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篮球的世界里,卞兰的名字曾经如同一颗耀眼的星星,照亮了无数篮球迷的心。
从江苏女篮的新星到中国女篮的核心,再到场上无人不知的“小老虎”,卞兰用她的汗水、泪水乃至血水,书写了一段段传奇。
然而,当光环褪去,当篮球从生命的全部转变为生活的一部分时,这位曾经的篮球女战士,又会迎来怎样的人生转折?
卞兰的篮球之旅:从新星到国家队核心卞兰的篮球生涯从一个简单的梦想开始,却在她的执着和努力下迅速成为了现实。
她在篮球的道路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成为了中国女篮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卞兰的篮球旅程是无数篮球爱好者心中的佳话,她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努力和挑战。
在篮球场上,卞兰的身影总是那么活跃。她的比赛充满了和能量,每一次拿球,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得分,都展现了她对篮球的热爱和对胜利的渴望。
在江苏女篮的日子里,卞兰就已经显示出了她与众不同的篮球才能。
她不仅技术全面,而且在关键时刻能够承担起球队的重担,多次在比赛中扭转局势,帮助球队走向胜利。
仅仅经过三年的专业训练,卞兰就实现了从江苏女篮到国青队,再到国家队的跨越,完成了篮球生涯的“三级跳”。
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她的坚持和努力。在国青队和国家队的比赛中,卞兰面对的是更加强大的对手和更加激烈的竞争。
但她从未退缩,而是以更加刻苦的训练,更加专注的态度,迎接每一次挑战。
在挑战中成长:十运会的辉煌与奥运会的荣耀2005年的十运会对于卞兰来说,是她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那一年,她不仅以一己之力带领江苏女篮杀入了总决赛,更在比赛中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实力和领袖魅力。
尽管在激烈的总决赛中江苏女篮未能夺冠,但卞兰的出色表现无疑证明了她是中国女篮中的一颗新星。
她在场上的每一次奔跑,每一次跳投,每一次防守,都显示出了她对篮球的热爱和对胜利的渴望。
卞兰的速度、力量和篮球智慧在比赛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她的名字因此在中国篮球界迅速传开。
进入2006年,卞兰迎来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年仅20岁的她,在众多经验丰富的老将中脱颖而出,荣获了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MVP)的称号。
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卞兰在赛场上出色表现的认可,更是对她不懈努力和持续进步精神的肯定。
得到这一称号的卞兰,不仅在技术上有了显著提升,在心理和战术理解上也展现出了成熟的一面。
她在比赛中的冷静判断和关键时刻的得分能力,让她成为了球队不可或缺的一员。
北京奥运会的舞台上,卞兰的表现更是达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
在这个世界级的比赛中,她不仅是中国女篮的得分王,更与苗立杰、陈楠并肩作战,形成了令对手畏惧的“黄金三剑客”。
卞兰在奥运会上的每一场比赛都是全力以赴,她在场上的29分钟内,不仅要负责得分,还要担负起篮板和组织进攻的重任。
她的场均11.9分和6篮板的数据证明了她在国际赛场上的强大实力。
卞兰的表现不仅为中国女篮赢得了尊重,也让她个人在国际篮坛上赢得了声誉。
退役后的生活:从公众视野到幕后支持2015年,当卞兰宣布退役,结束了自己辉煌的职业篮球生涯时,许多人都在想象,这位场上的女战士会如何开启人生的下一个篇章。
尽管她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不再频繁出现在赛场和媒体前,但卞兰对篮球的热爱却从未有所减退。
在退役后的生活中,篮球依然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以不同的方式继续与篮球这个她热爱的项目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2019年,关于卞兰婚姻状况的消息再次传来。
在江苏女篮举办的功勋球员聚会上,篮球DJ谢明宏在微博上爆料,称卞兰已经和顾鹏离婚,并嫁给福建女篮教练龚松林,龚松林是土生土长的福建人,被当地球迷称作“福建球王”。
两人的低调婚礼,以及他们随后迎来的双胞胎女儿,都成为了媒体和公众讨论的热点。这些生活细节反映出卞兰对家庭的重视,以及她对生活的珍惜。
卞兰与龚松林的故事,是两个篮球人相遇、相知、相爱的佳话。
