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眼睛占了人的脸部一个重要的部分,而我们常说桃花眼桃花眼,但是真正的桃花眼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呢?
桃花眼因酷似桃花而得名,是非常完美的眼型之一。若是女子长了一双桃花眼,则其眼神似醉,而又楚楚可怜。
但很多人都会把桃花眼和杏眼弄混,这是因为它们实在是太相似了,那么怎么分辨出真正的桃花眼呢?只要看以下这6个特征哦,缺一不可!
桃花眼特征:
1.上眼睑弯曲弧度较大
2.眼头深邃,眼尾略弯上翘
3.双眼皮,睫毛密而纤长
4.笑时呈弯月形
5.目光有神,明亮,看人带电
6.眼周,眼角略带浅浅红晕。
杏眼:
眼睛位于标准位置上,男性多见。特点是睑裂宽度比例适当,较丹凤眼宽,外眦角较钝圆,黑眼珠、眼白露出较多,显英俊俏丽。
那么那些些不够完美的眼型要怎么修饰呢?
【针对内双眼】
画眼线时,尽量不画眼头的三分之一处,就是从眼睛的中间稍微向前一点的位置开始画,向眼尾画的时候,逐渐加粗眼线,眼尾处不需要太过拉长。
这样画完,内双眼就会协调好多,整体看上去,眼睛靠近眼尾的部位因为眼线笔的遮盖,不会太“显双”。
【针对双眼皮】
你的眼型如果属于细长型,就可以选择在眼中的位置画粗一点眼线,可以帮助打造出圆眼的效果。
而如果你的眼型属于又大又圆的,那也不是很协调好看。我们可以选择画眼线时,在眼尾拉长一些。
眼尾处拉长眼线,这样的画法,可以给人视觉上造成错觉,双眼看起来会显得细长点,修饰圆眼记得这样画哦。
【针对下垂眼】
画眼线时,眼尾不仅要拉长,还要采用上扬画法。
可以从眼头开始画眼线,也可以从眼前中位置,眼线向眼尾处画去并且拉长上扬,然后眼尾角处填充加粗。眼尾角一定不要是细细的拉长,要记得上扬并且加粗填充。
【针对眼距过短or过长】
可以选择在眼尾处拉长,并且画下眼尾角处,向内勾画。
上眼皮全部画,眼尾拉长画,下眼尾连接着上眼尾并向里勾画,就OK。
那相反,针对眼距过长:不拉长画眼尾啦,而是改为画眼头。
上眼皮画一条内眼线,眼头也要描画,并且连接着下眼头也勾画,整体就是让眼头因画眼线而变暗,眼距就会被拉近。
你是啥眼型呢?不妨在评论里面留言哦!
桃花眼又可称之为“风流眼。”它因眼型酷似桃花且旺桃花运而得名。
桃花眼是非常完美的眼型,眼头深邃 ,眼尾略弯上翘,眼中似含着一汪水,看人带电,给人一种似醉非醉的朦胧感。
无论男女,若是拥有一双桃花眼,那么那“似勾似引”的眼神就令人无限遐想。
娱乐圈里这8位男星的桃花眼就很迷人,天生自带风情不说,眉目传情中还透着苏感。
01、焦恩俊
焦恩俊,人如其名,十分英俊,在很多90后观众的心目中,一直视他为古装颜值界的天花板。
焦恩俊虽然在台湾省出生,但他上一辈是从山东青岛迁徙过去的,所以他的长相带有山东大汉的特征:身形高大,五官线条硬朗,鼻子坚挺,眼睛更是迷离深邃,可以说是非常深情的一双桃花眼。
从1990年出道至今,焦恩俊为观众塑造了无数个古装美男角色。
他的容貌和气质是如今娱乐圈男星中的翘楚典范,可冷艳,可霸气,可邪魅,可狠毒,形象之百变完全得益于长了一张所向披靡的脸蛋,而他这张脸蛋中最令人心醉的就是这双盈盈美目。
