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春节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摇摆,你知道吗?
1月20日,迎来“大寒”节气,而2月1日,将迎来2022年春节,恰在“大寒”节气内。小寒大寒又一年。“感觉自己还什么都没干,怎么就过年了呢!”翻着日历牌,很多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海报制作:冯娟
2020年的春节是1月25日,2021年的春节是2月12日,2022年的春节是2月1日,春节的公历时间为啥总不一样?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解释说,春节是农历的节日。中国几千年所采取的传统农历实际上为阴阳合历,以一个完整的月相周期定月,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间定年。太阳和月亮几乎同时升起的朔日为每月的开始,每月的长短根据月相不同,可能为29天或30天,12个月为一年;将太阳年划分为24个节气,第1、3……23等奇数为“节”或“节气”,第2、4……24等偶数为“气”或“中气”。
海报制作:冯娟
由于太阳年周期和以月相为周期的12个月天数不一致,所以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来解决。现行农历置闰的方法大约会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月”,假使两个农历十一月(冬月)之间间隔11个月,则不置闰;间隔12个月,则将前一个十一月之后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上一个月的“闰月”,之后的月份不再置闰。“闰月”所在的年份称为闰年,每个闰年的“闰月”位置都不太一致,比如2014年是闰九月,2017年是闰六月,2020年是闰四月。而这种置闰方法也导致春节来得有时早有时晚。
通常,离“立春”最近的那个朔日(春节)所在的月,为正月。就目前来看,春节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摇摆,因此,2022年春节只能说是来得比较早。记者翻阅天文年历发现,最近这20年的春节里,最早的是2012年,落在公历的1月23日,只比最早春节的公历日期晚了2天。
海报制作:冯娟
修立鹏表示,早春节也好,晚春节也罢,其实对我们欢度春节没有丝毫影响,大家照样备年货、贴春联、吃年夜饭,其乐融融,开心过大年。(记者周润健)
来源: 新华社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春节期间,回家与亲人团聚、吃年夜饭、拜年、走亲访友……许多看似普通的习俗,都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广义的春节包括年前和年后两个时段,狭义的春节指正月初一。前不久,中国的春节(农历新年)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是春节走向世界的一个信号,在未来,春节也会发挥更重要的文化桥梁作用。关于春节,还有更多有趣的小知识。
春节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春节又称“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春节的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早在上古三代以前,人们就已经掌握“年”的时间周期概念。
正所谓,“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夏朝以“岁”称年,以农作物丰收作为年度时间周期。周代继承夏代的计时传统,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之月,并将年度周期称为年。
狭义的春节指正月初一,除夕和春节是前后接续的两天,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说的就是除夕夜守岁、辞旧迎新的过年习俗。
春节有着怎样的节日主题?
春节的节日主题和文化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量:一是合家团圆,二是辞旧迎新,三是祈福纳祥。
团圆是春节的主要精神内涵,除夕夜,人们吃年夜饭、团坐守岁,尽享天伦之乐;春节后,走亲访友、拜谒问候,与亲友团圆;跨越时空,借助现代新媒体,全球的中华儿女共享民族大团圆。
辞旧迎新是年节通过仪式的主题,除夕夜,人们以爆竹迎年;新年后,接神祭祀、祭拜祖先、拜年庆贺,进入新的生命旅程。
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贴福字、逛庙会、舞龙灯……这些习俗饱含着对过去一年的感恩和喜悦,也有人们对新年的憧憬和梦想。
“过年”,是啥意思?
春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汉武帝太初元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变化,但正月岁首的时间保持不变,年节也就固定下来。
人们常常习惯说“过年了”,而“过年”,体现在“过”字上,指的是人们忙碌着迎接新年、欢快地庆祝新年的一个过程。
广义的春节包括年前和年后两个时段,过年的时段一般从腊日开始计算,腊日在魏晋以前日期不定,南朝时已定于腊月初八。
此后,民间通常将腊月初八作为年节的开始,也有的从祭灶(北方一般是腊月二十三,南方是腊月二十四)开始,直到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
古代岁末为何举行驱傩仪式?
自先秦以来,民间就有岁末驱疫行傩活动。驱傩的时间或在腊日前一天、或在腊日当天、或于除夕之前,是岁末年终的主题活动。
驱傩仪式有两样法器必不可少——鼓和面具。敲起傩鼓,撼天动地;戴上面具,借神驱疫。
民间驱傩虽然没有那么隆重,但也一直传承。宋代岁末驱傩已逐渐演变为傩戏,城乡敲锣击鼓、例行舞傩。
明清以后,傩舞的表演性更强,世俗化增强,宗教性趋弱。驱傩还逐渐融入到其他年俗中,例如有的地方将其与岁末扫尘结合起来。
古代为何要燃爆竹?
