮品。
海南广电国际传播融媒体中心综合整理
来源: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农历三月初三在现今是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大好日子,可在古时候,三月三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传统民间节日,被称为“上巳节”。只不过如今上巳节已经和“寒食节”共同合并到了清明节一起过,所以大多人早已忘了这三月三竟还是个节日。
三月三除了是上巳节外,还是轩辕黄帝的诞辰,也是壮族、侗族、布依族、瑶族、畲族、黎族、土家族等众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虽说节日主题不同,庆祝方式也不同,但都侧面说明了三月三确实是一个吉日,连《西游记》中都写到王母娘娘举办的蟠桃会就定在三月三这日,由此可见农历三月三在古代是多么的倍受重视。
故而这三月三在民间也有着不少的习俗与讲究,明日便是三月三了,那么今天就为大家简单总结一下要怎么过三月三,特别要牢记:“吃3宝、做3事、忌3事”,遵循、传承好这些老传统,更好的为自己和家人祈福纳祥。
三月三,吃三宝:1、吃鸡蛋:鸡蛋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素来象征着孕育和新生命,而三月三在古代作为重要的“上巳节”,最早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每到这日家家户户都要祭祀家中供奉的神灵和自家的先祖,以祈求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在祭祀后家中的已婚的女子是要吃鸡蛋的,希望能够顺利得子孕育新生命,让祖先放心,家族的香火会被延续,也会更加兴旺昌盛。
另外,三月三还是土族的传统节日“鸡蛋会”,在这一天大家都会随身装上许多煮熟的鸡蛋,聚在一起一部分用来自食,一些则是用来相互敲击作戏,以禳灾祛祸,保佑家中人畜两旺、五谷丰登。所以,在三月三这天要记得煮上鸡蛋食用,祈求自己和家人万事顺遂、家族繁荣昌盛,福旺运旺。
推荐食谱:【红枣姜丝煮鸡蛋】
食材:鸡蛋、生姜、红枣、枸杞、红糖
第一步:鸡蛋冲洗后,放入煮锅里加水开中火煮八分钟,煮好捞出,放进冷水过凉,剥壳备用。
第二步:红枣用清水加面粉清洗干净,枸杞用手浸泡十分钟,生姜削皮洗净切丝。
第三步:煮锅接水,放入红糖和姜丝、红枣,开大火煮开,转小火炖煮5分钟。
第四步:将鸡蛋放进煮锅里,炖煮15分钟,关火后再焖上一会即可盛出食用。
2、吃荠菜:俗话说“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春天正是荠菜味道最鲜美的时候,营养价值也非常高。而之所以将荠菜夸张的比喻为“仙丹”,是因为据流传在上古时期,乡民们在三月三前后总是头疼,神农氏便采摘了些荠菜和鸡蛋煮着让乡民们吃,没想到吃过后头竟然不痛了。
于是荠菜就成为大家眼中很神奇的药草,在三月三这天只要吃了荠菜就能很好的预防头痛。故而三月三吃荠菜这一食俗就流传了下来。总之,大家在三月三这天有空了就买点荠菜回家和鸡蛋煮着吃,或是做成馅,包饺子、烧麦等食用,味道鲜嫩美味,还寓意着健康平安。
推荐食谱:【荠菜烧麦】
食材:荠菜、鸡蛋、黄瓜、面饼、韭菜、蚝油、胡椒粉、盐
第一步:荠菜洗净控水,黄瓜洗好后擦成细丝,取两枚鸡蛋打入碗中,加盐打散备用。
第二步:锅里接水烧开,放一勺盐和一勺油,倒入荠菜,焯煮一分钟左右,捞出控水用纱布挤干里面的水分,切一下。
第三步:蛋液下入油锅炒熟,盛入碗中,放入切好的荠菜,倒入两勺蚝油和一小勺胡椒粉、适量的盐拌匀。韭菜择洗干净,放入锅中焯下水捞出。
第四步:取面饼包入拌好的荠菜馅料,提起面饼的四边,捏紧后拿韭菜捆扎好,烧麦做好后放入蒸锅里,开大火蒸五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3、吃糯米饭:糯米饭也是三月三的传统特色美食,三月三这天对于很多少数民族来说都是要共同庆祝的佳节,他们一般都会在家中蒸糯米饭食用。并用红兰草、黄栀子、枫叶、紫蕃藤这些植物做成红、黄、黑、紫四种颜色的菜汁,来腌制浸泡糯米,然后和白色糯米一起蒸成五色糯米饭,据说,吃了这糯米饭,方可保佑家中人丁兴旺,家人皆是身体强健不易生病。
如果大家想在三月三讨个好寓意、好彩头,可以在家蒸些糯米饭食用,不用像少数民族那样蒸成五色糯米饭,只要简单的配上代表着好寓意的莲子、红枣这些食材,蒸一份甜糯米饭吃就可以了。
推荐食谱:【蒸甜糯米饭】
食材:糯米、红枣、莲子、葡萄干、青红果、红糖
第一步:取一碗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里泡五六个小时,洗净控水后放入两勺红糖,拌匀腌半小时。红枣洗净剪成两半去核,莲子加水浸泡洗净,也切成两半。
第二步:找个合适的碗,刷上一层油,摆入红枣、莲子、葡萄干和青红果。
第三步:将腌好的糯米倒入一部分在碗中,压实后撒上少许红糖,摆上一层莲子,再铺上一层糯米压实,再摆上一层青红果和葡萄干,最后再铺上剩余的糯米,压至紧实不留空。
第四步:取一勺红糖加水搅匀,淋入糯米里,将糯米饭放进蒸锅里,小火蒸上两小时取出即可食用。
