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正月别称及美名(正月别称)

发布时间:2024-04-12 17:18:24作者:舍我其谁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月是什么意思 正月别称有哪些

  导读:正月是什么意思?正月是农历的一个月份说法,正月自古而来,我们很多重要节日都在正月份,农历月份的称呼有很多种,那么你知道正月别称有哪些吗?以下是万年历小编对正月的称号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来看看吧。

正月

  正月是什么意思

  所谓“正月”,就是阴历年第一个月,亦称为“岁首”和“正岁”等。

  我国早在夏、商、周时,就已经产生了计算年、月、日的历法。夏代,以“正月”为“岁首”。商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

  三代以后,秦代及汉初曾以十月为“正月”(即“岁首”)。但是,随着农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和实践证明:还是最早夏代以“正月”为“岁首”较为符合实际,较为符合天文历法的科学性。

  所以,自汉武帝时颁布的太阳初历;确定恢复使用夏代以“正月”为“岁首”。后来,被历代沿用。并且一直到如今使用的“阴历”,仍然是以“正月”为“岁首”。所以,“岁首”和“正月”之称,也就一直流传到现在。

  其实,周代以前称年为“岁”,后来演变成为年的通称,而且还形成了“除夕”(亦称“别岁”)和“守岁”的风俗,直流传至今。

  正月别称有哪些

  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献春、春王、首岁、华岁、肇岁、开岁、献岁、芳岁、初岁、发岁、初阳、孟阳、新阳、春阳、正阳、太簇、岁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谨月、建寅、寅月、杨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正月、月正、新正、初月、早月、太月、十三月。

正月

  柳月:正月的时候,人们通常习惯将银柳插在瓶头,故正月也称为柳月。

  陬月:农历正月的别称。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岁时·正月》:“《山堂肆考》:正月曰孟阳、孟陬;又曰陬月。”

  端月:端,顶也,意为开端伊始。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后来,秦始皇当政,“正”和“嬴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

  开岁:意思是新的一年开始,特指正月。《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首岁、初岁、开岁。”

  孟春:是春季的首月,刚好是农历正月。农历一年分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正月初一过新年的别称

  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正月

  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

  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

  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

  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纪年。但阴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农事,因此,民间仍偏重阴历。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正月是什么意思,正月别称有哪些”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欲了解更多正月节日资讯,点击》》》正月的讲究和禁忌

想了解更多资讯内容,请点击》》》中国传统节日专题

文章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http://wannianli.tianqi/)原创,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相关推荐

一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小月和大月是什么意思

阳历一月是什么季节 阳历一月是冬天吗

一月是冬天还是春天 农历正月是春天还是冬天

正月算春天还是冬天 正月一般在春天还是冬天

正月出生算冬天还是春天 正月宝宝出生要注意什么

正月是几月 正月是什么时候

正月是什么星座 正月星座特点如何

“元旦”这个词,到底啥意思?

节令之美·元旦 | 一元复始:说说元旦“那些事儿”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3年1月1日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人们习惯称其为元旦。元旦一词何意?有啥雅称?现代“春节”和古代“元旦”啥关系?听听民俗专家怎么说。

海报制作:冯娟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萧放介绍,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从字面看,元为始,旦为晨。作为节日时间,它指每年第一个月第一天的早晨,即新年的开始。

历史上,元旦有许多雅称,如三元、元日、正朝、元朔、正旦、元正、新年、初年、新正、鸡日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海报制作:冯娟

传统中国社会对“新的一年”的认识与西方不同,一直以来都将“正月初一”视为“新的一年”的开始,中国古代就是如此,元旦就是“正月初一”。汉武帝以前,元旦的具体日期不太统一,夏代为夏历正月初一,商代为夏历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夏历十一月初一,秦朝为夏历十月初一。汉武帝时,改行《太初历》,重定夏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为历朝历代所沿用。