他们的婚礼虽然低调,却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这场婚礼没有豪华的场景和众星云集,但有的是亲朋好友的祝福和两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婚后,卞兰携手龚松林,开始了全新的生活篇章。当他们宣布迎来了双胞胎女儿时,整个篮球界都为他们感到高兴。
卞兰从篮球场上的偶像,转变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一角色的转变,让她的生活焕发出了不同的光彩。
尽管卞兰不再是聚光灯下的明星,但她对篮球的热爱依旧在生活中闪耀。
在家庭中,她不仅是孩子们的母亲,也是他们的篮球启蒙教练。
卞兰经常带领孩子们进行简单的篮球训练,通过游戏的方式,将篮球的乐趣传递给她们。
她希望孩子们能够从小接触篮球,不仅是因为自己对这项运动的热爱,更是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篮球学会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转型成功:从篮球运动员到教练的蜕变结束了辉煌的运动员生涯后,卞兰选择了一条与篮球紧密相关的道路,继续在篮球界发挥她的影响力和专业知识。
2022年,卞兰加入了福州大学,担任体育老师的同时,更是承担了奇迹体育男子篮球队总教练的重任。
这一角色的转换,既是对她篮球生涯的延续,也是她人生新篇章的开始。
在福州大学,卞兰不仅教授篮球技巧和理论,更把她多年职业生涯中积累的经验和对篮球的理解传授给了年轻的学生。
她的课堂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训练方法,更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篮球智慧、团队合作能力和比赛中的应变能力。
卞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经历,激励着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理解到篮球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挑战的勇敢面对。
作为奇迹体育男子篮球队的总教练,卞兰的到来给队伍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她不仅将自己在国家队的训练方法和比赛策略引入到了队伍中,更重要的是,她传递了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挠、勇于挑战的精神。
在卞兰的带领下,奇迹体育男子篮球队的队员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队凝聚力和比赛。
他们在训练中汗水滴落,比赛中奋力拼搏,每一个动作、每一次传球、每一次得分,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在首届福建省城市篮球联赛中,卞兰带领的队伍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们在联赛中展现了出色的竞技状态和团队精神,每一场比赛都充满了悬念和精彩。
尽管面对的对手都极具实力,但在卞兰的战术安排和精神鼓励下,奇迹体育男子篮球队的队员们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战斗力,他们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并在比赛中赢得了尊重和赞誉。
传承与创新:卞兰的篮球哲学卞兰,这个曾在中国女篮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名字,如今已经37岁。
她的身份经历了从中国女篮的核心到篮球教练的转变,从场上无所畏惧的“小老虎”到两个女儿的母亲。
尽管角色发生了变化,但卞兰对篮球的热爱与执着却始终如一,这份情感似乎已融入她的血脉,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福州大学的体育馆内,卞兰身着运动装备,站在篮球场的一侧,她的目光穿过场内的每一位学生,仿佛在寻找那个能够点燃他们篮球梦想的火花。
作为体育老师和奇迹体育男子篮球队的总教练,卞兰将自己对篮球的热爱和专业知识无私地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和队员。
她的教学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传授,更多的是将篮球比赛中的团队合作、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精神灌输给他们。
每当黄昏时分,当大部分的学生已经离开体育馆,卞兰会留下来加练,有时是独自练习,有时是与队员们一起。
在这片属于篮球的圣地上,卞兰展现了她作为教练的专业和对篮球的无限热爱。即使不再是职业球员,她依然保持着高强度的训练。
投篮、运球、防守……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完美,每一次指导都严谨细致,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篮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一种态度。
