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回车马”是高县传统婚典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流传上百年,是高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讲究现代婚俗,新式婚礼取代传统婚典,“回车马”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在高县部分地方仍有传承。近年来,部分青年男女崇尚中式传统婚礼,“回车马”在高县的潆溪、双河、来复、庆岭、贾村和邻近的复龙、普安等地流行。
旧时,男婚女嫁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户人家讲究门当户对,普通人家喜舅、姑、姨三表联姻。联姻的程序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称之为“六礼”。“纳彩”即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也叫“说媒”;“问名”即双方交换年庚,近代称之为“换龙凤帖”,然后卜卦“合婚”;“纳吉”即为“订婚”;“纳征”为男家向女家下聘礼,俗称“彩礼”;“请期”就是选择好婚期吉日征求女方意见“;亲迎”即为男方迎娶新娘。
迎亲当日,婚俗“回车马”独具特色。旧俗,认为新娘出嫁时,新娘已故的长辈灵魂也会前来相送,所以新娘到达男方家后,就要请这些长辈灵魂回转,故曰“回车马”。
潆溪“回车马”有一套严格的规定程序:由男方择日定时,所选佳期必须是与男女双方的“八字”相生相和的方可婚配。结婚当日,女方发亲时有时辰,男方进亲也要时辰。当新娘随接亲和送亲队伍来到男方家时,事先由男方请来的车马大师把一张大方桌安放在主家堂屋前的坝中间,桌面用红布铺着以示红红火火。桌面正中间放一升用红纸盖着的好米,再将3个刀头,3杯敬酒,1串长钱,3柱香,1对大蜡摆放整齐,恭候新娘到来。
花轿至男家院前,男家请来做席的厨师手提一只雄鸡于轿前宰杀,将鸡血绕洒花轿,口念《周堂词》:“吉日良时,天地开张,新人来到,大吉大昌,天无忌,地无忌,人无忌,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俗称“掩煞”。
花轿进大门,点燃鞭炮,焚香烛敬神,车马大师到花轿前行“回车马礼”,高声念道:“日吉时辰,天地开张,新人到此,车马回乡。”
新娘花轿到时,如进亲时间未到,新娘要站在男方坝子边上等待。时候到了,由车马大师大声发话“时辰已到”。这时,新娘手持红伞款款来到坝子中间站定,车马大师身着盛装,神采奕奕,从摆放好的桌面上取香蜡长钱持在手中,将长钱点燃放于地上,香蜡点燃持在手中,朝天地一拜,口中振振有词:“上告天,下告地,新娘到此有喜气,喜气盈门照主家,晦气立马就散尽”,然后就恭敬地把香蜡插在升子的米上,并抓一把米,向新娘撑开的红伞上洒去,分三下洒完,并朗声颂道:
一张桌子四个方,张郎栽木鲁班装,
四方按起云牙板,中间一焚一炉香,
得香回香灵宝回香,香朝上界遍地十方,
娘家车马请回行,婆家车马忙接迎;
娘家车马请回转,婆家车马喜相迎。
一乘轿子四只角,八人抬起笑呵呵。
阳雀叫唤李贵阳,里头抬的新姑娘。
八字客堂大大开,金钩吊下钥匙来。
送亲娘娘开金锁,迎亲新娘下轿来,
左手门神秦叔宝,右边门神胡将军。
秦叔宝胡将军,细听新人说原因,
左脚跨门生贵子,右脚跨门点状元。
一步是金鸡,二步百花开,
三步到堂前,跪在祖宗神位前。
一根席子软悠悠,铺在堂前拜祖宗;
一拜长命富贵,二拜金玉满堂,
三拜福如东海,四拜寿比南山,