“由此可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只有一个新年,就是正月初一的农历年,这种情况直到时期才被改变。”萧放说。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新成立的中华政府引入西方历法,1912年开始使用公历,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并将本来作为农历新年的“元旦”名称挪用到阳历新年上,农历新年则被改称为春节。从此以后,中国人每年都要过两个新年:一个是阳历1月1日的元旦,老百姓习惯称它为“阳历年”;另一个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农历新年,即春节。

“不过由于历史文化与民间传统的原因,这一历法的节日修正并未广泛流行起来。”萧放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从此,正式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作为公历新年第一天,元旦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它蕴含着勃勃的生机,象征着新生和新的希望,也寄予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和期盼。”萧放说。

统筹:刘心惠、刘元旭

记者:周润健

编辑:李民

新华社国内部、天津分社联合制作

节令工作室出品

来源: 新华网

“岁首”与“正月”,什么时候开始合而为一?

2023年过去了,2024新年来临。

标识新年开始的“元旦”有两种:一种是现在采用公元纪年的元旦;一种是我国农历的“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春节是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春节喜庆祥和,代表春的祝福和温暖,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和睦、和谐、和平的精神内核。2023年12月22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采用公元纪念的元旦,并不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年,在《中华大总统孙文宣言书》末尾署“大中华元年元旦”。从此,公元纪年的1月1日被定为岁首,同时保留农历。这是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元旦的来历。

“大一统”是中华民族普遍的心理期待和文化认同。说起“大一统”,我们时常想到版图的完整、疆域的聚合,这是空间层面的统一。其实,“大一统”观念生成之初,是就纪时制度而言的。

先秦时期,有一部对《春秋》的阐释性著作,叫《公羊春秋》。“大一统”的提法,最早就出现在这部书中。《春秋》开头就写“元年春王正月”。为何要将“王”放在“正月”前面呢?《公羊春秋》解释:“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里的“大”是动词,原是尊重的意思。如何体现对“一统”的尊重呢?首要的便是尊奉周天子的纪时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诸侯使用的纪时制度,和周天子的并不一致。

到秦始皇兼并六国,才第一次实现纪时统一。秦朝灭亡后,天下再度分崩离析,后来刘邦虽重建帝国,但到汉武帝上台,“后战国时代”的阴云徐徐消散,才又形成纪时一统的局面。

以十月为岁首:始皇帝统一纪时制度

秦始皇对统一很有执念。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每灭一国,便对照所灭国家的宫殿,在秦都咸阳仿造一所。当秦王政集齐了六国宫殿的等比例大型“手办”,也就意味着六王俱灭、四海归秦。这是空间上的统一。紧接着,车同轨、书同文、一度量,秦朝实现了制度上的统一。

先秦各诸侯国的纪时制度也消弭于秦朝的纪时制度中。

于是,秦王朝大一统的形象树立了起来。

那么,秦王朝是如何实现纪时统一的呢?

纪时统一最重要的是统一纪年和确立岁首。

秦以前,天子、诸侯各有各的纪年方法,一般采用王位纪年,从元年开始计数,王元年、王二年,鲁公元年、鲁公二年,诸如此类。先君去世,新君继任,便行“改元”,重新从元年开始。秦灭六国,将诸侯纪年统束于秦纪年序列,天下一同进入秦王政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如此,战国诸侯的王位纪年,随着国灭而终止。

历法最关键的要素是确定哪个月为“正月”。先秦时期,有的诸侯以夏历(与今农历接近)十一月为正月,有的以夏历十二月为正月,还有的以夏历一月为正月。秦国以夏历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年终,正月是秦人的第四个月份。“岁首”,即一年的首月,也是春季的首月。秦的“正月”与“岁首”不重合,一年是从冬季开始的。如下表所示。

秦朝建立伊始,始皇帝就将秦人原有的纪时制度,向全国推广。每年的十月初一是“元旦”,朝廷举行“元会”,皇帝大朝群臣,大臣们向皇帝祝寿庆贺,以示忠心。文献中称之为“朝十月”。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以正月为岁首:汉代统一纪时制度