在家中,卞兰也是两个女儿的母亲。与她在篮球场上的英姿飒爽不同,家里的卞兰更多的是温柔和耐心。
她会在闲暇之余教女儿们简单的篮球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篮球这项运动,向她们传递团队精神和努力拼搏的重要性。
虽然她不强求女儿们必须成为篮球运动员,但她希望通过篮球,让她们学会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福建省城市篮球联赛中,卞兰带领的奇迹体育男子篮球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表现。
作为教练,卞兰在比赛中总是那么镇定,无论是制定战术还是调整队员情绪,她都游刃有余。
她的这种从容不仅影响了队员们,也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运动员时期的卞兰。
赛后,不论胜败,卞兰总是第一个走向队员们,用她的方式鼓励他们,告诉他们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参考资料
马丽.卞兰 “5号”兰美人[J].篮球,2008(7):73-751986年江苏宜兴的一个普通家庭里诞下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伴随着小女孩的哭声,一家人都对这个家庭的新成员开心不已,但他们当时不会预料到,在未来这个小女孩会在WCBA的赛场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并让全国人民都记住她的名字,卞兰。
从小卞兰便比同龄的孩子要高上不少,9岁那年,卞兰在学校里第一次看到了篮球比赛,便开始对于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身体条件也是十分良好,达到了打篮球的标准。就是在那一年她遇到了那个带着她走向篮球道路的人,她的启蒙老师张银娣,在她的带领下卞兰在无锡市体校开始了专业的篮球训练。
被问及为什么被选中时,卞兰回忆道:“好像只是身高比其他人高一点。”虽然卞兰的家庭出现过不小的问题,但她的母亲一直很支持她的篮球事业,而卞兰也通过自己对篮球的执着与热爱,让自己的篮球之路越走越远,这让她的母亲和老师都感到十分欣慰。
在1998年,卞兰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赋进入江苏青年女篮,虽然身体比其他人强壮不少,但卞兰的身体机能却有着不小的问题,内分泌系统缺陷常常导致一些很小的问题就让她生病,卞兰也对此痛苦不已。省队领导对这位天赋出色的球员也十分看重,请了不少专家为卞兰调理身体,终于情况好转不少几近痊愈。
身体好转的她表现愈发优秀,在2000年首次入选国家队,开始代表国家青年队出战,一年后进入了国家集训队。而在2002年也成为赛季中国女篮甲A联赛最佳新人。在三年后的雅典奥运会上,年仅18岁的卞兰已经得到了上场的机会。即使当时还是板凳球员,但是未来会属于这个来自无锡的年轻球员。
2004年卞兰随队获得日本仙台女篮亚洲锦标赛冠军,雅典奥运会第九名。2005年表现愈发成熟的卞兰率领中国青年女篮获得了世界青年女篮竞标赛第三名,中国秦皇岛女篮亚洲锦标赛冠军,中国澳门东亚运动会冠军。
2006年获得多哈亚运会冠军,女篮世界锦标赛第十二名。而且2005-06赛季,年纪轻轻的卞兰就获得了联赛的MVP,她已经成为中国最好的女篮运动员之一。
所有职业运动员的路都不是一帆风顺,很多职业运动员都伤病缠身,饱受折磨。卞兰也不例外,从头到脚,她的身上有十几处伤病,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跟腱炎。为了能在北京奥运会上为国争光,之前一个赛季卞兰甚至只打了2场比赛,虽然她当时是江苏女篮的核心和灵魂,但教练也知道卞兰对于奥运会的渴望,特意雪藏卞兰,让她为奥运会储存体力和斗志。而卞兰心里想的和做的都是一样的:用表现来回报那些看好她的人。
2008年的奥运会,中国女篮的新核心渐渐成熟。和当时的中国男篮一样,女篮同样要面对世界强队西班牙,中国女篮的实力当时与西班牙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四年前在雅典奥运会的赛场上憾负8分,而02年的世锦赛上更是以19分的分遗憾离场。可这次,踏在祖国的土地上,和男篮不同的是,女篮用其永不言弃的精神以三分之差险胜强队西班牙,取得了奥运赛场上的开门红。
本场比赛,中国队3人得分上双,苗立杰和陈楠各自拿下12分,卞兰也砍下了全队最高的15分。西班牙队仅仅两人得分上双,托伦斯空砍20分。虽然当时球队的核心是苗立杰和陈楠,但卞兰的贡献不可忽视,没有得到对手重点照顾的她抓住机会拿下了15分,在当时西班牙队的13号巴尔蒂莫罗是西班牙对的头号巨星。
四年前在雅典她更是在第一节就拿下26分,率队完胜中国女篮。而在08年的这场比赛上,巴尔蒂莫罗命中率只有可怜的10投2中,24分钟只得到5分,在首发中排名垫底,而整场比赛与她对位的正是卞兰。而在这场比赛上卞兰也抢下了全场最高的12个篮板。当记者采访卞兰问她,是不是感觉特别的兴奋。卞兰回答到,当然很兴奋了,这个时候不兴奋什么时候兴奋呢?