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
要知道焦恩俊在《宝莲灯》中饰演二郎神的时候已经是38岁的大龄男星了,但他的颜值依然很抗打,美貌之逆天以至于现在每逢有古偶丑男现世时,网友总要拉焦恩俊的美照出来洗眼。
02、张国荣
张国荣是华语乐坛、影坛的一位传奇巨星,粉丝群体遍布全亚洲,即便仙逝多年其影响力依然坚挺于世。
客观来讲,张国荣的长相称不上绝美,但他气质深沉且拥有一双明亮纯粹的桃花眼,不笑时安静内敛,笑起来时弯弯像月牙,犹如春风拂面,特别迷人。
也许新生代观众不太理解为何张国荣的影响力能延续至今,我想凡是用心了解过他的人无一例外都会臣服在他的魅力之下。
在电影里他善于用眼睛传达情绪,有时候没有台词就只是定定地看着你,你也能从他这双迷离的眼神中读懂一段故事。
03、严屹宽
身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严屹宽的长相却混着两种特征:西方人深邃的五官,东方人光洁细腻的皮肤。
他这张脸就像是女娲精心雕刻出来的杰作,下颌棱角分明,眉骨高耸,两道浓密的剑眉斜飞入鬓,鼻梁直挺、鼻翼精巧,眼尾上挑,勾勒出了撩人心弦的桃花眼型,还有一张丰润而翘挺的M字唇形,简直就是行走的人间妖孽。
严屹宽于1999年出道,我第一次看他的戏是2009年播出的《美人心计》,他饰演一个出场即下线的渣男刘少康。
虽然戏份少得可怜,但他拿着杯子拨开帘子的这一幕真是惊艳无双,就好像整个世界突然亮了起来,瞬间就把其他人衬托得无比暗淡。
如今四十多岁的他保养得很好,在去年刚上映的电影《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白骨爪》里饰演的黄药师风采丝毫不减当年,剧播后还因为高颜值频繁登上热搜。
说起来,严屹宽的长相在娱乐圈没有大火真是有点暴殄天物。
从影至今参演的影视剧大大小小也有七十多部,但人气一直不温不火,不是当反派就是在打酱油的路上,用现在的审美眼光来看,这明明就是长了一张顶流脸然而却没有顶流命,实在是可惜。
04、高宏亮
高宏亮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很陌生,但在87版《红楼梦》里,他饰演的琏二爷曾以一双多情又风流的桃花眼迷倒了不少观众。
高宏亮出生于吉林省延边洲,他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老演员,被网友封为不老的“帅哥”。
他的长相是非常典型的东北人,轮廓分明、浓眉大眼,肤色白皙,举手投足间的高贵气质浑然天成。
电视剧《红楼梦》中,高宏亮饰演的贾琏是一个十足的色胚子,经常对着美女流口水。
其实原著这个角色并不讨喜,但在高宏亮的演绎下极具异性吸引力。他那双勾人心弦的眼睛十分有戏,虽然演得是一个好色多情的纨绔公子,但气质实在是太好了,颜值高到可以让人忽视他的渣人设。
不得不夸一句,那个年代的男星真的是量多又质优,即便现在迈入中老年大军队伍里,高宏亮的颜值和气质仍杠杠的,眼神依然带电,完全可以秒杀一大票小鲜肉。
05、黄海冰
黄海冰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内地最火爆的武侠小生之一,是许多90后、00后观众的童年男神。他的外形阳光帅气,所扮演的角色多为正义凛然的侠义之士。