西汉初年,王国的存在使“战国”局面回光返照。诸侯王自行纪年,一度打破秦王朝统一的纪时制度。武帝上台后,为限制诸侯王坐大,有意建立起真正的“汉家法式”,而与“战国”时代坚定地诀别。

汉武帝登基十余年后,在国家祭祀地祇的汾阴后土祠旁,出现了一尊宝鼎。一名来自齐地的方士公孙卿,传达给武帝一种解释,说当年黄帝也曾获得宝鼎,然后推算历法,推算至380年后的冬至这一日,黄帝登仙于天。这个比拟黄帝的解释,引起了武帝浓厚的兴趣。他打算以宝鼎的出现为契机,象黄帝一样更定历法。

▲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司马迁祠墓博物馆广场的司马迁雕像。(图片来源:人民网)

与黄帝不死升仙相关的还有一个典故,是封禅泰山。武帝也照做了。公元前110年,武帝举行封禅大典,随之改革历法被正式提上议程。6年后,司马迁和大中大夫壶遂,以及公孙卿,上言“历纪坏废,宜改正朔”。所谓“正朔”,“正”是正月,“朔”是朔日(每月初一),正朔的本义是正月初一。因此,改正朔就是修改历法。

司马迁是太史令,主要职责正是掌管天官星历。在《史记》成为煌煌巨著之前,司马迁就已着手帮助汉朝完成了“改正朔”的盛事。在他看来,从尧舜时代起,经过周幽王的混乱,历法长期失序,直到汉初,历法始终未得厘正。作为仰望星空的太史令,改历是他肩负的历史责任。

司马迁带领天文学家低头观察日影长短,抬头追踪星宿起落,最终确定每月初一(朔)、末日(晦),春秋两分,夏冬两至的具体日期,以及日月运行的轨迹和阴晴圆(望)缺(弦)。

▲太初历。

公元前104年,武帝推出这部名为“太初历”的新历法,同时改元,并以“太初”作为年号,当年即为太初元年。这一年,在中国天文历法史,乃至政治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从太初元年开始,“岁首”与“正月”合而为一,汉朝宣布以夏历正月为岁首。

大概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与改正朔相配套,中国的王朝统治,有了年号,“太初”是第一个年号。年号纪年的启用,显著提升了皇帝统治时段的标识度,也成为区别朝廷与王国的标志。太初改历后,诸侯王的纪年,和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一起,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个偌大的国家,无论是严寒的云中、北地,还是湿热的交趾、桂林,抑或曾为楚齐故地的江夏、琅邪,以至于新设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都遵循同一份年历、月历,都在同一日进入新年,是为“万里一朔”。

万里一朔的意义

也正是在太初改历之后,丰富了“正朔”一词的政治内涵。只有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才有权“改正朔”,而“改正朔”又意味着建立新的政统、法统和道统。“正朔”也成为统治合法性的代名词。是否尊奉一个王朝的正朔,便意味着是否承认这个王朝的。

▲清代黄钺绘《龢丰协象》图册之土牛鞭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太初改历后,文献关于“迎岁”礼俗的记载也多了起来。西汉中期,就有在立春之日“悬青幡”“鞭土牛”的迎春仪式:鞭打土牛,祈求丰年。今天这种礼俗依然可见,有些地区称为“打春”。

民间流行的迎岁礼俗,到西汉末年,有了更为系统的“国家版”礼制。国家礼典正式规定,在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之日,皇帝亲率百官,身穿与时节对应服色的礼服,分别到与时节对应的东郊、南郊、西郊和北郊,举行“迎四时”的祭祀活动。

相比秦始皇,汉武帝的纪时制度构建更加完备,影响更加深远。秦始皇实现的天下一统,不出二世,旋即被六国后人打破。短短15年的统治,让“天下苦秦久矣”。如何纠秦政之弊,是汉代皇帝必须面对的问题。无论汉初的“无为”,还是武帝以来的削诸侯、征匈奴、尊儒学、改正朔等一系列“兴作”,都是在有意识地加强政治大一统的同时,推动文化大一统。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完)

作者/薛梦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