卞兰的进攻同样十分关键,球到她手上,她总能找到机会,离比赛结束还有三分钟时,正是她的果断突破造成了对手的犯规,打破了中国女篮长达2分钟的得分荒,终场23.6秒时,又是她的罚球为女篮锁定了胜局。
而在赛后采访时,有记者称她为全队最大的功臣,但卞兰赶紧否认,将功劳归于全队,说道:今天不仅仅是我打得好,是因为全队的发挥都很好。四年前的卞兰还只是一个坐在板凳席上的饮水机球员。但在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上,她却成为了对抗欧美前锋最犀利的武器。
一般来说中国队球员的身体素质会比欧洲的强队差很多,由于卞兰的身体素质是中国队当中数一数二的。主教练马赫也安排卞兰去对付对面最强大的锋线球员,在这方面她做得相当不错,正是这样的安排让球队收益最大化,也激发起出卞兰强大的实力。她因此变得越发强悍,状态越来越好,连续四场得分上双,攻防两端都为中国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008年奥运会之后,隋菲菲由于伤病逐渐淡出国家队很少参加比赛,而苗立杰和陈楠随着年龄的增加已经不能保持较高的水平,同时也已经被所有对手放在放大镜下研究透彻。在这个形势之下,此时的中国女篮需要一个新的核心,一个打得对手措手不及和招架不住的球员,而表现优异引人注目的卞兰正是大家公认的那个人。她已经不需要再将属于自己的锋芒隐藏在其他人身后了。
2009年9月24日,在和韩国女篮的决赛中,卞兰拿到14分5助攻6篮板的良好数据,荣膺本届亚运会的MVP。其实如果看本次亚锦赛的总体数据,卞兰的表现远不如一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出色,场均得分下降2.3分,而场均篮板球也少了3个,如此表现让卞兰并未入选亚锦赛统计榜前十。
不过从具体比赛分析来说,中国队的夺冠卞兰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而卞兰相比之前的北京奥运会场均得分有所下滑,并不是状态不佳的缘故,而是因为她已经从之前苗立杰和陈楠身边的辅助角色变成了球队的领袖,她不仅要承担更高强度的防守,而且还需要组织球队,得分下滑并不意味她的状态下滑,反而说明了卞兰已经变得更加成熟。与北京奥运会相比时,卞兰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得分手和突击手。面对日本队时她攻守全能,而面对韩国队时她又化身全队的大脑,成立全队的组织者。
卞兰的感情之路并不顺利,在2011年6月6日在她的家乡宜兴完婚,受到所有人祝福的他们却很快分道扬镳,而在2019年卞兰又迎来了她的爱情,而这次的新郎也是职业篮球运动员,福建男篮的龚松林,而龚松林之前也有过一段婚姻,两人现如今因为同行而相识相知,或许这样能感同身受和惺惺相惜的两个人才是最适合的吧。
你会为这样一个敢打敢拼,敢爱敢恨的卞兰点赞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作品的动力。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是中国男篮很多球员的通病,而拥有一颗“大心脏”的前男篮国手郑武,则是中国男篮不可多得的外战高手。
1994年世锦赛面对巴西,郑武在常规时间突破上篮追平比分,帮助球队加时取胜;对阵西班牙,又是郑武在最后时刻补篮得分,帮助球队杀进世锦赛八强。
1996年奥运会对阵安哥拉,郑武命中了锁定胜局的三分球;对阵阿根廷,郑武独砍22分,帮助球队首次杀进奥运会八强。
郑武堪称中国男篮历史上最好的关键先生,但是他的生涯却极其坎坷,1996年奥运会之后接连遭遇五次膝伤,一度被医生宣判运动生涯“死刑”,好不容易康复又遭遇了差点让他瘫痪的车祸,但这一切,都没有击败郑武,他从伤病中逆流而上,成为CBA的“常青树”。