五拜玉佛来祝寿,六拜神仙吕洞宾,
七拜仙姑七姐妹,八拜南海观世音。
祖宗福神都拜过,又拜堂上二双亲。
天无忌,地无忌,年无忌,
月无忌,日无忌,时无忌,
百事无忌,大吉大利。
话毕,车马大师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只大红雄鸡杀死,用鸡血滴绕新娘一周,边绕圈边念:“此鸡不是非凡鸡,头戴红冠子,身穿绿毛衣,凡人用你捡五谷,弟子用你点血鸡,鸡血绕着新娘转,郎才女貌幸福一生,天地开张,吉日良辰,进亲了!”“东方一朵紫云开,西方一朵紫云来,两朵紫云来相会,新人轿内扶出来。”这时,由男家德高望重、夫妻健在、儿女双全的多子多福女眷1~2人扶下蒙着红盖头的新娘出轿,踩米筛,扶进堂屋。而车马大师继续将鸡血点在主家的中堂上,口中说:“鸡血中堂敬家神,今日主家添新人”“高歌一曲凤求凰,红毡铺设映华堂,门外花炮声嘹亮,堂中喜烛照辉煌,新郎新娘并排立,才子佳人两相当。”随后,男家女性长者将新娘牵入新房,车门大师最后用鸡血点在新娘的床头床尾,也有赞语:“鸡血点上新娘床,儿子儿孙状元郎,夫唱妻随,白头偕老。”
至此,整个回车马仪式结束。
习俗“回车马”不分城乡、不论贫富,任何家庭都能隆重而热闹地举行,这一仪式增加婚礼的热闹场面,让前来道贺的客人有更多的看点,特别是车马大师顺心顺耳、热情洋溢的贺词和民间顺口溜,更增加了婚礼吉祥和谐的氛围。
前 言
收集整理:陆 应 学
四言八句,一般是对某件事或物用押韵顺口的语言作出的美好祝愿,也有叫贺词。以前很多的人学习这个的过程中主要是靠言传心记,现在年轻人学这个的比较少,渐渐的很多也就失传了,但是在民间接亲嫁女、起房做屋等等的过程中,很多地方还是应用到的,而且在有些地方和有些人家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礼仪环节。所以,我作了收集整理,列成了此套资料供大家参考,希望便于更多的人们去了解和学习。
以前学习靠口头,学得十句九句丢,
现在学习有书本,子孙万代得保留。
我爱好山歌,但唱得不怎么好。,在学习山歌的过程中捡得两句刚好拿来这里用上,让大家见笑了。四言八句是用念的,只要抑扬顿挫掌握好了也就基本上成了。
书中四言八句内容包含:新娘进门、结婚装郎穿衣,贺新郎,铺床、敬新郎酒,装郎歌、嫁女出阁、贺嫁妆,回车马、起房、点梁、上梁、钉大门、开财门…………等等。谈不上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但在民间民俗礼仪四言八句的应用上可以讲是基本上周全,能够应用。
四言八句很多样,各样各有各名堂,
不敢讲是样样有,但是基本已周详。
古话讲“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没有什么是千篇一律的,四言八句也是一样,在实际的生活应用中,大家可根据本地的风俗和实际场景灵活变动运用。在收集整理这套资料的时侯拜访请教了一些民间能人前辈指正。但由于本人能力有限,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共同为民间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献力。
见到好马尽管骑,见到错漏尽管提,
我是虚心来接受,共同交流共学习。
继此《民间喊礼四言八句》之后,下一步打算在整理一套关于山歌,也就是情歌方面的《民间传统情歌》(暂定)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与关注。
有需要各种商业业务合作的欢迎联系洽谈。
有需要的氵匋 宝收索关键词“民间喊礼四言八句”认准店铺名称:贵州乡音
目录