“红红火火过大年”,这是喜爱热闹的中国人对年的定义。
一种说法称,爆竹起源于古代的宗教信仰。人们认为,鞭炮等响声能驱赶鬼邪。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驱逐疫鬼。
当时的爆竹是真的“爆竹”,即将竹筒置于火中烧烤,竹筒因受热膨胀而爆出声响。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古人认为,燃放爆竹不仅带来欢腾的过年气氛,还有驱瘟逐疫之功。
“拜年”习俗何时开始流行?
有观点认为,拜年传统源自汉代正日新年拜贺的习俗。汉代以前,民间祭祀庆祝年节的习俗主要在腊日、腊明日,后来移到正日。
依据东汉崔寔《四民月令》的相关记载,当时拜年的内容主要有祭祀祖先、礼敬尊长,以及拜贺宗亲乡党等等。
时日至今,人们拜年仍然如此,先是家庭内团聚,而且要敬祖先、敬尊长。在完成家庭团聚之后,人们才开始按照亲疏远近,给亲戚朋友、邻里乡亲拜年。
春节期间的美食有哪些?
包括饺子在内,春节期间的美食相当丰富。
比如,有的地方过年要吃汤圆,寓意团圆。春卷一般被认为是立春的节令食品,但在江南地区过年也吃春卷,寓意迎春。
糍粑是湖北、湖南一带的年节食品。每到岁末,人们就忙着浸泡糯米,准备打糍粑。通常而言,要先泡好糯米,上饭甑蒸熟,趁热倒入石臼中,将糯米熟饭捣烂。
此后,将捣烂成团的糯米团取出,平铺在簸箕或案板上,待冷却后,切成圆形或长方形,或火烤、或油煎、或水煮,同样美味。糍粑亦是待客佳品。
吃年糕有啥讲究?
早期社会粘性的米糕用作祭神,后来逐渐成为年节的标志性食品。过年吃年糕,意味步步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山东高密农家一般用黍米面做年糕,把糕面和水后平铺在大盘子上,上锅蒸熟。然后,将其用手拍成两三厘米厚的饼,拍平后插上红枣,凉透之后切成方块保存,年节期间可以切成薄片蒸着吃,更大的用途是腊月二十三祭灶和过年时祭神摆供。
苏州年糕用糯米面制成,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在这首诗中被描写得淋漓尽致,“珍重题糕字,风光又一年。”
为何正月初七是“人日”?
人日又称“人庆节”“人七日”。据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至于古代因何原因将七日定为人日,历史文献中尚无清晰的解释。据民间传说,女娲在前六日造出鸡狗猪羊牛马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天是人的生日。
人日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积淀了浓郁的本土文化,例如有剪彩戴胜、登高,以及吃七宝羹等习俗。
转自:中国新闻网
来源: 青海日报
来源:【商丘日报-商丘网】
2024年1月26日起,为期40天的 春运拉开序幕。为确保春运期间我市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商丘高速交警已发布今年春运安全出行“两公布一提示”,为大家提前做好出行攻略。交警部门预计,今年春运客流高峰主要集中在2月8日至2月10日上午,以及节后的2月15日、2月18日等时段,请大家提前规划出行路线。
提前规划 避开高峰时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4年春节假期时间为2月10日至17日,共8天。2月4日(星期日)、2月18日(星期日)上班。鼓励各单位结合带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实,安排职工在除夕(2月9日)休息。根据《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2024年春节假期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时段起止时间为2月9日(除夕)00:00至2月17日(正月初八)24:00,共免费9天。
为确保商丘辖区高速公路安全畅通有序,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大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通过多渠道实时路况播报,多手段严查交通违法除隐患,多措施开展惠民利民系列服务,为人民群众欢度佳节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据交通运输部预测,今年春运路网流量将继续攀升并持续高位运行,预计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将达372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7.5%。春运前期和后期跨省、跨区域长距离出行比例较平日将明显增长,时间跨度大,路网流量处于较饱和状态运行的时间长。在节前返乡和节后返程的高峰时段,大流量路段将会出现缓行拥堵。特别是春运第7至第10天,因务工人员集中返乡,车流量大幅增加;春节假期,随着广大群众走亲访友,中短途车流量迅猛回升,建议大家错峰出行,谨慎驾驶。
商丘高速交警结合往年春运通行数据,预计车流高峰期将出现在2月2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2月8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九)傍晚,2月9日(农历除夕)和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一)上午,及节后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六)、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九)、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届时将会出现车流高峰。考虑到道路整体流量较平时会有较大增长,受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等影响,请大家做好规划、尽早出行,避免因急于赶路而引发交通事故。