郑武是中国男篮著名的好人,遭遇车祸却心怀善念不追究肇事司机,弟弟郑亮(前男排国手,亚洲第一副攻手)中国遭遇婚变,离婚后又因脊柱疾病导致瘫痪,郑武和妻子王莹不忘照顾弟弟……
01 体育世家说起郑武这一家子,真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篮球史,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全部都是篮球运动员,唯一“不务正业”的是弟弟郑亮,拒绝了家传的篮球,跑去中国男排当起了“亚洲第一副攻手”。
郑武的父亲郑国宝出生于1938年7月,是浙江省第一批体工队成员,他身高1米87,能攻善守,能打前锋和后卫,是五、六十年代浙江男篮的巨星,当时的老球迷,都喜欢叫他“阿宝”,而阿宝的妻子王玲月也曾是浙江女篮的主力球员。
阿宝在1966年收到了中国男篮的调令,但不久之后就遭遇了特殊时期,未能进入国家队,如果去了,阿宝就是和钱澄海、杨伯镛同一批的国家队成员。
阿宝退役之后,就担任起了浙江男篮的主教练,大儿子郑武和二儿子郑亮在他的培养之下,在中国男篮和中国男排都有不凡建树。
哥哥郑武出生于1967年,比弟弟郑亮要大三岁,对郑武而言,哥哥就要照顾弟弟,尤其是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当郑亮被人欺负的时候,郑武总会挺身而出,跟对方打上一架,如果打不过,那就兄弟俩一起上。
郑亮非常听哥哥的话,哥哥走到哪,他就跟到哪,哥哥让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但对他而言,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哥哥帮他打架的事迹,而是哥哥每天回家时都是满头大汗,抱个篮球的样子。
郑亮小时候身体弱、经常生病,所以阿宝并没有让他练体育,而是把所有的心血放在了郑武身上。
郑武七岁时,阿宝就带着他开始练球,为了培养他的篮球意识,无论是训练、比赛还是观赛,阿宝都会带上郑武。
为了增强郑武的体能,阿宝经常安排郑武进行长跑训练,因此郑武在小学、初中时都拿过3000米和5000米的冠军。
阿宝自身就是一个极其全面的锋卫摇摆人,所以他对郑武要求极高,运球、突破、投篮、背身,每一样技术都不能落下。
1982年 ,15岁的郑武被选入浙年队,一年之后就被父亲召入浙江男篮一队,如果放在今天,就是一个妥妥的少年天才,但是郑武却从没觉得自己是少年得志的球员。
在八十年代初期,浙江省队实力较差,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哪怕郑武年纪轻轻就成为了球队的当家球星,在浙江省外仍是岌岌无名,进入国家队更是遥遥无期,因为那个年代,国家队成员基本只会从前三名或者前六名的队伍里挑选。
实际上,在从浙江省队熬到国家队的那几年,是郑武最没有成就感的几年,在收到国家队的调令之前,郑武甚至觉得自己不是吃这碗饭的料,已经准备退役转业了。
1989年,浙江男篮取得了9-12名的成绩,而国家队因1988年钱澄海教练下课引发的巨大人事变动而重组,22岁的郑武终于收到了国家队的调令。
然而,刚收到调令不久,郑武就在和上海队中被对手撞伤,左脚出现了严重的骨裂,因此把自己的国家队之路,往后推迟了两年。
02 关键杀手1991年,已经24岁的郑武终于进入国家队,并且参加了当年在日本神户举行的亚锦赛,帮助中国队以9胜1负的成绩夺得冠军,但此时的他,风头完全被胡卫东、孙军等球员的光芒所淹没了。
郑武进入国家队两年,一直都是球队的边缘人物,直到1993年的世界大会,已经26岁的郑武才打响了自己的国家队崛起的第一枪。