1993年,正在读大三的黄海冰在金庸武侠剧《新书剑恩仇录》里首次独挑大梁饰演男主陈家洛,三年后,又在《隋唐演义》中扮演秦叔宝而小有名气。
不过,真正让他爆红的是2001年播出的《武林外史》。
他饰演的沈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剧里拈花一笑的画面曾一度惊艳了很多观众的童年。
黄海冰的长相是极为标准的中国传统式帅哥,唇红齿白,脸颊刚毅方正又不失柔和,笑起来的时候一双桃花眼尾微微上扬,苏感十足,好似能溢出蜜来。
就连琼瑶也曾相中黄海冰的颜值,三次邀请他出演自己的剧,但都被拒绝了,都说琼瑶眼光毒辣,能被他挑中的演员颜值自然不会差。
06、沈晓海
作为内地九十年代末的反派专业户之一,沈晓海也是拥有着标准桃花眼的古装美男。
1994年,沈晓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凭借电影《岁月风云》踏进娱乐圈,跑了几年龙套后,参演了张卫健主演的《机灵小不懂》中的宁王一角才受到广大关注。
在那个神仙打架的年代,沈晓海虽然名气不大,但演技和颜值在娱乐圈里也不容小觑,他的气度潇洒高贵,长相自带三分邪气,话语间总有一种又欲又邪的挑逗力。
瞧宁王逼宫这段戏,沈晓海的表情多妖孽,嘴巴碎碎念嘟囔着,眼睛一挑,真是迷人又性感。
07、陈晓
在如今古装美男贫乏的娱乐圈,陈晓的长相绝对名列前茅,第一眼看见他时感觉文弱书生气息较重,但看久之后会觉得他的眉宇之间透着一股英气。
他的外貌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清秀俊逸,面如冠玉,一张白皙脸蛋上分布的五官十分精致,眼睛深情,笑起来的时候天真又明亮。
很多观众是因为《陆贞传奇》认识的陈晓,而我是在2011年播出的《欢喜婆婆俏媳妇》里认识的他。
那时候陈晓还没大火,在剧里饰演的男N号郭啸天,虽然戏份很少,但穿着一身军阀装出场时很亮眼,即便演的是一个不知名的小配角也还是掩盖不住他的光芒。
之后演了《陆贞传奇》,陈晓这个名字火遍荧屏,霎时间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古装男神,大红后他又接拍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角色,正派、反派他都能驾驭,其中《笑傲江湖》里的林平之也一度惊艳至极。
陈晓眼型本就是桃花眼,剧里的造型在他眼尾部分加重了眼线,让他看起来变得妖冶不少。
08、朱一龙
朱一龙的长相不算很完美,因为脸颊过于消瘦所以不耐老,但他的眼睛却很漂亮,眼珠子黑白透亮,天然的长睫毛根根分明,眼尾细长,总给人一种温柔忧郁、深情浪漫的感觉。
得益于这双漂亮的桃花眼,所以朱一龙的戏路很广,他的“眼技”在同龄人中很拔尖,可以演深情款款的王子,可以演腹黑的疯批美人,还可以演成熟睿智的学者。
现在的新生代男星也有很多是桃花眼型,但他们“眼技”比较木讷,缺乏灵动性,所以即便先天拥有一双漂亮的桃花眼也未必能达到迷人心弦的魅力。
看完以上8位桃花眼男星,大家最喜欢谁的眼睛呢?