根据气象预报,商丘市在1月下旬将出现强降温天气,春节假期可能出现雨雾或雾霾天气,对交通出行产生不利影响,请注意高速路况,控制好车速,保持安全车距。由于赶路急切,机动车超员超速、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将会明显增加,交通肇事风险突出。商丘高速交警提醒您,为了你和家人的平安,请安全行车、文明行车,平平安安回家团圆。
这样通行更顺畅
春节前要特别注意返乡车流量非常大,在连霍高速商丘站、睢阳站、夏邑站及商南高速梁园站、济广高速商丘新区南站、盐洛高速永城南站、德上高速永城站,车辆最易排队慢行,越接近过年车流量越大,注意有序通行。
春节后要特别注意假期最后一天是返程高峰,上述收费站上下站车流量会非常大,注意错峰出行。此外,春节期间,因不少群众赴芒砀山旅游,连霍高速公路芒山站易发生排队缓慢通行的现象,大家可以绕行德上高速永城北站,避开芒山收费站。
在环商丘市周边高速公路10个收费站中,这样通行更顺畅:去连云港方向的驾驶员朋友可以选择济广高速商丘新区南站、商丘新区北站或连霍高速商丘睢阳站;去登封旅游或新郑机场的驾驶员朋友可以选择连霍高速商丘站、商登高速机场站;去郑州方向的驾驶员朋友可以选择连霍高速商丘站、睢阳站,商南高速古城站、梁园站,济广高速商丘新区北站;去周口方向的驾驶员朋友可以选择连霍高速商丘站,商南高速古城站、梁园站;去济南方向的驾驶员朋友可以选择济广高速商丘新区南站、商丘新区北站、双八站;去广州方向的驾驶员朋友可以选择连霍高速商丘睢阳站、济广高速商丘新区南站、迎宾路站。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宁陵至沈丘段已通车,接连霍、商登、商周、盐洛、宁洛五条高速,给北向南途经的睢县、柘城县、鹿邑县、郸城县带来交通便利。
春运期间,商丘高速交警实行路面巡逻与视频巡查相结合的勤务模式,依托智能卡口视频监控设备、区间测速等科技监控设施,紧盯“两客一危一货一面包车”等重点车辆,严查超速超员、酒驾醉驾、疲劳驾驶、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易肇事肇祸的交通违法,对于重点违法车辆予以曝光。针对团雾等恶劣天气,通过提前预警、提示,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处置、快速疏通,避免长时间、长距离道路拥堵。
此外,高速交警还提醒广大驾驶员,春运期间,团雾、雾霾易发多发。连霍高速公路K411至K435(宁陵至民权段)系团雾多发路段,请时刻关注高速路况信息(商丘高速公安官方微博、微信)。
遇到雾天,大家莫慌,高速交警在此给您支招:遇雾天,一定要打开雾灯,谨慎慢行。如雾气非常大,还要将双闪灯打开,不要开启远光灯。在雾区行驶,要根据能见度不同,开启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并适当加大行车间距,降低车速,不随意变更车道,大车小车各行其道。如果遇到事故堵塞或感觉雾太大,能驶离高速的迅速就近驶离高速或到高速服务区停车休息;如无法驶离高速雾又大不能前行,可将车停在应急车道紧靠路边停放,打开雾灯、近光灯和双闪灯,在来车方向150米外设置警示标志,车上人员撤离到护栏外安全地带。
出行前充分准备
一到节假日,很多朋友都会选择带家人去自驾游,一来是为了散心,缓解日常工作中的压力和烦躁心情,再者也能多陪陪家人,享受亲子时光。但自驾游也不是说走就能走,自驾游前还要充分准备,以免路途中遭遇突发状况。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自驾游基础装备以及出行前的必要准备,希望大家都能有个轻松愉快的自驾游旅程。
假期外出选择自驾的驾驶员朋友较多,人犯困、车况差、路不熟、货不牢等情形时有发生,极易导致车辆抛锚或交通事故。高速上安全出行,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
提前充分准备。出发前,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况良好,油气电充足;提前了解高速路况信息,合理规划行车路线;设置好导航,临近出口提前变道,错过出口继续前行到下一出口。
安全守法驾驶。自觉抵制超速、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等易肇事肇祸交通违法;驾乘人员全程系好安全带,前座后座人员都要系;亲朋聚会,时刻牢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切莫心存侥幸、以身试法。
文明礼让行车。保持平和心态,不开斗气车、不强超强会、不随意变道、不分心驾驶,遇道路缓行、交通拥堵,应依次有序排队,不加塞抢道、不占用应急车道。
遵守通行规定。春节假期,全省高速公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禁行,严禁违法违规运输危爆物品货物,营运客车行李舱禁止装载易燃易爆物品,自驾出行车内存放烟花爆竹易引发自燃。
牢记“九字诀”。发生事故后“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不要在高速公路上逗留,车辆能移动的,应迅速将车辆移至右侧硬路肩或者就近出口驶离,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并迅速拨打(0370)3263111报警;车辆无法移动的,应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在后方150米外设置三角警告牌,人员迅速转移到右侧护栏外,并报警。
本报融媒体记者 宋云层
本文来自【商丘日报-商丘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