在那届大运会上,郑武发挥了自己全面的进攻能力,以迅捷的突破、精准的中近距离投篮场场得分上双,最多的一场甚至拿到了27分,帮助中国队击败了英国、以色列、意大利、捷克和拉脱维亚,中国男篮最终以5胜2负的战绩获得铜牌,首次登上了世界级比赛的领奖台。
但是对郑武而言,他并没有坐稳首发的位置,因为他和胡卫东、孙军都是同一位置的球员,而且身高又都是1米97、98,体重也不相上下,技术能力也都非常全面,能投能突能扣(孙军能扣但是不扣)。
现在的这支中国男篮,一直在为没有合格的风险而犯愁,但是当时的那支中国男篮,却因为同时出现了三个历史级别(中国)的锋线而犯愁,为此蒋兴权指导只能让他们三个轮流上场,谁打得好,谁就多打一会儿。
郑武、胡卫东、孙军,都是各自球队的灵魂人物,但是因为浙江队的整体实力较差,导致郑武的名气一直不如另外两人,在1992年的奥运会,是属于胡卫东和孙军的舞台,但是到了1994年的世锦赛,却变成了郑武和胡卫东的舞台。
1994年的世锦赛,中国男篮和美国、巴西、西班牙被分在同一组,美国男篮锁定了一个位置,中国男篮要想出线,必须战胜巴西和西班牙。
得益于俄罗斯在列宁格勒组织的友好运动会,中国男篮曾经和巴西队对阵过一次,深知巴西队以转换进攻为主,所以蒋兴权指导制定了以阿的江为首的全场紧逼战术,遏制住了巴西队的进攻势头,郑武在常规时间结束前完成上篮,把比分拖进加时,最终男篮一分险胜巴西。
面对西班牙的比赛,郑武全场拿下15分,在关键时刻又命中了准绝杀,帮助男篮以2分优势战胜西班牙,成功以小组第二的成绩出线。
在那届世锦赛上,胡卫东场均15.1分,而郑武场均12.6分,两人成为了男篮最亮眼的两颗星,同时也创造了历史。
1996年奥运会,郑武作为全队第二老的球员,在对阵阿根廷的比赛中拿下了22分,和老胡并列全队第一,成为制胜功臣;
生死战面对安哥拉,郑武在最后一分钟命中的一记三分球,成为奠定胜局的关键球,那也是郑武在那场比赛的唯一进球,对于这场球,郑武云淡风轻地说“那是我整场的唯一一次得分,多少也是做了点贡献的!”
在两次创造历史的世界大赛中,郑武发挥了自己的杀手本色,为中国男篮立下了汗马功劳。
03 容易受伤的男人在2000年的CBA全明星赛上,著名篮球评论员张卫平指导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在打球的时候,郑武是你们学习的榜样;在人生经受挫折的时候,郑武更是你们学习的榜样!”
郑武的创造过许多不可复制的高光时刻,同时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
1989年,刚刚收到国家队调令的郑武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在全国联赛中折断左脚脚踝,这是使他整整推迟了两年才进入国家队。
1994年的广岛亚运会,郑武原本打算和弟弟郑亮交辉相映,同时拿下男篮、男排冠军,但是郑武却在首战面对沙特就摔伤了腰部,而弟弟郑亮所在的男排也遗憾败给了日本男排,无缘冠军。
实际上,自从1994年世锦赛回国之后,郑武就加入了和伤病斗争的行列,据他的妻子王莹回忆:1994年世锦赛回来后,我看郑武每天晚上都吃一粒止痛药,我对他说,这种药有副作用,不能多吃。但他说,伤实在太痛,只有吃了止痛药才能坚持训练。他整整吃了半年药,我真的被他的毅力所感动。
1995年,郑武又接连遭遇了两次膝关节伤病,差点断送了他的篮球生涯,本应马上进行手术,但是为了96年的奥运会,他毅然决定推迟手术,拖着病体参加了1996年的奥运会,并且贡献了关键力量。
1996年奥运会回国之后,郑武又遭遇了膝关节十字韧带断裂,做完手术之后恢复缓慢,腿部肌肉还出现了严重的萎缩,腿伸不直也弯不了,医生甚至告诉他:“当运动员已经不可能,如果执意要打下去,后半辈子只能靠着拐杖走路了!”