新婚主持喊礼(主家) - 1 -
请新郎到喜堂 - 5 -
外家穿衣四言八句 - 8 -
(主外家) - 8 -
装郎喊礼(二) - 21 -
教新郎磕头 - 28 -
敬新郎酒 - 31 -
铺床四言八句 - 33 -
上红四言八句 - 34 -
结婚装郎歌 - 35 -
结婚闹洞房用四言八句 - 42 -
新郎到女方家磕头喊礼 - 43 -
新郎到女方家穿衣 - 45 -
四言八句 - 45 -
梳头四言八句 - 50 -
姑娘出阁喊礼 - 51 -
贺嫁妆四言八句 - 53 -
洗衣机 - 54 -
新郎衣服 - 54 -
袜子 - 54 -
皮鞋 - 55 -
镜子 - 55 -
碗 - 56 -
枕头 - 56 -
盘子 - 57 -
电视机 - 57 -
火盆(或者空调) - 58 -
箱子 - 58 -
被子 - 59 -
新郎披彩 - 60 -
新娘出阁谢父母 - 61 -
新婚退车马司仪(二) - 66 -
退车马(三) - 68 -
回车马(四) - 70 -
新娘进门喊礼 - 71 -
新居开财门对答大全 - 74 -
新居乔迁入宅 - 84 -
四言八句贺词 - 84 -
踩门贺喜: - 84 -
开门贺喜 - 85 -
入宅贺喜 - 87 -
点烛上香祭祀贺词: - 89 -
摆祭祀贡饭桌子 - 89 -
敬祖焚香 - 90 -
祭祀贡饭谢神 - 91 -
门神 - 93 -
——门光星祭祀 - 93 -
灶神祭祀 - 94 -
——点火生灶贺词 - 94 -
取(开笼头)水贺词 - 96 -
安门(一) - 97 -
安门(二) - 98 -
安门(三) - 98 -
安门(四) - 99 -
修房上梁用 - 101 -
祭梁 - 101 -
点梁四言八句 - 105 -
上梁四言八句 - 107 -
梁用四言八句(二) - 111 -
上梁用四言八句(三) - 112 -
修房石工安墙脚石 - 113 -
四言八句 - 113 -
木工钉大门四言八句 - 114 -
进新房堂屋穿衣 - 115 -
四言八句(主家) - 115 -
招呼入席 - 115 -
进新房外家堂屋穿衣 - 119 -
四言八句 - 119 -
安猪圈下石脚四言八句 - 123 -
木匠合床四言八句 - 124 -
木工做结婚床用 - 125 -
四言八句 - 125 -
贺新车四言八句 - 126 -
习俗“回车马”是高县传统婚典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流传上百年,是高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讲究现代婚俗,新式婚礼取代传统婚典,“回车马”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在高县部分地方仍有传承。近年来,部分青年男女崇尚中式传统婚礼,“回车马”在高县的潆溪、双河、来复、庆岭、贾村和邻近的复龙、普安等地流行。
旧时,男婚女嫁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户人家讲究门当户对,普通人家喜舅、姑、姨三表联姻。联姻的程序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称之为“六礼”。“纳彩”即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也叫“说媒”;“问名”即双方交换年庚,近代称之为“换龙凤帖”,然后卜卦“合婚”;“纳吉”即为“订婚”;“纳征”为男家向女家下聘礼,俗称“彩礼”;“请期”就是选择好婚期吉日征求女方意见“;亲迎”即为男方迎娶新娘。