三月三,做三事:1、祭拜黄帝
民间有“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根据老一辈所说农历的三月三日,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诞辰。像北方很多许多地方的人们都会自发的去祭拜这位华夏祖先轩辕黄帝,放礼炮、献花篮,并上香、行礼,大家一起恭读拜温、高唱颂歌,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感恩之心,并希望先祖依然能保佑天地人和,中华民族始终凝聚一心,复兴伟力、共创繁荣盛世。
2、载歌载舞
在三月三这天,对于许多少数民族来说是不同传统节日,像壮族的三月三月,相传是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所以这天也被称为“歌仙节”,大家会搭歌棚、赶歌玗、办歌会,青年男女会在一起对唱情歌。而侗族的三月三,则被叫做“播种节”,人们会在这天走亲访友相互提醒要该忙农事了,然后还会吹芦笙、唱歌、抢花炮等活动以示庆祝。
布依族的三月三,主要是祭山,之后大家再聚在一起集会,表演歌舞和其他游艺活动。另外,三月三在畲族人的眼中,是可以和春节相提并论的传统重大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宰杀牲畜来祭祖,之后还会一起跳火把舞、龙灯舞、狮子舞等等。可以说每个少数民族在庆祝三月三这个节日时,都会载歌载舞的,以表达出自己愉悦、开心的心情。
3、沐浴清洁
三月三这日若是按照过上巳节的习俗,是要进行沐浴的。古人认为三月三只要沾了水沐浴,身体和灵魂就能被清洁和净化干净,洗去不洁和身上残留的寒气,之后也能避免被邪祟和疾病侵扰,做到祛除灾难、百病不侵。
沐浴这一习俗主要也是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希望能万事顺遂、平安健康。不过,三月三也正逢春季气温回暖的时候,大家开始容易出汗了,再加上春天也是各种细菌、病菌繁殖的活跃期,沐浴确实会帮助清除身体皮肤上积留的泥垢、细菌,洗净后也能更好的保持好个人卫生和舒缓肌肤,让身体的体表保持通畅的“呼吸”,更利于身体健康。
三月三,忌3事:1、忌在河边走
民间流传着一句老话“三月三,九月九,没事别在河边走”,之所以不让人们在河边走,是因为三月三前后,雨水增多,阴雨天气一般的道路都比较难走,更何况是河道旁本身石头、泥土就比较多,再被雨水、河水浸湿,走起来会更加湿滑,可能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滑倒,严重的还可能会因此坠入河中,是非常不安全的。
这时候的天气还未彻底变热,河边的风大,湿气也很大,如果长时间待在河边,也有可能会受凉而导致感冒、发烧,总之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安全考虑,还是尽量少往河边走。
2、忌赖床晚起
三月三这天作为传统的祭祀节日,为了体现对先祖的尊敬,是不宜赖床晚起的,要在当天的清晨早早的起床,和家人一起准备祭祀活动,以表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古人认为若是太晚起床,则是不敬重祖先的表现。
另外,三月三也正是春光明媚、花红柳绿的好时节,即使家中没有祭拜祖先的传统,也不要过于贪睡,早起一会,收拾利索后到家附近的公园或是带着家人一起去郊外游玩、散心也是非常不错的。
3、忌乱说话或说丧气话
农历三月三不管是作为轩辕黄帝的诞辰,还是作为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是值得庆贺的大吉之日。在这种有着吉祥寓意的传统好日子里,说话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乱说话,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或是不吉利的话,像“完了”、“饿死了”、“累死了”等一类的偏丧气的口头禅最好也不要说,反之要多说些吉祥话,在三月三这天多为自己讨个好彩头。
——老井说——农历三月,天气正是舒服的时候,风和日丽,虽偶尔会下春雨,但基本并不会太影响大家外出,所以大家有时间的话,多多外出郊游踏青,或是出去散步、慢跑、打羽毛球等进行一些运动,让身体更好的抒发,变得强健、充满活力。如果时间充足,也可以到云南、广西、贵州等这些少数民族多的地方去游玩,他们在三月三这天通常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十分热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感受感受。#三月三#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清明过后,春暖花开,
草长莺飞,花繁柳绿。
今天(4月14日)是农历三月初三,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
也被称为女儿节。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诗经·郑风·溱洧》