那段时间里,郑武连生活都无法自理,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依旧自己做每天的恢复训练,而妻子王莹则是每天给他洗脚按摩,不断鼓励他:“可能上天注定要让你年轻时候多吃点苦,以后运气会来的。”。
1997年11月,郑武独自一人到北京的北医三院做手术,医生从他的右膝下方的膑腱韧带中截取了三分之一,用以修复膝关节的交叉韧带,这是郑武的第一次韧带修复手术,也是北医三院的第一次关节镜韧带修复手术。
这次的手术非常成功,郑武如愿回到了球场,而北医三院也从此成为了运动医学的圣地。
然而刚刚回到球场后不久,郑武就在一次出行中遭遇了车祸,郑武整个人被撞得飞在天上飘了很久很久才跌下来,刚出院不久的郑武,又被送进了医院。
在病床上躺了两个多月,郑武第一次真正触摸到死亡的脉搏,他回忆说:“我隔壁住了一个小伙子,是做保安的。也是因为出了车祸住院,跌下来的时候脑袋撞到了车头的挡风玻璃上,送到医院的时候就是植物人,没过几天,就不行了。心脏还在跳,但是脑死亡。”
这个生命的离去让郑武感触颇深,他说:“如果我当时是脑袋着地的话,结局就和他无异了。”
当时郑武已经和王莹结婚四年,儿子郑祺龙也已经两岁了,随他而言,他的生命早已不单单属于自己,而是属于父母,属于妻子,属于儿子。
他说:“如果我之前的受伤,第一考虑的都是篮球的话,这次的受伤,让我明白了生活,家人,亲情的重要,他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让我变得平和、豁达”
这段经历或许让人觉得悲情,但是郑武却看得很淡,他认为:“永远不要抱怨生活,因你从生活中得到的永远多于你给予生活的。”
郑武是一个善良的人,尽管经历了严重的车祸,但是当了解到肇事司机只是一个普通的驾驶员之后,郑武并没有追究这名司机的责任,没有索要任何的赔偿,他说:“之后的医疗费都是保险公司支付的,既然这样,也没必要再让他背上经济压力。”
在经历这次伤病之后,郑武的篮球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放弃了犀利的突破和扣篮,而是和刘玉栋一样选择了中投作为自己的主要进攻方式。
重回赛场时,郑武已经32岁,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始终坚信:“只要给我时间,我还能达到国内顶尖球员的水准。我现在把自己放在了类似于新人的位置,过一段时间肯定会冒尖儿”
在1998-99赛季,消失在球场多年的郑武回到了CBA,在季后赛,他凭借着稳健的中远距离投篮,打出了场均23.5分6篮板的数据。
1999-00赛季,33岁的郑武凭借着场均20.5分4.3篮板的数据时隔四年重新杀进全明星,从伤病中强势归来。
2000-01赛季,34岁的他场均拿下24.2分,命中3.4记三分球,均创造了个人职业生涯的新高,原本早就功成名就的他,直到CBA成立的第6个年头才开始绽放,其中的苦楚和辛酸,只有郑武才知道。
在接下来的两个赛季,郑武的场均得分都在20分左右,即便是到了2004年,已经37岁的他仍旧能够打出场均12.1分4.5篮板的数据,也因此得了“常青树”之名。
2003-04赛季结束之后,郑武正式退役,浙江队在2004年10月16日与美国明星队的热身赛中为郑武举办了退役仪式,郑武结束了他坎坷的职业生涯。
04 兄弟情深,不忘照顾离婚瘫痪的弟弟郑武有个小三岁的弟弟,名叫郑亮,郑亮是中国男篮的著名球星,以精准的拦网出名,他曾经创下3.53米的亚洲第一拦网高度,以及3.72米的亚洲第一摸高。
和哥哥郑武比起来,郑亮是天才型的运动员,和郑武从小被父亲严格训练不同,小时候的郑亮因为身体瘦弱,并没有进行体育训练,平时虽然喜欢足球,但也仅限于和同学们踢着玩而已。
郑亮身高达到了2米01,但他的身高是从初三开始才蹿起来的,那时候杭州市的排球队和南部排球队都想要他,但是郑亮却因为怕辛苦不想去,后来因为看电视剧《排球女将》以及报纸上频繁报道中国女排创下佳绩的新闻,才在父兄的哄骗之下半推半就加入了浙江省少年排球队。
和哥哥郑武相比,郑亮的确算不上刻苦,他甚至还会在比赛前夜跑去玩老虎机,即便进了国家队也是如此,教练和领队去找他,怎么喊也不肯回去。因此导致哥哥郑武多次被教练约谈:得管管你们家老二了,他有点过了……
郑亮的国家队生涯远比哥哥郑武要长,从1992年入选国家队之后,他一直占据着国家队第一副攻手的位置,时间跨度长达12年之久。
众所周知,男子三大球(足篮排)一直是中国体育的弱项,但是郑亮所处的时代,应该算得上是中国男排的高光时刻。
郑亮代表中国男排拿下了1994年亚运会冠军、1995年亚锦赛亚军、1997、1999年亚锦赛冠军、1998年亚运会冠军以及2003年亚锦赛亚军等多个荣誉奖项。
郑武和郑亮从小感情就好,身为哥哥的郑武从小就开始照顾弟弟,而弟弟郑亮从小就把哥哥当作自己的榜样,尽管在哥哥眼里他是个自我管理松散的孩子,但郑武不知道的是,郑亮在哥哥进入国家队之后就一直暗下决心,一定要像哥哥一样进国家队为国效力!