远志为草本植物远志的根。主产于山西、陕西、吉林、河南等地。春秋采挖,洗净晒干。常生用或灸用。
一、远志的功效:
远志味辛、苦,微温。归肺、心经。功效能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被誉为“辛开通窍、豁痰定惊之要药”。
常用于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神志恍惚,癫痫发狂,咳嗽痰多,痈疽疮毒,肿痛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药性论》:“治健忘,安魂魄,令人不迷。”
《日华子本草》:“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
《本草纲目》:“治一切痈疽。”
《滇南本草》:“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痫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
《药品化义》:“凡痰涎沃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愦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此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魄自宁也。”
《玉楸药解》:“远志辛散开通,治心窍昏塞,胸膈痹痛,补肾壮阳,敛精止泄,疗骨疽乳痈,一切疮疡肿毒。”
《本草备要》:“苦泄热,温壮气,辛散郁。主手少阴心,能通肾气,上达于心。强志益智,补精壮阳,聪耳明目,利九窍,长肌肉,助筋骨。治迷惑健忘,惊悸梦泄。肾积奔豚,一切痈疽。”
二、远志的配伍应用:
1.用于心神不安、惊悸等证。远志有宁心安神之功,常配伍朱砂、龙齿等定惊之药,即远志丸。
2.用于失眠、健忘。远志善交通心肾,有安眠之功。治心气不足,心肾不交,失眠健忘等证,常配伍人参、石菖蒲、茯苓,即定志小丸,又称人参定志丸,也叫开心散。若治用脑过度、健忘、记忆力减退,常配伍龟板、龙骨、石菖蒲,即孔圣枕中丹。
汪昂言:“能交心肾。”
李时珍言:“远志强志益精,故治健忘。盖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健忘梦泄也。”
3.用于痰阻心窍所致的精神错乱、神志恍惚、惊痫等证。远志有豁痰开窍之功,常配伍石菖蒲、郁金、白矾等药。
远志还可用于咳嗽痰多,难咯出者,可使痰液稀释,易于咯出。常配伍桔梗、甘草、杏仁等药
张锡纯言:“其性善理肺,若以甘草辅之,诚为养肺要药。”
4.用于痈疽肿毒。远志能消散痈肿,用于痈疽疖毒、肿痛,可单用为末酒送服,或外用调敷。
张锡纯言:“若用水煎取浓汁,去渣重煎,令其汁浓若薄糊,以敷肿疼疮疡及乳痈甚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远志除祛痰外,还有很强的抗炎作用,故而能治疮痈初起之证。
《本草经疏》:“痈疽皆从七情忧郁恼怒而得。远志辛能散郁。”
三、远志的用法用量:
远志常入煎剂,也可入丸散,亦可外用。入煎剂常用量几克至十余克;外用适量。
入药一般需要去心,因远志心没有药用价值。若不去心,亦不影响疗效。
汪昂言:“去心,甘草水浸一宿用。”
四、远志的应用注意:
远志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服后易引起恶心呕吐,故有溃疡病及胃炎者慎用。蜜炙后可减轻不适反应。
古书言远志能解乌头、附子之毒,有待进一步证实。
《本草经集注》:“杀天雄、附子毒。”
~
——中医实战笔记20.8.19夜
#中医实战笔记#
安神药:根据安神药的药性及功效主治差异,可分为重镇安神药及养心安神药两类。本类药主入心、肝经,具有镇惊安神或养心安神的功效,体现了《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晾者平之”,以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治疗法则。此外,部分安神药分别兼能平肝潜阳、纳气平喘、清热解毒、活血、敛汗、润肠通便、祛痰等。
养心安神药
养心安神药多为植物种子、种仁类药物,具有甘润滋养之性,性味多甘平,故以养心安神为主要作用。主治阴血不足,心脾两虚,心失所养之心悸怔忡,虚烦不眠,健忘多梦等心神不宁虚证。
服之主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可使志向远大,也就是强志不忘,用于治疗记忆力减退。宋《清异录》中将远志叫做醒心杖,明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称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
来源:远志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春季出苗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根部,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生用或炙用。本品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以色灰黄、肉厚、去净木心者为佳。生用或炙用。
相关名字:葽绕、蕀蒬、棘菀、小草、细草、线儿茶,小草根、神砂草。临床用名有远志、制远志、蜜远志、朱远志。
产地:主产于山西、陕西、吉林、河南、河北等地。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功效: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性状鉴别:
远志药材呈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老根横皱纹较密且深陷,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剥离者习称远志肉,不能剥离者习称远志棍)。嚼之有刺喉感。
饮片本品呈圆柱形的段,饮片切面中空,形如鹅管。商品由于集采加工方式的不同,而有远志筒(鹅管志筒)、远志肉与远志棍等规格。市场上按直径分为0.4cm以上,0.3-0.4cm中条,0.2-0.3cm规格。
以筒粗、肉厚、去净木心者为佳。
甘草汁炮制可降低远志对胃黏膜的刺激,增强远志之豁痰镇咳之效。蜜炙远志可增强其润肺止咳和安神宁志作用。生远志祛痰开窍作用较强,多用于痰阻心窍之证;炙远志化痰止咳作用佳,多用于咳嗽痰多;制远志其燥性减缓,药性平和,安神定智好。
主治病证:
1.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
本品苦辛性温,性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适宜于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常与茯神、龙齿、朱砂等安神药同用;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石菖蒲同用,如开心散(《备急千金要方》),若方中再加茯神,即不忘散(《证治准绳》)。
2.癫痫惊狂
本品味辛通利,能利心窍,逐痰涎,故可用治痰阻心窍所致之癫痫抽搐,惊风发狂等症。用于癫痫昏仆、痉挛抽搐者,可与半夏、天麻、全蝎等化痰、息风药配伍;治疗惊风发狂,常与菖蒲、郁金、白矾等祛痰、开窍药同用。
3.咳痰不爽
本品苦温性燥,入肺经,能祛痰止咳,故可用治痰多黏稠、咳吐不爽,常与苦杏仁、川贝母、桔梗等化痰止咳平喘药同用。
4.疮疡肿毒,肿痛
本品辛行苦泄温通,可疏通气血之壅滞而消散痈肿,用于疮疡肿毒,肿痛,内服、外用均可,内服可单用为末,黄酒送服;外用可隔水蒸软,加少量黄酒捣烂敷患处。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化痰止咳宜炙用。
使用注意:凡实热或痰火内盛者,以及有胃溃疡或胃炎者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本品含皂苷,水解后可分得远志皂苷元A和远志皂苷元B。还含远志酮、生物碱、糖及糖苷、远志醇、细叶远志定碱、脂肪油、树脂等。
2.药理作用:远志有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远志皂苷有祛痰、镇咳、降压作用。远志醇有止痛作用。远志水煎剂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远志水浸膏对脑有保护作用。远志根水提物具有预防各种炎性脑病作用。远志皂苷有增强免疫、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抗菌、抗病毒、溶血作用。远志的甲醇提取物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远志粗提物有利胆、利尿、消肿作用。远志煎剂及水溶性提取物分别具有抗衰老、抗突变、抗癌等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用远志12g加60度白酒15ml浸泡片刻,再加清水一碗煮沸20分钟后顿服,每日1剂,治疗急性乳腺炎6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新医药通讯,1973,6:5)用远志、琥珀、石菖蒲、细辛、龙齿、桂枝六味药组成的远志琥珀散,治疗小儿遗尿,有较好的疗效(四川中医,1984,1:47)。另有用远志等治疗心肌炎、阑尾炎、小儿多动症、滴虫等。
4.不良反应:据报道,远志内服致过敏反应1例,表现为舌及下颌部麻木,面部潮红,并出现散在性丘疹,停药后消失。另有1例,因工作中接触远志饮片导致过敏性哮喘。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2.《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3.《药品化义》:“远志,味辛重大雄,入心开窍,宣散之药。凡痰涎伏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昏自宁也。”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安神药:根据安神药的药性及功效主治差异,可分为重镇安神药及养心安神药两类。本类药主入心、肝经,具有镇惊安神或养心安神的功效,体现了《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晾者平之”,以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治疗法则。此外,部分安神药分别兼能平肝潜阳、纳气平喘、清热解毒、活血、敛汗、润肠通便、祛痰等。
养心安神药
养心安神药多为植物种子、种仁类药物,具有甘润滋养之性,性味多甘平,故以养心安神为主要作用。主治阴血不足,心脾两虚,心失所养之心悸怔忡,虚烦不眠,健忘多梦等心神不宁虚证。
服之主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可使志向远大,也就是强志不忘,用于治疗记忆力减退。宋《清异录》中将远志叫做醒心杖,明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称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