士与女在“三月三”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
踏青幽会,追逐嬉戏。
“三月三”这天,
全国各地都有哪些不同的民俗及庆祝方式呢?
我国作为美食大国,凡是传统节日,
必定少不了美食的出现。
荠菜煮鸡蛋
相传“三月三”为荠菜花的生日,这一天妇女均戴荠花,有民谣曰:“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满仓。”人们在今天到野外采摘整棵荠菜,用其煮食鸡蛋。
艾叶糍粑
“三月三”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因此,艾叶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乌米饭
在畲族,家家都会在今天做乌米饭。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
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一般是由黑、红、黄、白、紫这5种色彩组合而成的糯米饭,它是布依族、壮族等民族的特色风味小吃。在“三月三”这天吃五色糯米饭,寓意着五福临门、五谷丰登。五色糯米饭的制作方法其实不难,但需要多花些心思。因为,五色糯米饭是用多种纯天然植物染色而成,如:枫叶、木红草、红蓝草、黄花草、紫蕃藤等材料作为纯天然染料。然后再选用上好的糯米蒸制而成,不管是蒸还是炒,五色糯米饭都非常美味。另外,五色糯米饭不仅颜色漂亮,有着浓郁的清香味,而且常吃五色糯米饭,还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藕簪
俗话说:“三月三,出藕簪”。每年到了农历三月初三前后,莲藕的藕带就开始发芽,长出嫩嫩的芽尖,也就是“藕簪”,翠嫩的藕带是美味的时令蔬菜。
除了美食相伴,各地还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呢?
福建上杭——制作香灯龙
在福建上杭县庐丰畲族乡,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庆典活动中,都能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灯龙的身影。香灯龙又称稻草龙、香火龙,是由稻草、香扎制而成。当地有“香灯龙入户,添丁入户”,“香灯入户,造田造屋”的说法,寓意着吉祥喜庆、欢乐幸福。
广西百色——制作绣球
传统绣球制作工艺颇为复杂,主要以红、黄、绿三色面料做底,经过绣花瓣、镶边、配饰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制成,代表月月平安、圆圆满满之意。以前,绣球是男女定情之物,现在,绣球成了壮乡的吉祥物,是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
土族——鸡蛋会
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是土族的传统节日鸡蛋会,节日时间因地而异,还有的在农历三月初八或三月十八日。这一天,会在寺庙里举行祭祀活动,保佑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参与祭祀活动的群众会随身带着许多熟鸡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击作戏。
广西——四天小长假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办法》,今年广西“壮族三月三”假期自4月14日起,自治区内人民群众将拥有4天小长假。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丽人行》杜甫
四天小长假,慕了!
编辑:文捷
广西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广西,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的重要日子,当然最让人羡慕嫉妒的是广西今年壮族三月三连休4天。世界辣么大,只有广西在放假。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广西将壮族文化三月三推上了国际舞台。“三月三”节庆时,家家户户都会将糯米用不同颜色的植物汁液浸泡,做五色糯米饭,不少地方还会举行大型的公祭始祖。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的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后世的人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唱山歌来纪念她,因此“三月三”也是壮族地区的“歌圩节”,歌圩是男女青年找对象的好时机
来源: 广西文化和旅游厅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