值得一提的是,郑亮的人生和哥哥郑武一样坎坷,只不过哥哥是年轻时候伤病不断,渡过难关之后收获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先苦后甜;而郑亮则是前半生一帆风顺,中年之后先是遭遇婚变、而后又因脊柱疾病导致瘫痪,先甜后苦。
郑亮在1999年和妻子赵良结婚,两人在2001年生下女儿郑舒扬,但是由于郑武一直忙于比赛,夫妻俩一直处于聚少离多的状态,两人的婚姻逐渐陷入危机,在女儿上小学时,郑亮和赵良就离婚了,而女儿也跟着妈妈一起生活。
郑亮退役之后进入浙江省职业体育技术学院任职,原本一直身体不错的他在2016年突然会感觉腿脚发麻,当时他以为只是太累了,没有过多注意,但没想到进入2017年之后,他的病情就急速恶化,逐渐失去了行动能力,时至今日也只能长时间卧床。
郑亮犯病之后,郑武一家人给予了郑亮很多的帮助,花费了不少钱帮助弟弟治病,但老一辈运动员的的工资水平并不高,而且郑亮并非是在比赛或者训练中受伤的,这种情况,国家是不包的,医保之外的部分还是得自己负责,在巨大得花费面前,兄弟俩的积蓄很快就花光了,所幸郑亮的恩师汪嘉伟以及社会方面伸出援手,才让郑亮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
但对于郑亮而言,每年治病仍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在医保报销完之后,郑亮仍要支付15万元左右的医疗和护工费用,这还不包括日常的生活支出,而他除了每个月6000块钱的病退工资之外,再无其他收入来源。
对于弟弟的困难,郑武自然不能袖手旁观,随着儿子郑祺龙长大以及他和妻子办的篮球培训班步入正轨,弟弟的治疗费用不再是困扰他们的问题。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和金钱相比,陪伴和照顾才是最大的难题,郑武长期在外带队,这个重任自然落在了妻子王莹身上。
自从2018年父亲阿宝去世之后,王莹就担当起了照顾年迈母亲的工作,而且还要陪着郑亮四处看病求医,隔三岔五就亲自下厨做几个郑亮爱吃的菜带过去给他,王莹总对郑亮说:“只管安心康复,平时注意加强营养,想吃啥跟嫂子说”。
2023年中秋节,常年在外带队的郑武回家过中秋,一听说弟弟想要换一个环境,立马就联系了新的康复院,王莹知道郑亮要换新地方,马上就赶过去去帮郑亮布置房间,这样郑亮十分感动,患病的这些年里,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哥哥嫂嫂的关爱常常令他泪目。
郑武在退役之后曾担任浙江万马队的主教练,执教战绩都在联赛第十名左右;2011-12赛季,郑武转任浙江女篮的主教练,连续两年打进了总决赛,但都铩羽而归,在2012-13赛季结束之后,郑武从浙江女篮下课。
下课的原因并非是执教战绩不行,而是因为队内有着性格彪悍的“女球霸”卞兰,众所周知郑武是个好人,但是对主帅而言,如果不够强势,就容易失去威信,所以郑武被卞兰逼走,并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毕竟卞兰日后可是要闹出过“罢训风波”的人物。
离开浙江女篮之后,郑武先后三次在NBL的安徽文一队执教,前面两次都和冠军失之交臂,但在今年的NBL总决赛中,郑武如愿获得了总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郑武的儿子郑祺龙也是一名篮球运动员,曾效力于江苏队,目前在湾区翼龙队效力,他帮助球队拿下了2023年菲律宾PBA联赛的亚军,在今年8月,郑祺龙进入了湾区翼龙队新赛季的大名单之中,司职大前锋。
但是根据湾区翼龙队在9月份发出的公告显示,湾区翼龙队已经停止运营,目前正在处理团队成员的解约工作,郑祺龙可能要重新找一份工作了。
郑祺龙对于叔叔郑亮非常尊重,在前不久,他还带着女友一起前去看望叔叔,女友还给叔叔封了一个大大的红包,这让郑亮非常不好意思,他说:本来应该是叔叔给你们红包的……
最后,祝福郑亮早日康复,也祝福这善良的一家人!我们不仅要学习郑武郑亮的球技,更要学习他们面对挫折时的乐观!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