迎亲当日,婚俗“回车马”独具特色。旧俗,认为新娘出嫁时,新娘已故的长辈灵魂也会前来相送,所以新娘到达男方家后,就要请这些长辈灵魂回转,故曰“回车马”。
潆溪“回车马”有一套严格的规定程序:由男方择日定时,所选佳期必须是与男女双方的“八字”相生相和的方可婚配。结婚当日,女方发亲时有时辰,男方进亲也要时辰。当新娘随接亲和送亲队伍来到男方家时,事先由男方请来的车马大师把一张大方桌安放在主家堂屋前的坝中间,桌面用红布铺着以示红红火火。桌面正中间放一升用红纸盖着的好米,再将3个刀头,3杯敬酒,1串长钱,3柱香,1对大蜡摆放整齐,恭候新娘到来。
花轿至男家院前,男家请来做席的厨师手提一只雄鸡于轿前宰杀,将鸡血绕洒花轿,口念《周堂词》:“吉日良时,天地开张,新人来到,大吉大昌,天无忌,地无忌,人无忌,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俗称“掩煞”。
花轿进大门,点燃鞭炮,焚香烛敬神,车马大师到花轿前行“回车马礼”,高声念道:“日吉时辰,天地开张,新人到此,车马回乡。”
新娘花轿到时,如进亲时间未到,新娘要站在男方坝子边上等待。时候到了,由车马大师大声发话“时辰已到”。这时,新娘手持红伞款款来到坝子中间站定,车马大师身着盛装,神采奕奕,从摆放好的桌面上取香蜡长钱持在手中,将长钱点燃放于地上,香蜡点燃持在手中,朝天地一拜,口中振振有词:“上告天,下告地,新娘到此有喜气,喜气盈门照主家,晦气立马就散尽”,然后就恭敬地把香蜡插在升子的米上,并抓一把米,向新娘撑开的红伞上洒去,分三下洒完,并朗声颂道:
一张桌子四个方,张郎栽木鲁班装,
四方按起云牙板,中间一焚一炉香,
得香回香灵宝回香,香朝上界遍地十方,
娘家车马请回行,婆家车马忙接迎;
娘家车马请回转,婆家车马喜相迎。
一乘轿子四只角,八人抬起笑呵呵。
阳雀叫唤李贵阳,里头抬的新姑娘。
八字客堂大大开,金钩吊下钥匙来。
送亲娘娘开金锁,迎亲新娘下轿来,
左手门神秦叔宝,右边门神胡将军。
秦叔宝胡将军,细听新人说原因,
左脚跨门生贵子,右脚跨门点状元。
一步是金鸡,二步百花开,
三步到堂前,跪在祖宗神位前。
一根席子软悠悠,铺在堂前拜祖宗;
一拜长命富贵,二拜金玉满堂,
三拜福如东海,四拜寿比南山,
五拜玉佛来祝寿,六拜神仙吕洞宾,
七拜仙姑七姐妹,八拜南海观世音。
祖宗福神都拜过,又拜堂上二双亲。
天无忌,地无忌,年无忌,
月无忌,日无忌,时无忌,
百事无忌,大吉大利。
话毕,车马大师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只大红雄鸡杀死,用鸡血滴绕新娘一周,边绕圈边念:“此鸡不是非凡鸡,头戴红冠子,身穿绿毛衣,凡人用你捡五谷,弟子用你点血鸡,鸡血绕着新娘转,郎才女貌幸福一生,天地开张,吉日良辰,进亲了!”“东方一朵紫云开,西方一朵紫云来,两朵紫云来相会,新人轿内扶出来。”这时,由男家德高望重、夫妻健在、儿女双全的多子多福女眷1~2人扶下蒙着红盖头的新娘出轿,踩米筛,扶进堂屋。而车马大师继续将鸡血点在主家的中堂上,口中说:“鸡血中堂敬家神,今日主家添新人”“高歌一曲凤求凰,红毡铺设映华堂,门外花炮声嘹亮,堂中喜烛照辉煌,新郎新娘并排立,才子佳人两相当。”随后,男家女性长者将新娘牵入新房,车门大师最后用鸡血点在新娘的床头床尾,也有赞语:“鸡血点上新娘床,儿子儿孙状元郎,夫唱妻随,白头偕老。”
至此,整个回车马仪式结束。
习俗“回车马”不分城乡、不论贫富,任何家庭都能隆重而热闹地举行,这一仪式增加婚礼的热闹场面,让前来道贺的客人有更多的看点,特别是车马大师顺心顺耳、热情洋溢的贺词和民间顺口溜,更增加了婚礼吉祥和谐的氛围。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