来源:远志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春季出苗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根部,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生用或炙用。本品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以色灰黄、肉厚、去净木心者为佳。生用或炙用。
相关名字:葽绕、蕀蒬、棘菀、小草、细草、线儿茶,小草根、神砂草。临床用名有远志、制远志、蜜远志、朱远志。
产地:主产于山西、陕西、吉林、河南、河北等地。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功效: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性状鉴别:
远志药材呈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老根横皱纹较密且深陷,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剥离者习称远志肉,不能剥离者习称远志棍)。嚼之有刺喉感。
饮片本品呈圆柱形的段,饮片切面中空,形如鹅管。商品由于集采加工方式的不同,而有远志筒(鹅管志筒)、远志肉与远志棍等规格。市场上按直径分为0.4cm以上,0.3-0.4cm中条,0.2-0.3cm规格。
以筒粗、肉厚、去净木心者为佳。
甘草汁炮制可降低远志对胃黏膜的刺激,增强远志之豁痰镇咳之效。蜜炙远志可增强其润肺止咳和安神宁志作用。生远志祛痰开窍作用较强,多用于痰阻心窍之证;炙远志化痰止咳作用佳,多用于咳嗽痰多;制远志其燥性减缓,药性平和,安神定智好。
主治病证:
1.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
本品苦辛性温,性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适宜于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常与茯神、龙齿、朱砂等安神药同用;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石菖蒲同用,如开心散(《备急千金要方》),若方中再加茯神,即不忘散(《证治准绳》)。
2.癫痫惊狂
本品味辛通利,能利心窍,逐痰涎,故可用治痰阻心窍所致之癫痫抽搐,惊风发狂等症。用于癫痫昏仆、痉挛抽搐者,可与半夏、天麻、全蝎等化痰、息风药配伍;治疗惊风发狂,常与菖蒲、郁金、白矾等祛痰、开窍药同用。
3.咳痰不爽
本品苦温性燥,入肺经,能祛痰止咳,故可用治痰多黏稠、咳吐不爽,常与苦杏仁、川贝母、桔梗等化痰止咳平喘药同用。
4.疮疡肿毒,肿痛
本品辛行苦泄温通,可疏通气血之壅滞而消散痈肿,用于疮疡肿毒,肿痛,内服、外用均可,内服可单用为末,黄酒送服;外用可隔水蒸软,加少量黄酒捣烂敷患处。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化痰止咳宜炙用。
使用注意:凡实热或痰火内盛者,以及有胃溃疡或胃炎者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本品含皂苷,水解后可分得远志皂苷元A和远志皂苷元B。还含远志酮、生物碱、糖及糖苷、远志醇、细叶远志定碱、脂肪油、树脂等。
2.药理作用:远志有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远志皂苷有祛痰、镇咳、降压作用。远志醇有止痛作用。远志水煎剂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远志水浸膏对脑有保护作用。远志根水提物具有预防各种炎性脑病作用。远志皂苷有增强免疫、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抗菌、抗病毒、溶血作用。远志的甲醇提取物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远志粗提物有利胆、利尿、消肿作用。远志煎剂及水溶性提取物分别具有抗衰老、抗突变、抗癌等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用远志12g加60度白酒15ml浸泡片刻,再加清水一碗煮沸20分钟后顿服,每日1剂,治疗急性乳腺炎6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新医药通讯,1973,6:5)用远志、琥珀、石菖蒲、细辛、龙齿、桂枝六味药组成的远志琥珀散,治疗小儿遗尿,有较好的疗效(四川中医,1984,1:47)。另有用远志等治疗心肌炎、阑尾炎、小儿多动症、滴虫等。
4.不良反应:据报道,远志内服致过敏反应1例,表现为舌及下颌部麻木,面部潮红,并出现散在性丘疹,停药后消失。另有1例,因工作中接触远志饮片导致过敏性哮喘。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2.《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3.《药品化义》:“远志,味辛重大雄,入心开窍,宣散之药。凡痰涎伏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昏自宁也。”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